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言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文言翻译的标准
信――忠实于原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意思。
雅――译文选用的词语比较考究,且规范得体,简明优雅。
达――译文通顺明白,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二、文言翻译的基本方法:抄、换、释、调、删、补等
1.抄(保留法)――保留古今词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特定的专业术语,如人名、历史地名、名族名、官名、谥号、庙号、年号、特殊称谓、特殊的学术或专业术语、现在已经消失的事物等;另外,如度量衡等一些名词,即可保留,也可折合。
2.释(对译法)――译文对应原文,基本遵照原文的句式,大量采用相同语素的双音词。
3.换(替换法)――对那些词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改变,语法已经不同的一类词在译文中要替换为现代汉语。
4.调(调整法)――对于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在译句时要依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将成分位置作必要的移位调整。
5.删(删减法)――文言语句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只起语法作用,译句时只能删除、消减。如句首的发语词,句中表顺接的连词,起协调音节、停顿或只起结构作用的助词等。
6.补(增补法)――文言文省略现象较为突出,译文时要补出必要的省略成分。
三、文言文翻译的失误形式
(一)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
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在翻译时,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不用翻译,因为这些词一般都无法与现代汉语对译。如: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译成:晋国侯王和秦国霸主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
(二)以今义当古义
有的词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意义已经变化了,有的词义广大,有的词义缩小,有的词义转移,有的词感彩有变化,有的名称说法改变。因此,要根据原文的语境确定词义,且不可以今义当古义。下面几例翻译均是不妥的。
1.是女子不好……得要求好女。《西门豹治邺》
译成:这个女子品质不好……应该再找个品质好的女子。
正确的翻译是:这个女子品质不漂亮……应该再找个相貌好的女子。
2.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苏武传》
译成:使者听了很高兴,按照常惠说的来辞让单于。
正确的翻译是:使者听了很高兴,按照常惠说的来责备单于。
3.(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成:老虎咬断驴子的喉咙,吃完驴子的肉,才到树林中去。
正确的翻译是:老虎咬断驴子的喉咙,吃完驴子的肉,才离开。
4.先帝不以臣卑鄙。
译成: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卑鄙。
正确的翻译是: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地位低下、见识短浅。
(三)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
例如:以相如功大,拜上卿。
译成: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
译句没有把“以”译出来,应当译成“因为”,也没有把“拜’译出来,应当译成“任命”才算正确。
(四)词语翻译得不恰当
例如: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译成:不爱惜珍珠宝器肥田沃土。
译句中把“爱’译成“爱惜’不当,“爱”有爱惜之意,但在这个句子中是’吝啬”的意思。
(五)该删除的词语没有删除。
例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译成: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在文言文中有些只表示停顿,凑足音节,或者起语气作用的助词,或者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它们没有实在的意义,虽然在原文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翻译时,因为没有相当的词可以用来表示它,应该删除不译。比如表示判断的“者”和“也’或“……者也”“者……也……”在翻译时应该从译句中去掉,并在适当的地方加上判断词“是”。
(六)省略成分没有译出。
文言文中,有的省略成分没有必要翻译出来,但也有的省略成分必须翻译出来语意才完全。如: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司马光《赤壁之战》)译成:孙权给群臣看,没有谁不吓得改变了脸色的。句中的“以”后面省略‘之”,指代曹操的书信,而译句中没有译出来,应该在“孙权”的后边加上“把曹操的书信”,语言才显得清晰完整。
(七)该增添的内容没有增添数词后的量词。
如:①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译成:现在刘表刚刚死亡,两儿子不团结。语气才显得流畅。②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译成:因此,先主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他。
(八)无中生有地增添内容
一般说来,文言文翻译必须要尊重原文的内容,不能根据个人的好恶增添一些内容,以至违背原文的意思,否则,就会造成失误,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译成:很多人在一起走,肯定有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并且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在里面。
(九)应当译出的意思没译出
