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民族运动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村寨的城镇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正逐渐失去原有的文化气息,为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不被人们遗忘,本文通过对少数民族运动会在村寨举行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关建议,希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能够被人们继承并发扬光大。
关键词 少数民族 传统体育 村寨 机遇
随着经济的发展,村寨逐渐城市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土壤正在流失,使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面临着巨大的威胁。为了少数民族体育能够得以生存与发展,它能够宣传当地的传统文化;增进人们的收入;并能为各民族和谐相处提供一份力量。
一、何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一般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该会是在1953年举办的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和竞赛大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国家体育行政部门联合主办、地方承办,每4年举行一届。该项赛事以其民族性、广泛性和业余性等特色,已成为全国较有影响的大型综合性体育运动会之一[1]。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村寨举行的机遇
(一)扎实的群众基础
在我国,对于少数民族来说,少数民族运动会无疑是一场十分隆重的盛会。以贵州黎平侗寨的传统武术为例,黎平县下属的双江镇中,有一个名为觅洞村的村寨,10岁以上的男丁,每个人都有一套武大防身的本领,全村有百分之八十的人习练武术。从明朝末期开始,至今已有400年的历史,每年的农历八月初一,他们都会举行一项文化表演活动,武术能够强身健体,它得以发展传承的原因也是因为拥有扎实的群众基础。
(二)项目的民族性
民族体育运动,它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步规范化,它不仅只是能够帮助人们强身健体,它更是代表了一个民族的风俗,与各民族的生活紧密相连。在村寨举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更能赋予它运动会本身的民族特色,因为民族传统富有民族性,区域性。它所体现的是当代体育所不具有的,这样一来,观众不仅能够欣赏比赛,还能一饱眼福,欣赏这个民族衣服的独特,它所具备的民族性。
(三)政策支持
例如贵州省政府每年都要投入大量资金对基础设施进行完善,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它的总体要求中指出,要坚持改革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导向,依托其独特的气候和地形地貌资丰富,让民族体育基地的起到一个示范一个引领的作用。丰富民族体育,多方面的l展体育竞赛的表演、形式,并且完善休闲体育这一系列活动,大力推广武术,龙舟、秋千、板鞋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2]。可见,在村寨举行少数民族运动会拥有很大的机遇。
(四)生活方式的支持
在如今的社会,人们的消费能力在提高,所追求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改变,人们开始寻找心灵的归处,在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总是多姿多彩,它拥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民风和独特的地理环境。这样一来人们到少数民族地区呼吸新鲜空气,体验民族风俗,放空自己便成为人们在闲暇时光的一个重要选择。
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村寨举行的挑战
(一)交通的阻碍
我国的少数民族多分散很广,有的在高山有的在谷地。交通十分不便,对于观众来说,会造成许多人想去观赏却又难以到达的窘境,以至于许多观众都只是本地人,当地的传统民族文化难以被外面的人所熟知。对于运动员来说,一路的舟车劳累,颠沛流离,到达比赛场地时,已经消耗了大量的体力和精力,对接下来的激烈的比赛是非常不利的,不能发挥应有的水平,就会造成竞赛的质量有所下降,所以,交通不便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对于少数民族在村寨举行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村寨的城镇化
在村寨不断的城镇化中,许多少数民族的运动形式也在发生改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形式会变得越来越单一,更多的是为了表演,失去原来应有的意义[3]。由于受到现代环境的影响,少数民族运动也开始变得现代化,少数民族的气息变弱,村寨的城镇化会破坏项目本身的民族性,传统性、亲和性、整合性。至此,就要求人们在村寨城镇化的同时应注意保存本土文化,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政策的支持力度
虽然说民族盛会在村寨举行不仅能够提升它的观赏性、趣味性,提升了旅游的档次及品味。但在比赛之后这些村寨该何去何从,省市各部门是否会继续为村寨提供相应的资源,对不同的村寨进行特色宣传。这些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对于少数民族运动会在村寨举行来说。
(四)场地的规范性
以板鞋为例,在一场正规板鞋竞速中需要标准的400米跑道,这个项目本身有4个小项目,如果场地不规范的话可能会对运动员造成一个身体上的威胁。在村寨举行的话能否提供一个规范的场地,这是一个大问题。场地不规范,比赛会面临许多安全性的问题,难以进行比赛。观众也会失去观赏平台,且不能尽兴观赏比赛。
四、总结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村寨举行虽然有很多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很多的挑战,如交通的不便利;住宿的困难;村寨的城镇化;政策的支持力度及场地的规范化等问题都待进一步解决。相关部门应为少数民族运动会在村寨的举行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夏晟.文化软实力视域下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开发研究[J].2012.
