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以烦恼为话题的作文

以烦恼为话题的作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以烦恼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以烦恼为话题的作文

以烦恼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话题作文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4-0102-02

1 认真审题是写好话题作文的前提

审题,就是详细弄清题目的含义和要求。审题是作文的一项基本功。许多学生认为话题作文不存在审题,认为只要围绕材料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其实这是不正确的,话题作文需要认真审题,我们不可等闲视之。

“先看话题,后看材料”这是因为“话题作文”审题立意的中心是话题,不是材料,也不是提示语。许多同学在审题时出现偏差,就是这个原因。如:以“共享生命”为话题,许多同学在审题时发生了错误,写偏了题。他们围绕“提示语”中“生命”做文章,写成了:珍惜生命、讴歌生命、生命的意义等,没有看到话题中“共享”一词的“题眼”作用,没在“共享”上做文章。

话题作文的话题,一般都是一个词或短语,话题的字越少,说明外延越大;反之字越多,外延就越小。字多的话题,观点比较明确,容易下笔。字少的话题,可在话题前加上一定的限制语,来缩小其外延。故审题时首先要准确地把握其内涵和外延,明确选材范围。如话题“初三生活的烦恼”,它是一个偏正短语,在“烦恼”前冠以“初三生活”,不仅是为了缩小“烦恼”的外延,更是为了丰富和深化“烦恼”的内涵。如写“初三生活的趣事”,“初二生活的烦恼”,等,就不符合题意了。

2 “拟好题目”是写好话题作文的基础

题好一半文,题目犹如文章的眼睛,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新颖独到的题目,可以引人入胜,发人深思,使内容丰富多彩,从而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话题作文也和其他非命题作文一样,一定要拟好题目,那么如何拟好题目呢?现在,以“书”为话题,介绍几种常见的拟题方法:

(1)加词法。所谓“加词法”,即在话题的前面或后面尽可能多地加上一些修饰、限制、补充性词或短语,将宽泛、抽象的话题具体化、形象化,再选择自己熟悉的方面确定写作范围和作文题目。如:《谈读书》、《书是我的挚友》等等,这种方法可使话题由大化小,避免了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重点。

(2)想象法。引导学生由所给的话题想象开去,让学生的思维在虚幻的世界里自由翱翔,从而拟出新颖独到的题目。如 《假如世界没有书》、《22世纪的书》等等。指导学生用想象法拟提,既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使写出的文章富有新意,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3)拟人法。就是指导学生把所给的话题拟人化,拟出人性化的题目。如:《书与笔的对话》、《书的自白》等等,这样的题目使文章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4)悬念法。即指导学生巧设悬念,拟出能充分激起读者兴趣的题目来。如将以上话题拟为:《书中这样说》、《你同意书中的观点吗?》,这样的题目颇具悬念,能使人产生不读不快之感。

除此之外,还可用引申法,引用法拟题,即分析话题的引申义,由引申义来确定作文的题目。或引用与话题有关的名言、诗词等加以变更作题目。

3 选好文体是写好话题作文的关键

话题作文的主要特点之一便是“文体不限”,打破了命题作文规定体裁的单一要求,让学生有广阔的选择余地。但 “文体不限”不等于 “不要文体”。因此,在话题作文的文体选择上,变随意为理性,变无序为有序,变不自觉为自觉,准确地选择好能整合自己智能优势,充分展示自己写作才能的文体,是写好话题作文的重要基础。

3.1 结合自身优势、扬长避短:文章是写作主体与客体互动的产物,面对同一话题的作文,作者主体素养的高低对文章的成败往往起决定作用,但主体素养千差万别,体现在作者的理想情趣、性格气质、学养专长、生活阅历等许多方面。

文本天性,所以宜顺性为文。性格与文体的对应选择也是相对的,后天的学习,可以使人移情更性,也可以使人擅长多种文体。

3.2 正确理解题意,因题选体:这一点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审题准确,切合题意,而不仅仅是“符合题意”或“基本符合题意”,更不能偏题;二是在正确审题的基础上,确定主题,然后根据主题的需要和作者主体的优势,选择恰当的文体。如果想直陈观点,发表见解,宜采用议论文;如果要针砭时弊,激浊扬清,宜采用杂文;如果要抒发感情,情理交融,宜采用散文;如果要写叙事,借事明理,宜采用记叙文体。总之,以最能表现主题为选择文体的基本原则。