没有把全句的意思说出来,只说出了一部分意思。例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译成:孔子说:“学习后要复习,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译句把“时”的意思漏掉了,应该在”复习’前加上“按时”二字,才是意思完整的译句。
由于语言的古今演变,读文言文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语言的疏通理解问题。学习文言文的目的之一就是能够积累一定的文言词汇和文言知识,为以后自己能独立进行课外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语言的积累不是简单地等同于对课文的“肢解”,而是在对课文进行语言分析的过程中培养文言意识和语境意识,能够站在历史的角度理解古今词义的异同,能够根据语境合理推断词义。具备这样的能力,才具备了“读”文言文的基础。
从文化和思想的层面去解读文本,从文言文中汲取精神的营养,这是读文言的关键一环。文言文以简约凝练的语言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华与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的结晶,读的时候要学会用“泡”的方法去丰富还原,从而获得精神上的陶冶与心理上的愉悦。如孟子的“性善论”与“仁政”思想,荀子的“性恶论”与“劝学”的关系,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古代知识分子“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的对立统一,魏晋士人的生死观、韩愈“抗颜为师”的开拓性等等,如果在这些方面多少有了自己的一点儿感悟,那就是最大的收益。
文言阅读的目的之三是品味鉴赏古人为文之精妙,学习古人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叙述描写、人物刻画等方面的为文之道。选入教材的文言文是从几千年的文化宝库中优中选优的精品,含英咀华,学习借鉴,无疑是提高审美与写作能力的一个捷径。如《勾践灭吴》的详略取舍就很耐人咀嚼,详写勾践“十年生聚”的具体措施,尤其是勾践的言行可以说是神情毕肖,但对灭吴的战略部署与作战经过却写的很略,详略的安排并不与“时间”成比例(勾践积蓄力量用了十二年的时间,灭吴之战断断续续打了近十年)。为什么要这样写?这就要结合作者写作的目的去分析,作者的目的是要突出“谁得到百姓的拥戴说就能成就大业”这一历史经验。
那么,高考文言文考查什么呢?
文言文测试以语言考查为基础,但更加关注对内容的理解、分析。
文言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特殊句式等方面。高考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考查很大程度上设置在文言基础知识上。
学习文言文的第一要着就是积累。而积累的最好办法就是背诵,把文言文中的若干章熟记在心,文言的实词的意义、虚词的运用、各种句式的变化等也都已经包含在其中了。更重要的是,可以学到古代名篇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语言修辞等方面的要义,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那么,需要背诵多少篇章呢?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对已有明确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这“一定数量”,在大纲中规定为《蜀道难》《声声慢》《长亭送别》等诗词曲30首,《劝学》《滕王阁序》《前赤壁赋》等古文10篇(段)。这些是对每一位高中生的最起码的要求,随着诵读篇目数量的增加,你对文言的语言感知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文言的阅读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这是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的根本途径,除此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不能把背诵课文的目的归结为为了高考试卷中得到4分的成绩。
提高阅读文言文水平仅停留在积累上面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迁移能力,即在阅读背诵课文的基础上,能够阅读其他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就是要掌握一些文言的学习规律和方法。
实词主要掌握古今异义的词、多义词、通假字和词性活用的词。
古今异义的词的难点,是那些古今都有的、但在意义上却有了较大变化的词。初学者往往用它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去套。多义词的难点是一个词往往有多种意义,多的达十多种义项,怎样选准其含义并不容易。
词性活用是文言语言的一大特点,它主要体现在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三类词上,且有一定规律。
如2003年第11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讽帝大征四方奇技
讽:劝告。
b.咸私哂其矫饰焉
哂:讥笑。
c.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 遇:优待。
d.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 务:致力。
答案为c。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意义。所考查的四个文言实词,在课内都学过。“讽”,见“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张衡传》),都作“规劝”讲。“哂”,见“夫子哂之。”(《论语·侍坐》)作“微笑”(含讥笑义)。“遇”, 见“不如因善遇之。”(《鸿门宴》)“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屈原列传》)都作“对待”,与“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中的“遇”同义。“遇”在文言中不作“优待”;如果遇“殊”结合,“殊遇”那就是优惠的待遇了。“务”,见“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作“致力”。 由此可见,高考涉及到的常用实词,一般在课内都见过,只要学好课文,掌握这些常用实词,解答高考试题还会有困难吗?