[2] 罗艳蕊,董翠香.环境保护与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学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
[3] 白晋湘.全球化视野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4] 张斌,黄传兵.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历史变迁与现实发展[J].沈阳体育学院报.2006..
[5] 胡小明.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
民族体育,让生活更精彩
宁夏代表团副团长、自治区民委主任马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4年一届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既是各民族大团结、大联欢的盛会,也是充分展示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大舞台,发展民族体育,会让生活更精彩。”
参加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木球比赛的各支代表队在贵阳学院田径赛场激战正酣。记者注意到,凡是有宁夏代表队的比赛,总有一位头戴白帽,坐在休息区静静观看比赛的老者。一打听才知道,这位名叫丁文才的回族老汉是宁夏木球队的超级粉丝,场上他的外孙丁马龙正在比赛,而场下坐镇指挥的则是他的女婿马建国。从上一届民族运动会开始,丁文才老汉就自费跟随马建国所带领的宁夏木球队观看木球比赛,不仅如此,只要是宁夏木球队赴外省打比赛,他都会前去观战,为宁夏代表队加油助威。
木球是回族传统的体育项目,相传是由回族青少年放牧时进行的一种叫“打篮子”“赶毛球”等活动演变而来的。今年77岁的丁文才老汉向我们娓娓道来他年少时打“木球”的情景:“俺们小时候打的是木球,不是现在的胶球,都拿着棒打着呢。后来才改成板子,不伤人。”
宁夏是木球运动的发源地,1991年在广西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木球被正式列入比赛项目。从1995年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至今,丁文才的女婿马建国已经连续参加了四届民族运动会,尽管他的身份已经由运动员变成了教练,但是他一直没有离开过木球这项运动。作为宁夏高级中学的一位体育老师,他希望能有更多的年青人喜爱这项运动,从而使这项发源于回族的体育运动项目能够传承发展下去。在马建国的影响下,他的儿子,今年24岁的丁马龙已经连续参加过两届民族运动会,并快速成长为宁夏木球队的一名主力队员。
小小木球,承载了祖孙三代人对传统体育运动的热爱;小小木球,也改变了三代人的命运,让他们的生活更加精彩。
民族体育,护佑文化传承的平台
目前,我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已从寥寥数个增加到2010年的23项。很多项目自登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广阔舞台后,迎来了新的春天。
这主要体现在表演项目中。在表演节目中,宁夏代表团正因为创造性地兼收并蓄,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而收获颇丰,参赛的6个项目全部获奖。其中“踏脚”“武动的响板”“舞弈方棋”“赶牛”获得表演项目一等奖,“鱼尾剑”获得二等奖,“花儿韵律操”获得三等奖。“踏脚”是回族传统体育项目,对抗性强,动作幅度大,充分展现了回族群众勇敢顽强、憨厚朴实的性格。中卫市歌舞团担纲表演的“武动的响板”节奏铿锵,男女演员们和着响板、花儿的欢快节奏,跳跃、翻腾、奔放、飞翔,尽情抒发着回族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首次亮相民族运动会的“舞弈方棋”和“赶牛”也凭借来自民间的深厚文化底蕴和较高的艺术水准和观赏性获得观众的好评,一举折桂。
方棋是流传于我区回族群众中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民间又称下方,是农民群众劳作之余在田间地头随便用石块或者树枝当作棋子进行对弈的一种智力活动,已被列入宁夏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舞弈方棋以方棋的体育元素为基本素材,同时与回族浓郁的文化元素融为一体,用人体作为灵活多变的棋子,以舞蹈、操练的艺术形式演绎方棋的走法、变化,展现出回族人民的聪明睿智、拼搏向上、民族团结的体育精神。
北方民族大学教师刘庄参与了舞弈方棋这个表演项目的挖掘、整理、创排的全过程。她介绍说:“因为我们是到民间挖掘整理的,要进入到表演项目上,就要利用舞蹈来美化,舞蹈演员用肢体语言来表现棋子的走位,就必须要有民族的元素,要尽量体现民族特色,利用棋子之间的对弈,来体现一种民族的精神。”
民族体育,倡导团结和谐
