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有机农业发展

有机农业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有机农业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有机农业发展范文第1篇

有机农业的发展是随着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施用化学物质而不断造成健康隐患提出来的。从世界范围看,目前有机食品的销售量还不到食品销售量的1%,但其发展速度相当快,而且销售潜力相当可观。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多数人还在解决温饱问题,有机农业的发展相对较慢;而在发达国家由于人们对这个问题认识较早、投入力度大,因此在欧美及日本等国家有机农业发展得比较快,如法国大约有5%的农场专门从事有机食品原料的生产,有机食品市场占整个食品市场的5%,婴幼儿食品基本上都是有机食品。欧洲其他国家从事有机食品生产的农场在2%~3%之间,90年代初已注册登记专门从事有机食品加工的工厂有1716家。美国几乎在所有的连锁店都销售有机食品,有1/3的美国人会购买有机食品,1980年有机食品销售额为7800万美元,2000年为60亿美元,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从事有机农业生产的农民以每年12%的速度递增。目前,日本有8000多个有机农场,有机食品的市场规模3500亿日元左右,年增长率为30%左右。当然,“3•11”地震后,核电站泄漏事件,给了日本有机农业以沉重的打击。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是有机农业的发展相对滞后,有机农业的发展起始于八十年代。1984年,中国农业大学开始进行生态农业和有机食品的研究和开发;1988年,国家环保局南京环科所开始进行有机食品的科研工作,并成为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的会员。1994年10月,国家环保局正式成立有机食品发展中心,我国的有机食品开发走向正规化。其中,1990年,浙江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开发的有机茶第一次出口到荷兰;1994年,辽宁省开发的有机大豆出口到日本。以后陆续在我国各地发展了众多的有机食品基地,在东北三省及云南、江西等一些偏远山区有机农业发展得比较快。近几年来,已有许多外贸公司联合生产基地进行了多种产品的开发,如有机豆类、花生、茶叶、葵花子、蜂蜜等。目前,绝大部分有机食品已出口到了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但是,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有机食品的生产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生产规模较小,且主要是面向国际市场。

2发展有机农业对社会的贡献

2.1关于环保食品

发展有机农业可向社会提供无污染、口味好、食用安全的环保食品,有利于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减少疾病发生。多年来,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在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对农产品造成污染,给人类生存和生活留下隐患。有机农业不使用化肥、化学农药,以及其它可能会造成污染的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等,因此其产品食用非常安全,且品质好,有利保障人体健康。

2.2关于生态平衡

减轻环境污染,有利恢复生态平衡。据调查,农业生产过程中施用的化肥、农药利用率很低,一般氮肥利用率只有20~40%,农药在作物上附着率不超过10~30%,其余过剩化学物质大量流入环境造成污染。化肥大量进入江湖中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影响鱼类生存;农药在杀病菌害虫的同时,也增加了病虫的抗性,杀死了有益生物及一些中性生物,引起病虫再猖獗,农药用量则愈来愈大,施用的次数愈来愈多,进入恶性循环。而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可以减轻污染,有利于恢复生态平衡。

2.3关于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有机农产品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农产品进行国际贸易受关税调控的作用愈来愈小,但对农产品的生产环境、种植方式和内在质量控制愈来愈大,只有高质量的有机农业产品才是国际公认的高品质、无污染环保产品。因此,发展有机农业,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4关于农村劳动力和农民增收问题

有机农产品有利于增加农村就业和农民收入。有机农业是劳动知识密集型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也需要大量的知识技术投入。因此,发展有机农业可以增加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3潍坊市发展有机农业的优势

3.1传统农业优势

有机农业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依靠现代的科学知识,在生物学、生态学、土壤学科学原理指导下对传统农业反思后的新的运用。潍坊有着历史悠久的传统农业,在精耕细作、用养结合、地力更新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是发展有机农业的精髓。

3.2生产条件优势

潍坊农业生态景观多样,生产条件各不相同,尽管一些地方仍是依赖于大量化学品,但仍有许多地方,农民能够很少用化肥农药就能完成生产过程,这也为有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发展基础。

3.3农村劳动力优势

有机农业的生产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一种产业,我市农村劳动力富余,这也有利于有机食品发展。

3.4出口优势

我市农产品的出口渠道通畅,有机食品的发展能与国际接轨,可以更好的开拓国际市场。同时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意识的增强,有机食品的国内市场将有较大发展需求。因此,有机食品在国内外都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5有机农业认证优势

