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可为与有为

可为与有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可为与有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可为与有为范文第1篇

“全域旅游”的“域”,直观理解是一个地域的概念,是旅游要素在一定地理空间的有序分布,类似于旅游目的地的范畴。但是,深层次分析,“域”却又有更丰富的内涵,比如“时间域”、“空间域”、“要素域”、“职能域”。这些内涵有不同的对应者。

怎么认识“全域旅游”?

1.全域旅游是一种新模式新战略;2.全域旅游是一种旅游目的地新形态新品牌;3.全域旅游是一种新的综合改革平台和载体;4.全域旅游构建一种新的复合型空间;5.全域旅游是新的发展区域和方向。

全域旅游的功能,一是为游客提供短暂的旅居生活空间,二是为当地居民提供长久的生产生活空间,这两个空间都是政府的行使职能的领域,是政府发挥职能的空间。三个“空间”所对应的“时间域”、“要素域”、“职能域”各不相同,也就各有考量的轻重。

对游客的“全域”,是旅游的“全过程”满意

全域旅游是一种旅游目的地新形态新品牌。发展全域旅游是用新的思维方式谋划新的发展方式,贡献新的生活方式,培育一种优秀旅游目的地品牌。对于游客而言,全域旅游是一种新的目的地形态,是一种新的旅游生活方式。全域旅游形成新型的目的地,形成一个旅游相关要素配置完备、能够全面满足游客体验需求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开放式旅游目的地,能够全面动员、全面创新、全面满足需求的旅游目的地。

从居住起点到预期景点,一个人的角色从一个居民转到一个游客,这期间要经历交通、餐饮、饭店、购物等一个或多个环节,所有环节串接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旅行过程。游客出游的时间链,在景区停留的时间往往不是最长的,住宿、吃饭、通行、休息都是不可或缺的旅途。景点景区只是其中一个相对短暂的环节,却是把旅游的“正面感受”带向的阶段。

但旅游的“负面感受”,却来源于“吃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各个要素。也就是说,游客满意度的结构组成,不仅仅反映在对景点景区的感官与评价,旅游全过程都有可能成为满意度的决定性要素,每一个环节都决定着满意度的高低。

旅游的负面事件往往不发生在景区,比如,“青岛大虾事件”,“天价鱼事件”就是发生在景区景点外的事情,但又属于旅游消费,杀伤力却不亚于在某一景点的负面事件。

有人说:“对于多数有资格的旅行者来说,他们的起点大多是名山大川,而终点往往是寻常生态”。这也是近几年乡村旅游强劲发展的情感诉求。对于中国游客来说,也经历了类似的变化,从名山大川等景区“核心吸引物”转变为吃、住、行、游、购、娱等多元吸引物。旅游业发展至今,除了景区景点,美食、交通、酒店、农业、水利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担当一个地方旅游吸引物的角色。

因此,从“游客思维”来对应全域旅游的范畴,是旅游全过程的衡量,是每一个环节、阶段、角色的较量。

景点旅游模式阶段,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景点的知名度,风景的靓丽度,而这主要靠宣传营销来塑造市场的竞争力、地区旅游业的竞争力。

全域旅游模式阶段,游客满意度是市场秩序好坏的指标,市场秩序的好坏决定了一个地方旅游业发展的可持续,决定了旅游业的竞争力。这个竞争力则依赖于旅游市场秩序是否规范有序,要靠全域治理、全域提升来塑造。

对居民的“全域”,是旅游的“全要素”受益

旅游业作为一种商业模式,带来的资金流、人流、信息流、物质流,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生态结构,比如乡村从村民世世代代居住的场所,到接纳外来游客的商业经营体,这种功能的变化催生了新的矛盾纠纷、新的利益冲突、新的农村结构,必然导致原先状态的重新洗牌,趋于构建一种新的平衡。很多地方的旅游开发陷入诸多困境。

一是“资本趋利性”使开发沦为破坏。资本的趋利性,使资本进入一个地方,就会拼命地搜刮当地的资源、财富,促使资本不断增值,一旦资本不再增值,就会选择撤离,反而使该地资源被抽走,环境被破坏,陷入更加萧条的困境。这就使资本没有达到扶贫的救济,反而是染上返贫的“重疾”。

