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化疗患者的护理计划

化疗患者的护理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化疗患者的护理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化疗患者的护理计划

化疗患者的护理计划范文第1篇

我科2006年2~12月对8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化疗的同时,通过良好的护患沟通,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与分组:随机选择我院2006年2~12月确诊的新入院恶性肿瘤患者80例,男49例,女31例,年龄18~65岁,平均45.6岁。病种:肺癌19例,胃癌11例,乳腺癌8例,淋巴瘤18例,肠癌10例,其他14例。纳入标准:(1)经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确诊为恶性肿瘤;(2)年龄:18~65岁;(3)具有小学或小学以上文化程度。排除标准:(1)有精神病家族史或个人史;(2)有脑部疾病史及智能障碍;(3)有药物或酒精依赖史。将符合上述条件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心护组)和对照组。心护组40例,其中肺癌11例,胃癌5例,乳腺癌5例,淋巴瘤8例,肠癌6例,其他5例。初中以下文化22例,初中以上18例。对照组40例,其中肺癌8例,胃癌6例,乳腺癌3例,淋巴瘤10例,肠癌4例,其他9例,初中以下20例,初中以上20例。两组病种、年龄、文化程度差异无显著性(P>0. 05)。

1.2研究方法: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填写Zung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各1份。对照组只接受化疗和疾病护理,心护组除接受以上护理外,还在化疗前、化疗期间及化疗后接受以下心理护理措施:(1)一般支持性心理治疗:以耐心、热情、精湛熟练的医护质量使患者获取信任与安全感,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2)个别心理治疗:以科学负责任的态度耐心、详细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为患者解决实际存在的困难,针对不同不良心理因素进行心理干预及认知治疗,建立健康合理的信念。(3)患者互助治疗:组织不同时期的患者进行交流及谈心,相互倾诉在治疗过程中的感受及体会,从化疗后长期生存的患者身上看到希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及勇气。(4)家庭及社会支持性心理治疗:对患者家属及朋友进行肿瘤知识讲解,指导他们在各方面关心、支持、帮助患者,给以温暖及勇气。

1.3统计方法:所有资料输入SPSS 10.0统计包,数量资料用t检验,分级构成比资料用χ2 检验。

2结果(见表1)

3护理体会

3.1化疗实施前的护患沟通:化疗前对于了解患者情绪是否稳定及采取相应措施十分重要。首先向患者讲解化疗的实际过程,以及有关化疗时的各种主观真实感受、患者可能面临的问题及医护人员所采取的相应措施,并详细介绍有关化疗的细节,消除患者某些错误观念或不切实际的想法。有的人提起“化疗”二字,就会条件反射地产生一种惧怕心理,怕出现恶心、呕吐、脱发等不良反应,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告诉患者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化疗药正在向“高效低毒”的方向发展,使得化疗不良反应减少到最低而化疗效果最好。而且这些不良反应是可以用药物来预防的,即使有轻微的反应,在停止化疗后也会很快恢复。另外还应矫正自我失败的消极思维,建立对抗患者消极思维的认知,例如通过康复患者的示范作用,建立“癌症并不是绝症,只要治疗得当,精神不垮,加强自我锻炼,是可以战胜的”的认知。要用积极的言语代替消极的言语,但并不改变谈话的真正目的,从而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同时,可将患者的病情与其他情况更严重的患者进行比较,使之较为积极地评价自己的病情。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也是非常必要的,许多时候,患者家属可以提供患者不能或不愿提供的信息,并且相对处于更为冷静和理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在患者不知情的情况下,患者家属更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向患者家属发放一些科普读物或由主管护士对家属进行有关化疗知识的讲解。

3.2化疗期间的护患沟通:患者在化疗期间既要遭受肿瘤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及痛苦,还要忍受因化疗带来的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脱发、恶心呕吐、疲劳乏力、厌食、障碍等。医务人员应该积极处理化疗产生的不良反应,同时细心地做好解释工作,听取患者的内心需求,帮助患者克服化疗不良反应所带来的身体上的不适及不良情绪。告知患者及家属,化疗过程中如有恶心、呕吐、耳鸣、心慌、神疲、乏力、出血、脱发等反应,或穿刺部位有肿胀疼痛时及时与医生、护士联系,护士也应经常巡视病房给予相应的护理。化疗患者抵抗力降低,要预防感染,保持个人、环境清洁,注意饮食卫生,多饮水以加速毒素的排出。

