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知识学习

网络知识学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络知识学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网络知识学习

网络知识学习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数学知识网络 数学学习效率

[论文摘要] 数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文化基础课程,是学习其它专业理论课程的基本工具,因此学好数学极其重要,通过多年的教学,我认为建立数学知识网络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问题的提出

在现行的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审定教材数学教材中,共设制了十三章一百多个知识点,从理论上讲,只要把这些知识点掌握好,教学的质量就有保障,正因为如此,教师们认真设计每一节课,力图使学生准确地掌握好每一个知识点,并熟练地运用每一个知识点,殷切希望学生们学会了这些知识点之时,正是瓜熟蒂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之日。

然而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事实上有相当多的学生存在着似懂非懂、似是而非、丢三落四的混沌现象,他们或出于无奈或出于自信,只处于略懂、浅懂和一知半解,因此他们只能形式的、孤立的、片面的、死板地来理解这一百多个知识点,他们只会套套公式,计算一些单纯的题目,只要一改头换面,就辨不出题型,不能应用变形、转换,使问题演化或分解为其他易于解决的等价命题,又无法检索有用的知识,因此常窘困于束手无策的境地。

在教学中不乏碰到这样的学生,思维敏捷、灵活程度远远胜过老师,他们聪明、好学、勤奋,能主动探求知识,利用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自己的水平,但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老师们总能略胜一筹。

显然不是因为老师聪明,更不是因为学生不聪明。这一切的原因在哪里呢?

教师之所以略胜一筹是因为在教师的头脑中有一张庞大的、严密的、有序的、立体的、系统的数学知识网络。学生之所以无法灵活的运用、探索知识是因为在他们的脑海中缺乏网络,只有一张无序的、破碎的小网络甚至是一些知识点而已!当他们需要解决某些数学问题或学习新知识时无法从储存在记忆中(有点乱)的知识检索出来,因此,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数学知识的网络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

二、建立数学知识网络的必要性和科学性

学科结构课程理论认为,知识是课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并特别重视知识体系本身的逻辑程序和结构,因而通常把学术性作为课程的基本形式,主张让学科的知识结构作为课程设计的基础。因此建构数学知识网络正是突出了学科结构的重要性,形象性,并更能体现和显示其学科的内在结构。

数学是由许多知识点——“元素”构成的复杂系统,用网络来描绘数学知识,对于了解数学的发展,数学的结构和数学的功能,掌握数学系统中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及其中关键元素所起的主导作用,可以一目了然,经过这种网络组织的数学知识有下列优点:

1储存知识恰当方便。数学知识点经过网络组织之后理顺了它们的前后、从属和因果关系,使各个知识点的位置有了合理的顺序,有条不紊。

2 组织过的知识最易巩固,最易掌握,因为它得到先后、左右各

知识的衬托和支撑,即使忘了,只要用它先一步的内容,经一二步简单的演绎推导便能恢复重现。

3 组织成网络化的知识最便于检索,提取有用的知识,因为网络

化的知识点,将位于一定的层次和线路,是最易找到的,这样对解题大有好处。

4网络化的知识最便于记忆,只要记住一个,便可引出一串,可以大大减轻记忆上的负担,使书越读越薄,以致于有用的知识全在心中,使知识随时随地可以重现,可以离开书本读书,这是读书的最高境界,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最高目标。

5知识网络化后易于发展“联想”,即开展活跃的科学思维,凭借网络可以在更广阔的空间演绎、推导、编织,获得新的知识。

6知识网络化之后,犹如接通了全身的神经,只要触着一发而动全身,如果知识是孤立、片面、死板的,就不会有这种感觉。

三、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知识网络

1首先要使学生有数学知识网络的意识

要让学生学懂一个知识点后还要了解这个知识点所处的“环境”,就是在它先后、左右、上下的内容,确定该知识的“地位”。例如在学习函数知识点的时候,集合是最原始的概念,是基石,映射是建在两个集合之上的一种对应,而函数又是一种特殊的映射,显然这些知识点彼此有密切的联系,一环套一环,并且组成了一个“平台”,在这“平台”上竖起五大支柱即五个基本初等函数,分别是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而研究的内容有定义域、值域、图像、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等,就像N个层面。这样就建立了一个立体的网络框架,接下来的每一节课就在“柱”于“层面”的“结点”上加工完善,形成数学网络系统中的子系统。显然这些子系统中函数的概念是关键。