二是旅游“发展后遗症”要全民分摊。“泾渭分明”的淡旺季,也带来了难以消除的后遗症,承受者是常年居住的当地居民。旅游设施在淡季闲置,便指望在旺季挣钱,于是旅游价格被推得奇高,以“客满为患”为由,行“宰客”之实。很多物价被推高以后,就降不下了,比如餐饮、交通、住宿,在某些时候高的离奇,以至外溢给其他服务业。高价位的分担者,不仅是游客,也是生活在当地的所有居民。

三是游客与居民的矛盾纠纷。居民在旅游业发展中,纠结个人眼前小利而忽略可持续发展大局的种种劣根性显露出来,景区内部乃至景区周边乱拆乱搭乱建现象层出不穷,居民作为旅游经营者不规范经营、宰客等问题也屡禁不止,居民与游客的各种矛盾纠纷日益积累、冲突,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源头”。

“居民思维”的全域旅游,是美丽乡村的升级版,是旅游型的城镇化,是城乡共享“5+2”生活模式。

旅游环境的全民共享。要形成处处是景观,处处可以欣赏美、传播美的优美景区环境。推进旅游景观生态全域覆盖,创造优美旅游环境,将有吸引力的资源、产业、元素都转化为旅游新产品和新的吸引物。

游客与居民的和谐共处。无阴不生、无阳不长,全域旅游下的游客与居民,应该是互生互利的“两极”,只讨好游客而忽视居民的诉求,旅游将成为有源无渠,难以疏通长久。

可为与有为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科学;小学;新课改

一、打造童声四起的科学课堂理想课堂的标志之一就是能够听到孩子们的声音。

新课标的诞生,给科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气息,也为理想课堂的实现提供了可能。走进新课堂,我们倍感欣喜,因为在这块素质教育实施的主阵地上孩子们能够童声四起!1·提问的声音课堂上,应该让孩子们发出声音,特别是提问的声音,这是孩子们的基本权利。新课标告诉我们: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对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交谈,而是意味着要让学生敢于发问、乐于研究,达到师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的效果。

如《沉浮的秘密》一课,老师展示了大小相同但质量不同的瓶子,在水糟中分别是沉、浮、悬浮的状态。看到这一现象,学生们灵性十足地提出了一大串问题:为什么大小一样的瓶子,有的会沉入水底,有的会悬浮在水中,有的会浮出水面?浮在上面的瓶子受到水的浮力了吗?……不管他们提出怎样的问题,都可以看出他们的提问与“沉浮规律”紧密相联,学生的提问使课堂教学气氛逐渐达到,而且在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对话。

显而易见,“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学生有疑而问,也是一个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过程。因此在科学课堂上,我们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让孩子们的提问之声此起彼伏。

2·研究的声音

众所周知,教学不仅要重视知识的最终获得,还要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研究过程。当学生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时,老师若能有效引导学生去自行研究,则会让学生在不断地实践锻炼中培养创新精神。

例如在教学《水》这一课时,一位教师打破以往的“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然后得出结论的常规教学模式,而改用以学生为主的研究式学习活动:你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比比看谁的发现多?同时,老师给学生提供了研究材料:能装水的各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容器、泡沫、木块、尺子、沙子、各种颜色图案的塑料板等等。学生在课上自主研究讨论,教师在学生中巡视指导,在浓郁的研究气氛中,小研究者们响亮地回答:(1)水是透明的,依据是无论什么颜色的塑料板放到水里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说明水是透明的。

(2)水没有颜色,依据是把水和有颜色的液体混合起来,这种液体的颜色依然存在,只是比原来的浅了。如果水有颜色,混合液体就会变色。

(3)水会流动。依据是把水倒在桌子上会流到地上,而木块、沙子就不会动。

(4)水有压力。依据是往捏瘪的塑料杯子里倒入水后杯子鼓起来了,说明水有压力。

(5)水的折射。依据是把一根铅笔放到水中,在水面上看好像是断成了两截。

(6)水的形状会变。把水放在什么形状的容器里,就是什么形状。

而老师在学生回答后又质疑:“水到底有没有形状?如果有,是什么形状?它为什么会变?”于是,学生们再次研究讨论,得出更深层次的研究结果:(7)水是没有形状的。

(8)水有浮力。依据是把一支半截铅笔放在水中,铅笔浮在水面,这说明水有浮力。(学生能讲出有关浮力的实验过程和有关现象。)(9)水有水平面。依据是无论将装有水的瓶子怎样倾斜,水面总是平的。这时,教师引导学生用尺子量水面两端的高度是否相等,从而使学生理解了什么是水平面。