3.3化疗结束后的护患沟通

3.3.1防止盲目乐观心理: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后接受辅助化疗的患者,在经过几个月反复不断的痛苦化疗后,常错误地认为化疗结束意味着疾病已经治愈,已进入正常健康状态。此时患者及家属有一种如释重负之感,从而易出现松懈麻痹、不遵医嘱、放纵自己等情况。此时,医护人员要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肿瘤的治疗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努力,并配合医生进行定期复查,以防肿瘤复发,同时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和饮食习惯,避免各种不良嗜好。

3.3.2克服焦虑情绪:有些患者在化疗结束前可出现反常的焦虑情绪,怀疑治疗的有效性及疗效能维持多长时间。患者总有既希望尽快结束化疗,又担心停止化疗可有使肿瘤得不到控制或复发的矛盾的心理。因此。医护人员应提前让患者做好各种准备工作,与患者共同讨论治疗时间的长短、治疗计划的安排及化疗结束后的生活安排,让患者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了解自身所具有的恢复健康的各种有利因素,为家庭康复治疗及重新踏上社会工作做好准备。

4讨论

化疗患者的护理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治疗;护理;肿瘤

无论是化疗(药物治疗)、放疗,由于药物的细胞毒作用,放射线的作用,临床上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及组织损伤,致使有的患者排斥治疗,甚至有的中断治疗,使病情发展以至于不可逆,因此,做好全方位的护理,是保证治疗计划顺利进行的关键,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现将具体作法介绍如下。

1 护士自身建设

南丁格尔说:“护士就是无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1]。护士的言行举止都可能对患者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反应到护理的效果上,所以护理人员必须不断加强素质修养,知识修养,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文明程度,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2 为患者创造温馨、舒适、安静、优雅、温度适宜的生活环境,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光线充足,窗台上可放一些花草,陶治患者情操,将患者安置在最佳环境中,使环境中的外部刺激减少,有利于患者机体本能发挥作用,以对抗疾病,因此要为患者创造整洁、舒适、美观的环境和有规律的生活,从而影响病患心里环境有利于心理健康恢复,确保患者心理治疗效果,使患者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积极配合治疗,达到治疗目的。

3 做好患者心理护理

人患病后,都会产生相应的心理变化,据国外文献记载40%左右癌症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应激反应或心理障碍[2];其中20%左右的患者符合重症抑郁诊断,由于传统观念,把癌症视为不治之症,如同死刑缓期执行,另外患癌症后,不但破坏机体正常生理功能(也可能造成形象改变),而且影响正常生活及工作,使家庭受到危害,社会及家庭中角色的改变,致使患者精神压力大,会产生一些异常的情绪反应及变态表现,例如:怀疑、猜测、焦虑、愤怒、抑郁、绝望、自杀等,不配合治疗的倾向,日本著名医学专家伊丹教授指出:“惧怕死亡和疾病是非常健康的心理,没有这种害怕心理是不正常的,对惧怕的心理不要去管它,重点应放在追求有意义的生活上”。对于这类患者必须观察其内心世界从患者的言行举止或非语言的表情和暗示中了解他们真正需要,及时把握患者心理活动,抓住有利时机,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疏导,鼓励患者以积极态度配合治疗,以愉快的心情去生活,从而达到治愈目的。

具体做法,要给予患者亲人般的体贴及关怀,深入病房,运用沟通交流的技巧主动和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随时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满足患者需要征求患者意见,在日常护理中务必和患者建立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沟通,护理上要热情主动精心、仔细观察患者的言行举止,根据患者的心理反应,社会地位,文化修养,素质等制订出切实可行的个体化护理方案和计划,然后按计划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护士要以关心照顾、和蔼可亲、同情尊敬、体贴爱护的情感感化患者,为患者安排有规律的生活及活动,协调病患之间关系,鼓励患者与患者接触、交流、并引导病友共同进行一些娱乐活动和适当的体育锻炼,例如:听广播、看电视、下棋、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等,使之保持愉快心情。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对患者提出的疑问给予科学的必要解释和对疾病有关知识的宣教、安慰、鼓励,消除他们焦虑、恐惧的不良情绪,使患者减轻精神压力,情绪稳定,思想放松,精神愉快。正确的对侍疾病,以治疗好转的典型病例激发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帮助患者建立积极愉快的情绪,讲解一些医学知识,让患者知道保持心理平衡才能维持机体的各系统正常生理功能,增强应激反应能力,提高免疫功能,正确的心理疏导,唤起患者求生的欲望,对医生的治疗看到希望,就会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保证治疗计划顺利进行。

