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师散文

教师散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师散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师散文

教师散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阅读;品味;感悟

在现今的许多语文课堂中,已经产生了本位迷失的现象。语文课堂往往难觅那纯粹的“语文味”。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从而摸索语言规律呢?对于小学生而言,对生活与情感的体验尚不够深,散文语言往往是其较难理解与把握的。因此,本文就以人教版第六册第13课《和时间赛跑》为例,浅谈如何引领小学生品味散文的语言。

一、在互文阅读与对比阅读中品味语言魅力

林清玄的散文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他的佛教背景使他对世间万物都充满了理解,这种理解往往化为一种慈悲的情怀,在充满温情的目光中看到人生的智慧,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因此,我阅读了林清玄的散文集,并从中选择了和《和时间赛跑》有关的篇章进行重点阅读,如,《与太阳赛跑》《从光阴似箭到日月如梭》《一只鸟又飞走了》《快乐地活在当天》等。也与朱自清的《匆匆》进行了对比阅读。

林清玄的散文语言平易近人、自然质朴、感情真挚、很能打动人心。他在《一只鸟又飞走了》中提到一件趣事:年幼的儿子把“秒”听成了“鸟”,这样每过去一秒就是飞走了一只鸟,作者因此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我每次想到时间宝贵,就会想起这件往事,生命里的每一秒都是一只宝贵的鸟,它不断张开翅膀飞去,仿佛天上的鹭鸶成行。”

他在《和时间赛跑》一文中说道:“明天它们再飞过同样的路线,也永远不会是今天了。或许明天飞过这条路线的,不是老鸟,而是小鸟了。”时间就像飞鸟,它不断地飞去,不为任何人停留。作者用飞鸟言说时间的飞逝,语言优美,独具特色,对学生来说又易于理解。

在《从光阴似箭到日月如梭》一文中,作者回忆老师不允许学生在作文中使用这些不理解的现成的语句,而要用平常看得见的东西来形容,于是就出现了许多诸如“光阴似水,日月如云”“光阴似鱼,日月如鸟”之类的比喻。等人到中年,作者才知道光阴和日月都是快到无法形容和比喻的。这种感触只有在经历了人生的历练后才能获得。因此,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写道:“‘日历,日历,挂在墙壁,一天撕去一页,使我心里着急’。想起小学的一课课文,现在没有日历可撕了,心里才真的是着急。”如此质朴地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所产生的一种急迫与焦灼。

读完这些文章中关于时间飞逝的描述后,再读《和时间赛跑》一文就对作者的语言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真正体会到作者所谓的哀伤。不同于成年人的抽象思维,儿童总是要从身边最真切的东西来感受,于是林清玄写到了小时候看到太阳沉落、鸟儿飞翔而引发的时光流逝的感受。于是,他想到要与太阳赛跑。在《与太阳赛跑》一文中,他写道:“然后,我拔足狂奔,一刻也不停歇地跑回老家的三合院。我站在大厅的红门外时,夕阳还露出最后的一角,迷离的光影映着红门上的狮头钢扣。我安静地站在厅前,看夕阳一分一分地沉到山的背面,心里涨满了感动,跑进厨房对正在生火炊饭的母亲说:‘我跑赢太阳了,我跑赢太阳了。’”我的小学时代几乎都是在与太阳赛跑,在夕阳未落前返家,欣赏着蕉园上那绝美的落日。我对生命的美感就是从那时有的,我觉得如果不比时间跑快一步,就没有空间,也没有心情享受落日的美景了。”这样,对于《和时间赛跑》文中所说的“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我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我们就更容易理解了。作者跑赢太阳的画面与其当时的心情就不难想象了。在与太阳赛跑的过程中,我们就比时间快了一步。只有永远比时间快一步,才有机会去享受那些生命中最美好的瞬间。《和时间赛跑》中最后的一句话:“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我们就能更深刻地感悟到作者所要传递的信息与意义了。

因此,教师必须以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背景,并对作者作品进行全面的阅读,再将自己的重要信息传递给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应安排穿插阅读作者的其他文本,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以及对语言的感悟。

二、在情境中体会语言含义

课文中第7自然段写作者如何和时间赛跑,这种充满孩子气的游戏给作者带来了很大的快乐。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时间飞快,当跑赢了时间以后原先那种着急和紧张就被快乐所取代了,这样的经历多么富有童趣。在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我创设了不同的情境,从不同方面一步步引导学生逐层深入体会语言的含义。

师:可是有一天,他看太阳落山时的心情不一样了。谁来读?

