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条形统计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条形统计图范文第1篇

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把简单的复式条形图补充完整。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培养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以及与他人讨论、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并作出合理的分析与预测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学习:

根据阅读材料,创设情景,帮助学生回顾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和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及其分析方法。

二、课上交流:把我们课前的有关内容相互交流一下

1、你选择了哪一个统计表,为什么这样选?

2、介绍统计图的各部分名称,怎样画好直条?(要准确反映数量、还要注意美观。复习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这是我们以前学习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注意:如果纵轴上是以一代十,如何较准确的反映数量,举例说明。

明确:只有准确绘制,才能准确反映现状。

3、你在图中得到哪些信息?

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设置悬念,用认知矛盾凸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

如果用一个统计图来反映该县的人口状况,你准备利用哪一个统计图?为什么?用一个直条表示两种不同的数量显然是不行的,怎么解决?

2、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1)、如果让你来帮他们完善,你准备怎么做?(讨论)以1985年为例子小组讨论、交流:怎么表示?注意什么?注意区分两种数量,什么方法区分?

(2)、把剩下的绘制完成。明确:从外观上看,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区别呢?揭题——复式条形统计图

3、分析研究复式条形统计图,看图回答问题:

(1)、哪年城镇人口 数最多?哪年最少?

(2)、哪年乡村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

(3)、哪年城乡人口总数最多?哪年最少?

(4)、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能反映刚才单式条形统计图的信息吗?除了这些,还能看出什么信息?小组讨论交流。

全班交流,明确:城市人口逐渐增多,乡村人口逐渐减少,城市和乡村的人口数量差距逐年增大,人口总数逐年增加。

进一步引导学生:这些信息能说明什么问题呢?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乡村人口不断转为城镇人口,所以乡村人口不断减少,城镇人口不断增加,所以城乡人口差距逐年增大。

4、突出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意义:

以上这些信息都是在单式统计图中看不到的。复式统计图使我们更加完整的表达了文章所表达的意思。通过对这个统计图的描述和分析,发现了很多的信息,了解了很多情况,复式条形统计图有着更大的作用和意义。

5、社会问题的渗透:

通过分析这个复式条形统计图,我们发现该县的人口总数逐年增加。人口总数不断增加是人口问题。人口问题是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性的问题,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

介入一段简短的文字,显示世界人口问题

世界人口的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1950年,世界人口只有25亿,到1987年,达50亿,经短短6年,到1999年增加到60亿,今年7月,联合国发表最新的世界人口报告,全球人口达到67亿,相当于把现在世界上的人一个接一个地排列起来,可以从地球排到月球排20次。人口数量急剧膨胀,意味着地球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意味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意味着地球生态系统受到威胁。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到地球资源被消耗殆尽的时候,人类将何以为家?

我们国家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就是为了控制人口增长,而现在能做的就是保护我们周围的环境,节约使用资源。

四、巩固练习:102页第三题

条形统计图范文第2篇

【关键词】儿童;攻击;干预;冲突协调模型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6)07/08-0066-04

攻击(aggression),是一N较常见的儿童社会。儿童心理学家帕克指出,在儿童心理与行为发展领域,很少有哪个课题像攻击及其控制那样,会引起如此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者的关注。我们在处理儿童攻击的时候,只将其视为危险的、有伤害性的行为并对其进行制止是远远不够的,更应将其视为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不足,需要成人对此加以调整,以改善儿童的行为,即将其视为儿童成长的契机。如此,儿童攻击的处理与干预就会更具建设性和发展意义。

一、一则儿童攻击干预的案例分析

一位入职两年的幼儿园教师提供了如下这则处理儿童攻击的案例:

一次户外活动时间,有幼儿来告诉我说,B幼儿哭了。于是,我走了过去,孩子们都说是A打的。我检查了一下B的伤口,安抚了一下孩子的情绪,然后就把A叫过来。“过来呀!你弄到人家了,还不快过来!”他纹丝不动,我拉了他几把,他全身僵硬着,不说话,嘟着嘴。我感受到了他的对立情绪,但还是对他说:“快点过来呀!”并拉了拉他。结果他眼睛红通通,嘴巴紧闭,双手紧紧抓住了我。我问:“干吗?”他絮絮叨叨起来:“别抓我肉,疼的。抱住我大腿,用劲就好。”我感到他的指甲在我的皮肤上划过。他仍抓住我不放,我让其他孩子远离他,并排好队伍。等孩子们整理好队伍,准备回活动室时,他气呼呼地站在原地不动。后来,是保育员阿姨把他送回活动室的。之后,类似情况没有再发生过。