自治区民委副主任、宁夏代表团副团长丁卫东表示,我区民族体育良好的竞技水平和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在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得到了充分地展现,宁夏代表团全体运动员、教练员团结一心、顽强拼搏,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应该说成绩来之不易,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花炮,又称“抢花炮”,被誉为“中国式的橄榄球”,是侗族、壮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运动项目。本届民族运动会上的花炮比赛中,双方需各有8名队员出场。与西方橄榄球运动类似,比赛开始时,抢得花炮一方快速向对方炮台区跑进,可用传递、掩护、假动作等战术多人配合,组织进攻。另一方可以以拦截、阻挡、追赶、搂抱等方法抢到花炮或阻止持花炮运动员前进。全场比赛时间40分钟,分上下两个半场,得分多者为胜队。
在宁夏队对阵东道主贵州队的比赛中,宁夏队的小伙子们以其巧妙的传接、默契的配合,一度以6∶0的大比分遥遥领先于贵州队。但是贵州队也毫不示弱,很快就将比分追了回来。上半场结束时,双方比分为6∶4,宁夏队暂时领先。进入下半场,贵州队越战越勇,继续赶超宁夏队,以7∶6反追宁夏队。面对不利局面,宁夏队及时调整战术,并凭借一次快速抢断,由9号队员单刀赴会直入对方炮台,并成功点炮,又将比分改写为7∶7。在随后的比赛中,双方队员拼抢更加激烈,最后在距离比赛结束还有1分钟时,宁夏队率先打破僵局,并最终将比分定格为8∶7。从9月11日花炮比赛开赛,在连续4天的比赛中,宁夏花炮队的表现称得上是可圈可点。
花炮比赛副裁判长雷邦齐说:“宁夏队不仅参与了比赛,而且为此项目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充分体现了团结和谐的精神实质。”
追逐梦想——校园体育走向国际赛场
喀山大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总人数为494人,其中运动员290人,分别来自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5所高校,将参加21个大项、290个小项的比赛。其中有255名运动员是首次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占运动员总数的87.9%。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参加男子篮球和女子篮球两项比赛的球员均是出自CUBA的大学生,这是中国大学第一次组织在校运动员参与比赛,校园体育终于走向国际赛场,积累更多经验,对运动员个人成长有着巨大的帮助。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就是给全世界的大学生一个展现自己体育水平和体育精神的舞台。中国代表团没有给运动员们下达夺牌死命令,相反,代表团执行团长杨立国告诉记者,“大运会期间中国运动员们会有三个‘特别任务’:我们提出了,每个学生要做三件事情,第一件事就是每个学生要交一个外国大学生朋友,第二个就是要了解一所外国的大学,第三个就是要参观当地的一个博物馆。这样的对于学生运动员来讲,对他的整个人生经历和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中国民族运动品牌乔丹体育鼎力支持中国大学生体育发展,中国军团跨越往年辉煌战绩影响,注重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中国大学生的体育水平,传递出跨越新生的体育精神,使得这样高境界的体育精神实现了升华。
跨越新生——
将体育精神传递
乔丹体育关注中国高校体育的成长与发展由来已久。2007年7月,乔丹体育成为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运动装备独家赞助商,2008年开始,乔丹体育连续成为第24、25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及第25,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组委会合作伙伴及运动装备赞助商、中国代表团合作伙伴及装备赞助商;再到今年的第27届喀山大运会,乔丹体育为高校体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全力支持高校体育,青少年体育的发展实际上是乔丹体育常年支持中国体育事业,竞逐中国体育之梦的一个缩影。
• “十二五规划草图绘就,工业强省的号角已经吹响,历史的机遇摆在了贵州700万团员青年的面前。”是共青团贵州省委副书记马雷同志在《“工业强省 青年争先”理论篇》中所讲的话。“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马书记坚定的告诉记者:贵州青年能够在工业强省中做到“青年争先,勇敢向前”,为了贵州的发展,青年人的使命任重而道远,且意义非凡。
明确目标知使命
记者:马书记,您好!现今正值国家深入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贵州省委、省政府明确“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为我省的主基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共青团贵州省委今年的工作重心是什么吗?
