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字广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广播数字化的进步
从广播工程技术发展阶段来看,音频广播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始于1920年的调幅广播(AM)。调幅广播由于使用的无线电频段比较窄,能够能过它再现的最高频率只有五、六千赫,所以听起来高音不丰富,音色也不太好。
第二阶段就是始于1940年的调频广播(FM)。由于它的频带比调幅广播的宽,所以再现的声音高频丰富、逼真。此外,它的杂音也较调幅广播小。
第三个阶段即数字音频广播阶段。时下人们谈论最多的是数字电视机,殊不知,欧洲第一个广播数字播出标准――尤利卡标准,却早于电视的数字播出标准。数字音频广播的开发研究首先由欧共体发起,于1988年1月1日正式实施,成为国际电信联盟(ITU,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认可的地面数字音频广播系统。其次,到20世纪末,经国际电信联盟认可的另一套数字音频广播系统已进入筹备试运行阶段。这就是由世广卫星集团(WorldSpace Corporation)推出的卫星数字音频广播系统。这套系统由三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广播上行站、数字接收机及地面控制运营网组成。这套系统具有传播优势和强大功能,并将在21世纪全球传播领域中显示出巨大威力。
数字音频广播的独特魅力
首先,音质好。与传统的广播服务相比,数字音频广播能够减少声音失真,改善音质。数字广播电台所播出的声音可与激光唱盘匹敌,没有杂音和干扰。如果听众收听到的是音乐或是歌曲,他们就会产生参加音乐会的真切体验。
其次,电台数量多、包含信息量大。由于数字广播每个电台所占用的频带非常窄,因而在同样的可利用频段中,它所能容纳的电台数量就多。另外,使用数字播音,同一个频率上面可容纳更多的信息。比如,广播电台将在播放普通调频或者调频广播的同时发送数字信息。也就是说,使用数字收音机或者手持此类设备的人可以接收激光唱盘音质的数码信号,而普通收音机的听众依然能够收听广播节目。
再次,自主控制播放的进程。我们使用的传统的收音机,只能是被动的接受广播电台播放的内容,一旦错过某一节目,便无法再次欣赏,除非电台重播。但采用数字音频广播之后,情况就大相径庭。数字收音机可能会永远改变我们收听无线广播的方式。它可以及时地暂停和快进数字广播节目。如果在节目中间来了电话,可以按一个键使节目暂停,当通话结束时再继续。目前其他的娱乐平台都有暂停、录音和快进的功能,数字音频广播的出现也会使人们对传统的广播耳目一新。
最后,数字音频广播还有其他强大的功能,还可以对听众的情况进行监测,比如什么人在收听以及他们在什么时候收听,他们都在下载什么,他们认为播放的歌曲怎么样等等。这一功能会使电台能够以最快速度改变他们的节目来适应听众的需要。一旦有了一台便携式的数字收音机,人们还将能够看电影,读新闻,下载游戏,以及更多。
从听广播到“看”广播
目前,数字音频广播在世界范围的应用也在日益广泛,有36个国家已经采用或正在试验和测试。欧洲16个国家已播出数字音频广播。1995年9月,英国广播公司(BBC)首先进行了数字音频广播广播。现在英国有10个国家级商业电台和英国广播公司电台在提供服务,伦敦2.2万辆出租汽车的大部分都装备了数字音频接收机,已经超过70%的居民可以接收数字音频广播。而德国则计划在2010年关闭调频广播,彻底采用数字音频广播。在亚洲,新加坡是惟一能在全国提供数字音频广播的国家。而我国虽然在1996年也开始分别在北京和广州进行数字音频广播试点工作,但一个明确的数字音频广播发展政策的缺位仍使全国的整体发展受到制约。
关键词:频率合成器 DDS 实现方法
中图分类号:TN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10-0217-01
广播的信号传输方式有调频、调幅、调相三种,在实际民用上最多的方式是调幅和调频。调频广播有调幅广播无法比拟的优点,它信号稳定,抗幅度干扰能力强,音质清楚,因此是各地选择传输方式的首选,调频广播传输的信强度大、频域宽、非干扰区域面积大,彻底解决了传统有线广播传输成本高、过程繁琐、对环境和现有结构的施工有影响等问题,所以相对于传统有线传播介质有较高的性价比。现在,组建全新数字化的系统,设计新型调频广播,其完美音质直接媲美cd,从而提高现有的广播质量。
依照国际调频广播标准结合中国的实际,我国选择频率传输范围为87.0兆赫至107.9兆赫,其中区分最小间隔为0.1兆赫。我国主要用频率的调制方式,以±75千赫兹作为调制后的频偏。我国最普通的广播电视声音信号,预加重时间常数50ps,频率范围0-15千赫。在上述调制方法下,对1千赫频率的音频信号,取最大调制幅度,要求信噪比不小于60分贝。然后调频立体声广播是将声音信号分为左、右声道进行编码调制,左右声道的信号均在30K Hz-15 K Hz 的频段内。编码的过程是首先将左、右声道分别进行相加与相减运算,形成和信号(L+R)与差信号(L-R),然后用频率为38 k Hz 的副载波信号按照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制差信号,再与和信号及19 k Hz 导频信号进行频分复用形成调频立体声广播的基带信号。