现在,潍坊市有机农业认证面积已达到9.3万亩,377种产品,包括蔬菜、杂粮、果品、畜产品等,其中90%以上是通过国家农业部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

4加速发展有机农业的建议

4.1加强宣传力度

加强发展有机农业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媒体如报纸、电视等方式的宣传,提高人们食品安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4.2政策的引导和调控

政府结合“十二五”发展规划,进行合理的政策引导和调控,针对有机农业的发展需求,制定一系列发展规划并对其发展进行调控,在常规农业向有机农业转化期,给予农民一定的经济支持。

4.3技术指导的跟进

做好技术指导工作。由于有机食品在生产过程中禁用化学合成物质,因而势必要求较高的生产技术与之配套,建议组成专家技术指导体系,通过专家指导和培训,使生产者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解决好杂草防除、病虫防治、营养供应等技术问题,使有机农业更好更快地顺利发展起来。同时,应在生产过程中加强生产关键技术的研究、示范与推广。

4.4产品包装的标准化

有机农产品,其收获与销售实现“五统一”,即统一分级标准、统一销售品牌、统一内外包装、统一农药残留检测、统一加贴有机标志。

有机农业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有机农业;发展模式;政策影响

1有机农业的概念与特点

有机农业区别于传统的农业,其最大的特点体现在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等,不仅保证产品质量,同时能够很大程度避免农业生产过分依赖于矿物资源的现象,减少地下水、地表水、土地污染。在土壤培肥方面主要通过绿肥以及施用动物粪便、秸秆还田的方式达到目的,通过这样的方式达到循环养分,为可持续推进农业发展奠定基础;在病虫草害的防治方面主要结合生物、物理等措施进行,最小化影响食品安全、环境的因素。合理化耕作,预防水土流失;在此基础上通过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产地及产品受到外源性有害物质、化学品的污染。

2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20世纪90年代国内开始发展有机农业,各地区结合自身技术条件、资源优势,经过20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4种发展有机农业的方式,为我国科学发展有机农业奠定了基础。

2.1政府主导发展型

有机农业具有公益属性,其对于可持续推进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政府主导的有机农业的发展涉及到环保、农业、国土等各个部门。政府协调各要素从技术、资金、政策等各个层面支持有机农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结合效益、示范以及宣传等方式全面激发广大农民、企业参与有机农业的热情,进一步扩展市场,构建特色有机产品品牌,转变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

2.2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型

龙头企业通过与农户、生产基地联合生产或加工、销售一种或若干种产品在提高自身生产效益的同时,扩大影响力。推进一体化、经济共同体的发展构建“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生产模式。

2.3特色产业升级发展型

发展有机农产品具有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在优化产品结构、改善农产品品质以及创造高端品牌、夯实产品竞争力,促进出口、提高产业抗风险能力等各个方面。通过发展有机农产品有助于实现跨越现代农业发展,发展特色产业,为发展有农农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2.4环境保护推动发展型

辽宁省大洼县西安养猪场针对解决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积极发展有机农业,当前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生态养殖模式,具体体现为“三级净化、四步利用”。整个过程充分循环利用了物质、能量,而且产生出来的有机猪肉、有机水稻的产品质量、价格都要远优于普通产品。更为重要的是这一过程有效地解决了由于猪尿及冲洗猪舍可能造成的蝇虫等各种污染。

3国家政策有助于发展有机农业

3.1资金补贴

毋庸置疑农民是发展有机农业的主体。然而由于当前各地农业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所以生产有机农产品尚未得到农户的普遍认可。加之有机农业受益周期长,长期投入大的特点,严重挫败了农民的积极性。在此背景下国家通过政策资金补贴的方式,能够缓解农户的担忧,为有机农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3.2技术支持

当前人类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了。农业发展的各个环节积极引入现代技术在优化效率的同时,减少产业生产成本。总之政策技术支持对整个有机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裨益。

3.3政策宣传

政府通过政策宣传等方式,让广大农民充分意识到发展有机农业的重要性,并充分抓住这一机会不断扩大有机农业的发展规模。政策宣传有助于提高农民对有机农业的认识及信心。

有机农业发展范文第3篇

河北作为我国主要农产品产区,又毗邻北京这一国际化大都市,有着良好的地理位置和市场条件。其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特别是蛋鸡养殖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全国首个有机鸡蛋认证企业即位于河北省。河北在有机肥发展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经验,有许多不同规模的有机肥企业。但就目前来看,据新华网的一则报道表明,河北有机农业总体发展存在较大问题。