文言虚词,主要掌握虚词的语法功能。虚词在文言文中虽然数量较少,但使用的频率高,用法灵活,语法功能突出,因此也是学习难点之一。由于虚词常常分属于几类词性,故学习时首先要注意分清其词性,然后弄清其意义和语法作用。《大纲》规定要掌握15个虚词,《考试大纲》规定要掌握18个虚词。我们可以把这些虚词分为若干类来把握:以代词为主的有“之、其”等,以副词为主的有“既、但”等,以介词为主的有“以、于”等,以连词为主的有“而、则”等,以语气词为主的有“也、矣”等,另有兼词“焉”等。只要有了诵读的基础,掌握虚词应该比较容易。但仅掌握着18个虚词也是不够的。
如全国题第12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 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b.尝哀泣外门,因谢病去
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c.宜戮讼者,以谢冤魂
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d.即刑讼女而祭扫墓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答案为c。 c项上句的“以”为连词,表示后一行动是前一行动的目的;下句的“以”也是连词,表修饰关系。考查“遂”“因”“以”“而”四个虚词,其中“遂”字虽属常用虚词,但不在《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范围之内。这就说明高考命题是以文本为基础,只要文本中出现适合考查的词,就可能突破考纲的限制。
文言中的句式与现代汉语大体是相同的,我们只需掌握其不同的部分。这不同的部分主要是: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倒置句式和省略句式。
近几年高考文言文试题加强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试题比例也有所增长;2003年试卷中更有“对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评价”设题明显,还有“对作者评价的评价”等,这就说明高考在对考生的素质要求上又上升了一步,进一步开拓了考生的思维空间。这一导向将会影响到今后的命题方向,值得考生重视。
读懂古文,这是高考对文言文的基本要求。用于考查的文本,一般式,一段四五百字的纪传性文字(如2004年全国题《后汉书·孟尝传》片断),写了某人(东汉孟尝)的几件事。再看全国和其他各省市的试卷,文言文的文本最具传统性:与往年(甚至可以推到十年前,1995年古文的测试文本《郑善果》、1994年的《何子平》等一直到前两年的如2003 年的《裴矩传》、2002年的《李将军列传》等)的文言文测试文本没有太大区别,都属于浅易文言文。
考试的基本要求主要是读懂文字。把一长段划分解阅读。
2004年《孟尝传》这段文字说了四件事:
第一件在先介绍孟尝是一个怎样的人后,介绍了上虞的一位寡妇在婆母去世后,受小姑子的诬告负冤屈而死,以致郡中大旱,孟尝挺身而出,为她洗白冤情,最终天降大雨,五谷丰登。第二件事,孟尝在当合浦太守时,革除前任留下的弊病,移风改正,终于使失去的珠宝又回来了,百姓安居乐业。
第三件事,孟尝深受百姓爱戴,当要离任时,百姓牵着他的车请求他留下,他只能登上乡民的船趁着夜色偷偷地离开。隐居在偏远的湖泽,亲自种田做工。邻县的士人民众仰慕他的道德,到他那里定居的有百余家。
第四件事,写尚书杨乔十分赏识孟尝,并竭力向桓帝推荐他,但没有受到重用,最后老死于家中。
读懂了这段文字,其中两道题会一目了然。
学习文言文还要明确文言翻译的要求——“信”“达”“雅”
所谓“信”,就是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增添,不遗漏,不走样;所谓“达”,就是要求明白通畅,符合现代汉语习惯,没有语病;所谓“雅”,就是文字考究,能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富有表现力。一般考试的要求,能达到前两条,即可得分。
一是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增添,不遗漏,不走样。如全国卷第15题,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l)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
答案为:郡中不产粮食,而海里出产珠宝,同交阯接界,常常互相通商,购买粮食。
答案要点是:实——果实(草木之实,足实也《采草药》); 比——并列,挨靠在一起;比境,两地很靠近; 贸籴——贸易,买进粮食。籴,买进粮食。
(2)隐处穷泽,身自耕佣。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
答案为:隐居在偏远的湖泽,亲自种田做工。邻县的士人民众仰慕他的道德,到他那里定居的有百余家。
答案要点是:穷泽——贫困的湖泽,自——亲自, 就——来到
二是明白通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无语病。如乙卷第15题,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乃疑迁特雄文善壮其说,而古人未必然也。及得桑怿事,乃知古之人有然焉,迁书不诬也,知今人固有而但不尽知也。
这个句子分两句翻译,整段文字分为“乃疑……然也”、“及得……知也”两句。
