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城镇化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中,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于是,“城市生态系统”被越来越多的提及。“新城镇化”就是对城市生态发展、循环发展、科学发展的最好实践。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强调城镇化的质量与效益、资源的保护和集约、城市生活系统的平衡以及城镇化过程的内生动力。在这种过程当中,文化是检验城市生态健康的重要环节,是刺激城市良性发展的积极因素。2014年的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着重指出,要:“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研究城市文化,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将更关注城市文化病中物质流、能量流的失衡,注重城市文化各系统“生态链”的组合、承接和贯通。它如同中医的理论一样,注重的是五脏和体脉的流通,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在能量转化和各种因素的平衡下,维持城市文化自我的生长、造血和传递,以发挥文化传承城市的历史,体现城市的特色,映射市民的心理,代表着城市人格的独特作用。
文化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产品”,它往往只需要投入很小的成本,就能获得较大的“收益”,而且它的价值由消费者来评估,可以被“无限量”的放大。同时,文化的形态是软性的,具备高速的流动性,它可以随意地附加在各种事物上,形成各种形态,对事物产生影响,变换各种性质。此外,文化是不可复制的,不同地域、不同社会群体、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化都有不同。最后,文化受制于环境,不同的环境孕育着不同的文化,文化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它的结构是不稳定的,同时也像晴雨表一样,映衬着环境的丝毫变化。从以上几点我们可以看出:在城市系统的“生物链”中,文化是最具备生态化的因素。
城市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而文化作为系统中的重要脏器又包含着运转的子系统,如果城市的文化生态系统是健康和通畅的,就能为城市总体的良性发展输送积极因子。反之,如同人身体的病患一样,若在小处郁积,长年累月,必遍布全身,无药可及。
(1)文化城市生态的生长条件。植物的生长需要土壤、阳光和雨露,城市文化的萌发茁壮同样如此。城市作为一个人类群体生活的高度汇聚地,文化的生长需要稳定的社会体系和制度保障;需要能够为文化的具象化产品提供的经济支持;需要文化自身对民众生活和思想的依附;更需要能够代代相传为文化创造、承接、收集、传播、改造所为止付出的人。只有这四个因素都能具备,一个城市文化才能作为系统而运行。
(2)文化城市生态的根基。事物缺少根基,便无法立稳,无法支撑,更不会形成基本的事物形态。一座城市的文化根基首先应该是她的人文精神,人们在建设城市以及通过城市互相交流往来的过程中形成的道德、理念、规则就是城市的人文精神。其次是城市的历史传统。城市的形成不是凭空臆造的,而是汇杂着各种政治、历史事件以及人们对每一个时代的理解,否定历史,就是绞杀了城市的童年。再次,是城市的地域特色。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家”,不同地域的民众在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因素等影响下,产生的文化形态自然是不同的。第四,民族与家族的因素。民族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其发展衍生的过程中,与宗教、哲学、风俗、族群迁徙等都产生了很多关联;而家族则是社会中最基本的单元,尤其在中国传统宗法制的影响下,更是具有特殊的稳定性,她们都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质。
(3)文化城市生态的发展脉络。脉络遍布全身,如树叶上的纹理一般既输送着营养,又决定着生长的活力和外延的张力。笔者认为,影响城市文化发展脉络的因素有三。其一,为城市文化的准确定位。给一座城市合理的文化定位,是将城市文化模糊的零散的表现具体化、概念化、逻辑化,通过符合城市文化特征的口号、宣传语、价值观、理念、发展纲要、政策法规等,对城市的经济建设、布局规划、旅游设计、建筑风格和城市精神等产生影响。其二,城市文化的传承和改造。如同一棵大树一样,好的枝干要给于爱惜和保护,病痛的冗赘的枝叶就要及时剪掉,或是通过救治和嫁接使其具备更旺盛的生命力。其三,城市文化的时代性和前瞻性。城市文化需要与时俱进,哪些是需要传承的,哪些是需要改造的,这些都要符合时代的特点,要在时代新鲜的空气和土壤中吸取养料;同时,要能够预见到未来生存条件的变化,观察到新生的可以被利用的文化因子,这些都会影响到城市文化脉络的延伸和扩展。
(4)文化城市生态的造血系统。城市文化的发掘与发展不能靠空谈口号、只赚吆喝,要能够自给自足,生生不息。这就需要她要有强大的造血系统,保障她能够自我吸收、消化、排毒、修复和聚能。这里面,体制建设应该是最重要的一环。只有拥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才能让城市文化成为真正的社会有机体,在优胜劣汰中增强文化内核的免疫力和辐射力。其次、文化队伍的素质建设。任何一个领域都缺少不了人的带动,人的素质甚至可以决定他所从事的行业的兴衰,一支具备高智能、懂大势、专业强、善钻研的文化队伍,自然能够源源不断地为城市文化的兴盛贡献能量。最后,是硬件建设。文化本身是一个软体性的事物,更多的是体现一种意识形态,但将她诠释、表达和展现的时候,却需要具体的物质构件。这个时候硬件建设不仅不可或缺,而且与人们接触密切,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文化的接受程度。所以,要建设立体式的围绕人们感官感受的硬件媒介,为文化的传递和再生产提供保障。
