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陆漂移说

大陆漂移说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陆漂移说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陆漂移说范文第1篇

挥之不去的疑团

根据现代大地测量的结果,青藏高原地壳仍然处于强烈的抬升运动之中,尤其在接近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边界一带,上升幅度达到每年10毫米,而喜马拉雅山地区的形变速率估计会更大些。此外,全球板块运动理论和现代观测资料则说明,印度板块以每年50毫米左右的速率向北推移。

青藏高原为什么会成为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为什么至今它还在升高呢?

中国地处欧亚板块东南部,为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所夹峙。自早第三纪以来,各个板块相互碰撞,对中国现代地貌格局和演变产生重要影响。自始新世以来,印度板块向北俯冲,产生强大的南北向挤压力,致使青藏高原快速隆起,形成喜马拉雅山地。这次构造运动被称为喜马拉雅运动。

魏格纳是大陆漂移说的创始人,在他提出的联合古陆中,印度东岸是与澳大利亚相接的。但也有学者提出了新的观点,认为印度东岸应该是与南极洲相连接。大约在侏罗纪时,非洲、印度与仍然相连接的南极洲和澳大利亚分离,并开始在其间形成了印度洋。白垩纪时,印度继续向北和向东北漂移,它后面的印度洋随之张开,而它前面的古地中海则趋向收缩。直到4000余万年前,印度次大陆到达了它漂泊的终点,在与亚洲碰撞的过程中,导致了喜马拉雅山的升起。

在一份喜马拉雅山地区的记录报告中可以了解到,根据古地磁测定,在白垩纪晚期,印度板块已经脱离冈瓦纳古陆,位于南纬40°~20°之间;古新世时,印度板块漂移到南纬30°;古新世末期,印度板块继续向北漂移,越过赤道,约位于北纬10°~20°;到了始新世末期,由于再见不到海相地层,并且出现在此前的地层均发生褶皱,因此认为当时的印度板块已经与欧亚板块相撞,为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由此可见,青藏高原的隆起。主要与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有关,这一看法早已被大多数学者所认同。尽管如此,围绕着青藏高原隆起的问题,仍然有许多挥之不去的疑团。

疑团一 1974年,皮特曼等人利用洋底岩石的测年资料编制了第一幅洋底年龄图。在这幅图中,印度南部德干高原的地形为v字形,其尖底所向的南部洋底年龄为白垩纪,其西斜面的西部洋底年龄也属于白垩纪,东斜面所向的洋底年龄则属于侏罗纪。

如果在白垩纪晚期印度板块已脱离冈瓦纳古陆漂移至南纬20°-40°之间,直到始新世才与欧亚板块相撞。既然印度板块是从南极洲漂移过来的大陆,它沿途必定会破坏板块前缘的洋底,这样一来,处于印度板块后缘的洋底年龄按理说是年轻的。而且,印度板块以尖底向下类似倒三角形的姿态撞向欧亚板块,可想而知,印度板块后缘的洋底年龄,根本不可能是白垩纪甚至是侏罗纪的。再者,印度南部的V字形底部东侧有一个岛国,它就是“印度洋的珍珠”斯里兰卡。那么,这个岛是怎样来的呢?是在印度板块漂移的过程中脱离出来的,还是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之后产生的?

在斯里兰卡境内,地形以平原为主,约占全国面积的80%,其余为位于南部和中部的高原、山地。在洋底年龄图可知,斯里兰卡周边的洋底年龄大多是较古老的。显然,斯里兰卡的存在并不支持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说。

疑团二 按地质古生物和古地磁资料所描述的2亿年来大陆漂移的历史,自印度板块脱离南极洲,它的轨迹大致沿北到东北向漂移。然而,洋底年龄图显示,各大洋洋底年龄的时序都相当对称,其年龄时序分布结构也相对连贯完整,显然并不支持大陆漂移说。

疑团三 大陆漂移说认为,大陆漂移的主要趋向是“离极运动”和“向西漂移”。可是,当印度板块漂移到赤道时,它为什么没有在离极力的作用下减慢速度并逐渐停止下来呢?由此可见,印度板块向北推移的方向与大陆漂移说本身相矛盾。

疑团四 大陆板块的水平移动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之一就是首先要解决板块运动的驱动机制。现今的印度板块要实现向北推进,必须要有驱动力来克服欧亚板块对它的阻力,这就需要解释其驱动力的来源和大小。如果印度板块漂移的驱动力不足以抗衡欧亚板块的阻力,那么,印度板块向北推进的说法是难以置信的。

板块构造说是当代地球科学中最有影响力的学说。该学说认为,岩石圈板块的运动主要是水平运动。对此,有的学者提出了质疑:如果没有发生局部区域的垂直或斜向构造运动,板块的水平运动又是怎样启动的?

