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季羡林

季羡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季羡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季羡林范文第1篇

我所认识的季羡林,执著于记忆中的每一桩珍贵往事。他曾对我讲过鲁迅,讲过,讲过他的恩师陈寅恪。其神情谦恭无比,如师长犹在前。他说,他们都非常爱护年轻人。北大郝斌曾跟我讲过他陪季老去台湾的事。他说,当时邀请一来,季老马上就答应了。说明他心里有事,想去。到了台湾,季老就提出要去谒墓。那天,郝斌跟在他后头。季老上前就恭敬地朝着胡先生的墓三鞠躬,然后回头对跟在后面的郝斌说:“鞠躬!”语气很严厉,容不得半点商量。这在季老平时是很少有的。郝斌于是赶紧鞠躬。后来郝斌跟我说:“他不叫,我也是要鞠躬的。因为他在我前头,我意思得等他行礼退下,我再上前行礼。不料季老那么性急。他怕我不行礼。”情之急切,可以想见。回来之后,季老写了“在墓前”的文字。这埋藏在他心中已久的感情终于宣泄。可见,季老是一个有心灵底线的人。面对多少年来对的谩骂,季老只能沉默不语。但该守望的东西,他没有丢掉。

季羡林是认真的人。学者的严谨个性也体现于平素的处世中。我在拍摄《西南联大启示录》时,提出要采访他。季老先是拒绝,以为不合适。他还从来没有拒绝过我什么事。但这一次,因为他本人不是西南联大的,抗战时期他正留学德国。我说,我采访他是因为这部片子需要谈谈陈寅恪,而国内能够谈陈的人不多了。季老才答应了。他着重地给我讲了陈寅恪一家“三世爱国”的传统。他说:“爱国,也是遗传。”他们是唯一的三代人进入《辞海》的世家。采访时,也请他谈西南联大,他谈得非常审慎,自己的身份摆得很恰当。我当时曾暗想:今后我也要这样,不能什么都插一杠子。季羡林不是圣人。作为一个从建国后各种“运动”中走出的知识分子,他的脚步不可能是笔直的,也有过若干的徘徊,而一旦猛醒,便不随大流。铁肩担道义,衰躯护犊子。这是我由衷敬佩季老和愿意一生追随他的原因。

那时我在海南,曾想创办一所职业大学。季老欣然地支持我,还为我筹了六十万韩币,让我用发票来取。但大学没有办成,钱也就没动。在那以后,他对我说得最多的是:一个民族最需要的是创造文化和传播文化的人,他希望我做这样的人。每一次见面,他都要求我坐下来写作,要坐冷板凳。他说:“曼菱要能坐下来,必有大成就。”关于名誉,他曾在电话里对我说过一句话:“实至名归。”

最近,他住在301医院里,仍然在问起我:“她现在在做什么?”李玉洁老师答道:“反正她两只手不会闲着。”这一次季老为《张曼菱文集》的题辞,我要用它了。我知道,他以风烛残年,辗转病榻之躯,两手为我握笔,慎重加印,目的就是在勉励我提醒我,要写下去,要“坐冷板凳”。坐冷板凳,其实正是季羡林的本色,本色,也是他心安理得之处。

他爱引用的一句话是:“任重而道远,士不可以不弘毅。”他一生致力于东方文化的研究。这在他的《学海泛槎》一书中一一作了交代。而近年来人们瞎给他称号,其实有损他的学者风范。

“什么‘一代宗师’,好像听着不入耳。”季羡林这样反应。

再问他:“如果给您下一个定义,应该是什么?”

他说:“我是北大教授,东方学者。足够了。”他还说:“对一个人,要给他名符其实的定义,他自己心安理得。如果不名符其实,他自己也吃睡不安。好多事情不是这么出来的。什么是‘国学大师’?先得把这概念搞清楚。”在他心中,王国维够称作“国学大师”。

季羡林范文第2篇

打字情缘

在季羡林住的那条街上,有一个叫迈耶的德国人。迈耶先生是一个小职员,为人憨厚朴实,很少说话。在人多的时候,他更是坐在一旁,一言不发,脸上总是挂着微笑。迈耶太太却生性活泼,能说会道,热情好客。他们夫妇有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大女儿叫伊姆加德,身材苗条,皮肤白,金发碧眼,活泼可爱,年龄比季羡林小一些,当时尚未嫁人。

