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赞美教师诗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读万卷书,读懂了你高尚的情怀,行万里路,明白了你无私的精神,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节,祝天下老师节日快乐。 小编为大家整理相关的2020庆祝教师节赞美诗歌朗诵文章,提供参考,欢迎参阅。
诗歌一
一笔笔汉字的灵动
一声声清脆的语言
一个个幼苗蔓枝的修剪
一点点知识的浇灌
一次次茁壮的成长
硕大的聚光灯交集在三尺杏坛
一家家生命之重
积压在矮矮的个子窄窄的肩
早晨和着鸡鸣起床
夜晚伴着犬吠归家
自己的孩子只能扔给母亲照管
深夜,一盏台灯下
写着教育随笔的你,分外耀眼
犹如挂在天幕的启明星
照亮远航的船
一句句暖心的话语
一堂堂生动的教学
一瞬瞬开心与揪心的课间
一把把搀扶心灵的手
一场场笔尖游走的考试
一批批跃出龙门的喜悦
化成一道道彩虹矗立在学生的心田
丝丝白发把流逝的青春装点
校园的小径把你的身影流连
墙上的毕业照笑容满面
矮小的你成了巨木参天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烛成灰泪始干
教师的伟大在于坚守平凡
不平凡就是我给伟大的您唱一首礼赞
诗歌二
多少年季节轮回,多少个春夏秋冬,
你是红烛燃烧着亮丽的生命,
奉献几多血和汗,不求青史留英名,
你用真情传播着智慧的火种。
就象那春蚕献出一生的忠诚,
就象那冬梅吟唱着早春的歌声。
多少个不眼之夜,多少次灯光长明,
你在漫漫的长夜里有伏案的身影,
青丝之间添华发,三尺讲台荡笑声,
你用友爱缩短着心与心的路程。
你是那阳光融化冷漠的冰雪,
你是那向导引人走出科学的迷宫。
啊!光荣的教师,辛勤的园丁!
桃李芬芳是你的欢乐,默默奉献无私的心灵。
啊!光荣的教师,辛勤的园丁!
关于感恩老师的诗歌范文1《坚守讲台》
人们对教师的赞美枚不胜举,
然而,
我要说这一切赞美教师都难以涵盖你奉献的心灵。
大家都是有血有肉知疼懂爱的人,
渴望幸福的现代文明。
只是为教育的振兴,
你才舍弃私利,
坚守三尺讲台,
默默无声地哺花育树,
追求自己矢志不渝的憧憬。
关于感恩老师的诗歌范文2《精神传递者》
老师有海纳百川的胸膛,
老师有取之不尽的宝藏,
从儒家思想到素质引航,
从粉尘飞扬到到浏览上网,
从“臭老九”到“教书匠”,
老师走过的路艰难坎坷、泥泞漫长,
却愈战愈勇、愈挫愈强,
一代一代源源流长,
因为他们传递的是接力巨棒,
留下的是精神食粮,
注入的是拼搏刚强,
才使炎黄子孙昂首挺立于世界的东方。
关于感恩老师的诗歌范文3《最美的神话》
老师,
您用您的一生教我们懂得为何要有追求,
为何要有理想,
为何要超越自己。
老师,
本学期,芳草地民族校区的教师们尝试以某年级某日下午两节课连排的形式,推出传统节日文化主题实践探索课程。在教师们研讨的过程中发生的课程故事,让教师对学科本质、学习方式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以综合实践为学法,展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与能力
综合实践学科研究过程一般由信息收集、走访调查、亲身体验、动手去做、总结展示等一系列过程组成,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相互协商进行分工。合理的分工既要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任务,又要给予平日处于劣势的学生展示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自主探究,在一次次的阶段性活动中培养能力和自信。本次,我们尝试多学科、多教师共同带领学生学习和研究“清明文化”。通过本次活动,将学生从小到大所知道的有关清明节的知识进行了一次系统、深入的研究和整理。学生在整理资料、制作ppt、各小组汇报总结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了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源远流长,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
以古今诗歌为线索,展示学科的源远流长与学科本质
为了凸显语文学科的学科特色,学生在进行汇报时采取了演讲、诗歌朗诵、古诗串联等形式。这些形式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同时也是充满学科特质的。学生们在收集相关诗词的过程中,不仅进一步了解了清明文化,体会到了诗词中所传递出来的中华文化的炽热情感,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们理解、感受、表达、朗诵的水平。在师生共同朗诵、交流的过程中,相映成趣,用语文的形式实现对“清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用古诗配画来整合,展示教师专业特长及学生素养
美术课,教师让每个学生结合刚刚汇报的古今诗歌,为动人的诗歌配上精美的图画。这既需要学生有对古诗的充分认识,又要有对画面的细致考虑。在经历充分研讨之后,学生总结归纳出为一首古诗配合适画面的方法。首先,选一首自己喜欢并熟悉的诗,理解诗意;其次,抓住中心句意,根据句意找出描写的主要景物进行构思;第三,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构图创作;第四,严守构图原则,按诗的主要含义将主要内容置于画面中心位置,并预留出文字的空间,文字不宜过小。此时,学生通过为古诗配画表现春天的美,赞美春天,使课内外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综合艺术素养。