这个案例,从表面上看,经过教师处理,事件最终得到控制,纷争偃旗息鼓。但是,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教师的处理存在诸多不足:首先,教师缺乏对该事件起因的了解,只以B幼儿的情绪表现(哭)和其他幼儿的话语来判断攻击者和被攻击者,并以严厉的语气谴责和要求A幼儿认错道歉。这其实是一种片面、武断的判断和处理方式。A幼儿攻击B幼儿是无意的还是有意的?在A攻击B之前发生了什么?孩子们都说是A打的,那么真是A打的吗?老师自始至终没有听取两位小朋友各自的想法,而只根据事件的表面现象和其他幼儿的话语来判断并作处理。其次,从A幼儿的反应来看,教师对他的责备激起了他的愤怒,导致了他的“二次攻击”。可见,事件绝非如教师所见和所想的“攻击和被攻击”那样简单或绝对,可惜教师没有意识到也没有仔细去了解。最后,事件虽然偃旗息鼓,归于平静,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只是达到了教师的目的,即冲突得以平息、秩序得以维持。但是,从幼儿发展的角度来说,教师对事件的处理对幼儿并没有什么帮助,幼儿并没学到以后再出现类似情景时该怎么来应对的方法。对于B幼儿来说,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况时可能仍会用哭来应对,因为他(她)觉得这是一种博取教师同情或者免除责任的好方法。对于A幼儿来说,迫于权威他可能一时不会做出攻击,但是他并没有学到应用什么更好的方法来处理冲突。因此,整个事件的处理反映出教师的态度是武断的,方法是消极的,从本质上讲是无效的。

有研究发现,教师对孩子同伴冲突的处理存在过于强调常规秩序、以单纯制止为目的的特点。〔1〕向海英等(2014)认为,当前教师应对幼儿冲突以权威控制为主,具有粗暴制止、独断强制、主观裁定等特征。教师是儿童发展的“重要他人”,教师对儿童攻击的反应和处理会深刻影响儿童对攻击的评价和处理,教师只将攻击视为消极事件并加以制止是远远不够的,应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应对示范,以促进儿童的良性发展。

对儿童攻击的干预重心应从教师转移到儿童,即从追求冲突的平息、秩序的维护转移到帮助儿童提升社会认知和应对技能。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马乔里・克斯特尔尼克(Marjorie J. Kostelnik)提出:“有效减少儿童攻击的策略是教导儿童怎样非攻击性地表达愿望,怎样对他人的攻击果断地作出反应。”〔2〕就像儿童是通过模仿、强化和被指导来学习攻击一样,他们也可以通过相同的渠道学习非攻击。儿童在扮演攻击角色、旁观者角色、受害者角色时都会发生这样的学习。基于对儿童攻击干预策略的发展考虑,比较有效的策略是通过冲突调解来引导儿童学会作出替代攻击行为的其他选择。

二、冲突协调模型及其使用

冲突协调(conflict mediation)模型是由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格林伯格(Greenberg P.)提出的,包括最初的问题确定到最终以令双方满意的方式解决问题。〔3〕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提供必要的指导,直到儿童得到一些结论为止。这个过程不是让教师教导儿童如何解决问题,而是帮助他们自己想出问题解决的办法。马乔里・克斯特尔尼克则提出了冲突协调的七条要旨,其中包括:建构更加平和的目标,建构儿童之间以及儿童和成人之间的信任,教给儿童处理强烈情绪的方法,教给儿童解决问题的策略,鼓励儿童用积极的行为取代打架行为,促进儿童间的友好相处,提升儿童的能力感和价值感。〔4〕

