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效记忆训练法

高效记忆训练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效记忆训练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效记忆训练法

高效记忆训练法范文第1篇

摘 要 网球运动被誉为世界第二大球类运动,近年来在中国快速普及和发展,很多高校纷纷开展网球教学活动,成为大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大学网球教学课堂是大学生学习和掌握网球运动技术的第一场所,教授网球发球技术和步法移动技术是必不可少的课程。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学 网球 发球技术 步法移动

网球运动是一项高雅时尚的体育运动,深受大学生的追捧和喜爱,网球运动既能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能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智能,具有健身、健心、促进社会交往的作用。发球技术和步法移动是网球运动的基本功,本文将讲述高校网球教学中发球技术和步法移动的训练。

一、网球发球技术和训练

(一)网球发球技术简介

网球发球是网球运动中最基本的技术也是最重要的技术,它不受对方的控制完全由自己把握,对比赛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网球发球有三种方式:1.切削发球;2.上旋发球;3.平击球。三种发球方式各有特点,其中切削发球成功率较高,发球的力度、方向和旋转都比较容易控制。上旋发球要求有较高的发球技术,在学生有了一定的发球技术基础之后再教授比较合适。平击球的成功率较低,但是一旦命中即可直接得分。

(二)高校网球教学中发球技术的训练

高校网球发球技术教学中应注意多种训练方法结合,避免学生对枯燥乏味的发球技术训练产生厌倦,提高学生对网球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1.正式训练之前,可组织学生观看网球发球教学多媒体课件,在练习前先形成基本的动作表象认识。

2.教师示范教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亲身讲解和示范,对发球各环节进行分解教学,讲解必须准确,示范必须到位。使学生通过观看教师的示范掌握基本发球动作方法。

3.教学中可采用的训练方法:(1)抛球训练。抛球训练是发球技术训练的基础练习,若学生右手持拍,则做左手抛球的练习,主要是训练抛球位置的准确性。(2)挥拍训练,挥拍可分为准备姿势,后摆,前挥,击球,随挥、回到准备姿势六个阶段。挥拍训练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放松身体,尤其是肩部和握拍要放松。(3)抛球和击球动作结合训练。左后抛球时,右手同时完成后摆动作,训练时要特别注意抛球挥拍时右臂应与左脚形成一条直线,保证姿势正确。(4)当学生抛球、挥拍、击球的动作达到要求之后,要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提高学生动作的熟练性、准确度和发球落点的准确性,训练时,在练习场地划定目标区域,争取每次发球都击中目标。(5)网球发球训练还需要练习发球的持久稳定性和发球速度,在学生身体素质允许的范围内可设定单元训练,通过反复训练来提高体能,保证发球的原动力。提高发球速度练习时,可分为两队,一队人员向对方抛送高出击球点30cm的球,发球者全力挥拍,此过程连续进行6—10次,以确定快速发球的动力定型。在以上的训练中,可组织学生观看高水平的网球比赛录像,加深学生对比赛战术的认识,深刻理解网球战略战术。

二、网球步法移动技术和训练

(一)网球步法移动技术简介

网球运动中有句俗话说“手法是基础,步法是关键”。网球步法有分腿垫步、滑步、跑步、跨步、垫步、交叉步,调整步,由跑、跨、交叉、变向、跳、停、侧踏等各种动作所组成。高校网球教学应对步法移动训练有足够的重视,提高步法移动的反应速度、锻炼学生步法的准确性、使步法合理。

(二)高校网球教学中步法移动技术的训练

教学中可采用的步法移动训练方法有:

1.分腿垫步训练。分腿垫步是最基本的步法训练,分腿垫步技术掌握的好,既能流畅地调整身体,把各个技术动作连接起来,又能快速启动动作。

2.垫步、跨步挥拍练习。持拍做前后左右的连续垫步、跨步挥拍练习。

3.四点跑动练习。“1-2”用侧滑步,“2-3”用小步跑,“3-4”用侧滑步,“4-1”用小步跑。此步法练习应提醒学生保持好稳定性,保持好节奏。

4.左右移动接V型步法击球练习。学生训练时于底线左右并步或滑步移动,听到信号后向左前方或右前方移动并作正、反手击球动作。

5.前后移动击球。可使学生两人一组,一名学生站立与发球线中点,另一名学生在球网对面抛球,每组学员每组正反手截击2-4次,高压球1—2次,后场救球1—2次。

6.接两球的练习。使学生分组练习,每两人一组,一人同时抛出两个球,练习者必须同时接住两个球。开始时可以抛的高些,逐渐加快速度和降低速度,练习者必须在球落地前接到球。

