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国爱国名言

中国爱国名言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国爱国名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国爱国名言

中国爱国名言范文第1篇

关于郭敬明的“抄袭风波”略有耳闻,先是《幻城》抄袭颜歌,再是《梦里花落知多少》抄袭庄羽的《圈里圈外》,近来又说《夏至未至》也是抄的。前面两则我不支持也不反对,因为毕竟可以拿出证据来显摆,最后一条则是有些过分。

这是后话。

有些人的蜕变需要一辈子,郭蜕变的时间很短,只有两年。也许他原本就是和别人不一样的吧,有那么好让人惊羡的天赋,他似乎天生就是操纵文字的好手。看他的三本书都看哭了??简直是赚人眼泪,里面的每个情节都很煽情但不是矫情。我们在荧屏上看他善良明媚灿烂的微笑,Fans一边感怀这笑容里有多少多少辛酸云云,说不准??笑容背后就是空洞和冰冷?时间是可以改变一切的,你不是你,我也不是我,如果当初在“新概念”领奖台上初露锋芒的郭和我们追捧的公众人物郭是同一个人,那么如何不见当初他脸上的冰凉和一点羞涩,如何可见他在记者的重重逼问下的侃侃而谈?

单从书里看,郭其实是个因为某种心态而骄傲,而且相当混乱的人。他从小在“皇帝的新衣”的追捧下成长成一个倨傲的人,如同他在《幻城》里自称的“我”,是万人膜拜的王。所以,他一直不懂得别人,即使他承认《夏至》是他成长的写照。的确,看到过这本书的人都应该可以想到这个结果,可是这个是小说,所谓小说就必定不可能完全是真实的,作者写的时候大多会带一点自己的影子,《夏至》里这种影子就比较多,也就是说《夏至》或许就是郭用来边赚取眼泪边澄清“抄袭风波”的,那本书里的结局是因为傅小司言语中伤立夏然后立夏离开,最后所有的朋友都离他而去。事实不是如此?

郭在成名以前有很多朋友,有他的同学也是一直以来最好的朋友小A,有清和,Moon,还有“榕树下”的很多文笔知交,如颜歌、一草、霍燕、许菁,甚至甘世佳、周嘉宁都是。曾经是那么好的朋友,最后也终于抵不过利字当头。颜歌嬉笑着看掌纹精准预测出郭的命运,却没有想到最后竟然是自己第一个离开他。真的是一个很会伤害别人的人,对待许菁、霍燕,还有两年来的好兄弟一草,丝毫不顾忌,所以,不得不一一离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容不得他人说三道四,你一样,他们也一样。每个人都把自己当作王子或者公主,总想要所有人为你付出,事实不是,站得越高跌得越重,对自己期望太高了往往会受到现实更残忍的报复。

中国爱国名言范文第2篇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爱国是每个人的责任。

曾经,我们的祖国饱经沧桑,她是一个充满硝烟的战场,她是一片民不聊生的土地,她是一缕鸦片的轻烟;曾经,我们的祖国是一卷充满耻辱的“史记”,她是一条百病缠身的巨龙,蜷缩在地上奄奄一息,等着被帝国主义列强们分割。但是如今,中华民族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威武的巨龙重振雄风,它长嚎一声,告诉全世界,中华民族崛起了!看到一句句爱国名言,我的脑海里闪现出无数个名字。正因为有了这些爱国的人,才有了今天强大的祖国。但是爱国不仅是他们的责任,更是是每个人的责任。

今天我要讲一个小人物的爱国故事。故事的主人工名叫包剑雄,他是浙江温州一名普通的工人。1997年,时,他设了一个倒计时牌;1999年,他同样做了一个倒计时牌,并且自己写了一幅对联,制成横幅,悬挂在村路口,对联为“同喜同庆迎接,同心同德走进崭新时代”。

包剑雄的这种强烈的爱国心缘于他特别喜欢阅读历史书,包剑雄说:“落后就要挨打”,旧中国的耻辱史已最好地说明了这一真理。

教育家陶行知说:“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凡是脚踩中国之地,嘴吃中国五谷,身穿中国衣服的,无论男女老少,都应当爱中国。”