4 构思上以小见大,立意上创新是写好话题作文的核心

话题作文的话题,范围一般是非常宽泛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构思、选材上下功夫,尽量做到以小见大,于“一点水中见世界,一粒沙里说乾坤”。文章要想出新、立意必须新奇。

以烦恼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2篇

2014年点中64道中考作文题链接:

上海以“这里也有乐趣”为题;本刊2014年3A 36页以“兴趣”为话题。

天津以“我心灵的甘露”为题;本刊2014年2A27页以“我心中的那一道阳光”为题。

重庆以“有你在我身后”为题;本刊增刊《2014年中考高分必读》95页以“依靠”为题。

吉林长春以“少年成长录”为题;本刊2014年6A39页以“成长路上风景多”为题。

黑龙江大庆以“我生命中的金子”为题;本刊2013年9A19页以“享不尽的财富”为题。

黑龙江龙东等五市以“成长需要担当”为题;本刊2014年4A38页以“成长需要担起责任”为题。

辽宁鞍山以“_______最美”为话题;本刊增刊《2014年中考高分必读》64页以“最美”为题。

河南以“你是我的太阳”为题;本刊2014年2A39页以 “心灵的阳光”为题。

广东珠海以“_____是我制胜的魔杖”; 本刊增刊《2014年中考高分必读》16页以“找对自己成功的钥匙”为题。

广东汕尾以“在______中成长”为题;本刊增刊《2014年中考高分必读》106页以“在挫折中成长”为题。

新疆乌鲁木齐以“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为题;本刊2014年7A19页以“不再是孩子”为题。

新疆以“______教会我”为题;本刊增刊《2014年中考高分必读》24页以 “______教我______”为题。

安徽以“说说我自己”为题;本刊2013年11A61页以“我是我从遇到过的人”为题。

江西抚州以“留一份______给你”; 本刊2014年4A22页以“送你一米阳光”为题。

广西柳州以“错过______”为题;本刊2013年12A13页以“错过的美丽”为题。

甘肃兰州以“因为有_______”为题;本刊2013年8A44页以“因为心中有爱”为题。

山东济宁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题;本刊2014年3A36页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题。

山东菏泽以“小人物”为题;本刊2014年6A57页以“我身边的一个小人物”为题。

山东临沂以“那一段_______的时光”为题,贵州安顺以“______的岁月”为题;本刊2014年3A54页以“那段_______的日子 ”为题。

山东日照以“第一次______”为题,广西南宁以“我的第一次______决定” 为题;本刊增刊《2014年中考高分必读》36页以“我第一次______”为题。

山东聊城以“我与明天的自己有个约定”为题;本刊2014年1A27页以“写给未来的我的一封信”为题。

山东东营以“______的泪水”为题;本刊2014年4A6页以“幸福的泪水”为题。

山东德州以“转身”为题;本刊2014年1A44页以“走过生命中的那个转角”为题。

山东威海以“快乐自己”为题;本刊增刊《2014年中考高分必读》49页以“快乐,原来如此简单”为题。

山东枣庄以“那一段美好的时光”为题;本刊2014年1A28页以“阳光灿烂的日子”为题。

山东潍坊以“因诱惑走上歧路”为材料命题;本刊2013年9A53页以“因诱惑走上岔路”为材料命题。

江苏南京以“只是因为______(那本书,那个人,那条路)”为题;本刊2014年1A45页以“因为有你”为题。

江苏盐城以“我与______再见时”; 本刊2014年3A13页以“后会有期”为题。

江苏连云港以“看似寻常”为题;本刊2013年8A51页以“平凡里的不平凡”为材料话题。

江苏苏州以“不错过______”为题;本刊2013年11A49页以“不该错过的风景”为题。

江苏南通以“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为题;本刊2013年10A42页以“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为题。

