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美文朗诵

美文朗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美文朗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美文朗诵

美文朗诵范文第1篇

乙:老师一点都不“老”,干嘛称老师呢?一个问号在童年岁月诞生。

丙:岁月是一把刻刀,将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生活的脚印印满老师的身影。

丁:岁月是一棵大树,将我们从嫩芽变成绿荫,长青的日子里盛满园丁的深情。

女合:老师啊!老师

春天里,你和我们一起去踏青,大自然让我们结下温暖的友情。

男合:老师啊!老师

夏日里,您和我们一起去赶海,波涛使我们拥有搏击的豪情。

女合:老师啊!老师

秋天里,我们一起去农村体验农民生活。

男合:冬日里,您曾与我们一起长跑。

雪花飘飘,使我们火热的心更加激动……

甲:我们怎能忘记,一周又一周,每天都闪烁着您忙碌的身影。

乙:周一升旗议式上

合:您与我们共同迎来国旗和太阳的升起

丙:周二数学课上

合:您与我们一起去解一道未知的二元二次方程

丁:周三品德课上

合:您给我们讲历史的光荣传统

甲:周四语文课上

合:您的作文题目是《我长大后做什么?》

乙:周五的主题班会上

合:您让我们学做新时代的主人

丙:周六的假日小队活动中

合:您告诉我们怎样帮助他人

丁:周日总该休息了吧

合:可您还是补课,家访忙个不停

甲:如果年轮以工作时间计算,您该比别人度过更早的年龄

乙:如果工作以实际时间来算,您比别人更早迈入21世纪的进程

丙:元旦到了,我们该送您点什么礼物

合:可任何礼物,也表达不尽我们对老师的深情

丁:那我们该为您做点什么

合:可任何行动也表达不完我们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女合:让所有的日子苍老吧

男合:让我们的老师年轻

女合:让所有的岁月陈旧吧

男合:让我们的老师年轻

甲:让每一个学生从心底发出一个呼唤

乙:让五洲大地回荡一个共鸣

丙:让每一位老师都感到欣慰

女合:祝老师年轻!

美文朗诵范文第2篇

五(1)班

刘紫薇

那还是2006年的事了。一次,学校要求每个班都要举行美文朗诵,老师选了一些好同学,大概有十几个。

老师每次都利用星期一的班对会和体育课练习。有一天,老师说“人数不够”老师的眼睛到处看,想添几个人。老师看了半天,忽然,目光转移到了我的身上,我开始紧张起来。因为我不喜欢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我知道,这些被选上的同学(包括我),一定会到台上去表演。我埋怨自己为什么要在四(1)班上课!

我心里知道,从这以后,一直到比赛结束,我都不能再上体育课了,都要在班级里训练,有时表情不好,还要被老师训斥一顿,真是糟糕透了!回家了,我也一样,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直到滚瓜烂熟为止!

经过很长时间的训练,终于到了比赛的那一天。我既紧张又害怕,像只小蜗牛,恨不得一下子缩进壳里。

美文朗诵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英美文学课教学改革现代化教学手段

英美文学课作为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在教学计划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此学科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欣赏和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而其意义和作用则在于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深化学生在基础阶段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而从总体上促进其人文素质的提高。它对于学习者提高英语语言修养,增强鉴赏能力,陶冶情操,发展性情,开拓视野都具有重要意义。

英美文学的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着很多不便和缺憾:因使用的课本篇幅有限,对一些长篇小说或诗歌只能选用部分章节,对某一作家的作品只能蜻蜓点水式地提及,大量作品需要课后阅读;因涉及的作品和内容多,寻找不便,影响学生的阅读及对作品的整体把握;因课本的相对固定性,教师灵活选用作品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由于课堂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学生被动地听课,课堂互动性差,参与人数少;课堂的信息容量和学生容量较小;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慢;教学方案比较单一,不适应学生多样化的需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较低,等等。长期以来,文学课常常使学生望而生畏,他们害怕面对使其举步维艰的大量的生词,害怕记忆枯燥乏味的文学常识,更害怕学期末令人提心吊胆的结业考试。在教育观念和教学手段高度发展的今天,传统单纯的教学方法已显滞后。因此,笔者将探讨如何对英美文学课堂教学进行改革,促进学生的哲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实现他们对社会及人生的正确观念。