7.冲刺跑接球练习。使一名学生左手右手分别持一球站在罚球线上,让球从肩膀高度自由落下,练习者站在底线处,向前冲刺跑去接起这两个球,要求在第一次反弹中接到球。

8.在高校网球步法移动的教学中,后期可加入对打、比赛元素,这时,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发球和步法移动的技巧,对打和比赛可提高学生学习的乐趣,加强实战应用,更好的理解和应用网球运动的战略战术。

在进行以上训练时应该注意学生身体素质全面训练,例如力量训练、速度训练、敏捷性训练、耐力训练,以配合网球运动教学。

高校网球训练应充分结合大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内容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避免枯燥乏味。使学生在大学时期掌握网球运动的技术和技巧。

参考文献:

[1] 郭培民,王兴通.网球发球技术与训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02).

高效记忆训练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心理训练;健美操;表现力;运用

前言:健美操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体现了较强的时代气息。健美操体现了人体在力量、柔韧、协调等诸多方面的综合能力,是目前全面发展身体素质较为理想的运动。健美操具有非常高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因此,富有艺术性的表现力对运动员至关重要,它也是运动员取得比赛胜利的关键。

1.心理训练的内涵

心理训练是指通过各种手段有意识地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施加影响,使运动员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以及为更好地参加训练和比赛,争取优异运动成绩作好充分心理准备的过程。在健美操比赛中能够对自我情绪加以控制,镇定地面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意外事件,并能随机应变处理得当,使技术运用自如,使表现力得以充分发挥。所以,健美操运动员对心理训练应有足够的重视,以达到培养和提高表现力的目的。

2.心理训练作用[1]

2.1加强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一个健美操运动员应该能够有意识地、适当地对自己的情感进行控制和调节。当健美操运动员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处于较高水平时,会表现出思维敏捷,举止得体等等。

2.2提高心理活动的强度

心理训练可以提高健美操运动员注意的稳定性、集中性;提高观察的精确度、敏锐度;提高记忆的效率;激发思维的创造性;推动正常需要的发展;树立自信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的学习、高效率地完成动作,减少疲劳和厌倦的感觉。

2.3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

一名健美操运动员对于所处的环境应保持良好的适应。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应该较快地调整自己的应对方式,重新获得良好的适应,不要因为缺乏灵活性而影响赛场上表现力的发挥。

3.心理训练方法

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运动员表现力的发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拥有积极的情感,渲染人的精神生活,克服困难的信心更强。自信,更有利于表现力的发挥。

3.1表象训练法

表象训练法又叫记忆或念动法。表象训练是体育运动领域最为常用的一种心理技能训练方法,被看做是心理技能训练的核心。

表现训练有助于培养运动员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消除紧张情绪和增强自信心。因此,健美操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应该将自己参加的或成绩较好的健美操比赛的那套动作感觉回忆找出来。

3.2暗示放松训练法

暗示放松训练法是用一定的自我暗示语使自身肌肉和精神放松的一种方法。运动员不仅在大负荷量训练后需要放松以消除疲劳,在比赛前出现过度兴奋时,也需要放松以镇定情绪。过度兴奋和疲劳都会导致肌肉和精神紧张,都会影响运动员表现力的发挥。同时,运动员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默念一些暗示语,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如情绪、信心)的强度施加影响,或者回忆自己获得优异成绩的比赛情景,以达到自我动员的目的。

3.3情感训练法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情感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伴随认识过程而产生的。心境是微弱而持久的情感状态,也就是心情。一经产生就不只表现在某一特定对象上,而是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使人的整个生活活动都染上了某种情感色彩。因此,良好的心境是提高表现力的又一关键因素。

3.3.1情感陶冶

“情感陶冶”是通过欣赏优美的健美操动作,促进运动员对美的认识和追求。其中美包括形象美、动作美、旋律美、服装美等。运动员通过对这些美的欣赏,对美产生直观的、初步的印象,同时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使运动员对自我能力充分肯定和对动作艺术充分表达,从而使他们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得到表现欲望的激发。

