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校长实名推荐制

校长实名推荐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校长实名推荐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校长实名推荐制

校长实名推荐制范文第1篇

的学生上北大,那么这种模式就可以为北大提供创新型人才。但如果校长们只是按成绩来推选的话,那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只是为那些能够在考试中脱颖而出的学生多一次机会罢了。不过,我们何尝不可以给校长们一丁点信任呢?

我相信这是一个好的做法,我也希望校长可以给那些在某方面突出的学生一次机会。这样,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学生上北大会体现出其意义,而且那些特长生在北大这样的学府的培养下,以后定会成为顶尖人才,说不定还可以为中国拿个诺贝尔奖。

罗颖:我持反对态度,理由如下:

第一,中学校长的推荐毕竟带有主观色彩,不一定能像高考那样公平、公正地选拔真正的优秀学生、优秀人才。这样就必然会导致这一部分生源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第二,这项制度与教育公平的原则相违背,并不是全国每一所学校都能获得名额,所以,可以享受被推荐资格的学生少之又少,而且由于这部分学生在北大招生总数中占了约3%,这样就等于在无形中增加了其他学生的高考压力。

第三,由于北大强烈的吸引力,家长们必然会想方设法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将自己的孩子送进北大附中、人大附中等享有推荐资格的名校,长此以往,全国的教育必然会出现混乱局面。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实行这项制度是不可取的。

罗红英:我认为“校长实名推荐制”这一制度很好,理由有以下三点:

1 这一制度的实行可以让一些特长生脱颖而出,发挥自己的特长。而且多方面的特长生聚集到一起,就可相互弥补除特长以外方面的不足,形成良好的风气。

2 这一制度的实行可以提高学子们的积极性,尤其是那些有单方面特长但被“全面发展”所排挤的学子们,这样人才就会不断涌现。

3 “实名”可以防止校长受贿的腐败现象。这样,在给了相关校长很大的权利的同时,又适当地限制了他们的权利,从而达到公平、公正这一要求。

周求煜:我不赞成“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原因是:

1 由于校长推荐学生的具体要求或标准未明确,这点将可能会使各校的标准各不相同,甚至很容易杂带校长的个人情感,导致招生腐败现象发生,会引发不公平现象,甚至引发不必要的矛盾。

2 此制度易被个别中学“利用”,比如并不推荐最好学生,而让他们通过高考来达到上重点的目韵,反而推荐下一等级学生,以增加上线率。

3 即便校长够公正无私,但迫于社会上广泛关注与北大门坎,必然小心翼翼,难以真心推荐特长突出之“怪才”“偏才”,更多的是一些分高的优等生,这与此制度本意相违背。

4 即便能够按制度本意执行,也将会抑制学生全面发展,会有学生过早过度偏科,以达被推荐标准,这与当今提倡的素质教育相矛盾。综上所述,可知此制度难以达到目的,反而会引发多个不利因素。

吴靖:这种制度绝对有益于发现人才,很人性化。华罗庚如果英语、化学不及格,凭他的数学成绩能否上清华呢?我想清华未必有几个人数学造诣有华罗庚高,无疑他有资格上清华。一个真正杰出的人,不可能擅长每门科目,中国的素质教育,应该称为“数字教育”。

但话说回来,北大这项政策未必能真正落到实处,由于名额十分珍贵,学校校长会因为怕浪费名额而推荐分数高的学生,这样对校长有利,可以增大学校名气,又可以让有真才实学的学生实现自己的价值,但却打击了有特殊才能的学生,他们会认识到原来自己这方面特长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这样的创新型人才还是会埋没。倘若这项制度能真正落到实处。还是应当支持,但是,校长考虑到自身和学校的利益,无法真正做到,这只是一个理想化制度罢了,要真正实现创新性人才的价值,还需彻底摆脱分数的限制。

同济大学也宣布,将在2010年自主招生中首次引入“中学校长直荐制”。上海七八十所示范性实验中学的校长,可直接向同济大学推荐学习成绩优异、或在市级以上各类竞赛获奖、或在科技创新等其他方面有突出特长和潜能的优秀应届高中毕业生。