2辛集市有机鸡蛋模式研究

历史上辛集是河北省蛋鸡存栏大县,曾经达到1600~1700万的存栏数量。目前50%左右农户养鸡存栏量维持在3000~5000只,30%农户达到5000~10000只蛋鸡。养殖数量过万的农户占20%左右,极少数农户的鸡场能达到10万只蛋鸡存量。通过对辛集市新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有机鸡蛋生产的访谈调研,了解了其公司运营的基本情况。辛集市新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设马庄养殖基地,该基地目前有存栏蛋鸡3万只左右,笼养蛋鸡产蛋率在90%以上。公司鸡场配有6个饲养人员和6个产品处理分装人员,鸡场防疫和消毒工作由产品分装人员一并完成。与公司有联系的养鸡农业协会(合作社)目前主要负责与农户的对接工作,公司也通过农业协会收集农户生产的有机鸡蛋。随着近几年有机产品被纳入国家农业体系并得到相当的重视,公司生产的“康钛益”牌鸡蛋于2005年5月11日通过中国有机食品认证机构之一的北京五岳华夏管理技术中心的(CHC)技术委员会审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有机产品)》中有机畜禽养殖的要求,成为我国首家通过有机产品认证的鸡蛋[3]。新绿科技公司、当地农业协会、农户组成一个有机生产网络。有机产品市场的开拓和有机鸡蛋的畅销得益于社会分工的完善。该网络的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在逐步细化和明确。对这一案例进行剖析总结为以下几点:

1)从组织形式看,该网络以公司为核心主体,合作社、农户处于客体地位,它们依靠价值增值为纽带联系在一起。该有机生产网络的有机生产模式属于“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公司作为网络中的主导者,负责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实现降低成本、贴近市场、谋取利润。合作社和农户的竞争优势在于专业化程度高,反映速度快,灵活程度高。公司与合作社农户之间以互补性分工为基础,以互惠互利为原则,产品价值历经农户、合作社、公司逐步得到提升。公司经过改革创新促使一个持续运作的有机生产网络形成,这是成功的关键因素。该公司通过对生产活动的垂直整合,将原来公司内部的许多功能外包给专业化的工作团队,包括对饲料、养殖、培训等工作的外包;更加专注于自己所擅长的部分,即销售工作,产业组织呈现垂直解体的趋势,形成了网络化的组织形式。创新机制为公司发展注入活力。有机网络形成的基础:市场和公司的相互作用。公司本身虽然有着一定的生产能力,但这并不是该网络形成的根本原因,公司仅因扩大生产是不足导致其进行生产活动整合的;导致公司进行生产活动垂直整合的动力来源于销售方面的不足,市场阻塞推动了公司的改革创新。市场和公司一经产生就相互依存,市场中各个公司的激烈竞争使得公司分工细化,必然推动市场发展,市场发展之后反过来又推动公司分工的进一步细化。

2)从驱动力来看,该有机生产网络主要由企业驱动。公司已不再以自行生产产品为主,他们将生产、原材料筹供、物流等环节外包出去,然后在既有商标或商品形象的基础上,致力于培养金融、研发和市场销售等环节的竞争力。因此,在组建生产网络时,公司对产品进行采购,然后贴上自己的品牌,利用自己的营销渠道进行销售。他们必须向农民提供比较先进的技术,要求它们按照规格生产出合适的产品,这种关系可以促使农民养殖技术的提高和娴熟。

3藁城市有机肥模式研究

对藁城市石家庄大众肥业有限公司的访谈调研,了解到该公司是河北最早生产复合肥的大型现代化生产企业。企业领导经营鸡场起家,20世纪八九十年代鸡场效益良好,随后效益欠佳,企业领导在考虑鸡粪处理情况,遵循环保、可持续原则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开办有机肥厂。每年有机肥生产量达到23000t,销售价格在50元/m3左右。有机肥厂的鸡粪原料来源中只有1/10为自家鸡场,9/10从周围10km以内的养鸡农业户中收购,干、湿粪均收,收购过程有专门负责运输的农户,公司通过一定价格从农户手中将鸡粪收集起来,然后以一定价格卖给有机肥厂以赚取差价。该厂所产有机肥种类有商务肥、有机肥、有机无机复合肥,每年销往全国各地,有一定的规模效益。基于有机肥生产自身特色,有机肥厂主要进行加工和包装工作,其生产网络的组织形式为“公司+基地”。有机肥生产周期短,在原料供给充分的前提下即可进行生产销售。生产过程机械化、工程化程度高,产品质量容易保证,公司雇佣附近农户进行有机肥生产加工,公司主要进行产品销售。这种模式带动了周围农户的积极性并为其提供了经济来源,公司在整个生产网络中扮演区域带动者的角色。通过发放给农户工资的形式进行合理的价值分配。这种模式的形成有其内在原因:公司资金、技术、设备充足,缺少劳动力;农户有劳动力而缺乏资金、技术和设备,农户没有余力进行生产加工,在这个生产网络中只能作为被雇佣者的角色。通过调研发现在该有机肥厂工作的农户大都为40岁以上中老年劳力,究其原因:年轻劳力渴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而中老年劳力大都继承了勤奋吃苦的精神,在收入合理的前提下他们更愿进行生产和工作,这是这些农户们转向有机的内在原因。