中国爱国名言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国画 欣赏教学 笔墨练习 多角度教学

中国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中国画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世界美术艺苑中独树一帜。中国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修养和内涵,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之瑰宝和骄傲。

通过中国画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国画、了解中国画、喜欢中国画、会画中国画,产生美的悟性和创造力,是中国画教学的重要任务。

在中国画欣赏课教学中,利用作品的创作背景、反映的内容以及作者的爱国名言和爱国事迹,来教育学生、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如《风雨鸡鸣》图是徐悲鸿1937年创作的,画面表现了一只站在岩石上的雄鸡,激昂地高声鸣叫,画家喻意唤起人民赶快觉醒,加入抗日救亡的洪流之中,表达了画家对祖国的深情,对正义的伸张,对光明的向往。徐悲鸿1943年创作的《会狮东京》一画,表现群狮将富士山踏于足下,期望的最后胜利。为使学生加深对画的理解和印象,再衬以徐悲鸿事迹简介,徐先生在期间,积极投入到民族救亡运动中,以自己的画作在国外展售,支援祖国人民抗日,救济祖国受苦受难人民,使学生看其画、闻其人,倍感亲切,倍受鼓舞。李可染、林风眠创作的《万山红遍》、《秋》以中国画不同的表现形式,鲜明地再现出秋色之美,浓郁醇厚、明艳诱人。画家用饱蘸深情的笔墨,赞美家乡的可爱,祖国山河之壮美。通过欣赏画使学生对中国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迸发出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家乡一草一木的情感。

在中国画笔墨练习教学中,墨色的交融,干、湿、浓、淡、清构成水墨淋漓的情趣世界,使学生在这种笔墨的变化中得到无穷的乐趣,这对学生既是一种美的启迪、情操的陶冶,也是一种国画技法训练。通过教师在宣纸上演示以墨撞水、以水撞墨、以色冲墨、以墨冲色、泼墨、甩色、点色、吹色等用笔用色技法,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学生开始练习时,教师要巡视指导,不要求具体绘画内容,只是随意画,用毛笔沾水、沾墨、沾色,使水、墨、色在宣纸上自然交融,再用长短粗细不同的笔触,产生奇特的韵味,使学生在无意之中学到中国画的笔墨技法。待学生对用笔、用墨、用色有了初步的掌握之后,再画简单的藤蔓植物,如:葡萄、黄瓜、丝瓜等。因为藤蔓植物的叶子、藤都有相似之处,只在果实上改动一下即可,有利于学生掌握。

中国爱国名言范文第4篇

无论小时候爱国的红领巾多么鲜艳,每个熊孩子在长大后都容易陷入一个心态――外国的月亮就是比中国的明。特别是西方的心理学领域,人家在学科研究上比我们历史悠久,是客观事实啊!于是我们一直把西方理论奉若圭臬。

而我翻译的这本书呢,是英国心理学家Marina Pearson写的一本心理疗法《再见,前任先生――如何7步科学合理忘记前任》(原书名《Goodbye Mr. Ex》)。书是挺好玩,疗法也很靠谱,可是我越翻译越忐忑――这不是畅销的西方心理学疗法吗,咋这么多中国“传统思想”?而且这些我们都不太熟悉的老祖宗的东西,英国心理学家还拿它们当宝贝?还做畅销书?

比如说,英国心理学家谈到心理创伤的问题时,认为“情绪,是一种失去平衡的感知”,铺垫了一大堆西方理论之后,怎么解决这个情绪失衡问题呢?给出的答案,竟然是隆重地画上了一个中国太极图……当然啦,因为英语里边没有“阴阳”的概念,英国作者给英国读者解释这个概念就变得巨详细巨复杂无比,用大篇幅一本正经地论述“好中有坏,坏中有好”的思想对心理疗法会产生多大帮助(此处省去N字原文),我终于乐开了花――嘛,这不就是太极“阴阳鱼”吗?翻译成中文很让人内伤――“太极图的阴阳鱼中,白中黑点表示阳中有阴,黑方白点表示阴中有阳……”