生:(读PPT上的语段)

师:这时候他的心情怎么样?

生:高兴和快乐。

师:因为他――

生:那一天跑赢了时间,跑赢了太阳。

师:太阳下山就说明太阳回家了。我跑赢了太阳,我走在了时间的前面。读得真好,再往下读!

生:(接着读PPT上的语段)

师:我和太阳赛跑,我赢了――

生:太阳。

师:我跑在了时间的前面。我和西北风比赛――

生:我跑赢了西北风。

师:我跑在了时间的前面。我和暑假比赛――

生:别人一个暑假做完的作业,我十天就做完了。

师:我跑赢了暑假,走在了时间的前面。我三年级做哥哥五年级的作业――

生:我走在了时间的前面。

师:我这是和谁比赛?

生:时间。

生:自己。

师:对,和自己比赛。原来的我要到五年级才能做五年级的作业,现在的我只要读三年级就能做五年级的作业。因为时间只是你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其实每个人和时间赛跑,就是和――

生:自己比赛!

师:原来我是――

生:走着回家的。

师:现在――

生:跑着回家。

师:原来一个小时的作业要花两个小时,现在――

生:半个小时就能完成。

师:原来我的作业要一个暑假才能完成,现在只要――

生:十天就能完成。

师:原来我做作业速度比较慢。现在――

生:比较快。

师:原来我比较拖拉,现在――

生:超前完成。

师:原来我常常睡懒觉,现在――

生:很早就起来了。

师:原来我浪费时间,现在――

生:我节约时间。

师:原来我糟蹋时间,现在――

生:我利用时间。

师:明白了吗?原来我是看着时间从我眼前跑过。现在――

生:我跑到时间的前面。

师:我常常和时间赛跑。所以课文的作者说我们要和时间赛跑,跑到时间的前面去。记住,人最大的胜利就是战胜自己,超越自己!一直和时间赛跑的人,就能战胜自己,就能超越自己,就能赢!于是他的心情就――

生:高兴,快乐。

师:如果一个人老是看着时间从眼前跑过,他的心情就――

生:忧伤,着急。

师:甚至――

生:哀痛。

师:你想要哪个心情,一起告诉老师!

生:(齐)高兴,快乐!

师:那就和时间赛跑吧。这是作者三年级时一段经历。通过这段经历他还想告诉我们什么呢?告诉我们一个哲理,这个哲理就明明白白地写在了课文的结尾。

三、在朗读中感悟语言蕴意

散文语言优美、清新、自然、流畅,也有许多精妙之处,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加强情感体验,深入感受语言深层的蕴意。教师可以用“朗读”这条主线贯串整个教学过程:从朗读入手,通过人的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让课文中语句的音韵、节奏、语调及所附情感色彩的变化,直接刺激学生大脑,将一个个语言符号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从而使学生不自觉地进入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境界中,进而感受它的情感、意境,体味作品的音乐美、绘画美。在《和时间赛跑》中我就挑出了一些课文中的重点语段、作者其他文本的一些精彩语段以及《珍惜时间》的名言出示在PPT上,课堂中通过不同的形式一层一层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与其说是在用声读课文,不如说是用心在品味语言,感悟语言。这时,许多语言背后的内涵通过诵读全然悟出,语言品味和朗读训练浑然一体。

总之,语言品味的过程并不是对语言的反叛或超越,恰恰相反,语言的品味为的是更好地解读语言,建构语言,丰满语言,并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和吸收语言,形成初步的语言鉴赏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语言的喜爱,使语文课堂充满浓郁的语文味,使学生爱上文学阅读。

参考文献:

教师散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幼儿散文学习方法教学

新《纲要》理念指导我们要从研究教师的教转向幼儿如何来学,我们从观察幼儿学习散文的兴趣点、分析幼儿学习散文的特点出发,进行了系列的实践与探索,形象生动的总结了幼儿散文学习几步曲。

一、从直观的经验中进入散文

散文活动会把幼儿一开始就带入到一个抽象的概括的语言环境中,而与幼儿的经验是不相符合的。幼儿的经验来自生活,而直观的生活经验更能让幼儿与散文产生共鸣,更容易让幼儿有话可讲,有兴趣来讲。因此,我们必须丰富幼儿的有关经验,让幼儿在直观的经验中进入散文,这是幼儿学习散文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那么怎么来帮助幼儿从直观的经验进入散文呢,这就需要老师来观察、来了解幼儿已经具备哪些经验,还不具备哪些经验,并且能根据散文内容的需要来做细致的分析,作出对应的铺垫。主要有以下3种情况:

1、散文内容描写的对象幼儿是否有经验。在散文学习前,教师要观察了解幼儿对散文内容描写的人物或事物是否有经验,如果没有经验,那么我们就应该作好铺垫。

2、散文中新词汇的量是否适合幼儿接受。有的散文中,新词汇量很多,如果一下子要让孩子接触那么多新词汇,又要帮助幼儿理解,幼儿会产生畏难情绪,如果老师一个一个做解释,那会破坏散文的整体感受,影响幼儿的学习。碰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就要做词汇的前期丰富,对于幼儿来说,一个活动中,能接触三~四个新词汇就已经足够,那么教师就要选择那些不一定要在集体活动中学习的新词汇在课前提前丰富。

3、散文中游戏是否是幼儿熟悉。我们常会设计不同的游戏让幼儿来反复感知、体验、跟诵散文。这些游戏如果都是幼儿不熟悉的,那么不但不能给幼儿的学习带来乐趣,相反会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们尽可能选择幼儿熟悉的游戏。这样可以把重点关注到散文上,而不是游戏规则上。

二、在动态的情境中感知散文

散文有一种特殊的美,能让读者从其有限的篇幅里体味出言尽意远、耐人寻味的美丽情愫。幼儿必须通过反复感知才能与作者的情感、情绪、心灵感受、生命体验产生共鸣,产生对话,由此接受和喜爱。众所周知,幼儿的思维是形象性思维,因此直观具体的情境刺激更能吸引幼儿,把幼儿带入散文所要表达的情境之中,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因此,在动态的情境中感知散文,是幼儿进入散文后的第一感觉,也是一种直觉,是幼儿学习散文的第二步。我们知道,散文所承载的很多信息,不是靠教师直接的“告诉”幼儿或理性的讲解,而更为主要的是以情激情,以情感人,让幼儿在倾听的过程中感悟、体会。此时,教师如能创设一个有音乐、有朗诵、有画面的动感情境,把孩子带入散文的意境中,让孩子从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来感知散文,让幼儿的原有经验和文学作品碰撞,获得自己的理解,产生自己的想法。如果教师急于走过程,而不能让幼儿反复的、充分的感知的话,往往孩子的主动学习的兴致就会被破坏,起不到相应的效果。

例如:大班散文诗《夏天》:树叶打着卷儿……风来了,雨来了,打闪了,雷公公跑来了!……柳叶、小花滴着水珠,像刚洗完澡。……诗人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抒发在炎热的夏天里微生物对风、雨的渴望。

我们把优美的散文绘制成色彩鲜艳的投影片、多媒体课件、录制成配乐散文录音,这种目有所见,耳有所闻的方法,一下子就让幼儿带着愉悦、好奇之心进入作者所描绘的美妙意境之中,为幼儿感知散文提供了多方位的刺激。

三、在宽松的交流中理解散文

通过反复感知,幼儿对散文有了自己的初步感受,然而要对作品进一步理解,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因此,幼儿学习散文的第三步就是在宽松的交流中理解散文。这里的交流可以说是教师引导下的交流,在这一步中,教师可以设计几个关键问题,或者关键词抛出来让幼儿展开讨论,帮助幼儿正确的理解散文所要表达的意义。

四、在趣味的游戏中跟诵散文

语言活动的目的就是要在言语训练中让幼儿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从而发展幼儿的言语能力。因此,散文学习要引导幼儿通过语感实践反复朗读,反复体会为什么用这样的语言文字,而不用那样的语言文字,从而懂得这样运用的“所以然”。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我们认为幼儿散文学习中在趣味的游戏中跟诵散文,是最适合幼儿语言训练的一个步骤。《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因此,在散文跟诵方面我们尝试游戏化教学。根据每个具体的作品内容设置相应的游戏情境和游戏情节,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跟诵作品,学习词汇,达到活动目标。

五、在简单的迁移中创编散文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散文学习有创编要求,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要求,如:小班学习创编词,中班学习创编句子,大班可以学习创编段等。在幼儿欣赏、理解、熟悉作品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参照散文作品的框架结构,在保留个另段落的基础上,利用迁移性的原则,调动幼儿个人的经验进行扩展想象,依照散文的结构进行简单的迁移,创编出自己的散文词、句、段等,拓展原作品意境。可以说,在简单的迁移中创编散文是幼儿散文学习的第五步,是拓展、提升的环节