3.3.2情感发展

“情感发展”让运动员在巩固运用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对自己情感的控制。这种方式运用创造及自我想象力所产生的成功感相联系,也与表演或比赛过程中情感的价值、丰富性相联系,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培养学生进行艺术活动的技能,以及对自己的情感进行控制的能力。这一环节中教练要适时引导运动员展现自我-情感体验并向高层次递进,要有效地将运动员在认识拓宽、延伸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乐趣迁移到比赛的赛场上,使运动员的情感得到正向发展。

3.4气质性格训练法

培养健美操运动员的性格与气质是提高表现力的重要途径。

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性特征。在健美操训练中加强气质培养,使运动员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另外运动员的性格对表现力水平的发挥也起着很大的作用。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人的性格通过长期的实践锻炼,陶冶,是可以改变的。如果一名运动员胆小怕刺激,可想在比赛中的表现力也不可能好。经过长时间的运动训练和多次比赛,很可能成为一名相当出色的运动员。所以,培养性格乃是提高表现力的一项重要任务。

3.5模拟训练法

模拟训练法是使运动员平时的训练尽可能接近于实际比赛情况的一种方法。健美操比赛是裁判评分,裁判的主观因素影响队的分数。而大家在动作难度和技巧方面势均力敌,表现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模拟有裁判的比赛情况有助于运动员消除紧张感,增强他们的表现力。其次,模拟有观众参加的赛场情境,可以提高。

4.小结

健美操是一项表演性相当强的运动项目,表演不只是运动员身体的活动,更是运动员的心理活动。在健美操比赛中,由于运动员过分紧张而出现遗忘、面部表情呆滞、动作失常,过度抑制或过度兴奋,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所以健美操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消除自卑心理,拥有自信、勇敢的比赛状态。才能有饱满的激情和艺术性的表现力,使成套动作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因此,运动员在心理上要有强烈的表现意识,在训练中采用科学的训练原则,加强对运动员的情绪、意志、个性训练。合理安排训练内容,逐步提高运动员的自信心,增强运动员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运动员的表现欲望,从而获得理想的训练效果,最后才能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运动心理学.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年6月第2版.

[2] 肖光来.健美操.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3] 李险峰,薛瑞妮.表象训练法在健美操教学中的运用.体育学界,2010,9.

高效记忆训练法范文第3篇

为了兼容各类学生的学习,既能让大多数学生较快适应,又能让每位学生感到压力并面对挑战,同时为下一阶段正常有序的学习树立信心、打好基础,本人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语音教学层次化

第一步,全面呈现。为了让语音教学层层递进,把预备级前五个单元的语音进行整合,一次性呈现。将48个音素,分四个模块进行教学,其中元音分两个模块,分别为单元音和双元音,辅音也分两个模块,每次巩固一个模块。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图1所示的8个辅音为教学难点,即使一开始掌握,过一段时间,又会忘记,笔者依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格外重视这一难点,给学生更多的操练机会,变短时记忆为长时记忆。

图1

第二步,小试牛刀。为了能让学生的语音知识在实战中表现出来,既要让他们有成就感,又不能太难,不至于吓倒学生。让学生知道26个字母为什么这么读,帮助其掌握原本不会读的字母和不太标准的发音,同时语音知识在实战中得到了初步的强化。趁着学生的兴头,教师可以对26个字母进行进一步深化讲解。

第三步,场景切换。由于学生对音标已经很熟悉,同样的音标在不同场合又如何呢?为此,笔者提供了图2作为实验。图2对辅音和元音作了进一步的分类,进一步深化了语音知识,同时可以检验学生对语音的掌握是否已变为长时记忆。

图2

实践表明,场景的切换非常必要。同一内容在不同的环境下,学生的反应明显迟钝,尤其是8个易混淆的辅音,学生依然经常读错。了解这一情况后,笔者提醒自己在以后的语音训练中需要时时提示学生,直至被学生真正掌握,为掌握发音规则作好铺垫。

