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幼儿如何教育

幼儿如何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幼儿如何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幼儿如何教育

幼儿如何教育范文第1篇

一、加大硬件投入,确保幼儿教育走向正规化。一所幼儿园好与不好,硬件设施十分重要,因为这些东西是直接能用肉眼看见的。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优越生活,父母对孩子也是疼爱有加。试问,哪位家长愿意把自己家的小公主、小皇帝送到一个什么玩具都没有,条件又差的幼儿园呢?所以,硬件的投入与完善直接关系到我县幼儿教育工作能否正常开展,起着最关键的作用。随着幼儿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县幼儿园的建设也是势在必行。幼儿游戏活动场地的增设和大型玩具的购置添加,为我县幼儿教育提供保障,促使我县幼儿教育工作走向正规化。幼儿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把眼光放远点。只要条件好了,家长满意了,孩子在幼儿园玩的快乐,学的开心,能够健康的成长,幼儿教育有了成效,幼儿园的声誉越来越好,才能有更多的孩子能加入到我园来,社会对我园的要求越高,也就更能促进我县的幼儿教育走向正规化。

二、加强师资管理,依“条”治园,实行幼儿分班制,提高幼儿教育质量。我县幼儿园现有专任教师四人,幼儿48名,随着硬件设施的加大,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幼儿会融入到我园来。师资的不足将会严重影响我园的正常教学。我们经常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打基,教师为本。现在,为什么一些家长不愿意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来,硬件设施是一方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老师没有教学经验,没有责任心,认为只要看着孩子不出事就行。不钻研、不学习,整天混日子。思想观念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殊不知,幼儿时期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孩子长大后的命运,正所谓“三岁看到老”!学过心理学的人都知道,0—6岁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记忆力和模仿力是超乎人们想象的,人的大脑在这一年龄阶段的发展也是相当迅速的。因此,幼儿教育无论是从重要性看,还是从劳动量看,远远要大于小学、中学甚至大学。因此,我认为,新时期的幼儿教师必须具有全新的教学观和幼儿观,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依条治园”和是我园管理的基本理念。“条”指的是条例制度。依条治园强调的是“条”的作用,园必须有“条”。人人必须遵守“条”,这个“条”是实施园管理的依据和准绳。由于我县教师近无下岗待业之忧,远无寻聘求职之虑,使得一部分教师不思进取,甘当平庸,针对这种“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情况,我园将制定一套齐全的、科学的、操作性强的条例制度。这套制度应当纪律严明、职责落实、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各尽其职又协作配合。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差不一样,奖勤罚惩,选优汰劣!只有制度明确了,落实了,教学质量才能进一步提高!

幼儿如何教育范文第2篇

我园有80%的留守孩子。父母常年不在家,孩子由爷爷奶奶或是外公外婆照看着。老年人不光要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他们还得在田地里干活。也许是太过劳累,无法顾及孩子的教育;也许是大字不识,无法教育孩子;也许是太过宠爱,不愿严格要求孩子。于是留守的农村孩子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问题一:没有卫生意识

新生来园时,我发现他们有许多不好的习惯:比如饭前不洗手;垃圾随地乱扔;放着好好的洗手间不用,而是随地大小便……我们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对她们的行为进行教导和纠正。

问题二:没有良好的饮食习惯

即使是那些在幼儿园能够吃两碗饭的孩子,当在家时, 也是偏食或是挑食的。

问题三:胆小怕事,不善表达

有一位母亲在与我上网聊天时说我们幼儿园不注重教学,我询问其原因,她说她的孩子在我园读了两个学期不会数1至10。第二天我把孩子拉过来让她数数,孩子很流利地从1数到了13。于是我让老师打电话与家长沟通一下,接电话的是爷爷,他说:“老师,她妈妈常年不在家,孩子都怕她,在她面前孩子不敢数的。”原来我们的孩子不是不会,而是缺乏表达的勇气和能力。亲人面前尚且如此,外人面前自然更加胆怯。

问题四:缺乏体育锻炼,身体素质差

老年人只会关注:我的孙子会认多少字了?会写多少字了?会算多少内的加减了?并以此来衡量一个幼儿园的好坏。为了迎合家长的这种心理,农村的幼儿园会以知识的传授为主要目的,每天把孩子关在教室读书、识字、写字。缺乏户外活动的结果导致抵抗能力下降和反应迟钝。