一般而言,调频发射机主要用于将调频广播电台的语音和音乐节目以无线方式发射出去,它由音频播控设备、传输设备、调频发射机及发射天馈线组成。其运行机制是首先将音频信号和高频载波调制为调频波,使高频载波的频率随音频信号发生变化,再对所产生的高频信号进行放大,激励,功放和一系列的阻抗匹配,使信号输出到天线,发送出去的装置。其中频率合成器是它的核心器件,现解说如下:
1 频率合成器的功能及类型
信号发生器的作用是产生适合发射的信号频率,他相当于频率合成器的心脏。他的产生方式在历史上主要有模拟和数字两种方式。1980 年代以前,模拟方式占统治地位,它通过分立元器件等组成振荡回路,产生标准函数波形。到了90年代后,数字电路开始广泛应用,它从一个频率基准由数字电路合成所需频率,而其中的技术有突飞猛进的进步,以下是常见的三种方式:
1.1 频率直接合成法
它主要有三种方式:非相干式直接合成、相干式直接合成频率、漂移抵消法。它是要采用大量的滤波器、混频器等,成本高,体积大。又由于混频器存在谐波成分,易产生寄生调制,影响频率稳定度,容易产生大量离散频率。
1.2 频率间接合成法
它主要有三种方式:脉冲控制锁相法、模拟锁相环路法、数字锁相环路法。它所使用的通过脉冲形成电路,产生丰富的谐波,选出适当的谐波频率,来与VCO的频率在鉴相器中进行相位比较。电路较直接合成法简单,与直接合成法相似,这种方法也能得到任意小的频率间隔。鉴相器的工作频率不高,频率变化范围也不太大,比较容易实现。有点类似于直接合成器,但不需要直接合成法所用的昂贵的晶体滤波器。
1.3 集成频率合成器
它应用数字逻辑电路把VCO频率一次或多次降低至鉴相器频率上,再与参考频率在鉴相电路中进行比较,所产生的误差信号用来控制VCO的频率,使之锁定在参考频率上,系统无反馈环节;波形存储器中存贮了大量离散波形数据和资料,然后通过用数字信号处理方式重新编译数据,就可以任意改变输出信号的波形,通过DAC输出,即可得到ROM存储的任意波形;具有相位的调制能力。由于DDS采用全数字方式,因此也存在一些缺点:其一运算速度受到限制;其二,DDS输出信号中杂散寄生分量大,频谱纯度低;其三,局限性杂散丰富,输入输出频率差小,大大的限制了输出频率地提高。
2 频率合成器的指标
2.1 频率输出带宽
频率输出带宽是指频率合成器输出的最高频率fomax与最低频率fomin和之间的差值。
2.2 波道数与波道间隔
波道数是指频率合成器所能提供的频率个数,波道间隔指两个相邻频道之间的频率差,也可称为频率合成器的频率分辨力。
2.3 波道转换时间
频率转换时间是指频率合成器从某一频率转换为另一频率所需要的时间。它包括波道置定时间及环路捕捉时间。
2.4 频率稳定度
长期稳定是指一天以上时间范围内的频率不稳定性,它主要是由振荡器元器件老化,环境温度、湿度变化等因素造成的。长期稳定度取决于所使用的标准频率源的频率稳定度。
2.5 噪声性能
频率合成器的噪声性能既可用时域指标表示也可用频域指标表示。
3 现行厂商的数字频率合成技术(DDS)的实现方法
专用数字集成芯片的出现,其不光拥有存贮各种函数波的功能,同时用和可根据自己需要合成自己需要的频率波形,同时方便调用。它适用于作为系统的控制模块。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在合成信号时,具有高的频率输出带宽,高的波道间隔,高的波道转换时间,好的频率稳定度,优良的噪声性能等优点。它有以下是常有实现方法:
3.1 MCU+DDS
微控制单元(MCU),它把组成微型计算机的各功能部件: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存储器EPROM,并行及串行输入输出I/O接口电路,定时器/计数器,中断控制器等部件集成在一块半导体芯片上,可以根据需要合成理想的频率,优点是简单、开发周期短,成本低廉,特别适合于工业控制及与控制有关的数据处理场合,但是其缺点是适应性差,可扩展性不足。
3.2 FPGA+DDS
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是世纪80年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在PAL、GAL、CPLD等可编程器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是一种半定制的集成电路。它是作为专用集成电路领域中的一种半定制电路而出现的,它通过软件手段更改、配置器件内部连接结构和逻辑单元,凭借高速并行计算的能力和大规模的芯片容量,同时片内集成的乘法器和阵列,用先进的技术驱动电路来实现各种复杂的逻辑和运算,它的这些优点很适合用于软件无线电核心处理器的优先考虑方案。
3.3 DSP+DDS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SP芯片主要完成DDS的波形合成工作,这是整个设计的核心部分,它与计算机保持信息同步,根据计算机不同的指示,把从外部采集到的电压信号以二进制编码的形式传送给计算机,以实现实时监控,实时快速地实现各种数字信号处理算法。方便地实现多频段、多模式、高精度数字调制,具有强大稻荽理能力和高运行速度。DSP和DDS相结合的数字调制电路硬件平台具有极大的实用性、通用性和开放性,通过在DSP中加载不同的应用程序便可完成不同的调制功能,使它在无线电台、数字广播、通信仪器、雷达波形合成等领域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