3·个性的声音

有个性的见解往往是学生的创新火花,它是学生积极探索的劳动成果,是学生认知水平达到更高层次的体现。所以,当课堂上响起个性之声时,老师应正确对待孩子们的“傻问题、怪想法”,要通过这些“与众不同”的想法挖掘出其潜在的无穷创新力。

如教学《导体和绝缘体》一课时,一位学生有个性的发言让我看到了他与众不同的创新“闪光点”。他说:“绝缘体有时也会导电。”对此,我鼓励他说自己的想法:“你的见解很有创意,请你说说理由。”他说木块如果湿了肯定会导电,他的解释令大家大吃一惊,这种创造性思维不正是我们教育者所希望的吗?欣喜的我鼓励他继续探究,把自己的想法写成小论文《木块导电了》。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的不同见解,正确评价学生的创新成果,必将点燃学生心中的创新火花。

“在科学课堂上,让孩子们童声四起!”这是我们在课改中最响亮的呼声!让我们去欣赏、珍视学生的个性化言论,用肯定、尊重与鼓励使孩子们的个性得到尽情张扬,这就是新课改的精髓所在。

二、构筑丰富多味的科学课堂 1·第一“味”是指趣味小学生虽然有较强的求知欲,但注意力不能持久,因此科学课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着眼点,努力创设趣味十足的课堂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情不自禁地沉浸在“回味无穷”的科学教学之中。在科学课上,实验是一项兴趣盎然的活动,而创设实验情境,科学课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如:教学《磁铁》时,在轻松悦耳的音乐声中,老师出示一幅美丽的百花图和一只用铁针夹住的纸蜜蜂,并提问:“谁能让这只蜜蜂在百花丛中飞舞呢?”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要求上来表演。老师便请了两位特别自信的学生上来示范,结果这两位学生在全班同学的嬉笑声中宣告失败。此时,老师说:“看我的!”全班同学睁大了眼睛,等待着老师的失败。当老师把藏在手中的磁铁放在画板后轻轻移动,蜜蜂也随之飞舞,学生十分惊奇,老师则露出得意之情问:“为什么我有这样的本领呢?”学生们一下子“顿悟”:“老师,因为你的手里藏着磁铁,是磁铁吸引了蜜蜂身上的铁针……”如此富有趣味的教学定能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把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转为妙趣横生的学习活动,使科学课上得有声有色,饶有趣味。而当学生感到这个内容有意思、有学头时,就能大大提高他们思维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当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2·第二“味”是指意味

中国的美学思想强调“意味”之美,在讲授自然科学知识时,老师们也应带着艺术情趣去讲授,让科学教学具有艺术性。

在科学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可根据授课内容,穿插讲一些生动有趣的名人轶事、历史故事,看一些科学家的照片或插图,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追踪科学家的足迹,去体验创造发明的境界。如教《电流》时,结合课文讲讲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教《生物进化》时,说说达尔文从小热爱大自然,课余时间常到野外捕捉昆虫、寻找矿石、拣拾贝壳和采集动植物标本的故事;教《水的压力和浮力》时,穿插阿基米德受浴桶中水溢出来的启发而获得一种“直觉的顿悟”,发现了物体的沉浮规律的故事……这些丰富的史料,扣人心弦,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为一体,能够再现科学家们的忘我探索精神,从而鼓舞学生的斗志,陶冶学生情操。