孩子的问题还有许多,就不一一列举。面对孩子的种种问题,幼儿园应该采取怎样的解决措施?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孩子最需要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有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我想每个幼儿园的承办人都应该清楚:幼儿园教育本来就应该寓教于乐,让幼儿在游戏、玩耍中获得知识。

当然,改变幼儿园的“小学化”倾向教学,转变观念,把课程从狭隘的课堂教学扩大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环境环节中去。本学期开学之初,我了我们坚持了五年的作息时间模式,对原有的“一日活动安排”进行了重新设计,并针对孩子出现的问题采取了必要的改革措施。

措施一:增加谈话环节

1、在“一日流程”中开设出一个谈话环节,谈话的主题由各班主任自己定。比如小班在刚开学前两周可以是:“上幼儿园我不哭”“不挑食”“讲卫生”“我要自己走!”等。中班可以是:“怎样做一个爱干净的小朋友”“我会穿衣和鞋子”“我爱我的幼儿园”等。大班可以是:“如何帮助同伴”“我长大了!”“不做调皮的小怪兽”等等。

2、各班级针对班内突发的状况组织讨论,或是在发现个别孩子的不良行为时的一个随机探讨。即时指出,予以纠正。

不管组织的“谈话主题”是什么,老师要不断鼓励孩子大胆发言。且始终围绕两个目标进行:一是开发孩子的语言能力,二是在行为习惯、道德品质方面对孩子提出要求。

措施二:加强家园沟通

家园沟通我认为包括两个方面的沟通:一个是与留守在家里的老人之间的沟通;一个是与在外打工父母的沟通。沟通的方式有许多。

1、电话访问。把孩子的在园生活、学习情况及时反应给老年人。让老年人时刻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和身体状况。

2、召开家长会。一步步从思想上改变老年人的想法,告诉他们正确的育儿常识和孩子在幼儿园应该学习什么?

3、定期出版《教育文摘报》。内容可以涵盖幼教资讯、家庭教育方式方法、家园共育、专题研究、理论探索、园本研究等等相关知识。

4、网络联系。考虑到有些老年人是不识字的,文字的东西他们无法看懂。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与年轻的家长沟通了。开通园内QQ、信息群、微博来进行交流,让他们了解孩子的近况,知道最新的幼教资讯,配合幼儿园各项工作的开展。当我们与老年人的沟通出现阻碍时,年轻的父母还可以充当一个桥梁,疏通家园之间的关系。

措施三:注重体育锻炼,以游戏带动教学

1、本学期幼儿园添置了呼啦圈、篮球、跳绳等体育用品。老师也自制了部分体育游戏用品。

2、把每天上午的10点至11点设为幼儿园“室外活动”时间,各班把孩子带出教室,组织丰富的户外活动。孩子身体强壮了,性格也随之开朗。

3、鼓励老师把各项教学游戏化、教学方式多样化。摒弃“课桌”教学,大胆尝试把“语言”、“社会”等课程也拉到室外去上。

4、 以“室外活动”为主题展开公开课比赛。看着那一张张纯真的笑脸,你会由衷地发现,什么才是孩子需要的。

通过对以上各方面工作的落实,我们取得了一定成效。

每天,都能够看到孩子在室外活动的快乐身影;孩子来园时会主动与老师问好,懂得了礼貌和交流;会主动地与同伴讨论事情,与老师诉说所见所闻。

幼儿如何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幼儿 教育 培养 良好 习惯

一、良好的习惯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作用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的一位:“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大家都感到非常惊奇,他说:“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事实上,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他们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就是幼儿园教师教给他们的良好习惯。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顾明远也提出:“习惯养成以后,就会变成一种信念,一种自动化行为,一个人的道德信念也是这样养成的。”在幼儿教育中着重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不仅能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将好习惯变为下意识,还从源头上扼制住了很多疾病的传播,促进了幼儿身心健康的共同成长。