结束语:新任教育部部长向公众表达了教育均衡为义务教育阶段重中之重的愿景,明确“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就是高校自主招生的前奏曲,自主招生的对象不该是全面平均发展的学生,而应该选拔适合学科特色、有悟性、有专长的学生。要想招到这样的学生,招生方式就要改变,不能只看分数或者材料,应该从学生发展、学校发展和为国选材的角度真正负起责任来。北大的这种方式是一种大胆尝试,这种尝试与西方的体系很像或者说在朝这个方向发展。

校长实名推荐制范文第2篇

问题:自主招生又回到了“唯分数论”的老路上

王泽润(时评人):自主选拔录取改革的核心是打破分数作为唯一录取依据的桎梏,可事实上,唯考试成绩、唯分数、人才培养千校一面的现状在我国自主招生的实践中不仅未得到根本改变,近年来还有所反弹,又回到了以考试成绩为基础进行录取和“唯分数论”的老路上,偏离了最初的招生目标。

李碧枫(中学教师):为迎战自主招生考试,很多考生不得不提前进行强化训练,自主招生俨然演变成一场令考生身心俱疲的“小高考”;而自主招生中难觅农村考生的事实,更加有力地证明了人们对其加剧“城乡差距”的质疑;自主招生意在“掐尖”的呼声渐趋强烈,高二甚至高一学生的加入,无疑已经印证了这场生源大战的极速升级。

@储朝晖(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目前,我国自主招生政策专业性不足,仍以行政权力为主导。高校在自主招生过程中,没有针对不同考生组建专性团队,且没有依据专业规则进行选拔。行政权力过度干预,就像市场经济中“看得见的手”发挥过多作用,影响了选拔规律。

建议:不搞统一的评分标准,不搞统一的考评办法

@钮小桦(北京市第二中学校长):对于“术业有专攻”的学生而言,统一的评分标准、考量办法,不仅不能为高校输送专业人才,更会导致这类学生某项天赋的“夭折”。因此,高校可将自主招生提前到高中甚至更早的阶段,通过与中学校长建立完善的沟通机制,由中学校长推荐专业人才,高校进行长期观察、考量,以保护学生的兴趣及专业天赋不被破坏,保持其成长链条的连贯性。

赵静(北京化工大学招生办主任):我们还需在分类选拔、考试、资格认定和录取优惠政策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例如,在进一步规范自主招生面试的内容和环节的基础上,逐步加大面试成绩在自主招生中的比重。再有,在建立和完善中学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加大更加完善而可信的测试及评价结果在自主招生考核标准中所占的比重。

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真正意义的自主招生是学生和学校间的双向选择,学生可获得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再选择大学,形成中学自主教学、大学自主招生,将考试与高校分离。这样,学生便拥有充分的选择权而享有监督权,大学则进入市场竞争机制,从而调整内部办学机制以更加适应学生的需求。

争论:选拔的标准与界线很难界定

余国立(社会学者):任何一种选拔都会设置一定的标准,问题是这样的标准如何界定。大家都说要选拔“偏才”“怪才”,那么到底哪些领域算是偏、算是怪?什么程度算是偏、算是怪?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即使是不同领域的专家,也很难给出明确的答案。在这一背景下,以考试成绩作为其中一项重要标准就成为稳妥的做法。

秦春华(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如果大学把偏才、怪才作为选拔录取的标准,那就一定会出现一大批根据这个标准制造出来的偏才、怪才,出现一大批制造偏才、怪才的培训机构――你需要什么条件就给你出具什么条件。但实际上,这样的偏才、怪才绝不是大学希望的拔尖创新人才,历史上已经多次出现过类似的教训,它对基础教育的不利影响是十分严重的。

没有结论:任何一项改革措施都不可能十全十美

校长实名推荐制范文第3篇

2003年,教育部开始推行自主招生,结束了此前高校只能在每年同一时间招考的历史。应届高中毕业生通过考核后,可提前确定意向高校的录取名额,并在参加高考后享受最高60分的降分优惠。此举一度被誉为“我国高招制度的破冰之举”,打破了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制度。

自主招生,减负还是增负?