(5)文化城市生态的花与果。花就要百花齐放、色彩缤纷,才能体现妖娆,赢得关注。千姿百态的文化形态就如同花儿一样,争奇斗艳。但有的花开过了一次,就枯萎凋落了;有的花开过了一季,还会再开;还有的花,虽然花不美丽,但果实芬香。我们要说,文化形态的价值转换就如同花变成果的过程,花只给人以美的享受,但不会解决人生理上的需求,但果实却能变成人的饮食、衣装。所以,只有能够生长出为人民服务的文化果实:文化产业、文化作品和文化人,文化才能实现花到果的转变,才能凸显出对于整个城市系统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要说,城市文化既要开花,也要结果,既要开美丽的花,也要结优良的果。
(6)文化城市生态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生化过程。植物之所以被称为食物链的生产者,是因为它们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利用无机物生产有机物并且贮存能量。通过食用,食物链的消费者可以吸收到植物及细菌所贮存的能量,对于生物界的几乎所有生物来说,这个过程是它们赖以生存的关键。生态化的城市文化具备着光合作用的特质,对整个城市运行体系发挥着基础作用。第一、文化可以消除城市发展中的一些痼疾,如环境保护、重复建设、市民素质、资源分配、社会稳定等问题。第二,文化可以引导人们形成健康积极的价值观,收集、凝练、统一市民的行为观念,规范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增强市民的认同感、归宿感和责任感。第三,文化可以提高城市的整体文明程度,文化总是从哲学、科学的角度来揭示宇宙、社会和人生的本质,她是不断的沉淀、积累、沿承和发展的结果,在她的引领下,城市才能逐渐从落后走向进步。第四,文化会产生经济效益,文化同样可以发挥产能,创造社会价值,输出文化产品,为城市经济的总体发展发挥作用。第五,文化会对城市格局设计和城市美学风格产生影响,而这些正是城市可以在人们视线感知中最直观的东西,是城市成为品牌的重要因素,文化必然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它们。正因为这些功能,文化发挥着城市生物链中最低层的作用,直接决定着能否给与城市基本的养料,维持整个城市系统的可持续运转。
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是指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在发展规划、基础设施、空间布局、体制机制、推进工作等领域统筹谋划、整体推进,破除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智慧城市建设相互脱节的“两张皮”现象,达到城市格局与智慧产业布局有效对接,城镇服务体系与智慧应用体系优化匹配,城市基础设施与智慧设施网络有机结合,使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智慧城建设紧密融合,城市化与信息化互为动力,促进两者互动协调发展。具体而言,其内涵要求包括四个层面:其一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国土规划等要与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相匹配、相对接;其二是智慧产业发展与城市产业的规划、布局、特色等相互协调;其三是智慧城市建设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功能、发展结构等相融合,两者相互支撑;其四是智慧城市应用系统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统筹谋划与推进。
二、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
宁波深化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必须从完善功能体系、优化空间格局、畅通交通网络、提升品质特色、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城乡一体等方面全面统筹整体推进。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就是要在城市建设中融入智慧产业、管理、应用、文化等因子,从而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一方面,依托主城区边缘设立智慧产业园区或在远郊打造独立智慧新城,是拉开城市框架的有效路径;另一方面,强化在城市建设、管理中智慧基础设施、智慧应用系统的融合,是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的重要路径。
(二)有利于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无论是构建智慧产业园区,还是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着力提升智慧元素,对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都具有重要意义。智慧产业园区作为智慧产业的集聚区,为智慧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为园区内中小企业、创新企业提供场地、技术、资金、孵化等专业支持和服务,从而有利于智慧产业快速发展及相关企业做大做强。在城市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提升智慧化水平,为智慧产品、服务、应用系统等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商机,对于加快智慧产业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也十分重要。
(三)有利于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是改善民生、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客观需要。在城镇化建设中,着力加强智慧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资源的整合共享,可以让居民更方便地使用信息网络及相关资源;强化交通、医疗、教育、文化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智慧应用体系建设,可以让居民享受到更加公平公正、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在城市管理中推进社会治安监控体系、灾难预警体系、应急体系等系统建设,可以大大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三、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的模式借鉴
