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苏格拉底柏拉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柏拉图家境优裕,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文法、修辞、写作成绩优秀,并对文学很感兴趣,写过不少诗歌及其他文学作品。他身体健壮、体力过人,非常喜爱体育活动,擅长多项运动项目。他也喜爱音乐和绘画,并有较高造诣。
3、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大约20岁时开始跟随苏格拉底学习,此后跟随苏格拉底8年,是苏格拉底的忠实信徒和亲密朋友。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诬告并处死,株连到柏拉图,柏拉图被迫离开雅典流亡国外,达12年之久。
4、他逃离雅典后游历了许多地方,如文明古国埃及、北非的希腊殖民地昔勒尼、意大利岛南部的城市塔林敦、西西里岛的城邦叙拉古等。在叙拉古由于与该城邦的僭主发生政治分歧,触怒了僭主,被卖为奴隶,幸遇朋友相助将他赎出,送回雅典,那时他已40岁。
5、柏拉图提出了比苏格拉底更为完整的教育理论。他的教育理论集中表现在他的最著名的一本著作《理想国》中。柏拉图认为当时希腊各城邦国家的政治制度都不够理想,弊端很多。于是他把当时希腊的各种政治制度以及当时希腊以外(如埃及等)的政治制度加以分析、比较、综合、总结,设计了自己的一种政治制度,作为自己的理想国家。这个“理想国”其实是一个奴隶主统治的等级森严的国家,而且是不可能实现的。不过其中也有不少很好的主张,这些主张对后世的政治有很大影响。《理想国》一书中有相当多的篇幅是谈教育的,所以教育界把它看成一本重要的教育著作。
6、柏拉图非常重视教育,认为抓好教育应是统治者的头等大事。他主张教育应该由国家来办理,由国家实行严格控制,教师应由国家聘请,教什么内容应由国家审查。他认为,所有公民,不分男女,不论是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奴隶除外),都应从小受到强制性的教育。他提出的教育内容非常广泛,主张受教育者应该德、智、体和谐发展。他提倡早期教育,是最早提出胎教的人。按照他的主张,儿童受学前教育应该愈早愈好。学前教育应以游戏为主。
7、克里同:和苏格拉底同年生,是同一区及同一族的人,是总角之交,又是多年的老朋友,有时也去广场听苏格拉底讲学,我与苏格拉底间也是“师友间”的“风义”。雅典的巨富,在苏格拉底受审时及苏氏投入狱中后不止一次表示愿意出重金为苏格拉底免除一死。但是苏格拉底执意不领情,舍身取义,为维护雅典民主制度所制定的法律献身、殉道。苏格拉底认为交纳赎金以求免于一死,实际上是承认自己有罪,这是苟且偷生。而不承认有罪,甘愿接受法律的裁决,虽然被处死了,但大义凛然,作为哲人,是最崇高的殉道表现。
8、苏格拉底对他说:“在没有找到别的好办法之前,我不能照你所说的那样去做,我不能听从你的劝告,请原谅我。”随即,苏格拉底甚至说:“就算那些人要使用比现在更加残酷的手段,如监禁、没收财产、杀戮等,我也不愿意逃走。”
关键词:理想国;正义的模糊性;柏拉图
前言
柏拉图是西方古希腊时期非常伟大的一位先哲,在西方思想史上是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人物。特别是他的作品以结构精巧、用心深远著称,在《理想国》中尤其如此。从第一卷的论辩地点、时间、人物以及主题之中,到处都体现出了他的独具匠心。
一、地点
开头一段,以苏格拉底的独白出场:昨天,我跟阿里斯同的儿子格劳孔一块儿来到比雷埃夫斯港,参加向女神的献祭,同时观看赛会。比雷埃夫斯港的人们是第一回庆祝这个节日,苏格拉底认为他们办得不错,但也不比色雷斯人搞得更好。[1]1这样的寥寥数语,便可引发诸多的疑问。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就是:为什么即将发生的具有深远意义的论辩地点,会选在了比雷埃夫斯港?
一般性地解释是,比雷埃夫斯港是个南来北往的地方,人们的目的不同,方向也不同,是一个多元化的城邦。并且它还是反雅典30寡头执政的一个民主堡垒。苏格拉底也是由于喜欢一些新鲜的和不同的事物才从雅典城出来,参与这次献祭并观看赛会。从前面他的独白可以得知,他对这次游访并不满意。借助苏格拉底的经历,作者柏拉图实际上发出了一个隐含的问题:民主是否值得争取,哪怕付出生命?考虑到比雷埃夫斯港这样一个有着大量外邦人士行迹的地方,以此作为一个大的背景,这个问题又被转换为一个更为基本的问题:多元化是否是一个理想的城市特征?
