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六一结束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各位来宾,各位家长还有我们小朋友们大家下午好《鼓掌》,温暖的阳光,诱人的花香。喜悦的笑脸,激动的胸膛,这一切都是在提醒我们“六一”国际儿童节来到了,在这美好的时刻,我代表我幼儿园的全体教职工向小朋友致以节日的祝贺,在此我也向所有的来宾表示诚挚的感谢;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鼓掌》。下面,请用最热烈的掌声有请两个小主持人上场《鼓掌》。
本次文艺演出圆满结束了,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会峰幼儿园在本次举行盛大的庆“六一”文艺演出,在坐所有的家长和我们的老师与100多名充满稚气的孩子们在欢快的歌舞声中度过自己的节日。
此次参加表演的有即将毕业的大班同学,也有不满三周半的小朋友,他们的在绚丽的舞台下,大胆尽兴,着实可爱,相信已经感染了在座所有观众。为了这台精彩节目,会峰幼儿园的老师们在五一前夕就开始筹划,经过俩个月的紧张排练,终于献上了这台精彩的文艺节目。这所有的一切也都离不开广大家长的积极配合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这里我代表所有教职工真诚的说一声:谢谢《鼓掌》。
艺术教育对幼儿的成长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开展音乐创新教育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本文主要从曲子欣赏、节奏训练、歌曲创编、舞蹈创编等方面探讨音乐创新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并由此表明音乐创新教育为艺术教育的主流。
关键词:
艺术教育;主流;音乐创新教育
艺术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特殊意义,而音乐在幼儿艺术教育中又有着重中之重的地位,因此抓好音乐教育是幼儿艺术教育的前提,值得重视。过去有人认为,音乐课不是主科,不是学习的主要内容,可以不学,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教育的飞跃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音乐既可开发智力,又可陶冶性情,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净化人的心灵,是美的源泉。美的事物有美的音乐伴奏才是完美的。教育家柏拉图认为:“音乐教育比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一个受过良好的音乐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捷地看出一切事物的丑陋,厌恶它,看到美的东西,就会欣赏它,很快乐地把它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自己的性格也变得高尚优美。笔者爱美的事物,也爱音乐,更希望孩子们都是具有高尚情操的人,笔者在音乐创新教学中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理解并欣赏曲子
优美的曲子有很多,中外世界名曲更是数不清,怎样能让幼儿理解并深入他们幼小的心灵呢?(1)从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入手,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发散幼儿思维。例如:利用音乐课和欣赏课找来一些名曲或优美动听的儿歌,笔者不说什么?只让他们用耳朵静静地听,静静地想,然后提问,促使让幼儿自己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是鸟鸣,是树叶沙沙声,是波浪起伏的大海,还是平静的海湾;是春天绿色的草地,还是冬日里白雪皑皑的山林。幼儿发言的情绪非常热烈,充分发挥思维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兴趣十分浓厚。(2)再放曲子,让幼儿边根据刚才自己说的边想象,把它落到笔上,画成一幅画。只要是幼儿想到的,就画出来,同一首曲子,有的小朋友画面上出现的是一群小动物,有的小朋友画面上出现的是山、水、鸟、鱼,真是有趣极了。
二、节奏训练
节奏训练是幼儿音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掌握音节的准确程度,影响幼儿的音乐表现力,幼儿正处于模仿力强的阶段,让幼儿注重身边的一些节奏型。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在电脑中绘制出动态图画,对幼儿进行节奏训练,幼儿对这种教学形式非常感兴趣,很快就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基本节奏型。为了巩固和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增强节奏感,教幼儿学会打击乐,并根据歌曲的节奏型进行节奏训练,最后为歌曲伴奏。幼儿不仅会为许多歌曲伴奏,对音乐的敏感程度和感受能力也会提高。
三、创编歌曲
艺术来源于生活,对生活的体验感受越丰富深刻,对艺术的感受就越敏锐,领悟也越深。为了加深幼儿对歌曲的理解,培养再创造能力,笔者除了平时让幼儿多亲近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山、水、人物外,有些不容易看到的事物制成课件,让幼儿观察欣赏,丰富他们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在学习歌曲《种鱼》时,开始幼儿一听到《种鱼》就很好奇,鱼是在水里的怎么会种出来呢?幼儿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教具演示和对歌词的理解,知道原来是小猫做的又香又美的梦,梦里小猫种了一棵树,树上结满了许多小鱼。幼儿可以边唱歌边想象,小猫梦到树上长满了鱼的得意劲和馋得流口水的样子。为了让幼儿能自己创编歌曲,这时教师就问:“如果做梦,那么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让幼儿充分想象然后按照自己的歌词的格律,编出歌曲的第三段。第三段幼儿编得非常好,自己的梦也编入了歌词里,然后按照曲子演唱起来,幼儿为自己创造的歌曲并演唱而高兴。原来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音乐家,幼儿增强了自信心,使幼儿对音乐课越来越感兴趣。