一、提高学习兴趣,变“讲授式”教学为“讨论式”教学

因为英美文学上课需要讲的内容较多,课时有限,所以“讲授式”教学成为多数教师的首选。一节课下来,只有教师在不停地讲,学生只有被动地接受,再有兴趣的东西也变得枯燥无味。可是问题在于学生是一个具有能动性的人,不论教师施加什么影响都必须通过学生的内化才能实现,内化程度的高低完全取决于个体的自主性发挥的多少。因此,在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应该处于主动地位。“受教育者处于什么地位取决于教育过程允许他们享有自由的程度,挑选受教育者所采用的标准以及受教育者所承担的责任的性质与限度”。因此,英美文学课程中的“讨论式”教学应运而生。

讨论式教学是在课堂教学中,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师生间的对话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这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课堂讨论。它是一种多向信息交流活动,是集体成员之间的多项信息交流。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是大多数高年级学生非常熟悉的戏剧之一。因此,在阅读其中的片断之前,教师可以提出论题:夏洛克在《威尼斯商人》这部戏剧中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因为高中课本上曾经选取了其中的一部分作为课文,所以学生可以在没有教师指导的前提下得出一些结论:夏洛克是个贪婪、残酷的高利贷者。教师在不发表任何评论的条件下,指导学生阅读戏剧中的一些章节,然后将班级分为几个小组进行讨论。又如在《傲慢与偏见》中先引导学生注意小说中描写的七个婚姻,再进行讨论,看一看每个婚姻是建立在何种基础之上的,从而看出奥斯丁对婚姻的态度及她的爱情观,继而探讨在当代社会中婚姻和金钱、爱情的关系。通过一系列的讨论,学生在深刻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提高了兴趣,确立了自己对婚姻和金钱、爱情的看法。在我国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形势下,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法比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更能发挥英美文学课培养综合型人才的作用。

二、提高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毫无疑问,资源共享、交互性强的网络技术及集图、文、声、影于一身的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和保障;而社会的发展,全球化的趋势也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多、更高、更新的要求。在网络资源及多媒体技术匮乏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容量小、信息量传递不足,学生的知识获得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知识储备,而一个教师即使再博学,也无法达到网络资源所覆盖的信息面。尤其是文学课的教学,教师教学的主观性及思维能力的限制,或是由于课堂教学的时空拘囿而无法扩充的知识都可以由网上资源的利用和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得以弥补。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还可以通过指导来引导学生的课外学习,以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进而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成效显著,进而延伸和补充课堂教学。具体地说,教师在课前要准确把握和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充分准备和设计信息资源,进行对网络信息筛选、整理和提炼。在此阶段,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好相应的电子课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穿插介绍背景以及知识点,放映名著或其片断,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入名家观点或点评,留思考题并指导学生课下继续通过网络寻找相关信息,以达到深化学习的目的。