在冲突协调过程中,儿童会学会和平解决问题的技巧。这些技巧包括交流、妥协、分辨以及与争吵相关的各种能力、从自己和他人的视角考虑问题的能力等。儿童需要得到成人的帮助,以学习商议问题解决的方式。协调者可以用榜样和指导者的身份提供支持。随着儿童逐步熟悉问题解决的过程,他们会越来越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有研究表明,儿童在这个时期学习的社会技巧在成人时期仍会保持下去。〔5〕

下面,我们以上述案例为基础,介绍冲突协调模型的应用。

第一步:开始协调

对于教师来说,进入冲突现场的第一步是成为协调者。这期间,教师需要制止儿童的攻击行为、分开争吵中的双方、安抚儿童的情绪等。成人应保持中立,以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在对B幼儿情绪进行适当安抚后,教师应以中间人的立场进行协调。如果遇到的是有关物品或“领土”的争端,教师不宜把焦点放在孩子争抢的物品或“领土”上,而应暂时控制有争议的物品,把焦点放到让他们倾听彼此的说法上,从而为儿童以较客观的方式处理已高度情绪化的问题提供可能。

第二步:了解每个孩子的想法

这一步的重点在于澄清观点。要让每个孩子都有充分陈说的机会。这一步很关键,在@个过程中,必须使幼儿相信,教师不会作出只有利于某一方的决定,教师是中立者,是可以信任的。为儿童提供解释自己想法的机会很重要,这不仅可使教师了解到每个儿童的观点,而且还可帮助他们澄清各自的立场、了解对方的立场。A幼儿在被教师指责后产生的愤怒情绪和“二次攻击”反应,均表明此时A的真实想法和情绪没有得到尊重和倾听。

第三步:整合

当教师搜集到足够的信息、了解了每个儿童对冲突的看法时,第三步就开始了。教师要分别从当事人双方的立场出发去说明问题,以表明每个儿童对于问题的产生和解决都是有责任的。假设这一事件的起因是A和B都想获得某个玩具,那么教师可以这么说:“A和B,因为你们都想玩这个玩具,所以出现了这个问题。怎么才能让大家都高兴呢?”找出一个让每个人都感到满意的解决方法是很重要的。换句话说,成人需陈述问题的存在,并告诉孩子,找出一个合适的解决办法是十分必要的。

第四步:提出选择

提出一些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法是协调的第四步。解决方法可以由产生冲突的儿童自己提出或由旁观者提出。每提出一个可能的策略,协调者就应直接解释给当事人听:“小明说你们应该轮流玩玩具。”协调者应当要求当事人对这个建议作出评价:“A,你是怎么想的?B,你觉得怎么样?”协调者要列出尽可能多的观点,并适当强调一些建议。因为儿童可能会一时冲动拒绝某种可能,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却可能会发现,那是可以接受的。同时要注意让每个儿童都成为自愿参与者,不强求儿童作出选择。

第五步:对问题解决办法达成一致

第五步是使孩子对彼此都感到满意的问题解决办法达成一致。协调者的作用是帮助儿童找到他们最能接受的问题解决办法。最终的一致通常要求每个儿童都作出某些让步。如果其中的一个孩子不考虑另一个孩子的想法,那么就不对这个孩子的意见作出肯定。最终,要让儿童认识到,可以找到一个双方都可接受的方法。一个双方都可接受的解决办法被确定时,调解过程就可宣告结束。

第六步:强化问题解决过程

第六步是对儿童协商解决问题予以肯定。解决问题的过程与解决问题本身同样重要。协调者要肯定每个孩子对问题解决达成一致所作出的努力:“对你们两人来说,拥有这个玩具都很重要,你们都在想办法既不伤害别人又能玩到这个玩具,你们都很努力,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

三、冲突协调模型的核心观念及思考

第一,儿童是解决问题的主体,教师是中立的协调者

冲突协调模型有别于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攻击干预方式,它将问题解决的主动权交还给当事人――儿童,让儿童双方共同承担起处理问题的责任。无论是攻击者还是被攻击者,都有责任来面对和处理问题。这里表现的是儿童主体性的发展观,即视儿童为自身社会性建构和发展的主人,儿童有责任也有能力来处理自己面对的问题。教师是一位不偏袒、不武断的中立者,他的责任在于帮助儿童搭建共同解决问题的平台,帮助他们反思和解决问题。