自主招生揭开了高校“象牙塔”的神秘面纱,让家长和考生在高考前就深入关注和研究高校,更早地制定个人发展规划。然而对于自主招生的质疑一直不绝于耳。自主招生考试渐成另一项负担,准备高考之余,许多学生还要另外准备多所学校的自主招考,“小高考”、“增负”、“掐尖”等各种非议不断。一些教育学者认为其延缓了教改的步伐,使“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愿景化为泡影。

今年是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实施的第十个年头,阵容发展到80多所高校,“北约”、“华约”、“卓越”等联盟的建立,更是将高校自主招生推向战国时代。“华约”的“高水平大学自主选拔学业能力测试”包括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七所高校;“北约”的“综合性大学自主选拔录取联合考试”包括北京大学(含医学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香港大学11所高校;“卓越人才培养合作高校联合自主选拔录取学业能力测试”包括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重庆大学九所高校。

联考使高校招生形成集团化作战,高校“抱团”联合考试如同“圈地选羊”,不仅加剧了生源竞争,更是将“自主招生”演变成“小高考”。学生不但要奔波于各地参加各学校招考,家庭也要为此付出高额的开支,原本以“减负”、“打破千校一面”而设置的自主招生反而更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自主招生,真的自主吗?

自主招生是中国高等教育招生改革扩大高校自的重要措施,由高校自行组织,以选拔那些由高考不容易被发现的有特殊才能的学生。然而,高校自主招生10年,遭到的最大质疑之一,就是没有给“偏才、怪才”创造更多破格录取的机会。

各高校自主招生形式如出一辙:先是各自为政举行笔试增加学生的赶考负担,接着是实行校长实名推荐可却不同步推进自主招生信息全面公开,再接着推出联考却把联考变异为“搞结盟”。高校拥有的自主招生权,不过是给学生几十分的录取优惠,学生参加高考后最终只能拿到一张录取通知书,而不是像国外学生那样,可以拿到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再根据学校的办学声誉、录取专业、提供的教育服务进行选择。有专家指出,我国高校的自主招生改革,目前还并未向公众展示什么才是真正的“自主招生”。

此外,近年的自主招生被指名校“功利化”地“掐尖”,同时因操作程序不公开、不透明,权力寻租及少数内部人的现象普遍存在。各高校单独组织的自招考试,每年都要耗费上百万元考试经费,繁冗的招考过程也让考生、家长甚至中学校长苦不堪言。而高校单独命题的自招,无论结果的公信力还是命题的科学性,也频受质疑。

自主招生设立的初衷是在除了招收到普遍意义上成绩优秀的学生以外,招到具有特殊才能和培养潜质的优秀学生,应该延伸到高校与中学在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的衔接,通过针对中学的教育拓展活动,发现高校的理想人才。而今的自主招生,并未脱离以考分评价学生的桎梏,堪称前景不明的“伪自主招生”。这两年北大等高校又推出“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但推荐生仍是在各项考试中名列前茅的“尖子生”,忽视了“偏才”、“怪才”等具有特殊潜质的人才。对大多数参与自主招生的考生来说,没有摆脱这样一种“功利化”选择:只是想由此享受降分录取的优惠。高校自主招生,演变为一场戴着镣铐跳舞的狂欢。

自主招生,路漫漫其修远

目前的高中阶段学习,“应试化”风气严重,即主要是通过研习教材、大题量演练以提高成绩。但高校自招考试,一方面尚无成熟模式;另一方面,高校的种种“创新”让习惯于应试教育的考生往往“摸不着头脑”。

反观国外的自主招生,公平、自主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美国各个高校和各个专业的录取标准千差万别,学校的自体现得非常充分。高校在录取考生时不仅考察其平时学习成绩和高考成绩,而且也会对其各方面的表现进行全面评估。平时学习成绩和高考成绩固然有用,但考生的其他经历几乎占了同样重要的地位。学校一方面看重那些极具学习精神、求知欲强并具有一定学术成果的考生,把他们作为最有潜力的学术新星加以录取,希望他们现在或将来能在学术方面为学校争光,另一方面也会录取那些在课外活动中表现突出,并在艺术、美术、开公司、慈善、竞选等领域有特长的考生,因为学校认为是他们的人格特质促成了今日的成就,希望其入学后能在各种校内外活动中继续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而具体录取则由一个录取委员会负责,其成员来自校方管理层、教师、学生、校友、运动员或其他学校认为与录取有关的人员代表,一般在20人左右。校长不参加,录取委员会有充分的自。

