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柳宗元的作品

柳宗元的作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柳宗元的作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柳宗元的作品

柳宗元的作品范文第1篇

一、《柳宗元在柳州》地方性课程开发的综合背景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实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要,并将确立和完善“三级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管理机制作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

国外地方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表明,地方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可以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满足地方与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多样性、差异性,在有效促进地方、学校和学生的发展上扮演重要角色。

然而,我国有关地方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研究不仅起步晚,而且进展缓慢。目前,无论是理论探索还是实践探索都较为缺乏,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相比较,地方性课程的研究文献不多,真正的实践研究更少。当前,我国的地方性课程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一是理论层面,关注地方性课程开发的一般原理,有郭元祥、成尚荣、崔允、吴刚平等学者从课程论、文化人类学等角度开展的建设性、开拓性的探索和研究。如成尚荣引入人类学“地方性知识”的概念,用地方性知识的内涵与价值来观照地方性课程,他认为:“地方课程是地方性知识在课程领域的具体体现,地方课程是地方性知识的载体,讨论地方性知识,在课程领域应当讨论地方课程;研究地方课程的特质与地位,也要着力研究地方性知识,找到两者的契合点。”二是实践的技术层面。地方上虽然已经开发有不少乡土读本,如江苏在地方课程建设中,全省各地按文化区域,分别编写了吴文化、盐阜文化、维扬文化、汉文化等读本,包容性大,内涵综合,但仍然缺乏课程目标、课程体系方面的思考。因此,开发之后的课程实施研究基本处于空白。总起来看,我国地方性课程的研究缺乏一种典范式的研究,缺乏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缺乏从开发到实施的课程体系的范式研究。

我区2012年秋季起进行高中新课程改革,对于三级课程的研究尚处于摸索阶段。由广西师范大学陈玉秋教授主持开发的一系列民族地区特色办学校园文化读本,以校本课程的形式探索了地方特色课程的开发,如阳朔中学开发的《百里漓江百里诗》已经具有地方性课程的雏形,但是内容过于庞杂,对于课程目标的设计思考以及开发后的实施的研究仍然十分匮乏。因此,我区地方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尚处于“基本空白”阶段。

“韩柳文章李杜诗。”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旗手之一,柳宗元在不长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立意新颖、文情并茂的诗文,留下近700篇,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美学、伦理、宗教、教育、文学等诸多方面,有多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各类教材(读本)。柳宗元在柳州任刺史期间,政绩卓著。他改革弊政,解放奴婢;挖井开荒,发展生产;兴办文教,传播儒学。四年之中,他使柳州地方的经济、文化事业出现了新的气象。柳宗元被贬柳州,给柳州留下了一笔丰厚的地方文化宝藏,堪称柳州地方文化的精粹。柳宗元是柳州重要的文化符号,堪称柳州的一张“文化名片”。这启发了我们开发与实施以柳宗元在柳州系列诗文及柳宗元在柳州的其他相关内容研究为主要载体的地方性课程的灵感。

二、《柳宗元在柳州》课程目标的设计

(一)课程特点及定位

1.特点:选择性、自主性、探究性、综合性、地方人文性。

2.定位:语文地方课程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是高中语文课程目标以地方性人文资源为依托的“地方性知识”的建构。

同必修教材比,《柳宗元在柳州》强调主题模块、专题意识,关注模块间、单元间的衔接,贯彻“专题教学”“单元教学”的思想,主张创造性地利用地方文化资源,避免单篇讲授,有一定的学术要求,是一种内容比较集中的专题学习。同大学选修课比,《柳宗元在柳州》地方性课程以文本研读为平台,有其基础性,但是更加强调综合性学习,突出地方人文资源的整合,具有实践形态,既关注与必修课程知识的联系,又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二)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积累与整合:诵读背诵,归类整理地方人文资源,课堂学习与综合学习相结合。

感受与鉴赏:诵读吟咏、联想想象、圈点批划,调动既有积累,激活对地方人文的感知感受,通过对地方人文的体验作用于鉴赏。

思考与领悟:查考资料,利用知识比较归纳、评析讨论,利用地方教材、地方人文资源培养语文素养;通过对地方人文知识的了解逐步培养家乡情怀。

应用与拓展:再读再思,举一反三,扩展视域,巩固提高;增强文化意识,重视地方文化遗产的传承,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尝试对地方文化问题进行剖析,通过广泛的实践活动,通过一定的研究性学习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发现与创新:注意研究柳宗元文化现象,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柳宗元文化对柳州发展的影响,提出自己的看法。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