幼儿散文学习几步曲,它只是我们进行散文教学实践的一些经验和思考,它并不是一种模式,我们觉得教师更需要灵活的取舍,灵活的运用。在幼儿学习散文的几步曲中,我们更强调的是重视幼儿的生活经验,重视文学作品的本身魅力,重视幼儿的感知学习,重视幼儿的体验行为,重视幼儿的审美情趣等。如果你把握好了这些,我想,也就解决了散文教学中的“幼儿难学、教师难教”的难题。

参考文献

[1]黄云生.儿童文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教师散文范文第3篇

我们在散文世界中能感受到鲁迅的雄浑沉郁,冰心的灵秀温婉,朱自清的朴实无华,丰子恺的厚重平实,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始于心又伴随着节奏韵律的文字呈现在世人面前,怎能不让人心有所动?可是散发着理性或感性光辉的优美文字却被如今的学生定义为“枯燥无味”的“负担”、学习之路的“麻烦”,这是什么原因?

一、现行散文教学现状―文本被割裂

一种是显性割裂。很多教师是这样解读散文的:首先引入作者简介,接着分段分层概括段意层意,然后逐一分析文章各部分内容,最后引入文章写作背景,概括全文主题。文章被分成了几个板块,教师带领学生逐一分析。这种文本被割裂成几部分去解读的情况我们暂且称为显性割裂。其实任何作家的作品都和他的某段经历有密切联系,作者简介应服务于对文章进行的整体解读,可是很多教师只把作者简介当作语文常识去介绍。

另一种是隐性割裂。先看解读散文的另一种思路:整体感知―局部研读―延伸拓展。在局部研读环节,教师根据文章的重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情况,找不同的切入点,抓住主干问题解读文本。这样做看似有些整体观念了,但整体感知仅仅指体会情感、梳理线索吗?这些只是知识的另一种呈现方式,其实这种思路也无非是打着“整体”的幌子在以概念教概念,是对散文文本的隐性割裂。

这样做的弊端在于:学生没有沿着作者的思维与情感逻辑走进文本,因此不能真正地体会作者的情感,总有“隔靴搔痒”之感。文本被割裂了,学生被教师引领着“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忙碌着,但收获不大。这样的方式使现在所流行的“对话教学”“问题教学”“情境教学”等教学方法都仅仅流于形式。在热闹的形式背后,学生无法敏锐地察觉散文语言的丰富内涵,也没法对散文阅读产生兴趣,又何谈提升阅读效果、提升语文素养呢。

二、在整体视域中开展初中散文阅读教学

《论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和鲁国的乐师谈论音乐,孔子说:“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翕如”意即凭开合之势而生发的一个原来没有的状态,并且这个新出现的状态是盛大的、动人的。音乐如此,其实文章的形成也是如此:于起始处横空出世,摆脱一切线性、功利的思想方式,顺性而行,灿烂充沛而又清晰纯净,和谐回旋而又生动曲折,不受拘束和克扣地直至完成。

从中国古典文学的角度来看,文章是有文脉文气的。在文章未形成时一种充沛充盈的情感就已在作者心中,而文章最终按照某种天然形成的逻辑来完成。这与德国诠释学家伽达默尔提出的有关文本理解和解释中的“视域融合”论不谋而合。伽达默尔强调,理解和解释的过程应该是建立在读者和作者双方的“阐释学对话”基础上的视域融合的过程。从文本角度来说,整体视域指语言深处的作者精神以及文本语言呈现出的、存在的、有丰富内涵的

“世界”。

因此,我们要在整体视域中重新理解散文阅读教学。应按照文本整体视域理解作者的思维情感脉络,从第一段开始读起,帮助学生建立整体感受。教师本人是如何读懂这篇文章的,就应该通过设计带领学生读懂,带领学生发现作者思想的轨迹,发现语言背后的内容,寻求思维品质的改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以直观形象的方式不断解读,引发学生真实的内在感受和体验。

三、如何让学生在整体视域中理解散文文本

我以《父亲的树》教学设计为例来说明。

1.从头读懂―让学生置身于一以贯之的思想情感脉络场

每篇文章都有作者一以贯之的思想情感脉络,我们要做的就是带领学生从头读懂,让学生自始至终置身于语言、情感世界中,建立整体感受。教师要注意不能打断学生的阅读状态,要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引导学生逐渐清晰地把握文章情感脉络,逐步充实与丰盈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父亲的树》这篇散文一以贯之的是双杈椿树这一形象,随着文本的展开,父亲的形象也与椿树融合在一起,一步步“撑立”在作者心中。如何引导学生感知这一形象,理解作者对父亲的感恩、尊敬以及深切的思念之情?这要从第一段开始读起。