马雷: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西部计划深入实施的第二个十年的起步之年。围绕着西部大开发和“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总书记在建党九十周年纪念大会上对青年提出了殷切希望,省委书记给共青团工作提出了要求,要求我们 “勇做突击队,建攻十二五”。
在“十二五”的征程中,共青团担负着生力军和突击队的重要任务。我们应该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发挥共青团“联系青年、走入青年、服务青年”的工作优势,积极地投入到西部大开发和“十二五”规划主战场中去。我们将以“工业强省,青年争先”为主题,在青年中树立争先创优、不甘人后的精神风貌。
这次活动包括了要求青年人做到“五争先”,即青年对勤奋学习的争先、对创新创业的争先;对苦干实干的争先;对民生关注的争先;对招商引资的争先。同时还要全面的切入到我省积极实施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大省的战斗中去,全面地投身到十大民生工程的建设里面。结合共青团自身的特点,以夯实基础加强基层组织格局创新为重点,参与到社会管理和创新中,这些应该是今年我们共青团主要目标和任务。
宣传理论导青年
记者:青年是祖国的希望,是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的生力军。“工业强省,青年争先”系列活动的推出,不仅仅激励了青年人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热情和斗志,还指引着青年人发展的方向,为全省的青年提供了了一个展示自我价值的平台。请马书记给我们谈一谈“工业强省、青年争先”系列活动的核心内容?
马雷:第一,百万青年争先锋。共青团贵州省委在 “工业强省”中提倡青年脚踏实地的干,围绕“怎样干?怎么样才能干得最好?怎么样才能比别人干得更好?”,对此我们将要进行系列的研讨和大讨论。第二,高端论坛提精神。举行学联论坛、青春沙龙还有贵州青年发展论坛,吸引海内外、国内外的经济学专家来给青年人论道授课。第三,千场报告会启智慧。在全省启动贵州共青团千场大宣讲大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把同志在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传达贯彻,把先进的工业强省理念传播到广大青年中去。
对此,我们将通过四大步骤实施。第一,传精神。把省委省政府的精神,工业强省的相关要求、相关理论文章,相关的精神总结传给他们。第二,解困惑。因为现在广大的青年人不一定真正的能了解工业强省里面他能做什么?人人都知道工业强省,对于“如何做,怎么做”,青年人将怎样实现自身价值,都需要共青团给予他们帮助。第三,知民情。“工业强省”里面我们面临的困难和任务既重又多,基层的情况也是千变万化。团的各级机关工作人员,平时和普通老百姓接触的机会不太多,和青年人直接面对面的机会也不太多,所以需要通过这次千场宣讲活动对他们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实实在在的走进基层,深入了解基层青年人的所思、所想、所学。第四,促发展。通过各种活动来调动青年人的积极性,能更好的来帮助基层的青年全面的来理解工业强省、参与工业强省、投身工业强省、服务工业强省,在工业强省中建功立业。
工业强省引青资
记者:“工业强省,青年争先”,青年不仅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更是决胜未来的中坚力量,那么这支主力军现在的整体力量有多大,对于贵州的经济发展起着什么样的促进作用呢?