恰好,季羡林的好友田德望是迈耶家的房客。季羡林常去拜访田德望,一来二去,便同迈耶一家人熟悉了。季羡林当时不过三十几岁,年轻英俊,身材高大,待人谦和有礼,正在读博士学位,又说得一口流利的德语。迈耶一家人很快喜欢上这个来自中国的年轻人。

但是,季羡林与伊姆加德小姐之间产生恋情,还有另外一段因缘。

季羡林当时正在写博士论文。他用德文写成稿子,在送给教授看之前,必须用打字机打成清样稿。可是季羡林没有打字机,也不会打字。稿子因为反复修改,很乱,打字量也很大。恰巧伊姆加德小姐会打字,而且她家里有打字机,并表示很愿意帮助季羡林打字。这样一来,季羡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几乎天天晚上到她家去。季羡林的论文,都是一些十分专业的文字,又修改得很乱,对伊姆加德小姐来说,简直像读天书一样。因此,伊姆加德小姐打字时,季羡林必须坐在旁边,以备咨询。他们往往每天都工作到深夜,季羡林才摸黑回家。

季羡林获得博士学位后,又在德国待了四五年,其间,他又写了几篇论文,都是请伊姆加德小姐打出来的。所以,直至1945年季羡林离开德国前,他还经常去迈耶家请伊姆加德小姐打字。

日久生情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季羡林和伊姆加德小姐之间渐渐产生了感情。就连迈耶太太也看出来了。后来,迈耶家凡有喜庆的事,招待客人吃点心,喝茶什么的,迈耶太太必定邀请季羡林参加。特别是在伊姆加德生日那一天,季羡林是必不可少的客人。每逢季羡林到迈耶家,伊姆加德总是打扮得漂漂亮亮,满面笑容,格外热情。迈耶太太在安排座位时,总让季羡林坐在伊姆加德的旁边。

季羡林和伊姆加德还常常一起去林中散步,去电影院看电影,去商店里买东西。两人并肩而行,边走边谈,走遍了哥廷根的大街小巷。每次见面,两人都沉浸在幸福之中。伊姆加德美丽的容貌、悦耳的声音、迷人的笑容,使季羡林怦然心动,每次见到她,都感到一股暖流在全身涌动。季羡林初次尝到了爱情的滋味,心里充满激动和幸福的感觉。同样,伊姆加德也流露出对季羡林的爱慕之情。

但是,每当季羡林回到寓所,内心便充满矛盾与痛苦。他想,自己是一个有妻子、儿女的人,尽管那是一次没有爱情的包办婚姻,但是现在他必须面对这个现实。如果他敞开自己的心扉,让自己的激情喷涌出来,和伊姆加德继续相爱直到结合,自己未来的生活,会是幸福美满的。但是,那样做,不仅意味着对妻子、儿女的背叛,也意味着把自己的亲人推向痛苦的深渊。这违背他所受的教育和他做人的原则。反之,如果他克制自己的感情,让正在燃烧的爱情之火熄灭,又会使已经深爱着他的伊姆加德失望和痛苦,自己也会遗憾终身。这使季羡林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幸福与痛苦,欢乐与自责的矛盾心理,一直折磨着他。最后,他终于决定离开伊姆加德。他想,伊姆加德还年轻,她以后还会碰到意中人,还会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她会慢慢地忘记自己。

季羡林虽然作出了这样的决定,然而在理智与情感之间,从来就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这段苦涩的爱情始终折磨着他。为了不伤害或少伤害别人,季羡林咽下这个苦果,背起这个沉重的十字架。

悲情往事

1991年,80岁的季羡林在写长篇回忆录《留德十年》时,不知出于什么考虑,首次披露了他50年前这段鲜为人知的爱情经历。他在《留德十年・迈耶一家》中写道: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离开迈耶一家,离开伊姆加德,心里是什么滋味,完全可以想像。

1945年9月24日,我在日记里写道:我吃过晚饭,7时30分到迈耶家去,同伊姆加德打字,她劝我不要离开德国。她今天晚上特别活泼可爱。我真有点舍不得离开她。但又有什么办法?像我这样一个人不配爱她这样一个美丽的女孩子。

同年10月2日,在离开哥廷根的前四天,我在日记里写道:我回到家,吃过午饭,校阅稿子。3时,我到迈耶家,把稿子打完。伊姆加德只是依依不舍,令我不知怎样才好……

日记是当时的真实记录,不是我今天的回想;是代表我当时的感情,不是今天的感情。

我就是怀着这样的感情离开迈耶一家,离开伊姆加德的。到了瑞士,我同她通过几次信,回国以后,就断了音信。说我不想她,那不是真话。1983年,我回到哥廷根时,曾打听过她,当然是杳如黄鹤。如果她还活在人间的话,恐怕也将近古稀之年了。而今我已垂垂老矣。世界上还能想到她的人恐怕不会太多。等到我不能想到她的时候,世界上能想到她的人,恐怕就没有了。