二、当前幼儿园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教育现状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当是幼儿长进之大策,然而现在的教育很多时候却忽略了这一根本点。纵观当今的幼儿教育,很多幼儿园重知识、轻习惯,重科学、轻人文的现象比比皆是,只注意工具理性的培养,却忽视了幼儿作为一个个体在情感、价值、精神、社会交往等方面的需要。由此导致一些幼儿已显露出“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及性格孤僻、缺乏健全人格、不会关心别人、不会与人交往共处、不诚实等性格行为。诸如此类的状况,让不少家长也尝尽了苦头,人们逐渐认识到,一味注重知识学习、潜力开发,而忽视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精神、情感方面的需求,有可能是在花掉巨资干了一件影响孩子一生幸福的事。因此,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将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从多方面入手来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趁早培养,习惯既是通过反复练习逐步养成的,又有“小时候养成的习惯最不容易改变”的特点。从小养成好习惯幼儿将终身受用;反之,一旦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形成低劣的道德信念,幼儿一生都会深受其害。一言以蔽之,幼儿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笔者将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具体论述。

(一)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幼儿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幼儿的一生发展考虑,教给他终生有用的东西。阅读习惯是人一生发展的利器,爱读书、善读书,随时从书中汲取精神营养和对发展有用的信息,是所有成功人士相同的经验。一方面,幼儿阶段是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发展初步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时期,教师要好好把握。像美国学前教育就允许幼儿到处乱涂乱画、带图书回家;德国把禁止对幼儿进行智力开发写进了宪法。教学中不把识字、获取较多的知识当目的,而以亲近图书、养成良好的习惯、不断提高获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为早期阅读的诉求,这应成为我们培养幼儿阅读习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应成为我们做好学前教育工作的“指南针”。另一方面,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意亲近、观察、了解大自然,对世间万物都感兴趣,都有创造性的构想和了解的意愿。幼儿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幼儿这一特点,来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比如图画书是连接幼儿想象与现实的通道,幼儿对其充满了兴趣,他们会把图书当玩具珍藏、涂画,凝视书中神奇玄妙的世界。他们有时或边翻边自语,来了兴趣还会就其中的一幅图,要求教师“再讲一遍”,这是没有任何功利和压力的“原生态阅读”,完全出自渴望了解世界的本能,教师如果因势利导,将很容易养成终生受用的阅读习惯。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作为幼教工作者,为了让幼儿健康成长,必须要让他们注意全面饮食,克服挑食的问题。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幼儿,对营养的需求非常广泛。现代家庭的生活条件优越,理应不存在营养问题。但实际上,我们却看到由于家长对孩子的宠爱迁就,致使孩子任性娇惯,只吃想吃的,结果饮食中出现了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最严中的就是挑食的习惯。遇到喜欢吃的就会暴饮暴食,看到不喜欢的饭菜就摇头,甚至一看见不喜欢的菜就会恶心、呕吐……营养摄入得不平衡、不全面,会对幼儿的身体、智力发育造成不良的影响。作为幼教工作者,为了让幼儿健康成长,必须让他们注意全面饮食,克服挑食问题。怎样才能纠正幼儿挑食的坏习惯呢?坚持正面引导,耐心教育是关键。比如有的小朋友吃饭时不吃菜只喝汤,刚开始的时候,我就满足她的要求,只盛汤不盛菜,慢慢地我就给她少盛一些菜并告诉她:“老师盛的菜不多,相信你一定能吃完。”果然她吃完了。后来我就慢慢地加多菜量,经过一个学期的培养,这位小朋友终于不再挑食了。

(三)培养幼儿做事有始有终的良好习惯

如果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幼儿做事经常是三心二意、虎头蛇尾的,比如说要看书,可刚拿出书来摆在桌上又说要喊着画画,刚把画纸拿出来没画两下,又要去搭积木。如果幼儿出现这种现象我们应该如何去引导呢?首先不要随便打断幼儿的活动,无论他在专心致志地玩还是做其他的事,教师一定不要随便打断,如果随便打断,会引起幼儿的对立和反感,不利于培养幼儿注意的集中性和坚持性,而这些良好的注意的品质恰恰是日后专心学习的重要条件。其次,不要同时给幼儿安排多件事。幼儿年龄小,往往不能很好地分配自己的任务,如果安排的事情过多,会导致幼儿一事无成。最后适时地给他们一些指导。教师要对幼儿适时做一些指导,比如给他一些提示、鼓励、检查或者提出新的要求,这样有利于幼儿做一件事情的时间会更长一些。

参考文献:

[1]徐雪兰. 浅谈幼儿习惯养成教育[J].新课程学习,2011(5).

[2]王联苏. 浅谈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J].山西教育,1999(1).

[3]祖冲燕. 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2(15).

[4]张淑慧.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J]. 陕西教育,2012(4).

[5].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J]. 课程教育研究,2012(27).

