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动物的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哈萨克族 动物故事 生活习俗
[中图分类号]I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6-0072-02
哈萨克族是新疆以畜牧业生产为主的民族,他们为新疆的畜牧业发展贡献了力量。与其他民族一样,哈萨克本民族原有文化与外来文化相撞击后产生了独具特点的哈萨克族文化,而民间文学作为哈萨克族文化的一部分,内容丰富多彩。其中动物故事是哈萨克族民间文学中的特殊门类。作为一个游牧民族,动物是哈萨克族最常接触的,动物故事也与哈萨克族的生活紧密相联。
一、哈萨克族概况
在我国的西部地区居住着数以百万计的哈萨克族人民,他们勤劳勇敢,是中国历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个民族。在今天,哈萨克族更是闻名于世。“哈萨克”一词作为该族的族称为世人所熟悉,“白天鹅”作为哈萨克族自己对这一族称的解释有着许多优美的民间文学作品作为依据。
二、哈萨克族动物故事
动物故事是以动物为主角来开展故事情节的,哈萨克族的动物故事也是如此。动物故事的特别之处是在这类故事中出现的动物被充分人格化,会讲人类的语言,做人才能做的事情,甚至具有和人一样的思想感情,但同时它们又具有作为动物的生活习性。总体来说,哈萨克族动物故事可分为如下三类:
(一)解释性动物故事
此类动物故事多用来解释某种动物的外貌由来或它的习性。例如《鹌鹑的尾巴为什么是短的》中,讲述了鹌鹑的尾巴很短的原因。在故事中,小小的鹌鹑是勇敢的化身,是为大众利益献身的使者,这也体现了哈萨克族的思想情感。哈萨克民族本身就是一个勇敢无畏的民族,在他们的身上永远流淌着热情、奔放的血液。
类似的还有《燕子的尾巴为什么分叉》《鸱枭的喙上为什么没有洞》等,都是解释动物外貌特征的故事;而解释动物习性的有《骆驼喝水时为什么四下张望》《猫和狗为什么结仇》《公鸡和鹦鹉》等等。这类故事在哈萨克民间数量很多,形式也多种多样。
(二)图腾性的动物故事
所谓图腾,就是将某种动物或植物或非生物视为与自己氏族有亲属关系或某种特殊关系,并认为它是自己氏族的保护者而加以崇拜信仰。①
哈萨克族的《牧羊人和天鹅女》作为该族族源传说的一种变体便是典型的动物图腾故事。
(三)寓言性的动物故事
寓言性的动物故事有明显的教育意义。代表作品主要有《蚂蚁和马》《狮子和狐狸》《狐狸的药方》等。寓言性的动物故事产生之初,在阶级压迫的大背景下,广大被剥削阶级面对苦难深重却又无力改变的生活,用一些含有讽刺意的动物故事来抒感成了最佳选择。如《鹭鸶告状》这则故事里,鹭鸶是个弱势的象征,它的无奈在故事里表现得诙谐却入木三分。在这类故事中,弱小动物和凶残动物之间的矛盾含蓄地折射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熊、狼和狐狸》《强词夺理的刺猬》《孤儿与国王》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然而寓言性的动物故事发展到后来,已经不再单纯地表现阶级对立,更多的开始关注思想道德教育,表达一些新思想。如《狮子和公牛》这则故事就脱离了表现阶级对立的老套,着重讲道理,告诉人们有些人在别人的夸赞声中会失去自知之明,落入别人挖下的陷阱。这则寓言性的动物故事用寓教于乐的方法传达了其要表达的双重含义,这种方式能让人在开怀一笑的同时将道理牢记,效果必定显著。
三、动物故事反映出的哈萨克族生活
(一)游牧生活习俗
哈萨克族从古至今都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游牧,主要是指季节性的搬迁和转移牧场放牧。在游牧生活中转移牧场是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哈萨克牧民重要的生活内容。转场时,牧民要赶着牲畜群带走所有的生产和生活用具,这些物品通常由骆驼驮运,人则骑马或骆驼。因此,马与骆驼和牧民所饲养的羊、牛等家畜是哈萨克族牧民重要的生产资料和交通工具。所以在哈萨克族动物故事中常见的是以马、骆驼等家畜为主要角色的故事,如《马见了骆驼为什么不安》《四畜的对话》《狐狸、牧羊人和熊》等。它们在哈萨克族中口耳相传,体现着哈萨克族的智慧与审美情感。