2要使学生懂得建立网络的意义

通过函数部分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学各知识点之间存在着知识的网络,并利用单元小结把每个知识点科学的、有序的、有机地联系起来,充分体现各知识点承先启后,上下呼应。使学生形成一套严密的、立体的网络框架,各知识点各有其位,使学生从理性和感性中体会到这种网络结构不仅使知识点容易储存,便于检索,还能相互补充,相互启迪,可以触类旁通。

3要培养学生编织数学知识网络的能力

(1)要教给学生“活”的知识

指导学生会学,只有“活”的知识,才有利于编网和将来的检索,这就要学生不仅对知识的来龙去脉弄清楚,而且要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新知识的适用范围及如何运用掌握。

(2)精炼知识,把知识系统化

要有效地、迅速地、合理的把知识编入网络,必须指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分类和归纳,整理和提炼,最后归入网络,因为只有精炼系统有序的知识才有利于知识的组织和检索,不只是编所学过的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等,而是建立起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分清脉络,主次,找出基本思想方法,探求知识迁移的条件和可能性,持之以恒的毅力才能达到,缺一方的努力,都无法达到。为新知识索取支撑点。

(3)对学生的记忆方法进行指导

由于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因此记忆的方法也不同,一般来说,按照个人的兴趣和认识结构组成起来的网络,就是最容易记忆的网络。

四、建立数学知识网络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关键

网络图能反映系数中各元素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如因果关系,从属关系,先后关系,多少关系,逻辑关系和辩证关系,而这一切正是数学需要培养的范围,正是数学素质的重要内容。

另一方面学生有了对这个数学网络的了解和认识,并体会到其优越性,就可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步骤,有目的的进行学习和自学,使学习多了一份情趣,在更形象,更活泼中接受新知识,解决问题可以通过网络图得到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启示,真正融会贯通。这样学数学,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更培养了学生严谨的,有效的,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途径。

一个有经验的数学老师,解题神速,靠的就是他脑海里有一张数学网络,他的网络比别人的网络编织得更广,更科学,更精致。要使学生达到这个水平,需要老师的点化,传授和严格的训练。知识的网络,不是一触而就,而是要日积月累。首先要靠学生有坚强意志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其次教师要认真准备每一节课,不能只挑选一些我们认为对学生有价值的的孤立的的知识,而是要重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说明一事物对其他事物的影响。每学完一章节,就要建立这章的知识网络。一学期一年长此以往,知识网络就逐渐形成了,学习效率也就提高了。

网络知识学习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网络时代 个人学习 个人知识管理模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自人类进入网络时代以来,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手段日益丰富,但是过量的手段和信息也给我们的自主学习带来了诸多问题,如何从知识的海洋中更有效地获取和筛选知识?如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

1 网络时代自主学习的困境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只要有网络和设备,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从网上获取信息。置身于这个庞大的信息世界之中人们面对学习和知识的获取反而变得更加迷茫:(1)信息超载:网络时代的人们虽然处在知识和信息的海洋当中,但同时也面临着信息量过大、信息质量差、信息价值低等诸多困扰,学习者所接收的信息量远远超出其信息处理能力。(2)知识碎片化:知识碎片化,是指我们获得的知识没有完整而系统的体系结构,而是以一种零散、无序、不相关的状态存在。知识的碎片化事实上是由于时间碎片化引起的,首先时间碎片化引起学习碎片化进而导致知识碎片化的出现。(3)学习的快餐化:当前社会,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渠道日益丰富和快捷,当人们面临需要解决的问题时更多地借助于如网络等信息化技术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事后却不再关注相关的知识或信息。这是一种类似于快餐式的学习从长远来看却不利于学习者知识和经验的积累。

2 个人知识管理的概念

在知识管理方面,国内外上没有一个统一而权威的概念,但国内外诸多学者都曾经对其做过定义:

国外的Frand & Hixon倾向于把它看作一种能够组织和集成信息的框架,用于把获取的信息变成我们知识库的一部分。PaulA.Dorsey则把它看作一种技能,这种技能用于解决我们所面临的问题。Mike Cop则认为个人知识管理是一种对知识和信息进行筛选的过程,该过程首先确定选择的标准,然后将通过标准进行选择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内化,最终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而国内学者田志刚认为个人知识管理的实质是通过获取更多的信息和知识,从而达到提升个人能力、改善生活的方式和手段。甘永成则提出个人知识管理应该是通过先进手段对知识进行获取、存储、交流、应用的一系列的过程。任密迎认为个人进行知识管理首先应把零碎、随机的信息整理吸收成系统的个人信息资源,人后将整理过的信息转化为自身知识库的一部分,实现知识的价值。

笔者认为个人知识管理是基于学习者的需求和兴趣,利用现有的技术和手段对知识进行获取和存储,并把获取和存储的知识通过应用、交流和创新激发自身隐性知识,实现知识转化以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和使用的一系列活动。其内涵有以下几点:(1)它是一种框架或体系;(2)它能够实现知识的获取、筛选、存储和展示;(3)知识管理者能够通过它进行知识的内化,实现知识的价值。

3 个人知识管理模型

在了解个人知识管理以后,笔者开始了利用个人知识管理来构建个人学习的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笔者将个人知识管理方式总结为以下模型(图1):

以上个人知识管理模型是参考笔者的个人知识管理框架得来,其过程为以下几个步骤:

3.1 建立有效的、系统的知识的获取渠道

很多学习者没有系统的知识获取方式,仅在需要的时候才会去搜索,这样的方式不仅效率低,且难以全面获取所需的知识。建立一个常规的,系统的知识获取方式在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1)明确知识需求和获取目标;(2)选择合适的知识获取工具,并建立常规的知识获取方式和习惯;(3)建立明确的、有效的知识来源。

图1 个人知识管理模型

3.2 建立有效的知识选择和管理方式

知识的选择在个人学习中十分重要,针对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高效率、有目的地从已获取得知识中进行合理的选择,将会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1)明确自己的知识需求和兴趣;(2)对获取的知识进行及时的甄别和选择;(3)建立适合自己的知识分类和知识库。

3.3 在思考、写作、学术研究和实践中实现知识的内化

只有当我们不断地对知识进行思考的时候,知识才会发生显性与隐性之间的转化:(1)注重写作与思考;(2)注重在学术研究和实践中利用获取的知识;(3)注重对知识的反思与总结。

3.4 重视知识的交流与共享

与他人交流可促进对知识的进一步认识和完善从而达到对知识的反思,进一步激活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转化,甚至创新:(1)选择合适的知识交流和共享工具;(2)积极交流,主动反思;(3)善于用多种方式进行交流和共享;(4)知识的创新。

知识创新的前提是经过了足够的积累和交流,积累的知识越多,在现实中不断应用和交流,在应用和交流中获取灵感,才能实现对知识的创新。

4 小结

信息的大爆炸给个人学习所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是在所难免的,我们所做的不应该是躲避信息时代的冲击和挑战,而是借助信息时代的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来解决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学习。个人知识管理模型为我们的个人学习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手段,借助于个人知识管理,必定能够使我们个人学习的效率更高。

参考文献

[1] 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促进学习者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 Pason Frand,Carol Hixon. 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Who,What,Why,When,Where,How?

[3] Paul A. Dorsey . [DB/OL]. http:///.

[4] 徐红彩.技术发展的驱动还是个体学习的需要―对个人知识管理研究现状的批判与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7.

[5] 吴红颖等.参考咨询馆员个人知识管理初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

网络知识学习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网络学习共同体;网络道德;价值

学习共同体的建构是网络学习最突出的一个特点,网络的广联性使学习者的学习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网络为载体的网络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新兴的共同体已经渗入到教育这片领地,它突破了空间、身份、年龄等的限制,涉及面非常广,所以在网络道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的今天,我们应重视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并将其作为一种开展网络道德教育的载体加以利用。

一、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界定及其特征

1.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概念

“共同体”(community)-词最初源于德国学者滕尼斯(F-J·Tonnies)采用的德文”gemeinsehaft”,原义指共同的生活。滕尼斯认为用忠诚的关系和稳定的社会结构来界定“共同体”是最恰当的,因为他发现个人在共同体中会形成更强有力的、结合更紧密的关系。