(一)智慧新城建设型
案例:广东省惠州市是科技部和标准委批准的首批20个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近年来着力打造的潼湖新城是一个典型的智慧新城。新城总面积约150平方公里,规划了留学人员创业园、高校创新园、国际科技合作园、工业设计园、大企业研发中心和科技与金融服务中心,以及相配套的商务区、智慧生活示范区、三网融合智能化小区,突出强化“产、城、人”的深度融合,目标是打造成为智慧产城融合、智慧技术集成、智慧产业发展、智慧服务惠民的美丽城市。
(二)旧城智慧改造型
案例:近年来,四川省南充市投入巨资启动了规模最大的旧城改造,在此过程中把智慧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融合放在突出位置。从无线网的覆盖面来看,经过改造后的南充老城智慧基础设施在全省名列前茅,同时大力推进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民生三大工程建设,加快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物流等一批成熟的智慧应用项目,城区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功能快速提升,城市管理更加智能。
(三)智慧城镇建设型
案例:上海浦东新区周浦镇是中国智慧城镇创新示范单位,将“智慧城市、智慧产业、智慧科学”的概念引入城镇建设管理,目前已实现百兆家庭宽带接入和无线网络全覆盖,大力推进物联网、云计算、智能电网等高新技术在节能降耗、清洁能源、城市安防、智能交通、医疗服务和智慧社区等方面的示范应用,基本建成了百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智慧商务区和智慧产业区,以“数字惠民”大大提升了周浦居民智能生活环境的水平。
(四)智慧社区创建型
案例: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社区的智慧社区建设始于2012年,组建了智慧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专项规划,建立了“智慧社区信息发展中心”和“智慧社区市民体验馆”,被上海市、浦东新区列为市、区两级智慧社区首批试点单位。建设重点包括社区管理、公共服务、智慧商圈、人文精神等四大板块,具体可以概括为“一库(民情档案综合信息库)、一卡(智能炫卡)、两平台(社区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和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多系统(以平台为基础开发的各类具体的应用系统)”。
(五)智慧产业园区拓展型
案例:目前我国有30多个国家级高新区正在有序推进智慧园区建设,其中江苏省无锡市的T-Park是智慧产业发展与园区城市建设共同发展的典范。与传统工业园、开发区不同,T-Park是一个智慧产业和生活融合区域,园区规划时就不仅包括了智慧产业发展内容,还包括了园区开发建设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内容,不仅有发达、完善的智慧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更有便捷、优化的创业服务链,是一个不仅宜业而且宜居的大“社区”。
(六)重点开发区智慧提升型
案例:2012年,武汉开发区启动智慧产城一体化战略,委托北京泛华集团对“智慧城”、“生态城”进行总体规划并对重点核心区进行城市设计,规划面积84.7平方公里,重点打造11大功能片区,其中最核心的是“智慧城公共服务片区”,重点建设企业服务中心、智慧展示中心、综合数据中心、特色商区、川江池智慧公园、专家公寓和智慧社区等项目,着力创建国际化智慧城示范区和慢生活休闲体验区,打造智慧产业与公共服务完美融合的城市名片。
(七)都市功能区整体智慧化开发型
案例:南京将建邺区江心洲整体智慧化开发,成为智慧功能区建设的经典案例。江心洲是长江沿线各大城市中唯一位于主城范围、区位优越、环境优美的江中洲岛,面积15平方公里。南京市政府与战略合作者对该岛进行整体开发,突出以生态、低碳、智慧产业为主导,着力建设科技研发、创意智慧和高端总部高度聚集的国际化智慧产业园区,以及生态旅游、文化创意、商务休闲、生态居住等功能相互交融的国际化低碳智慧岛。
(八)智慧城市综合体带动型
案例:绿地集团以纽约曼哈顿的全智能建筑为模板,在合肥全力建设一个智慧城市综合体示范点。该综合体将立足城市建设的最前沿,把最先进的规划理念、智能技术运用到项目中,打造面向未来的科技智能建筑,搭建智慧城市综合服务增值平台。在这个智慧综合体中,每一个建筑及信息、设施、设备都是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的生态链条,建成之后,智慧办公、智慧商贸、智慧物业管理等都将成为现实。
四、宁波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一)主要成效
近年来,宁波按照国家和浙江省的总体战略部署,大力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及智慧城市建设综合试点,并在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方面作了积极探索,取得一定的成效。一是城市建设中智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大力实施“光网城市”和“无线城市”等工程,加强基础资源数据库和政务云计算中心建设,城市基础设施中的“智慧因子”不断增强。二是城市管理运营中智慧应用系统效用发挥更加明显。智慧城管、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慧教育等试点项目进展顺利,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三是智慧产业园区的城市功能不断拓展。着力发展软件、信息、智慧制造等智慧产业,重点推进宁波杭州湾新区的智慧装备和产品研发与制造基地、宁波国家高新区的软件研发推广产业基地两大试点区域建设。四是智慧功能区块开发积极探索。比如鄞州下应区块“智慧城”完成规划设计,海曙、江北等地“智慧社区”建设成效明显。
(二)存在问题