4 治疗上的护理

放疗、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重要手段,但因为其毒、付作用较大,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疗程的正常实施,做好护理工作是保证放、化疗顺利进行的关键。①需要手术的患者按常规做好手术前后护理(具体略)。②放疗、化疗前、中、后的护理:

4.1 首先评估患者情况:

既往史、肿瘤病史、治疗过程以及效果、对化疗药物的反映情况等。

4.2 现在患者身体状况:生命体征、体质量、日常生活规律(饮食、睡眠、排泄、自理程度等)、患者现在症状体征、各项检查(肝、肾、造血系统)有无异常。

4.3 心理评估:了解对接受化疗的反应有无恐惧、自悲、怀疑等。

4.4 护理措施:

A、心理护理:针对患者不同反应做相应的心理治疗,向患者讲明用药的目的及毒副反应情况使之有思想准备以积极态度配合治疗。

B、卫生健康指导:说明药物治疗和饮食对疾病影响的重要性在不影响疾病治疗的基础上尽量满足患者饮食需要,鼓励患者多进食,少食多餐,指导家属为患者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以保证营养及水份摄入。同时指导家属做好患者清洁卫生工作,勤换内衣、睡前泡泡脚等。

C、病情观察:细心观察用药后反应(胃肠反应、皮肤黏膜反应)、有无出血迹象、排尿排便情况、严格监察生命体征等,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医师,及时对症处理。

D、护士做各种治疗要准确、轻柔;避免粗暴、尽量减少疼痛刺激;一切治疗在患者休息之前,休息之后尽量不去打扰。

E、用药护理:根据医嘱用药;严格“三查七对”、保质保量溶解和稀释药物、现用现配、避免光照的药物做好保护(例如:顺铂)、联合用药排好顺序。用药前2 h避免进食,出现不良反应对症处理。

F、化疗药物刺激性大避免外渗:合理选用静脉尽量选择较大血管(径大血管药物刺激性相对减少)、尽量不选择肘窝、手腕等关节活动处给药,因这些部位不好固定,针头易滑脱或刺破血管造成药物外渗[3]。因为患者化疗时间长,应有计划使用或保护静脉,一般由远端到近端、由背侧向内侧、左右交替、一般上肢为宜,除上肢无处可取外,一般不宜采用下肢静脉给药(下肢易发生血栓),操作要熟练,一针见血,避免反复穿刺同一部位,防止造成血管壁损伤,致纤维化形成,导致药物滞留造成静脉炎,同时反复穿刺容易使药物从损伤处溢出。穿刺时选择针头越细越好,穿刺消毒后局部用干棉签擦拭后再进针,刺入血管的针头一定要达2/3以上,确保针头大部分在血管内(见到回血,一定要往血管里送一段针),避免针头脱落血管外至使药物外溢,穿刺成功后先注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确保在血管内再连接药物,药物滴完后再用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冲,拔针后冷敷局部。

G、用药过程中加强巡视,注意观察局部,并向患者及家属交待好注意事项,如有外溢及渗出立刻报告,及时处理。

H、外渗处理:

①立即停止输液,不拔出针头,接以空针,将外溢的药物尽量吸出,根据外渗药物的性质对渗漏局部注入相应的药物的拮抗剂,解毒剂。更换输液部位。②局部皮肤发红外涂氢化考地松软膏、冰敷12~24 h。③皮肤肿胀灼热及重度疼痛用5~10 mg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100 mg、维生素C混合液在外渗部位1 cm处作局部封闭。④金黄散或50%硫酸镁冷湿敷或局部以0.15%奴夫卡因或2%利多卡因多点向心封闭,稀释止痛。⑤如出现组织溃疡,坏死进行外科治疗,定期换药。⑥抬高患肢。勿对局部加压。

综上所述,护理工作在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是保证治疗计划顺利进行的关键,所以护理人员要切切实实做好每个环节的护理工作。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护理好每个患者,在这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窗口”行业中,努力工作,不愧对“白衣天使”的光荣称号。

参 考 文 献

[1] 护士修养与礼仪规范(科普出版社).

[2] 药疗监护手册(医药科技出版社).

[3] 抗癌药物手册(山东大学出版社).