引起板块运动的机制究竟是什么?这是板块构造说至今尚未解决的关键难题。为此,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设想,其中主要有两种机制,一种是主动驱动机制,另一种是被动驱动机制。对此,有学者指出,这两种机制虽然能说明一些问题,但也解释不了其中遇到的难题。例如,主动驱动机制难以解释大洋中脊和俯冲带开始是怎样形成的,也难以解释联合古陆的破裂;而被动驱动机制则缺乏地幔对流的直接证据,对对流的确切性质、涉及范围和具体形式也不了解。

新的证据

青藏高原的形成是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共同挤压的结果,青藏高原做水平移动也是由于受到了印度板块的挤压,这些观点已经成为目前的共识。然而,中国、美国和加拿大三国的科学家曾经合作对地壳进行了结构探测,找到了青藏高原向东移动的确切证据:不是因为印度板块挤压,而是地壳下存在一股导电性极好的流变物质。这种流变物质是一种高温度、高黏度的物质,它沿东西方向绵延1000余千米,而且十分活跃。另外,科学家通过导电性的分析还发现,西部地壳下的电阻力高,而东部地壳下的电阻力低,这也符合流变物质不断向东运动的事实。据此,有学者相信,正是这种高导性的流变物质“驮着”青藏高原向东漂移。

青藏高原上的山地海拔多在6000米以上,高原的平均海拔也在4000米以上,面积也有250万平方千米。这又产生了来自动力学方面的疑问:高温度、高黏度的流变物质沿东西方向绵延1000余千米,那么,流变物质沿南北方向又绵延多少千米呢?流变物质的运动模式是什么?它本身真的能够克服青藏高原水平移动时所遇到的阻力,以及承载青藏高原做水平运动吗?这是新证据发现之后必须解决的问题。

有众多证据显示,板块是运动的,但关键的问题在于,引起板块运动的主因是什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应该对以下方面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例如:全球地幔热能物质的分布和规模;火山活动对地幔热能物质的影响,以及它们是否对板块运动产生深远的影响;大陆与大洋中脊热能物质的活动有没有关联,等等。

在全球的六大板块中,某一板块的运动由流变物质驱动所产生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理由是,地球上局部的流变物质要驱动它之上的板块做水平运动,需要面对众多的障碍和难题。地球上某一板块的运动不可能是孤立事件,最简单的一个例子是,在堆满货柜的货场里,一辆推土机能够前进多远呢?

大陆漂移说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故事 兴趣 效果

故事对于学生来说永远都具有无穷的魅力。用故事作为传授新知识的载体,会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更会使课堂焕发无限生机和活力。自然而然地、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下面我结合自己教学“海陆的变迁”从课的开始,课的中间,直到课的结束都采用故事来贯穿始终为案例,来谈谈自己的点滴感受。

一、新课导入,用神话故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一位伟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故事情景便好比是“导火线”。只有将“导火线”点燃,‘火药’自会暴炸。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在“海陆的变迁”的导入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美丽的星球上,不论是多姿多彩的陆地,还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你知道"沧海桑田"的成语故事吗?我话题刚一出口,知道的学生早已跃跃欲试,把手举得老高,不知道的学生急切地等待着……“传说我国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曾经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后人就以这种沧海桑田的变更,来比喻世化很大。”其中一个学生讲完之后,我顺接学生的话题,“其实这个故事的原意是指海陆的变迁,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第二节海陆的变迁。”神话故事带领学生以极大的热情走进了文本的学习。