3·第三“味”是指回味

简而言之,就是让学生在听讲以后,觉得有收获、有价值,受到启发,能在其心中激起共鸣。要做到这一点,老师们可以在教学方法的“深化”、“活化”上下功夫。

如在讲《骨骼》时,首先让学生背诵《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13条:“读书姿势要端正”,学生开始感到疑惑不解,不知老师这样讲有什么用。等讲完后,学生们恍然大悟:“如果坐的姿势不端正,老是向前弯曲或是向侧面倾斜,就会驼背、斜肩。不仅外形不好看,还会影响心肺的生长”。这样便有机渗透了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让学生在领会科学知识的同时又明白了坐姿端正的必要性。

可为与有为范文第3篇

关键词:儿童;语文;教学;滋味

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能把语文课上成自然科学类、思想品德或别的什么课,而要把语文课上得象语文课,就是要还语文的本体特征。其次,小学语文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范畴下,怎样才能把小学语文课教得“有滋有味”呢?在这里,我想用如下的三个“味”来考虑怎样把语文课上得“有滋有味”。

1.语文味

所谓的语文味即是语文的文学味,包括语文、文学、形象、构思、意境、哲学、情趣等味,也即是语文美。所以,语文课就要应有浓厚的语文味。而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因此,要领悟语文的美,首先必须从语言入手,从品味语言达到超越语言,着眼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引领学生获得感受,体验情感、理解见解,使之转化为智慧,最终积淀文化,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那么,如何让教师上出语文味?

首先,语文教学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对语文作品反复涵咏体味。给学生创造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所谓“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宋-陆九渊)。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大量阅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中反复涵咏体味,让学生领会语言文字之美,从而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

其次,要围绕“语文本体”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甚至是有创意地去理解、欣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语言美、形象美、构思美、意境美、哲理美和情趣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创作欲,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如听了《秋天的雨》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由教师开始范读的情景导入到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文段品读语言后,再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说出有关四个季节的不同特点。最后结束时让学生模仿《春天在哪里》的歌曲进行改创《秋天在哪里》之歌。这样的课学生学的能没有滋味吗?

2.儿童味

小学的语文是儿童的语文。儿童就是儿童,他们既不是缩小的成人,也不是成人的预备。儿童是一个思想上、精神上、人格上独立的人,儿童又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从成人霸权中走出来,还儿童以发展语文素养的自。

语文教师的任务,主要不是教导学生和控制学生,而是通过文本向学生提供一个更活跃、更开阔的语文实践平台。在“还”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自起至终、自觉自愿地成为学生实践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帮助者。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和激情;洞察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诱发学生作为一名读者的发展和创见;带领学生经由语文课走向一片新的语文天地。为此,我们必须了解儿童、研究儿童、懂得儿童的文化。

要在语文课体现“儿童味”,更重要的是凸现儿童的主体地位,把儿童的精神融入语文课,让童声、童心、童趣在老师的唤醒、激励和鼓舞中真实体现。

如教学《王冕学画》,在学雨过后,湖里的荷花开得更鲜艳,荷叶是碧绿的,花瓣是粉红的之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荷叶清水滴滴,水珠在花瓣上滚来滚去,我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结果不少学生做闭眼沉思状,努力去想那幅美丽的荷花图。一位学生冲出一句:“老师,我什么也没看到!”这是真实的。此时,我并没有训斥那位学生,而是调整了一下教学,跟学生说:“那我们一起再去看看,再去听听吧。”然后播放有配乐的语文朗读,让学生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再次感受语言文字带来的美。还是那位学生,他说:“老师,现在我看到了,雨后的荷花真的很美,在阳光照耀下,碧绿的荷叶上水珠不但滚来滚去,还闪闪发亮!”。是啊,儿童自有儿童的感动,儿童自有儿童的诠释,儿童自有儿童的情怀,儿童自有儿童的梦想。语文的主人是儿童,我们要尊重儿童的原始表达,要体会语言的真意,要让儿童真情流露,语文课就要尊重儿童的语文世界,上出儿童味来。

3.个人味

语文课的语文味,一般是说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教师的仪表风度等诸种因素,凝聚之后显示出来的审美风貌,审美风貌表现为真(真实可信)、诚(诚挚深沉)、新(新颖独特)。这种审美风貌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并为学生所品评体验,或深或浅或长或短地吸引着学生。无个人味的语文课,犹如作家笔下塑造的缺乏个性的人物形象,对读者来说总是缺乏影响力和吸引力。一般地说,这样的语文课不可能是“有滋有味”的。