(二)日常生活
留意哈萨克族动物故事里出现的一些背景,不难看出,很多的动物故事都透露出了关于哈萨克族日常生活的信息,例如《鹌鹑的花招儿》中,媳妇和姑娘端着的肉以及老太婆正在挤的牛奶,是哈萨克族饮食的主要部分。由于哈萨克族游牧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他们不能像其他民族一样定居在一个地方,因而也就不能耕种粮食,用粮食作为其饮食的主体。哈萨克族的肉食主要有牛、羊、马肉,平时多吃羊肉;奶类主要有羊、牛、马和骆驼奶等,奶制品花样繁多,出现在哈萨克族餐桌上的面食主要有馕和包尔萨克,这些都反映了哈萨克族的畜牧业生产和生活场景。
受游牧生产方式的影响,哈萨克族难以在固定的地方定居下来,一年四季要辗转于各个牧场,便于拆卸的毡房是最佳的选择。哈萨克族的游牧生活同时决定了其服饰特点,哈萨克族的传统服装完全与所居的自然环境气候相适应。
(三)家庭婚姻生活
哈萨克民间流传的动物故事种类繁多,其中不乏以带有神话色彩的故事来讲述哈萨克族家庭婚姻生活的故事。如《鸱枭的喙上为什么没有洞》里,鸟王为仙女修造宫殿这一情节折射出了哈萨克的婚俗:男子成年娶妻时要从原来居住的毡房(父母所住的毡房)中分出来,另架毡房居住。哈萨克族的婚姻生活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深受传统婚姻制度影响的同时又不失与时俱进的变化。
在一些解释性动物故事里,哈萨克族人民用一些特殊的身份来映射该族的家庭生活。例如《乌鸦称自己的孩子是“我的洁白的小宝宝”,刺猬称自己的孩子是“我的娇柔的小宝宝”》等一系列故事中,君王的命令高于一切,作为臣子,乌鸦和刺猬为完成君王交代的任务不得不交出自己的孩子。君王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映射出哈萨克族家庭生活中的父系家长制,丈夫的权威地位不容忽视。
(四)
伊斯兰教信仰在哈萨克人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曾一度统治哈萨克人精神生活的萨满教也并没随着时间的改变而彻底退出舞台,它与伊斯兰教一起影响着哈萨克人的生活,也反映在动物故事之中。从《牧羊人与天鹅妇》《马见了骆驼为什么不安》等故事中都不难看到它们的踪迹。
这些不同类别的动物故事虽然产生的时代不同,要发挥的作用也不同,但都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了下来,并以其独特的方式反映着哈萨克族的生活习俗。
四、结语
哈萨克族动物故事是哈萨克族文化的象征性记述,它以其瑰丽、鲜活的动物形象和耐人寻味的故事情节深刻地体现出哈萨克民族的生产、生活状况。这对于我们了解、研究哈萨克族早期的文化、社会生活以及思维、宗教活动等无疑具有可贵的参考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哈萨克族的一些动物故事已经在民间失传,但更多的却以它特有的传承方式世代相传,成为哈萨克族民间文化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不可否认的是哈萨克族的生活决定了哈萨克族动物故事的内容,而哈萨克族的动物故事同样也深深地反映、影响着哈萨克族人民的生活。二者相互影响,在历史的进程中相互陪伴,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注释:
①王堡,雷茂奎主编.新疆民族民间文学研究[M].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89页.
【参考文献】
[1]林继富.民间故事[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9月版.
[2]毕.哈萨克民间文学概论[M].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年1月版.
