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堂教学本质

课堂教学本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堂教学本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课堂教学本质

课堂教学本质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科学本质 科学知识 科学方法 科学精神 课堂教学

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人,而科学素养的核心组分就是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性质”部分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学科课程,其精要是展示生物科学的基本内容,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 。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课程的一个分支,在科学本质的教育上,理应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道义。人们一般认为,科学是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三个方面组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课堂教学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课堂学习必然成为学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活经历,影响着他们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因此,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站在生物学科责任的高度,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大胆尝试,努力构建融“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于一体的生物课堂,力求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沐浴科学理性的光辉。本文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具体内容为例,阐述课堂教学中是如何进行科学本质教育的。

1. 关注科学知识——在教学中凸显概念教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黄昆教授曾说:“客观的规律我们一般都是通过一定的科学概念去认识的,而这些概念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规律的本质。”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也多次提到:“在学习中,一定要把基本的要领搞清、记牢。”《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最大变化之一就是在内容标准的每一个主题下,都增加了 “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的重要概念……” 概念教学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因此,我们如果关注科学知识的学习,就毫无疑问地要在教学中凸显概念教学。

例如在整体上,我们注重“概念梳理”。济南版初中生物学《遗传的物质基础》一节中,教材首先在引言中描述了遗传的定义,然后编排了“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和“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两目内容。本节课对应的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形成的重要概念是“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它们位于细胞的染色体上。遗传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针对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内容,我们抓住“遗传的物质基础”这一主线,围绕“遗传”这一概念,将“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这一组概念由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按照四个层次前后贯通起来,并融合遗传物质的结构、成分、作用等知识,使得学生也能围绕“遗传的物质基础”这一内容,发掘本节出现的概念(如遗传、染色体、dna、基因等)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概念图、思维导图等形式,使学生能在更高的层次上、从整体上予以把握和理解概念的本质,形成知识体系。

又如在细节上,我们着力“概念理解”。如在学习“基因”这一概念时,教材只是给出这样的文字“dna上有许多与遗传相关的片段”“不同的基因贮存着不同的遗传信息,也就是说生物表现出的不同特征是由不同的基因控制的。”显然,这样的简要描述比较抽象,为了让学生便于理解,我们使用了拼图的方法,即用卡通画的形式分别画出人的头发、眉毛、眼睛、鼻子、嘴巴各三种,并且在每一个特征的旁边都写出了其特定的碱基序列。操作时学生两个人一组,每一组都得到头发、眉毛、眼睛、鼻子、嘴巴各三种图片和一张空白脸的纸,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把选定的特征剪下来拼成一张卡通人物的脸,并在其左侧按照头发、眉毛、眼睛、鼻子、嘴巴的顺序把相应的碱基序列贴上。然后小组依次把画贴在黑板上进行比较。因为选的碱基序列不同,所以拼出的脸也不一样。学生惊奇地发现全班的卡通人物居然没有人拼得一样。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结果呢?我请学生来计算这张脸的组合方式共有多少种,大家通过计算发现竟然有35即243种之多。其实这才涉及五个特征,人的形态、生理特征远有成百上千之多,都考虑在内的话又有多少种组合呢!此时,学生对于“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遗传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的重要概念已深有感触并且深刻理解认同。

再如在练习中,我们加强“概念巩固”。依据认识论的观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必须经过“由感性的具体发展到抽象的规定,再由抽象的规定发展到思维中的具体”这样两个科学抽象的阶段。作为一门研究各种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自然科学,毫无疑问,生物学知识是从生活中来,最终还要回归生活的。学生学了生物学概念后,我们还要设法使学生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走向生活和更为广阔的社会。在练习巩固阶段,我们有目的地选编一些生物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题目,用概念和原理去解答问题,使概念教学落到实处。如我们设置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在日常生活中,你会发现同卵双生者长得几乎完全一样。你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原因吗?”学生们分析的结果是:“因为同卵双生者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这对双胞胎就具有相同的细胞核;因为细胞核相同,所以染色体相同;因为染色体相同,所以 dna相同;因为dna相同,所以基因相同;因为基因相同,所以贮存的遗传信息相同;因为遗传信息相同,也就是建造生命的‘蓝图’一样,因此同卵双生者长得几乎完全一样。”很显然,这样的回答很精彩,这样层层深入、逻辑性强的分析、推理,体现了学生对科学知识从表面感知到本质理解的思考过程,深化了本节课中的概念学习。