校长实名推荐制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教育改革 公共政策 社会利益 公平

提及“公共”一词,一般人都会将其直接引申为公共利益、公共物品、公共场所、公共秩序等等,简单归纳一下就不难发现,“公共”便是与私人相对立的一词。“公共”的英文解释是“public”,在牛津字典中的首要涵义就是“connected with ordinary people in general、known to people in general”,“公共”蕴含的是公开和共享。至于“政策policy”,美国学者安德森将其定义为:一个有目的的活动过程,而这些活动是由一个或一批行为者为处理某一问题或相关事务而采取的。他认为,政策的概念强调的是实际所做的事情,而不只是提出或者只是打算做的事情。简单来说也就是指实际可行的治理方针,偏重于政治上的行为计划或者政治上的目标准则。倘若暂且抛开公共政策的制定主体,“公共政策”可以解释为一种对公众生活的各个公共领域所做出的政治行为或者规定的行为准则。在这个层面上,关注度极高的、受众公共领域极广的中国教育制度便是属于公共政策这个范畴。教育制度改革历时多年,现在也不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是牵连到社会各方利益的公共政策本身确实就存在难以协调的困难,在教育改革问题上也显得尤为突出。教育本身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创造力和批判力,也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面对当今中国的基本国情而言,教育改革的目的应该是有以下几点:一是减轻广大学生沉重的学习负担;二是更广泛地实现教育公平;三则是选拔优秀学生进入高等院校学习。教育改革的出发点自然是积极的,本来应该会得到广大学生和家长的认可,但是这一次次改革的实践证明,对于处理教育改革这一公共政策问题上,并没有得到预期的认同和赞扬,相反,却存在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

一、“减负”和素质教育作用不大,治标不治本

在小学生的“减负”问题上,教育部门多年前就已经开始打动干戈。小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确实引起了全社会特别是众多家长的不满和抗议,因此自2000年,教育部开始印发《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以来,便已经在应对小学生压力过大的问题上做出了各项规定,但是真正的实施效果究竟如何,答案就不得而知了。

首先,对于这些由教育部颁布的公共政策,从各地方教育部门,再到每一所小学,真正能够落到实处的又有多少?在这个过程中,又由谁来监督?当然,在监督工作上,学生家长本应该是最能起到监督作用的群体,但是在当今优生优育的年代,大多数的家长对于自家孩子教育上的投入可能称得上“不惜血本”,除了少部分家庭条件实在支撑不起的家庭,又有哪个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拒绝购买任课老师强力推荐的辅导教材呢。其次,更多的家长反映的是,小学生负担过重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于作业多本身,尽管如今取消了小升初考试,但是高考制度仍会长期存在,只要高考体制没有大变动,那么其余一切形式的改革其实都是徒劳的挣扎罢了。同样地,和“减负”同出一辙,新课标的改革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新课标的推出为历届学生使用多年的老教材来了次更新换代,新教材图文并茂更注重的是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目的是在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培养。其实素质教育本是我们教育制度思想上的一次进步也是一种挑战。教育,本身就是文化过程,而不应该看重分数和结果。但是,打了“素食教育”招牌的背后,学生需要面对的仍是“一试定终生”而“只以分数论英雄”的高考。所以,无论是声势浩荡的小学生减负政策,还是新课标推广,都是治标不治本,不过是些花哨的外壳,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学生沉重的学习压力问题。

二、为升学而头疼,教育公平从何实现

教育公平问题,涉及社会各个阶级、各个团体以及个人的利益,因而一直都是社会争论的焦点。作为教育改革的本身重要目的之一,教育公平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发展,也关系到千千万万中国学生的命运。九年义务教育的国家公共政策给了所有适龄儿童入学接受初等和中等教育的平等机会,但是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公平又如何能贯穿全过程呢?就针对升学问题上,改革的呼声高涨,但是每一次的改革都并没有收到良好的成效。社会本身就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利益,协调的方法自然不可能只是将这些利益的简单相加,因为利益群体本身的要求就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矛盾。公平,是个众口难调的问题。公共政策的目的也就在于在这些众多的利益关系中找到一个较好的平衡点,以便最有效地解决问题。在教育公平问题上,处在利益劣势的同样是那些社会弱势群体,他们缺乏权力支撑也没有金钱的保障,应该是最需要我们的公共政策密切关怀的社会群体,然而教育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保证和实现他们的利益,那么久而久之,教育改革就会从根本上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和目的了。

三、高考改革层出不穷,目的意义在何处

在我们现实人口众多这一基本国情的状况下,高考,作为选拔高校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应该说是目前最公平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当然,在高考制度上做文章的教育改革政策自然比比皆是,那么这些改革政策的意义究竟何在。改革后,究竟又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和突破呢?