综上所述,数字调频广播的出现,是让模拟调频广播重新走向辉煌的标志。它丰富了人们生活,改善了声音广播的接受和声音质量,降低了发射机的功率,减少电磁污染,提高了频谱利用效率,引入了新的业务模式,增加了全新的功能,使用户更容易接受和使用,它已经成为广播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孙素平.基于DDS技术信号发生器的研究与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2]梁睿.基于DSP和DDS的信号发生器硬件设计及可靠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
[3]樊昌信,詹道庸.通信原理[M].4版.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6.
[4]邹云海.基于软件无线电的调频广播接收机设计[D].西南交通大学,2010.
收稿日期:2016-09-08
在我国最开始的广播电视系统中,由于转播的频道和渠道都比较少,所以广播电视控制系统也相对比较简单,仅仅依靠简单的转播系统就可以完成广播电视的正常播出,并且在播放的过程中极少会出现故障问题,即使出现问题,由于系统原理、结构都比较简单,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其解决,以保证广播电视的正常播出。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广播电视播出频道的增加和传播方式多样化,传统的广播电视转播发射系统就满足不了正常转播需求了,于是衍生出了后来的多频道播控系统。多频道播控系统改变了以往的单一系统的单一传统的转播模式,而是设立了智能化的总控制系统,通过播控系统对多套频率的节目进行播控,保证了广播电视的正常播放,并且由于广播电视内容的增加,一时间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后来,又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为了能够使广播电视播出信号覆盖范围更加广泛,更好地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我国又从国外发达国家引进了固体化广播电视发射设备,通过传播功率更大更强的广播电视信号,对广播电视播出多套节目进行控制的同时使更多的人能够收听和收看到广播电视节目,是广播电视的普及使用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大。但是,由于开始的时候我国引进的急速还不够成熟,不仅耗费成本巨大,还极为容易发生问题,严重影响了广播电视系统的正常播放,也加大了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的难度。而发展的现在,数字化技术已经成为广播电视发展的主流,以往的模拟信号渐渐的都被数字化技术所取代,并且,广播电视的监控系统、传输系统以及播放系统都逐渐实现了数字化建设。同时,广播电视播放系统数字化技术的实现,也极大的带动了图像、信息、声音等传输技术的发展,使得广播电视播放功能越来越多,质量也越来越好,全面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2数字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应用的特点
2.1系统越来越复杂
随着数字化广播电视播放技术的实现,广播电视节目的数量和频道一直在不断的增加,而为了保证对所有的频道和节目进行灵活控制,保证广播电视节目播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数字化广播电视播放系统也跟着不断地改革和更新,导致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极大的增加了系统维护的工作难度。
2.2系统传输容量不断扩大
自从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就一直在飞速发展,各行各业的技术也跟着不断进行提升,而广播电视播放技术同样如此,播放系统的播放手段一天比一天先进,数字压缩量和系统传输容量越来越大,于是,对广播电视播放系统的精细化要求也越来越高。
2.3广播电视播放系统实现信息化和智能化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时代,也是一个互联网技术全面普及的时代,在这种时展形势的带动之下,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也逐渐的实现了信息化和智能化。所以,为了能够迎合广播电视播放技术的发展,在数字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中应用的维护系统也应该逐渐实现信息化和智能化。