马雷:有一句老话叫做“孔雀东南飞”。这句话用在贵州,就是说贵州大量的青年人才在改革开放以后,纷纷涌向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从而使得贵州曾经长期处于一个人才“洼地”的局面。
但是,随着工业强省号角的吹响,贵州这样一个人才的“洼地”,成为了一个急需人才的“高地”。所以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引进,是共青团贵州省委目前最重要的的任务。因为青年人才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一定会给建设贵州、发展贵州提供更多的创新思维,还有更强大的精神力量。同时在建设贵州工业强省中他们也将会成为最为持久的战斗力。所以我们一直强调,贵州共青团组织要把“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放在工作最重要的位置,这也是当前共青团最重要的工作。从当前全省“两加一推”这样一个情形来看,整个贵州省经济发展正在全面的提速,提速的同时也暴露出了我们急需人才,渴求人才的强烈愿望。而在各种各样的人才需求中,尤其是需要青年人才的加入。此外,共青团的各种外部组织在这中间得到大量的发挥空间,其中包括我们可以组织博士服务团,进行高端服务;可以通过西部计划来吸引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志愿者到基层中去;可以组织创业指导团到农村中去指导农民的创业;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到企业中去,帮助他们发展。
一方面我们通过“工业强省,青年争先”的系列活动,来提高和振奋青年人才的信心,另一方面要通过“五争先”以及各种各样的创新争优活动来激励人才,其中包括了我们的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这样一些激励机制。与此同时,还要给青年人才搭建他们成功、成才、成长的平台。这里面包含有对青年人的服务,招商引资里面给青年企业家的投资平台,在希望工程中对青少年的关爱。总的来说,这些都构成了一个系统的人才工程。从少年到青年,从农民到工人,从科学教育到知识分子,只要哪里有青年,哪里有需要,就有共青团身影,哪里有共青团身影,我们就能帮助一批青年人脱颖而出,在“十二五”中建立功绩。
民族运动显精神
记者:说到青年人的奋斗精神,就不得不提起活跃于各种公益、运动场合中的志愿者们。今年9月10日贵州将举办第九届全国传统少数民族运动会,会上志愿者们将怎样展现他们的风采呢?
马雷:这次运动会的举办,按照组委会决定,共青团省委和省教育厅共同承担了九届全国传统少数民族运动会志愿者的工作。志愿者服务大型赛会,这既是一个国际惯例,也是国内通用、常用的做法。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都有超过十万的志愿者,为服务赛会做出贡献。我认为,在这次贵州举办的第九届传统少数民族运动会,志愿者的参与将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第一、民族运动会是民族团结的盛会,它不仅是一个体育形式运动会,更多的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我想“奉献、有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与民族精神是相融相通的。所以在民族运动会中,我们要呼吁志愿者的精神,使之在更多的时候更能够阐释中华民族绵绵几千年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团结。
第二、在第九届全国传统少数民族运动会中志愿者的参与是一种贵州力量的展现。九运会在贵州举办,实际上是向全国人民全面的展示了贵州的风采、形象,以及贵州的风土人情。不过,在这次的运动会里面共青团最需要展示的是贵州志愿者在相对困难的条件下,依旧能够创造出和别的地方同样优秀的工作业绩。而且我们贵州的志愿者与其它地方的志愿者相对比,较为艰苦。与其它的大型赛会的志愿者的装备相比,贵州志愿者的装备可以说是最差的,服务的环境也不一定会很好。但是,从目前志愿者筹备和培训的情况来看,他们有信心能够在这样艰苦的情况下,实现国际一流的服务。在这里,最重要的是展现出了我们贵州人不怕艰苦的精神,同时还把贵州的微笑洒向贵阳,留给所有的国内外参观者以深刻映像。
第三,志愿服务不仅带给别人快乐,同时还能让志愿者们得到很大的收获。这一次运动会我们一共要招募了八万名各种各样的志愿者,其中有一万五千名直接用于赛会上。在赛会开始之前,培训工作的开始,从选拔、培训、实操,到最后的参与以及总结表议,每一步都要靠志愿者们用辛勤汗水来实现。这里边他们不会赢得太多的掌声,但却会赢得自己所看不到的进步,通过这样的磨难和磨砺,我们的这一批大学生将会得到比别的大学生更多更丰富的知识,同时将获得更快的成长。由此来看,志愿者的收获远远大于他们的付出。我希望通过这次盛会,志愿者们的奉献,可以让整个贵州、让整个社会都能够看到这样一个精神的力量、榜样的力量,而这样的力量将会在全省形成新的“崇尚奉献、崇尚奋斗、崇尚助人为乐”的社会行为,这样的社会行动,是建设社会平安贵州、和谐贵州和幸福贵州所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的元素。
青年立业先立志
记者:2011年5月13日,副主席到贵州来考察,特别是到高校对广大青年学生的看望,带来了祖国人民对贵州青年人才的鼓励与寄望,也鼓舞了全省青年人才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建设浪潮的高昂士气!请马书记给我们介绍一下,共青团贵州省委将如何贯彻副主席的讲话精神,更好的抓住这一历史性的机遇,带领青年人为我省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马雷:“青年大学生要立志做大事,而不是立志做大官”是同志最近在贵州大学视察指导工作时引用的一句名言,这里边实际上就是对人生观、价值观精确的阐述,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对青年人、对大学生的一个特别的要求,希望“大学生立志在前,择业在后”。这就是要求我们大学生,在面临“业”与“志”的冲突时,应该更注重志向。尤其是要报效祖国,造就国家,到基层中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志。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同志的重要指示不仅是针对贵州的大学生,而且也针对我们在“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中,实现“两加一推”主基调而努力奋斗的各族各业的青年人。因为“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是一个长期而又艰苦的过程。为有牺牲多壮志,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更多的人员来投入和付出,需要更多的人来藐视金钱观,来弘扬我们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奉献精神。这样的精神也鼓舞了许多的贵州青年。