江苏无锡以“春天,毕竟是春天”为题;本刊2013年9A15页以“追寻春天的足迹”为题。

江苏徐州以“阅读曾让我感动”为题;本刊2014年2A69页以 “书香伴我行”为题。

湖北襄阳以“点赞” 为话题;本刊2014年7A60页以“为______点赞”为题。

湖北黄冈以“成长的路上,有你真好” 为题;本刊2014年3A15页以“一路有你”为题。

湖北武汉以“生活中的趣味”为材料话题;本刊2014年7A25页以 “喜欢就够了”为题。

湖北随州以“爱上语文”为题;本刊增刊《2014年中考高分必读》95页以“我爱汉语”为题。

湖北荆州以“梦想的力量”的材料为话题;本刊2014年2A36页以“梦想的力量”为题。

湖北孝感以“藏在______里的精彩”为题;本刊2013年8A64页以“那一刻,我懂得了平淡也精彩”为题。

湖北潜江以“美丽的绽放”为题;本刊2014年3A29页以“美,悄然绽放”为题。

湖北荆门以“换个角度看生活”为题;本刊2013年12A34页以“换个视角看问题”的材料为话题。

湖南长沙以“我们一起品味过的_______”为题;本刊2013年9A12页以“那些一起成长的日子”为题。

湖南益阳以“我与_______有个约定”为题;本刊2014年6A46页以“一个美丽的约定”为题。

湖南娄底以“小议包容”为题;本刊增刊《2014年中考高分必读》123页以“要学会宽容”为题。

湖南岳阳以“渴望_______”为题;本刊增刊《2014年中考高分必读》24页以“渴望”为题。

湖南怀化以“谢谢你给了我_____”为题;本刊2014年7A41页以“谢谢”为话题。

湖南衡阳以“开在心中的花”为题;本刊2014年4A44页以“盛开在时光中的花朵”为题。

湖南郴州以“______风”(社会风、校风等)为题;本刊2014年6A48页以“家风”为题。

福建莆田以“原来我从未被忽略”为题;本刊2014年5A9页以“你爱我,我不知道”为题。

四川宜宾以“______就在身边”为题;本刊2014年7A56页以“阳光就在身边”为题。

四川绵阳以“就这样被美征服”为题;本刊2014年2A42页以 “你的美照亮了我的心”为题。

四川南充以“远方”为题;本刊2013年12A43页以“远方有梦”为题。

四川广安以“痕迹”为题;本刊2013年12A28页以 “那一抹心痕”为题。

四川遂宁以“触动心灵的______”为题;本刊2014年5A40页以 “有一个镜头让我刻骨铭心”为题。

四川雅安以“感动”为题;本刊增刊《2014年中考高分必读》54页以“感动的目光”为题。

浙江杭州以 “处理人际关系”为材料话题;本刊2013年8A28页以 “斫去那些芒”(人际关系中的礼让)为题。

浙江台州以“_______过得太快”为题;本刊2014年4A40页以 “面对快生活”为题。

浙江宁波以“(记忆的)深处”为题;本刊2014年3A60页以 “记忆深处的画面”为题。

贵州贵阳以 “追寻那渐远的____”为题;本刊2014年4A20页以“那远去的声音”为题,2013年10A5页以“背影”为题。

以烦恼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3篇

一、雕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通过眼睛可以透视文章的思想内容。因此考生在下笔作文前首先要不遗余力地雕刻斟酌文章的题目。例如,以“关爱”为话题的文章,如果用《我和爸爸》《难忘的一件事》作题目就显得平淡,若换成抒情性的题目《父爱如山》《不灭的烛光》《宽容使快乐常青》等,会使文章增色不少,也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好的题目是作文成功的一半,因而学生在下笔作文前,一定要仔细雕凿文章的题目。

二、加题记

在题目之下,正文之前,写一段富有哲理或情趣的话,可以自拟,也可以用名言警句,但不宜过长,它可以解释题目,或提示下文,或说明写作中心,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使阅卷者一下子明白作者的意图。如,《宽容使快乐常青》一文的题记:“生命中来来往往的人,远了,近了,亲了,疏了。每个人如大海行舟,不免有磕磕碰碰,但是一个宽容的微笑足以改变一切。”这一题记以哲理性的抒情语言,阐述了宽容的意义,提示了本文的主旨。

三、改体裁

在中考作文中,多数以记叙文为主。改体裁主要是指用书信体、日记体、戏剧体、童话体等体裁形式来写记叙文。虽然体裁变了,但主体部分仍是记叙文,使人感到亲切、新颖。例如,《奇特的光》一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采用激光自述的形式,向小朋友介绍自己的特征,集书信体、童话体于一身;再如,《天使人间行》一文,采用戏剧的形式,以天使分别在家属楼、医院、公园等三处寻访的见闻,体察到人间亲情的珍贵。