2.4提升数字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虽然广播电视播放系统已经实现了数字信息化,播放和传输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得到了有效提升,但是,非法入侵信号以及外来干扰风险也跟着有了大幅度的增加,所以,在日常的维护工作中,维护人员除了要重视对系统的维护和检修工作之外,还要对来自外界的非法入侵和干扰进行严格监控,以全面提升数字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5保证设备安全和播放安全
想要有效保证广播电视信号传输安全以及设备运行安全,首先就要保证设备和播放的安全性。因此,在数字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中,除了对播放系统和传输系统进行维护和检修之外,还要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以及广播电视播放系统运行的安全性,避免在广播电视播放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影响广播电视播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数字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应用对策
3.1明确设备和系统工作原理,及时有效解决故障
想要做好数字广播电视技术的维护工作,首先就要对数字广播电视播放的设备以及播放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了解,一旦数字广播电视播放真的出现问题,尽可能保证在第一时间找到故障所在,并对故障进行有效解决,降低停播率,最大限度的降低对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影响。通常情况下,在对故障进行检查的过程中,首先要根据电路运行以及数字技术的特点,在结合设备以及播放系统运行原理的基础上对故障发生的部位进行初步判断。然后,再利用专业的设备仪器对故障进行详细的检测,确定故障发生的位置并对故障进行合理解决。
3.2对设备和系统进行定期检修
跟所有系统的维护工作一样,对数字广播电视播放设备以及播放系统进行定期检修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尤其是对于一些比较容易受到损害,比较容易受到温度影响的设备和元件的维护,更是会直接关系到广播电视播放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及故障发生的频率。所以,在对数字广播电视技术进行维护的工作中,一定要做好设备和系统的定期检查工作,以此来降低故障发生的可能性,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对数字广播电视播放设备和系统的稳定运行形成更好的保障。
3.3对设备以及系统运行状态和所发生故障进行详细记录
在日常的维护工作中,一定要做好设备以及系统运行状态和所发生故障的记录,这样就使维护工作人员可以对设备以及系统运行特点进行详细了解,有针对性的做好设备和系统的维护工作。如此一来,当维护工作人员能够对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经常发生的故障拥有一个详细的了解之后,一旦出现故障,维护人员就可以第一时间对故障发生的位置进行初步确定。并且,在遇到相同故障的情况下,维护工作人员就可以在参考纪律档案的基础上及时发现问题,合理排除故障,更好的保障广播电视节目播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4加强自身学习,提高工作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广播电视播放技术也在不停的改革和更新,作为维护工作人员,如果不能够通过学习和总结来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就会因为自身能力所限而满足不了数字广播电视维护工作需求,进而导致广播电视不能够稳定、可靠进行播放。所以,在日常的维护工作中,维护人员一定做好通过对每一种故障出现以及解决情况的记录,并对其进行不断摸索和学习,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一旦日后发生相同或者是相似的问题,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合理解决。除此之外,维护人员还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了解最新最先进的数字广播电视播放系统的工作原理,学习最高效的维护管理方法,并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对所学知识和技术进行验证和巩固,最终实现能够完美胜任数字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的目标。