生物学概念是反映生物学本质属性及特征的形式,是构成生物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学科知识最为本质和中心的地位。我们在求学生涯中,会学习很多的生物学知识,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知识渐渐地被淡忘掉了,但总是有那么一些知识依然清晰地保存在我们的脑海之中,甚至伴随我们一生,这就是一些重要概念,如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传与变异、生态系统等相关的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讲,凸显概念教学,帮助学生建构重要概念,对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理解科学本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2.学习科学方法——在教学中彰显探究理念

生物学是一门建立在观察和实验基础上的科学。科学家进行科学认识的基本方式是探究活动,科学知识是科学家在探究基础上获得的。因此,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基本方式应该是探究活动,学生理解科学及其科学本质的学习活动也应该是科学探究活动。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无论是《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还是2011年版《生物学课程标准》都将“倡导探究性学习”作为课程基本理念之一。所不同的是,后者更加关注科学探究与科学本质之间的关系,其中增加了这样的文字描述:“生物科学不仅是众多事实和理论的汇总,也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科学探究既是科学家工作的基本方式,也是科学课程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和有效的教学方式。本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领悟科学的本质……” 显然,通过探究活动,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生命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本质,并将对生命科学的理解和科学探究的经历内化为生物科学素养。

例如,在课的总体设计上,探究理念是“神”。《遗传的物质基础》一节中,教师将整节课置于一个大的探究背景下,让学生在探究理念的指引下,一步一步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地进行科学知识的学习,更为重要的是从中认识和学习科学方法。①科学探究的“提出问题”环节。课开始,当学生明确了遗传的概念之后,提出本节课的核心问题——“遗传同生物的其他生命活动一样,也有其物质基础。那么它的物质基础又是什么呢?”②科学探究的“猜想假设、实证推理、得出结论”环节,其大体过程如下: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的学习活动迅速进入一种“探索”状态,开始探究的“旅程”。师问:“除病毒外,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生命的奥秘也一定藏在细胞里。细胞的基本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那么,你认为细胞中与遗传有关结构会是什么呢?”学生大胆猜测,之后通过分析“伞藻嫁接实验”和“克隆羊多利”的诞生过程,得出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于是,“探索”线索转向“探秘细胞核”,“那么,细胞核里又有什么呢?”在观察洋葱根尖的细胞分裂装片,找到了染色体后,探寻的目光继而转向“探秘染色体”,“染色体的组成又是怎样的呢?”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得知,染色体包含蛋白质和 dna。“那么遗传物质又会是谁呢?”科学家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那么dna上又会有怎样的发现呢?”在对dna的研究探索中找到了dna上有许多与遗传相关的片段——基因,最终控制遗传的“秘密图纸”终于被找到了,那就是不同的基因贮存着不同的遗传信息,也就是说生物表现出的不同特征是由不同的基因控制的。

又如,在课的细节处理上,探究活动是“本”。在学习“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这一内容时,教师先是选取了教材上的伞藻嫁接实验作为素材,并作如下处理:借助多媒体动画,说明实验的基本处理方法,让学生大胆猜测可能的结果。通过问题情境的呈现,学生容易得出新长出的伞帽形状由基部的假根来决定,为什么由基部的假根来决定,学生也容易猜测到是因为假根中有细胞核。这时教师设问:“在假根中不仅有细胞核,也有少量的细胞质,你能设计一个补充实验来进一步证明伞帽的形状是由假根中的细胞核决定的吗?”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点拨,增加了一个核移植实验,即将其中一种伞藻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去“帽”的另一种伞藻中,看其“帽”的形状。此时,这个实验不仅是对教材的一个很好的补充,更为重要的是将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引向深入,在思维爬坡中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科学方法的学习,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科学是格物致知的一种途径,其基本特点是以实证为判断尺度,以逻辑作论辩的武器,以怀疑作审视的出发点。”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说过:“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滩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自己的眼睛。”探究学习是学生了解科学方法的重要过程,这是因为学生不可能简单地通过听教师讲授和自我记忆来真正理解和掌握科学方法。学生只有在参与探究的体验中,才能感悟科学方法,领会运用的精髓,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科学的本质和价值。