关键词:DMHS;物理结构;网卡
一、背景描述
1、DMHS-H系统物理结构
96路H型转报系统由两台HP DL580 G7服务器,两台同步单元,两台CISCO交换机及6台异步单元组成。两台服务器之间通过COM口使用一条DB9交叉线连接,这条串叉线用来做双机检测;一块集成网卡使用网线分别与两台交换机相连,承担同步报文数据、配置参数等信息以及服务器对外的通讯工作。
其中,每台服务器有一块网卡,包含两个网口, eth0口连接交换机1、eth1口连接交换机2,交换机1与交换机2互联,实现了双网运行模式。但是当网卡硬件故障时,该通信方式便会无效。
具体结构图如图1所示:
2014年1月引进的DMHS-H96路自动转报系统服务器间的拓扑结构如上面所述,在试运行期间基本稳定,值班员每日对该系统进行两小时定时巡检,并详细记录运行信息。
二、事件描述
1、事件起因:
2015年8月,在设备巡检的过程中,值班员发现DMHS-H系统服务器监控软件显示两台服务器通信异常,无法进行数据同步工作,主机与备机中均显示网络状态为:“?”,表示系统通信故障,需进一步检查故障原因。
此时检查主备机数据同步信息发现,主备机中的数据及修改信息不能M行同步,同步指针中显示未同步信息在逐渐增加,此现象同样说明通信故障。
通信线路故障情况下,可以采取应急切换操作,在主机上执行双机切换,执行后主机提示信息为“无法进行切换,由于通信异常造成”,应急切换操作失败,需进一步处理查找切换失败原因,经排查发现主机找不到对等机。
对综上结果进行分析,均可以判断两台服务器间通信发生了异常,但仍需要进一步检查测试,确定造成该异常现象的原因并加以解决。
2、排查过程
根据MNG工具中提示的告警信息,需要对两台服务器的通信进行检查,首先检查系统中对于双机信息的配置是否有误,如果配置信息出错,可能会造成通信中断,检查命令为:#cat dmhs_afs.ini,返回结果显示双机的配置信息均完整有效,没有出现丢失或者错误的情况,可以排除双机参数的配置问题。
第二步:检查网卡状态,查看是否可以找到网卡,以及网卡的配置参数是否有效,检查命令为:#ifconfig,执行后结果显示找不到网卡端口,没有相应的配置参数,需要进一步检查网卡配置是否存在,分别检查ETH0和ETH1的网卡配置情况,结果显示网卡配置参数正常有效,那么根据目前情况,可以采用重新启动网卡的方式,看是否可以排除故障,命令为#service networkrestart,重启网卡结果显示,网卡端口不存在,重启失效,此时网卡状态显示停止工作。
通过上述的网卡检查工作,显示找不到网卡硬件信息,通过命令重新加载网卡驱动,仍然无法重启网卡,遂初步判断是网卡板卡故障造成。需要联系HP售后服务人员,进行检测并更换网卡硬件。HP服务人员到达现场后,更换一块新网卡,重新启动服务器加载网卡信息,由厂家工程师远程维护网卡配置参数,并进行存储后,服务器的通信状态均显示正常,双机数据同步以及切换测试也恢复正常。至此,该通信状态异常的故障彻底排除,恢复通信。
三、解决方案
单块网卡的运行模式下,一旦网卡硬件故障,则该服务器的通信将会彻底中断,所以解决单块网卡独立,真正实现双网状态运行是必要的。
通过研讨决定每台服务器增加一块外置网卡,每一块网卡中的一个端口连接一台交换机,运行过程中,一旦一块网卡出现故障则另一块网卡仍会在网络中承担通信业务,不会造成服务器的中断,真正实现了一主、二备的工作模式。
四、过程实施
在系统的结构建设中,96路DMHS-H自动转报系统原配置一块网卡,现在按照单网卡故障的解决方案,在以后的系统建设中,每台服务器均可以配置两块外置网卡,实现网络信号的一主、二备的传输模式,两块网卡分别加入两台交换机环境,形成双环保障。
1、每台服务器均配置两块网卡,分别为系统集成网卡一块,使用网口ETH0、ETH2,外置网卡一块,使用网口为ETH4,将ETH0连接交换机1,ETH2作为双机互联网口,ETH4连接交换机2,这样实现了通信的双环路,将ETH1网口设置为备用网口,如果双机互联网口ETH2出现故障,可以使用ETH1作为备用网口工作,如此,节点中任意的网口或者网卡故障,均不会影响通信业务的传输,保证了信号安全稳定的传递工作。
2、参数设置
在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route-eth0添加192.168.11.1/2
在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route-eth1添加192.168.44.1/2