青年人要立大志才能够成长,要立什么志呢?我想那就是要立改变贵州贫穷落后面貌之志;立在“工业强省”中争先创优之志;立将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贵州、奉献给贵州山区人民之志;立在各项事业中走在前面,在全国、国际上能够推荐和弘扬贵州形象之志。对于贵州青年来说,我们只有更好的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尤其是要在思想上、精神上全面的武装贵州青年,把“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克难攻坚,勇不退缩”的贵州精神和当代青年从事的伟大的“工业强省”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够真正的用青春的、新鲜的血液去支撑起贵州工业强省的明天。
奉献青春强贵州
记者:2011年是贵州可以紧紧抓住并且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之年,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速期,更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期。马书记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新时期共青团贵州省委面临着什么样的挑战和机遇吗?
马雷:今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尤其是省委把“工业强省”战略作为贵州发展的两大主战略之一,而且这还是一个前提性的战略。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只有工业的强盛,才能带动第一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的全面协调和发展。所以在工业化提出如此高要求的时候,全省上下应该是“一条心、一股绳、一个劲”的抓工业。
在工业建设的方方面面中都离不开青年人的贡献与奉献。我想为了更快更好地实现“工业强省”,共青团一是要积极的为建设“工业强省”营造舆论氛围。在学习上,深刻的领会省委、省政府关于工业强省的有关精神。在行动上,大力的宣传和宣讲“工业强省”战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自身的工作岗位上,积极地为“工业强省”争做贡献,在真正涉及到“工业强省”的项目建设中,开动脑筋创造性的去服务这项工作。
在工业强省的其他的需要配套的工作理论中,包括我们的社会关注性,十大民生工程,这也是贵州共青团的强项。比如说这几年贵州共青团深入实施了春晖行动、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都是为“工业强省”的营造氛围的好活动。所以,我认为从“工业强省”战略整体的宣传到“工业强省”实际的参与,到工业强省的保障,都离不开青年人积极的投身其中,从这点上看,青年人在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中是大有可为的。
关键词:民族中学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
1、前言
众所周知生命在于运动,体育运动增强人的体质,有益于人的健康。学生的身体健康是今天顺利完成学业的基础,是明天择业和就业的先决条件,是未来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有关义务教育中明确提出“增强学生体质。科学安排学习、生活和锻炼,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1]。”然而,根据教育部2004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报告显示:学生体能素质以及肺活量水平持续下降,要求学校教育树立和切实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真正把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提上议事日程。那么,面对满满的课程安排和繁重的学业,健康的身体从何而来?只有充分利用体育课教学时间,合理安排锻炼。但是,一到体育课堂学生总提不起兴趣,上课常常是懒洋洋的,这就对目前的体育教学提出了挑战。笔者认为只有结合各地区的特点,科学地将本地域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项目渗透于体育课教学中,才能改变目前的教学现状,实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感受“阳光”,增强体质。
普洱市民族中学的所在地普洱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是傣族、彝族、哈尼族、拉祜族和佤族等14种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多民族的特点造就了普洱市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在普洱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每逢少数民族节日庆典都会欣赏到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表演。云南省第九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和连续两届市少数民族运动会的举办极大地推动了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在普洱市的普及和发展,真正地向普洱市市民展示民族体育活动。普洱市民族中学面向全市招生,学生中有63%是少数民族学生,熟悉和喜爱本民族的传统体育运动如打陀螺、吹枪、踩高跷、荡秋千和射弩等,学生对民族体育具有较强的心理倾向[2]。而且,将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引进中学体育课具有内容上的优点、教学上的优势[3],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有密切关系[4],有必要在中学和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5][6]。本文试图论述民族传统体育在民族地区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并针对普洱市民族中学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现状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思考。
2、民族传统体育在民族地区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民族传统体育是指某一个或几个特定的民族历代因循传承下来的、在一定范围内开展的,具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和特征的竞技娱乐活动[7]。”将民族传统体育引入民族地区中学校园除了可以强身健体,在很大程度上弥补目前中学体育课缺乏民族传统文化底蕴和内涵的缺陷,改变单一的教学手段,有效地调动学生兴趣[3]以外, 还具有以下的作用。