4存在的问题

1)企业应成为有机生产网络主体力量的趋势不明显。目前河北农民数量众多,有机龙头企业、合作社数量较少,大量农民散户经营难以形成规模。这种状况是由中国农业人口基数大、人均耕地少的现状决定的。有机农业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国广大农民尤其是西部地区农民经济收入微薄,不能承担有机生产的种种风险。即使部分地区农户进行有机生产,规模也较小,品种单一,加工能力弱,有机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不高。而企业有充足的资金和丰富的销售经验,这决定了该网络中企业应成为核心力量,必须依靠企业整合带动整个网络的发展。

2)营销网络体系不健全,销售渠道不畅。在企业专业化分工日益细致的过程中,企业间更应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生产企业、供应企业和销售企业之间应注重利润的合理分配,高效、快速地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协调和组织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间相互合作,相互制约、相互带动,建立快速、高效的有机农业的技术服务、信息服务、市场服务、质量监控与认证服务的网络服务体系[4]。

3)企业在监督农户生产、提高加工技术、产品检测方面问题突出。目前,我国企业农产品加工技术落后,特别是有机食品在保鲜、储运、精深加工等方面的研发相对滞后,造成我国销售和出口的有机产品大都是初级产品,附加值低,利润空间小。同时,有机种植农户缺少有机肥料制作、有效防止病虫害、轮作等有机技术相关知识的指导和培训[5]。此外,有机产品认证费用较高,检测设备昂贵,企业缺少快速、简便的检测手段。

4)部分农户对有机生产认识有误,有机生产热情不高。目前辛集市农民对有机鸡蛋的认识较浅薄,部分农民认为有机鸡蛋是生产方式的倒退。河北蛋鸡养殖农户在认证方面缺乏规划标准的认证公司和机构,市场混乱度高。有机认证标准比绿色和无公害标准更加严格,河北省无公害鸡蛋多,但获有机认证的鸡蛋屈指可数。

5建议

1)吸取国内外有机农业模式的优秀经验,加快有机农业发展。新绿公司意识超前,较早获得了无公害认证和有机认证。大众肥业有限公司早期与美国、德国等进行合作,成功经营了有机肥厂,吸取我国乃至世界的优秀经验,将加快有机农业发展步伐。

2)加快有机产品的科技研发,加强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虽然有机产品环保性高、品质好,但产量低,在销售上仍有阻碍。目前,全国笼养蛋鸡产蛋率约为90%,散养蛋鸡产蛋率仅30%左右。散养和笼养有机蛋鸡的产蛋率相差较大,进一步提高有机鸡蛋产量的技术亟待开发。在有机肥生产中,买者更加看重有机肥中营养物质含量,企业经营者应积极探寻良好的腐熟、发酵、成分添加比例等技术,提高有机肥质量。

3)拓宽市场销售渠道,建立良好的信用体制。公司可以适当开拓直销市场,生产的有机产品越过超市和销售商直接向消费者销售,可借鉴日本有机生产网络销售渠道模式[6]。有机产品直接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手中,有机产品流通环节少、利润高,有利于建立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相互信任。

4)河北有机产品生产的专业化程度较高,需在继承优点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形成规模效益。通过调研,新绿公司模式中部分农户进行蛋鸡养殖,部分农户进行饲料加工,部分农户进行鸡蛋收集,公司负责销售,合作社进行培训和沟通工作。通过农户、公司、合作社间相互协作,分工明确,使有机网络专业化程度提高,有利于规范生产和经营,在此基础上做大做强产业规模。

5)政府规范有机市场,加快有机认证公司机构建设。规范的市场能够保证有机产品质量的提高。鉴于目前河北有机认证机构数量几乎为零的现状,政府有必要扶持重点大型企业成为有机模范单位,由其指定统一的有机生产标准,便于其它企业效仿,形成统一模式,有利于市场向健康方向发展。