在考生的录取上也同样存在极具争议问题。从自主招生的开始推行到今年北大首次实行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度”,社会上来自各方的评论也是褒贬不一。无论是自主招生还是“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度”,目的也是为了拓宽高校选拔人才的途径,也给那些拥有特殊学科天赋的考生提供一种选择的方式。但是,在这中间的公平和透明又由谁来保证,究竟又依靠什么标准来衡量自主招生和实名推荐的学生,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高考体制,应该是一整套完整的,具有稳定性和操作性强的公共政策,倘若我们并不能从改革中吸取到应有的经验和教训,那么这样的政策改革终究不过是一次一次走过场的闹剧,一个劳民费财,毫无意义的笑话。

改革,应该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走下去,教育体制的政策改革也同样应该服从这个规律。特别是在教育、升学、就业等问题上,由于关系到的是时间周期长、年龄跨度大的问题,更是要谨慎行事,能够让每一次的教育改革都能够真正在公平、公正、协调上达到最佳的目标,取得预期的成效!

校长实名推荐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 自主招生 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b)-0033-02

从20世纪90年代的扩招,到2001年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3所江苏高校率先进行自主招生改革尝试,江苏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过。根据江苏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要求,从2012年起,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扬州大学、江苏大学6所省属高校可在江苏省内进行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改革试点将在统一高考的基础上,着力完善高校自身的综合评价体系,在特殊人才选拔机制上有所创新,在推荐录取和破格录取上有所突破。本文将针对江苏省地方高校两年来开展的自主招生工作进行总结,并对该项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提出建议和意见。

1 江苏省地方高校自主招生现状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省属改革试点高校的考核工作,在立足于全面考核学生素质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特殊才能和发展潜力的发现和考查。学业成绩方面应更加注重高中学业水平成绩,辅以高中阶段平时成绩、高考成绩,不再以各校独立或联考的方式组织书面的文化考试。对有特殊才能、突出成绩或有发展潜力的考生,以面试、综合测试等方式进行考查和选拔。2012年,省属改革试点高校确定为自主选拔录取对象、具有特殊才能、突出成绩或创新潜质等特别优秀的少数考生,经过有关高校专家委员会测评,并报省教育厅批准,可按照其所属科类,在本科第一批省录取最低控制线下10分(含)范围内,择优录取。由于是第一年实施,除了一所高校因综合实力较强生源比较好外,其他五所高校的报名、合格、录取人数都比较惨淡。省属高校的影响力与“985”高校、华约、北约、卓约联盟自然无法比,与其他已经开展多年自主招生工作的高校在影响力上也有一定差距,但是这样的结果还是多少让人有点意外。于是,2013年在征求了高校意见的基础上,省里加大了优惠力度。省属改革试点高校,可根据考生报考科类,在面试或综合测试的基础上,结合考生高考成绩,采取高考成绩和面试成绩加权综合评价的方法,对高考成绩达到所属科类本科第二批省录取最低控制线的考生择优录取。不采用加权综合评价方式择优录取的省属试点高校,其确定的自主选拔录取对象,原则上应在所属科类本科第一批省录取最低控制线上录取;对少数具有特殊才能、突出成绩或创新潜质的优秀考生,由专家实名推荐,经过有关高校专家委员会测评,并报省教育厅批准,可在所属科类本科第一批省录取最低控制线下10分(含)内录取;个别特别优秀的考生,经批准,文化要求可放宽到所属科类本科第二批省录取最低控制线。高校在上报省教育厅审批时,需提供此类考生“特别优秀”的材料、专家实名推荐材料和高校专家委员会测评书面结论。在此政策的影响下,加上部分考生家长对所谓“本二的成绩可以上本一的大学”这一政策的误读,12年生源惨淡的几所高校明显报考人数在增加。

2 江苏省地方高校自主招生面临的问题

首先,考试的形式。地方高校自主招生与部委属高校的自主招生除了招生范围仅限本省外,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不再组织书面的文化考试,对考生的优惠幅度可以更大。