二、新课中间,用故事创设活跃的氛围,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日常教学中,我们需要在地理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中,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顺着学生的思路,因势利导地组织适合学生参与的、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产生自己的学习经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创设故事教学情境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体验。我是这样设计进行“海陆变迁”的 “大陆漂移学说”的内容学习的:长久以来,人们为大洲和大洋是固定不变的吗?发生过很大的争论,一部分人认为,七大洲和四大洋是不断变化的,将其观点称之为“活动论”;而另外一部分人则认为海陆轮廓自古不变,将其称之为“固定论”。直到德国地理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才有了真正的答案。大家想听一听这其中故事吗?学生齐声回答:“想”。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件魏格纳的故事。课堂气氛特别活跃,学生的学习状态轻松自然,心情愉悦。“1910年的一天,年轻的德国科学家魏格纳躺在病床上,目光正好落在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上,他奇怪的发现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竟非常吻合。我们来看一下地图,大西洋两岸,是哪两个大洲?学生回答:南美洲和非洲。我接着说,现在我们把两个大洲从地图上剪下来拼合在一起,发现它们真的可以奇迹般的吻合在一起,那么同学们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这两块大陆可能以前是连在一起的。我接过话题:同学们的发现与魏格纳不谋而合。他的脑海里再也平静不下来:“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以前会不会是连在一起的,只是后来因为受到某种力的作用才破裂分离,大陆会不会是飘移的?”他大胆地提出了假设,如果是你想要证明自己的假设是正确的,应该怎么做?学生回答:找证据去证明它。“那么我们就一同帮魏格纳找一找大陆漂移说的证据。”我们来看这样一组图片:人们在非洲和南美洲相吻合的位置,发现了两种相同的动物,海牛和鸵鸟,海牛生活在热带浅海里,鸵鸟不会飞,它们都没有穿越大西洋的能力,这说明了什么?学生水到渠成地找到了大陆飘移的证据:生物的相同性。接下来用同样的观察图片的方法,古生物的相似性证据。,大陆漂移说一经提出就遭到人们广泛的质疑,但魏格纳始终坚信自己的观点,在人们的质疑声中,魏格纳继续踏上了寻找证据之路。他花费了20年往返奔波于世界各地,50岁时,他还独自前往被人们称为“人间”的北极的格陵兰考察,在他50岁生日的那天,魏格纳在格陵兰岛外出考察的时候,不幸失踪,再也没有回来,四个月以后,人们在格陵兰岛的冰雪中,发现了他的遗体。就这样,魏格纳倒在了寻求真理的路上,把他的生命留给了格陵兰岛的皑皑白雪之中,但他把大陆漂移说留给了我们,更把探索科学的精神留给了我们。学生亲身去寻找证据,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和思维。

三、故事结课,余音绕梁,回味无穷,学生喜欢上了地理课

大陆漂移说范文第3篇

除了清澈的海水、白沙滩和热带的晴朗天气,马尔代夫丰富的植被也为游客提供了返璞归真的自然体验。很多游客在领略过马尔代夫的蓝、白、绿三色后,都认为它是地球上最后的乐园。有人形容马尔代夫是上帝抖落的一串珍珠,也有人形容这里是一片碎玉。这两种形容都很贴切,白色沙滩环抱的海岛就像一粒粒珍珠,珍珠旁的海水就像是一片片的美玉,西方人因此喜欢称呼马尔代夫为“失落的天堂”。

这个美丽的群岛是怎样形成的呢?

谜样成因

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马尔代夫群岛的基本情况。

马尔代夫位于印度南方650千米的海域,由北向南经过赤道形成了一条长长的礁岛群带。它由26组环礁组成,这些环礁包括1190个珊瑚礁岛,其中199个岛屿有人居住,991个为荒岛。这些岛屿都是因为古代海底火山爆发而成,有的中央突起成为沙丘,有的中央下陷成环状珊瑚礁圈。

印度洋中北部有筛雒飨缘暮A耄憾侧的叫九十度东海岭;中间的叫查戈斯拉克代夫海岭,马尔代夫群岛只是查戈斯拉克代夫海岭北部的一小段(图1)。

马尔代夫群岛总面积约为9万平方千米(含领海面积),陆地面积约为298平方千米。群岛南北长约820千米,东西宽约130千米,岛屿平均面积为一两平方千米,地势低平,平均海拔1.2米。由于位于赤道附近,马尔代夫因而具有明显的热带气候特征,无四季之分。年降水量2143毫米,年平均气温28℃。