四、分片断

写数人(数事)、或写一人(一事)的几个方面,可以分几个片断来写。如,《我的一家》,假设爸爸、妈妈和我,可以一个人写一个片断,片断与片断之间用“一”“二”“三”标明,另外加上开头和结尾。这样化整为零,可以多层面多角度地记人叙事。当然,各个片断之间应是既独立、又有联系、前后照应的。

五、列标题

在分片断的基础上,可以给每个片断拟标题,不仅使文章层次分明,结构清晰,而且有勾连文意、提示内容的作用。如,《记我的一次成功》,假如写我当小干部的经历和感受,若写三个片断,可以拟“播种”“耕作”“收获”为标题;若写四个片断,可以拟“苦”“辣”“酸”“甜”等。标题拟得好,不但能揭示文章的内容,而且会使文章层次分明,文意连通。

六、变形式

近年来,在“文体不限”的话题作文影响下,许多人避开常见的三大文体而选择应用文,试图从作文的形式上突破现有的作文教学模式,让作文与现有的数理知识、现代科技、影视艺术相融合,通过移花接木,融会文体。改变作文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几何证明式、病历式、简章式、实验报告式、访谈式等。例如,有位学生以《班长的烦恼》为题,将要表达的内容装进了一道几何证明题中。习题:好朋友该不该管。已知:中午自修时好朋友小华吵闹。求证:是否应该汇报班主任。证明的过程就是说理的过程,另外还有批改和订正两个步骤。小作者把一件事的来龙去脉,完全地放进了一道几何证明题中,显得新颖别致。

七、换人称

以烦恼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作文教学 指导审题 创设情境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必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地探索作文教学,不断地改进作文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注重指导审题

“审题”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在教学中,我发现有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写出好作文,可在考场上写出的文章却不尽如人意,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审题不准确,出现偏题、离题的错误。因此,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让学生更好地发挥作文水平。

(一)教给方法,培养审题能力。

在动笔之前,我要求学生认真看提供的作文题目,弄清作文题目规定的写作目的,写作范围,审清题眼,明确写作重点,注意人称及其他附加的要求等,然后列出提纲,最后根据提纲习作。例如作文训练:“写一件你自己经历过的有意义的事,要把事情发展顺序写清楚,重要的地方写详细,具体些。”我先让学生认真默读题目,理解题意,明确要求,然后指名交流:写作目的:有意义,如表现乐于助人的精神,明白一个道理等;写作范围:一件事,而且是自己经历过的;注意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按发展顺序写清楚,以第一人称来写等。经过指导,学生写出了“值日”、“学游泳”等好内容的习作。

(二)比较题目,提高审题能力。

平时,我有意识地出一些作文题目,让学生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如《我的老师》和《我和我的老师》,通过比较,学生指出:《我的老师》重点是写老师一个人,以写人为主;而《我和我的老师》则是写“我”和老师两个人,以写事为主。在如《一件事》和《一件愉快的事》,两篇都是记事的文章,但《一件事》的选材范围宽,可写愉快、烦恼、后悔等事,而《一件愉快的事》却只能写愉快的事,选材范围较窄。

(三)由扶到放,学会独立审题。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在老师的指导审题下,学生写出的作文就像同一个磨子碾出的,大同小异,没有新鲜感。而一旦离开老师的指导,有的学生就不知写什么了。因此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审题能力。在教学中,我有目的、阶段性地由“扶”到“半扶半放”到“放”地培养学生的独立审题能力。所谓“扶”就是学生刚学写作之时,教师向学生讲清作文的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以及如何习作,写“下水文”给学生看,让学生模仿写等。到了一定阶段后,就“半扶半放”,每次习作,在教师的提示下,让学生自己审题,考虑如何按题目的要求来写及怎样修改等。通过这种阶段性的训练,学生慢慢地就学会了独立审题。当学生有了独立审题的能力,就可以“放”。这样无论碰到什么样的题目,学生都能写出好的作文。

二、创设作文情境

(一)创设作文情境,提供写作材料。

不少学生写作,首先感到困难是没有内容可写,主要原因是缺少生活素材,或不善于在生活中捕捉作文的素材。而作文情境教学就是根据作文训练的项目,有目的地创设内容情境,再根据内容情境指导学生写作。这创设的内容情境为学生提供了写作材料,帮助学生解决了“无米之炊”的难题。