四、创编舞蹈
关键词:语文教学;留白艺术;应用;课堂效率
“留白”,指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让你有想象的空间。进而实现“虚实相生”,使人觉得“空白是画”。这种留白艺术,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拓展了作品的意境,是一种高超的技艺,是智慧的显现。同样,留白艺术也适用于语文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留白”,可以让学生快速进入思维状态,激活学生的头脑,使他们的头脑成为可以点燃的火炬。“留白”就是给学生—个发现、研究、探索的机会,促进学生积极动脑,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上,“留白”表现在教师传授教学内容的同时给学生以消化理解的空间,即在授课过程中教师留给学生思考时间。这包括读课文时留给学生的理解时间、教师提问时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教师板书时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学生做练习时教师的巡视时间、小结后学生反思质疑时间等。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展开思维去思考,从而获得对知识内容更为深刻的理解,这充分体现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自主、学习、探究”的新课程理念。所以在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留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想象力。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如何运用“留白”艺术呢?
一、在需记时“留自”
记忆被人誉为“一切智慧的根源”。理解了并不一定能记住,记住了能进一步加深理解。语文课堂应在让学生熟读课文、指导朗读方面留有足够的空间。因为教师对教学重点、难点的强调,最终还是需要通过学生的记忆才能内化。只有记熟了,理解透了。才能变成自己的知识,才能化为能力,才能发展智力,才能成为智慧。对于语文学习来说,尤其需要熟读、背诵。特级教师钱梦龙说:“教师特别重视诵读指导,这非常有利于学生形成对古汉语的语感熟读和背诵又使学生逐步积累起比较丰富的感性材料……这就为提高语文的阅读能力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而新课标则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对于古典诗词以及一些经典散文篇章的学习,我设计的教学主要以学生感受为主,理解为辅,要求以学生采用即时背诵的方式,充分发挥他们精力充沛、记忆力强的优势,即在课堂诵读后“留白”,引导学生去美读,去想象。当然,在读的基础上,在配以多媒体展示的画面、音乐等。这样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在教朱自清《春》这篇散文时,第一课时我主要以读促理解,以读促感悟。采用自由地读一范读(播放电视散文)一导引(想想文章描述了哪几个画面?)一自由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演读(四人一组表演或上台,并阐明选择朗读的理由)一背读,给学生在读这个环节留有充足的想象、思考的时间,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领略到春的气息,体会到画面的情境,自然进发出春之美好的感受。
总之,教师在课堂上适时“留白”,尽可能地让学生趁热打铁,把知识巩固“消化”。这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还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在需思时“留白”
古人云“熟读深思子自知”。可实际情况是,往往有一部分学生读书不得法,常常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所以对课文的理解往往是蜻蜒点水、非常肤浅、领略不到文章的妙处。当学生阅读自认为没有问题时,正是教师留下“空白”,“吊学生胃口”的好时机。这时教师恰到好处的“设疑”会激发学生“解疑”的欲望,“解疑”过程就是学生“探究”的过程。学生有了积极的探究意识,再加上有充足的思考时间,这在无形中就“把创造还给学生,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张弛有度、紧张愉快。例如:在教《陈涉世家》时,就“陈涉是个怎样的人”这一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陈涉是个英雄。他胆识过人、足智多谋、洞察时局、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敢于向血统论发出挑战,是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这种观点我理所当然地给予支持;此时,我却抛出了我的见解,让学生去评论,我认为陈涉是一个小人,是伪君子,因为他称王后奢侈无度,并杀死了前来投靠他的旧朋友,完全忘掉了当初立下的“苟富贵,勿相忘”的誓言。这个观点一提出,立刻引发了热烈的讨论,有支持,有反对,双方各从书中找依据,学生创新的思维完全被激活。此时,我再次引导学生去读课文,去思考司马迁将陈涉列为世家时为什么还去写他的忘恩负义呢?再次的讨论与交流,使学生在质疑、争论中领略·代史圣“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的磊落胸襟,感受他重功业、轻成败的英雄情结。同时,在质疑中,学生也明白了瑕不掩瑜,从而对陈涉非凡的人格魅力心悦诚服……就这样,学生通过质疑,自己解惑,既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又活跃了思维,激发了创新意识,培养了创新能力。