在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route-eth2添加192.168.33.1/2
在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route-eth4添加192.168.22.1/2
重新启动网卡:/etc/int.d/network restart
至此,双网卡设置成功,系统恢复正常,保证了服务器的双网双待功能。
五、总结
通过此次的故障排查和维护,目前DMHS-H转报系统已经可以稳定安全的运行,成功的解决了单网模式下的薄弱环节,实现了网络状态的双网模式,在整体的硬件结构拓扑中均实现了一主、二备的运行模式。大大提高了96路DMHS-H自动转报系统的安全运运行系数。在今后的运行过程中,技术人员会更加细致的对设备进行巡检和维护工作,详细记录认真分析,为设备的稳定运行提供有效的维护工作。
参考文献:
[1]DMHS-H系统部署手册
关键词:中日故事;俗语;十二生肖;背景;比较研究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源远流长,从古时候就开始有着文化交流,因此相互之间也受到了彼此文化的影响,从而也产生了许多文化上相似的地方,而故事则是其中的一部分。其实,不仅是中日两国之间,在全球范围内来讲,即使是地理上相距甚远的两个国家,也有可能出现类似的故事类型。也就更不用说中日两国之间地理位置如此近,很容易就能够想象的到两国故事之间一定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了。但是,众所周知,中日两国文化虽然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但是即使是同样的一个汉字也有不同的意思。因此,中日两国的故事也有做比较的必要性。所以,本论文决定研究中日两国相同的分类,即动物故事部分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在动物故事部分中取与人们日常生活最为接近的十二生肖的动物作为研究对象。这样便能够使研究更方便地进行。
“故事”(昔話)的形式特点比较
首先解释一下“故事”这一个概念在两国之间有什么区别。
日本著名国语辞典《広辞苑》对于“昔話”这一概念是这样定义的i:
(民俗学口传文艺之一。与具体的事物紧密相连的传说不同,主要以幻想的世界为内容,一般会以“很久很久”等句式作为开头。民间故事。)
而日本民俗学家稻田浩二的《日本故事通观》ii中对于“故事”这一概念是这样解释的:
(以语言为传播手段的艺术形象有两种,分别是文学和口传文艺。故事是一次性的口传文艺,即使说话的人一样,但是严密地说,即使讲同样一个故事内容也会有不同。但是说话人每次讲述故事都会给予故事一种新的一次性的文艺特征,但是故事类型,则可以说是指民族或者人类共同的文艺素群。)
上述看法帮助我们把握了日文中“昔話”一词的内涵。那么在中国文化中与之相对应的概念应当是什么?在参考了上海译文出版社的《日汉大辞典》后,得出其中文翻译为“传说”或“故事”。上海字典出版社的《现代汉语大辞典》iii中,对传说和故事是这样解释的:
传说:指民间长期流传下来的对过去事迹的记述或某种说法。
故事:(1)叙事性文学作品中的一系列为表现人物性格和展示主题服务的有因果联系的生活事件。(2)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实践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
而在《中国民間故事集成(江蘇卷)》中对“民间故事”是这样定义的iv:
《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所使用的“民间故事”这个名词,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中国各族人民群众口头散文叙事文学的各种体裁和形式,其中有神话、传说,还有其他各种样式的故事,如动物故事、幻想故事、生活故事、笑话、寓言,以及某些民族或地区特有的口头散文叙事文学体裁等等。
“故事”(昔話)的内容比较——以十二生肖故事为例