如指导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当时我校开展为葛山小学一个同学捐款献爱心的活动,我紧扣作文训练项目,精心设计了一堂作文情境教学课。上课伊始,我以悲痛的心情介绍了葛山小学一个同学的不幸遭遇,立即把学生带入了情境。接着我问同学们听了有什么想法,从而引出事情——捐款。我再拿出一个捐款箱,发动同学当场捐款,同学们情绪高涨,纷纷捐款。捐款后,我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回忆当时同学们捐款的感人场面。最后我适当地点拨,引导学生定中心、拟题目、列提纲。经过教师这一番情境设计到写法指导,学生亲身经历了这件感人的事——捐款,找到了这次习作的材料,轻而易举地完成了这次习作。

(二)创设作文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不少教师在上作文指导课时,喜欢在选材、构思、立意上大谈理论知识,结果学生听不懂,也不喜欢听,对作文课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有“怕作文”的心理。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因为兴趣是小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而创设作文情境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作文课的兴趣,由“怕作文”到“喜欢作文”,学生的写作水平逐渐提高。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的作文训练项目之一是“用一两件事来介绍你的小伙伴,要写出小伙伴的特点”。在指导学生写这篇作文时,我先让学生任意选择班级一个同学的最大特征(如外貌、习惯动作、常有神态等)进行简单片段描写,而不指出同学的姓名,然后我随机抽取这些“片段描写”念给学生听,让学生猜猜是写哪个同学。顿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笑声不断,学生兴致勃勃地猜,而且十说九中。接着我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介绍自己熟悉的小伙伴的特点(要说出具体的事例)……学生不仅有了写作材料,而且有了写作兴趣,自然就不会“怕作文”了。我根据学生收集的材料简单地进行写法指导,同学们轻松地完成了训练项目“写一个小伙伴”的习作。

(三)创设作文情境,善于设计情景。

吕叔湘说:“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种种学法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作文情境教学要做到“活”,教师就要根据作文的训练项目,善于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取材料,巧妙地创设情境,让情境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

以烦恼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5篇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呢?

三年多来,我在指导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定位要准;第二、要争取得到家长的支持。第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条件对活动内容积极地进行筛选或调整;第四、指导学生对资料进行收集及整理;第五、重视教师在整个活动中的指导;第六、面向全体,形式多样,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第七、鼓励学生自我总结、评价。

关键词:合理指导

激发兴趣

正确评价

目前,我们正在使用的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这套教材,它把“综合性学习”课程设计成每单元后一项内容:“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或者“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例如七年级上、下册:

我们不难发现,语文综合性学习突出的主要特征是“综合”和“实践”,它是一种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整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的特点。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以语文学科为主并综合了其他学科内容的学习实践活动,是以拓宽学习空间、增强实践机会、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体现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沟通、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是以往教材中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三个系统的整合和发展。是语文新课程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语文学习开辟了崭新的天地,为语文教学和改革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是语文教学的新举措、新突破,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实践性的特点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基本目标。

这一门新课程的目标和特点告诉我们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告诉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扎扎实实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然而,在近几年我校的教学实际中,这项教学活动开展得不是很理想,其原因如下:

第一、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门新课程,活动时间长、活动过程和形式稍复杂,师生活动的工作量大,不少老师都不太理解、不重视,往往为了追求教学进度而忽视了活动的开展,平时形同虚设,或将“大综合”变为“小综合”,或将“小综合”随便应付一下,让语文综合性学习“流产”或“断种”。

第二、活动安全问题令人担扰。

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开放性”,要求学生走出校园,接触大自然、大社会,在经历的实践过程中获得发展。相比传统课堂教学活动,综合性学习设计所在地更自由些,却更多地遭遇着“安全问题”的严峻考验。无论哪一种活动,指导和参与者,首先要将安全工作排在第一位。安全工作出问题,就实行一票否定制。因此,“少活动,只有在校内活动,甚至不活动”成为时下许多教师消极对待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负面策略。

第三、部份农村家长不支持或无法支持。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 ,涉及大量的参观、调查、访问、外出接触社会、自然、包括制作、实验等这样一些活动环节。这些活动不少是在课外开展的。由于受地点、时间、人力限制,老师不可能总是能与学生一起参与活动,有些活动需要家长的配合。但实际活动中,家长与学校的配合受到挑战。首先是社会、家长对学校活动的价值判断很难与分数、排名、升学放到同一平台。然后安全问题又成为社会解释追求分数的理由。其次,我校绝大多数学生生活在农村,而农村家长大部分都外出打工,把自己子女送到学校就算尽到义务教育责任了,有的连自己孩子在哪个班,班主任是谁都不知道,更谈不上参与子女的综合性学习。