实际上,柏拉图也生活在一个所谓“礼崩乐坏”的时代。不过,在柏拉图那里指的是荷马史诗所代表的精神秩序的丧失。大量的迹象表明,柏拉图的许多作品也围绕着荷马的精神遗产打转。在《理想国》中,苏格拉底明里暗里提到荷马的地方有多处。如此,柏拉图与荷马的关系始终是个思想之谜。[2]
假如,盲诗人笔下的阿开奥斯(泛指希腊)众英雄当年远征特洛伊的主要出海口恰好是比雷埃夫斯港,那么《理想国》的叙事效果就会变得非常戏剧化。柏拉图意欲何为?
文学化后的《荷马史诗》仍然掩盖不了事情的实质,那就是,阿开奥斯人的远征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海盗集体打劫――不管以什么名义。而且史诗本身也说明了这一问题,尽管依凭着某种神义论,但仍却只有极少数人回到了希腊。《奥德赛》部分的主人公奥德修斯更是历经了艰难险阻。不过正如有观察者指出的那样,《奥德赛》的主题是和解:神与神的和解;神与人的和解;人与人的和解;家庭中成员的和解。由此,荷马史诗所表征的伦理秩序才能得以建立。然而,柏拉图则恰好遭遇了这一秩序崩溃的晚期,他也并非是想重塑这个秩序(相似的,我国的孔子也并不是在原教旨式地恢复周礼),他有他自己的想法(当然是通过苏格拉底表达出来的,并且要区分他和苏格拉底的观点本身就是不可能的)
因此,把辩论地点设在比雷埃夫斯港的另一层深意也浮现出来,那就是:在此地设一个招魂台,试图将当年远征的众阿开奥斯英雄们的灵魂呼唤回来,参与当下的会饮!甚至从年轻的、孔武有力的后生玻勒马霍斯、阿得曼托斯、尼克拉托斯们的身上也依稀有着当年的阿伽门农、阿喀琉斯、奥德修斯等英雄们的影子在晃动。
在荷马那里,通过诸神的暗斗和凡间的明争,从新界定了正义与不正义的界限[2]P24。柏拉图则轻描淡写的认为:何必那么麻烦!并且,从整个《理想国》看来,柏拉图也多多少少为那些阿开奥斯的英雄们的行径既感到可悲也感到惋惜,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正义秩序的模糊!如此,在接下来的第二卷中,苏格拉底明确对荷马提出了批评,尤其是在对年轻一代的教育中,更不应该相信荷马那套歪理邪说。神只有一个,那就是理性。苏格拉底最后被寡头们以“渎神罪”判处死刑,这里的这个“神”想必无论如何也与荷马脱不了干系。[2]
二、第一场和第二场论辩
苏格拉底与年轻的同伴格劳孔在参加完献祭和观看赛会后正准备返回七公里外的雅典城,却被比雷埃夫斯港的富人克法洛斯的儿子玻勒马霍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挽留了下来,他们被带到了克法洛斯的家里。克法洛斯非常高兴的欢迎苏格拉底的到来,并希望他能拿这里当自己家一样,跟这些年轻人交游,结成好友。而苏格拉底则没有给他好脸色,并且唱了反调。他说他喜欢和克法洛斯这样的上了年纪的人谈话,进而问了一个相当没有礼貌的问题:像你克法洛斯这样年老而行将就木的人在晚年究竟有何感想呢?[1]3
苏格拉底这时确实是很有火气,本来这次出游就已经失望了,还被克法洛斯的儿子玻勒马霍斯以武力半要挟到了这里(从后面几卷的主要论辩对手来看,他的伙伴格劳孔也是“同谋”之一,因为格劳孔几次在没有苏格拉底授权下代他答了话,苏格拉底本人也许一开始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在港口,他原想说服玻勒马霍斯让他们回去,但却得到了相当强硬的回复。于是,这一肚子的怒气只好发泄到这个老头子,也是他的老朋友克法洛斯身上。但是,这次会谈发生在苏格拉底59岁时,一个即将步入老龄的年纪,因此发火的同时也是相当真诚的向年长于他的朋友求教。这一问,实可谓刚柔并至。
而克法洛斯的热情也是相当真挚的,他察觉到了苏格拉底的不满,但却认真的回答了问题:不应该介意年轻美好时代的过去,也不应该把年老当成痛苦的源泉。他从索福克勒斯诗篇当中升华了这种感悟,上了年纪的确使人心平气和,宁静寡欲。他认为许多痛苦的产生是源于人的性格而不是年纪。苏格拉底听出了克法洛斯对自己的宽恕,并且也有点感佩了,但为了激起话题,他又反驳的问了一个比较尖刻的问题:人们会认为你克法洛斯有万贯家财当然会有这许多安慰。[1]4
克法洛斯则说自己的家产大部分是继承下来的,并且遗留下去的也不会比继承的多,自己并不是一个守财奴。而且引用了品达的诗来表明自己“有债照还,有话实说”这种正义。苏格拉底归纳了他的话:正义就是指不欠债,说实话。旋即还提出了反驳的例子来说明这样的情况有时是正义,而有时又是不正义的。比如说,一个朋友在头脑清楚的时候曾把武器交给你。假如他后来疯了,再跟你要回去。任何人都会说不能还给他。如果竟还给了他,那倒是不正义的。把整个事情告诉疯子也是不正义的。[1]6就这里,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展现了出来:正义自身意味着什么?