第二,儿童是自愿、自由的参与者

冲突协调模型的实施可分为六个步骤,但在实践中并不要求按照这些步骤依次进行。教师应认识到,每个儿童都是自愿的参与者。如果儿童一时想不出可供当事人双方选择的办法,协调者可为儿童提供类似这样的信息,“这的确是一个困难的问题”,或者“解决问题通常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如果儿童选择放弃,应当被尊重。有时候,教师的调解并没有达到皆大欢喜的结果,但通过这个过程,儿童增长了技能,并且提高了忍耐力。儿童冲突解决技巧的学习和掌握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但教师要坚持用协调的方式来解决儿童的攻击,以帮助儿童认识到,什么才是大家都期望的行为。

第三,儿童对冲突的理解是随着对事物相互关系的理解而日趋成熟的

儿童能够想出许多解决冲突的方法,他们选择什么方法取决于他们是怎样理解冲突的,而儿童对冲突的理解是随着对事物相互关系的理解而日趋成熟的。

小年龄儿童通常会认为,暴力或退却是冲突的解决办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受儿童直观行动思维特点的影响,因此小年龄儿童往往是通过动作来解决问题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能理解他人的需要了。所以,当为了抢玩具或维护自己的权利而发生争执时,他们慢慢会考虑同伴的想法。但是,他们通常又期望同伴间的互动是平衡的。如果其中的一个试图用攻击来解决问题,这种平衡期望就会被打破。虽然会有儿童不赞成使用攻击解决问题,但是当争吵爆发时,他们的处事哲学就可能会变成“以眼还眼,以牙还牙”。〔6〕因此,儿童为证明自己的攻击行为是正当的时候,通常会说:“他先打我的。”成功的协调取决于能否让攻击者为恢复和谐承担责任,例如说声“对不起”。最终,儿童会认识到,冲突双方都应为冲突承担责任,并且认识到,双方都会从彼此满意的解决方案中受益。〔7〕他们也许还能理解,问题解决方案不止一个,但是否能达到这样的理解水平,取决于儿童认知的成熟程度和经验的丰富程度。冲突协调模型正是帮助幼儿朝着这个方向前进的:幼儿有机会观察真实问题的解决,体验到非暴力解决问题的好处,并且得到成人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刘占波.教师应对幼儿同伴冲突的实践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8):254-255.

〔2〕〔4〕〔6〕马乔里・J・克斯特尔尼克.儿童社会性发展指南:理论到实践〔M〕.邹晓燕,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GREENBERG P. How to institute some simple democratic practices pertaining to respect,rights,roots and responsibilities in any classroom〔J〕.Young Children,1992,(5):10-17.

条形统计图范文第3篇

分别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下面各表中的数据。

根据课时目标,我将教学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选择统计图上。可是备课时,我感觉选择统计图的选择性并不明显,提供的例题不能促成学生一定选择应用哪一种统计图。从提供的数据与内容来看,使用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都可以。考虑到学生独立选择统计图的难度,教材每组数据后面的“萝卜老师”都作了选择提示:要反映各月降水量的变化情况,用折线统计图更合适;要比较各个城市降水量的多少,用条形统计图更合适。备课起始阶段,我并不认可这样的两句话,我觉得这两句话是多余的。一是这样两句话的呈现让学生选择的思维没有了;二是第一小题题目中并没有要求反映降水量的变化情况,第二小题本来就是要比较各个城市降水量的多少。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实际问题,恰当地选择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直观地表示相应的数据,并能对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有选择就要有判断,有判断就要有理性的分析。这道题该如何让学生去理性地分析?不去分析仅让学生去看“萝卜老师”的话,那么这道题的选择性又体现在哪里?