总体来看宁波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尚处于自发性的初级发展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一是在思想理念上认识不够。比如新近出台的《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市化提升城乡治理水平的决定》中尽管提到了要“坚持智慧管理”、“加快智慧基础设施建设”等,但是没有明确提出深化两者融合问题。二是在规划制定上缺乏沟通衔接。城市产业规划、国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与智慧城市建设规划衔接程度不够高,规划制定过程中缺乏沟通对接,规划之间“两张皮”现象突出。三是在工作推进上缺少协调融合。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分别由不同的部门主管,分管市领导也不同,这也导致在工作中难以做到深度融合、互动协调。
五、推进宁波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的对策思路
(一)加强对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工作融合
一是要深化认识。通过理论宣传、政策引导,进一步加深全市上下对提升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水平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把融合理念贯穿到各地各部门推进城镇化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实际工作中。二是要加强组织领导体系的对接。目前宁波新型城镇化和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领导机构分别是市城镇化建设领导小组和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强化这两个领导机构尤其是牵头单位的对接,建立协商协调机制,统筹协调两者融合的重大事项和重点问题。三是要加强工作推进对接。比如在推动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中,要与智慧城市建设试点相一致;在推动卫星城、中心镇建设时,要与智慧城镇建设相融合;在推动老城改造、新城建设过程中,要与智慧社区、智慧综合体建设等相匹配,等等。
(二)加强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的规划融合
一是要促进规划对接。积极探索“多规合一”,建立开放式的规划编制程序,由规划部门召集发改、经信、建设、国土等部门共同修订和完善相关规划,促进城镇化规划、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与国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有机对接。二是要适时制定出台专项规划。制定出台提升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水平的专项规划,建立规划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规划监管和协调机制。三是要制定出台行动纲要。研究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行动纲要,明确阶段性实施目标、重点任务、重点项目、实施主体和各项保障措施。
(三)强化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的产业融合
一是要加快发展智慧制造业。结合宁波实际,着重发展智能家电、智能电表、数控设备、智能交通、智能环保等智慧装备产业,以及移动通信数据中心、金融数据处理中心、国际物流数据处理中心、重点产品和资源数据中心等网络数据产业。二是要加快发展智慧服务业。重点发展软件研发、智慧物流、智慧贸易、智慧旅游、智慧健康、文化创业、工业设计、科技服务等高端智慧服务业,大力引进和发展智慧总部经济。三是要加快发展智慧农业。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依托各类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加快建设“精准农业”信息系统,着力打造智慧农业示范推广基地。
(四)强化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融合
一是要加快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大力推进光纤到户、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和第三代、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全面推进无线城市建设。二是要加快建设智慧市政基础设施体系。近期要重点加快推进城市智慧交通体系、水务管理、污染治理、能源管理、园林旅游等市政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感知化建设。三是要加快建设智慧公共服务设施。推进智慧技术在教育、医疗、文化、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方面的应用,加快开展智慧学校、智慧医院、智慧图书馆、智慧政务等试点。
(五)强化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体制融合
一是要强化管理融合。进一步推进智慧城管建设,加快建设社会治安监控、灾难预警、应急处置、安全生产监管、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环境监测、口岸疫情预警等信息系统,提升城市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二是要强化体制机制统筹。在开发建设方面,理顺新型城镇化和智慧城市建设体制,统筹确定开发时序、重点,强化重点项目、重点区块建设的统筹协调力度。在投融资方面,着力于建立完善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资金综合平衡机制、资源资产盘活机制、投入产出与回报机制、重大项目共建共享机制等。在督查考核机制方面,统筹构建两项工作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协同开展目标进度监测评估等。三是要强化政策法规统筹。加强智慧城市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关技术标准、制度规则、实施细则等方面的衔接,强化财政投入政策、土地保障政策、人才政策等方面的统筹协调。