总之,根据课堂进程因地制宜地“设疑”“留白”,让学生思维的火种在沉思中点燃,智慧的火花在撞击中闪光,这样就自然地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在需悟时“留白”
语文学习是慢功夫,需要不断引导学生积累、感悟、领悟,从而逐步提高他们的悟性。作为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悟性思维一以读导悟,以品启悟,以问促悟。例如:培根的《谈美》一文,作者在这篇杂感中,论及人的“形体之美”“颜色之美”和“优雅行为之美”,最后提出了“德行美”,希望“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从而达到理想的美的境界。这样的文章内涵非常丰富,很难用言语直接解释清楚。如果教师授课时喋喋不休,大讲特讲这篇文章语言如何优美隽永,反而会破坏美文的形象美,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也无法进入审美的艺术天地。所以这时要留出时间让学生去读,设计问题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去“悟”,悟出美德的真谛所在。又如:在教都德《最后一课》时,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韩麦尔是一个怎样的人?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归纳出韩麦尔是普通人、可怜人、爱国人。在此,我又设置一个问题让学生去思:作者为什么不把韩麦尔写成是一个伟大、高大的英雄,而是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出现?此问一出,学生陡然一顿,陷入深思中,进而七嘴八舌,集思广益,领略到法国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失去的国土与语言的热爱,领略到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阅读是读者与作品的对话,“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文章的解读应当是学生主动发现、建构意义的过程。引导学生尽情发挥审美想象,放手让他们去品味、去领悟文章的精华所在,这样在“留白”中“悟”,增强教学的艺术性。
总之,恰到好处的留白给学生积极思考的时间和“反刍”“消化”的机会,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所以“留白”要适度,该讲则讲,该留则留,这才能使“留白”艺术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河南教育,2002(3).
[2]丹东尼奥,课堂提问的艺术,发展教师的有效提问技能,宋玲,译冲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07-01。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编著的这册教材的内容有: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量的计 量,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共计六个单元。
这册教材是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的要求,在总结原通用教材和我室实 验教材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
本册教材在编排上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适当加强整数的概括和系统整理,为进一步学习小数和分数打好基础。
2.增加对量的计量的复习和系统整理,为后面学习把单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等有关知 识做好准备。
3.加强小数与整数、分数的联系,使学生易于理解小数的概念和掌握小数的四则运算。
4.改进应用题的编排,加强连乘、连除应用题以及三步应用题与两步应用题之间的联系。
5.初步渗透统计思想,使学生对统计初步知识和统计方法有一些认识。
6.在平面图形的教学中,加强操作和画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结合有关数学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下面就本册教材各单元的主要内容和编写意图作简要介绍。
一、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本单元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含有两级运算和带小括号的三步式题、文字题,第二部分是两、三步计算的 应用题,第三部分是简单的数据整理和水平均数。
(一)混合运算
1.三步式题
学生在前面学过带小括号的两、三步式题,但括号中大部分只含有一级运算,至于括号中含有两级运算的 ,在本册以前只限于比较简单的、而且第二级运算在前的三步式题。本单元是在此基础上,才正式教学小括号 中含有两级运算,并且要先算后面的乘、除法再算加、减法的三步式题。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在四则混合运算中 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的运算顺序,为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打好基础。例1是带有小括号,并且小括 号里面有两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着重教学小括号里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另外,对脱式的要求比以 前也有所提高,即小括号可以一次脱去,虚线框中的一步可以省略。
2.列综合算式计算三步文字题
这部分内容是在复习两步文字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复习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和、差、积、商等 术语,以及把两步文字题列成综合算式的思考方法。例2再教学如何应用四则运算的顺序和小括号的有关规定把 三步文字题列成综合算式进行计算。教材着重说明三步文字题的分析过程,怎样确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哪 部分写在前面,哪部分写在后面,如何加小括号,为什么要加小括号。