三、课程教材编排体例设计

课程最终表现为教材。教材根据主题模块的理念,将相关主题编排为“柳宗元生平”“柳宗元治柳”“柳宗元与柳州山水”“柳州的柳学”4个单元,每个单元前设“导语”简单介绍本单元所选篇目及文章的思想性和艺术特点,每个单元结束后再设计一次综合性学习,如结合柳州的柳学文化基础,设计考察、采风等实践活动。

(一)课文

第一单元 柳宗元生平

1.《柳子厚墓志铭》(韩愈)

2.《柳州罗池庙碑》(韩愈)

3.《访柳宗元遗迹诗》(郭沫若)

综合性学习:柳宗元生平介绍

第二单元 柳宗元治柳

4.《柳州峒氓》

5.《种柳戏题》

6.《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7.《柳州复大云寺记》

8.《柳州文宣王新修庙碑》

9.《井铭并序》

综合性学习:柳宗元治柳研究

第三单元 柳宗元与柳州山水

10.《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11.《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12.《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13.《登柳州峨山》

14.《柳州东亭记》

15.《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

综合性学习:柳宗元与柳州山水研究

第四单元 柳州的柳学

选学谢汉强、戴义开等柳州本土学者研究柳宗元在柳州的文章。

综合性学习:柳州的柳学介绍

(二)课后练习

“初读印象”栏目要求学生不看任何参考资料,写出读后的第一印象,意在使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用心灵去阅读、感悟和把握文本,初步获得自身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鉴赏与探究”栏目,以思考题和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三)相关链接

介绍作品背景,简单说明每篇文章的写作缘由,作者所处的政治背景等等,以便“知人论世”。

(四)插图

精选柳州市内与柳宗元相关的名胜的图片。

四、课程实施的构想

课程实施的基本形态是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柳宗元在柳州》的课程实施以文本研读为重要内容,强调文言、诗歌诵读和鉴赏,引领学生感受柳宗元在柳州的文化影响。但是,地方性课程以课堂教学形态实施的课时是相当有限的,因此必须辅以学生自主性学习、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等实施形态。

在地方性课程中倡导自主学习,一方面是学习方式的转变需求,是学生学习主体性的体现,另一方面是地方性课程的性质决定,地方性课程所承载的地方人文资源的鲜活性,能够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通向他们的生活世界,唤醒他们积蓄的潜能,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地方性课程的最佳实施形态是实践性活动,而非完全的课堂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地方性人文资源作为地方性课程开发的依托,它更是一种实践性知识。正因为此,地方性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学生的实践活动,包括调查、访问、观察、讨论、探究等,还可以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体验与领悟,而非课堂上的讲解与传授。地方性课程基本的呈现形态应是实践性活动中的鲜活材料,而非纯教材化。地方性课程需要有自己的呈现方式和载体,它总是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呈现给人们。它就在生活中,鲜活、生动、丰富、多彩。倘若用单一的文本教材来呈现,用教材的话语来叙述,势必抹杀掉它鲜活的特性,甚至扼杀了它原本的生命活力。当然,既然是课程,就必须对原生态的知识和问题加以梳理和适当的概括,赋予它课程的意义,使得地方性人文资源拥有知识这个载体。因此,地方性课程并不一概否定文本,编写一些教材也是课程的应有之义。但是,这样的文本应充分保留生活的鲜活性和情景性,具有召唤力,形成情景的召唤力结构,即以暗示、启发、激励等方式,使学生对地方文化、地方性问题产生关注的敏感性,并保有改变现状的创造活力。

《柳宗元在柳州》地方性课程,既要为贯彻中学语文课程目标找到一个新的入口,使柳宗元诗文教学与柳州文化有机融合,更要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形象感知力和抽象思维力,因此,将柳宗元诗文中能为中学生所理解和消化的作品按适当的体例编成教材,指导学生诵其华章,进而体悟柳宗元的特殊际遇与情怀,并在此基础上迁移、隅反,做到贴近高中学生的阅读实际、生活实际、思维实际;将本课程纳入综合性学习的范畴,把地方性教材的建设与诵读、征文、参观、采风、摄影、旅游等课外活动的开展联成一个互动的整体,以柳宗元经典诗文特别是有浓郁的柳州地域色彩的文本为载体,着眼于普及,与综合性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相交融,这样的教材编排设计就足以凸显这门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了。