地球上大洋中的岛屿按成因可分为冲积岛、大陆岛、火山岛和珊瑚岛。马尔代夫群岛是在火山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珊瑚岛。这些火山岛为什么会有规律地呈线性排列,火山从地下深处喷发出来又为何会形成这些岛屿,一直是一个谜。

不成立的假说

关于马尔代夫的成因机制,在地球科学领域一直存在很大争议。前人对马尔代夫群岛的成因有两种解释:一种观点认为是地幔柱成因,另一种观点认为它是一条古洋中脊。

地幔柱假说认为,地下深处存在一个类似燃烧着的火炉,它在地球深部烘烤着大洋板块,使其发生熔融,为火山喷发提供岩浆来源。这个热点是不会移动的,随着印度洋板块的不断漂移运动,在印度洋底产生一系列线性分布的火山岛。这些火山岛的形成年龄具有严格的时间-空间线性变化特征。不过,对于马尔代夫的形成原因,上述观点显然说不通,原因有二:一是在马尔代夫岛链上的岩石测年数据大多在40Ma~60Ma(Ma为百万年)之间,而且没有严格的时间-空间线性变化特征;二是很难解释这个地方的深处为何一直存在一个热点,并且这个热点一直待在原地不动。

古洋中脊(已经死掉或者不活动的洋中脊)的观点也难以成立:一是洋中脊上应该存在所谓的转换断层(转换断层通常应该垂直于洋中脊分布),但在马尔代夫岛链上根本不存在这样的转换断层;二是印度洋的地质演化历史并不支持该区域存在这个古洋中脊。

既然这两种成因假说都不成立,那么,马尔代夫群岛到底是怎样形成的?

成因机制新认识

要弄清楚马尔代夫的成因,需要先了解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两个地球科学中的基本假说。

大陆板块存在大规模水平漂移是地球上的普遍现象,而且大陆板块目前还在运动。现代精确的GPS测量和古生物古地磁都有确凿证据表明,大陆板块会漂移。大陆漂移的源动力是什么呢?

早在100多年前,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就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他认为,大陆板块自己会漂移,动力主要有两个:一是因地球自转存在一个指向赤道的离极力,二是因地球自转产生向西的地转偏向力。

其后,地球物理学家经过计算发现,这两个力非常小,不足以推动巨大的板块克服阻力发生漂移。更不符合逻辑的是,这两个力都是系统作用力;也就是说,它们针对地球上的所有大陆板块都是一样的。按照这个观点,现实中应该发生大陆板块统一向赤道漂移或向西漂移的情况,事实上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魏格纳提出的漂移动力因而被业界否定。

魏格纳后来也承认,大陆运动起因这一难题的真正答案仍有待寻找,大陆漂移理论中的“牛顿”还没有出现。

为了解释大陆漂移的动力来源,美国科学家赫斯于1961年提出了海底扩张假说。海底扩张假说认为,由于洋中脊不断喷发玄武岩造成了海底扩张,像传送带一样拖动大陆板块发生漂移。基于泛大陆的裂解(泛大陆,也叫超级大陆,是指侏罗纪末期的那个全球唯一的超级大陆,当时全球的主要大陆板块都拼合在一起。这些大陆包括欧亚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非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和南极大陆,它们后来发生了裂解漂移,最终形成了当前的地形地貌),其结论是现代海洋中的洋壳板块都是160Ma以后的,洋中脊附近因为都是新生成的岩石,其年龄应该是0。事实果真如此吗?

我国著名地学科学家任纪舜院士于2015年在《地质评论》上发表了标题为《寻找消失的大陆》的论文。该论文称,全球深海钻探、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调查表明,全球大洋中存在大量的古大陆残片。按照海底扩张假说,洋中脊上的岩石年龄应该接近于0;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在赤道大西洋洋中脊附近,发现大量古老的大陆岩石分布。这些岩石年龄少则300Ma~330Ma,多则1600Ma~1850Ma。这与传统的海底扩张假说完全不符。大洋中的古大陆残片的发现否定了海底扩张假说。

赫斯等人是基于太平洋东北角和大西洋北部局部的磁异常带(海底扩张假说认为,地磁异常会平行于洋中脊,并呈对称分布)与洋中脊平行,进而提出海底扩张假说的,那么,全球所有的磁异常条带都与洋中脊平行吗?