《老子》,原来您在海外这么火

如果刚才的“太极图”让人乐开了花,接下来一段插曲让我真心伤不起――在论述“感恩”的心理疗法时,英国心理学家顺口引用了一句中国老子的话――“If you are depressed, you are living in the past. If you are anxious, you are living in the future. If you are at peace, you are living in the present.”―Lao Tzu 这句话直译过来就是,“如果你郁郁寡欢,说明你活在过去;如果你焦虑不安,说明你活在未来;如果泰然处之,说明你活在当下”。

一看就像是中国的《道德经》被翻译成英文版本之后,有些句子成了英文耳熟能详的名言(就好比“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英国名言在中国的影响力一样),但是再把它翻译回中文就遇到了大麻烦――作者并没有标注是《道德经》哪个章节的哪句话。你翻译成白话文,一看就是翻译不负责任――老子可能会说现代汉语吗?可是翻译回《道德经》古文原句呢?妈呀,这到底是哪句,查吧。

一查不要紧,真是作者一句话,翻译两行泪啊。本来想得很简单――找一本《道德经》的中英对照本图书,或者是《道德经》在海外出的英文版,把句子输进去,不就有对应了吗?我被这“聪明想法”自我感动了,可事实很快证明――妹子,你真的是想得太简单了……原来《道德经》在海外,直接的“中译英”就有不下十几个版本,每个都不一样――因为译者对原文的理解不同。所以,要找到这句话,哼哼,大海捞针吧。

然后我再次被自己的聪明感动了一次――英国心理学家都知道的中国老子名言,说明一定流传度很高,不会很晦涩,果不其然,我把“if you are depressed /Lao Tzu/翻译”这三个关键词输入搜索引擎,一点回车,出现2,360,000个结果……

真是不做英语图书笔译,不知道老子原来在海外这么火。

但是,纵然有这么多结果却没有一个告诉我,这句话的《道德经》原文是哪一句。

只好自己发动一切力量,把《道德经》从头到尾看一遍,逐句仔细筛查,然后再打电话给以前的教授、老师、懂行的朋友们,看看这句话到底是真是伪……

英文书原句为“If you are depressed, you are living in the past. If you are anxious, you are living in the future. If you are at peace, you are living in the present.”―Lao Tzu 这句“老子”名言在英语国家流传甚广,然而经查证对应,老子的《道德经》中并无此句。最接近此句的老子思想为“生于自然,死于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本句应是后人化用老子思想,不是中国老子原话。

“五行”,心理学家当宝贝

没想到更神奇的还在后面。书快翻译完的时候,发现有一张心理学插图漏译了。看着那图的各种复杂连线,我想着这得多难啊,看着就浑身上下脑袋疼。结果翻译出来让我哭笑不得――就是一张中国五行与五脏的对应关系……

这个英国心理学家隆重介绍的疗法,用于论证“负面情绪循环圈”和情绪对身体影响关系的理论基础,翻译过来就是这张中国五脏对应五行图――肺属金,肾属水,肝属木,心属火,脾属木。

翻译完了这张图,我不知道是应该高兴还是难过。高兴的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不仅传播到了西方,而且得到了现代学术界的高度认可;而难过的是,我们很多中国人自己都背不出五行和五脏还有情绪的关系。我这个总是以传统文化为傲的90后姑娘,也拿不准地百度了一下――心主喜?脾主思?肺主忧?肾主恐?肝主怒?My God!对自己国家的文化,我没有像确定把“iPhone”翻译成“苹果手机”那么自信。

如果一本书上印着一张五行“金水木火土”关系图,也许很多中国人都会觉得只是老祖宗“不够科学”的经验而已。但是如果换成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的关系图呢?我们就觉得“高大上”了吗?就“先进”了吗?