柳宗元的作品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柳宗元 德育思想 君子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县)人。生于唐代宗大历八年,卒于宪宗元和十四年。因其祖籍河东,人称柳河东;曾贬官柳州,故又称柳柳州。他是我国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和著名的思想家。

柳宗元的作品除蕴涵丰富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宗教思想、法学思想外,也包含了一些心理学思想和教育心理思想,这其中就有他的德育思想。

一、德育的目的

柳宗元重视德育,认为德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行道的君子。

柳宗元否定天命而重人事,认为封建王朝施行德政才能得到民众拥护而巩固其统治。他在《贞符》中说:

受命不于天,于其人;休符不于祥,于其仁。德绍者嗣,道怠者夺。未有丧仁而久者也,未有恃祥而寿者也。

柳宗元对于君子,表明了自己的一系列看法。首先,君子应该“无忘生人之患”(《答周君巢饵药久寿书》),“心乎生民而已”(《伊尹五就桀赞》)。其次,君子作了官吏,也应该认识到“为吏者,人役也”(《送范明府序》),而不能颠倒主仆,奴役人民。再次,君子是人格高尚的人,内外兼修,“内可以守,外可以行其道”(《与杨诲之第二书》)。最后,君子为国家所用,就出而施行治道,“励材能,兴功力,致大康于民,垂不灭之声”(答贡士元公瑾论仕进书)。不能得到使用,就居家修养以完善自身,“贤者不得志于今,必取贵于后”(《寄许京兆孟容书》),“能著书,断往古,明圣法,以致无穷之名”(《与顾十郎书》)。

二、德育的过程

1.五常为规――道德认识

五常是五项常行的道德规范,沿着五常而行就是圣人的中正之道。柳宗元在《时令论》中说:“圣人之为教,立中道以示于后,曰仁、曰义、曰礼、曰智、曰信,谓之五常,言可常行者也。”五常之中,基本的是仁义两项。他在《四维论》中说:“圣人之所以立天下曰仁义。仁主恩,义主断。恩者亲之,断者宜之,而理道毕矣。蹈之斯为道,得之斯为德,履之斯为礼,诚之斯为信,皆由其所之而异名。”可见,柳宗元的道德认识就是以五常为规。

2.诫惧忧道――道德情感

柳宗元作《诫惧箴》,说“祸至后惧,是诚不知,君子之惧,惧乎未始。”意思是说祸患临头才害怕,这是不明智的;君子在祸患发生前,就知道提高警惕。一些人干丑事、坏事,往往有前惧早畏与后惧晚畏之分。善于前惧早畏的人,一般当自己的恶念萌发之时,或当自己的恶行实施,或畏于人知,或畏于法纪,立马排除恶念,中止恶行,这样,可使自身及时跃出泥潭,避免无力自拔,避免付出高昂的代价。

柳宗元作《忧箴》,说“所忧在道,不在乎祸”。这表明了他抛开个人的得失,一心只为“行道”的思想。《忧箴》中还以“有闻不行,有过不徙;宜言不言,不宜而烦;宜退而勇,不宜而恐;中之诚恳,过犹不及。忧之大方,惟是焉急”,说出了值得忧愁的几件事。

3.植志笃道――道德意志

立志对行道非常重要,是能否成为君子的关键。柳宗元说:“君子学以植其志,信以笃其道”(《送薛判官量移序》)。柳宗元自己是立志信道的人,实际上,他少年时就树立起宏伟的志愿,他在《答贡士元公瑾论仕进书》中写道“始仆之志学也,甚自尊大,颇慕古之大有为者”,又在《送娄图南秀才游淮南将入道序》中说“夫形躯之寓于土,非吾能私之,幸而好求尧舜孔子之志,唯恐不得,幸而遇行尧舜孔子之道,唯恐不慊。”

4.行本诚先――道德行为

柳宗元非常重视道德行为。他认为作家从事写作的首要条件,是必须有好的行为和品德。“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这里不单指个人道德行为,同时是指坚持一定的政治理想和伦理道德的各种行为活动。