6结论

中国有着自己的特殊国情,一方面生产力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差,生产个体多,生产规模小,农民普遍文化水平不高[7],生产技术和科技意识薄弱,经济上并不富裕;另一方面中国农业地域性尤其突出,这是由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8],因此发展有机农业需要因地制宜。

1)国家层面上:充分利用我国发展有机农业的优势条件,建立健全有序的产品流通渠道,形成有机农业发展的产业规模;政府给予法规、制度、政策、技术、认证、组织管理、资金、宣传上的支持;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并因地制宜的应用于国内。

有机农业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有机农业 现代农业 生态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3-0050-01

一、有机农业的界定

有机农业(Organic Agriculture)是一种比较不污染环境、不破坏生态,并能提供消费者健康与安全农产品的生产方式。有机农业的定义因各国法律之规定而不同,随着农业技术的演变,有机农业法规的要求亦渐趋严格。有机农业有时也被称为生态农业、低投入农业、生物农业、动态农业、再生农业、替代农业、永续农业等等。各国法律所使用的名称或定义经常不同,例如欧盟国家,虽然用相同的管理条例,却分别采用生态农业、生物农业及有机农业三种名词作为法律上的称呼。尽管有机农业有众多定义,但其内涵是统一的。国际权威组织IFOAM(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经过数年的讨论给有机农业作了一个比较公认的定义:“有机农业是一种生产系统,在这个系统内保持土壤、生态系统和人的可持续性。有机农业结合了传统、创新和科技三方面内容,让加入的人都能分享环境、公平的关系、良好的生计的益处。”

二、发展有机农业的基本原则

常见文章提到有机四大原则,国内文章几乎都写为健康、生态、公平、关怀(care)。Care是有关怀的意思,但也有小心谨慎的意思,通过查询IFOAM的官方网页,第四原则是应该是“谨慎”,而“关怀”已经被涵盖在第三原则“公平”里面了,因此如果写成关怀会重复。在此,尝试将四原则写出简化的文字如下:

一是健康(Health):有机农业是将土壤、作物、动物、人类与地球视为一个整体,来维持整体健康的生产体系;

二是生态(Ecology):有机农业基于生态系统及其循环,其操作需要仰赖、学习、以及维护生态循环的生产体系;

三是公平(Fairness):有机农业的运作需要注意到农民、工人、加工者、交易商、消费者以及其他生物的平等、尊重、公道与关怀;

四是谨慎(Care):有机农业的运作需要采取预警的以及负责的态度,来保护环境与人类的建康与福祉。

三、有机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德国人Rudolf Steiner在1924年首先提倡农作物有机栽培法,但是当时世界农业发展的趋势是追求农业的工业化与商品化,以提高产量,所以有机栽培法并未受到重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为了复兴经济,充裕粮食,达到增产粮食目的,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农药以及机械化耕作的化学农业受到鼓励。

依赖高投入化学肥料及合成农药等,并以大型农机与种植单一作物来提高生产效率,虽然缓和了人口增加所造成粮食需求的压力,但影响了地球的自然生态体系,自然资源被过度使用而逐渐枯竭,长久下来对于地球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到了20世纪70年代,由于能源危机发生,各国逐渐意识到地球资源有限,环境污染受到严重污染,不仅破坏生态环境,也导致农业生产力衰退,如何维护环境质量与生活水平及确保后代永续生存空间,逐渐受到世界各国重视。另外,消费者对农产品消费型态转向多样化、精致化,也特别关注农产品的健康性与安全性,于是近年来有机农业开始蓬勃发展。

我国有机农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据《2013-2017年中国有机农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从事有机产品认证的认证机构共有26家,发放有机产品认证证书4800张,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的企业4000多家,有机产品认证面积达到260万公顷。

四、实施有机农业的重要性

自二次大战以来,由于石化能源、机械、化学肥料、植物及动物的保护药物或生长素、育种及遗传工程等的使用及演进,使得农业生产方式趋向工业化和密集化,产量的确显著地增加,解决了因人口增加而产生的粮食不足,成就了所谓的绿色革命。然而,却也同时产生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食物污染、农村败坏等问题。而实施有机农业则非常有益于生态环境,

五、发展农机农业的努力方向

一是要从重“量”转变到重“质”,实现农机农业的稳健发展。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各地农业基础条件也相差很大,不少地区的农业病虫害问题较为严重,应该说我们尚处于有机农业的发展初期,未来数年不宜急剧扩大有机栽培的面积,而是应着重于有机栽培技术及物资的研发,先求质的提升,再求量的扩大。