第四步,实战操练。音标教学的真正用武之地在于单词拼读,预备级和模块1这两册里的词汇就是学生的“练武场”。单词的拼读练习,这是布鲁姆语音知识教学目标从识记、理解向运用和分析甚至更高的层面提升,通过反复拼读这些单词、揣摩它们的发音规则,能够拼读单词,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大增。同理,其他单词的拼读也不在话下。告别哑巴英语是学好英语的第一步。

实践表明,经过前面几个步骤,尽管学生已经比较熟悉48个音素的发音,但在具体单词拼读操练中还是遇到了不少困难:短元音发成长元音、双元音发成两个单元音、[tr]和[dr]等辅音也没有作为一个整体发音等等。但这可以看成是“婴儿”迈出的第一步,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进步可想而知。

二、词汇记忆常态化

职高学生耐心有限。为了帮助学生自然地记住单词,笔者对单词记忆进行了以下三个步骤的分解。

首先,单词拼读。在语音教学阶段的单词拼读安排是为单词记忆打下伏笔。通过拼读,落实词汇教学目标的第一步:识记,进而对具体单词的相对应的拼写、发音、词义等。语音教学任务完成后,预备级和模块1两册里词汇的“识记”目标也得到了落实。

其次,轮回测试。这个目标分两步落实,第一步,基础模块两册教材每天20个单词,根据英文写出相对应的中文词义,每天5分钟,及时了解学生词汇掌握的情况,随时调整难易度。以10级某班为例,这个班基础差、男生多,实践表明,两个轮回下来,多数男生可以达成这一目标。第二步,在此基础上加大难度,根据中文词义写出相对应的英文拼写,也训练两个轮回。就这两册教材而言,通过这两步训练,词汇的“识记”目标基本可以达成。当然,从学年计划来看,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初中三年的词汇同样可以通过每天5分钟训练法落实复习任务。以09级某班为例,这个班基础稍好,女生多,运用每天5分钟训练法,连普高高考大纲所要求的词汇也全部学完。

再者,词汇应用。词汇的记忆和应用离不开短文阅读,阅读理解的配套训练也必不可少。到底什么样的阅读材料有效呢?笔者考虑到职高学生的基础和长期形成的不良学习习惯(如自觉性不够,抄袭心理严重),在衔接教学阶段,阅读材料的难度定位在初二年级,一周八篇,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四人小组或同桌合作完成。但有一个条件,即每个同学必须能回答为什么这样做,并且能在文章中找到相对应答案的线索。这一条的限制,促使每个同学不得不参与这一活动。质的变化需要一定量的积累,在不同的语境中,词汇的应用得到了深化。这在高一学生的英语会考中得到了验证,学生的阅读水平明显提高。

三、教材整合高效化

以往预备级10个单元的教学一般要求在两个月内完成,对学生和教师来说时间都很紧。加上模块1的教学,一个学期往往很难完成,而到了第二学期,课堂上会出现学生没有英语书的现象,如此恶性循环。

其实,预备级和模块1这两册教材有好几个单元的内容相近或主题相同,因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教材进行以下两点处理:

第一,教材有机整合。教材的整合分两步,一步是不同教材之间的整合:以模块1为核心,预备级作为补充,把这两册教材进行合理整合,比如:预备级第一单元“Hello!”、第二单元“How do you do?”和模块1第一单元的“Nice to meet you!”就属于同一题材;预备级第三单元“Would you like some cookies?”可以纳入模块1第六单元“Would you like to order?”的教学,经过这样的整合,两册书共20个单元整合成10个单元。另一步是同一教材中,主题、内容相近单元的整合:如,模块1第二单元“I can do it.”、第五单元“What’s your hobby?”和第八单元“What club would you like to join?”,这三个单元内容相近,围绕着“Club”的选择,展示自己的“hobby”,最后演讲的主题是“I can do it.”