三、德育的原则与方法

1.方中圆外,经权结合

柳宗元在《与杨诲之书》中说“吾故欲方其中,圆其外,今为足下作〈说车〉,可详观之。”然后在《说车赠杨诲之》》中把个人立身处世比喻为一辆“任重而行于世”的车,且说“中不方,则不能载;外不圆,则窒拒而滞。方之所谓者箱也,圆之所谓者轮也。”要求做人既要有原则,又要灵活。换一种说法,就是要做到经权结合。

经也者,常也;权也者,达经也。皆仁智之事也,离之,滋惑矣。经非权则泥,权非经则悖……知经而不知权,不知经者也。知权而不知经,不知权者也。偏知而谓之知,不智者也。偏守而谓之仁,不仁者也。知经者,不以异物害吾道,知权者,不以常人怫吾虑,合之于一而不疑者,信于道而已者也。(《断刑论下》)

这段话的意思是:经,是常规,权,是实现经的手段。都是为了达到仁和智。把经和权割裂开来,那就十分糊涂了。没有权的经是拘泥的,没有经的权是背理的……懂经而不懂权,并不是真懂经。懂权而不懂经,也不是真懂权。

在这里,经就是原则性,权就是灵活性。道德实践要遵守一定的原则,否则就谈不上道德,但实践中遇到具体情况时也要求一定的灵活性。只有经权结合,才是真正的知经又知权,才符合大中之道。

2.韬义服和,刚柔兼济

柳宗元在《佩韦赋》中说“执中而俟命兮,固仁寿之善谋……故曰:纯柔纯刚兮,必削必薄。纯刚纯强兮,必丧必亡。韬义于中,服和于躬,和以义宣,刚以柔通。守而不迁兮,变而无穷,交得其宜兮,乃获其终。”主张纯柔弱或纯刚强都是片面的,不会长久,应该刚柔兼济,避免偏向。这实际上是一种中和思想,符合儒家一贯的“中庸”论。

3.学焉至道,周乎志艺

柳宗元认为,有道的君子并非天生而就,而是后天学习而成。他说:圣人之道,学焉而必至(《送从弟谋归江陵序》)。他学习非常勤奋,即使在疾病缠身的时候也不忘读书,有言为证“仆近求得经史诸子数百卷,常候战悸稍定时即伏读,颇见圣人用心贤士君子立志之分”(《与李翰林建书》)。又要求君子在艺能方面具备相当的条件。他在《送元秀才下第东归序》中说:“周乎志者,穷踬不能变其操,周乎艺者,屈抑不能贬其名。其或处心定气,居斯二者,虽有穷屈之患,则君子不患矣。”

4.要有乎内,而饰乎外

柳宗元主张作人要内有德才,外有文才;作文要内有思想性,外有艺术性。他在《送豆卢膺秀才南游序》中说“君子病无乎内而饰乎外,有乎内而不饰乎外者……”

有了德才,还需要去表现。只有磨练掌握了真才实学,又把它很好地发挥了出来,这样“有乎内”,还“饰乎外”,形成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就可以达到圣贤所看重的理想境地。

柳宗元对德育的诸方面都有所论述,可见他的德育思想也是比较丰富的。

参考文献:

[1]黄立志.论中国自然主义教育思想.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4):13.

[2]杨荣春.柳宗元的教育思想.华南师范学报,1981,(4).

[3]王元湖.柳宗元的教育思想.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83.

柳宗元的作品范文第3篇

故国名园久别离,今朝楚树发南枝。

晴天归路好相逐,正是峰前回雁时。

【前言】

《过衡山见新花开却寄弟》是唐代诗人柳宗元作品,创作于公元815年(元和十年)。诗人当时路过衡州,写给弟弟柳宗直,促其启程返乡。

【注释】

⑴题解:陈景云《柳集点勘》云:“味诗意盖已北还,而弟尚留永,故寄诗促其行耳。以《寄从弟宗直文》参证,似所寄即宗直也。”按柳宗直随柳宗元贬永州,后又随贬柳州。公元815年(元和十年)病故,比柳宗元还早逝四年,终年仅33岁。过衡山:永州在衡山之南,北归必经。却寄:返寄。却: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却,犹返也。此由退却之本义引申而来。”如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⑵故国名园:指长安。柳宗元生长于长安。