(二)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这部分内容包括:连乘、连除应用题,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这里的连乘、连除应用题与第六册的有所不同,连乘应用题的特点是未知量随着两个量的变化而变化;连 除应用题与本单元中的连乘应用题是互逆的,其特点是总量与两个变量有关系,并随着两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这类连乘、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和列综 合算式解答;同时也为后面教学稍复杂的归一应用题做好铺垫。
学生从本册开始学习三步应用题,这里出现的三步应用题是比较容易的。一部分(例3、例4)是在求两个 数的和、差及倍数关系的一步应用题的基础上发展来的;另一部分(例5)是由已学的两步应用题增加一个条件 发展而来的。这些应用题与以前学过的应用题有密切的联系,学生易于掌握解答方法。
例3有4个已知条件,属于一般的三步应用题,只有一种解法。例4是求两个数量的差,有三个已知条件,其 中一个条件要重复使用,所以也可以用两步计算。例4,通过两种解法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这两种解法之间的 联系和区别。由于已知条件相同,解题思路不同,解题的步骤也就不同。例5是在已知一个数及两数倍数关系求 两数和的应用题的基础上加一个条件,改变问题得到的。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例5的数量关系,教材要求学生试着 用线段图直观地表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并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想,解答时应先算什么,从哪里入手。
教学时,要注意从已学的应用题入手,使学生通过类推初步掌握三步应用题的分析和解答方法,进一步发 展学生的思维。为了培养学生对应用题的解答进行检验的良好习惯,教材还安排了检验应用题的方法,也为学 生在第九册系统学习这方面的内容做好准备。
(三)简单的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
统计思想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在前几册中已有所渗透,从本册开始逐步介绍一些统计的初步知识。 本单元先介绍一些简单的数据整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着重介绍了求平均数的方法,使学生理解 平均数的含义,注意与除法中的等分相区别,切实掌握求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例1是通过学生住家分布的情况,按街、巷分别统计整理各街、巷的同学人数,然后引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 图,使学生初步认识数据整理的方法,初步会看简单的统计和条形统计图,并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例2是通过用4个同样的 杯子装不同量的水求水面的平均高度,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初步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例3通过求平均身 高,比较两个组的平均身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二、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
不过在市场上,实用品与艺术品仍经常混杂一起。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不仅有书画等地地道道的艺术品,也不乏家具、陶瓷、玉器、古籍、珠宝、钱币等实用品,在各类拍卖数据分析中通常也不加区分。
比如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盘点的“2014年十大最贵中国艺术品”,除了三件书画,其余明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清乾隆帝“瓷母”大碗、北宋定窑划花八棱大碗、清康熙米黄釉五彩玉堂富贵玉壶春、元卵白釉暗刻五彩戗金碗、清乾隆粉青釉浮雕苍龙教子图罐,从本来用途看,全部属于实用品。在两家著名艺术品网拍平台“嘉德在线”和“艺典中国”所开设的专场,除了“国油版雕”四大类纯艺术品,另有很多种类的古今工艺品。
在近年广泛出现的各类古玩艺术品交易区里,实用品与艺术品的界线更不清晰。比如蜚声海内外的潘家园古玩艺术品交易园区,既包括经营纯艺术品的北京古玩城书画艺术世界,也包括经营实用品的兆佳古典家具市场、君馨阁古典家具市场,其中被称作“全国最大民间工艺品集散地”的潘家园旧货市场,也是全国最大的旧货市场,经营品种包括了文房四宝、古籍字画、玛瑙玉翠、陶瓷、竹木牙雕、皮影脸谱、服饰、佛教用品等等。其他遍布各地的古玩地摊上,同样五花八门、包罗万象,凡与文化搭边、面相古旧的什物都囊括其中。
到底属于实用品还是艺术品,主要看其符号化程度。任何一件人工制品,都含有使用功能与符号功能,二者的比例与消费者的认知有关:消费者认为使用功能所占比例越大,该物品就越接近实用品;消费者认为符号功能所占比例越大,就越接近艺术品。
明显的事例是,随着国人的书写工具从毛笔改为硬笔,再改为键盘,文房四宝的实用功能逐渐减弱,特别是砚台已完全成了代表传统文化的符号,很多雕刻精美者根本未留研墨之处,变为仅供观赏的艺术品。与之相似,一切实用品如果不再被消费者视为简单物品,而是某种象征符号,便可华丽地转身为艺术品。
实用品的符号化,有时取决于时空的转变。特殊的展示空间可以赋予实用品符号意义。比如小便池放在家具市场只是普通的实用品,当它被法国艺术家杜尚买去命名为《泉》送至美国独立艺术家展览会,不仅成了一件艺术品,而且成为现代艺术史上的里程碑,在2006年的估价竟高达360万美元。展示也可以让画廊、美术馆、拍卖行、艺术节参与符号功能的构建,迫使观者把实用品看作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