共同体的概念引入到教育领域形成了“学习共同体”(LearningCommunity)的概念。学习共同体是指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

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就是一个虚拟的学习者组织,一个产生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共同体。他们分享知识和经验,交换信息,一起就相同的学习目标和兴趣进行协作地解决问题或者完成任务。该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在网络环境下通过支持性的电子联系方式进行联系,当他们分享共同的学习目标,兴趣和评价,荣辱与共地协作交流共同致力于学习共同体的发展时网络学习共同体就产生了。

2.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特征

(1)交流的开放性

开放性是网络的根本特性之一。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就是不断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大大加速和强化了这一进程。开放性的网络造就开放性的网络学习共同体。

(2)时空的超越性

网络文化的传播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超越。它既可以课堂作为空间,也可以更广阔的社会场合作为空间;既可以利用课内时间,也可以延伸到课余与假日时间。超时空的教学为学生的知识学习提供了非常灵活而富有魅力的方式。

(3)操作者的交互性

网络的本质特征是交流和传播。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使得人们在信息交流中能够实时交互。传统媒介(除电话以外)的传播都是单向的,网络传播则可以是双向的、多方面的、大范围的实时交流。

(4)传输的高效性

它不同于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其他文化所采取的缓慢传输、逐渐积淀的方式,它的发展速度之快是令人震惊的。其迅速崛起的原因在于它本身具有高速度、高效率传输和发展的特征,它能借助网络技术,跨越各种障碍,瞬间生成,瞬间传播。

目前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存在形式有很多种,如电子邮件、新闻组、BBS、MOO(Mud,objectOriented)、QQ群和BLOG等。

二、网络学习共同体特征及其所隐含的德育因素

网络学习共同体不仅仅是追求学习的集合体,更是一个追求、分享共同价值和更大的共同的“善”的教育的集合体,是一种具有深刻人文教育意义的人群聚集方式和教育生活方式。从古希腊沿袭下来的共同体文化,就把共同体作为一个情感的、道德的、价值共享的、追求共同的“善”的人类之间的一种生活、思想、精神与灵性的联结方式。杜威认为,共同体的形成不是因为人们同处一地,而是因为大家具有彼此互通的信仰、目的、意识和感情。可见网络学习共同体所具有的特征又决定了其隐含有德育因素。

1.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有利于规范群体行为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环境、用丰富集体生产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网络学习共同体所具有的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就是一种这样的环境,只不过这种环境是以基于网络的虚拟环境。

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是建立具有凝聚力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基础。任何一个群体都具有自身的个性文化价值体系,群体中每个成员的思想、意志、观念都要经历个体内化、社会认同等过程,并逐步形成群体的共同价值观。形成的共同体价值观规范着共同体成员的行为,成为共同体中的个体借以评价自己的标准和原则的出发点,从而以共同体的价值标准对自己和他人做出评价,对自己行为中不符合共同体价值标准的部分做出调整以适应群体的要求,从而使共同体的价值观念内化为他个人的价值观念。这种相同的文化价值观念是学习共同体的粘合剂,它对共同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具有强烈的感召作用和凝聚作用。共同体的文化主要起着规范作用。如果网络学习共同体能够坚持把认同共同体文化规范的行为称之为是正当,并加以奖赏;把排斥、违同同体文化规范的行为称之为越轨,并加以处罚,那么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就起到了对共同体成员个体行为的规范作用和调节作用。

2.深度的资源共享以及归属感、认同感吸引了众多参与者,有利于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学习者可从助学者、学习伙伴和通过在线资源获得大量的知识性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解决学习者的疑惑。在与助学者和学习伙伴的交流中,学习者可以看到不同的信息,学会从不同角度理解问题,促进他们进一步反思和重组自己的想法,重新组织自己的思路。同时学习共同体的存在有利于满足学习者的自尊和归属的需要。在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者感到自己和其他学习者同属于一个团体,学习者对共同体的归属感、认同感以及从其他成员身上所得到的尊重感有利于增强学习者对共同体的参与程度,维持他们持续、努力的学习活动。