3.感悟科学精神——在教学中融合科学史实

科学作为人类的发明和思想方法,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和逐渐完善的事物。在其发生和发展的各个特定时期,都有许多科学家倾注大量精力,遭遇各种困境,经历无数失败,但又凭借着顽强毅力、聪明智慧和通力合作,才在科学的历史长卷中写下辉煌的一页。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著名的生物学家、科学教育家施瓦布曾在bscs的“教师手册”中写道:“应提倡科学史,因为它关注的是人和事而不是概念本身……”。我国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实施建议部分明确提出“注重生物科学史的学习。学习生物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这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很有意义的”。显然,在生物教学中融合科学史实,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生命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还可以促使学生养成客观、创新、合作、质疑、坚忍不拔、积极进取等科学态度与精神。

例如,可以针对教材栏目完善生物史实。《遗传的物质基础》一节中,鲁版教材安排了栏目“相关链接”——dna奥秘的揭示,其文字描述如下:“1953年4月,在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里,美国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通过对dna的x衍射照片进行研究,建立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揭开了dna的奥秘,使遗传学的研究进入到分子水平。两位科学家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众所周知,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重大发现,可是说是生物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一项重大事件。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谈家桢指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不仅是生物科学的重大突破,也是整个自然科学的辉煌成就,其意义足以同迄今已有的任何一次科学发现相媲美”。因此,抓住这一生物学历史事件,挖掘其中蕴藏的科学精神成为本节教学的一个亮点。

于是,我们对这一科学史实进行了相关完善,鉴于dna双螺旋结构中很多生僻的专业术语超过初中学生的理解能力,此处主要针对科学家的团结协作、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进行设计,补充了弗朗西丝?克里克、詹姆斯?沃森、莫里斯?威尔金丝、罗萨林?富兰克林等对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做出重大贡献的四位科学家的史料。又如,还可以针对教材知识点拓展生物史实。对于教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内容,我们抓住“主要”二字,对遗传物质的发现史进行简单补充,目的有二:一是展示dna 发现的科学历程,让学生感悟科学家的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精神;二是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开放性,即科学是无止境的,承前启后的不断完善过程。据此,我们补充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发现史”这一资料。因为初中学生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限制,我们对有些事件只是提及而已(如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等),但当问到:“从上述生物学史当中,你有何收获或是感受?”时,学生们普遍认为:生物学的发展,凝结了无数科学家艰苦的劳动。没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险的精神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在课堂上再现科学发现历程,不仅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发现的艰辛与幸福,更为重要的是,科学家实事求是、务实严谨、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坚忍不拔的科学品质已悄然浸润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内化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这一切,都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学生心灵也得到了科学精神的点化和润泽。

课堂教学本质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师;学生;本质;发展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比较,高中的数学基本理论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知识联系、迁移较多;解决问题的灵活性较大,方法较多,有时候对一些问题根本想不到从何处下手,为何这样想、这样做;解题过程对思维量以及运算能力要求较高,好不容易想到一种方法,最后却在解答过程中的某一小环节疏忽或因计算原因不能得到结果,总之高中数学很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通过与学生交流,我了解到以上学生对学习高中数学最多的感受和评价。