作者回到原下老家,坐在雨篷下休息时会看到大门场塄上的那棵椿树,这椿树从何而来?作者回忆自己上高中时父亲带回椿树苗教自己种树的情景。栽树仅仅是父亲的爱好吗?不是,父亲靠卖树供“我”和哥哥上学,靠种田之余的艰苦劳作撑起这个家。小椿树苗栽下后又发生了什么?一个七八岁的娃用弹弓打折了椿树苗新冒出的嫩枝,“我”心疼地惋惜,父亲说娃嘛也不好说他啥,他没有砍掉两只新芽,给娃们留下了再破坏的余地。父亲不仅仅在生活中如同椿树般为“我”撑起一片天空,他也用他的敦厚朴实撑起“我”心灵的天空。几年后,椿树茁壮成长,父亲没有伐掉任何分枝,双杈椿树就这样形成了,成为我家的标志。二十年过去了,双杈椿树依然伫立在家门口,父亲却因重病即将离世。他感慨自己栽了一辈子树却从没有给自家房子用过,就想把椿树伐下来,给新房用上一回,“我”却不忍砍掉椿树。“我”为什么不忍砍掉,椿树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椿树是父亲留给“我”唯一的活物。二十年来,椿树见证了父亲每一天的辛苦劳作、留下的每一滴汗水,甚至可以说父亲就像那棵椿树。父亲走了,椿树成为“我”思念父亲的唯一的情感寄托。

2.巧妙追问―在文本内在逻辑与情感脉络中体会每一段的独特意义

文章的形成是有内在逻辑的,散文更是依据作者的情感脉络发展而来,因此阅读教学更需要让学生进行整体阅读,而不是分割内容,孤立赏析。

第二段叙述了父亲指导“我”种树,之后又“教我用酸枣刺棵子顺着小坑围成一圈栽起来,再用铁丝围拢固定”,这句话可见父亲对椿树的精心呵护。普通的种树和护树过程值得用二百多字来叙述吗?当然值得。首先第一段提到了原下老家大门场塄上父亲亲手种下的椿树,第二段写如何种椿树是一种自然的顺承。第二段还交代了父亲如何精心呵护椿树苗。后文第四段写到一个七八岁的娃用弹弓打折了椿树,父亲并不责怪,只是说娃嘛不好责怪他。正因为有了第二段的精心呵护,才更能突出父亲为人宽厚。如此看来,第二段有它存在的独特意义,它是文章情感脉络中有意义的一部分。

3.直观质感设计―在整体视域中感知语言文字的温度

作者写《父亲的树》这篇文章时已是知天命的年纪。对于十几岁的青少年来说,无论是年代久远的故事还是作者对故去亲人的追忆,理解起来都有很大的难度。怎样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呢?教师如何引领学生体会文章体现的实独特的人生经历以及独特的语言表达风格呢?简单地介绍作者以及作者的人生经历吗?单独分析实的语言特点吗?当然不是。教师要通过直观质感的设计,引领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文字的温度。

《父亲的树》中有这样一句话―“回到原下老家”。“原下”一词看似普通,但它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实是陕西西安人,他的老家在西安灞桥区白鹿原下的西蒋村,很多西安人都称自己原下人。这个设计使得这个词鲜活起来并有了温度,教师也正是从这个词的讲解开始,带领学生走进了实的情感世界。

教师散文范文第4篇

【教学目标】

1.通过研读课内外文本,探究阅读咏物散文的方法。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咏物散文的习惯与技能。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操,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咏物散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和领会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并掌握如何表达这种感悟的手法和形式。

【教具】多媒体。

【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课间播放海边的视频短片,让学生欣赏。

【教学过程】

师:惬意的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优秀的散文同样会给人精神上的愉悦,尤其是咏物散文,作者往往在一种司空见惯的事物上寄托了自己对生命的感慨,对生活的感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咏物散文的阅读。(板书课题。)咏物散文的阅读一直是我们阅读现代文的难点,很多同学往往在咏物散文的阅读分析上丢分。那么,我们在初中阶段曾经学过哪些咏物散文呢?

生:《爱莲说》。

生:《紫藤萝瀑布》。

…………

师:下面我们就以《紫藤萝瀑布》《行道树》为例来探讨阅读咏物散文的方法。(大屏幕展示:1.所咏之物是什么;2.体察、领会文章中所表露的情感;3.探究作者产生这种情感的缘由。)

生:我们探讨的是《行道树》。作者借行道树赞美了无私奉献的人,作者产生这种情感的缘由是行道树在文中所表现的精神品质,为人类送来绿阴,迎接太阳,为城市制造清新空气。

生:我们组探讨的是《紫藤萝瀑布》,这篇课文的所咏之物是紫藤萝,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师:那么,你能说说对生命哪方面的思考吗?