古人云:文如其人。今人说:上课如作文。可见“课如其人”的说法也合乎逻辑,正如大自然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个性绝对相同的教师,因为即使他们的年龄、学历相同,但每个人的性格、气质、感情、特长等总是千差万别的,那如何使语文课富有个人味呢?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去努力。

第一、教学时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也就是教材要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在研究教材时也要研究学生,熟悉学生,不研究学生怎么能教好他们呢?教学是为育人服务的,身为语文教师,要想上出不乏个人味的语文课,就要努力体现“书要滚瓜烂熟,上课不看教材,都在肚子里”。

可为与有为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游戏教学;设计;组织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6-0054-02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逐步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小学生初次接触英语时对英语有一种新鲜感,教学中应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将游戏活动应用于小学英语课堂,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游戏教学将单一的语言形式转化为小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有趣的视、听、说、写、画、唱、演等多种游戏形式,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和谐有趣的交际情境,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游戏之中。任课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合理组织,有效地发挥其辅助教学的功能,使游戏全程严谨、有序、趣味、高效。

一、在游戏活动中,注意处理好教学中的各种关系

1.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在课堂游戏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教师是裁判员,学生是运动员。但有时教师也不妨客串一下,扮演角色,参与演出;有时也可让有能力的学生充当导演。但无论教师在课堂游戏中的充当什么角色,都要以一个睿智的隐者身份,整体把握游戏教学的过程、节奏,并注意游戏氛围的营造。

2.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的关系。游戏教学的过程中,特别是在竞赛性游戏过程,教师要把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的自我评价一般主观性较强,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将自我评价与他人(小组)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多元的、开放的教学评价,真正成为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3.丰富的教学内容与有限的课堂的关系。如何将丰富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到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这是许多教师必须面临的问题。有些教师在设计游戏活动时,这也不想丢,那也想保留。结果整堂课,游戏活动排得满满当当的,没有分清主次,严重影响了教学重点内容的完成。

正确的做法是:恰当运用游戏,合理安排时间。不求面面俱到。游戏安排过多必然会喧宾夺主,得不偿失。因此,必须有所舍弃,有舍才有得。游戏设计紧扣主要教学内容,要注意突破重点、解决难点。“好钢用在刀刃上”,在学生思维处于低谷时,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用最经济的时间,开展学生最喜欢的游戏活动。

4.培养优生与面向全体的关系。每个班级都会有几个口齿伶俐、能歌善舞、活动能力强的学生。这些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往往起到画龙点睛、带动全班的作用。他们的表现肯定要比一般的学生强得多,尤其在公开课上更能夺人眼球,增添光彩。然而,游戏是以集体活动为基本形式的,新课程理念更是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游戏活动的设计应尽量保证学生的全员参与,不能将课堂变成少数学生的表演场所。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难度设计适中。既要让优生吃得饱、吃得好,又要让全体学生尤其是学困生都能参与游戏。教师要善于着眼各类学生的实际水平,分层次地开展游戏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分享游戏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游戏活动中采用的组织形式分类

1.按游戏的功能可分为:

(1)字母游戏。如游戏“找邻居”,教师在台上出示字母卡片A、学生说出B;教师出示D,学生说出E。

(2)词汇游戏。①Word competition.教师说出一个字母,要求学生把这个字母作为首字母,按教师规定说出单词,说得最多者即获胜。②Making New words.教师将26个字母分别写在52张卡片上,每个字母写2张卡片,然后让一学生随意抽出10张,让学生用这10张卡片上字母来组成单词。要求组成的单词字母越多越好。每组选出代表,看看哪个组单词最多、最快。例:A、C、E、M、O、P、F、D、S、T仅用10张卡片即可组成下列单词: me、face、mop、fact、map、tea、pea、fast、most、steam、team、pop、pat、meat、past... ③ Word Snake. 第一个学生念出单词love,第二个学生说出这个单词的中文意思,并写出以e开头的一个新单词eight,第三个学生再接下去,以此类推。