以狄更斯的小说《远大前程》为例,课前,教师对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作细致的分析,课件的设计与教学内容要衔接紧凑、浑然一体。把狄更斯的创作背景等资料的简介和几种相应的文学评论方法,以及名人名家对狄更斯作品的评论摘述等制作成相应的电子课件。课堂教学中,首先使用电子课件清晰地呈现作者生平、创作的背景,作者对英国文学的贡献,然后是介绍和分析该作品,还可以把根据狄更斯小说改编的电影剪辑成符合教学的东西让学生来欣赏。在联系作品时,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诸如:小说怎样一步步完成对主人公的刻画?如何展现了他远大前程的破灭?作品以何种方式呈现了皮普的成长经历?随着讨论的展开,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会逐渐深入。在课后作业这一环节中,设计与此相关的问题,或让学生总结课堂所学内容,或从其它的角度来分析这部作品。总之,课后问题也能鼓励学生充分运用网上资源,培养学生寻求信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该说,对一部作品从多个角度进行课堂分析,难度是较大的。但是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及课件的使用,有很多工作已在课前准备好了,因此,课堂教学容量和密度大,学生接纳的信息多,有利于他们接受新事物,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继而从真正意义上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与此同时,他们对于文学的学习不再局限于文学史或单调的道德意义的理解,而是在调动和运用自己的知识分析文本时,得到了多方面的感悟,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对科研和学术的兴趣,培养了主动学习的习惯。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只有通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网上交流及合作能力,才能实现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全新的学习方式,从而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以适应社会及个体的发展需要。

三、采用多种形式,让文学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讨论式”教学方法的使用及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使文学课有声有色起来,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角度思考问题,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将文学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以诗歌学习为例,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诗歌尤为困难。因此在课堂上除了教学生如何赏析诗歌外,可以让学生齐声朗诵、单个朗诵、小组朗诵或混声朗诵。同一首诗,在语调、韵律、重音和韵步上引入细小的变化都会带来审美。不断的变化不仅会带来个人的快乐,而且利于同学之间产生协作关系。配乐朗诵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学生在音乐的气氛中,能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课外还可以举行英诗朗读比赛,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提高鉴赏能力。

另外可以成立课外文学小组,学生对感兴趣的作品进行阅读,定期进行讨论,将个人见解写成文稿形式,让其他同学理解评议。让学生对中英传统经典文本进行比较阅读,拓宽对生活和世界的理解。通过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文学的兴趣。

文学不仅仅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和审美意识的一种具体的表现形态,作为审美信息的载体,它还会通过鉴赏环节反作用于社会,对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英美文学的教学是打开一扇通往世界的窗口,是架设一座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的桥梁,对于新世纪外语专业的大学生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现代英美文学教学中,教师要尽力提高学习兴趣,变“讲授式”教学为“讨论式”教学;提高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采用多种形式,让文学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领会文学多姿多彩的丰富内涵,培养其阅读鉴赏水平,激发其丰富的想象力,是每一位英美文学教师所应努力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Moody,H.L.B.,The Teaching of Literature.[M].London,Longman.1979.

美文朗诵范文第4篇

一、强调差异性

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课程设计要求我们在英美文学教学实践中摒弃原来的只围绕文法和主旨分析设计课程的惯有思路,把多种智力领域和不同的学科教学相结合,设计出发展学习者多方面智力的课程,使学习者能够较好地运用并发展自己的每一种智力。因此,课程设计应合理分配关注度,在考虑知识接受者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为其量身策划能够发挥其智力优势的内容设计。如,在诗歌及戏剧教学中,增加基于音乐-节奏智能方面的设计。在课堂上精选与名著和作家相关的乐曲、歌曲、歌剧等,以背景音乐的形式进行莎剧朗诵、James Joyce翻译及朗诵、歌曲演唱。音乐活动的媒介会对人的情感、动机产生直接影响,不仅可以促进学习者音乐、节奏智能的发展,更能加深学习者对诗歌、戏剧的理解。在文学流派和不同国家作家作品的教学中,可以增加基于逻辑-数理智能方面的设计。

在文学作品角色塑造和创作背景的教学中,还可以增加基于自然观察者智能方面的设计。如,对作家和作品中人物的画像、照片、雕塑以及作品中涉及的地点、景观、自然现象等添加基于自然观察者智能方面的设计,利用计算机实现三维虚拟再现,这些可以让学生与虚拟的自然界互动,如利用三维虚拟空间的方式再现圣保罗大教堂、白金汉宫、西敏寺诗人角等,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培养观察自然的智能。

