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言文虚词

文言文虚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言文虚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言文虚词范文第1篇

(一)(2016·随州)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1-4题。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①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②几滑净,因书之,真草②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④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⑤之若是,未必后人也。”

(选自《晋书·王羲之列传》)

【注释】①姥(mǔ):老妇。②篚(fěi):圆形竹筐。③真草:楷书,草书。④抗:抗衡,相当。⑤耽:沉溺,沉迷。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善鸣,求市未能得(擅长(善于))

(2)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前往(去))

(3)当举群相送耳(全(全部))

(4)使人耽之若是(假使(假如,如果))

2.“笼鹅而归”的“笼”与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B.横柯上蔽(《与朱元思书》)

C.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D.饿其体肤(《〈孟子〉两章》)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

王羲之前往看鹅,心里很高兴,坚持要求把鹅买下来。

(2)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王羲之的书法被世人看重,都是这类情况。(“皆此类也”意译为“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亦可。)

4.下列有关王羲之书法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B )

A.王羲之是中国古代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

B.王羲之是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齐名的唐代四大书法家之一。

C.王羲之书法刚健而娟秀,朴素而精巧,真率而蕴藉,飘逸而端庄。

D.王羲之《兰亭集序》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二)(2016·长沙)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禾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举元符三年进士。(时)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禾请增戍①、缮城壁,以戒不虞。或指为生事,格②不下。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

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等表里为奸③,搢绅④侧目。禾曰:“此国家安危之本也。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舍⑤,则非其职矣。”首抗疏⑥劾贯,复劾经臣:“怙宠弄权,夸炫朝列。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⑦得与?”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⑧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曰:“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释】①增戍:增加防守兵力。②格:搁置。③表里为奸:内外呼应做坏事。④搢绅:同“缙绅”,士大夫的代称。⑤迁给舍:指陈禾将改任给事中的职位。⑥抗疏:上书直言。⑦宦寺:宦官。⑧曹:辈,等。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B )

A.武备宽弛,东南尤甚/弛担持刀(《狼》)

B.或指为生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C.人服其先见/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D.此国家安危之本也/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愚公移山》)

【解析】A.松弛/放下;B.有的人;C.佩服/名词作动词,穿戴;D.根本/本来。

2.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B )

例句: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

A.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C.宋何罪之有(《公输》)

D.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解析】A.代词,指“这种景况”;B.助词,的;C.宾语前置的标志;D.音节助词,不译。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禾引上衣,请毕其说。

陈禾拉住皇上的衣服,请求让自己说完。

(2)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

陛下不惜被撕破衣服,我难道敢吝啬头颅来报答陛下吗?

4.本文中陈禾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陈禾的进谏方式与我们学过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的进谏方式有何不同?你更赞同哪一种?请阐述理由。

①陈禾品质:有先见之明,忠于职守,敢于进谏,刚正不阿。__②进谏方式:邹忌进谏时采用讽谏的方式,由小及大、由此及彼、由家事到国事,用自己的切身体验去规劝齐王。陈禾采用的是直谏的方式。__③开放题:赞成邹忌。原因:采用委婉的方法规劝齐王,使齐王乐于接受。赞成陈禾。原因:陈禾的方式直接,让君主直接明了地知道自己的不足和过错。

(三)(2016·天津)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李侍郎①绂②,性聪慧,少时家贫,无赀③买书,乃借贷于邻人,每一翻译,无不成诵。偶入城市,街衢④铺店名号皆默识之。后官翰林,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⑤,公皆读之。同僚取架上所有抽以难公,无不立对,人皆惊骇。

(节选自《啸亭杂录》)

【注释】①侍郎:古代官名。②绂(fú):李绂,人名。③赀(zī):通“资”,钱财。④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大路。⑤《永乐大典》:明朝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百科全书式文献集。全书有22937卷,11095册。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少时家贫 少:年幼

(2)无不立对: 对:回答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

书库中原来的藏书有《永乐大典》,他都读过了。

3.结合全文,举例说说李绂是一个怎样的人。

李绂是一个天性聪慧、勤奋好学的人,“无不成诵”“皆默识之”“无不立对”,体现了他的聪慧;“无赀买书,乃借贷于邻人”“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体现了他的勤奋好学。

(四)(2016·黄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回答1-5题。

【甲】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二翁登泰山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甚友善。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①,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②,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③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注释】①第:房屋,宅子,家。②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约山西、陕西、甘肃一带。③曩:以往,过去,从前。

1.解释加点的实词。

(1)略无阙处(通“缺”,中断)

(2)属引凄异(延长)

(3)二人对酌(饮酒)

(4)越钱塘,绝长江(横渡)

2.选出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C )