⑶楚树发南枝:《白氏六帖·梅部》:“大庾岭上梅,南枝落,北枝开,寒暖之侯异也。”

⑷峰前回雁:《方舆览胜·衡州》:“回雁峰在衡阳之南,雁至此不过,遇春而回,故名。”柳宗元于公元815年(元和十年)正月北归,至衡州,正是雁北归的时节。

柳宗元的作品范文第4篇

“八司马”当中,有两个是有名的文学家,就是柳宗元和刘禹锡。柳宗元擅长散文,刘禹锡善于写诗,两个人又是很要好的朋友。这一回,柳宗元被派到永州(今湖南零陵),刘禹锡被派到朗州(今湖南常德)。永州和朗州都在南边,离开长安很远,那时候还是荒僻落后的地区。要是换了一些想不开的人,心情是够难受的。幸好他们都是很有修养的人,他们相信自己的作为是正直的,失败了也不那么懊丧。到了那里,除了办公以外,常常游览山水,写写诗文。在他们的诗文中,常常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也反映了一些人民的疾苦,像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就是在永州写的。

两个人在那里一住就是十年。日子一久,朝廷里有些大臣想起他们来,觉得这些都是有才干的人,放在边远地区太可惜了,就奏请宪宗,把刘禹锡、柳宗元调回长安,准备让他们留在京城做官。

刘禹锡回到长安,看看长安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朝廷官员中,很多新提拔的都是他过去看不惯、合不来的人 ,心里很不舒坦。

京城里有一座有名的道观叫玄都观,里面有个道士,在观里种了一批桃树。那时候正是春暖季节,观里桃花盛开,招引了不少游客。有些老朋友约刘禹锡到玄都观去赏桃花。刘禹锡想,到那里去散散心也不错,就跟着朋友们一起去了。

刘禹锡过了十年的贬谪生活,回到长安,看到玄都观里新栽的桃花,很有感触,回来以后就写了一首诗: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刘禹锡的诗本来挺出名,这篇新作品一出来,很快就在长安传开了。有一些大臣对召回刘禹锡,本来就不愿意,读了刘禹锡的诗,就细细琢磨起来,里面到底有什么含意。也不知道哪个说,刘禹锡这首诗表面是写桃花,实际是讽刺当时新提拔的权贵的。

这一下子可惹了麻烦,唐宪宗对他也很不满意。本来主张留他在京城的人也不便说话了。刘禹锡又被派到播州(今贵州遵义市)去做刺史。刺史比司马高一级,似乎是提升,但是播州地方比朗州更远更偏僻,那时候还是人烟稀少的地方呢。

刘禹锡家里有个老母亲,已经八十多岁了,需要人伺候:如果跟着刘禹锡一起到播州,上了年纪的老人受不了这个苦。

这可叫刘禹锡太为难啦!

这时候,柳宗元在长安也呆不住了,朝廷把他改派为柳州刺史。柳宗元得知刘禹锡的困难情形,决心帮助好朋友。他连夜写了一道奏章,请求把派给他柳州的官职跟刘禹锡对调,让他到播州去。

柳宗元待朋友一番真诚,使许多人很受感动。后来,大臣裴度也在唐宪宗面前替刘禹锡说情,宪宗总算答应把刘禹锡改派为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以后,刘禹锡又被调动了好几个地方。过了十四年,裴度当了宰相,才把他调回长安。

刘禹锡重新回到京城,又是暮春季节。他想起那个玄都观的桃花,有心旧地重游。到了那里,知道那个种桃的道士已经死去,观里的桃树没有人照料,有的被砍,有的枯死了,满地长着燕麦野葵,一片荒凉。他想起当年桃花盛开的情景,联想起一些过去打击他们的宦官权贵,一个个在政治争斗中下了台,而他自己倒是顽强地坚持自己的见解。想到这里,他就又写下了一首诗,抒发他心里的感慨,诗里说:

“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柳宗元的作品范文第5篇

由于学习的兴趣不断降低,许多学生对文言文的掌握并不理想。如果能把比较阅读的教学方法引入文言文教学,帮助学生归纳、整理,就会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蒲松龄与柳宗元堪称是妙笔生花的艺术大师。仔细观察分析他们作品中貌似不同的生活画面,我们会发现,其实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本文就以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狼》和下册《黔之驴》两篇文章作分析对比,探讨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通过比较阅读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一问题。

一、 作品本质分析

1.情节相似

《狼》讲述的是一个屠夫机警地杀死两只贪婪狡诈的恶狼的故事。《黔之驴》讲述的是一只老虎精心策划了一场吃掉“神”一样对手的驴子的故事。从概述上讲差距很大,可本质上差别并不大。文章开始我们能看出故事的主角都对他们的对手充满恐惧,但最后主角都胜利了。屠夫是从防守转到进攻,一举消灭两只狼;而老虎是从试探性的进攻转换成实质性进攻,吃掉了“神”一样的对手。这种结果都符合国人的“邪不胜正”传统习惯。

2.写作手法与主题形象相似

两篇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面对强大的对手,善于斗争者就一定能取得胜利。屠夫看到狼的时候是这样写的,“屠大窘,投以骨。”起初想以德服人,怎奈两只狼是贪得无厌的,最终屠夫丢掉了一切幻想,拿起扁担抽出刀与狼搏斗并将其击毙。老虎呢,在林间看见一只驴(庞然大物,以为神),也是先生畏惧,机警试探之后躲起来观察对手,最终也是“咬其颈,食其肉”。这两篇课文对现在生活优越的青少年来说有着很强的教育意义,他们缺乏的就是一种敢于斗争的精神。其次,再看形象描写,两篇课文尽管篇幅较小,却成功地塑造了鲜明人物(动物)形象。从屠夫身上的生活气息到对老虎的细腻描写都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虽然主角是两种,但两者身上的共同点很多,如机警、勇敢等。他们遇到了看似强大到不可战胜的敌人时没有退却,相反,靠着自身的智慧和耐心战胜了敌人。

3.细腻独到的心理描写

在《狼》一文中,我们能看到“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以及“狼假寐”等。而《黔之驴》中分别出现了“终不敢搏”、“慭慭然,莫相知”、“虎因喜”等。在这些细致的心理表述中,我们不光能看见屠夫的各种心理变化,也会发现原来老虎也这么可爱。此外两篇文章还用动作描写来揭示主角的内心。细致地描写出老虎由试探到击毙对手以及屠夫由妥协到反抗的过程。同时,文言文中最讲究的就是炼字,这两篇课文也不例外。《狼》这篇文章中的“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等描写都耐人寻味。《黔之驴》中“稍出近之”、“断其喉,尽其肉”等诸多描写也是十分的精彩。

二、 同等的思想感情与表达形式

这两位作者相差千年,一位在唐朝一位在清朝,为什么思想情感却这么相似呢?这就要引导学生们去自主探究。通过翻阅资料,我们发现这和两个人身处的环境有着莫大的关系,同时又与他们各自的性格和经历相联。两个人都处在封建社会,比较了解民生疾苦,也都敢于表达个人见解。从个人经历上讲,蒲松龄有些悲惨,早年成名历次考试却不高中,最终只能做私塾先生。柳宗元考中进士但因参加了永贞改革而仕途不顺,屡次遭贬最终客死异乡。相似的经历与命运注定了他们拥有相似的情感。

其次,蒲松龄与柳宗元为什么都要写这样的寓言故事呢?这也是与其所处的时代有关。蒲松龄生不逢时,恰逢满清大搞“文字狱”,很多东西不能写,蒲松龄只能写写狐怪小说慰藉自己;柳宗元久参政治,对当时的政治环境与政治倾向十分的不满,又不能明说出来。两个人都有一种欲说不能的苦楚,所以只能用寓言故事的形式来发泄,借以表达自己的思想。

由此可以看出,两个人都是绝世才华却身处逆境无以伸展,蒲松龄写《聊斋异志》被朋友称为不务正业,临死还大呼自己一事无成。柳宗元虽有《柳河东集》却也不过是后世给冠以的美名。从文章性质来看,蒲松龄开创了古代鬼怪小说的传奇体,并成为巅峰之作。而《柳河东集》也开创了柳宗元独一无二的写作意境。

相关期刊更多

柳钢科技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柳钢技术中心柳钢科协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解放军医药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