生:作者告诉我们:“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生:还告诉我们不能让昨天的不幸把人压垮,每个人都要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

师:说得真好。一个同学用文中的话来解答,另一个同学是自己概括的,都很到位。

师:我们知道,咏物散文是以物作为载体,这就要求我们要整理文中用以寄托情感、表达情感的“情物”。而“语言”又是文学作品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那就更少不了“语言”这一载体,那么这些“情物”和“情言”在文中有什么表达作用呢?请同学们探讨以下几个问题:(大屏幕出示:4.整理文中用以寄托情感、表现情感的“情物”;5.品味传情达意的语言;6.鉴赏评价表达情感的艺术性。学生讨论。)

师:同学们,向大家展示一下你们的讨论成果吧!

生:《紫藤萝瀑布》这一课作者除了写紫藤萝还提到了“生死谜、手足情”,触及到了比作者小3岁的弟弟。面对身患绝症,生命垂危的弟弟,作者焦虑悲痛,但同时她也告诉我们,不能陷在个人的不幸中无法自拔。

生:我们组着重从语言上分析《紫藤萝瀑布》。文章中有大量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这里将盛开的紫藤萝花比喻成瀑布,显得气势非凡,灿烂辉煌。

生:文章的艺术手法上的特点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而且有的句子还赋予了一定的象征意义。

师:这几组同学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紫藤萝瀑布》这篇课文的特点,非常好!

生:我们组分析的是《行道树》。在《行道树》这篇课文中,作者除了写行道树,还写到了原始森林和欢度夜生活的人们。和他们相比,行道树抛弃了优越自在的生活条件,总是一身烟尘;跟城市欢度夜生活的人们相比,他们寂寞、孤独,他们还时时为城市的污浊而忧愁,这里用了对比的手法。

生:《行道树》这篇文章,有很多语言值得我们去推敲,例如:“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这里的“悲凉的点缀”;“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行道树为什么而“忧愁”,为什么而“快乐”?而且这篇课文是作者借行道树的自白来抒写奉献者的襟怀,赞美奉献者的精神。这都是这篇课文的语言特点。

师:同学们概括得相当到位!那么,我们一起来整理一下我们刚才所探讨的问题。总结起来,就应该是以下几方面。(板书: 把握情感――探究情缘――整理情物――剖析情言――鉴赏情艺。)

师:那么,“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阅读现代文要掌握哪些内容呢?请看大屏幕。找同学来读一读。

(大屏幕出示阅读要求:1.整体感知文章基本内容;2.理解词语在文中含义;3.探究理解文中句子及含义;4.理清文章思路;5.把握表达方式、写作特点;6.领会作者的观点、态度、感情,就作品内容、写法提出自己的见解;7.初步具备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精彩的语言。)

师:看来,我们探究的结果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一致的。这是我们学习咏物散文的方法。那么我们在创作咏物散文时,首先也要确定所咏之物,然后再确定自己的情感倾向。这就需要平时我们培养观察力。

假如,你走进了一个遥远偏僻的山谷,在陡峭的断崖上,突然看见了一朵盛开的百合花,此时的你,会有怎样的感悟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林清玄的作品《心田上的百合花开》,看看作者在百合花上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师:首先,我们来欣赏配乐朗诵《心田上的百合花开》(大屏幕展示,见下文)。下面,我们就按照我们探讨出来的学习方法,研读《心田上的百合花开》。(小组讨论,提示方法。)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

?笥林清玄

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

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

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唯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

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立地挺着胸膛。

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百合心里很高兴,附近的野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还真以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哪,他头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脑长瘤了。”

公开场合,它们则讥讽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

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生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在野草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它那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

这时候,野草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

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

几十年后,远在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生:我们组首先确定了文章的所咏之物是百合花,作者在文中借百合花的形象来赞美那些无私奉献的人。

生:我们组认为这篇作品反映的是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师:说得好!是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那么,同学们,你们谁能说一说,引发了怎样的人生价值的思考呢?

生:百合花有坚定的信念,不畏讥讽的自信,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凭借这些,野百合战胜了很多困难,以开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鼓掌。)

师:说得太好了!还用了排比句,连贯、具体。其他小组的探究结果呢?