化疗患者的护理计划范文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2年10月期间在本科进行化疗的156例恶性肿瘤患者,均有病理学资料证实为恶性肿瘤,年龄为26~78岁。患者无精神病史,无智力及语言交流障碍,能够配合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80例,对照组76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分类、肿瘤分期及化疗方案、文化程度、职业、经济状况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包括一般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等。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增加舒适护理,减轻化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增强患者的自理能力,提高睡眠质量,具体如下。

1.2.1 为患者提供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 保持病房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通风。室内温度在20~24 ℃,相对湿度在50%~60%,光线柔和。治疗护理尽量集中进行,医护人员要做到“四轻”,即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开关门窗轻,尽可能减少对患者的干扰。

1.2.2 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 初次化疗的患者,责任护士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建立指导合作型护患关系模式,及时疏导患者的研究表明,社会支持能够有效降低恶性肿瘤患者的应激反应严重程度。鼓励家属多陪伴并给予患者支持,使患者能从亲朋好友那里得到安慰和鼓励,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已经接受过化疗的患者,责任护士应积极与其建立共同参与型的护患关系模式,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发挥化疗药的最佳效果。

1.2.3 优化治疗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疼痛 责任护士为患者静脉输液时要合理选择静脉,保护好血管,并调节输液速度,尽可能采用中心静脉置管、PICC等,减少因反复静脉穿刺引起的痛苦,避免化疗药物外渗[3]。

1.2.4 饮食的舒适护理 责任护士要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指导患者改进饮食习惯,合理膳食。在化疗过程中,应合理安排进食量和进餐时间,多饮水,进食一些清淡少油腻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饮食,并少食多餐。饮食治疗也是避免或有效减轻患者出现呕吐的重要措施[4]。对于严重呕吐的患者,嘱患者及时漱口去除异味,并将患者呕吐物的颜色、性质及呕吐量详细的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对于惧怕进食后呕吐的患者,责任护士要鼓励患者进食。在化疗期间根据医嘱准确按时给予甲氧氯普胺、阿扎司琼等以减轻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从而减轻患者躯体上的不适。

1.2.5 保证睡眠,提高自理能力 尽量避免夜间进行各种治疗与护理工作,以保证患者充分的休息时间。责任护士应指导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劳逸结合,做一些体力消耗较小的活动,例如散步、太极拳等。指导患者规律作息,睡前热水泡脚,减轻疲劳感提高睡眠质量。化疗后患者常常不能正确看待自己的能力,迫切希望得到帮助,此时护士应根据病情鼓励、协助患者参与自我护理,以维持良好的形象,使患者逐渐恢复自理能力。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睡眠质量、舒适反应及自理能力。睡眠质量:良好为睡眠充足,醒后无疲乏感;一般为睡眠时间较短、易醒或入睡困难;差为不能入睡或睡眠颠倒。舒适反应:恶心呕吐:轻为患者可耐受,无需用止吐药物;重为患者不能耐受,需用止吐药物;食欲:正常为患者食欲与化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进食量未受影响;下降为患者食欲较化疗前下降,进食量减少。自理能力:正常为患者日常生活可自行完成,无需他人帮助;下降为患者日常生活需要借助他人帮助才能完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化疗后睡眠质量比较 化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睡眠质量相当,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观察组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l。

3 讨论

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因化疗药物不能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而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人体也产生一系列的毒副反应,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躯体不适症状,常导致患者紧张、焦虑、恐惧、出现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睡眠障碍、自理能力下降等症状。躯体症状不仅给患者带来生理上的痛苦,而且会使患者产生严重的心理反应,两者互相作用,影响患者的康复和治疗,降低生存质量满足肿瘤患者生理、心理舒适的需求,改善了情绪,提高了治疗依从性。再加上舒适的环境,合理的饮食等措施,减轻了患者在化疗期间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舒适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由于化疗导致的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症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肿瘤患者完成化疗,提高化疗效果有着积极的意义。

睡眠障碍是肿瘤患者化疗中较常见的症状,可能与肿瘤治疗有关,如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乏力、胃肠道反应、脱发等)及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情绪反应等,故控制或者减轻症状是解决睡眠障碍的关键[8]。结果表明,舒适护理有利于改善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时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高质量的睡眠能够消除患者的疲乏,提 高抗病能力,利于患者的康复。

化疗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别的不良反应,导致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平衡等方面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不良应激[9]。而舒适护理强调患者在接受治疗护理的任何时期,护理人员均应把患者的舒适度作为考虑重点[10]。因此,舒适护理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康复的同时,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孙燕,顾慰萍.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20-21.

[2]孟春艳,许婷,孙美玲.心理护理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9(18):388-389.