A.或王命急宣 或异二者之为

B.故渔者歌曰 温故而知新

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虽不能察,必以情

D.乙翁欲扶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茂,趣味无穷。

(2)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从太阳出山(早晨)开始登山,到傍晚时,(他们)已经到半山腰了。

文言文虚词范文第2篇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司马光《赤壁之战》)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司马光《赤壁之战》)

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柳宗元《捕蛇者说》)

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苏轼《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欧阳修《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韩愈《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屈原《离骚》)

文言文虚词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言文;虚词;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其”是定语,还是小主语

文言文中,“其”常用为第三人称代词,有时做定语,有时做小主语。

做定语时,“其”可代人、代事物,有领属作用,可译为“他的”、“它的”、“他们的”、“它们的”。如:“并自为其名”、“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不可知其源” (《桃花源记》)、“其两膝相比者”(《核舟记》)、“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大道之行也》)。

做小主语(所谓小主语,指的是主谓短语中的主语,它的品位低于句中主语,故称其为“小”)时,“其”一般代人,可译为“他”,不加“的”。如:“秦王恐其破璧”(《廉蔺列传》)、“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陈涉世家》)”。

要区分这两种情况,要看“其”后是名词还是动词或形容词,如果是名词,它就是定语,如果是动词或形容词,就是小主语。

另外,认清“其”做小主语的标志也很关键。“其”做小主语时多在感知类动词之后,或是有“也”在句中表停顿的。

感知类动词,是指表示心理活动的或感觉器官感受外物的动词,如“知”、“视”、“闻”、“念”、“恐”、“嘉”、“羡”等。

为此,像“余嘉其能行古道”、“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谏太宗十思疏》)、“念悲其远也”(《触龙说赵太后》)和“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师说》),这六个句子中的“其”都是小主语;而“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谏太宗十思疏》)、“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其贤不及孔子”(《师说》)、“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过秦论》),这四个句子中的“其”都是定语。

二、“虽”的用法怎么辨别

“虽”的基本词性是连词,但在表达句间关系上却有所不同:有的表转折关系,有的表假设关系。要弄清楚是哪种关系,只要看“虽”所引出的内容就可以了。如果是真实的,“虽”就表转折,译为“虽然”;如果是虚拟的,“虽”就表假设,译为“即使”。如“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口技》)、“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虽千里不敢易也”(《唐雎不辱使命》),其中“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乘奔御风”“(给予)千里”都是不可能的,是虚拟的,就是假设关系;而“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谏太宗十思疏》)、“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中“下愚”和“愚”都是说话者自认的事实,这个“虽”就表转折关系。

三、漫说“所以”

“所以”在文言文中是个复音虚词,由它所形成的“……所以……”是文言固定句式之一,这种句式在文言文中使用频率较高,如:“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禅山记》),“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伶官传

序》),“此世所以不传也”(《石钟山记》)。

“……所以……”的用法主要表现为两种。一种表示原因(简称为“原因类”),可译为“……的原因”或“……的缘故”。上面引的三个句子中都是这种用法,这三个句子可以相应地译为“这(就是)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并谨慎地采取的缘故”,“推究庄宗得到天下的原因和他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这个道理了”,“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另一种则表示手段、目的或凭借(简称为“非原因类”),可译为“用来……”或“……的方法”。如我们最熟悉的句子“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中的“所以”,都是这种用法。这两个句子可以分别译为“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这样可)用来放开眼界、开阔胸怀,尽情地享受观赏和耳听的乐趣,实在是令人高兴啊”。

文言文中的“所以”与现代汉语中“所以”虽然都是复音虚词,又都能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然而,在用法上却有本质的不同。文言文中是用它来引出原因,译文中不再出现“所以”的字样,而是换成了“的原因”(的缘故);而现代汉语中是用它来引出结果,“所以”的字样因其意义而得以保留。这是古今异义的地方,要特别注意。

文言文虚词范文第4篇

众所周知,如何让学生掌握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及意义,提高他们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这是文言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为此,笔者在文言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大量例句,找出常见的虚词的主要用法,通过总结规律,把零散的知识加以归纳、综合,编成口诀让学生识记,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这里,遴选几则编得较好的虚词口诀,就教于方家。

“以”字口诀

“以”作介词有五用,首表行为之依据,常“拿”“按照”“依靠”译,“率领”“带领”能应急;或“提宾”或“原因”?用“把”或“用”随句意;引出时间和处所,和“于”相同“在”“从”译;若表动作之对象,“和”“跟”相“同”用如“与”。“以”作连词很常见,和“而”相似有五用:常表并列或递进,译成“而且”“又”能行;承接目的凭句意,“动‘以’动”型“以致”通;“由于”句后是原因,因果连词不难认;“状‘以’中心语”,修饰关系要搞清;其中一点较特殊,转折不在“以”用中。

