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输血医学

输血医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输血医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输血医学

输血医学范文第1篇

1加强临床医学生输血医学教育的重要性

输血医学的历史从1900年发现ABO血型系统至今,已有100多年发展历史,输血作为临床抢救和治疗有效措施,挽救无数生命,并保证了许多其他治疗的安全实施。然而,血液本身是很复杂的,恰当使用可能起死回生,达到与其他治疗无喻论比的功效;不必要和不恰当的应用则可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临床医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将面临到临床工作的机会,在校学习期间应掌握输血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如血液成分的性质、用法、应用指征、输血风险等内容,按输血原则,从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出发来考虑血液各成分制品的应用,为保证临床输血治疗科学合理、安全有效打下坚实基础。

2当前临床医学专业输血医学教学的现状

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制下,输血医学的教学内容主要设置在外科学中,一是授课时数少,一般为2~3学时,且内容较简单,局限于外科输血部分,学生系统学习输血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少,以至到临床后不熟悉输血工作,达不到科学合理、安全有效输血要求

二是临床医学生对输血医学课程不够重视。一份输血方面基本知识的调研结果显示,初级\中级\高级职称在职医师和医学院校对自评分评估太高,与实际了解程度(测试分)间存在一定差距(P<0.001)。这一差距也使其在实际工作中对临床输血疗法不能正确使用,从而影响临床输血的疗效[2]。

三是教学形式单一。目前教学形式仅局限于课堂授课,未安排临床实习或见习内容,对输血的掌握程度不够,以致到临床后盲目,不能适应现代临床输血的发展要求。

3临床医学专业输血医学教学内容改革建议临床医学专业输血医学的教学应当结合其专业特点,教学内容与形式应当适应临床输血的发展,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改革。

3.1扎实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目前,临床医学专业输血教学时数和内容少,不适应临床要求,应适当增加教学时数和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基本理论知识应包括血型免疫学知识,例如ABO、Rh血型、血型相容性检测在临床输血中的重要性和HLA抗体的意义等,输入血型不相合的血液可发生致死性溶血性输血反应;HLA血型系统在临床输血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多次输血病人,很容易产生HLA抗体,发生同种免疫反应或输注无效。基本知识应包括各血液成分制品的性质、保存温度,容量、临床适应证等。例如冷沉淀(Cryo),1单位由200ml全血制备,含有Ⅷ因子80~100单、纤维蛋白原约250mg,血浆20ml,容量约20-30ml,应在-20℃以下保存。适用:①甲型血友病;②血管性血友病(vWD)③纤维蛋白原缺乏症,要求与受血者ABO血型相同或相容输注,对乙型血友病却没有治疗效果。而基本技能主要为输血方法、血液成分制品的合理应用和输血反应的防治等。

3.2重点突出科学、合理用血,强化输血安全与责任意识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合理用血的概念是输注安全的血液制品,仅用以治疗能导致患者死亡或引起患者处于严重情况而又不能用其他方法有效预防和治疗的疾病[3]。临床医师在临床医疗实践中是血液使用的决策者,在考虑输血治疗时一定要有科学的依据。目前临床用血尚不尽合理和科学,对输血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如输血时凭借经验红细胞与血浆随意搭配、等量输注,过度输血、血浆用于扩容、补充蛋白、提高免疫力等。甚至有个别医师明知术中出血不多也要输上200~400ml血保病人“平安”。临床输血不合理使用不仅是对血液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带来潜在的风险。

3.2.1重点突出科学、合理输血内容临床医学生在掌握了输血基础知识后,应进一步加强运用能力训练。通过分析患者在血液状态发生改变后的病理生理,判断患者真正需要什么,是否有替代途径,什么时机补充,补充多少,是否有明确的证据,输血后效果如何。例如对于失血性休克的病人首选晶体液和胶体液扩容,尽快恢复血容量,改善组织灌注是成功救治的关键。如果使用不合理,仅仅补充等量的全血或红细胞,组织间液则减少了28%,死亡率高达70%;又如在围手术期不恰当的输异体血患者,其术后感染率是输自体血或不输血患者的3~6倍,且感染率随输血量的增加而增加[4]。现已明确围手术期输血对机体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而去白细胞输血则有很大的改善。因此,倡导在保证患者能够耐受手术的情况下,应尽量不输或少输血,对确需输血的患者应恰当的输注去白细胞红细胞。