经过这样的整合后,教学时间大大缩减,避免了机械重复,提高了教学效率。

第二,内容贴近生活。从教材的单元主题看,如:“Welcome to our party?”、“What''s your hobby?”、“What club would you like to join?”等都贴近生活,不过教材都是提供一般框架。以“What club would you like to join?”为例,课文列举的有:English Club, Cooking Club, Sports Club, Health Club等,但这毕竟是虚拟的,讨论时学生的兴趣不大。在具体操作时,笔者考虑到本校的特点——学校团委组织的社团很多,如:韩语社、吉它社、街舞社等等,活动也很丰富,实际上每年各社团确实需要招聘不少高一新生作为各社团的成员,把这些社团引入教学,提出What club would you like to join? What''s your hobby? What can you do? 这实际上是用一个话题,引出三个单元的内容,并把他们融合在一起。这些问题贴近校园生活实际,学生兴趣很大,积极性自然很高。

四、评价方法科学化

就读职高的学生因初中时学业不太理想,不少人长期受“歧视”,心理压抑。如果在职高学习,再以一纸试卷论成败,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学实践中,笔者做了以下两点尝试:

1.成绩比例的调整

对学生而言,从50分提高到了80分,这无疑像是注入一剂兴奋剂。鉴于此,笔者对期中、平时、期末占总成绩比例从3∶3∶4调整为2∶5∶3,重过程,轻结果,把平时成绩所占比例提高到总成绩的50%。其实,平时教学的知识掌握了,期中与期末考试成绩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2.任务与成绩的挂钩

笔者根据学生追求好成绩的心理,给学生提供表现平台。一开始就告知学生期中、平时、期末成绩比例,平时成绩以记录数据为依据,一个对话背诵1分,一次单词测试1分,上课回答问题积极的也能加分等等。一个任务的完成都有相应的成绩记录,期末时,把这些成绩总和按满分50分折算。同时对部分后进生降低要求,比如单词测试做对二分之一以上得1分,做四人小组小组长奖励5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以一个男生班两个学期成绩为例:前一个学期,没有采用这种评价机制,期末总评时,将近三分之一多的学生成绩不合格,需要补考。笔者接手该班后,采用了这一评价机制,调整了成绩比例,最后期末总评只有两人未通过。

衔接教学是承上启下的一个过程,是关系到下阶段正常有序教学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要有效地做好衔接教学,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充分考虑学情,遵循认知规律。学生是教学行为的主体,语音、词汇、教材几个环节的教学设置都应围绕着职高学生的实际展开,打消学生的抗拒心理,运用梯度教学、常态化教学,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尽量结合学生生活实际。

第二,学有所获是学习的源动力。学有所获是每个学生的学习心理,也是一种追求和动力。因此,在语音教学部分,笔者采用由浅入深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到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是自己努力获得的成果。在评价机制方面,让学生每天学习有成绩,期末总评成绩是日积月累的结果,而不是靠一两次考试投机。

高效记忆训练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快速阅读 速读技巧 速读方法

研究快速阅读的目的和意义。当今世界竞争日益激烈,时代的节奏在加快,时代的步伐在加大。在新旧知识更替周期不断加快,各种信息扑面而来的今天。如何赶上时代的节拍,成为摆在每一个现代人面前的严峻问题。而更多更快更好的获取知识与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读书。因此,高速度、高效率的读书能力,无疑是最具竞争力的一种高素质的能力。可以说,高效的快速阅读能力,是把学生培养成创造型、开拓型人才的需要。因此,高效速读能力对中学生来说,是十分需要的,迫切需要的,目的在于指导学生通过高效速读训练,提高阅读速度、阅读效率,最终达到提高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的目的。那么怎么才能提高速读能力呢?

一、掌握速读技艺

1、无声阅读

通常出声阅读的过程是:文字视觉大脑发音听觉大脑。由于免除了发音和听觉器官工作,使眼脑直映,从而提高了阅读速度。一般来说,无声阅读的速度是出声阅读的3倍。有些同学虽在“默读”,听不到声音,但嘴唇还在运动,有的虽闭上了嘴唇,但喉头、声带还在悄悄地无能无力,这都不能算是阅读,所以,学会无声阅读是速读的第一步。

2、计时速读

计时速读训练法,主要是用计时、限时训练激发学生的时间紧迫感和阅读效率感。计时速读训练方法是:进入教学平台的“训练”,准备好训练用的材料,调整心态,待老师发出开始阅读的命令之后,学生开始阅读;读完文章之后,点击“结束”,电脑会自动记录下阅读所用的时间;之后,凭第一遍阅读的理解与记忆,做答电脑显示的速读测试题;做完后,点击“完毕”,电脑会自动判分,计算阅读速度、理解率和阅读效率,并能够把数据记录到“学生管理”系统。计时速读训练还让学生明白了“一个人阅读速度慢,不一定都是由于阅读能力低造成的,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紧迫感,时间观念不强”造成的。