克法洛斯在辩论中渐入窘境,他的儿子玻勒马霍斯把他从苏格拉底的反驳中解救了出来,做了继续辩论的接班人。而克法洛斯则脸上带着笑意的去祭祀了。这里又是一个有趣的场景,克法洛斯是一个虔诚的宗教徒(按时祭祀),这才是他到了年老却仍心平气和、宁静寡欲、和善待人的根本原因。在《理想国》的后面几卷里,克法洛斯再也没有出场,这是否是在用这个执着的宗教徒的离去来表征盲诗人荷马笔下的诸神的隐遁?另外,克法洛斯短短地在场分别引用了诗人索福克勒斯和诗人品达的诗句,并且他的儿子玻勒马霍斯也是引用了诗人西蒙尼得的话才把他从苏格拉底的问话的穷追猛打中开脱出来。所以,这部作品的另一个基调也随之定了下来:诗人与哲学家的关系。但是,正义在二者那里的意指是根本不一样的。
在与玻勒马霍斯的论辩中,苏格拉底通过自有的辩证法将他的正义就是欠债还钱修正为“正义就是给予每人恰如其分的”。玻勒马霍斯心悦诚服的同意了苏格拉底的观点,这与刚开头挽留他时的强硬的不听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来与苏格拉底一样,玻勒马霍斯也被雅典的寡头杀害了。
三、第三场论辩
第三场论辩的一开始,苏格拉底的对手智者色拉叙马霍斯就以一个非常强势的姿态出场。他给出了这样的一个说法: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1]18苏格拉底针对这样的说辞,解构了他的观点,其逻辑进路大致如下:
A.色拉叙马霍斯认为正义就是遵守法律;
B.他也同意统治者有时会犯错误;
C.错误的法律不会使统治者获取利益;
D.因为色拉叙马霍斯认为正义就是遵守所有法律,这就意味着有些时候遵循法律不利于统治者;
E.在这里,色拉叙马霍斯就自相矛盾了:正义同时有利于和不利于统治者。
克勒托丰支持色拉叙马霍斯,所谓强者的利益,是强者自认为对己有利的事,也是弱者非干不可的事。但是色拉叙马霍斯拒绝了这种极端的正义定义,他认为统治者就像手工艺者一样,应当拥有足够的实际知识让自己在严格意义上是其所是。苏格拉底紧接着给出了第二个反驳论据:
A.统治者就像手工艺者;
B.所有手艺者都直接指向和寻求对象的利益;
1.医生之于疾病;
2.舵手之于航行;
3.所有手艺者都本真地指向寻求和提供利益给对象,
那么统治者也会提供利益给被统治者而不光是只维护其自身。深入一点看,苏格拉底的这次反驳实际上已经有了后来黑格尔“主奴辩证法”的萌芽。
高超的智者色拉叙马霍斯迅速改变了自己的立场:不正义优于正义,比正义更有力量,不正义能带给自身利益。转换一下,这又说明了另外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正义当道时,不正义却能给自己带来好处?或者,什么是正义的价值?针对这个问题,苏格拉底给出了第三个论据来反驳色拉叙马霍斯:
A.统治就像手艺或艺术;
B.手艺人通过他们的工作获得报酬;
C.这就暗示他们的工作不仅是获取利益,他们要求报酬来偿付他的工作,手艺不仅为了利益,特殊技艺之外还有一种共同的技艺;
D.统治者获取报酬;
E.因此,统治者获得利益是因为治理技术,而并不因其是统治者。
期间,苏格拉底还讨论了德性的问题。但最后,他还是承认,仍然没有讨论出什么是正义?正义是不是一种德性?也没能证明正义的活着优于非正义的活着。[1]43时至今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基本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确切回答。
结语
对于经典,其意蕴远非字面表达所能穷尽,这才是经典的真正魅力所在,它给予人们思考的无限性与连续性,让人们能真正的获得思。而哲学也并非是一种逻辑复印,文以载道,经典让人们获得这种真思以后,也才能逐步的接近哲学。(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案例 智者学派 亚里士多德的人文主义思想 分析
【中图分类号】 G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2)10-054-01
人文主义思潮在西方那块沉睡的土地上破土而出,使“神意学说”笼罩的土地上绽开了一个裂口,从此,这个裂口被越撕越大。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使人类开始发现人在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突出”作用,开始发现“人”的价值和力量,认识到人类才是世界的中心和主宰,指出天堂和来世是虚幻的境界,现实社会才是人类实现自己价值的所在,在这一股思想解放潮流中,西方人文主义思想逐渐由古代的朦胧稚嫩到成熟,并且成为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专制,实现自己理想的强大思想武器。现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一文的教学案例设计如下。
一、教学目标设计
1. 识记:智者学派的概念,“人是万物的尺度”出现的根本原因,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观点。