答案为:于是怀疑司马迁只是文笔雄健,在叙事中善于渲染,而古人不一定就是这样。等到了解到桑怿的事迹,才知道古时的人也有这样的情况,司马迁的书并没有说假话,知道今人中本来就有,只是未能全都知晓而已。
要点:“特”“壮其说”“得”“诬”“本”“但不尽知”
【原文】
(贾),一日于驴上得句云: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又欲 推 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行至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止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 推 字与 敲 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 敲 字佳。 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注释】
岛初赴举京师:贾岛当初到京城去考进士
赴举:参加科举考试
京师:京城(长安)
得句:想出诗句,一般指一句或两句
又欲 推 字:又想用 推 字。
炼之未定:用心琢磨,反复锤炼,决定不下来
吟哦:吟咏
引手作推敲之势:伸出手做出推和敲的姿势来
吏部权京兆:礼部侍郎韩愈京兆尹
左右拥至尹前:随从人员(拿下贾岛)带到韩愈跟前
讶:对 感到惊讶
具对:全部详细回答
云云:如此
炼:锤炼,申引为反复思考
俄:不久
立马良久:让马站住很久
留连:舍不得离开
权: 职务
京兆尹:京城地方长官
第三节:指韩退之仪仗队的第三节
尚:还,仍然
已:停止
俄:不久,指时间短
神游象外:精神离开了眼前的事物神:精神 游,离开象,眼前事物象外:现实生活,眼前事物之外
车骑:车马
辔:驭马的缰绳,这里指马
布衣之交:普通老百姓之间的交往。布衣:平民,百姓
引手:伸手
遂:于是就
至:到某地
【翻译】
贾岛初次在京城里参加科举考试。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一句诗: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想用 推 字,又想用 敲 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诵,不停做着推和敲的动作,围观的人对此感到惊讶。
抒情性文言文一般篇幅短小,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烈的感情。抒情性文言文一般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甚至有的人物是虚化的,表达方式也比较复杂,有时直抒胸臆,有时寓情于景、物、事等,而且有时思维的跳跃性比较大,情感往往也是发展变化的。因此,如何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情感(文章的主旨)就显得至关重要。下面提供几种常用的方法。
一、知人论世,准确把握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古人的情感是丰富的、复杂的,但都是有缘由的、有基础的,这和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作者本人的经历、思想、性格等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我们不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思想性格,那么对文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就会一知半解甚至误解。所以,我们在阅读抒情性文言文时,要关注文章题目以及文中出现的时间、地名、人名、注释等重要信息,联系作者的具体处境、经历、思想,做到知人论世,从整体上、宏观上把握作者的情感。
二、从中心句、关键句入手,把握作者的情感
文中的情感有的是作者直接抒发出来的,有的是渗透在景物描写之中的,有的是藏匿在具体的生活细节之中的,但无论哪种情感都能找到直接或间接表露的关键语句,所以,把握作者的情感就是要把握这些关键语句。如《项脊轩志》的情感主要由生活细节来表达,但作者依然直接流露出了感情“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所以在把握作者的情感时,既要把握在细节和景物中表达出的感情,又要把握作者直接流露出的感情。
三、从文章的结构入手,把握作者的情感
“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如《兰亭集序》第一自然段写了美景、美事,溢于言表的是心中的快乐。第二自然段由“乐”而生“痛”,因为人总是被“欣于所遇”的乐和“情随事迁”的忧所左右。第三自然段由“痛”而生“悲”,在“悲”中,作者并没有消沉,而是由此生出对生死的感念,既而又表露出作者对人生的热爱与执著。作者的感情是复杂的,但只要理清了线索“乐―痛―悲”就能很好地体会文意了。
四、从抒情方式入手,把握作者的情感
抒情性文言文以抒发主观情感为出发点,以空灵飘逸见长,通篇直抒胸臆的较少,作者往往借助具体的景、物、事来抒发主观情感。文中的景、物、事是作者情感的依托,作者往往将所要抒发的情感具象化,或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或托物咏志,有所寄托;或描摹细节,以小见大,以达到抒情的目的。间接抒情的方式大致可以分为借景抒情、因物寄情和以事传情三类。