确实,高中数学难,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特别,高考的指挥棒一直在指挥着高中数学的教学方向和模式,致使教师在教学中围绕着这根指挥棒团团转。为了学生高考能考出优异的成绩,在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特别是多年在高三毕业班教学回到基础年级教学的老师,从高一新生进校起就开展归纳式教学。他们打破了正常的教学规律以及认知规律的三个过程:①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借助于观察、试验、归纳、类比、概括、积累材料,即知识的产生。②由积累的材料抽象出原始概念和公理体系并在这些概念和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理论,即知识的发展。③数学知识的应用,即知识的结果。一节课下来,学生对课堂上学的知识只知道是什么,而不知怎么来,怎么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不清楚。这种“掐头、去尾”,“重结果、轻过程”,“重训练、轻能力”,“重灌输、缺探索”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被动接受,被动学习”。这种忽视了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忽视了对学生的深层次培养,缺乏长远意识的数学教学模式必然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真正地体会数学的实质内涵,从而一些应该在数学学习中培养的能力没有得到相应的形成,影响了后续的学习,甚至丧失学习数学的动力。这种舍本逐末的教学模式自然导致一大批小学、初中时候的学习数学的明星变成如今的数学傀儡。于是,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真正把握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本质。

数学基础的厚薄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认识水平、接受能力、自学能力、应变能力和创造力,影响着学生今后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影响着学生的继续深造与终身教育的开展。从数学的产生、发展和数学的严谨及它所反映的内容看,数学又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毅力、学习信心、学习态度、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创新精神等个性品质的重要素材。同时,面对21世纪给各级人才需求所带来的挑战和竞争,数学素养将是21世纪合格公民素质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将作为每个公民生活和终身学习的必需品。而且,在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中,当我们遇到事情、困难时,如果能够合理运用数学的知识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往往会使所遇到的问题顺利而解,甚至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于是,在求知欲非常强烈的高中阶段,数学老师不能将数学课堂教学当成是数学知识结果的教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在老师的组织、引导、启发下,通过一定的数学活动,通过了解数学知识的构建、发展、应用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用数学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直接地参与这样的活动,对学生今后的发展、生活、工作来说,远比教会他们掌握几个数学公式,教会学生能解几个数学题,高考能考多少分更为重要。实现真正地培养与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解决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推理思维能力,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吸取营养、不断地自我发展。

课堂教学本质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地理课堂教学;课本知识;乡土地理课程

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也是学生最主要、最经常、最大量地获得教育的途径,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落实新课程的理念、目标,是广大地理教师不断探索的课题。本文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乡土地理的优势,密切结合学生生活的实际,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一、把地理形象思维作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切入点

地理教学中的地理形象思维是通过典型的地理现象,反映和把握地理事物本质的思维活动。地理形象思维不仅是思维过程中的一个闪念、一颗火花,而且是可以经常地存在于教与学的过程中。在教学中,进行地理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对于全面开发学生的大脑(特别是右脑)、全面培养学生学习地理、认识地理并在实践中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借助乡土地理课程,拨动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发动机

生动活泼的课堂很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乡土地理在激发地理学习兴趣方面有着独到的作用。我们生活的空间中到处都存在着地理知识,这些本地的、身边的地理知识,比课本上的东西更直观,更容易让学生理解。例如,在学习“中国地形”一课时,教师可以先提问:“谁会骑自行车?”很多学生都举起了手。接着又问:“谁天天骑车上学?”大多数学生放下了手。然后再问:“骑车利于健身,更利于环保,那为什么不骑车呢?”学生的兴致一下子被提了起来,七嘴八舌地开始说各种原因,比如家长不放心啦,没有专用车道啦,通渭有坡不好骑啦,等等。然后我跟大家说,为什么会存在这种情况呢?通渭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坡呢?学生开始思考了,“因为通渭是丘陵沟壑区地形,不利于骑行。”

那么,中国有几种地形呢?学生根据通渭的实际情况,感受到了地形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从而带着各种好奇,如,平原地区的人是怎么生活的?山区的人是怎么生活的等等一系列的疑问,去学习地理“中国地形”,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转变课堂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效果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早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教师如何发挥其主导作用。

1.善于激发并维持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可以利用地理学科综合性强的优势,通过结合各种历史典故、传说、时事新闻等,让学生在故事中学习地理。如,黄土高原是怎么形成的;珠穆朗玛峰上的雪人传说;南方冻灾是怎么形成的等等。当然,用这些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还是不够的,要做到维持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才可以。如何维持呢?可采取以下方式:布置家庭作业,以南方冻灾为例,让学生上网查询冻灾的情况、形成的原因及网上的原因,结合自己的地理知识,对网上的原因进行判断。让学生在长久的兴趣下学习地理,才是最重要的。