看来,选择统计图要让学生学会理性地分析与选择是必要的。因此教学中,在出示例题之后,我就启发学生思考:第一小题你打算选择怎样的统计图来表示?第二题呢?学生反应基本一致,第一小题使用折线统计图,第二小题使用条形统计图。我知道这主要得益于学生在学习的间隙已经“会晤”了“萝卜老师”。为了引发学生的理性思考,我进一步提问:例1和例2为什么一个使用折线统计图,一个使用条形统计图?这次全班学生应者寥寥。偶有学生提出第一小题用折线统计图表示很清楚,我说条形统计图表示更清楚啊;也有学生说第二小题要表示6个城市的降水量,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合适,我说表示12个月的降水量与表示6个城市的降水量不是一样吗?也可以用12个条形图来表示。怎样才能辨清是该用折线统计图,还是用条形统计图呢?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试图让学生比较两道题目的区别。例1是要反映一年内各月的降水量情况,除了可以清楚反映各月的降水量情况,还可以将12个月看成一个整体,反映出全年各月降水量的变化情况;例2是统计6个不同城市在同一月份的降水量情况,这6个城市之间没有关联,所以使用相对独立的条形统计图似乎更合适。从学生平淡的反应中可以看出学生的“认可程度”。凭什么一年12个月就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呢?难道这6个城市就不能成为一个整体?看作一个整体是一种相对的思维,在平常人看来毫不相关的事物在某些人看来却紧密相关,而平常极其相关的事物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又极其不相关。这样的道理显然不能让学生信服。数学是讲理的,这个理学生不认可,教学效果就不会好。

条形统计图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统计;碰撞;创新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7B-0073-01

一、导入重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突出数据的作用

师: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随之而来的是城乡人口的变化。(出示城乡人口变化图片,让学生体会到:城市人口越来越多,乡村人口越来越少。)

师:我们是用“越来越多,越来越少”这样的词来形容,然而数学是用数据说话的。老师做了课前调查,收集了一些数据,我们通过这组数据再次看到人口的确在发生这样的变化。

师:让我们一起对这组数据进行深入研究。

二、问题引领,探究新知

1.整理数据。

师:这组数据看着有点散乱,我们整理一下。

课件出示复式统计表,(板书:表)数据对号入座。

师:这下数据清楚多了。可是我们想一下就看出来哪年人口多,哪年人口少?你想到了谁?

生:条形统计图。(板书)

2.探究“合二为一”。

(1)体会合的必要

师:老师已经将绘制好的条形统计图发给了每一位同学。但是同位的两个人是不一样的。请你仔细观察,回答三个问题。

课件出示:哪年城镇人口最多?哪年最少?

哪年乡村人口最多?哪年最少?

哪年城乡人口相差最大?哪年最少?

师:怎么回事,前两个那么快,第三个却很慢?

生:我得看自己的,还得看同位的,数据比较不方便。

师:的确,这样很不方便,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合起来……

(这一环节目的在于出示单式条形统计图后,让生回答三个问题,第一个、第二个是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的,第三个问题:哪年城乡差距最大?哪年最小?就需要同位合作。此时,老师及时介入,突出一个图解决不了问题,要把两个图放在一起,看来看去感到很麻烦,进而想到合起来。将单式条形统计图潜移默化地与复式条形统计图联系到了一起。)

(2)动手实践

师:听起来不错,怎么合呢?请同位的两个人合作完成。

师巡视指导,选择有代表性的上台展示。(采用小老师形式)

生:大家请欣赏我的作品,你们满意吗?

其余学生作出评价,依次进行,直到较为满意的出现。

师:你们大家夸夸他的作品哪里好?

师:你们真会把握重点。

(3)直观演示

师:下面有请一个神秘的小组上台展示他们的作品。

(学生演示硫酸纸与普通纸合并的过程,形象直观。)

(4)完整演示

课件演示完整图。(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环节,出示硫酸纸与普通纸的合并,直观形象地再现“合”的过程,理解什么情况下单式条形统计图可以合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其次,运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合并的过程,形象直观。)

3.分析数据。

师:看这个复式条形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城市人口越来越多,乡村人口越来越少。

师:这是我们通过观察知道的,可是我们学习数学不能停留在表面,要探寻背后的原因,谁能提出一个问题呢?

生:为什么会这样?

师:你的问题真好,谁来解决?