(六)加快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的平台建设
一、当前兵团城镇化过程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兵团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兵团广大职工群众的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广大团场的变化更是史无前例。兵团职工群众在物质生活水平改善的同时,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
当前兵团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文化建设,尤其是团场小城镇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职工群众居住条件和生活条件等硬件设施建设得到改善,但文化设施建设不足。如今,团场职工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对于精神文化生活也有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建设与精神文化生活相配套的文化活动设施;二、团场群众性业余文化体育活动不足,影响着团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基层团场单位应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这对于凝聚民心、提高团场影响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三、团场职工群众生活方式单调,文体活动相对匮乏。
综上所述,由于在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已经影响到兵团城镇化的发展。所以在兵团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以文化建设为抓手,按照中央对兵团的新定位、新要求,保证新疆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兵团特殊体制具有的内在潜力和功能,体现兵团存在发展的战略价值。
二、推进兵团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1.明确文化定位,发挥兵团文化的特殊功能。在文化建设上,要按照中央对兵团的新定位、新要求,充分发挥兵团“稳定器、大熔炉、示范区”的作用;要以体现兵团精神、发挥兵团作用为指导思想,推进兵团先进文化建设、传播现代文化理念和生活方式。通过一系列文化工程建设,把兵团城镇建设成先进文化的示范区,带动和辐射地方现代文化建设,提升新疆整体的现代文化水平。
2.做好规划设计,在城镇化建设规划方案的设计中,要以塑造兵团文化为核心,把文化建设放在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位置,把兵团的每一座城镇打造成为具有明显兵团文化特色,又各具不同地域特色的文化新城。
3.加强城镇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各级领导应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在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以经济带动文化,提供可靠资金用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为城镇职工和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活动场所。与此同时,要不断提升兵团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保证为兵团城镇居民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4.发挥各级宣传部门和文化组织的作用,丰富城镇居民文化活动。兵团各级党委宣传部门要把握正确导向,保证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要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积极参与规划,使每一个城市及城镇的规划都能彰显兵团文化特色,同时又能具有各自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积极组织各类跨单位、跨地区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特别是与地方的文化活动交流,增进感情,促进兵地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各类文化组织要深入基层团场,为团场职工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丰富团场居民的文化活动。
5.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推进兵团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在兵团60年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体现兵团精神的兵团文化,在如今的文化建设中,要立足根本,不断进取,不断创新,要适应城镇化发展的新形势,依据兵团新的使命和要求,创新丰富兵团文化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使兵团文化建设适应不断发展的要求。
6.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群众的创造性和能动性,不断丰富兵团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基础。要丰富兵团文化事业,为广大兵团职工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打造良好的兵团文化环境,就必须调动兵团广大干部群众的创新性和能动性,只有职工群众积极参与,才能创造出符合群众需要的文化产品,塑造良好的兵团文化环境,打造优良的群众文化家园。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金融支持;金融体系