两国都流传着具有代表性的十二种动物的故事、俗语等,即十二生肖故事。中日两国的十二生肖都是指: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但其中的羊日本所指的是山羊,而中国指的是绵羊;另外,日本所称的猴是猿猴,而不是中国的猴子。还有,日本以前没有家猪,只有野猪,与中国所称的猪也有不同。经过对资料的研究以及分析,可以得出关于十二生肖来源的一些异同点。
十二生肖的来源:
相同点:
1. 故事主线相同
2. 都会补充说明猫为何不是十二生肖
不同点:
1. 日本故事当中只含糊交代了神,而中国故事当中单独指出是玉皇大帝
2. 在中国还有其他关于十二生肖来源的说法
3. 关于猫为何没有进入十二生肖的说法虽然都是因为老鼠的原因,但是具体的情节有所不同。
进一步,通过对相关语料(包括以十二生肖动物为主角的故事、俗语)的分析,可将十二生肖动物的特点总结如下:
动物名
相同点
不同点
鼠
大体上关于老鼠的形象都是一致的。虽然老鼠是十二生肖的老大,但是依然是总会引起大乱,对农业有害的形象。而且讲述老鼠跟猫之间的故事有很多。
在中国某些地方有关于老鼠的特别的节日。另外, 关于老鼠为什么会位居十二生肖首位的说法也各有不同。
牛
牛的大体形象是一致的。都是个大迟钝。
日本喜欢用牛毛做比喻,而中国则侧重于其性格憨厚、勤奋。中国还有在某些节日将牛作为特定的祭品。
虎
老虎的大致形象是一致的。是令人畏惧的、代表了威严的形象。同时在某些故事中也会出现老虎报恩之类的故事。
日本没有老虎,所以关于老虎的故事很少。另外,在动物故事当中的“老虎”,有许多故事情节跟日本故事中关于“狼”的很相似,这需要做出进一步的考察。
兔
都喜欢将兔说为是嫦娥的化身。也有时候会用于负面的比喻。
在日本有许许多多关于兔的俗语,而中国相对少。另外在中国则大多数强调兔子纯洁的形象。
龙
都被认为是神圣的动物。
由于龙是中国原创的幻想的动物,因此在日本很少有关于龙的故事。另外,在动物故事当中的“龙”,有许多故事情节跟日本故事中关于“蛇”的很相似,这需要做出进一步的考察。
蛇
大体形象是一致的。都常用语负面形象。对农业有害。
在动物故事当中的“龙”,有许多故事情节跟日本故事中关于“蛇”的很相似,这需要做出进一步的考察。
马
大体形象一致。都是温顺的,跟人和神和睦相处的。在古时候都作为交通工具。
在日本的故事当中,会出现负面形象的马。而在中国则有关于马的特定的节日。
羊
都作为牲畜。
在日本关于羊的故事很少。在中国,特别是少数民族有许多关于羊的节日,有时候会将羊作为特定的祭品。
猴
大体形象一致,都是喜欢捣乱的动物之一。在故事当中关于猴子的故事特别多,而且形象生动。
在日本所指的是猿猴,而中国所指的是猴子。
鸡
都作为牲畜。也作为食用和祭品。通过鸡鸣知道时间。
在日本故事当中鸡的形象较为生动活泼,而中国的则需进一步考察。
狗
大体形象一致。都是衷心、报恩。关于狗的俗语和成语也很多。并且有时候都会出现“恶狗”的形象。
在中国有哮天犬等将狗神化的形象,而日本没有。
猪
大体形象一致,都是体大迟钝。也由于其体大,常被用作丰富的形象比喻。
在中国很早以前就将猪作为牲畜,而日本则说的是野猪。
对上述异同 点的原因分析及其启示
首先,关于故事的定义以及分类,两国都将其定义为具有口头讲述的,从古传今的特征。另外,也都将动物故事作为单独的类别研究。关于十二生肖的由来,其故事主线一致,并且都会附加说明为何猫没有进入十二生肖当中。在十二种动物里,除了龙、羊、猪以外,其大体形象都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中日两国地理位置相近、历史交流源远流长,因此文化相同之处也就很多。包括故事以及俗语方面。
另外,由于地理上还是有些差距,各种动物形象上还是有些具体的差距。这在以上的论述中都分别提到了。而当中的龙、羊、猪则区别很大。有的是由于生态上不存在,而像龙则是由于是中国原创的所以日本关于这方面的论述相对少。但是日本都会取与之相对应的最相似的动物作为十二生肖。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所以在少数民族中会出现关于某样动物的特定节日,而日本则没有。这明显是由于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了。
但是,在张巨武的《英汉语言中动物词语的对比》v这一论文中,作者提出,之所以在汉语和英语中人们借助动物构成各种语言形式,表达丰富的语言意义,是和其生活地域、生活习性、人与自然关系、文化价值观等因素有关联,有着深厚的语义形成基础。类似地,日语和汉语也一样,人们借助动物构成各种语言形式,是跟生活地域、生活习性、人与自然关系以及文化价值观等因素有关联的,并且我认为,从对动物的比喻中可以看出,人们与此动物的情感色彩。