2.用心设计问题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问题的应用十分重要,它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恰当的问题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恰当的问题情境,为学生的有效探究创造条件。

3.创设良好课堂气氛,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良好的课堂氛围,让人心情愉悦,让教者更爱教,学者更爱学。师生关系的融洽,课堂教学的有序,都是实现良好课堂氛围的关键。

四、培养学生的主体作用

地理图像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它对于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注意发挥图像作用,运用图像引导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图像来设计教学,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信息大爆炸的现代,单纯靠课堂的教学,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是为了不教。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是一举多得的事情。在地理教学中,首要的,我认为是要教会学生认识地图的能力,再结合文字说明、解析等,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向学生“授之以渔”,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好学地理,乐学地理。学生只有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才能充分地发展自我,不断地成长。

课堂教学本质范文第4篇

一、巧设问题情境,在引导学生先行学习中实现自主探究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高度尊重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的无限潜能,这也正是生本教育的重要理念之一.在大力推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作为教师,更应该对学生授之以渔,多为学生的以后着想,考虑全面,考虑长远,运用“先行学习”策略,引导学生在前置性任务的帮助下自主获取知识,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巧设问题情境,给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留下更多的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教学“最小公倍数”这一概念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趣味情境,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即:出示一个边长为6的正方形纸片,以及若干长、宽分别是3、2的长方形纸片,提问:小长方形的纸片能够正好铺满这个正方形吗?为什么?因为复习过倍数的相关知识,很快就有学生说正好能铺完,因为正方形的边长6正好是长方形长与宽的倍数.接着再让学生思考:用这个小长方形还能铺满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呢?如果边长是9的正方形呢?在问题生成中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也将课堂教学在自主质疑、互动释疑中推向.

可见,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关键.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知识作为情境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更能揭示其中的规律,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实现知识迁移.

二、以实验为载体,在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中发展数学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实验有着不可替代的直观、形象的优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思考、分析、归纳数学概念、定理,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以数学实验为载体,为学生提供一个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学习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锻炼思维,建立数学概念.

以“圆柱和圆锥”一课的教学为例,笔者在课前为每组学生事先准备了一个圆柱型和一个圆锥型的小木块,以“滚动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圆柱和圆锥都有一个侧面,侧面都是一个曲面,为什么圆锥型的小木块滚动起来不容易?你有什么样的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有的小组提出可以把圆锥型的小木块削成圆的,也有的小组提出可以在外面套一个圆塑料筒.以实验的成功引发学生从整体上抓住圆柱和圆锥的本质特征,并找出圆柱和圆锥的不同之处.

通过实验活动,引导学生借助实物图形的直观性来发现问题,通过观察、研究和分析去思考问题、探索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唤起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其内驱力,为以后继续学习圆柱和圆锥体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等知识做好铺垫.

三、积极反思,在引导学生创新求异中促进数学素养的提升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为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在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反思,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应当利用一切有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搭建探究、思考的平台,尤其是要引导学生学会积极反思,避免思维缺乏反思而造成的解题错误.比如鼓励学生在回答问题、解答问题时的求异思维,也可以巧设“陷阱”,让学生通过实践去验证,克服因为思维受阻而产生的认知冲突,使思维更深刻.

例如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中,笔者开展了以下三个教学环节:独立思考,尝试解决;组内交流,明晰思路;组间交流,归纳方法.虽然学生能够理解、掌握运算顺序,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具体的情境中错误率仍较高.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应用,笔者用PPT呈现了学生的典型错误,摘列如下:

2012-123×6+512=2012-51×2+512

=2012-15+512=2012-1422+512=512+512

=112+512=6612+512=12112=10112.