师补充:孩子们,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步入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就是说,要想成为发达国家,必须搞城镇化。其次,农民来到了城市,一样住进高楼大厦,享受着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与教育,这样就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有助于社会的和谐。

师:既然城镇化这么好,预测一下,未来几年人口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生:城市人口继续增多,农村人口还会减少。

当然,任何一节课都存在不足之处。学生在体验单式条形统计图要合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环节,对第三个问题理解不是很到位,没有预期的那样,出现与同座位急切合作的场面,这就要老师介入指导。我想只要心系学生,每一节课都会有可圈可点之处。

参考文献:

条形统计图范文第5篇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统计图表表示统计的结果,能够根据统计图表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经历了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并初步建立统计观念。

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在学习了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学习,实际上是对单式条形统计图的有关知识进行巩固与扩充。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统计过程;正确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感受图例的作用,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用途;同时培养学生读图以及独立作图的能力,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教学目的: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2.使学生认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决,能对发现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

结合实际情况描绘出统计图,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感受数据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分享“统计”,看到这两个字你们会想到什么呢?

师:是啊!小到家里的日常生活,大到国家的人口与经济政策的制定都离不开统计。(课件展示)请看,这是国家对全国的城市与农村人口进行普查第一到第五次的统计结果,看到这些数据你有什么想说的?

1952年 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城镇人口:77,260,000人 农村人口50,530,000人

1964年 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城镇人口:127,100,000人 农村人口567,480,000人

1982年 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城镇人口:210,820,000人 农村人口797,360,000人

1990年 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城镇人口:299,710,000人 农村人口833,970,000人

2000年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城镇人口:458,440,000人 农村人口807,390,000人

学生从人口变化,城镇农村人口等方面进行对比。

师:是啊!用统计表的形式虽然比较简单,但在综合比较分析的时候,就显得比较麻烦、不够直观。那是不是有其他的形式,可以让我们在分析的时候能清晰地观察各种数量间的关系呢?

【设计意图】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本课伊始,从学生的实际经验出发,把统计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二、注重体验,全程经历

现场选择大家平时最喜欢的体育运动,进行男女生的数据统计收集。其中运动项目有跳绳、跑步、球类三项。

1.现场数据收集。

四(4)班“我最喜爱的运动”情况统计表

2.学生在网格纸上分男女生情况绘制自己的单式条形统计图,教师巡视指导。

3.反馈交流:选择几位学生绘制的单式条形统计图进行展示,学生担任小评委点评,共同回忆单式统计图的绘制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统计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利用统计班级里同学最喜欢的体育运动的活动,从数据的收集到整理、绘制,让学生经历体验统计形成的全过程,提高了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探究数据,解决矛盾

1.展示点评。

师:观察这些图,你能从中得到什么信息?

师:你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遇到什么困难吗?(两张图不方便比较)

师:那大家能不能想个办法把两张图移到一张图中呢?先自己思考一下,再和前后的同学讨论一下,以4人小组的形式完成你们的想法。

2.学生自主体验实践(分析、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

讨论评价中围绕着几个问题,利用课堂生成展开:

(1)学生各种表达方式的优缺点。

(2)如何表现男生、女生的数据(靠拢的条形)。

(3)如何区分男生、女生的不同(颜色)。

(4)各种方式的对比与选择……

在学生自评与互评中,自然展示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过程与图例的表示,绘制时要注意的问题等。

3.师:这种类型的条形统计图和以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能给它取个名字吗?

师:用复式条形统计图来统计数据时有什么特点吗?(不但可以表现数量的多少,而且清楚直观,便于比较)

4.看到现在完成的统计图,你对于学校开展体育运动,想对我们学校的校长提什么建议吗?

【设计意图】《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把学生推上学习的前台,让他们互帮互助,学生自己教自己,真正做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四、走进生活、感受统计

师: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像这样的复式统计图?

课件展示:书屋商店等销售情况、历届世博会参观人数、2008年北京奥运会、气候、人口、降水等统计图。

师:我们选取其中大家感兴趣的统计图来看看,能不能从中得到什么的信息?

如:从“星星书屋第一、二季度各类图书销售情况”中分析各类图书的销售情况的变化,并根据销售情况制订第三季度订购新书的策略……

……

【设计意图】通过身边的统计知识发展延伸到社会生活中的统计现象,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分析数据信息相关的问题,并能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与预测,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同时也获得了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五、回顾总结,分享收获

相关期刊更多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院

物理与工程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国家教育部

煤矿爆破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