3、程序阅读

这是指把阅读过程设计为固定的程序,每次阅读都循着这个程序去读。久而久之,这个程序在脑子里形成定势,从而提高阅读效率。根据定势理论,在训练时把阅读的过程规定为七项内容:文章的题目;文章的作者;文章的出处;文章的基本内容;文章的重要事实;文章的特点及有争议之处;文章的新思想及读后启示。

4、全神阅读

速读的过程,是感知、思维极其活跃的过程。阅读时注意力高度集中,感知文字的速度和理解的速度就会大大提高。如果漫不经心地阅读,其他的念头“乘虚而入”,从而造成“视而不见”或前后忘的结果,不断回视、复读,速度慢了,信息自然也就小了。

二、学会速读方法

快速阅读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浏览法

浏览法是指对一般不需要细致了解的书籍,只是从总体上粗略掌握书中大概内容的一种阅读方法。它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广泛地了解信息,有助于开阔视野,是博览群书所常用的重要方法。

2、扫读法

扫读法是指对文章内容一目数行、一目十行地扫瞄,以大容量获取信息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这种方法最快可以由数行扫读达到一页一页扫读,逐页扫读的方法又称为面式阅读法。由于摆脱了个别字句上的语意纠缠,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阅读速度,而且并不像有些人担心的那样会影响理解程度,很多时候甚至比逐字逐句阅读更能够把握文章内容的精髓。

3、跳读法

跳读法是指跳过一些无关紧要的部分而直取读物的关键性内容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

跳读与扫读不同,扫读是逐页扫视,而跳读则是有所取舍地跳跃式前进,只停留在那些最有价值的内容上阅读,其他次要内容则大段大段甚至整页整页地略过。所以,善于运用跳读法阅读,不但可以提高阅读速度,而且能够很快抓住关键,把握文章要旨。

4、寻读法

寻读法是指为得到急需的有关资料,在众多相关书籍资料中搜寻查找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寻读法是日常工作和学习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在某本书中通过目录提要寻找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在写作中搜集需要引用的有关资料等时,都会自觉不自觉地用到寻读法。寻读时,要在快速扫视书页的过程中,能够很快地对自己所要查找的某些问题的细节如人名、地名、事件、年代、概念术语等,作出识别判断。这种快速筛选识别信息的能力,需要在阅读实践中不断锻炼提高。

5、猜读法

猜读法是指在读书读文章时,以所了解的题目或已看的前文作为前提,对后面的内容预作猜想,然后将其与后文实际内容进行印证比较的一种阅读方法。 猜读法使读者角度转换为作者,为作者设身处地地考虑作品内容的安排,这就使阅读活动始终处于高度活跃的积极思维状态,有助于锻炼提高读者的认识判断能力、创造能力。

高效记忆训练法范文第5篇

郑拓,(1984.12-),男,湖北 武汉,职称:助教,研究方向: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摘 要: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校效率,教师对知识的传授能力和对课堂的把握能力是做好教学工作的首要条件,掌握良好的教学方法能够让教学过程变得深动而易于接受。项目教学法和行动教学法一改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实施课堂行动,把知识和技能融合到一系列活动中去,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高专;项目教学法;行动教学法

教与学的研讨在各界已经延续了很长时间,高职高专要培养的是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是社会急需的一线人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相对于本科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差距,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是教育管理者还是教育实施者都面临着如何高效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能够即时定岗的人才这一严峻问题。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们普遍感觉到现在的教师教得很辛苦但学生学得更痛苦,教师努力的教而学生是茫然的学,教了很多,学生却学得很少,学生学了专业最后就业却是转行。究竟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是理想高效又能被学生所认可的呢?教学效果差,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呢?