幼儿如何教育范文第4篇

幼儿教育身心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其目的是使幼儿得到完整的发展,在体力、认知、社会性和情感等方面都得到协调发展。幼儿教育要把培育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育重点,要从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的高度审视幼儿教育的目标,树立新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培养幼儿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幼儿教育应是创造型的而不是传递型的,幼儿教育不应只限于向儿童提供社会已形成的观念、知识、技能,同时还应为他们创造一个充满探索机会的环境,引导他们去思考、去尝试、去发展,去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儿童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才能感受到学习的意义,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愉快,激发起求知欲和主动学习的热情。教学游戏化,就是一种创造型的教学模式,谋求的是幼儿园的教学具有游戏般的形式与趣味,追求游戏的境界。适合儿童的游戏多种多样,如体现集体主义精神的活动,如拔河、接力、集体表演、跳绳等,孩子通过活动,能感到自己是集体当中的一个成员,自己落后,就会影响整个团队。这种游戏利于培养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增强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开展表现孩子个体能力的活动,如起床叠被、刷牙、洗脸、背歌谣、抢答问题、画画比赛等,不仅能培养孩子掌握生活技能,更能培养幼儿独立自主的精神。幼儿园开展的各种表演会、演讲会、故事会、儿歌大赛,都会激励孩子争强上进。

多让孩子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受教育,应成为广大幼教工作者的共识。目前我国的家庭结构,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的厚爱与殷切期望,远远高于孩子所能承受的程度。因此,相当多的儿童虽然知识技能掌握较好,但学习能力差,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责任感;社会适应性差,缺乏独立管理自己的能力。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应该是帮助学习者会学习,学会生活,具备不断学习的态度和能力,积极适应社会生活的态度和能力,这是当今幼儿教育所面临的新课题。

二、可持续性发展素质的教育

幼儿的可持续性发展素质教育问题,其实质是教育者如何保证自己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幼儿身体、心理的教育、影响过程,是幼儿身心发展进步的过程,不断提高的过程。当前存在的一种十分可怕的幼儿教育现象是:不顾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不顾幼儿的个性倾向性及其特征,不讲究方式方法,一味地追求幼儿能弹琴、会绘画、能背诗、会唱歌、能说英语、会操作电脑……致使幼儿对学习生厌,对社会生厌。这是教育者错误的幼儿教育观的具体表现。幼儿是一个整体,而不是成人的分支,形象地说,幼儿是棵小树,不是大树的枝叶、分体,幼儿是主体,是一个具有巨大潜能发展的个体,幼儿园要把幼儿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培养,使其身心各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主体性作为人的本质属性,在主体实践中表现为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结合幼儿的特点,幼儿的主体性在其认识、实践活动中更多地表现为好奇心、主动性与自信心。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幼儿园教育首先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学科学的兴趣。“科学始于好奇”,幼儿天生的好奇是对幼儿科学教育的基础。好奇心又是兴趣的先导,因此要从小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满足幼儿的求知欲。教师要善于在日常生活活动中观察幼儿、了解幼儿,在活动中多给幼儿一点时间让他们互动、协调、相互磨合去探索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当幼儿带着问题去问老师时,教师不应该简单地将结论告诉幼儿。告诉幼儿问题的答案,远不如让幼儿自己思考“为什么”来得重要。例如,当幼儿问“鸟儿晚上睡在哪里”时,教师不必直接回答,可以与幼儿一起探索鸟儿晚上的可能去处;当幼儿问“黄色和蓝色颜料混合后会变成什么颜色”,教师不要简单地告知“会变成绿色”,可以说:“是啊,那究竟会变成什么颜色呢?”以此来引导幼儿去试验、去思考,让幼儿自己去得出结论。同时还可以通过一些开放式的问题,激发孩子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由灌输变成启发、引导,让幼儿在主动参与的活动中,逐步构建自我,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而自信心反过来又促使他们更积极主动的生活,满足成功体验的需要,超越自我,在这种良性循环的教育过程中,使幼儿获得持续全面的发展。

三、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每个孩子都有自身成长的规律,只有尊重这一规律,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才能调动孩子内在的积极性,发挥其主动性,更好地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爱问爱说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就是在不断地问、不断地说的过程中逐渐了解世界。作为幼教人员,要耐心倾听并解答孩子喋喋不休的问题,那是孩子思想火花在闪烁,只有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让孩子尽情探索,自主选择,自由创造,才能增强孩子探索的乐趣。幼儿教育是开放性的而不是封闭性的,开放的幼儿教育必然是儿童主动参与的教育过程,儿童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各种经验学会如何表现自己,如何与别人交流,如何探索世界,而且学会如何继续不断地完善自己。