3.2.2重视输血后疗效评估当前输血医学教学中基本没有输血后疗效评估的内容,而临床上却很重要。例如血小板输注的疗效观察;许多因素可影响浓缩血小板的临床输注效果。如:(1)预防性输注以实验室指标为主,检查、确认其是否会产生血小板减少性出血,并检测循环血小板计数,观察浓缩血小板输注后是否达到治疗效果。评价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常用指标是:输后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MPI、CCI和血小板回收率PPR[5]。一般情况下以体表面积为参数的CCI较为准确。(2)治疗性血小板输注主要观察出血的临床症状是否改善。因此需要对血小板输注效果进行正确评价,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分析原因、采取适当对策。可通过血小板配型、大剂量IVIG的应用、血浆置换、免疫抑制剂、自身血小板冰冻保存等措施来提高血小板的输注疗效。建立疗效评估机制,科学、合理输血,这不仅有利于提高输血疗效,而且也能够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风险。

3.2.3强化输血安全和责任意识。面对日益严峻的血液资源和安全形势,应当在教学中加强对临床医学生安全输血观念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输血可以救命,但也同样可以致命”,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加深对“合适的时间,给合适的病人,输合适的血液”的理解。培养学生输血安全和责任意识。

3.3注重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输血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3.3.1发挥典型病例分析作用在输血医学的教学过程中,理论上的知识很抽象,在教学中发挥典型病例分析的作用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对一位急性创伤失血患者的输血治疗原则,应根据患者的失血量及休克情况,首先考虑补充血容量,当失血量<20%血容量只要补充足够的晶体液而不必输血。当失血量>20%,Hb<70g/L时常需要输血。当大量输血时应注意稀释性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减少以及低体温引起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活性降低导致稀释性凝血障碍,此时应急查血常规及凝血功能,当血小板<50×109/L伴微血管出血时应输血小板;PT或APTT>正常对照1.5倍时,应补充凝血因子,如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冷沉淀。将典型病例先进行课堂讨论,然后由老师总结,加强实际应用的能力,以使学生在进入临床后能学与致用

输血医学范文第2篇

自体输血已成为现代医学热点

北京的9岁小患者柏西强,因脊柱侧弯需要做矫治手术。术中,北京博爱医院的麻醉科、输血科和手术医生密切合作,为其进行多种形式的自体输血,输血量超过6000多毫升,确保了手术成功,同时又避免了异体输血。

避免和减少异体输血,一直是临床医生的追求。自体输血就是采集受血者自身的血液,或回收手术中视野范围内的血液,经过储存或一定的处理,再回输给患者,以满足手术期间或紧急需要的一种输血方式。随着艾滋病、丙型肝炎等血液传播疾病的日益增多。以及血液供给的匮乏,自体输血已经成为现代医学的热点。

自体输血有三种方式

这种安全的输血方式在部分国家已占到择期手术的80%~90%,而目前在我国,自身输血的比例仍很低。卫生部规定,三级甲等医院自体输血率应达20%以上。自体输血包括预存式自体输血、术前稀释式自体输血、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等方式。那么,具体哪种输血方式适合您呢?先让我们简要了解一下上述三种自体输血方式。

预存式自体输血就是术前预先采集患者自身的血液,储存起来备用,待手术时输还给患者。尤其是稀有血型的患者更适合采用这种输血方式。只要患者身体一般情况好,血红蛋白>110克/升,可以择期手术,患者签字同意,都适合作预存式自体输血。预存式自体输血一般在手术前3天进行,每次采血一般不应超过500毫升,若需要做两次采血,间隔要不少于3天。