传统的教学方法多是以教师讲解为主,结合多媒体或实物使学生理解或记忆相关内容。现今,学校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不断进步,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教师教学的效率,同时也确实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但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依然存在,无论教师多么详尽的讲解,无论学校为学生准备了多么丰富的实验实训条件,课堂上教师依然是教学的主角。而事实上,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在课堂上忙碌的辛苦的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的辛苦应该在于他下了多大的功夫去思考和设计课堂,而不是他背下来多少知识。我认为教师是课堂的“导演”,教材课件和教案是“剧本”,而学生才是”演员”,主角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在课堂上要做的应该是组织学生学习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通过行动去自主获取知识,被动的听和主动的学是有根本区别的,演员在演戏的时候并不是将所有台词背的滚瓜烂熟后脱口而出就能演好,往往好的导演会放开剧本对演员的束缚,让演员根据当时的情景和自身的特质发挥和创新。只有会组织、善组织,会引导、善引导的“导演”才能轻松让每一个“演员”进入自己的角色,才能拍出令人满意的剧目。“项目教学法”和“行动教学法”正是居于变被动为主动、化严肃为活跃而进行的教学探索。

项目教学法,顾名思义是将教学内容分为多个项目实施教学。项目不同于课本的章节,它应当尽可能的贴近工作实际,融合教学知识,结合教学条件易于实际操作,并具有一定或完全的行动性,即学生通过对某一项目的实施和完成从中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由此学生就能更加深刻的理解并记忆知识。以《汽车整车故障诊断与排除》这一门课为例,该课程主要涉及的教学内容为汽车发动机系统、汽车电器系统和汽车底盘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以及整车综合性故障的诊断与排除。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如果按照常规的分章节讲解,如汽车发动机无法启动的故障原因有如下1、2、3……,诊断与排除该故障的方法有1、2、3……。如此的讲解无异于“讲天书”,学生过目即忘。汽车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是实践性很强而且非常贴近工作实际的一门专业核心课,教学方法自然不能停留在文字上,只有将知识和技能融入到实战之中才能让它更快的被学生所接受并记忆应用,因此,就“汽车发动机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这一章节我们可以通过设置一个关于汽车发动机系统的诊断项目,如在汽车发动机上设置一个甚至多个故障,将学生按人数多少进行分组,各组的项目就是诊断并排除该发动机中的故障,排除的过程中需要详尽记录工作过程,通过课本、网络、咨询老师等途径获得完成该项目所需的资料,并对过程进行总结,如果条件允许,可各组设置不同的项目,项目需涵盖相应的知识点,如发动机不能启动,发动机启动困难,发动机运转不稳等等。由于课堂时间限制,项目不宜过于复杂,只要能体现预期的知识点即可。由此,在学生诊断、讨论、检索、实施、总结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将知识点逐一掌握并且深刻记忆。教师要做的是合理设置项目,组织和管理好整过过程,总结汇总知识点,做到画龙点睛。项目教学法不仅适用于理工学科课堂,也适用于文科课堂,不同的是项目的设计,只要合理巧妙的将知识点融入到一个具体的工作环境中去并在课堂上实施起来,就是一个很好的项目教学。

行动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的主要思想是行动导向教学,在行动中学习,行动即学习。事实上在高职的教学方法中早已明确项目导向的先进理念,只是在现实的教学工作中种种原因阻碍了这一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课堂上我们不能让学生一味的坐着听,而更多的要调动学生,让他们动起来去主动寻找知识,哪怕只是简单的站队。行动教学法的具体方法有很多,如“拓展小组法”、“旋转木马法”、“划分结构法”、“卡片复习法”、“搭档拼图法”、“综合训练法” 等等,而每一种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只要你能让学生“动”,并通过这个“动”

获得知识,那么你的方法就是成功的方法,在此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教材中的某一章节,首先让学生速读一遍,然后让学生两两分组并相互复述所读内容,第三步随机抽取学生复述所读内容,第四步,其他学生补充复述者不完整部分。最后教师总结。如此该内容步步由学生自主研读并逐渐加深记忆,直到掌握该内容。对于一些概念性,记忆性的知识与其教师苦口婆心的讲不如让学生在行动中自己去读去看去记。

教无定法,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知识,不同的条件有不同教学方法,我想,能让学生做就不要让学生听,能让学生“动”就不要让学生“静”,将知识转变为实践项目,让学生在行动中学习,让学习变得深动活跃是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深入探索和追求的。(作者单位:武汉商业服务学院)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新时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野[J].汽车维护与修理,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