二、强调整体性

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导向,英美文学课程设计应该对多种智力领域一视同仁,使学习者能够更好地运用、发展自己各方面的智力。首先,建立文学语料库,丰富及多样化学习者的欣赏资料。比如,在讲授美国浪漫主义诗人埃德加?爱伦?坡的《致海伦》时,学习者不仅可以在语料库中观看《特洛伊》的电影片段,可以阅读诗歌评论及相关的学术论文,还可以从语料库中找到古希腊神话《荷马史诗》中海伦原型的动人故事,从而进行拓展阅读。

其次,建立中外文学比较分析库,让学习者以中国文学为参照体系来分析、衡量外国文学中的文化思潮与文学现象,从而更准确全面地评价中外文学的价值。如,对华兹华斯的《水仙》与陶渊明的《饮酒》进行平行阅读,从而对比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眼中的自然与中国诗人、著名的归隐田园诗人眼中的自然;以中国文化中的宗教信仰为切入点,对比阅读《天路历程》与《西游记》,更深入地理解英国文化中的基督徒的救赎精神。

三、突出实践性

美文朗诵范文第5篇

一、元旦迎新活动内容:

1、教师广播操比赛:具体安排见广播操比赛方案。

2、“品味书香”教职工新年朗诵会(个人赛),朗诵内容为诗歌、散文或经典的精品美文均可。

3、“明天更美好”教职工卡拉ok演唱比赛(个人赛),演唱内容不限 ,只要是积极健康的歌曲均可.

二、参赛方式:

1、新年朗诵会每个年级组选派1名教师参赛,时间安排在2010年12月24日(星期四)上午9:50准时开始比赛,地点在学校三号楼五楼报告厅。

2、集体卡拉ok演唱比赛要求每个年级组选派1名教师参赛,时间安排在12月28日(星期一)下午4:50开始。比赛地点:学校三号楼五楼报告厅

三、设奖方式:

1、按团体总分设团体奖,团体奖设一等奖两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若干名。

团体总分由教师广播操比赛、新年朗诵会、卡拉ok赛三项按一、二、三等奖分别计5、3、2分。

朗诵比赛和卡拉ok演唱比赛分别设奖:各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若干名。

2、评委:

新年朗诵会和卡拉ok比赛评委由各年级组选派一名教师担任评委。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取平均分为选手得分。

四、评分标准:

(一)朗诵比赛评分标准:(10分)

1、内容(2分):所选作品内容积极、健康,朗诵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

2、语音(3分):普通话标准、流畅,音色优美、吐字清晰、声音洪亮。

3、技巧(2分):朗诵感情丰富,起伏处理到位,动作表情协调自然。

4、配乐(1分):配乐选择符合作品意境,音乐节奏与朗诵节奏基本协调。

5、仪态(1分):表演落落大方,精神饱满,台风端正。

6、脱稿(1分):全文背诵。

(二)卡拉ok演唱比赛评分标准:(10分)

1、选曲健康,积极向上; (2分)

2、演唱连贯、自如、完整,咬字、吐字清晰,音调、节奏准确,能正确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2分)

3、准确掌握歌曲的风格、特点,有较强的表现力,能做到声情并茂,富有艺术感染力。(4分)

4、着装大方得体,台风端正,展现教师的良好风貌。(2分)

五、其他要求及安排:

1、各年级组长于12月22日上午将参加新年朗诵会和卡拉ok演唱比赛的选手名单、比赛内容交教务处,并抽签决定比赛顺序。

2、新年朗诵会如有配乐请将音乐拷贝在报告厅电脑桌面“元旦朗诵”文件夹中,卡拉ok演唱比赛各组自备碟片,或将伴奏音乐拷贝在报告厅电脑桌面“元旦卡拉ok演唱”文件夹中。

3、人员安排:

分数统计:陈久久 汪开春

照相、摄像:陈合利 张映红 张刚军

音响、话筒:王传义 李书兵

舞台布置:美术教师

相关期刊更多

美文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西安市委宣传部

欧美文学论丛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大学欧美文学研究中心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