术前稀释式自体输血就是在患者麻醉后,手术前经静脉采集患者一定容量的自身血液在室温下保存备用。然后向患者输入一定比例的晶体液或胶体液,补充血容量,使血液适度稀释。这样当手术出血时,血液的有形成分丢失就可减少。根据术中失血情况,可将其自身血再回输给患者。这种方法还有降低患者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灌流的作用,可应用于肿瘤手术,方法简单,费用低。但是,若患者血红蛋白<110克/升、凝血机制发生障碍、静脉输液通路不畅是不宜采用这种方法的。

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是采用先进的血液回收装置,负压吸引手术视野中的体腔积血、术中失血,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进行回收、抗凝、过滤、洗涤等处理,滤除血液中的组织碎块、血凝块、脂肪等,然后再回输给患者。术中机器回收的血液可立刻提供与患者完全相容的血液,符合患者的生理需要。但是这种方法费用较高。若患者流出的血液被细菌、粪便、羊水和消毒液污染,出现严重溶血,则不宜采用这种方法。

严重感染患者不适宜

输血医学范文第3篇

日前,一则关于互助献血的消息引起了公众关注。湖北省武汉市民郑先生的父亲因患有动脉血管瘤,于半个多月前病发进入武汉市一家医院住院治疗。由于父亲需要1200毫升的手术用血,为了让父亲早日接受手术,他想到了自己给父亲献血。

可这个提议遭到了医院的拒绝,医院表示武汉市血液中心不允许医院私自接受献血,献血只能到血液中心去。随后,郑先生到血液中心咨询,并表示希望为父亲献血,却被告知:献血可以,但亲友互助献血已经不允许。网友认为这是由于武汉暂停了互助献血政策。其实,政策暂停和禁止一级亲属间相互输血是两码事,后者是为了避免一种少见但死亡率极高的输血并发症。

关键词1:直系亲属输血

输血并发症死亡率90%以上

几年前有一部偶像剧叫《下一站,幸福》,里面有一个剧情就与这个疾病有关。剧情中, 小彬彬亟需输血,男主角吴建豪原本想挺身而出,却因“直系血亲间不能输血”被阻止,从而确立他是小彬彬亲生的父亲。不得不说,这个编剧是下了功夫的,因为TV-GVHD这个可怕的输血副反应在亲属间发生的几率远高于非亲属。尤其是一级亲属,即父母与子女间,发病率要高11-21倍,所以,为了避免这一疾病,必须最大程度地杜绝亲属间输血。

直系亲属之间不能互相输血是怎么一回事?有人会问,亲属之间的血型不是更容易相同吗?

首先,托血型算命的福,大家都已经清楚地知道ABO等不同的血型。但在输血中,血型是否符合仅仅是一个因素。虽然说输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但只是近一百年确定了ABO基本血型以后,输血技术才得到大幅发展。输血这个过程,本质上来讲,是属于移植的一种,即将自体或异体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移植到宿主体内发挥作用,所以输血也是最早采用的细

胞移植。既然是移植,必然会伴随着一系列可能发生的免疫反应,而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就是其中的免疫反应之一,同时也是最严重的输血并发症之一。关于TA-GVH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猜测是由输血中的淋巴细胞所介导,在患者体内迁移、增殖,进而引起严重攻击和破坏患者身体的免疫反应。简单来讲就是,输入人体内的血液中的白血球增殖,并疯狂攻击人体所产生的严重副反应。这是一种少见的输血并发症。其人群发病率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但在免疫缺陷人群中的发病率可以达到1%。遗憾的是,目前对于TA-GVHD无特效治疗的方法,所以致死率很高,国内外报道中死亡率均在90%甚至以上。说到这里,我们就会恍然大悟,原来电视剧里很多给亲属献血的桥段,诸如父亲大喊着“我是孩子的父亲,抽我的血”,随后给孩子输血都是不科学的。

关键词2:丈夫为何不能给妻子输血?避免新生儿溶血病

在查询输血相关资料时,还有另一个说法,除了直系亲属不能互相输血以外,丈夫也不能给妻子输血,这个说法靠谱吗?据专家表示,因为ABO血型相同的夫妻存在其他血型不合,如果妻子接受丈夫的血液后,可产生针对其血型抗原的抗体。妊娠时,这种抗体可通过胎盘到达胎儿体内。如果胎儿通过遗传从父亲那里获得了这种血型抗原,就有可能发生新生儿溶血病。所以未生育的夫妻还是应该尽量规避这样的输血。

关键字3:骨髓移植为何直系亲属间更易成功?