用学唱歌曲来抒情,树立学生文化新观念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和古典诗歌不同的是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形式相对比较自由,在表达方式方面多使用意象和修辞,用来展现作者的思想情感。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朗朗上口的现代诗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但是由于他们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对于诗歌的意象、情感、内涵等方面很难深入理解。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相关的教学策略,促使学生感受到现代诗歌的美妙。
一、指导朗读,培养语感
语感指的是直接快速感受语言的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体现,低年级学生初次接触现代诗歌,对于现代诗歌语言的理解和体会不够深刻,缺乏一定语感。教师可以从指导学生朗读入手,培养他们的语感。有感情地朗读现代诗歌,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让他们体会到诗歌的节奏美。《水乡歌》是一首富有情韵的现代诗,分成三个小节,分别描写了水乡水多、船多、歌多,赞美了水乡的美景,描绘了水乡人民富足而幸福的生活。诵读这首诗歌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明丽秀美的水乡风光,更能让他们体会到诗歌的音韵美。这首诗歌的韵律美首先体现在参差的诗句上:“水乡什么多?水多。千条渠,万条河,池塘一个连一个”,将短句夹杂在长句中间,给诗歌增添了灵动感,在诵读的时候如同水流波动一般。其次,《水乡歌》的韵律感还体现在重复运用的诗句上,这首诗分成三个小节,每一个小节都以“水乡什么多”开头,给人循环往复的感觉,增添了诗歌的韵律感。第三,《水乡歌》的押韵较为自由,并不拘泥于一韵到底,而是使用“uo、e、o”等音较为相近的韵母作为每一句的尾字,既体现了韵律美,又给人不拘一格的自由感。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反复诵读这首诗歌,用抑扬顿挫的语调体现出水流动的感觉,体会《水乡歌》所展现的江南美景。指导学生朗读现代诗不仅能让学生掌握诗歌中字词的正确读音,更能让他们掌握诗歌节奏,感受诗歌意蕴,从熟读过渡到背诵,为进一步感悟诗歌内涵奠定基础。
二、分析意象,感知情感
不少精彩的现代诗都运用意象来体现情感,展现哲思,然而学生对这种含蓄的表现形式知之甚少,很难和作者产生共鸣,感受到作者心中的世界。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师要从分析意象入手,促使学生感受诗歌,体验诗歌的情感,理解诗歌的内容。欣赏《让我们荡起双桨》时教师要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诗歌意境、情感的欣赏上,引导学生从红墙、绿树等意象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体会到人物内心深处的幸福感。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时候,可以用循序渐进的提问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这首诗歌写了小朋友在北海公园畅游的情景,大家?f一说他们在游玩的时候都看到了怎样的情景?”学生回答:“他们看到了湖面、白塔、绿树、红墙。”教师继续提问:“这样的景物给人什么感觉?”学生回答:“这样的景物色彩鲜明,让人感到十分美丽。”教师启发:“其实,大自然的美景不只是这些,作者只是用这些意象来指代自己看到的美景。”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并提出:“诗歌在这里运用了红领巾、太阳、阳光等意象,大家分析一下这些意象指代什么呢?”在这样的分析中,学生对于意象有了初步了解。意象具有含蓄内敛之美,如果能够感知意象所代表的情味,学生的理解能力、阅读能力就能有所提高。组织学生围绕诗歌意象进行讨论,既能让他们体会意象,又能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结合画面,感悟内涵
学生想象力丰富,要促使学生理解现代诗歌之美,教师可以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给学生展示和诗歌内容有关的图片,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结合画面内容来体会诗歌的内涵。在学习《乡下孩子》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诗画结合的方式,给学生展示和诗歌内容相符的绘画。画面上绘有一片原野,有一个小朋友嘴里含着草叶,正在捕捉蝴蝶。这幅图正好和《乡下孩子》这首诗歌的第二节内容相符,学生在欣赏画作之后能更好地背诵这首诗歌。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诵读诗歌的第三节,并根据自己的想法画出诗歌内容。有一名学生画出了草地上有一个小朋友,一只手提着装野菜的篮子,另一只手提着一串小鱼,身后跟着一只小猪和一只小猫。在绘画的过程中,学生们将画面和诗歌的内容、意象联系在一起。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画面是多么的美好和谐,为什么乡下孩子生活得如此美好?”学生们回答:“因为乡下孩子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所以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每一首诗歌都是作者内心感知的再现,利用图画能将原本抽象的文字变得更为具体,这样就能令学生更真切地感悟到诗歌的内涵。
关键词:诗歌教学;诵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3-168-01
古人云:诗言志。那么,对于诗歌教学,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去把握诗歌中的思想感情呢?长期的教学实践,使我深刻地体会到: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是解读诗歌的有效途径之一,诵读是诗歌教学的风景线!