一、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的作用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而不是建高楼、建广场。农村人口转移不出来,不仅农业的规模效益出不来,扩大内需也无法实现。
(二)金融对新型城镇化的作用
1. 城镇工业化离不开金融支持。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证明,一个国家、地区城镇化水平的高低与工业化的进程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性,这是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一项基本规律。美国著名经济学家 H.钱纳里(1970)在其著作《发展的形式》中强调:“城镇化的初期必须由工业化来推动,当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逐渐接近到大约 13%的水平以后,城镇化开始明显加速并最终超越工业化水平。在工业化的后期,最显著的特征是制造业在 GDP 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工业化对城镇化的边际贡献逐渐趋近于零”。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不但没有起到对农村工业化的有效支撑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因此,在今后及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提高对城镇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力度,将成为城镇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2. 中小企业发展、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金融支持。目前,我国城镇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依靠城镇第二、第三产业中的中小企业,而城镇中小企业的创立与发展需要大量的信贷资金支持。但是,近年来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是融资困难,融资难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块“短板”。因此,今后城镇经济及城镇中小企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发展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金融支持的力度。
3. 农民市民化过程中需要金融支持。当今,现代化的金融服务已经成为城市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之一,使进城农民逐步学习和熟练运用各种金融工具,逐步提高他们的金融意识和在城市的生活水平,已成为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金融服务对促进进城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具有以下重要作用:金融支持可以满足进城农民对消费信贷服务的需求;可以满足进城农民对个人财产保险和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需求;可以满足进城农民在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等方面对银行信贷资金的需求。
二、中国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机构服务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不相称
新型城镇化建设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就金融部门自身发展情况看,对城镇化建设的支持存在多重矛盾,支撑能力相对薄弱,可能成为制约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瓶颈。
1. 金融机构商业性与城镇化建设公益性并存的矛盾。金融机构的首要属性是商业性,依靠存贷差赢利生存。而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具有较强的公共产品属性,项目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要远大于项目的赢利性和经济效益。
2. 金融机构市场定位与城镇化发展战略并存的矛盾。以支持小城镇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机构,远远不能满足城镇化发展需求。而其他绝大部分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为城市市场,信贷营销重点为大企业和优质项目,且多数金融机构没有建立完善的城镇化信贷操作制度和方案,配合城镇化建设的专项贷款也较少。
3. 金融网点分布面窄与新型城镇化建设面宽并存的矛盾。受资本逐利性影响,金融机构偏好在大中城市、主要城区设立营业网点,而在信用缺失、抵押担保资源匮乏的农村地区营业网点极少,导致乡镇和农村地区长期处于金融服务链条的末端。
(二)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金融市场单一
我国金融市场以银行业为主导,包括其他类型金融市场,如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衍生品市场等,相对于银行来说无论是规模上还是制度上都尚未发展成熟。新型城镇化对于资金的需求有三大特点,即规模较小、成本较低、形式灵活多样,这些特点银行难以满足(银行以稳定的信贷为主营业务,偏好大额贷款,且成本较高)。因此,没有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城镇化所产生的金融服务需求也就难以满足,进而制约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三)缺乏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金融工具