……

季羡林范文第3篇

时间一长,热心的厨师们就和这个名叫季羡林的年轻人成了好朋友。这时,大家才知道季羡林生活窘迫,所以自尊心极强的他不得不避开用餐的高峰,选择在没人的时候用最便宜的饭菜充饥。说这些话的时候,季羡林的脸上始终带着平淡的笑容,好心的厨师们听完之后,鼻子有些发酸,大家都被这个年轻人的坚韧打动了。大家纷纷出谋划策,让季羡林在大学外找一些兼职来做,这样一来就可以大大缓解他的经济压力了。

没想到季羡林苦笑着摇摇头说道:“我做兼职打工的确可以让自己的生活过得舒服一些,但是我的祖国现在贫弱异常,她需要的是我们这些学子更快更多地学到能让国家富强的技术和知识。不去打工,只是我自己遭受磨难,却能尽快地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从而尽早地回国尽力。”

大家知道季羡林说得有道理,可是又实在不忍心看见他继续过这种困顿的日子,而且自己又帮不上什么大忙,只好无奈地轻轻叹着气离开了。在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食堂的厨师们总是尽量多给这个坚强的中国男孩儿留一些热菜,然后默默地看着他在吃饭的时候埋头苦读。

在德国留学的岁月里,季羡林几乎把除了吃饭睡觉上厕所之外的所有时间都用在了钻研学问上,付出和回报永远成正比,季羡林付出的非常多,学到的学问和知识也让人羡慕不已。这些良好的知识储备为他后来成为国学大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季羡林在事业上的坚持让人动容,而在一些事情上的主动放弃则让人久久回味。回国之后,季羡林的人生起起伏伏,历经波折,尝遍了人间的种种滋味儿。几十年之后,季羡林已经成了举世闻名的国学大师。这一天,季羡林正和一个老朋友在街上散步,忽然有一个中年人快步走到季羡林面前,恭恭敬敬地鞠躬问候。季羡林连忙答礼,谦逊温和地问候了对方。两个人聊了几句之后,中年人说还有急事,于是便匆匆告辞。

望着中年人渐渐远去的背影,季羡林的老朋友凝神思索了很久。忽然,老朋猛地一拍额头,转头问道:“他是不是当年伤害过你的那个人?”季羡林微笑着点了点头。原来,当年季羡林遭遇到人生低谷的时候,这个中年人曾经落井下石,当面让季羡林难堪过。由于当时在场的人很多,而且事情的影响非常大,所以多年之后季羡林的老朋友还能记得。

老朋友有些愤愤地问季羡林,对这样伤害过他的人为什么不报复?反而还客客气气地和对方打招呼聊天。季羡林微笑着看着老朋友,缓缓地说道:“仇恨永远战胜不了仇恨,只有宽容和大爱才能消弭一切仇恨。我放弃了对他的报复,既是给了一个犯错的人重生的机会,又扫出了自己心中怨恨的种子,双赢的结果,何乐而不为?”

季羡林的洒脱大度,让老朋友感慨良久。后来,在一次接受采访的过程中,老朋友谈到了这件事情,双眼中露出了无限钦佩的深情:“季羡林让我明白了,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首先是因为他拥有宽广博大的胸怀,其次才是他的学问和知识。”

季羡林在学业上不畏困难的坚持,为他换来了事业上的巨大成功;他在为人处事上宽容博大的胸怀,则为他赢得了更多的尊重。一个人如果想要有所成就,就必须耐得住寂寞,有永不放弃的坚持精神;而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不仅要依靠过人的才学和能力,更需要拥有博大宽广像大海一样包容万物的胸怀。有了事业上的坚持和做人的宽容,就已经是一种成功了。

季羡林范文第4篇

开元小学雅竹班

赵可

《黄昏》这一文是季羡林先生早期的作品,写于他大学毕业前夕的1934年1月14日,本文是以作者独特眼光来审观生活中的黄昏的匆匆流逝以及作者对黄昏的来和去提出了提问。

窗外红彤彤的落日染红了天际,燃烧的激烈,却又带上几分美艳。此情此景,恍若画卷,却又更胜一筹。只是,这绯红撩人的黄昏,又有谁真的有所在意?众人都只是在对的时间干错误的事情,然后又在错误的时间,在艳红转而黯淡之后,才会无比叹惋,摇头直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季羡林的《黄昏》是绝美中带着窒人的叹息。在温馨美丽惬意的黄昏面前,我们显得是那么的渺小,却又也是那么的可悲。我们不曾有过欣赏黄昏的经历,却也不曾珍视过这些机会。这些排山倒海般向我们袭来,让我们措手不及,应接不暇。

总有人爱推迟,总会满不在乎地说:“这事等明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日日月月,岁岁年年。明明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殊不知我们自己口中的明日,就足以将你我推入地狱!