直系亲属相合的骨髓细胞比较高

还有人提出了疑问,同样是移植,骨髓的移植为什么亲属之间反而更易成功,与输血是相反的呢?其实,专家表示骨髓移植是要看白细胞上的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HLA)是否相合,直系亲属相合的骨髓细胞比较高,为了避免器官移植时引起的排斥反应,直系亲属间骨髓移植更易成功。而输血是看红细胞上的抗原抗体反应,这是两个不同的血型系。

关键词4:互助献血政策叫停

亲友互助献血≠你献的血给你的亲属

所谓“亲友互助献血”,顾名思义,就是患者的亲朋好友都可以参与献血,献血成功后,患者本人可以优先使用同等量的血。既然亲朋好友都可以参与献血,而是否真的是患者的“朋友”,血液中心往往难以甄别,这是否会催生新型“血头”

呢?

“首先要弄明白,武汉叫停互助献血政策,和直系亲属不能相互输血这两者之间是没有联系的。” 江苏省人民医院输血科主任周小玉解释。

周主任说,“献血法”中明确规定,为保障公民临床急救用血的需要,国家提倡并指导择期手术的患者自身储血,动员家庭、亲友所在单位及社会互助献血。对于亲友互助献血,人们会有一个误区,就是你献血之后,你的血直接给你的直系亲属用。“事实上,亲朋好友参加互助献血之后,血站会规避直系亲属间相互用血。”而说到武汉叫停互助献血,周主任认为是亲友互助献血在实行过程中出现了买卖献血证牟利的情况。一些家属不愿或无法进行互助献血,但又想让病人能尽早手术,所以通过“血头”借着政策让卖血者冒充家属献血,这样造成了互助献血变了味。

关键词5:自己给自己输血,能用吗?

我国自体输血比率低,大多闻所未闻

既然撸起袖子给自己亲属献血是不合常理的,那么自己给自己输血,这种方法可行吗?答案是肯定的。它在临床医学上有个名字,叫“自体输血”, 简单地说,就是用自己的血救自己的命,即患者需要用血时,输入自己预先储存的血液或在手术过程中失血回收的血液。

通过自体输血这种方式,可以降低通过血液传播疾病风险,避免异体输血产生的溶血、发热和过敏反应,是一种非常安全的输血方式。欧美许多国家,普遍推行自体输血手术,但是目前我国自体输血的比例非常低,大多数人闻所未闻。据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检验中心主任张真路表示,由于自体输血的过程比较繁杂,要经过血液抗凝、过滤和离析,成本也较高,而且并非所有病人都适合。在我国,献血全过程都由地方血站完成,而自体输血则由医院来操作。由于缺乏细化法规对自体输血全程管理,导致一些病人缺乏用血安全感。所以自体输血在实际推广过程中存在很多现实困难。

关键词6:输血是不是越新鲜越好?

不主张用新鲜全血

输血医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受血者;输血感染;检测指标;感染原因

【中图分类号】R3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132-01

输血是医疗抢救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临床治疗手段,但是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输血是血液性疾病传染的重要途径。通过输血传播的疾病与感染有十几种,其中最严重的是艾滋病、病毒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安全血液定义是:安全的血液为不含有任何病毒、药物、细菌、酒精、化学物质或其他能够使受血者遭受损害、危险或外来物质的血液。20世纪80年代初,艾滋病的发现使得输血相关的安全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为了防止由输血导致的医疗纠纷,避免和防止患者院内感染和医务工作者的职业保护,本文将对入院的324例输血患者进行传染标志物的分析。