“之”字口诀

“之”字作宾置谓后,代人代物要分明;“之”字紧跟定语后,译作“的”字不用问;“之”字带宾充动词,译“去”译“到”随句型;“之”字跑到动词前,倒置宾语认得清;“之”字夹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之”作语助不翻译,调整音节作衬音。

“即”字口诀

或表假设或让步,“即”在前句容易认;译成“纵使”或“如果”,最好句中把意定;置于动前作副词,证明前后联系紧;若译“就是”莫奇怪,正是判断好例证。

“因”字口诀

“凭借”方式而“通过”,介词“由于”表原因;“于是”连词承上文,随“便”“乘便”没疑问。

“则”字口诀

“则”作连词很重要,多种关系莫混淆;转折位于后分句;并列翻译不紧要;承接关系“就”“便”译;可译“就是”表强调;如和“向”“非”“若”字配,假设关系不用愁。

“其”字口诀

“其”字单作三人称,单数复数须认清;“其”作代词要当心,译时常用“的”字跟;“其”作定语小主语,活用为“我”表自称;指代“这”“那”和“其中”,要在句中把位定;“其”作副词列句首,多种语气须辨明;或表假设和选择,译作连词表呼应。

“且”字口诀

“况且”“并且”能译通,正是连词表递进;充当副词很特别,“暂且”可译“将近”行。

文言文虚词范文第5篇

文言虚词数量虽少,用法却很复杂,通过归纳和比较来整理比较合适。同学们已有多年学习文言文的经历,积累了不少实例,也为归纳比较提供了条件。

对于兼具好几种词性的虚词,譬如“之”“其”“以”“焉”等,归纳比较时一般先区分词性,而后再对同一词性下的不同用法进行分类。

对于词性单一或较少的,譬如“者”,我们可以这样归纳:

从实用出发,我们不再强调“者”的词性,而是以“指代者”“时间者”这样的名称直白显示它们的功能和意义,同为三字词,又比较上口,配合文字说明,容易记忆。

当然,光有用法的罗列还不行,没有实例作支撑,难以形成深刻的印象,比较也无从谈起。因此,在整理和理解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例句,尤其是用法极易混淆的例句。在做题时,同样应该参考这些典型的例句。

完整的归纳离不开深入的比较,尤其是易混淆的用法之间,比较尤其重要。

譬如在“指代者”和“停顿者”这两个例子中,“者”字都出现在判断句中,位置也很相似,用法容易混淆。但仔细比较,前者可译,有所指代;后者不可译,表示停顿――“者”的指代功能和停顿功能得到了有效的区分。

经过这样一番整理比较,“者”的意义和作用就比较清晰了。比如,在“齐谐者,志怪者也”“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两句中,各有两个“者”字,用法各不相同。前一句第一个“者”为“停顿者”,第二个“者”为“指代者”;后一句第一个“者”为“数量者”,第二个“者”为“指代者”。

无论是他人的归纳,还是自己的比较,都应以准确为本、实用为要,而后呢,还需要真正理解、牢固记忆并时常使用,这样,整理成果才不至于成为“花架子”。

先实后虚,以实促虚

文言虚词,往往意思比较实,而用法则显得虚。有些文言虚词,明确了它在句中的意思,就能很容易判断出用法。以“于”“乎”“以”为代表的介词,以“之”“其”“何”为代表的代词,表现得尤其明显。这时,我们可以采取先实后虚、以实促虚的方法,通过把握意思来帮助判断用法。

以“于”为例,有“在”“从”“到”“对,向”“比”“由于”等意思,每一个意思对应着一种用法,意思不同,用法也各异。譬如,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中,出现了两个“于”字,意思分别是“从”和“比”,明确了这一点,就确定了二者在用法上的差别:前者引出动作发生的地点,后者引出形容词的比较对象。

不过,也有一些文言虚词,无法译出它们的意思,譬如结构助词“之”,在用来取消句子独立性和充当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的标志时,在现代汉语中都找不到对应的词语。原本用法就比较陌生,又没有意思来辅助区别,怎么办呢?

既然结构助词“之”都出现在“A之B”结构中,只要明确A与B的关系,就能明确“之”的用法。这也是先实后虚、以实促虚的一种表现。

由于结构助词与句式可能存在的对应性,运用此法,在明确“之”的用法的同时,也把握了其所在句子的句式特点,可谓事半而功倍。

以“而”为代表的连词、以“也”为代表的句末语气助词,有的很难译出,有的不能直接根据意思确定用法,同样适用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