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障

幼儿如何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幼儿教育;合作意识;合作能力

幼儿在3岁进入幼儿园后,就面临着不断社会化的教育和改变。其中,教师对于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也是其社会化进程中的一大重要因素。为此,本文将从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现状入手,分析幼儿教育过程中如何培养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以供参考。

一、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现状

自从计划生育成为一项基本国策以后,国内独生子女家庭的数量激增。在这些家庭中,独生子女成为家庭的中心,无论是其父母还是祖父母与外祖父母,均对其呵护有加与有求必应。如此一来,使得这些独生子女形成了过于自我中心主义的立场,当其离开家庭进入到幼儿园之后,这种自我中心主义的立场让其罔顾他人的感受,事事以自我利益为中心,无论是玩具还是餐点,均会第一时间据为己有。特别是在参与一些集体游戏的情况下,多数幼儿无法同他人进行有效地合作,也不顾及他人的感受,长此以往,导致这些幼儿因无法融入集体、被其他幼儿排斥在外而抑抑寡欢。针对前述情况的存在,幼儿教师必须帮助其改变自我中心主义立场,使其能够融入集体,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快乐。

二、幼儿教育过程中如何培养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为幼儿构建合作的契机,注重培养幼儿的人际交流、合作意识,注重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融入合作意识,切实培养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一)注重为幼儿构建合作的契机

幼儿教师要善于在带领幼儿进行日常游戏、活动过程中,为其构建合作的契机,如幼儿教师应当组织幼儿共同完成积木游戏、组织幼儿开展“过家家”等活动,从而帮助幼儿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领会到如何同他人进行友好的相处。比如,引导、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或全班作画,在这当中幼儿必须学习相互协商,互相配合,分工合作,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构图上、色彩上、内容上达到协调一致,共同创作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在游戏中,特别是在建构游戏、角色游戏中,幼儿间必须共同商量、友好合作、互相配合,才能使游戏顺利进行下去。除此之外,幼儿教师亦应当发挥大班幼儿的示范作用,如组织大班幼儿对小班幼儿进行一对一的帮助,使小班的幼儿能够从中学习到人际沟通和交往的技巧等。

(二)注重培养幼儿的人际交流、合作意识

合作需要不同主体的协同参与方才能够得以完成。然而从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因幼儿对于同一事物的看法不一,极易使其在参与游戏活动中发生矛盾,导致游戏活动无法进行下去,为此,幼儿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幼儿的人际交流、合作意识。1.教会幼儿使用敬语。如“请你和我们一起玩,好吗?”“我们一起来商量商量吧!”“让大家一起替你想个好办法!”“你愿意参加我们的游戏吗?”“谢谢大家的帮助!”一次次的交流与沟通,孩子们渐渐掌握了交流沟通的技巧,也就完成了合作的第一步。2.教会幼儿如何同他人进行合作。幼儿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活动之前,应当让幼儿意识到与他人合作之前进行沟通的重要性。具体而言,幼儿教师要先为幼儿进行示范,使幼儿通过对教师举止的模仿,逐步领会到如何同他人实现良好的合作。

(三)注重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融入合作意识

幼儿教师要善于利用不同的教学活动,帮助幼儿实现合作意识的培养。如教师应当组织幼儿一起参与拼图游戏,组织幼儿一起进行积木的搭建等等,这样一来,幼儿将逐步领会到同他人进行合作的技巧,进而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自觉改变其先前所遵循的自我中心主义立场。例如,在幼儿美术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幼儿分组合作,相互协商,分工合作,以便在构图上、色彩上、内容上达到协调一致,共同创造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又如,建构游戏中,教师也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合作,将幼儿两三个人分为一个小组,在小组内共同商量,友好合作,并且互相配合。经过一段时间的合作与磨合,很多幼儿都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并且增强了合作的技巧。不仅是美术活动和建构活动,体育活动也可以训练幼儿的合作能力,比如我园经常开展的“两人三足”“火车过山洞”“拔河”等体育活动,都能使幼儿在活动时就不再自顾自的玩耍,而是会寻找合作伙伴来一起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