借景抒情,指借助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如《兰亭集序》中“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一句,作者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因物寄情,指借助对物的描摹,用物来寄托作者的感情或志向。如《项脊轩志》的结尾“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一句,作者通过枇杷树传达出对亡妻的思念与哀悼之情。
以事传情,即融情于具体的生活细节的描绘中。《项脊轩志》中“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一句,从具体的生活细节中传达出了母亲的殷殷关切,也传达出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与思念之情。
总之,抒情类文言文非常集中地凸显了古人的行为方式,展示了他们丰富的生活情趣和理想。
【阅读训练一】
诫子书①
李应升
吾直言贾祸,自分一死,以报朝廷,不复与汝相见,故书数言以告汝。汝长成之日,佩为韦弦②,即吾不死之年也。
汝生长官舍,祖父母拱璧视汝,内外亲戚,以贵公子待汝。衣鲜食甘,嗔喜任意,娇养既惯,不肯服布旧之衣,不肯食粗粝之食。若长而弗改,必至穷饿。此宜俭以惜福,一也。
汝少所习见游宦赫奕,未见吾童生秀才时,低眉下人及祖父母艰难支持之日也;又未见吾囚服被逮及狱中幽囚痛楚之状也。汝不尝胆以思,岂复有人心者哉?人不可上,势不可凌。此宜谦以全身,二也。
祖父母爱汝,汝狎而忘敬;汝母训汝,汝傲而弗亲。今吾不测,汝代吾为子,可不仰体祖父母之心乎?至于汝母,更倚何人?汝若不孝,神明殛之矣。此宜孝以事亲,三也。
吾居官爱名节,未尝贪取肥家。今家中所存基业,皆祖父母勤苦积累,且此番销费大半。吾向有誓愿:兄弟三分,必不多取一亩一粒。汝视伯如父,视寡婶如母,即有祖父母之命,毫不可多取,以负我志。此宜公以承家,四也。
汝既鲜兄弟,止一庶妹,当待以同胞。倘嫁中等贫家,须与妆田百亩;至庶妹之母,奉事吾有年,当足其衣食,拨与赡田,收租以给之。内外出入,谨其防闲③。此恩义所关,五也。
汝资性不钝,吾失于教训,读书已迟。汝念吾辛苦,励志勤学,倘有上进之日,即先归养。若上进无望,须做一读书秀才,将吾所存诸稿简籍,好好诠次。此文章一脉,六也。
吾苦生不得尽养。他日伺祖父母千百岁后,葬我于墓侧,不得远离。
(选自《落落斋遗稿》)
[注]①李应升(1593~1626),字仲达,号次见。明朝南直隶江阴人。万历丙辰进士,官至御史,为东林党人,敢言直谏,多次上疏弹劾权奸魏忠贤,入狱而死。②韦弦:韦,熟牛皮;弦,弓弦。比喻外界的启迪和教益,用以警诫,规劝。③防闲:防,防水的堤坝;闲,防兽的圈栏。泛指防备和禁阻。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各句中,黑体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吾直言贾祸(招致)
B.祖父母拱璧视汝(看见)
C.衣鲜食甘(很少)
D.以负我志(担负)
2.下列各组句子中,黑体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若长而弗改/若上进无望
B.不复与汝相见/须与妆田百亩
C.汝长成之日/及狱中幽囚痛楚之状也
D.以贵公子待汝/当待以同胞
3.下列各句,全部属于李应升对儿子的“告诫”的一项是()
①汝长成之日,佩为韦弦,即吾不死之年也②汝少所习见游宦赫奕③汝不尝胆以思,岂复有人心者哉④人不可上,势不可凌⑤内外出入,谨其防闲⑥汝资性不钝,吾失于教训,读书已迟
A.①②④B.①③⑤
C.②④⑥D.③⑤⑥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宜谦以全身,二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居官爱名节,未尝贪取肥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训练二】
祭妹文
袁枚
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
呜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里矣;当时虽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
予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适先生户入,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予弱冠粤行,汝掎裳悲恸。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悔当时不将情状,罗缕记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
汝之义绝高氏而归也,堂上阿奶,仗汝扶持;家中文墨,目失汝办治。尝谓女流中最少明经义、谙雅故者。汝嫂非不婉,而于此微缺然。故自汝归后,虽为汝悲,实为予喜。予又长汝四岁,或人间长者先亡,可将身后托汝;而不谓汝之先予以去也。前年予病,汝终宵刺探,减一分则喜,增一分则忧。后虽小差,犹尚,无所娱遣;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呜呼!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