一张八卦图、一张五行图,几句老子的话,得到西方心理学界的认可,没什么值得骄傲的。

我们90后真正应该反思的,不是向外国人介绍我们的祖先有多伟大,我们曾经的文化有多先进,也不是逞口舌之快,叫嚣“你们西方那些疗法,都是我们老祖宗几千年前玩儿过的模型”。

这些口舌之快没有意义。当我们把《易经》、《道德经》封了一个“国学”的大高帽,然后束之高阁的时候,其实才发现,我们的国学、我们的传统文化在西方国家,反而得到了更有实用意义的尊重。

中国爱国名言范文第5篇

---读《阅读与家风》有感

张淑娜

曾几何时,人们中了手机的毒。手机越来越控制着人的双手,追剧、刷抖音、看小说、浏览网页,可谓是机不离手。大脑被手机中丰富的内容占据着,感觉着了魔一般。如果不是上级强制假期读一本书,写出心得体会,我还真的要废掉整个假期,沉浸在手机中不能自拔。这个假期,我被迫读了《阅读与家风》这本书,最初看的时候真的提不起精神,我就强制自己看。毕竟是人民教师,还是有一定的自制力。

我只是随手翻看目录,就被优美精彩的语言深深吸引。这本书共有九章,作者从九个方面阐述了阅读与家风与国家民族的关系,举例典型,说理透彻,文字优美。犹如一股涓涓细流流入心田,涤荡心灵。我觉得从来没有这么充实过,之前,我是一有空就拿起手机,刷抖音、发朋友圈,刷存在感,浏览八卦信息,无聊地打发时间,现在想想真是罪过。

书中一个个典型的阅读的事例打动着我。爱读书的人,深明大义,心怀天下具有很深的家国情怀。以前我也过着以书为伴的日子,现在下班之余却用手机打发时光,真是羞愧啊。

阅读是什么?书中说阅读是提高我们公民的道德素养,促进家庭文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助力器!每个人的阅读水平,就构成了一个民族的阅读高度,决定着一个民族的精神高度和国家的竞争力。阅读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一个民族的思想基础和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离不开阅读,我们只有通过阅读,才能更好的认识和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做好历史传承。

家风是什么?书中说家风属于道德的范畴,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品质在家庭中的传承。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它包括为人处事的态度和行为准则。好家风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灿烂文化孕育并传承下来的传统美德,是有益于下一代的优秀道德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好家风也是一个家族最宝贵的财富,对个人精神成长起着关键的作用,是家族幸福、和谐、美满、昌盛的法宝。

良好的家风,润无心无声;良好的家风,无言的教育,如春天的雨露润物无声。崇尚阅读,让家弥漫书香,最美的家风是阅读。我想到了鲁迅,他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学习上,他成了举世闻名的作家,我想到了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少这样的典型:岳母刺字、孟母三迁,正是有了伟大的母亲的知书达理,才有了良好的家风,岳飞成了爱国名将,孟子成了家喻户晓的教育家。

书犹药也,长读之可以医愚。莎士比亚也说“书籍是世界上最好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阅读带给人以智慧,是汲取精神营养的主要渠道。“愿儿力耕足衣食,读书万卷真何益”在陆游良好家风熏陶下,陆游的两个儿子均是清官,孙子曾孙均为抗敌名将,被誉为满门忠烈,一家义士。

读一本好书,犹如给心灵洗一次澡。

读书可以静心。丰子恺有一句名言“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在明媚的午后,在温暖的黄昏,在朝霞初露时,在夜色斑斓中,翻开手中书卷,让心灵在溢满墨香的文字中徜徉,让情感在穿越时空的意蕴中起伏。

阅读,改变人生。

我想到了20年前的我,我如果不是坚持读书,不会登上三尺讲台,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而这要归功于我的母亲。正当我因学习的艰难而放弃的时候,妈妈教育我,不读书换来的是一世的卑微。在当时艰苦的生活条件下,母亲供我们兄妹四人读书。母亲虽然不识字但他知道读书是农村孩子唯一的出路。正是母亲良好的家教,我们兄妹过上了让人羡慕的生活。

龙应台《目送》中写道: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父母与孩子其实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分离。孩子三岁以前是完完全全属于父母的,这个阶段,读什么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和父母一起共读,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多年后,孩子长大,依然能清晰地记得当年与父母共读的那些美好时光,那张破凳子,那盏旧台灯,那本泛黄的小书,还有父亲母亲陪读的温存。那是爱的记忆。

作为一名80后女性,我认为女性阅读是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女性阅读,就抓住了全民阅读和家风建设的根源。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女性大多数是家庭的核心,是儿童的第一个教育者、引导者,女性阅读在促进人类文化传承与发展、促进家庭文化建设中将发挥独特的作用。

你想毁掉一个孩子,给他一部手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