[3]楚蔚琳,宋晓艳.舒适护理在宫颈癌术后化疗中的护理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6):2266.

[4]崔焱,丁亚萍,陈明霞.癌症患者负性情绪反应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11,22(2):28-30.

. General Hospital Psychiatry,2005, 33(27):125-132.

[6]李晶,齐晓红,于蕾.护理干预减轻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效果[J].吉林医药,2009,30(23):3103.

[7]张艳.癌症患者化疗期间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疗前沿,2009,4(16):114.

[8]陈虹,吴远美,唐新平,等.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9):14-16.

[9]于淑娟,于建敏,杨丽嫒.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舒适护理的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5):1401-1403.

化疗患者的护理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化疗;心理反应分析;护理

【中图分类号】R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203-02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异常的克隆性恶性疾病[1],该病恶性程度高,治愈率低,其治疗目前仍是以化疗为主。白血病本身及化疗都给患者带来不利影响,导致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加重病情[2],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治疗效果。本文就其容易出现的负性情绪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以促进康复

1患者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分析

1.1焦虑抑郁

在李小云等人使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and DepressionScale,HAD)对82例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入院时进行基线测评结果中,按照原作者的标准,焦虑和抑郁2个分量表采用8分作为临界值,82例患者HAD焦虑分量表(HAD-A)得分为(7.43±4.20)分(0-21分),其中>8分焦虑阳性者36例,占43.9%;抑郁分量表(HAD-D)得分为(7.30±3.69)分(0-21分),其中>8分抑郁阳性者35例,占42.7%[3],可见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均高,究其原因,疾病本身、化疗效果、治疗前景及治疗中产生的高额费用等都可引起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1.2 敏感多疑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大多会出现脱发,而激素的长期使用会使部分患者出现满月脸、向心性肥胖等,这种外貌改变会使大多患者特别是青少年女性丧失自信,自尊心受挫,害怕被别人看不起,从而对外部环境特别敏感,过分注重自己,不相信别人,总想从别人那里获取一些本病信息,还怕别人对自己隐瞒病情,别人说话时,总以为偷偷议论自己。扩大病情,稍感不适,便觉得自己无药可医

1.3 过高期待

由于部分患者对化疗认识不足,对医务人员和药物治疗抱有过高期待,不了解药物治疗的个体差异,一旦治疗效果差,患者期盼落空,会出现很大的心理落差,严重打击患者的配合治疗的积极太多,对治疗失去信心

1.4 社会支持系统欠佳

由于急性白血病是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其治疗过程长,费用花销大,且预后往往不遂人愿,部分患者家属由于治疗压力大,往往不能坚持或有心坚持却不能承担费用而放弃治疗,导致少数确有治疗前景的患者过早放弃,终至遗憾

2 心理护理措施

2.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解决患者负面情绪的重要前提。患者入院时的热情接待,介绍病房环境、病区基础设施及使用方法、主管医护人员等,真诚、可敬、可亲,主动与患者沟通,取得患者信任,善于倾听,有助于排解患者化疗期间及化疗后承受的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消除顾虑,客服患者角色行为缺如或强化现象,减轻心理负担,此外,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样有助于病情的观察及治疗

2.2 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

现代人生活丰富多彩,住院后,由于医院环境的限制,患者角色改变,化疗本身痛苦乏味,化疗药物本身会引起诸多不良反应及患者病情的不稳定性等因素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心理的不适应,护理人员应适当布置病区环境,打破医院沉闷,病区保持清洁,物品摆放整齐有序,为患者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以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2.3 有效的健康教育

患者对于本病的部分恐惧可能源于对于本病或者治疗方法的认知不足,护理人员应尽可能用患者更容易理解且方便的方式为患者提供疾病和治疗方法的相关知识,使其初步认识化疗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治疗方法,使患者能配合治疗,消除其焦虑情绪,树立疾病治疗信心

2.4 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

Simeit等研究显示[4],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能降低癌症患者的应激状态、缓解紧张焦虑、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该方法是在安静舒服的环境中,患者排空大小便,平卧位休息10分钟,集中思想、排除杂念,知道患者跟随MP3中存储的自我放松教程(中华医学会音像出版社出版)进行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确保动作到位。但在作用时间上,该方法对焦虑起效快,对抑郁患者来说,应该采取进一步实验研究

2.5 个性化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家庭环境、社会关系、个人经历及对健康、疾病、治疗、护理的认知水平等不同,其护理需要及对健康教育的理解存在明显差异[5]。因此,除了上述护理措施外,应因人而异,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2.6 帮助患者寻求社会支持系统

缺乏社会支持的个体,在应对急性应激是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故在开展心理护理时,社会支持系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5]。社会支持系统包括亲属、朋友、同事等,家庭是患者的主要支持系统。护理人员除了对患者直接进行心理护理外,还应积极调动家庭的充分参与,向家属普及疾病常识、治疗方案、用药注意事项等,争取他们的参与,让患者安心接受治疗

3 小结

综上,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化疗的基础上配合有效的心理护理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调整其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等.内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00.