2.1 有利于民族地区中学的特色建设
“民族艺术体育教育特色”是普洱市民族中学的办学特色之一,而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中的每一个项目都传递着每一个民族的文化信息,凝聚着浓厚的民族意识和价值,具有“民族性、文化性和传承性[7]”等特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开展吸引各民族学生的共同参与,通过沟通和交流,加强学生对多元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欣赏,增进各民族学生的情感,将各民族学生团结在一起,并在“民族团结,全面发展”的校训中传承和发扬各民族独特的传统体育运动,铸就有显著特色的民族体育教育。
2.2 有利于民族地区中学校本课程的开发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在体育教学内容上要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具有一定趣味性的、学生喜闻乐见的项目。普洱市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娱乐性、多样性和地域性[7]”的特点与此要求正好吻合。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可以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在运动强度、技能要求、受欢迎程度等方面的情况,挑选出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项目,促进和完善民族地区中学体育课程建设。
2.3 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才的发现和培养
民族传统体育的勃兴主要表现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繁荣,尤以经常举办少数民族运动会为显著标志。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成功举办了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运动员均为少数民族同胞。民族中学生是少数民族的希望,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是民族学生展示运动才能的舞台,也是教师发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才的平台。教学中合理的安排和科学的训练为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才的培养,为民族学生成为本民族的骄傲,为发扬和传承本民族的传统体育运动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4 有利于学生终生体育思想的培养
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源于少数民族的生产劳动,贯穿于社会生活中,与民俗民风息息相关,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将这些知识渗透在体育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领悟健康和锻炼的关系,即健康的身体是生产和生活的基石,反之,生产和生活锻炼了身体。再者,无论是集体的劳动还是个人的生活都成就了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简单易学, 基于此,有利于学生乐于进行个人锻炼,从而树立“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思想意识。
3、民族地区中学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现状
普洱市民族中学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教学工作得到了普洱市教育局和民宗局的大力支持,具有良好的发展态势。普洱市民族中学2010年被普洱市体育局授予“普洱市高脚竞速训练”网点,首次参加“普洱市少数民族运动会”并取得优异成绩,但是由于起步晚、资金投入不足等原因,仍然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3.1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尚未形成体系
普洱市民族中学目前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没有统一的教学指导大纲,存在着教师“各自为战”的现象,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在教学中的比重也等等不一,对每一个年龄阶段的教学都安排同样的几个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无侧重点,教学内容往往取决于当地民族的节日庆典、学校的活动和教师的个人爱好,而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很少涉及,缺乏科学的课程体系设计。
3.2 缺少相应的师资力量
普洱市民族中学的体育教师尽管以极大的热情积极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对其运动的历史、特点以及各运动项目的训练、规则有一定的了解,但这些知识均来自个人自学和平时的积累,没有一位教师参加过相关的培训,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整体认识尚欠缺,更不用说进行各运动项目的理论研究了。
3.3教学条件滞后
普洱市民族中学对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投入了一定的资金,但远远不能满足民族传统体育普及和发展的需要。目前专门针对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修建的场地仅一个陀螺场,教学器材的数量与学生人数不成正比,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教学所需的部分器材均出自教师的手工制作,不够规范,比如说打陀螺用的线、鞭杆、吹枪用的竹针、射弩用的箭等。
4、对民族地区中学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建议和思考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是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建和谐校园起着积极的作用。为了充分发挥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作用,深化教学改革,强健学生身体,鉴于目前的教学现状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4.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教学投入