汝之疾也,予信医言无害,远吊扬州;汝又虑戚吾心,阻人走报。及至绵已极,阿奶问:“望兄归否?”强应曰:“诺。”已予先一日梦汝来诀,心知不祥,飞舟渡江。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四肢犹温,一目未瞑,盖犹忍死待予也。呜呼!痛哉!早知诀汝,则予岂肯远游?即游,亦尚有几许心中言要汝知闻、共汝筹画也。而今已矣!除吾死外,当无见期。吾又不知何日死,可以见汝;而死后之有知无知,与得见不得见,又卒难明也。然则抱此无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选自《小仓山房文集》)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各句中,黑体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孤独不遇)
B.此七月望日事也(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C.后虽小差,犹尚(通“瘥”,病情稍微好转)
D.前年予病,汝终宵刺探(探视问候)
2.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通过对亡妹生前一些生活琐事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死者生前遭遇不幸,死后葬于异乡的深切同情,寄托了作者对亡妹的无限哀思,表现了兄妹间的深情厚谊。
B.“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既赞扬了素文的纯洁坚贞,又指出了悲剧的根源在于诗书和礼教,写得极为深刻大胆。
C.本文以极其细腻的笔触选取典型的细节,寓情于景,写得情真意切,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如儿时兄妹捉蟋蟀,兄妹比肩读书等细节。
D.本文叙事虽极琐细,但因以时间为序,以悲痛之情为线索,所以文章如珠在线,散而不乱。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悔当时不将情状,罗缕记存。
译文: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试题可分为基础层级和发展层级两类,前者主要考查对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的识记、理解和翻译能力,这是解答文言文所有试题的基础,不能忽视。后者主要考查阅读能力,如对文意的把握、概括、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因此,解读文言文,要着重理解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事件的深层寓意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启示等。
文言文阅读中常见的失误有: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比如对文中的实词、虚词的读音掌握不准确,或者对同义词掌握不确切,或者对句式特点不够了解,造成失分。2.缺乏正确理解文意、归纳主旨的能力,对作品的感悟和体验等方面能力较差,答题时表述不清楚,因此而失分。3.不善于将现实生活和所学知识与阅读材料中的信息相联系,不能形成自身独有的阅读感受和评价,缺乏阅读的独立性,因此在相关的探究题中失分。
如何提高文言文解题能力呢?
首先要认真研读课文,整理学过的实词、虚词、句式、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对于基础知识,在记忆的时候一定要准确,模糊不清的知识对你解答试题不仅不会有帮助,还有可能干扰你做出正确选择和判断。要注意将所学的知识整理归纳,使之成为一个相互联系、脉络清晰的有机网络,这样便于理解记忆。
其次,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自己的阅读体验和阅读感受,学会将相关课外知识与所学的文言文联系起来,注意体会古代优秀人物的品格、精神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还要尽量扩展阅读视野,熟悉著名的历史人物与故事,并且注意寻找一些和课文有关的文章,将这些文章与课文联系起来进行对比阅读。
阅读练习:
阅读《陋室铭》,完成下面的问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B.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微斯人,吾谁与归
C.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D.可以调素琴
吴广素爱人
2.下面加点词的词类活用不是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A.无案牍之劳形
B.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C.腰白玉之环
D.必先苦其心志
3.文章从自然环境、交往人物和生活情趣等方面表现了陋室不陋,请选择其中一个方面举例分析。
4.刘禹锡说“无丝竹之乱耳”,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说“宴酣之乐,非丝非竹”,两句话分别流露出他们怎样的精神追求?
参考答案:
1.B
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