以错题引导学生积极反思,以错为鉴,才能减少解题时的失误,从而提高数学解题能力.不仅能有效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的表面性,掌握异分母的加减法,也能养成在繁琐的计算步骤中一步一回头的良好学习习惯.再此基础上,笔者再以拓展训练呈现了这样一题:

在13和35之间三个最简分数,使这五个数中每相邻两个数的差都相等,这三个数分别是多少?

面对这道题目,很多成绩处于中层及以下的学生感到一头雾水.笔者引导学生借助通分的形式进行分析、思考,即先将13和35化为:515和915,转化后学生意识到在515和915之间三个数,即分成四等分(结合图示),可推出相等的差为115,问题就迎刃而解.

解:(35-13)÷4=115,即相等的差为115.

课堂教学本质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人本主义理论 语文课堂 教学改革

引言

人文主义是近年来新近流行起来的教育理论,与我国实行的素质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基本相同。人文主义强调在教学中,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的主要功能是引导学生开展学习,因此在课堂中学生占据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再加上与其他学生交流和讨论,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人才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语文人才的需求更多,在语文教学中应用人本主义,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帮助学生掌握适合的学习方式,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复合型语文人才。

1.人本主义的内涵

人本主义的最早提出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国际上引起重大反响。这项理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将个人发展作为主要思想。之后将人本主义引进教育界,将自我发展作为教育目标,学生在教育中学习到要自主学习,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式。同时要根据社会的变化,及时调整自身,以求能够适应社会的各项发展和进步。此外,人本主义还要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人际关系的处理,综合看来,学习技能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人本主义强调学生在学习中占据主要位置,教师要注重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充分把握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探究心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生在学习上要依靠教师的引导和督促,在课堂中,占据主体地位的不是教师而是学生,传统教学中,教和学是相互分离的,教师的教学方式一般是填鸭式和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这样不仅难以促进学生提高学习能力,而且严重影响人本主义在教育界的进一步发展。

2.目前我国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部分学生学习不积极

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都不一样,这是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各不相同造成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的学生往往成绩比较优秀,而那些学习积极性比较低的学生,学习成绩比较一般。这是由于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采取填鸭式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沿袭传统的学习方式,这样,非常不利于掌握新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教学质量不高,达不到教师的期望值,达不到自己的目标要求,就会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降低学习的期望值。再加上我国普遍采取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中将教师放在主体地位,忽略了学生的重要性,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新性,造成学习效率低下,限制人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2.2教师缺乏教学方式的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教导学生学习知识,另一方面要督促学生和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之前,教师需要认真考虑教学方式,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放在首要位置。此外,还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耐心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不良情绪,比如说,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加强交流与合作。但是实际上,很少有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做到这一点,再加上教师缺乏定期交流和培训,不利于教师提升创新水平,同时限制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严重影响合作教学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3.人本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对策

3.1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人本主义理论强调在学习和课堂中,学生占主体地位,教师要重视这一点,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民主的良好环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树立良好的学习价值观,全面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因此,语文教师要帮助和指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学习观,全面指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在实践课堂中要注意这个问题,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要占据十分重要的主体地位,不仅在教学课堂中占据主体性地位,在教学设计中也要占据主体地位。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将重心都放在了教师的教上,忽略了学生的学的重要性。新课改后,一些语文教师逐渐认识到学生在传统教育中削弱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但是单凭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略教学设计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这限制了课堂教学中人本主义的发展。

3.2加强合作学习在语文中的运用

人本主义的核心思想中,一方面要增强学生主观能动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要充分重视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在课堂上组建学习小组,为学生学习语文创造良好的小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谈论学习中,畅所欲言发,发表看法。很多时候,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面无表情,一言不发,但是下课后会双眼放光,侃侃而谈,这都是由于上课时教师的压力,限制学生发表看法。课堂上一直注重教师主导地位,对学生造成压迫感。学生受到限制不敢随意发表看法,但是同龄的学生相处时,处于相同的地位,在谈论学习中能够积极地说出看法。这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不仅能够全面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结语

人本主义强调的教学目标,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项理论与我国实行的素质教育在本源上大同小异。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加强人本主义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龚由志.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与语文教学活动探讨[J].广州大学学报,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