众所周知,笔试的高信度、高效率是其他考试目前无法替代的,江苏省地方高校自主招生虽然还有普通高考的成绩、学业水平测试的等级作为依托,但是很难通过高考和学业水平测试能够选拔出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恰恰相反,自主招生是作为普通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弥补高考纯粹的“为分论”而无法突显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学生这一弱点的。江苏省地方高校的自主招生没有了笔试,纯粹依靠面试来选拔学生,对面试的选拔和组织要求极高。而对考生优惠幅度的加大,一方面意味着高校有更多的自;而另一方面对面试的选拔要求就更高了,对给与了本科第一批省录取最低控制线下优惠政策的考生,高校必须对这些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对降分有充足的理由。

而另一方面,社会上对自主招生的认识有一定偏见,很多人认为自主招生就是高校想怎么招就怎么招,本来笔试加面试的模式就已经让人有这样的想法,如果纯面试会让人更加觉得有空间可以利用。而被爆出的中国人民大学招办主任蔡荣生事件更是把大众的目光都聚焦到自主招生上,高校的压力可想而知。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招生中追求的公平和效率两个方便必然完全偏向公平而效率只能是保证公平的前提下才可能考虑的方面。

其次,考试的影响力及效果。省属高校自主招生工作开展较晚,与已经逐步成熟的各部属高校相比,号召力、影响力均差距很大。很多部属高校根据每年的录取生源情况进行校长实名制推荐,请中学帮助遴选人才并对人才进行跟踪反馈,一旦中学推荐的与高校的要求不符将酌情消减名额,而省属高校这样操作时经常面对中学校长推良不推优,超额推荐,推荐学生与简章要求严重不符等问题。虽然部属院校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但是因为部属院校都要求考生高考达到本科第一批次省控线甚至更高,因此,中学推荐再差的考生也不可能低于本一批次省控线,否则推荐了也没有用,但省属高校优惠幅度更大,最多可以到本二线,这样中学推荐的空间就相对大了,甚至有中学将本二层次的学生推荐给高校。部属院校毕竟有笔试作为最终面试的“屏障”(笔试达到一定要求的才能进入面试),因此,最终自主招生合格的考生高考一般不会太差,计划的完成率不会太低,而省属高校因为没有了笔试给面试“撑腰”,计划完成率较低,有几所高校甚至可以说惨淡。而省属高校由于各校间办学差异较大,不可能在自主招生只有面试的情况下结成类似于“北约、华约、卓约”的同盟,在扩大自身知名度上举步维艰。

3 江苏省地方高校自主招生的应对及策略

省属高校专门成立自主招生选拔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校长办公会和相关学科专家会议,专题研究制定相关政策,确定选拔方案和工作办法。各校由校领导担任主考,纪委全程监督,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各项工作井然有序。特别在面试环节中,各校制定并严格遵守了“五随机”原则,即“考官随机确定、考场随机分配、考题随机抽取、学生随机分流、考官随机轮场”;各校还参照教育部要求,对面试过程全程录像,这些措施有力地保障了自主招生结果的公信力。有的高校已经做到“招考分离”,负责命题和考官选拔、培训的不是招生办公室完成,而由学校其他部门完成,招生办公室只负责组织考试。虽然负责命题、考官选拔培训的部门也是校内的部门,但是已经能做到招生办公室在考完后对当年面试题目的了解还没有媒体掌握的多,至于命题人、评分标准等信息已经无法获知。

有的省属高校试题开放性强,考生无需刻意准备,注重的是学生对热点问题的思考,以及学生的道德情操、社会责任感、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等素质。从媒体上获知,有的高校的题目完全源于书本,但是没有对书本知识有一定深入的理解和探究根本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来解答问题,而题目可以入手的方向很多,扩展性极强。有的高校引入心理测试和职业能力倾向测试环节,主动发掘考生的个性特长,引导考生自我定位,开拓了科学化、技术化测试的新道路。有的高校围绕学校优势学科,在综合面试环节中,积极发掘具有专业特长和发展潜能的考生,吸收了很多在省级以上竞赛中获得奖项的优秀生源。省属高校自主招生在考生中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4 江苏省地方高校自主招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