我国金融工具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然而欠发达地区对于新式金融工具的利用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我国城镇和农村普遍盛行的融资方式依然是信贷融资。城镇经济和农村经济各不相同,单一的金融工具无法满足他们多样化的需求,如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工具还有债权融资、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出资、企业直接投资等方式,农业的产品加工、土地流转、生产周期过渡等都需要以特定的金融工具为载体,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仅凭信贷融资是无法满足的。
(四)有关新型城镇化的金融制度不完善
我国金融制度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从金融领域来看,金融自由化有利于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而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制度是相对立的,我国金融制度建设尚未完善,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金融自由化的发展。
三、完善金融支持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与新型城镇化相匹配的金融机构
当前金融同质化竞争日趋严重,就金融机构而言,要想在小城镇建设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并分得“一杯羹”,关键在于找准定位、明晰方向。各类金融机构要研究找准各自的着力点和方向,既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又能拓展市场空间。
(二)创新和拓宽成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市场
1. 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促进城镇产业经济转型。银行业主导的金融市场体系可以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但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企业落后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组织能力缺失是制约城镇中小规模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冲破这一枷锁的办法是改变企业的属性,实施股份制经营,打造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最终实现上市融资的目标。而上市融资必须依托于资本市场,地方企业的发展水平和规模参差不齐,须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才能满足城镇地区众多企业不同的上市需求。
2. 实施融资证券化策略。优化金融资产结构要想改变目前资本市场结构中间接融资比重偏大的局面,就必须抓住机会大力发展资本市场,逐步扩大证券化融资的份额。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可以借鉴国外城镇化建设的融资经验,尝试实施以“基础设施”为标的的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通过施行“基础设施”的资产证券化,一方面,可以利用这种新型融资方式从更多的筹资渠道中筹集到大量的资金,以有效解决城镇化建设中的资金短缺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建设者加快资金周转速度,缩短投资项目的回收期,通过调整资本市场结构把投资项目的风险降到最低。
(三)拓展新城镇建设中的金融产品空间
金融机构作用的发挥需要借助金融工具,金融工具是金融业与城镇化之间直接互动的主要载体。按照城镇化的基本要求来分析,首先,金融支持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应只依赖高成本的信贷工具,增加政府财政负担,应积极开发直接融资工具。
(四)完善新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制度措施
完善相关的金融制度,为新型城镇化铺平道路。相对于大都市来说,城镇地区处于弱势地位,制度的不平等往往会使城镇地区成为被剥削的对象。我国金融制度存在的问题影响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因此,完善金融制度是推进新型城镇化所必须推行的对策措施。例如:(1)利率市场化改革与贴息政策并举,支持新型城镇化改革。(2)根据具体情况下放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信贷审批权。(3)适度开放民营金融市场,使民营资本有机会参与到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来。
四、结语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最大内需潜力之所在,也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必将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如何完善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配套措施,用好、用活金融资源是当前迫切需要深入思考和准确把握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姚香.金融业中国城镇化发展中的作用[J].商,2013(6): 1-2.
[2] 陶艳艳,段虹.新型城镇化的金融支持体系:成绩与问题[J].银行家,2013(03):17-18.
[3] 赵娅,何兴.新型城镇化下的金融支持[J].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3(08):1-2.