2. 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的积极性和局限性。
3. 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对智者学派出现的背景、主张及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古希腊文化的辉煌,教育学生追求真、善、美。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智者学派出现的背景、主张及影响和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对人文主义的发展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公元前5世纪,随着雅典等一些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生活,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古希腊开始了一场关注对物质世界认识的“智者”运动,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普罗泰格拉,他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这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苏格拉底对智者学派的观点进行了批判继承,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体现了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这一观点为希腊全民所拥护并推动了城邦的发展。柏拉图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亚里士多德则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这些思想对后来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和进一步发展的过程是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教材由三个子目构成,第一目是“人是万物的尺度”,第二目是写苏格拉底对“人是万物尺度”的批判继承和发展。第三目写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人文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第一目先用一个自然段写了“智者学派”出现的背景。古希腊人信奉多神教,相信神能主宰人间祸福,为了讨好神,祭奠神而举行各种节庆。于是这些神话也成了文艺作品取之不尽的题材。公元前5世纪以后,古代希腊奴隶制经济进一步繁荣,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起来,并达到顶峰,雅典成为古代希腊的政治和文化中心。面对人在社会中日益突出的中心地位,有些学者开始怀疑社会现实和宗教,把研究的重点转移到人本身。在公开化讨论或辩论中,必须具有雄辩、修辞、哲学及数学等知识,于是“智者学派”应运而生。教材中利用“历史纵横”附属材料讲述了何谓“智者学派”。它把“人”作为研究中心,是西方人本主义的最初表现。同时,它也存在着许多的局限性,如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需求,都是万物的尺度,于是当人们意见分歧时,就没有可依据的客观真理来判断孰是孰非了。但从整体上看,普罗泰罗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体现了古代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不但体现出初步的唯物主义思想,而且打击了迷信思想,突出了人的地位和作用。从这个角度看,智者学派的思想影响是深远的,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作用,总之,它的这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第二目写苏格拉底对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批判继承发展。相对于智者学派否定神,突出了人的价值,这对于反封建神学是具有积极进步意义的,但智者学派认为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这就过分强调了人的个性,否定了公众的道德标准,于是苏格拉底针对雅典社会道德沦丧的现象,为了重建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退中的城邦制度,他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在此基础上,他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美德,美德来于知识,最高的知识是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知识,于是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思想。