[2]苏艳华,王萍.综合性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4,8(8):1547.

[3]李小云,张静平,彭芳等.认知心理干预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情绪管理及治疗的影响[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11,14(1A):84-86.

化疗患者的护理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淋巴瘤;化疗;应激反应;护理干预

人体在受到外界或者内部刺激后,会产生应激性的认知评价,这一心理及生理反应过程被称之为应激反应[1]。一般情况下,应激反应是人体对环境刺激进行适应的效果,能够促进人体健康和功能发挥。化疗是淋巴瘤患者治疗主要的方式,能够实现稳定病情和提高生存质量等显著的治疗效果,但化疗对患者的刺激较大,长期处于应激状态的患者会导致患者产生生理和心理的不适,难以承受。为了保证淋巴瘤患者能够顺利完成化疗治疗,需要对由化疗引起的应激反应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本文对50例淋巴瘤患者进行护理研究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之间收治的50例淋巴瘤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接受化疗治疗,其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5岁。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25例患者采取针对性应激反应护理,对照组25例患者采取常规应激反应护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方面的对比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血压、心率的测量和记录。对照组进行常规饮食指导,化疗前由护理人员实施常规心理护理和化疗护理,在化疗前一晚进行心理焦虑值测量,记录干预后焦虑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化疗过程中,对患者反应加强观察,对其心理变化进行掌握和及时消除,将治疗的进度和利好消息告知患者,鼓励患者坚持完成化疗治疗。两组患者均在化疗前一晚进行焦虑值测量,记录为护理干预后焦虑值。由同一仪器和同一操作人员进行血压和心率的测量,并做好记录[2]。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组间比较采用t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进程表示,计算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P

3讨论

3.1环境因素的针对性护理医院病房或化疗室陌生的环境、特殊的气味、较严肃的气氛等环境因素都容易导致患者情绪的变化,导致在陌生环境下产生不完全感,对化疗治疗的安全性和效果产生疑问,导致出现心理抑郁或烦躁等应激反应[3]。因此,需要加强环境护理,保证病房空气流通,温度、湿度和光线适中,通过合理的装饰等美化环境,增加温馨氛围,消除患者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迎接并对化疗室内设备、人员等进行介绍,对治疗的主要步骤、药物的使用、所需的时间和注意事项等进行讲解,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强信任[4]。

3.2并发症护理恶心、呕吐是淋巴瘤化疗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护理人员需要在化疗前对可能导致恶心、呕吐的因素进行针对性分析,指导患者进行饮食安排和放松训练等。一般情况下,化疗2-8h内出现恶心呕吐的概率最高,因此应该严格控制患者化疗当天的饮食,指导患者多进食高营养和高热量易消化的事物,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化疗前1h内禁止饮水[5]。若化疗中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护理人员需要及时的对呕吐物进行清理,进行口腔清洁,通过聊天、听音乐和深呼吸等方法指导患者转移注意力,提高对恶心呕吐的应对能力,保证化疗顺利完成。

化疗性静脉炎也是常见的淋巴瘤化疗并发症,护理人员需要在化疗前对患者血管进行准确合理的选择,避免选用下肢静脉;对多疗程化疗患者采用深静脉置管,指导患者化疗中减少移动,熟练掌握用药方法,控制输液速度和加强静脉用药者观察,预防化疗想静脉炎[6]。

综上所述,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淋巴瘤化疗患者的痛苦,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顺利完成化疗治疗,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李海青.冠心病患者住院应激反应分析与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4(11):89-90.

[2]周吉成,何杰.淋巴瘤治疗现状[J].广西医学,2010,27(10):l508-1509.

[3]郭达.住院患者手术前应激反应的观察和分析[J].哈尔滨医药,2010,26(6):40-41.

[4]张令香.护理干预对肿瘤化疗病人恶心呕吐的作用[J].家庭护士,2011,5(9):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