曾经有过这么一道益智题:“什么一直在到来却从来也未曾到达?”我一度为想出答案而伤透脑筋。然而,答案出来却让我啼笑皆非——明天。是啊,我们是否对黄昏就如同对待明天一样。知道它会到来,却从没重视过它的到达。有人说,不要只看重结果,重在过程。可是,没有希望没有目的的等待难道不是一种摧残吗?

季羡林范文第5篇

季羡林先生这样描述他对燕园的思恋:“春天的桃杏藤萝,夏天的绿叶红荷,秋天的红叶黄花,冬天的青松瑞雪;甚至临湖轩的修篁,红湖岸边的古松,夜晚大图书馆的灯影,绿茵上飘动的琅琅书声,所有这一切无不挂上校友们回忆的思缕,他们的梦永远萦绕在未名湖畔。”“我那些本来应该投闲置散的回忆的思缕又派上了用场。它挂在苍翠繁茂的爬山虎上,芳香四溢的丁香花上,红绿皆肥的西府海棠上,葳蕤茂密的藤萝花上。这样一来,我就同那些离开母校的校友一样,也梦萦未名湖了。”

夜读季羡林先生的散文集《赋得永久的悔》,不禁为季老壮阔丰富的人生经历所打动。从文集中读到的是季老的生活、思想、情怀,穿越岁月的沧桑,感叹时光的倏然流逝,与读书、写作、教书为伍,我仿佛也跟随季老如水的文字,看到了他艰难的童年、勤奋的求学,看到他坐在朱光潜、朱自清( )、谢冰心、郑振铎的课堂上,认真地听讲。打开散文集,最先引起我注目的是《梦萦未名湖》《梦萦水木清华》,季老深情地把回忆的思缕挂在未名湖的湖光塔影上了。世事多变,但清华、北大在季老的生命中永远烙上深深的印记。清华园的景色四时不同:春则繁花烂漫,夏则藤影荷声,秋则枫叶似火,冬则白雪苍松。其他如西山紫气,荷塘月色,也令人忆念难忘。季老在清华读的是西洋文学专业,但他对朱光潜先生的选修课《文艺心理学》情有独钟。季老评价朱光潜:“他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一个在学术上诚实的人。他不哗众取宠,他不用连自己都不懂的洋玩意儿去欺骗、吓唬年轻的中国学生。”“孟实先生学风严谨,一丝不苟,谦虚礼让,不耻下问。他对中外文学都有精湛的研究,这是学术界公认的。他的文笔流利畅达,这也是学者中间少有的。”从季老的描述中,我进一步证实了我对朱光潜先生的看法。《谈美书简》我读得津津有味,美学的一些思想我丝毫不觉得艰涩难懂,不知不觉中,我爱上了看朱光潜的美学论著。

峰回路转、柳暗花明,顺利与挫折,欢笑和悲伤,生命里有时负担沉重得会让人承受不了。心中有思恋和柔情,眼中有泪水有期盼。季老有太多的感悟,太多的经历要和我们分享,而我们也在他的文字中一次次荡涤了心灵,变得安静了,变得丰厚了。他对母亲有最深沉的爱和遗憾,为了求学六岁离家,后来未曾相聚。德国十年的留学,房东太太和教授对他似海的恩情让他至今不忘。哥廷根这个小城留给了他太多的记忆,然而,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空留一腔怅然和依恋。对几乎是文盲的结发妻子不离不弃,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记忆中的一幕幕,倏忽而过,雪泥鸿爪留下的是厚重的思想和深沉的情怀。今天,读季羡林先生,犹自激动满怀。很多的想法逐渐沉静,很多思考又有了新的发现。从季老如传奇般的生命历程中,我们也许会找到人生的真谛,也许仍然迷茫、徘徊。以自己的方式活着,看到每一天的阳光,感受到每一刻的奇迹,生命由此变得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但愿如此吧!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亚热带农业研究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福建省教育厅

白求恩医学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