1资料与分析

1.1临床资料:2009年8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各科室预申请输血、血制品或手术患者324例,男183例,女141例。其中创伤或手术输血134(41.3%),内科及其他疾病原因输血199例(58.6%)。

1.2试剂和方法:HIV抗体、HCV抗体及HBsAg均采用ELISA法,试剂盒分别是某公司产品;HIV抗体(1+2)采用某公司制药产品,梅毒Trust初筛阳性用TPPA确诊,均采用某家公司产品。采集输血前患者血液标本,及时分离血清,每份标本均严格按检测标准要求进行操作。

1.3结果:324例标本中HBsAg阳性的有34例,阳性率为10.6%;抗-HCV阳性的有6例阳性率为1.9%,梅毒阳性的有3例,阳性率为0.97%;抗HⅣ阳性的有3例阳性率为0.97%。

2.1检测措施不得力:近10年来,世界各国发生了很多严重的“血液事件”,1983日本由于使用未曾加热的凝血因子,使得1800多名血友病患者在医治过程中感染上。1984年,法国的血库血液中发现了HIV,但是仍使用这些库存血,致使1200名受血者输血后感染。我国河南著名的“艾滋村”,也是由于不规范输血导致的严重后果,不安全血液而造成的疾病及死亡的负担非常大,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不仅医疗设施不健全,社会中血源管理不规范,而且医疗水平较低,尤其是血源监测水平不够高,这些因素都使得血液感染发生后果相当严重。

2.2“窗口期” 影响:“窗口期”系从感染病原体后到血液中可检测出病原体标志物的这段时间,病原体标志物可以是抗体或者。经血传播的病毒主要有乙肝、丙肝、丁肝、艾滋、梅毒及HTLV-I;此外还有现知CMV、EBV、HPV,HA等均可以由血液途径感染。目前,由于输血传染的HBV、HCV、HIV有75%以上来源于“窗口期”感染者的献血。所以发展中国家不够规范和不够水平的检测更是导致血液感染最重要和最危险的因素。

2.3血液的细菌污染:血液的细菌污染,在临床医学中尚未彻底解决,由于受血患者一般免疫力和抵抗力均较低,而污染的血液内可能含有大量的内毒素,是死亡和感染后最主要的原因。

2.4不规则的实验室操作程序和落后的检测技术:科学家Moore对肯尼亚政府血液标本研究,结果:献血者中HIV阳性率为6.4%(120/1877),也就是相当于用于临床的1290个血液标本中,26个HIV阳性血液当作阴性血。血液检测受到检测仪器、试剂的经费不足以及不安全的血液来源等因素的影响。其他问题还包括不足的血液来源以及不足的实验质量保证体系、人为的数据输入错误,设备的低敏感性,质量保证体系较差等。

3讨论

输血是临床医治患者的一种重要方法,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临床用血量还将逐渐增加,但血液本身也是致病物的载体,成为医院感染的严重原因之一。保证安全输血就成为预防血源性感染的一种重要措施。目前世界上任何先进的检测仪器和检测试剂都不可能完全避免输血传播病毒细菌的危险,尤其是在“窗口期”抗体还没有在血液中出现时,就会将阳性误当做阴性,因此血源性感染仍有发生。另一方面,输血虽是传播相关病毒和细菌的一种途径,但并不是唯一途径,因此输血前对患者进行检查就非常有必要,可尽量避免输血后血源性传染病的医疗纠纷避免和预防患者院内感染,利于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防护。以上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324例标本中HBsAg阳性的有34例,阳性率为10.6%;抗-HCV阳性的有6例阳性率为1.9%,梅毒阳性的有3例,阳性率为0.97%;抗HⅣ阳性的有3例阳性率为0.97%。这些统计结果说明这些受血患者本身就患有这些相关疾病,如果输血前没有检测,患者输血一段时间一旦再检测,如果检测结果某项指标是阳性,就无法确定是否是在医治过程中由于输血感染的。因此,输血前对患者进行传染标志物的检测是对患者的保护,也是对医院的保护。