二是要健全有机农业的认证机制。我国有机产品标准及参考了国际上主要国家、地区及组织的有机食品标准,又考虑到了中国特色的农业生产现状,创造性的提出了有机食品的终端产品标准,但国家标准相对滞后于农业生产,许多农产品都没有相应的产品国家标准。

三是要宣介正确的有机农产品观念。有机农产品强调提供清洁、安全、无农药残留,对于此类农产品,对于一般民众的健康当然会有所帮助,但部分生产经营者宣称有机农产品具有医疗效果,误导消费观念,毕竟有机农产品只是众多农产品中供消费者的另一项选择而已。

四是要整合有机农产品的产销。面对国外有机农产品进口及国内大型企业加入市场的竞争压力,政府应积极鼓励和扶持有机栽培农户组织农民合作社或家庭农场,并加入有机农业认证团体,以提高其竞争力。

参考文献

有机农业发展范文第5篇

(浙江海洋学院 管理学院,浙江 舟山 316000)

摘 要:随着人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和现代绿色消费对食品原料质量安全的高度重视,有机食品受到了市场的追捧和消费者的青睐,发展绿色有机农业也成了社会关注的话题.丽水市地处浙西南偏远山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有机农业的自然地理优势.本文通过SWOT分析丽水市有机农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为丽水市有机农业的发展提出可行性对策措施.

关键词 :丽水市;高山农业;有机农业;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101-03

1 引言

有机农业发展是农业深度市场化的必然趋势,早在20世纪初,西方国家就已经开始对有机农业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研究,1972年,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的成立,标志着有机农业的发展进入新时期.当前,国际农场品市场上美国、日本、德国、荷兰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已经形成相当成熟的绿色有机农业生产和消费模式.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和国际市场的不断开放,国际有机农产品进出口总额每年都在增加.相比国外,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起步较晚,直到20世界90年代,国家开始根据IFOAM相关标准制定我国有机农业认证机构,有机农业在我国迅速发展.根据国家贸易中心统计,世界有机农业市场销售额在2006年已经达到500亿美元,其中美国和欧洲两大市场占市场份额90%左右.前瞻产业研究院的《2014-2018年中国有机农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的数据显示,全球有机食品市场正在以年均20%-30%的速度增长,“十二五”期间,中国有机农业将保持10%以上的高速发展.丽水市地处浙江西南部,自然环境优美,发展有机农业将迎合市场需求,不仅促进地区农业经济转型发展,而且将给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2 丽水市有机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

有机农业的发展是新世纪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短期内我国有机农业无法迅速形成成熟市场模式,但是各地区的特色有机农业的发展将不断填充有机农场品市场占有率.丽水市地处浙江省西南部,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市场区位优势,通过对丽水市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剖析,全方位了解地域发展有机农业条件,为推动丽水市有机农业发展提供依据.

2.1 丽水市有机农业发展的内部因素——优势

2.1.1 原生态环境为发展有机农业提供优质条件

丽水地区森林覆盖率达79.1%,国家环保部《2013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丽水空气质量在全国大中小74个城市中排名第九,丽水市是天然的氧吧.区域内河流众多,其中瓯江最为有名,瓯江发源于浙江省庆元县、龙泉两县市交界的百山祖处,全长达388公里,是浙江省第二大河,流域面积达1.79万平方公里.河道总落差达1080多米,流经多出水电站,较大的有紧水滩水电站,玉溪水电站和青田滩坑水电站,这些电站不仅仅将水能转化为电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能源保障,更重要的是通过水库的蓄水,解决了广大人民生活用水和农业生产用水.丽水市山清水秀,受工业化污染影响较少,为发展有机农业提供了优质农耕条件.

2.1.2 临近长三角,市场广阔

从整个长三角区域来看,丽水在农业发展,特别是生态有机农业的发展具备很好的市场区位优势的.第一,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人民的相对生活水平较高,根据数据统计2013年浙江省人均GDP已经达到68593元,仅次于天津、北京、上海和江苏,排名第五.由于有限的土地资源都被商业开发,使得第一产业只能是外扩和外包,巨大的市场需求,推进了浙江丽水地区作为上海大城市的后花园和菜篮子培养.第二,随着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的事件连续曝光,消费者对食品健康的不断重视,使得消费者对食品原料的质量要求提高,相比前几年,消费者更倾向于素食类食品,宁愿花更多的钱买生态有机的绿色食品.第三,农业观光旅游,农家乐产业的兴起,吸引了大量的城市消费群体到农村体验式生活.这种农家田园的生活方式受到了大城市,特别是有孩子的白领家庭的口口相传,以一种实体的广告传播传达推动了生态消费和有机农业的发展.