网络学习共同体的上述特征吸引了众多的参与者,我们可以以学习共同体为载体,将民族精神和生命教育的要求渗透在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的知识、情感和价值观在求知的过程中得到良性的发展。同时对道德和不道德的行为做出评判,表明爱好和憎恶的态度,促进和强化学习共同体良好的道德认知能力,形成具有“育人和求知”相整合为特征网络学习共同体,从而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3.认知工具和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以及高度的交互性,有利于大德育环境的构建

在网络学习共同体中,出现许多新的学习方式,如通过论坛进行离线协商讨论,通过网络会议进行在线演讲,通过协作软件进行在线协同编纂电子书籍,学习者的学习方式由纯个别化学习转变为个别化学习与协作学习相结合。认知工具也多种多样,常用的有BBS、新闻组、电子邮件、视频会议、语音会议、群件系统等。在网路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者利用众多的认知工具围绕当前学习的主题进行讨论交流。在这种高度的交互中,可以体现出学习者本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大德育环境体系的建构中存在着诸多矛盾,如在实现人生价值方面,存在着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之间的矛盾。高校德育教育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但是广大学生在社会上耳闻目睹许多人为了金钱、地位、名利而奔波,忽视集体主义,重视个人主义;家庭教育则重在考虑子女的前途,引导子女在求学、就业等问题上把个人利益摆在首位。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共同体的高度交互表现出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密切关注群体的思想动态,引导正确的“三观”的形成,从而有利于大德育环境的构建。

三、从网络道德维度审视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把教育的意图隐藏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能为受教育者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受教育者的内心要求。”所以我们应重视网络学习共同体所隐含的德育因素,并从网络道德的维度来审视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1.培养责任意识

网络虚拟环境中没有中心,可以匿名。由于“匿名者”自认为不会被追究,责任感就会弱化,不愿承担对他人、对社会和集体的责任,进而就会出现不负责任的言行,言语偏激,甚至歪曲事实氐毁他人。有些人会利用掌握的网络知识,攻击别人电脑,窥探别人隐私,窃取他人账号,利用高科技犯罪。所以在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中我们应重视责任意识的培养。网络学习共同体的责任涉及到成员的学习动机和成熟度,在网络学习共同体中“共同体意识”是成员责任的具体体现。网络共同体成员在反思自己知识建构的同时更要反思学习的社会性因素,比如人际关系以及是否对共同体作出了贡献。当成员开始从共同体利益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并积极为共同体作出贡献时,责任意识便形成了。在一个社会团体中,只有使成员意识到自己是团队中的一员,并感受到团队对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才会使共同体成员自然地形成共同体意识。因此,赋予共同体成员以身份和职责,使他们在共同体学习中担当被公认的社会角色是培养责任意识的有效途径。

2.防止网络群体极化现象

网络给舆论主体提供了一个新的交流平台,人们之间的沟通可以突破时空的障碍而进行,然而实际运作情况却与人们的预期出现了偏差。由于人的信息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而且人们在接触信息和建立联系时会体现处一定的偏好,根据最初或原始共同兴趣或倾向,人们通过排外性的群体讨论和交流,反而将群体引向极端和狭隘的方向,结果局限了群体和每个个体的视野。这种交流方式使得网民以群内同质化,群际异质化的特点聚集,志同道合的网民群体出现严重的“群体极化”倾向。

所以在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中我们密切注意学习共同体的极化程度,及时准确的把握学习共同体的舆论动向,对于由群体极化造成的不良情绪以及破坏社会稳定的舆论进行了网上疏导,对于具有离间作用的、易造成严重群体极化的、可能危及社会稳定的言论予以有力驳斥和回击,从源头上防止网络群体极化的发展和漫延。例如,建立精干的专家级助学者或者请专门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学习共同体中,在网上多发表具有专家水平的意见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群体中的影响力,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适时的评论。

网络知识学习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会计专业 会计课程 教学改革

一、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1.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不但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更需要熟练的实践技巧。所以,在会计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一直是会计学科的要求。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教学实践中,一般都会为学生安排大量的实习时间,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体会和运用会计理论。

会计专业的学生实习的途径有很多,可以到工厂向专业会计师请教。但随着工厂商业意识的加强,财务方面的信息多属于商业机密,尤其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财务科室更是机要重地,不会轻易对学生敞开。因此,现阶段会计专业的学生越来越难以在实际的场合中去实习会计了。