第四、资料的搜集与整理难。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家庭条件,搜集资料便也面临着不同的困难。尤其农村孩子遇到的困难更多。我校大部分学生家庭没有电脑,平时父母亲、学校又不让他们进网吧,信息课上计算机老师也不随便让他们上网,更不知上什么网站查。学校图书室藏书册数少得可怜,阅览室又难得向学生开放。城里的图书馆、新华书店离家太远根本不方便。部分学生星期六、星期日还要上特长班,没时间查。学生怨声载道,教师发火连天,资料搜集难,难于“上青天”。

另外,课程内容的设置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戏曲大舞台,学生不喜欢,与这几年农村地方戏曲面临失传的边缘有关。还有活动器材、实践基地的问题、教师专业化的问题、课程评价问题、合作小组的问题,个人指导和集体指导的关系问题等等。学生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设计他们的课题,在开展实验研究时,遇到的很多问题,可能是教师自己不能完全进行正确指导,给学生们一个满足的答复。基于以上原因,综合性学习开展得不好,那么,怎样克服这些困难,有效地开展这项活动呢?经过近三年的教学总结,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开展这项活动:

第一、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定位要准,要高度重视这一新生事物,充分认识到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合作意识、及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千万不要怕工作繁重,让语文综合性学习“流产”或“断种” 。

第二、要争取得到家长的支持。要利用家长会或其它形式向家长介绍新课程的情况,介绍综合性学习的一些理念,使家长知道探索、创新、实践、责任感、良好品德以及人性张扬对孩子的重要性,转变家长认为只要学好语文知识等考试内容的旧观念,重视孩子全面素质的提高。另外,充分利用一些综合性学习设计“亲子”互动活动,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想法,让孩子了解父母的心思,如: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献给母亲的歌》一活动,要求学生在家中采访母亲生儿育女的甘苦;收集母爱的各种表达方式,并在小组内讨论如何去理解这些母爱的表达方式;根据采访母亲的相关内容,评价自己的母亲;搜集与母爱有关的诗、词、美文、格言、俗语等。为鼓励学生,并激发他们的热情,对学生收集的资料进行或评比、或展示、或交流心得等活动,同时进行延伸活动——以“母爱”为话题的写作训练。通过活动,增进了母子之间的交流和感情。孩子变得更加理解母亲了,更加懂事了,而母亲在欣喜的同时,也领悟到了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当然也更加支持活动的开展了。还可以在家长会上进行成果展示,诸如手抄报、实践日记、活动图片、生活作文等一一给家长们看,赢得家长的支持和肯定。总之,家校合作是语文综合性学习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保障。

第三、为了保障学习的正常进行,教师要对各项活动认真地进行研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条件对活动内容积极地进行筛选或调整,如:七年级下册的,“去剧院看戏、访问剧团”我们没这个条件,我就删掉了这一内容,改为通过多媒体欣赏戏曲,了解我国一些著名的剧团,这样就有效地解决了条件不足的困难,使活动得以正常开展下去。另外还要对活动时间进行灵活处理。又如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听听我的足音”,要求学生在不同时空谛听雨的声音,深入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各个角落去采集雨声,用录音机录下来准备在课堂上播放并描述给同学,这不是几天可以完成的。“读读我的韵味”收集关于雨的知识和文学作品,也难以在短期内做得系统、丰富。因此,在学期一开始,我就把这项活动布置了下去,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随时留意、多方收集,如不这样处理,这项活动就不会开展得深入、成功。

第四、指导学生对资料进行收集及整理。

活动内容多,可让学生分组分工收集、整理资料,做到分工合作,资源共享。让学生明确搜集资料的途径很多,如看其他书报、上网、看电视、听广播、实地考察、观测、调查采访、请教相关老师等。选择最佳查找方法,活动前通过看书、上网、阅报所得,活动中主要经过自己的动手、动脑、用眼看所得,根据家庭、学校、社会的可能条件来选择。同时,介绍获取资料的方法,如通过购买、复印、打印、摘抄、下载、剪贴、借阅、写观察日记等方式将其占为己有。最后要求学生对资料进行加工整理。首先指导学生按资料呈现形式将资料归类;再是每一大类下面分小类,并在卡片库上简单注明。对所读资料做上特定的符号、标记,写上自己的看法、解释或质疑。还要标明搜集处理者、时间、地点等。