生:这篇文章所咏之物是百合花,但是还提到了其他用以寄托作者情感的物体――附近的野草,塑造他们的用意是用对比手法,衬托野百合的顽强精神。

师:说得很全面!提到了所咏之物,写作手法,还有写作手法的作用。

生:老师,我发现一个问题,写野草的目的,仅仅就是来衬托百合花的顽强精神吗?

师:那你有何见解啊?

生:我认为,作者也许还讽刺了那些甘于平庸的人吧?

师:你不敢确定吗?你应该肯定地告诉我们。你很能发现问题,要记住,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希望你继续发扬这种精神。

生:我们小组着重从文章的语言上来分析的,文章开头提到“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这句话交代了百合花的生活环境,以生活环境的恶劣来衬托野百合与命运抗争的顽强,为下铺垫。

师:从语言出发,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谈,非常好!

生:“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立地挺着胸膛。”这句话写出了百合花怎样与命运抗争。

生:“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这是个排比句,增强语言气势,体现百合花坚定的信念。

生:我受同学的启发,也想提出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用“心田上”来修饰百合花呢?我觉得用得好,但我说不出为什么,请老师和同学们帮助我解答。

师: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用“心田上”来修饰百合花,有什么作用呢?

生:我认为,是让百合花在人们心田上盛开,让人们对百合花的精神品质,铭记于心。

生:我们可以在文中发现线索,在文章中的倒数第2段,“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这“纯净温柔的一角”指的就是“心田”。

生:突出野百合的美好愿望,突出她的精神美。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正确,这位同学你理解了吗?

生:理解了,谢谢!

师:的确,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粒纯洁的百合花种,但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开出灿烂的花,心灵的土地是湿润、肥沃的,只要付出就会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生:老师,这株百合花经历了这么多的辛苦才开花,我认为有些不值。

师:我也在考虑这个问题,正要问你们,你们说说,值不值?

生:我如果是那株花,我也许会那么去做,但我不知道能不能坚持到底。

生:我认为值得。因为开花能达成自己的心愿,能装点大自然,将美奉献给世界,完成大自然赋予的使命,也向世人证明自己,实现了人生价值!

师:太好了。看来,同学们对于人生价值也有了一定的思考。那么,从这篇文章中,你们得到什么启示了吗?

生:我觉得我们要先确定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

生:我们快要中考了,面临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也许我们会觉得很累,压力很大,但这是实现我们人生价值的时候,我希望我们都能努力学习,考出好成绩,证明一下我们的实力。(掌声。)

师:同学们说得好极了!处处体现你们文学的功底,处处迸发你们智慧的火花。在生活中,能触发我们对生活的感悟,对生命的感慨的事物还有很多,这就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那么,你们在生活中有喜欢的动物或者植物吗?为什么喜欢它们呢?(大屏幕展示:课堂说说。说说你喜欢的植物或动物,并用简洁且富有哲理的话概括你喜欢的原因。 所咏之物:喜爱原因:。)

生:我喜欢,因为“生来不羡阳春景,敢把金丝竞与天”。

生:我喜欢仙人掌,因为仙人掌有顽强的生命力。

师:太棒了!

生:我想做梅花,因为“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师:是啊,一花一木,在智者眼里是精神、是意志;一花一木,在仁者心里是理想、是追求。让我们做生活的智者,做生活的仁者,去发现和感受世间的真情。(师布置作业:研读《做一朵携来彩贝的海浪》。)

【评析】

一、选取材料典型,实现了三维目标

本节课通过研读课内外文本,探究阅读咏物散文的方法,使学生掌握了该类散文阅读的技巧。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上,文章《心田上的百合花开》选择得很典型,学生喜欢阅读,对学生思想有触动。三维目标互相浸透使学生在本节课中学有所得,思有所获。

二、逐步渗透方法,珍视学生感受

通过回顾所学过的咏物散文《紫藤萝瀑布》《行道树》,让学生来探讨阅读咏物散文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又给予了高度概括:把握情感――探究情缘――整理情物――剖析情言――鉴赏情艺。然后结合此方法,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研读《心田上的百合花开》。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调控,因势利导,组织学生有效学习。教学方法富有启发性。例如课上一名学生说通过研读《心田上的百合花》,引发了他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教师马上引导,让他说说引发了怎样的人生思考。另外在课堂评价方面,教师注重对学生的鼓励,常听到“你的见解很独到”等类似的语言,从而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和体验。

教师散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心问题;发散式;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2-0052-01