2.解决会计专业实习的新思路。一些公司不愿意接受会计专业学生的实习,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必须要有新思路,信息网络化教学开始走进一些高职院校的视线。一些高职院校为了保证会计教学实践不因外部条件的变化而中断,完成会计实践教学课程,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会计模拟实训室,尝试进行教学。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会计模拟教学,有效地解决了会计专业学生实习的难题,解决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问题。随着网络化的日益普及,高职学院开始把会计的网络化教学作为授课教育的主要方式,在建立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的同时,还运用专业的会计软件进行教学。这样的教育方法效果好、成本低、效率高,开始显露出特有的教育优势了。

3.网络化教学的必要性。目前,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会计工作者的职能将发生变化,会计人员不再是只负责记账,而需要处理大量的财务信息。也就是在传统的账目管理的基础上,还要能运用财务软件系统。从这个趋势看,会计的网络化发展,是造就新一代会计人员的必要手段,也是把传统的会计学手工模拟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适应实务工作对相应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需要。

高职会计专业网络化教学的改革,从目前的形势来看,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比如,没有成熟的大纲和可供参照的体例结构,缺乏专门人才、缺乏经验,但现实的困难不是拖延和不实行网络教学的结果,高职会计专业走网络化教学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网络化教育要做的是迎难而上,在会计专业网络化教学实践中,要根据实务工作的需要和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探索合适的教学模式。

二、实施网络化教学

1.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高职院校以往在会计专业的教学上,主要是立足于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灌输,把出发点和目标放在督促学生掌握现有的书本知识,很少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空间,使得学生的思想受到了严重的束缚。在教学主体中,教师占据了绝对的中心,学生处于附属地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受到了压抑,教师只对“教”负责,学生也只满足于知道答案。长此以往,使得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对于多渠道获取知识缺乏动力和兴趣。

2.网络化教学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随着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教育上改革的进行,网络化教育的模式开始建立,这必将改变原有的教育理念,改变原有培养人才的模式和方法,构筑和完善一个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体系。那么,新式的网络化教育对于学生的培养有什么益处呢?

网络化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它对于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变化,主要是愿望、动机、习惯、行为和思维习惯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高职院校提供的会计网络化教育模式可以利用先进的网络环境给会计专业的学生提供多种认知的工具。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提供的多种工具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促进学生进行独立和创造性的思考。同时,网络化教育还为会计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学习资源,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和自主学习。这种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在网络教育的环境下,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自由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和情绪从网络上得到教师的指导,进行有目的的学习、有选择的学习、有独创的学习。这样一来,学生自主自立的意识得到增强,灵感和潜能得到进一步开发。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网络化教育可以为会计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信息交流和协作的平台,学生们在一个平等、虚拟的环境中相互交往,不会产生陌生感,在共享资料的基础上,增强了交际能力,提高了自身的水平。另外,网络环境可以促使学生为提高自己的能力而加强对自己的培训,使自己的信息获取、判断、整理、归纳、加工、传递等能力得到提升。

三、高职会计专业网络化教育模式设计

1.高职会计专业网络化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会计专业的网络化教学可以将知识、能力和素质结合起来,培养出综合人才。网络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层次,当学生因为接受网络教育,掌握了多项专业技能之后,网络实践性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的会计基本理论的理解,在实际工作中运用会计理论去解决问题,为最终从事会计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2.高职会计网络化教学可以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多模式、多层次和高技术思想。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的在于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全面培养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在理论学习方面,要求学生重视资料查询和基础理论的学习,最大限度地掌握会计专业课程,最后运用网络和计算机等高技术,使会计实践教学的建设和运作模式跟得上信息时代的潮流,培养出具有以熟练计算机应用能力为特色结构的优秀会计人才。

3.高职会计专业网络化教学将建立新的实习模式。当前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管理活动不只是生产和销售,还包含融资、投资管理、经营管理、生产要素采购管理、产品销售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在过去教育模式培养下的会计人员,往往只有局部知识,无法掌握全局。而会计的网络化教育,拓宽了会计专业的知识面,可以使学生将学过的会计专业知识与其他相关知识综合起来,建立跨专业、多层次、体验式的综合性实训实习模式,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的需求。