(3)计算游戏。考查小学生口算与心算的快速反应能力可以采用计算游戏。它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游戏形式。例如,①Tom is twice as old as Mary,but he is two years younger than Black,what’s Mary’s age if Black will be twenty years old in two years’time;②Does 11 and 2 make 1.教师要用英语说出谜面,学生也必须用英语答出谜底,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2.按游戏的形式可分为:

(1)扮演游戏。如几个学生带上头饰,分别扮演课文中的某一角色。

(2)竞赛游戏。如全班进行的个人竞赛“I SPY”(I spy something with the beginning letter / What’s it? ),又如“Pass a message”等。

(3)艺术游戏。即用艺术学科的知识辅助英语学习。如播放一曲音乐,让学生听曲写出英语单词;教师说一句英语,学生依据句意绘出简笔画图(或拼图)等。

可为与有为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音乐市场就业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广大民众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人们对音乐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广泛,音乐将伴随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音乐已成为人们娱乐、休闲、调节心理、缓解精神压力、陶冶情操无可替代的精神食粮。音乐将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从事社会音乐活动和社会音乐工作的人将会遍布社会的各个基层,社会需要的音乐人才会越来越多;这样就给音乐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广大的发展空间。那么,在这个大的音乐教育的环境中,高职音乐教育如何办学、如何定位将直接关系到高职音乐教育的生存和发展,就这个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确立高职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

目前中国音乐教育的体系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音乐学院、艺术学院培养的毕业生,这类学生专业性强,技术水平高,相对来说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比较薄弱。这类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渠道是从事演员职业或到影视、电台、电视台、群众文艺、社会文艺等行业工作。第二类是师范院校培养的音乐毕业生,这类学生知识面宽,综合素质比较好,但专业性和技术水平比音乐和艺术院校学生要低。这类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渠道是从事中、小学以及幼儿园音乐教育工作,电台、电视台、群众文艺等行业工作,以上两类学生主要集中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第三类是专科层次的高职音乐专业毕业生,这类学生专业性和技术水平比音乐、艺术院校的学生低,知识面不如师范和综合院校的学生宽。针对以上两类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以及面对市场就业的总体情况来看,高职音乐专业的毕业生要想赢得市场,成为受社会欢迎的人,那么、高职音乐教育就必须突出三个强化:一是强化艺术实践;二是强化一专多能;三是强化社会工作的综合能力。如能做到以上三个强化,那么高职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出路应该有四条:一是继续报读本科;二是到城镇文化馆、俱乐部、文体活动中心工作;三是到厂矿企业、从事企业音乐文化;四是到乡镇、街道办和社区等基层单位从事群众音乐文化工作,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用人市场,开发的潜力很大。

二、厂矿企业和社会基层单位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音乐艺术人才?

随着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城镇居民的键身、娱乐和休闲的需要,俱乐部、文体活动中心便会应运而生。经济效益好的厂矿企业就会注重发展企业文化;乡镇、街道办和社区就会考虑如何活跃和发展群众文化。音乐文化将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镇、街道办和社区群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随着整个社会的不断进步,无论是厂矿企业还是乡镇、街道办和社区都需要音乐人才。城镇的俱乐部、文体活动中心的经营和管理也需要具有音乐专长的人才。

但是不论是俱乐部、文体活动中心的经营或企业文化,还是乡镇、街道和社区的群众文化,都是整体工作的一个部分。他们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既有音乐专长,又有从事文字、社交、公关、织等综合能力。平时做好本职工作,有音乐文化活动,或在工作中需要音乐知识和技能时,又能具备做好工作的素质和能力。即所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人才。

三、高职音乐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专业技能与综合能力

为了适应厂矿企业和社会基层对音乐人才的需要,高职音乐专业的毕业生应具备一个良好的专业技能和五种综合能力。一个良好的专业技能是指:有一门突出的表演技能,既唱歌好、弹琴好、或跳舞好,其它两项表演技能也能适应工作的需要,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有组织合唱、伴奏和编排文艺节目的技能。五种综合能力是:策划组织文艺活动的能力;主持文艺晚会的能力;有一定公文写作的能力;有英语基础会话能力;有良好的社交和公关能力。在具备以上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基础上,努力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品德和正确方法,为工作后继续学习和深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关期刊更多

吉林农业农村经济信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吉林农村经济信息中心

中国建材资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建材工程建设协会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