2.1.3 长期发展所树立的一定知名度

经过多年的发展本有的一些农产品发展底蕴,为丽水新一轮的有机生态发展提供了优秀品牌形象和良好的知名度.例如松阳县的银猴茶叶,拥有自己的市场——浙南茶叶市场.松阳有着中国生态茶叶第一县美誉,浙南茶叶市场拥有自己物流配送中心是浙西南最大的茶叶交易市场.庆元香菇有八百多年生产历史,自古就为宫廷贡品,2011年“庆元香菇”品牌价值已达44.01亿元,是浙江省最具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之一.企业发展应该注重品牌打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提供良好的信誉和优质的产品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赖,才能在市场中长远发展.

2.2 丽水市有机农业发展的内部因素——劣势

2.2.1 山区交通不便,影响产品物流

丽水地区主要以公路汽车运输为主,铁路运输为辅,由于河道落差较大和高昂的水运成本基本没有发展航运.丽水2007年底才开通了丽龙高速,这条高速路线的重大意义在于它横穿莲都、云和、龙泉和庆元,联通了浙江西南和福建北部地区,很大程度上拉动了山区经济发展.当前,丽水地区沟通联系长三角的火车班次少,时点差.丽水市还没有运行的动车和飞机场,这些也是导致丽水经济发展缓慢的因素,也是丽水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现实表现.

2.2.2 多山地,不利于大规模机械管理.

丽水市土地面积1729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88.42%,耕地占5.52%,溪流、道路、村庄等占6.06%,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区.虽然总面积宽广,但耕地面积的严重受限,仅有的几个较大小平原地带也多是被居住或是商业开发,山地严重的阻碍了丽水发展大规模连片生产种植.分散的山地同时也影响到了农业生产管理,修建基础水利灌溉设施成本提高,机械翻土和收割也不利开展,极大地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发展规模.

2.3 丽水市有机农业发展的外部因素——机会

2.3.1 浙江省“菜篮子工程”政策扶持

1988年由农业部提出部署的“菜篮子工程”的市长负责制项目.经过多年的发展,“菜篮子”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市场供应总体充裕,质量水平明显提高,呈现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2010年,“菜篮子工程”进入了第四个阶段,将进一步加强基地建设,保障“菜篮子”供应也将成为浙江省今后要开展的重点工作.丽水市为浙江省西南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将给与更多的政策扶持和经济帮助.

2.3.2 市场对有机农产品的需求连年递增

近年来,国内市场对有机农产品的需求量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特别是高级酒店、政府部门采购和各大型超市的需求量巨大.根据《2008年中国有机食品市场年度分析报告》预测在未来的十年,我国有机农业生产面积以及产品生产将以年均20%——30%的速度高速增长.报告中还详细说明了国外有机农业市场发展,国内大城市有机农业消费情况,有机农业品种、产量和重点有机农业企业.正是因为有些巨大的市场需求,使得生态有机的农产品供不应求.

2.3.3 土地转让机制逐渐成熟,民营资本投资活跃

随着我国土地流转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完善,鼓励通过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租赁、互换等方式出让经营权,农民将承包地向专业大户、合作社等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土地流转将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浙江民营经济发展实力雄厚,现在许多传统实业起家的企业家拥有大量资本,正瞄准和评估国家政策发展,准备投身生态有机农业产业,希望利用政策扶持和市场导向在农业经济链中分一杯羹.

2.4 丽水市有机农业发展的外部因素——威胁

2.4.1 地域优势不明显

丽水地域发展的特色优势不明显,不像海南,有着独天得厚的热带气候,可以种植热带水果.不像东北,有着天然广阔的黑土地,可以大面积的规模化生产作业.丽水的区位是可以简单复制的,江西也可以种植有机茶叶,贵州也可以开发竹炭产品,福建也可以培育食用菌.丽水地域的有机农业发展是受到本省乃至省外的竞争.

2.4.2 近年来全球变暖,自然灾害频发

台风在炎热的夏季带来降雨和降温,但是过猛的台风带来的强降雨和大风是对农业生产的严重打击.例如,2004年第14号强台风“云娜”,2012年第9号强热带风暴“苏拉”,2013年第7号强台风“苏力”都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造成了农业生产的上千万的损失.素有“江南小火炉”之称的丽水地区也是连创夏季高温纪录,严重的干旱天气也给部分农业生产造成经济损失.