诵读对于诗歌教学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实,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春秋时期的孔子教弟子就是用诵读的方法,《论语・子路》篇有“子曰:‘诵诗三百’”的记载。唐代的韩愈和白居易也非常重视诵读。韩愈在《进学解》中说自己读书时“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白居易在他的《与元九书》中更提到他读书读到“口舌生疮”的地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古训更是妇孺皆知。关于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前人之述备焉。朱熹说:“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叶圣陶先生也有类似的看法。他在《认真学习语文》一文中说:“读文章、写文章最好不要光用眼睛看,光凭手写,还要用嘴念。读人家的东西,念出来,比光看容易吸收。有感情的文章,念几遍就更容易领会。”
那么,怎样诵读才能更好地达到诗歌教学的学习目标呢?
我们知道,一首优秀的诗作,无疑是作者智慧与情感的结晶。要准确揣摩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就应该用自己的心去体会作者的心,用自己的情去理解作者的情。这样,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就会油然而生,就能进入作者创作时所具有的那种精神状态中去。诵读者要把自己定位为诗人的“代言人”,要从自己心灵深处发出声音。通过对作品的反复诵读,对诗人创作心境的反复揣摩,以诗人的代表自居来诵读,就能获得成功。
下面以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为例具体谈谈诵读在诗歌教学中的运用。
1、教师范读诗歌。教师范读必须准确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是一首带有自传性质的诗。因此,追溯诗人的身世,可以为我们找到解读这首诗的钥匙。于是,在范读之前,我先把艾青的身世告诉学生,学生在聆听作者身世的文字里已经初步感受到了诗人对大堰河的那种独特的感情。艾青1910 年出生于浙江金华畈田蒋村的一个地主家庭,据说出生后一位算命先生说他命中“克”双亲,因此被送到本村一位贫苦农妇大堰河的家里抚养。艾青在大堰河家里住了五年,到了读书的年龄才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到冷遇,不准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只准叫叔叔婶婶。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在“冷漠和被歧视的空气里长大”的。只有大堰河这个贫苦善良的农村妇女深爱着他,给了他温暖的母爱,他们之间有着割不断的情缘。1932年,艾青因为参加进步活动被关进监狱。次年1月的一天,牢房的窗外飘起了大雪,艾青看到雪想起了自己的身世,想起了长眠于地下的保姆大堰河,便写下了这首诗。学生明白了作者的身世后,听老师范读就能有的放矢,就能初步感受到诗歌的思想情感。为了让学生明白这一意旨,教师可以配音乐有感情地对《大堰河――我的保姆》作示范朗读,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受诗中的情感,范读完毕后,有的学生已经沉浸在诗人对于大堰河的赞美与怀念之情中了。
2、学生自由诵读诗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揣摩诗中的那份真情与真爱,我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读的诗节。此时此刻,学生最想把自己的理解通过自己的声音将诗中文字背后的情感倾吐出来。有的学生读着读着掉下了悲痛的眼泪,掉下了思念的眼泪。这那里是读诗,这分明是对于大堰河的呼唤,是对于大堰河的想念,是对于大堰河的赞美!学生通过自由诵读,已经基本上感受出了诗中那份浓浓的情思。经过自由诵读这一环节,学生上课发言的的积极性很高,学生上课的热情令人振奋。
3、指名学生诵读诗歌。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并准确把握诗歌中的精彩诗句,我分小组指定学生欣赏各自要鉴赏的诗歌内容。《大堰河――我的保姆》共有13个诗节,让每一小组承包两个诗节的欣赏任务。学生通过“诵读――讨论――发言”三个环节的学习,已经轻松愉快地完成了全诗的学习任务。
4、学生开展诵读比赛。为了进一步体会诗歌的丰富情感,可以把学生分为六个小组分别朗读两个诗节,每组至少两人朗读。看谁能够读出诗歌原有的感情,教师充当评委,对学生的朗读做出评判。这样,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深入理解了诗歌内容,把握了感情基调,同时,熟读成诵的基础也已经有了保证。
5、学生当堂背诵诗歌。在通过以上几个诵读环节的铺垫之后,学生基本上理解了诗意,掌握了诗歌情感。于是我让学生以“串接式”试着背诵诗歌。在学生遇到背诵不下去时,教师可以及时从思想内容的角度作一提示,学生们在聆听同学的背诵过程中通过老师的适时点拨,掌握了诗歌内容,体会到了诗人的美好情思。六个小组背诵完毕后,再让同学做一点评,评选出最佳背诵小组。这样的课堂气氛是热烈的,学生背诵的热情不断高涨,诗人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中所蕴藏的情感已经渗入了学生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