四、高职会计网络化教学模式

教与学中,教是主要的,教学是培养人才的主要手段,高职专业网络化教学模式的推广,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要极大地推动高职会计专业的网络化教学模式。

1.在网络教学中推广模拟实践。会计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通过网络化教学,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可以进行综合实习训练。网络技术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电子沙盘实习。在电子沙盘上,可以模拟企业6~8年的经营,在经营过程中,涉及的概念不做过多解释,以学生体验为主,在电子沙盘上进行分组对抗,目的是使学生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有一个感性认识,对企业的全局有一个总体认识,认识到会计是企业整个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学生完成了财务会计中的手工试训之后,可以在网络上进行ERP软件试用,并与手工实训部分进行相互验证,还可进行进一步延伸实训,也就是财务业务一体化实训。这样,即使不去实体公司实习,学生在网络上也可以进行虚拟的采购、销售、仓库管理等业务部分的实训,体会ERP的精髓。

2.网络教学模式可以模拟综合实践教学在独立实践课程中的应用。会计独立实践教学课程指在教学计划中是作为一门课程单独列示的,主要包括两方面:企业财务信息化实训、毕业综合实践和顶岗实习。前面我们已经论述过一些企业因为经营保密的需要,不会接受学生在财务岗位的实习。因此,对于今后毕业去向是企业的会计专业的学生,就少了一项重要的会计体会。而网络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点,因为网络技术可以很好地模拟出一个企业的经营状况,同时还可以模拟出商贸业、制造业、外贸业等不同行业的财务特点。会计专业的学生在网络教学的模式下,可以体会不同行业的会计制度的特点,体验不同的角色职责。

五、高职会计专业网络化教学模式确定的原则

1.网络化教育必须突出学习者学习的自主性。在网络化的教学体系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学生在专业学习上享有空间和时间的自,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兴趣,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是探索性地学习专业知识,也可以是互动地学习专业知识。网络化教学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用于探索和创新,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2.网络化教育必须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在网络化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工作不再仅仅是传授理论知识,而是要注重于对学习资源和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要引导学生发现专业问题、指导学生思考,和学生交流学习专业的体会。教师除了设计课程以外,还要和学生进行互动,解答学生的疑问,组织和参与学生自主学习的相关活动。

3.网络化教育必须注重情境创设和知识意义的建构。网络教学模式的创新行为总是依赖于网络环境对学习情境的创设,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学最主要的目的,其与课堂教学相比,网络教学的最大优势在于学习过程的情境化,也就是网络技术的虚拟能力,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创造出现实中无法完成的学习情境创设,达到知识意义的建构和知识迁移。而这正是会计专业这门学科最重要的一点。网络教育环境下的情境化教学更加贴切于人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获得和理解。

4.网络化教育加深学习的交互性和协作性。在网络化学习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与协作是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关键。在网络环境中,教与学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频繁,对于学习中的难点可以展开讨论,寻求问题的解决方式。网络教育使得学生面对复杂问题的思考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网络知识学习范文第5篇

首先,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高职英语的辅助教学是时代的要求,当今社会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应用已经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当中,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优势已经得到充分的证明,它的数据信息量庞大,拥有十分丰富的信息资源。同时,它的信息资源的来源也是多样的,具有十分庞杂且丰富有用的教育资源可供我们的英语教学来使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丰富资源和高超的技术手段,能够帮助我们的英语教学构建起十分实用的英语教学情境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由过去的被动学习转为融入情景模式当中进行主动的学习。句酷批改网对学生英语作文会实时给出分数及修改建议,除了指出作文每一句中的拼写、词汇、语法、搭配错误外,还能分析错误类型,为学生提供易混词汇的比较、各维度的参考范围及参考例句等,对学生的词汇、语法、阅读、写作都有极大的帮助。其次,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着弊端,无法满足当下我们对于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英语实用水平的要求,无法达到新时代国家对于高素质英语人才的需求。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对于学生英语的教学是通过“课堂———板书———教科书———课下作业”实现的。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当中,是教师要求学生去学习,并通过生硬灌输的方式让学生通过硬记的方式实现英语的学习的。在这样的英语学习过程当中,学生的学习效率相当低下,导致英语学习的进步缓慢。运用句酷批改网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他们可以无限次地对作文进行重写和批改,对自身在写作中出现的错误进行主动学习和纠正。此外,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于英语教学的辅助当中,有利于弥补我们在英语教育中的一些硬件、师资等方面的不足。众所周知,英语教学中批改作文耗时耗力,老师们没有充足的时间及精力去尽可能地多帮学生批改作文,句酷批改网的应用,则帮助我们完善了老师的不足之处,它的丰富资源、快捷通道,可辅助教师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二、多媒体网络应用的不足之处