关键词:美德;本质;途径;方法
在柏拉图的《普罗泰戈拉篇》里,苏格拉底与普罗泰戈拉讨论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起初,苏格拉底认为美德不可教,后来,他似乎准备接受美德可教的观点,但是又否认有美德教师。在柏拉图的《美诺篇》里,苏格拉底继续与美诺探讨这个问题。苏格拉底和美诺都认同美德是知识,而知识应该是可教的,因此美德也应该是可教的;但是他们又都认为没有美德教师,因此美德是不可教的。那么,美德到底是否可教?到底是否有美德教师?如果美德不可教,有美德的人的美德到底从何而来?仔细研读柏拉图的这两篇对话,对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不无启迪。
一、美德、知识和教师
从这两篇对话的内容可以看出,美德到底是否可教,主要涉及以下两个论点:
第一,美德是不是知识?苏格拉底、美诺和普罗泰戈拉一致认为:如果美德是知识,那么它是可教的;反之亦然,美德若是可教的,那么它是知识。
第二,是否有美德教师?苏格拉底、美诺和普罗泰戈拉一致认为:若是有美德教师,那么美德是可教的;但若一个美德教师也没有,那么美德是不可教的。
苏格拉底和美诺都肯定美德是知识,但都否定存在美德教师。普罗泰戈拉则认为美德并不都是知识,但肯定有美德教师。由此可见,无论是苏格拉底、美诺还是普罗泰戈拉,都似乎自相矛盾。
在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那里我们都可以看到对这一矛盾的化解。柏拉图在《美诺篇》的末尾借苏格拉底之口说:美德即知识,但是知识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靠教育得来的,它是神的馈赠。美德的获得不是靠有美德的人的传授,而是靠灵魂的回忆。因而,只有精神的助产士,没有美德教师。亚里士多德的解决之道则是:人的美德可以分为两种,即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理智德性主要通过教导而发生和发展,道德德性则通过习惯养成。他还认为,凡是涉及道德德性的地方,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懂得它是什么,而是懂得它是怎样产生的。
姑且不论柏拉图的灵魂回忆说和亚里士多德的两种德性的区分孰优孰劣,其实,在《普罗泰戈拉篇》和《美诺篇》里已经给了我们很多线索,这些线索涉及道德教育的真谛:首先,美德不同于其他知识,它的获得强调践履,强调养成习惯;美德教育的途径不是单一的,不能单靠专门的美德教师,应是多渠道全方位的;美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应该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而不断变化;美德教育的方法不是灌输式而应该是启发式。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研究道德教育机制也很有启发。
二、美德的本质:美德是一种什么知识
尽管苏格拉底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命题,从而树立了理性主义道德观,但是苏格拉底对知识的理解相当复杂,作为美德的知识显然不同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知识,也不同于建筑、造船等知识。在《普罗泰戈拉篇》里,苏格拉底指出,建筑、造船等技艺是可以传授的,德性却是不可传授的,这就表明了这种知识和其他知识的差别。事实上,苏格拉底所谓的“美德即知识”中的“知识”不仅仅是认识和理解,而且包括能力和行动。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对于苏格拉底来说,所有的道德德性都是知识的样式,当我们认识到正义是什么时,就意味着我们是正义的。