从以上分析结果再次说明,对受血者输血前做血清学检测是完全有必要的,既对患者负责,又能提醒医院各科室注意院内感染,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避免输血后传染病的医疗纠纷,对医患双方均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输血前检测血源性传染病指标情况分析2053例[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7(5):593-595

[2]郭勇,郭桂英,石小彬.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意义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05,18(1):52

[3]输血前检测血源性传染病指标情况分析2053例[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7(5):593-595

[4]段云贺.输血感染性安全问题的现状与展望[J].河北医药,2007,29(2):170-172

[5]输血前检测血源性传染病指标情况分析2053例[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7(5):593-595

输血医学范文第5篇

国家卫生部的资料显示:在日本,80%~90%的择期手术患者术前会备好自己2~3个单位(400~600毫升)的血;在美国,一些医院自体血回输量已占总用血量的15%;在我国,北京、上海等地也基本实现了10%的“自供血”。

事实上,“自供血”早在1998年《献血法》颁布时就被提倡,12年来在技术上也已经完全能够实现,但在临床中的应用却不是很多。

2010年11月19日,手术室里,21岁的刘刚被实施全麻后,主刀医生开始给他做脊柱侧弯手术。这是一种创伤面积很大的外科手术。切口处,血汩汩外流,麻醉科医生用吸引器将这些血送入一个透明的大罐子――自体血储存罐。血从储存罐里旋即被送入一个如传真机般大小的自体输血回输机,内置的无菌海绵对血液进行初步过滤,去掉杂质和有害菌体的鲜血在回输机内开始快速离心、过滤、清洗……层层处理后的健康血液通过静脉重新输入刘刚的身体。

手术过程中,输血指征动态监测仪始终在监测着刘刚的血色素状态,一切正常。“我们把所有能收集到的血液通过血液回输机处理后都回输给了他。”像这样的手术,没输一滴异体血,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

自体输血既经济又安全

“自供血”这个对公众来说仍然陌生的名词,在医学界早已形成共识。人们期待的“自供血”包含两种解释,一是家属、亲友互助型献血,二是患者自己给自己输血。事实上,医学专家更提倡的“自供血”在临床使用中只有一种:自体血回输,也就是患者自体输血。

在涉及用血安全的“窗口期”(“窗口期”是指人体感染HlV后到外周血液中能够检测出HlV抗体的这段时间)威胁下,自体输血是安全用血和科学用血的最佳方式。比起输入库血,自体输血能够避免异体输血可能带来的各种安全风险,最重要的是能有效避免肝炎、疟疾、梅毒、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手术以前,主刀医生在给患者及家属下达“手术通知单”时,会在医嘱一栏的备注中注明建议自体输血,尤其是施行大的创伤手术时,选择自体血回输,既经济又安全。所谓“大”,多是指手术时间长、创面大、出血多、用血量大。“安全说”并无争议,“经济说”则是相对而言。相对于大型手术的用血量,使用自体血回输是很便宜的。

自体输血的分类

目前,临床手术中的自体输血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术前储血,二是麻醉后开刀前储血,三是术中自体血回输。

术前储血指的是预存式储血,患者可以在手术前若干天以内,先把自己体内的血抽出一部分保存,手术时再输入体内。一般的手术三周前或者两周前抽出400毫升就足够用了。

麻醉后开刀前储血指的是稀释式。比如脑外伤、宫外孕大出血等急诊患者,医生会根据手术用血量的多少提前抽取患者血液的10%~20%保存,同时输入相应量的替代液体,用以维护循环血容量,手术中再把抽出的血液输还给患者。

术中自体血回输是临床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利用自体输血回输机将血液回收,经过离心、过滤、清洗后再回输给患者,多适用于手术中出血量大、用血量大的患者。

如果患者的手术不是很着急,身体状况也很好,可以考虑储存式自体血回输。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实现自体血储存和回输,则可以缓解当前用血紧张的局面。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输血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临床输血与检验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