从生活地域上看,前文提到的虎、羊、猴、猪,因为地理以及生态环境的不同,从而产生了中日对于此三种生肖的对应动物有所不同。在日本是不存在老虎的,因此关于老虎的故事则非常少,可以推测是从中国传入的,因此有很多比喻意义都是类似的。而羊、猴、猪则是因为地理原因,所以日本中指的羊是山羊,而中国是绵羊;日本指的是猿猴,中国指的是猴子;日本指的是野猪,中国指的是家猪。
从生活习性上看,前文提到的,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因此有许多关于某种动物特有的节日,特别是鼠、牛、羊更是作为少数民族节日当定的祭品。另外龙,作为中国古代图腾的象征,也是中国独创的幻想的动物形象,在日本则很少有关于龙的故事以及俗语,当然即使有也可以推测是从中国传过去的。
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到,在列举出来的故事以及俗语当中,许多动物的形象是一致的,或者有些同样的故事类型却发生在别的动物身上,这就是刚才提到的对等性当中的“完全对等性”以及“部分对等性”。比如,关于十二生肖为何会是这十二种动物,关于猫为何没有被选为十二生肖,参考上述的表格也可以看到,在故事当中大体形象一致的动物很多。另外,像俗语当中,俗语中老鼠的形象是危害人间,相当于危害国家的小偷一样,这与中国农业文化当中的老鼠形象是一致的。这说明了中日文化中,动物在语言以及故事中是具有对等性的。而像老虎,在本文中不能罗列出来,但是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中国有名的民间故事《虎外婆》,在日本居然有很多个版本,包括“狼外婆”、“熊外婆”等,其中的故事主线是一致的,但是动物形象却有了改变。关于这方面的资料可以翻阅《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以及《日本故事通观》作对比。这说明了中日文化的部分对等性。
另外,从研究当中也可以看出日本与中国自然观的不同。比如关于老虎的故事当中,《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当中的如《义虎》、《老虎报恩》等故事中描述的是老虎由于受到了人类的恩惠,从而给人类带去食物甚至是新娘等,然后从此与人类一起过上幸福生活。在日本也有类似的故事,如在《日本故事通观》中的《狼的报恩》,但是根据不同县,其故事具体情节是不同的,当中有大部分县的故事结局并不是狼和人类和谐生活在一起,而是人类要求狼回到自己所属于的自然界当中去。
结论
综上所述,从十二生肖动物的俗语以及故事等中可以看到,中日两国之间不同的历史、地理、宗教、文化背景。由于这些背景的不同,反映出了两国之间不同的语言、故事、民俗以及自然观。作为日语学习者来说,重要的是认清两国之间文化的差异,并且能够具体地分析,从而得出两国文化上不同的原因。
参考文献:
稻田浩二,「日本故事通观,同朋舍,1988年;
关敬吾,「日本故事大成,角川书店,1984年;
《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江苏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江苏卷>》,1998年12月第一版;
张巨武,《英汉语言中动物词语的对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5月第八卷第四期;
这是一个关于象,关于爱,关于生命,关于和平的故事。象母嫫婉一直有一个愿望,希望让两个水火不相容的象群融为一体,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为了和平牺牲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可和平没有永存,战争很快爆发了,可是她还在努力,她认为和平并没有死亡,希望还是有的。
每一个难以捉摸的故事,每一个波谲云诡的斗争……让我有着对“象”更为深刻的认识。
本书中的主角是主人公嫫婉是刚刚结合起来的戛尔邦象群和戛尔芒象群的新首领。她用那坚定的信念,宽广的胸襟,博大的母爱率领这个在生存压力下勉强合成的群体。为了这个群体的和平,象母尽了自己所有的能力,毅然哺育敌方的小象,甚至还忍痛割爱,不惜牺牲自己唯一的孩子来保全这个集体。但是两个象群仅和平共处几年,几年之后,当小公象们长大的时候,分裂已成定局。故事的结尾,那原本铲除干净的罂粟花带又悄然破土而出,形成了断断续续的分界线。明知两个象群的血斗无法避免,明知自己回天乏术,但是衰老的象母仍跪在地上,一边爬着,一边拔着罂粟。她要拔尽这罪恶的渊,她要拔尽这有毒的娇艳……