理解苏格拉底关于美德和技艺的关系有助于我们理解“美德即知识”这个命题。麦金泰尔曾指出:“苏格拉底用‘知识’和‘技艺’的概念把这一切糅在一起,任何分离他们的企图都不可避免地导致把苏格拉底的观点简单化和歪曲他的观点。”一方面,作为美德的知识是一种与“技艺”密切联系的知识,获得德性就是获得某种“技艺”。也就是说,构成德性的知识不仅仅是相信如此这般的事情是事实,而且也是一种认识相应区别的能力和一种行动的能力。道德知识不仅是理论,更重要的是实践。道德知识的获得确实应该有如技艺的获得,包含一种行动的能力,能在行动中表现出来。对苏格拉底而言,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和理论层面的知识不是知识,有了美德这种知识就是像掌握了诸如游泳、建筑等一门技艺一样。另一方面,美德又和其他技艺不同,美德和其他技艺的不同究竟在何处呢?苏格拉底没有清晰地指出来。这个功绩要归于亚里士多德,他指出人有美德必须有三个条件:“首先,他必须知道那种行为。其次,他必须是经过选择而那样做,并且是因那行为自身故而选择它的。再次,他必须是处于一种确定了的、稳定的品质而那样选择的。”“说到有技艺,那么除了知识这一点,另外两条都不需要,而如果说到有德性,知识则没有那么要紧,这另外的两条则极其重要。”
有人认为: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观点有失偏颇,“无人自愿作恶”的观点忽视了情感和意志等因素对道德行为的作用。其实,苏格拉底对美德和其他技艺的区分,恰恰表明他意识到了情感、意志等因素对道德行为的影响,只是他没有进一步考察和论证这些影响。亚里士多德继承了苏格拉底的知识观,并且从经验出发,否认“无人自愿作恶”,转而考察影响人的道德行为的意愿和选择,考察人的品德养成的实践机制,从而开启了伦理学关于意志问题研究的先河。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知识区分为关于美德的知识和作为美德的知识。关于美德的知识,即对美德的认识和理解方面,是可教的;但作为美德的知识,即反复实践和内化成习惯方面,则是不可教的。然而单有认识和理解,美德这种知识还没有形成,所以从根本上说,美德不可教。我们可以教的是关于美德的知识,而不是作为美德的知识,不是美德本身。
三、美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谁是美德教师,如何教
从这两篇对话还可以看出:没有一个美德教师,却又处处都有美德教师。这说明道德教育的途径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渠道的。没有美德教师,但有精神的助产士。这说明道德教育的方法是启发而不是灌输。
如果没有美德教师,有美德的人的美德是从哪里来的呢?在《普罗泰戈拉篇》里,苏格拉底起先认为,美德不可教,也没有美德教师;有美德的人的美德不能传授给他人,人的美德的形成就像自由吃草的牛犊一样,碰上什么美德就自己吃了进去。也就是说,美德的形成是偶然的,是道德环境影响的结果。在《美诺篇》里,苏格拉底用一个从未受过教育的童奴有关于正方形的面积的知识的例子向美诺表明:没有教师,只有助产士来帮助不朽的灵魂回忆他已有的知识。普罗泰戈拉则认为,美德可教,也有美德教师,比如他自己就是。美德并非天生的或自然而然就拥有的,而是通过学习和接受教育获得的,是通过关心、实践、教导获得的。人们从孩子幼年起就对其进行教育和训诫,并且延续终生。总之,灌输或传授美德是可能的。而且美德教师不止一个,包括保姆、父亲、母亲、老师等。由于所有的美德教师都在尽力而为,所以就好像没有美德教师。
由此可见,苏格拉底和普罗泰戈拉关于“教”和“教师”的理解是不完全相同的。苏格拉底所谓的“教”就是由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灌输,提问和启发式教育不叫“教”;学生的思考和回答问题也不叫“学”,而是在“回忆”;提问者只是充当助产士的角色,不是教师。因此,在这种前提下,没有专业美德教师,美德也不可教。而普罗泰戈拉则认为“教”不仅仅是灌输,而且包括用寓言、故事、诗歌、音乐、体育等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包括在实践中对孩子的关心、训诫和劝导等;凡是对人的美德的形成施加了影响的人都是美德教师。也就是说,美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都是多样的,全方位的;“教师”角色也是多元的。因此,在这种前提下,有许多美德教师,美德也可教。
由此观之,苏格拉底和普罗泰戈拉的观点看似对立,其实并不冲突。前者否定了一种教育方式,后者肯定了另一种教育方式。在逻辑上,二者都是一贯的,在美德教育的机制上,二者也都是有道理的。如果二者对“教”和“教师”的理解一致,应该会得出一致的结论。这也是他们能够相互说服的原因,因为二者从不同角度说出了美德教育的真理。
综上所述,既有美德教师又没有美德教师。普罗泰戈拉的主张是有道理的,美德的教育确实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依靠多途径、多方法、全方位、长时间地潜移默化地熏陶来养成,而不能单靠专门的美德教师的传授;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的选择也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苏格拉底的主张也是有道理的,美德的传授,甚至一般知识的传授,只能是“助产”,而不是“灌输”。也就是说,好的教学方法应该是根据道德主体的接受能力选择教学内容,并进行启发式的教学,而不是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学是师生互动;道德环境对人的美德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正如中国先贤强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一样。