教师是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学生民族传统体育学习的引路人,因此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水平,加强教师民族传统体育技能的培训是搞好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关键。学校主管部门要给予足够重视,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一方面让在职的体育教师参加短期培训,以提高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教法的水平和技能;组织到兄弟学校进行教学观摩,加强学习与交流;同时尽可能地让老师们参与全国或当地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裁判工作,不断地在实践中学习。另一方面邀请民族传统体育专家或民间艺术家到校开设讲座,为老师们传经送宝。学校要加大教学的投入,修建教学场地,依据学生人数和教学需要购入教学器材,为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提供有力的保障。
4.2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完善学校体育课程体系
开发校本课程是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完善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的需要。因此,要结合普洱市民族中学多民族学生的实际,根据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大纲要求、民族学生的身体体能和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特点,制定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大纲。根据学生的喜好和当地的民俗民风,有选择地将一些有价值的、反映当地主要民族特色的、便于在民族中学普及和推广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打陀螺、吹枪、踩高跷、射弩和爬竹杆等引入民族中学体育课堂,并对其进行挖掘、整理,认真核实各项目的历史、发展和技能要求,确定特色教学内容。同时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有利于教学和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既关注学习过程也关注学习成果。此外还要注重吸收其他民族的、普及广泛的优秀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如跳绳、武术等,并与现代体育相结合,开设有特色的民族学校体育课堂,完善民族学校体育课程体系。
4.3建设民族校园文化,充实民族传统体育教学
民族校园文化体现民族学校的精神面貌,凸显其民族性,是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充实。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反映各少数民族文化特点的各种活动,可以使各民族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更好地了解其他民族,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活动内容有文化系列讲座如少数民族发展史、民族民间传说、民族舞蹈欣赏、民族节日介绍等;艺术系列活动如民族歌曲学唱、傣族 “孔雀舞、象脚鼓”培训、佤族“标牛”表演等;手工制作如傣族荷包制作、拉祜族花鞋制作、彝族肩包制作等;或结合各少数民族节日庆典如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拉祜族“葫芦节”和佤族“木鼓节”等,通过欣赏和参与的方式,举行庆祝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夏季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同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有机地结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5、结语
将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引入民族地区中学校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只有在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教师认真实施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研究,才能逐步完善和健全体育教学课程体系,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其积极地投入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学习,掌握民族传统体育的技巧和健身方法,增强体质。最终,成功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推动民族传统体育的普及,加速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进程,发扬和光大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 腾讯新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news.省略/a/20100729/002511.htm,12月11日.
[2] 刘靖南.高等院校开设民族体育必修课的思考[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55-58.
[3] 赵岷.将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引进中学体育课的相关研究[J].武术科学,2008,(10):72-73.
[4] 刘少英等.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10):85-87.
[5] 李庆贺,丁先琼.试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走进民族中学体育教学的必要性[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9):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