2007年,法国地质局编绘了目前全球唯一的世界磁异常图。遗憾的是,该图否定了条带状磁异常与洋中脊平行的这种所谓普遍规律。

众所周知,红海是一个新生代才裂开的新海洋。按照海底扩张假说,磁异常条带必定和洋中脊呈现条带状平行分布,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在红海西部,磁异常条带几乎与洋中脊垂直;但在红海东部,磁异常并不呈条带状,而是呈现团块状沿着洋中脊分布,没有平行分布的特征。也许有人会说,红海是一个还没有被完全扩张开的海洋,所以磁异常条带与洋中脊不平行。

我们接下来看看与红海邻近的印度洋。印度洋是一个成熟的大洋,那里的洋中脊按照海底扩张假说应该与磁异常带平行。可二者之间并没有平行关系。事实上,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等全球各区域,大多数地区的磁异常条带并不平行于洋中脊。

既然海底扩张不存在,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大陆板块发生了大规模的水平漂移呢?

根据地热学常识,我们知道,大陆上的平均地温梯度是每百米增温3℃,超深钻探也验证了这个地温梯度的正确性。这就意味着,在地表之下40千米处的温度可达1200℃。大洋地温梯度远高于大陆,在1200℃的高温下,绝大部分岩石会变成熔融状态的岩浆。

新的大陆漂移说认为,大陆板块是飘浮在大洋板块之上的,其主体部分沉入大洋板块中,随着距地表深度的增加,温度逐渐增高,岩石逐渐由弹性变为软塑性(图2),导致大陆板块底部飘浮在大洋深处的岩浆上。

我们可以形象地把大陆漂移比喻成“平底热锅里会自己跑的黄油”。这个运动过程是基于大陆板块首先发生裂解,产生了一个裂缝,使得大洋深处的岩浆上涌。在初始阶段,大陆漂移与海底扩张一致,但洋中脊喷出的岩浆很快被温度较低的海水熄灭,因此海底扩张不能持续,但大陆板块漂移后在其后面持续不断地涌出岩浆并不断被海水熄灭,这个热力推动过程持续推动大陆板块向前漂移。其基本逻辑很简单:在大陆板块的运动中,其前方处于挤压环境,地下深处的岩浆无法外泄,其后部处于开放环境,地下深处的岩浆持续上涌,推动大陆板块向前运动。

根据这个模型,大陆板块漂移后会留下尾迹,也可能会留下火山岛链、大陆碎片遗撒物。据此我们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大陆板块漂移过后的尾迹来追踪其来源及漂移方向。这与刑事鉴识活动中对足迹的分析类似,通过简单分析,就可以大致判断嫌疑人的去向。

位于印度洋的马尔代夫群岛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所周知,印度大陆板块(主要包括当前的印度陆地)是从南往北正快速移动的一个较大板块, 印度大陆板块从印度洋中部漂移到当前位置,并与欧亚板块碰撞拼合,前端形成了著名的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它漂移后在印度洋上留下了深切割的海沟,使得这些区域的洋壳变薄,引起印度洋深处的岩浆沿着这条薄弱的深切割海沟喷(涌)出,产生了这些岛链。从图3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印度板块向北漂移中在尾部遗留下来一个明显的刮痕,形成了马尔代夫火山岛链。

新大陆漂移模型能合理解释大洋中存在的诸多地形地貌特征,也能合理解释太平洋中那些线状火山岛的成因机制,推测出它们曾经是大陆板块漂移后留下的轨迹和薄弱地带。

这就是说,大陆板块漂移后会在大洋中留下类似车辙的深沟,这些深沟是大洋板块的薄弱地带。在大陆板块漂移过后,大洋板块深部的岩浆可能会涌(喷)出。按照这个推论,大陆板块漂移后应该在洋壳上留下切割深度差不多的海沟,喷发出连续的火山岛。

但是为什么马尔代夫岛链上不是连续喷发的火山岛,而是隔一段出现一个火山岛并且呈不均匀分布呢?