2.4.3 市场服务平台落后,信息交流不够

相对于大城市的信息系统管理而言,丽水地区的网络交易就比较混乱,没有及时的数据收集和整理.市场的供求信息交流不够,没有形成有效地平台去更新和处理供应和需求信息,导致了大山里的好产品为人问津,卖不出去,而大城市的客户却找不到所需原料的尴尬局面.

3 丽水市有机农业发展的对策

3.1 加大发展有机农业的宣传,调动积极性,增强食品安全和绿色消费意识

浙江省是全国经济发展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敏锐的市场嗅觉,其民营经济在全区首屈一指.要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活动,普及绿色有机农业知识,提高全社会对绿色有机农业的认知水平,畅通绿色农产品的消费渠道[1].政府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合理地加强土地流转,扩大农业土地可生产的规模,与此同时加强食品安全教育,提高绿色消费意识,科学合理地指导有机农业发展.

3.2 政府加强相关惠农政策的引导,加大对生态农业发展的资金扶持

随着我国对“三农”问题的重视,每年都会有相关的惠农的政策出台,但是很少得到用心地引导,缺少资金地扶持.在日本,对审查合格的环保型农户,银行可以提供额度不等的无息贷款,贷款时间最长可达12年,在设施农业建设上,政府或协会提供50%的资金扶持,在税收上第一年可减免70%~30%,往后2~3年内还可酌情减免税收[2].政府应当放宽对有机农业的农业贷款限度,增加贷款额度,降低利息.对于业绩较好的有机农业发展户主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和补贴,同时加强有机农业的保险,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破坏给农户造成的损失.

3.3 创新生产经营方式,加强合作,走多样化特色发展道路

大力引进农业发展的先关人才,加强企业加工和大学农业调研,形成产学合力.结合山区自然资源和条件自行研发、引进吸收、创新开展生态农业生产技术.建设以茶叶、食用菌、中药材、高山蔬菜等主导产业为重点的种子种苗工程,加快引进优质绿色生态高效的新品种,促进品种更新[3].发展合作社的形式,有序地组织农民种植和销售,利用合作社集体的资源联系大客户统一管理.在现有发展的基础上,加大对地方拳头产品的投入,形成“一乡一品”的特色格局,走多样化农产品道路.

3.4 依托科学技术,健全安全检测体制,加强质量管理

传统农业是不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的,要改造传统农业,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产品优质化、标准化、无公害化和市场化改造[4].利用先进的科技设备和科学的管理理念,相关食品质量安全部门定期地进行有机农业的质量检验,确保品牌的标准化和安全性.加强有机农产品的商标认证管理,将农户农产品质量保证纳入社会信用体系管理.认真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并出台农产品安全检测相关政策,并且加大宣传和教育,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责制,将绿色农业产值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和问责制,提高相关部门的监管质量和廉政作风.

3.5 建立网络信息平台,推进市场营销,保证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产品除了与其他食品共有的特点外,更有贮藏期短、对产品新鲜度要求高等特点,很有必要建立专门的营销网络[5].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催促政府和有机农业发展企业建立专门的有机农业产品门户网站,大大加强了市场农业交流信息的交流.网络营销作为新世纪的潮流将大大提高效率,从而降低风险也减少了成本.利用互联网和现代手机软件进行最新的市场农产品需求收集,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营销,建立网络客户群,实现订单式有机农产品生产销售.通过信息品台的互动,及时了解先关市场动态,拓宽农业知识面,学习各地先进的生产方式,进行因地制宜的模仿式发展.

4 结论

通过对地区自然和社会条件的分析,我们认识到丽水发展有机农业是可行的,也是非常迫切的.有机农业的发展必须唤醒农民对食品安全和绿色消费的意识,立足自身资源和特色,加强政府人才资金和技术的扶持,完善农产品安全质量检测制度.与此同时,积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进先进加工技术,拉长原料生加工产业链,完善有机农业产业化体系,开辟标准化和规模化的特色品牌发展道路,科技兴农,实现山区传统农业生产向科学种植的现代农业转型.

参考文献:

〔1〕崔耘.蓬莱市绿色有机农业发展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3(6).

〔2〕姜达炳.日本生态农业考察的启示[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2(4).

〔3〕陈修颖,叶园胜.浙江山区生态农业产业化探析—以磐安县为例[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