既然多媒体网络技术拥有如此多的优势,而我们的传统教育又存在着不足,是不是我们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就万事大吉了?我们的多媒体网络技术也并不是完美的,它也存在着缺陷。首先,正如我们所知的多媒体网络资源来源十分的广泛,各种各样的信息夹杂,将它应用于我们的英语教学当中当然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对庞杂的资源若不进行合理的挑选,也会造成学生眼花缭乱,接触了很多的东西,但实际是:什么也得不到。所以将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到高职英语教学当中,还要对其资源进行一些归类与筛选。其次,多媒体网络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它的应用要通过人去实现,而实现这一应用的媒介老师又不是人人都是网络技术高手,这样,在教学当中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如对于机器的不熟悉,出了问题需要找专业人员进行解决,这样做的结果无疑会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造成教学计划的无法顺利实现。如何保证多媒体网络技术能够在课堂中的顺利使用,这也是其应用过程当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再次,多媒体网络技术作为一种高科技产品,将其推广到英语教学学习当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这当然是值得推广的。但是作为一套高科技的产品,由于其高昂的花费,很多学校虽然想建立多媒体网络英语教育课堂,但是却迫于现实的压力不得不放弃,或者是将其简化,建得不够完善,导致的结果是,多媒体课堂虽然是建起来了,但是效果却大打折扣。比如课堂中只有录音设备,但是网络设备不健全,或者电脑数量不足等。这使得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的效果十分低下,甚至徒有其表。这样的多媒体课堂效果低下,结果只是浪费了物资,得到虚名却无法得到切实的结果。因此多媒体网络课堂的建设资金来源也是制约其在英语教学应用当中的一个难题。

三、如何做好多媒体网络的辅助英语教学工作

首先,我们要让多媒体网络能够在英语教学中发挥其正面作用,就要先建起一个设备齐全完善的多媒体网络课堂,让学生在良好健全的多媒体网络课堂中学习,对于其所需的建设资金,学校应该向有关部门反映,对这一情况进行解释说明,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不断推进,相信只要是真正有利于国家人才建设的项目就一定会实现,让我们为学生提供优良的教学硬件设施,为其英语学习做好环境的准备,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其次,多媒体网络技术要具体应用于英语教学的实践当中,还要求我们对英语教学服务者进行网络技术的培训。现代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变化着的社会,它的快速变化发展要求我们必须终身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防止自己被社会所淘汰。而教育事业人员更要跟上时代的发展脚步,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因此,我们将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于英语教学中,不仅是对学生教育方式的革新,同时也是对老师的技能的一种培训,这是时代的要求。所以我们的教师作为信息化时代英语教育与现代化器材之间的媒介,也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要通过教师的再培训系统,提高我们老师的职业技能,从而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再者,有了良好的教育硬件设施,有了合格的教师资源,就是如何引导我们的学生进行英语知识的学习,针对多媒体网络知识资源内容复杂繁多的特点,我们要精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能够加强实践练习性的资源进行利用,同时多媒体网络课堂应用于英语教育具有很大的开放性,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但是开放自主并不等于放任不管,在这样的开放式教学中,更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工作,防止优秀资源的浪费。譬如我们通过视频资源对学生进行英语教学的时候,就要对视频资源进行筛选,挑选其中的经典视频(如对话内容健康向上、对话难度适度合宜)进行运用,实现优秀资源的高效运用。故而在多媒体网络应用于英语教学开放式课堂中时,我们要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使他们的学习过程在一个正确的轨道上,在这样的开放式课堂中能真正地学到知识。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