道理其实很简单。由于地球演化的历史上温度不断变化,造成了全球海平面的持续性非稳定周期变化:有时候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在这个时间段内,大陆板块浮力增大,其漂移过程中切割洋壳的深度就浅一些;当气温下降时,全球海平面随之下降,这个时间段内大陆板块的浮力相应减小,其漂移过程中切割洋壳的深度就大一些。因此,最终在洋壳深部受压的情况下,岩浆会在切割深的区域喷出。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在马尔代夫岛链最北部出现一个扫尾特征,这个岛链并没有指向印度板块的最尾端,而是出现一个大转弯。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是由于印度板块在向北漂移的过程中伴随着逆时针旋转。古地磁和现代GPS测量表明,印度大陆板块在北漂过程中的确伴随着逆时针旋转。在这种强劲的旋转漂移过程中,由于受力不均衡,使得斯里兰卡板块裂解,脱离了印度大陆板块,同时也使印度板块尾部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扫尾特征。

现代地质学已经证实,印度板块在北漂过程中,其前方(北面)存在一系列大小不一的板块,它们被印度板块推着在新生代向北漂移。印支板块(主要包括泰国、老挝和柬埔寨)是一个克拉通板块(克拉通,来自希腊语kratos,意为“强度”,是大陆地壳上的古老而稳定的部分),推测其处于印度板块的东侧(该推测是根据在印度洋上存在的九十度海岭而来的,这个海岭是一个很重的克拉通板块留下的刮痕),在印度板块前面独自漂移,由于克拉通板块切割较深,在印度洋海底留下明显的尾迹,据此可以推测出处于马尔代夫东部的九十度海岭是印支板块在北漂中留下的尾迹。印支板块在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后,又被挤出形成了现今的地形地貌特征。

被证实的假设

既然新大陆板块漂移模式对上述问题给出了合理的解释,那么它是否能得到地质学家的认可呢?

图5给出了美国一个石油勘探公司在印度洋孟加拉湾所做的一条人工反射地震勘探剖面。从该剖面,我们可以看出,其勘探深度可达40千米,如果考虑到地下深处的温度变化规律,就会发现,该剖面正好位于新大陆漂移模型的尾部,完全吻合新的大陆漂移模型。也就是说,美国这家公司所做的地震勘探剖面出现的变化符合前文所做出的大陆漂移模型假设。地质学家已经证明,印度板块是自白垩纪开始从遥远的南极洲分离出来并漂移到当前位置的。

大陆漂移说范文第4篇

科学界对恐龙灭绝主要原因的说法不一,但存在下列说法:

气候变迁说:6500万年前,地球气候陡然变化,气温大幅下降,造成大气含氧量下降,令恐龙无法生存。物种斗争说:恐龙年代末期,最初的小型哺乳类动物出现,这些动物属啮齿类食肉动物,可能以恐龙蛋为食。由于这种小型动物缺乏天敌,因此数量越来越多,所以对恐龙蛋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导致恐龙灭绝。大陆漂移说:现代生物学证明,某些生物的死亡与磁场有关。对磁场比较敏感的生物,在地球磁场发生变化的时候,都可能导致灭绝。被子植物中毒说:恐龙年代末期,地球上的裸子植物逐渐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被子植物,这些植物中含有裸子植物中所没有的毒素,形体巨大的恐龙食量奇大,摄入被子植物导致体内毒素积累过多,导致灭绝。酸雨说:白垩纪末期可能产生强烈的酸雨,使土壤中包括锶在内的微量元素被溶解,恐龙通过饮水和食物直接或间接地摄入锶,最终灭亡。

(来源:文章屋网 )

大陆漂移说范文第5篇

——题记

为什么魏格纳能发现大陆漂移说?因为他比别人多想一步;为什么斐塞司能发现日光疗法?因为他比别人多想一步;为什么牛顿能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因为他比别人多想一步;为什么居里夫人能发现镭?因为她比别人多想一步……

瞧瞧,为什么他(她)们如此成功?是因为他们天资聪颖吗?不,不是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因为他们比别人多想一步。

也许你会说,你看那些大公司的总裁,总经理们,他们又没有比别人多想一步,不过他们照样成功啊!但是我告诉你,你错了,你彻彻底底的错了。身在要职的人,他们往往不仅比别人多想一步,而是多想了千千万万步啊!

身为总裁或总经理,他们往往必须想清公司该如何运转,怎么才能做的更好,做到最好。

也许你又会说,要获得成功,必须付出比别人多的努力。没错,但在很多时候,天才与普通人的区别就在于你是否比别人多想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