4结束语
即升级的地面数字电视标准。目前,欧洲已开始使用DVB-T2,其特点是便于固定和便携式接收、适于单频网、峰均比低、可提供16K、32K等多个载播和保护间隔等。美国已经提升其ATSCM/H(移动/手持)标准为候选标准状态,将使地面广播成为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兼容移动电视的标准。最新版的ATSC3.0标准支持交互及4K电视,而且ATSC会随着观众的喜好不断改进电视广播的功能。同方吉兆在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网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包括全宽带低损耗大功率合成器、功率放大器新材料应用、多频谱数字电视调制器以及激励器、适配器、自动切换控制器、安全播出监控、发射机等几个产品系列。
2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技术的发展
2.1超高效、超宽带和高线性的功率放大器技术
(1)第二代Doherty功率放大器技术 400W功放模块效率可达到50%以上,1kW发射机效率可达到40%以上。同时还具有高线性,完全满足数字电视发射机的线性要求。(2)高效率的F类放大器技术400W功放模块效率可达到60%以上,1kW发射机效率可达到50%以上。同时还具有高线性、全宽带特性,完全满足数字电视发射机的线性要求。(3)包络跟踪技术来提高效率。400W功放模块效率可达到65%以上,1kW发射机效率可达到55%以上。同时还具有高线性、全宽带特性,完全满足数字电视发射机的线性要求。(4)更新一代的高效率射频功率器件GaN已逐渐开始进入应用。
2.2低插损的射频功率合成技术
包括低插损的一次合成技术、UHF波段的波导合成器技术、超低损耗的合成器技术等,其中低插损的一次合成技术可达成1kW发射机12支功放管一次合成。静噪和超低噪音的散热设计技术(1)新型液冷散热技术,比如一次成型的散热冷板、相变的液冷散热技术。(2)小功率发射机的自然散热技术,比如:自然散热同温控低噪音涡流风机的混合使用,将发射机的噪音降至最低。(3)大量的新型环保材料的使用。
2.3高性能的编码调制技术的应用
(1)超多层面的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2)固定接受装置新型接收技术,以及移动接收装置采用基于空频分组编码技术的高稳定性传输技术等应考虑引入。(3)编码技术与音频编码技术应得到更多重视,其与媒体融合将带来巨大的影响。(4)云传输的实现将会有力支撑未来用于地面广播的点对点的多媒体服务。保证传输的信息安全性的识别技术(1)数字音频和视频比对技术。(2)加密传输技术。(3)快速一体的联动识别响应技术,可保证数据在整个无线覆盖网络中进行高速率无阻塞数据传输。
2.4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大范围使用
(1)激励器中应用——高指标的编码调制板。(2)控制系统中的应用——集成一体化多接口的CPU。(3)基于互联网的远程移动式故障诊断技术。(4)在线的软件查询和升级技术。(5)在线指标测试技术和图像比对技术等。MER增强技术和码流重生技术可使空间接收的地面数字电视信号指标得到提升,还原输入码流达到广播级标准。还原的码流,可用于补点、监控、测量等各方面使用。
2.5能量回收技术
关键词:广播电视;微波传输;数字化
1微波传输数字化改造原则
在当前广播电视行业的建设过程中,对信号传输过程进行数字化改造是一项综合性和技术性较强的工程项目,其改造的质量和传输效果直接影响广播电视节目的收听质量和用户的体验。因此,在实际改造过程中为了保证改造质量,工程的技术人员会对改造过程设立部分技术准则,以便于实现对改造工程的管理。在微波设备的数字化改造中,设备的改造过程必须满足国际规定的微波发射范围才能合法的进行微波信号的传输。在国际规定中,对于微波发射的技术指标,微波通道的误码率和传输接口等发射设备的技术参数都有全面的规定。在国际上的数字化微波的改造规范中,一般的设备会在改造之后使用双向的微波传输方式,在将要发射的微波信号进行数字化的编码之后,经过传输将微波数字信号传输至接收端,经过在接收端的数字解码之后,将原本的微波电视信号进行解码还原,完整得到传输的数据。当前在数字化改造过程中使用的改造原则主要包括如下的几项:第一,安全性,在改造过程中传输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改造工作中首先应当注意的,因此,在改造工作中技术人员应当优先选择成熟度高、可操作性强以及运行过程稳定的数字化改造项目以便于提升数字化改造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第二,经济性,对广播电视微波传输设备的数字化改造的根部目的就是降低在信号传输过程中的支出,提升信号传输过程的经济性,因此在改造过程中,技术人员要尽量利用已经拥有的资源和设备进行改造,充分考虑改造过程中的支出。第三,可扩展性,在数字化系统的设计满足项目对于传输速率和传输质量要求的同时,技术人员还需要对系统的扩展性进行加强。在当前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开始加入到信号传输过程中,因此,在传输系统的设计上需要增加可扩展空间,以便于在未来的改造过程中使用。第四,兼容性,部分设备在进行数字化传输改造之后就无法再链接原本的信号设备。因此,在改造过程中,设备除了要满足技术需求之外还需要满足多种格式数据的传输,扩展可传输数据的兼容性。