1.对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的忧思

“全知全解”是阅读鉴赏的最高境界,但文学作品中的文字信息量如初春荡漾的汹涌潮水,个人凭着有限的视野和精力,想要真正达到“全知全解”,是很困难的。因而要让学生在课堂的有限时间里做到这一点,无疑是教师的“一厢情愿”而已。然而我们看到,传统的阅读教学,教师往往肢解教材,“眉毛胡子一把抓”,力求把最多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自从多媒体教学手段进入课堂后,课堂教学容量大大增加,但老师们仍不遗余力地试图把自己“修为了几十年的语文功力”在最短的时间内链接给学生。教师把学生当成了“内存”无限大的“硬盘”,一切语文的、非语文的,自己知道的、不知道的,教参上的、教案上的……一股脑儿地往学生那里“复制粘贴”,全然不管学生是否愿意接受,能否“撑”得下,“吃”得消。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富含创造力的艺术,而中学阅读教材中的名家名作,往往主题深刻、特色鲜明。如果什么文章都按部就班地来,如何突出文体特色?如何突出教学重点?而在“问题教学模式”中,我们也发现,不少老师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发问,学生也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回答,似乎学生的思维活动已经被调动起来了,老师提出的问题也在学生的回答中找到了答案。然而,现实情景与期望总是相差太远,课堂教学环节中的“硬伤”比比皆是。学生在教师 “面面俱到” 的启发下,结果却是“面面不到”,“广种薄收”成了语文课堂教学陷入的困境,学生理所当然地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动力和兴趣。因此,我们在痛心疾首的同时,更需要深入分析和探究,努力寻求“疗救”的策略。

2.中心问题发散式教学法的理论及实践

2.1 理论浅释。夸美纽斯说过:“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却可以因此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动,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想要实现这种教育理想,语文教学就必须走向简约。这样,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才有足够的时空,语文教学才会达到真正的有效。要做到简约,阅读教学就必须“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大胆取舍,选择性地探究教材中的某一方面,实现“点”的突破。而这又取决于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的引导学生作答。”教师巧妙的提问如平湖投石,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引发一连串积极的思维活动和学习活动。

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思维?如何设计这样的问题呢?我们在实践中发现,以核心问题为主线,以点带面地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问题发散式教学”可实现其有效性。也就是说在教学中创设辐射式问题情境,即以某一个问题(知识点)为中心,然后派生出与之密切相关的一些小问题,从各个角度去启发学生思考,各个击破,那么中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种挈领全局,攻破难点、突出重点的提问技巧,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使整个阅读教学贯穿着一条清晰的线索和轨迹,呈现出线性圆融的课堂结构。同时,这种提问法能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途径和角度,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去发现、寻找与此中心有密切联系的知识点。它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独立性和创造性都有重要的意义,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深化知识,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从而激发联想,开拓思路。

2.2 实践探索。一个文本作为一个系统,它具有多角度、多层次的特性,所以理解一个文本也就有多种可能。因而寻找一个最佳切入点,就显得非常重要。这里,我仅以诗歌、散文和文言文三种文体教学为例,粗略介绍这种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及效果。

2.2.1 诗歌。学习《蜀道难》,我首先在导语中设疑:因贺知章的赏识,李白声名大振,从此奠定了“诗仙”的地位,《蜀道难》可以说是他的成名作。杜甫称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也是指这首诗而言的。李白以丰富的想象、卓越的艺术构思、纵横飞扬的辞采,创造出一个神奇的艺术世界,达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界。与李白同时代的诗评家殷称本诗"奇之又奇",到底诗人展开了哪些艺术想象,这首诗奇在何处?(中心问题)

接下来,我和学生共品这首诗,分别设置如下一些问题,让学生探讨并获得认识:这首诗共三段,反复咏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诗人到底是怎样表现蜀道之难的?第一段作者采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蜀道的高峻?表现出什么样的艺术特色?(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浪漫主义色彩,语言奇。)第二段对景物的描写体现了什么样的意境?(雄奇险峻的意境,意境奇。)前二段的语言及意境构成了什么样的风格?(雄浑豪放的风格,风格奇。)

“诗言志”,这首诗表达了担心友人旅途艰险,忧友人安居之难,掺杂了含蓄而执着的惜别之情外,是否还有言外之意?(第三段,作者可能借蜀道喻世途艰难,忧国事之艰,意蕴奇。)

在逐步引导学生认识、体味、品悟的基础上,我再小结:这首诗语言奇,意境奇,风格奇,意蕴更奇。正所谓“奇景奇语发奇调,千古奇诗耐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