每一则感人的故事,每一个深刻的道理,沈石溪用感伤的手笔,写出了对世上动物的怜悯,对人类觉悟的无奈。整本书赞颂了动物的优良品质,同时也写出了对人类的失望和悲哀。
《西顿动物故事》读后感1
这个寒假,我读了《西顿动物故事》这本书。这本书介绍了许多野生动物与他们各自的敌人作斗争的故事。有狡猾的狼王老暴。伟大的母亲莫利……但使我感受最深的还是《泉原狐》这篇文章。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作者从森林中抓回一只幼狐,母狐用尽了一切它所知道的方法后,依然没有救出小狐狸。最后,它喂小狐狸吃下了毒饵,让它走向了真正的自由之门。
读完这个故事,让我感到了母性的伟大。母狐多次冒着生命危险给小狐狸喂食,连生命都可以不顾。这让我想起了汶川地震中的那位母亲,用自己的身体挡住砸下来的石块,护住了婴儿。
另外,我读完这个故事,一个大大的问号悬在心头: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莫非死亡才是真正的自由?不!自由应该是无忧无虑的生活在丛林里。是谁破坏了这一切?是人类!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养宠物。而且还喜欢养很稀奇的宠物,比如蛇等野生动物,人们有没有想过,它被人们抓住,它就失去了自由。如果这是这个种群的最后一只,这个种群就绝种了。
所以,我在这里郑重呼吁:从今天起,不买野生动物制品,为减慢野生动物种群灭绝而出一份力。
《西顿动物故事》读后感2
今天,我读了《西顿动物记》里面的《田野的主人豁豁耳》。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兔子妈妈毛丽有一个兔宝宝,这个兔宝宝叫豁豁耳,因为豁豁耳有一次被一条黑蟒蛇咬了一口它的耳朵,耳朵缺了一块,所以这只小兔才叫豁豁耳。
为了让豁豁耳能尽快学会自己生活,兔子妈妈毛丽就开始天天教小兔子豁豁耳一些本领,比如说毛丽教豁豁耳的一些本领有:兔子的兔语、敌人来了怎么学木头人、谁是 我们的朋友等等,这些本领很多,所以我就不说了。
通过这些训练,小兔子豁豁耳很快就成为了田野的主人,而且小兔子豁豁耳很快就能自己生活了。
在小兔子豁豁耳自己生活的日子里,它也遇到了好多好多的危险,但是小兔子豁豁耳在面对这些危险时,它也用到了兔子妈妈毛丽教它的一些本领保护自己,而在最后一个危险来临时,兔子妈妈毛丽为了保护自己的小兔子豁豁耳,她就永远告别了她生活的这片田野。
读了这本书,我也知道了一些知识,比如说:兔子的朋友是风,还有钢丝,兔子的兔语是:蹬一次——小心,不要乱动;慢慢蹬两次——快到这儿来;快蹬三次——非常危险,快离开!,敌人来了要学木头人,必须站着不动,而且也得停止呼吸才不容易被敌人发现。
《西顿动物故事》读后感3
在这个星期,我饶有兴趣地阅读了《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这本书是由加拿大的西顿写的,他既是博物学家、也是社会活动家和作家。西顿对动物怀着深深的敬畏之情,他在动物身上看到了我们人类的影子。有幸拜读西顿的该作品,我也被他笔下的小动物久久感动着……
《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里讲了许许多多动物的故事,最吸引我的要数《银斑——一只乌鸦的故事》了。书里写了一只乌鸦首领叫银斑。它身上的斑点闪烁着银色的光芒。在银斑年轻的时候,它带领着许许多多的小乌鸦,教它们如何飞翔;当猫头鹰来临时,告诉大家一定要聚拢在一起,让猫头鹰无从下手;当看见拿枪的猎人时就要立刻分散分开飞,而且要往高处飞翔;提醒小乌鸦们千万不要随便去吃美食,因为美味食品里往往留有陷阱……有一天晚上,年老的银斑站岗时、因劳累而睡着了,这时,猫头鹰见了熟睡的它,就把银斑抓住了,银斑为了保护小乌鸦的生命安全,宁可被猫头鹰当做腹中之餐。此处是让我最感动的地方。看到这里,我为银斑自豪,因为它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小乌鸦们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