[关键词] 城镇化建设 高新技术 政策构建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观点之争
城镇化在过去30多年的中国经济增长中功不可没。现在,背负着让部分农民真正变为市民、带动中国经济进一步升级的重要使命,受到全社会史无前例的关注。任何激荡的时代变革,总是伴随着不确定性和艰难探索。历史惯性的力量如此强大,我们看到,各地城镇化仍然难抑制的冲动,而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的变革之路依然布满荆棘。城镇化向何处去?种种路径之争一直存在。有些争论正逐渐形成共识,有些争论仍将长期伴随着城镇化的历史进程。在加速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每一位地方主政者都面临着同样的选择题:是注重改革和创新,还是更倾向于要政策、上项目、搞建设?到底该推进“城市化”还是“城镇化”, 在新型城镇化的浪潮下,从国家到地方都在积极进行顶层设计或者制定规划。然而,城镇化是否需要政府强力推动,政府在城镇化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是行政主导还是市场主导?城镇化水平的高低之争,城镇化质量之争,城镇化类型之争,城镇化发展模式之争,农民工市民化之争,城镇化道路之争,目前有多种说法,应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积极稳妥地走出一条公平共享、集约高效,可持续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是我国到本世纪中叶必须同时并行发展的重要经济要素。
二 新型城镇化对推动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新型城镇化进程是人口流动从农民向市民转变;产业转型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调整;社会转型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演进过程,它对创造就业机会、提升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从吉林省的情况来看,“半城镇化”的问题没有全国其他地区那么严重,解决这个问题的压力没有那么大。但是我省也有自身的难题,就是城镇就业的吸纳能力弱,严重制约了城镇化的进程。所以,要解决我省城镇化迟缓的问题,推进城镇化发展,增加就业是关键。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增强产业支撑能力。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型产业,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推动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突出发展民营经济。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增加综合承载能力。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管理,突出城镇特色,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城镇空间质量,构建合理的城镇布局体系。发展壮大中部城市群,加强城市群内的分工协作,扩大区域中心城镇的规模,培育特色小城镇。提高城乡统筹发展质量,促进农民就地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夯实经济基础推进农业现代化,关键是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提高机械化水平,以适应农业劳动力减少的需要,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提高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向科技要产量、要效率。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四平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以项目建设拉动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大农村项目建设投放力度,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打造生态旅游新型城镇,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建设现代服务项目,以多种方式发展集体经济,加快土地有序流转。鼓励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采取出租、入股、置换等各种方式,将土地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大户等进行集中,使土地能够集约经营、科学管理,使现代农业发展充分融入城乡一体化建设。积极推广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新成立的合作社优先安排补贴计划。同时,帮助现有合作社广泛吸纳农户,带动村民致富。加大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市与农村基础设施连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使水、电、路、气、讯逐步实现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用。大力开展绿化建设,增加林草植被覆盖率,狠抓农田林网建设,绿化工作由最初的政府出资、出力,转变为百姓自觉种植花草树木。同时,大力开展清理侵占集体林地专项行动,有效促进了生态环境改善。加快推进“四梨同城化”进程,重点培育“一核三带”中心镇,强化城镇间的分工协作、差异化发展。倾力建设叶赫等省级示范镇。
三 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思路和办法
有重点地发展联动城乡的特色小城镇,积极发展主体功能完善的中小城市,着力打造高端形态的龙头型产业大城市。新型城镇化体系产业重组的总体布局是“改造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新兴战略产业”。围绕着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将推进人口管理制度改革,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城镇化资金保障机制,健全城镇住房制度,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融资的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养老保障体制改革。
注重提高新型城镇化的质量和效益。合理布局全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科学发展新型城镇化,避免走入以土地城镇化替代人的城镇化,以政府主导城镇化替代市场主导城镇化,以城镇单方面现代化替代城乡统筹城镇化,以追究效益替代低碳绿色发展等误区。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制造等新兴产业,将其培育成城市经济的新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