2微波传输系统分析
在我国当前所使用的广播电视信号微波传输系统中的结构属于双系统结构,广播电视中心属于信号源,电视信号、广播信号在电视中心进行合理的编码和处理之后就会被送至信号发送单元中,发信单元将信号发送至信号中转站,经过压缩等处理之后进行长途的发送,之后由信号接受地点的天馈系统将其进行接收并将信号下放至受信单元中,受信单元将电视广播信号进行解码,之后就可以向用户机械宁传输。这就是广播电视信号的发射和结构系统。在整体结构中,除了这个系统之外还存在对用户的数据进行检测之后上传的系统,共同构成我国的微波传输系统结构。
3数字化改造措施
3.1系统整体设计
在对我国当前的广播电视信号微波传输系统的数字化改造过程中,技术人员首先要完成的是对数字化系统的整体设计。首先,技术人员需要完成射频波道的设计诶,在设计中需要你对传输速率等问题进行充分的考虑,并结合我国当前微波信号传输过程的实际指标,对速度进行合理的选择。其次,技术人员需要对传输电路进行设计,在电路设计中,技术人员需要遵照我国电信额标准信号接口进行设计,以满足广播信号和电视信号的传输。除此之外,在电路设计过程中要预留扩展接口以便于实现在使用过程中的改造。为了保证安全性,在电路设计过程中需要保证其具有三路独立的以太网信号接口,确保信号传输正常。
3.2机房设计
完成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之后,接下来要进行的就是对传输系统机房的设计。在机房设计中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收发信部分的设计,这一部分的主要功能是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将中频信号经过处理改编为微频信号,在系统中设置三腔滤波器将信号中的杂波和无用部分进行过滤,避免影响信号的接受效果,完成处理之后就可以进行信号的发送。第二,分支电路部分的设计。这一部分的改造目的主要是完成不同发送频率的频道之间的信号合成和分离,对于信号传输过程有很高的价值。
3.3系统管理
在数字改造的过程中除了对信号传输部分进行改造和再设计之外,技术人员还要针对当前数字传输系统的设计情况来完成管理系统的设计,提高广播电视微波传输站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为了实现管理过程的便捷化和高效化,在实际的信号传输系统改造过程中将部分辅助信息插入传输数据中,将这部分信息通过PVM方式进行传输。为了满足管理人员的需求,在数字传输机房中需要安装监控设备,以便于实现对发送过程的监控管理,提升管理效率。
3.4电源部分
完成管理系统、信号机房以及传输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之后,接下来要进行的就是对电源部分的改造工作,在数字传输系统的改造过程中,其电源一般使用标准模块化的变换器,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设备在备份供电部分的保护功能和运行上的独立性。
3.5系统的安装
完成整体设计之后接下来要进行的就是对传输设备的安装过程。首先,技术人员需要对系统中的不同设备进行检查,针对设备包装箱上的型号记录和数量数否符合改造过程的要求,假如设备存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坏或是数量和型号上的不匹配,那么技术人员应当及时联系采买部门等有关人员进行信号设备的更换或是维修。在设备拆箱的过程中仔细使用小刀等工具,避免在开箱过程中敲打设备。其次,完成对设备数量和设备质量的检验之后要进行的是信号设备馈线和天线设备的安装,在这个过程中技术人员首先需要对天线的种类有所了解,当前在信号传输过程中使用的天线包括座式和挂式两种。因此,在实际安装的过程中要对安装方式进行合理的选择,并且安装过程不能对路由器的运行造成影响。在完成天线的安装之后就要安装馈线,安装过程中要将馈管放出,严格按照技术标准进行安装。
4结论
对广播电视微波传输系统进行改造是为了提升广播电视信号微波传输的质量,在对其进行改造时必须严格地遵守改造的安全性、经济性、扩展性以及兼容性,并且对广播电视微波传输系统进行充分的了解。在安装系统时需要注意设备的去包装与开箱、馈线以及天线的安装、设备安装的准备、机架挂箱的安装、电线和电缆的安装以及分复接器与设备的连接环节的操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保障改造作业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国舜.广播电视微波传输通道故障判断方法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5(17):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