第五、重视教师在整个活动中的指导。虽然每次语文综合性学习都有活动的主题、大方案,但大多没有细致的操作性强的过程计划。而初中生正处于心智成长、求知的阶段,知识结构尚不完善,还不完全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如果缺乏教师的指导,往往会使活动陷入盲目的状态,甚至导致整个活动的失败。例如,在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成长的烦恼”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第二部分“妈妈(爸爸、老师、朋友……)少年时期的烦恼”中,如果教师不指导学生事先设计好访谈的问题,调查就会缺乏针对性,往往会无功而返,甚至导致整个活动的夭折。2007级2班学生在我的指导下,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保证了活动的顺利进行:(1)妈妈(爸爸、老师、朋友……),你们在少年时期有过烦恼吗?能不能说来听听呢?(2)你们是怎样解决这些烦恼的呢?(3)通过这些经历,你有什么要告诉我们的?可见,教师应时刻记住自己的“主导地位”,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但不要过多介入,主要起组织、关心、指点和评估的作用。重点在调动所有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第六、面向全体,形式多样,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学生的主体意识是综合性学习启动的起点和实施的基础。因此,要从尊重学生的个体情感、个性思维考虑,最好是变教师的激发为学生的自发,要让学生一开始就认识到这样的学习活动是一个更自主的活动而乐于参与。面向全体,形式多样就是一个很好的策略。如:

(1) 竞赛 有计划地开展语文竞赛活动,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极大的作用。竞赛可在不同范围、不同场合随时举行,不必拘泥形式的大小。比如:查字典比赛、成语串联、朗诵会、现场作文、辩论赛、演讲比赛等等。

( 2 )表演 初中学生很愿意模仿故事中的角色,通过表演课本剧或童话剧,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记忆,还能在某些课文的情节空白、浓缩处,拓展想象,在富有创造性的表演过程中培养想象力,促进语言发展,增强自信和勇气。如:《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等都可以改成课本剧,九年级下册的戏剧单元都可以进行表演。

(3)辩论 中学生好胜心强,不服输,常常为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争得面红耳赤,根据这一特点,常常在课上开展一些小小的辩论会,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为了在辩论中立于不败之地,辩论前积极准备资料,编写提纲,辩论中唇枪舌箭,既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又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如:九上,就可以围绕“追星的利与弊”而辩论。

(4) 游戏 爱玩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游戏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如:“角色体验”不仅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还锻炼了他们的口才。

(5)赏析 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可以开设一些赏析型活动课,由各个小组确立一个主题,分头搜集资料,集体展示。如:“诗海遨游”、“神游水浒”、“秋雨诗意”都可以设计成赏析课。

(6)研究 研究性学习是培养教师及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种重要途径和载体。尤其到了初中高年级,我们更应该倡导这种学习方式。例如:在初中三年级,我们就可以开展“九年级学生在校学习状况”、“住校生每周生活开支情况” 等社会调查活动。

第七、鼓励学生自我总结、评价。

综合性学习不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培养学生评价、总结的能力。每一次活动的评价主体是学生,评价对象也是学生,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主评价,思考自己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谈体会、谈收获、谈不足。在学生自我评价基础上还应对同学进行评价,评出本次学习活动的优秀。为了便于考查,可以采用记分办法。对学生的其他成果,如手抄报、图画等,教师可给予定性评价。一定要采用多种方法和不同角度进行评价,力求评价成为激发所有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调动积极性的手段,成为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他人的过程。开展了《黄河,母亲河》这个活动后,我们举行了手抄报比赛,学生通过上网找资料,自愿组合办报,比比哪组做得既快又好。做完后,学生把作品拿到班上展示,学生参与评价,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并要他们交流自己办报的经验,小组成员之间点评作品,好在哪里,不足之处应该怎么修改,必要时加上老师的评价,这样,同学们在学习别人的长处的同时调整自己的思维,提高自我鉴赏、总结、评价的意识,同时,通过这种成就感,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以上观点只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肤浅认识,也许有很多不成熟之处,仅供大家参考。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能力的独特优势已逐渐显现,现时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已列入了考试必考内容,在近几年的中考中,分值也较重, 作为语文教师,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应该投身于新课程改革之中,以新的眼光来看待综合性学习,积极开展综合性学习,而且应以引导者、帮助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为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添砖加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添柴加薪。

参考文献

1、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