四、结论
苏格拉底和普罗泰戈拉之争表面看来是关于美德是否可教之争,实质上是关于如何实施道德教育之争。
第一,如果说美德是知识,那么它不同于其他知识。因此,美德的获得自然也不同于其他知识的获得。仅有关于美德的知识,即仅理解了道德理论,仅死记硬背了道德原则和规范,都远不能算有美德。只有反映稳定的品质的、一贯的、合德性的行为选择,才是有美德的表征。美德不是理论,而是合乎逻辑的人的潜能的充分发挥,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美德的获得强调践履,强调养成习惯。
第二,如果说有美德教师,那么他不应是专门的、单一的教师。因此,美德的传授也不同于其他知识的传授,其目的不在人之外的工具理性,而在人自身中的价值理性。影响美德形成的因素很多,因此美德教育不是单靠任何一个美德教师能够胜任的,必须有许多老师。美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各个渠道的作用;必须利用讲故事、寓言、诗歌、音乐、体育、榜样等多种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学生喜闻乐见的题材和形式;尽管合理的灌输美德理论是必要的,可以提高道德认识,但是这远远不够,美德的获得强调环境熏陶,强调潜移默化。
第三,如果说美德可教,那么这种教育方式方法也有其特点。美德教育最忌讳填鸭式、灌输式、说教式,这不仅不易收到效果,反而容易引起反感。美德教育应该是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的。只有把学生当作主体而不仅仅当作对象,教师在教学中起引导作用,这样的美德教育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才能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美德的获得强调合乎人性的稳定的品质的形成,强调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吴宝珍.苏格拉底论美德教育[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2,(4).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挪威]G・希尔贝克,N・伊耶.西方哲学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关键词:苏格拉底;会饮;爱;幸福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3-0086-01
在古希腊这个智慧的国度里,有这么一位智慧的长者,他用他充满爱的思想将人类智性的海深情的掀起,跳跃在湛蓝色海面上的每一缕哲思,都焕发着灵动而耀眼的光芒,他就是被称之为“西方孔子”的苏格拉底。目前关于苏格拉底的记载主要有柏拉图和色诺芬各自的《申辩篇》、《会饮篇》,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另外还有阿里斯托芬的喜剧《云》。而《会饮篇》则是对苏格拉底和他的活动的最精彩的介绍,同时也是理解苏格拉底爱的哲学的最佳媒介。
一、可笑的世界
当苏格拉底的生命划上句点,当他不得不选择以死亡这种方式来捍卫内心的真理和愿想时,也就注定了他这不平凡的一生将成为一个长长的咏叹,在柏拉图和色诺芬等后人绵延不绝的对话中成为绝响。
色诺芬在《回忆苏格拉底》中,第一章的第一节就阐明了当时雅典人判处苏格拉底的两条罪状:“苏格拉底的违犯律法在于他不尊敬城邦所尊敬的诸神而且还引进了新的神;他的违法还在于他败坏了青年。”紧接着他花了十九节的篇幅来为苏格拉底澄清这两条罪状,最终得出结论:苏格拉底的一生符合道德准则。
柏拉图和色诺芬在他们各自的《会饮篇》中向我们叙说了同一个苏格拉底的不同侧面: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是最具智慧的长者,他为了追求真理成了第一个为了信仰而献身的人;在色诺芬的眼中,他是虔诚、自律而正直的化身,是公正的天平,是集至善至美于一身,幸福可爱的一位小老头。
尽管苏格拉底所处的这个可笑的世界剥夺了他生的自由,与此同时他也得到了思想的永生。与其说他的离去是对雅典民众的一种拷问,不如说他用他的执着的自信捍卫了真理的尊严,让智慧的哲思永远给与雅典这座让他欢喜让他忧的城市以闪耀的荣光,正如伟大的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所说的那样:“在雅典最辉煌的半个世纪里,它所绽放的最美丽的花朵不是一座雕像、一栋建筑或是一部戏剧,而是一种精神:苏格拉底的精神。”
从这个角度来说,苏格拉底是值得爱的,因为他最懂爱。
二、可爱的苏格拉底
光从外形来说,苏格拉底肯定不会是可爱的代名词,在色诺芬的《宴话篇》中形容他比 “萨蹄儿滑稽戏里的一切丑汉还要丑”并且丝毫不顾及可能给别人留下难堪的印象。尽管如此,当人们真正了解他的思想时就会觉得他可爱非凡,因为在他汹涌澎湃的内心世界里,我们窥见的是哲学的海洋,海洋上航行着关于爱与善、道德与真理的风帆。
(一)灵魂之爱――快乐的苏格拉底
“哈佛大学的退休教授格里高利・符拉斯托司写过一本关于苏格拉底的名著,该书最后一章的标题竟然是‘苏格拉底?弗里克斯’(Socrates Felix)。这句话在拉丁文中的意思是‘快乐的苏格拉底’”。符拉斯托司以毕生精力研究苏格拉底之后得出的是“快乐的苏格拉底”的结论。
苏格拉底之所以快乐,笔者认为,是因为他的心中存有爱,这种爱包括家人之爱、朋友之爱、他人之爱。就像有人曾问苏格拉底:“请告诉我,为什么我从未见您蹙额皱眉,您的心情怎么总是这样好呢?”苏格拉底答道:“我没有那种失去了它就使我感到遗憾的东西。”正是这种博爱,这种洒脱,才使得苏格拉底总是快乐着。
1、家人之爱
曾经有句调侃的话叫做:如果你娶到一位好太太,可以使人的一生都快乐幸福;如果娶到一位凶悍泼妇,那么至少你可以做一个哲学家。这让人自然而然联想到我们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背后的那个女人――克珊熙蒲。
在色诺芬的《会饮篇》中记载着,安提斯蒂尼向苏格拉底提出疑问,问苏格拉底为何不调教下自己的老婆,反倒任由她成为所有做老婆的人当中最为泼悍的。苏格拉底答道:“那些想成为好骑手的人并不是总想要那种驯良温顺的马来驾驭,他们更喜欢驾驭那些性情暴烈的马,因为,他们都相信一点,假如他有能力调教好那个性情暴烈的家伙,那么,调教其他类型的,对他来说就会轻而易举了。这恰好和我们遇到的情况十分相似。我所要解决的是人的问题,我所涉及的是整个人类,所以,我首先就要挑选这样一位老婆;我很清楚,如果我可以容忍她的话,那么不管别的什么人,当我和他们处理关系的时候,我都不会感到困难。”在苏格拉底眼中,他很比任何人都明白自己的老婆是很泼悍的,而婚姻这座桥梁,过于不过与否,归根结底都是当事人自己的事情,苏格拉底之所以能包容她,并且在每次她耍泼的时候都能一笑置之,这不仅是一个人肚量和学识的问题,而是一个出自内心的关乎灵魂的爱的问题。
在色诺芬的《会饮篇》中苏格拉底曾经这样定义“爱”:“那就是这种非凡奇特的力量,这种力量如同永恒的神明一样亘古绵长,但在表面上看来,却又是最为年轻的,并且包罗万象;在人的灵魂之中,它占据了神明龛位的位置,他的名字叫爱!我们是在也不该忘记,我们大家都不过是这位神明的皈依。”他认为人类之爱是占据灵魂的最重要位置的,只有占据灵魂的爱才是亘古绵长的。
2、对朋友之爱
在古希腊,会饮并不是学术论述会,而是边饮酒边思考问题的聚会。在《说文解字》中,会的意思是“合也。从,从曾省。曾,益也。凡会之属皆从会。”本义是会合的意思。正因为这种聚会,才使得苏格拉底的生平事迹能如此活跃地在后人的著作中得以永恒。
在柏拉图的《会饮篇》中,以对话的形式,围绕爱这一主题进行了讨论,呈现出了的多样性。客人们都争相定义着“爱”这一主题,来颂扬爱神的精神,而最后的结果是阿尔西比亚德斯对苏格拉底的赞扬作为总结。这实则是苏格拉底的朋友对他的评价:苏格拉底是爱的化身。从《会饮篇》中,这代表着朋友们对待苏格拉底的总体态度。而苏格拉底对待自己朋友的态度,在他们的交谈中其实也已经显露无疑了。睿智的苏格拉底会在看了表演之后给自己的朋友们提出好的建议;他会在日常生活以节制的生活作风来引导自己的朋友不要被金钱蒙蔽了双眼,他会在讨论中不直截了当但婉转曲折后又一针见血得驳倒对方让其明白道理……
哈曼《纪念苏格拉底》一文中写道:“据说苏格拉底参加了三次战争。在第一次战争中,他救了朋友阿尔西比亚德斯一命,因为勇敢,苏格拉底获得了理应得到的奖励,他把奖全给了这位朋友。在第二次战争中……他的朋友色诺芬从马上摔下来,苏格拉底把他扛在肩上逃离了危险的战争。”这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苏格拉底对待朋友的态度是非常真诚而友善的。
(二)永恒之爱――痛苦的苏格拉底
面对外在的诱惑,苏格拉底能清心寡欲,因为他明白诱惑是个陷阱,只有在陷阱之外的人,才能看到信马由缰的宽广和惬意,因而他是快乐的。
面对自己内心的真理和坚持,苏格拉底心如定海神针,因为他明白时间的洪潮冲不跨精神的堡垒,但是他为之努力建构的堡垒里的人们却用死的判决来给与他回复,也许你会说他是痛苦的。
对于苏格拉底来说,物质生活上他是幸福的,因为他满足他幸福;精神世界里的他也是幸福的,因为他充实他幸福。
但是从我们旁观者的想法来看,也许苏格拉底的幸福背后也还是隐藏着无奈和酸楚的,深爱着的雅典人民不支持他的言论,这已经是一个伤口,判予他死刑无疑是在这个伤口撒上了一把盐巴。从这个角度来说苏格拉底又是具有悲剧色彩的,是痛苦的。“威尔?杜兰特仅用简短地一句话解释这个悲剧结局‘ 因为苏格拉底向雅典人传授的知识太快了 ,超过了当时们的理解能力’”这句话似乎能让苏格拉底那有如“壮丽的日落”般的死有了几丝安慰。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