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据统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国家统计局今年拿出2007年全国新的城镇职工工资数,私营企业员工的工资数据首次纳入统计。预计人均城镇职工工资新数字将比以往大幅降低。
不管统计数据最终能否公布,私企员工工资数据首次纳入城镇工资统计,其本身就是一种进步。无论是以前的“高”,还是现在的“大幅降低”,其实都无法改变国民真实的工资境况。只不过,这一小步可以让统计更科学、理性的反映现实境况。不可否认,在以往的好多关系国计民生的数字统计中,经常是“选择性统计”,比如全国职工工资统计,就业失业率统计,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等,都将下岗职工,自由职业者,个体经营者以及农民工等国民群体排斥在外。这种“选择性统计”,虽然可能会得出一个体面、好看的人均数字,但是也往往导致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等统计数字的“虚高”,难以科学、真实地反映现实情况,从而对科学决策和公共政策的制定产生误导。
更为重要的是,“选择性统计”并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枯燥的数理统计问题。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贝克尔在其《歧视经济学》中强调:“歧视在经济上不仅对那些受歧视的人有害,而且对实施歧视的人也同样有害。”能否实现“全民统计”关涉国民权利认定和国民待遇惠泽。将一部分国民排斥在统计视界之外,可能意味着淡出公共政策的关爱范围,可能意味着农民工等弱势群体一如既往的处于“少人关心少人问”的尴尬境地,意味着城乡二元结构樊篱的打破更为举步维艰,意味着长久以来的“歧视性统计”难以得到改变。因此,这种“统计歧视”与当前科学发展观及建设“和谐社会”的主基调是格格不入的。
总之,私企纳入城镇工资统计是一种进步。但仅仅只是一小步。下岗职工,自由职业者,个体经营者以及农民工等国民群体,依然不在统计范畴。工资统计如此,就业统计如此,几乎所有的关系国计民生的统计数字,基本上还都是如此。因此,我们期待公共管理部门能够正视现实,顺应民意,及早改变统计口径和统计方法,早日实现“全民统计”,使全民皆享数据统计“国民待遇”成为现实。
(摘自《法制日报》)
关键词:项目教学;数据统计;课程设计
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载体,基于高职学生学习时间和学习能力的有限性,有效的高职课程直接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目标的实现,从而使高职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以期培养学生完成具体任务的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岗位群对口的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型人才。
一高职《数据统计》项目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高职学生在将来的工作生活中离不开与数据,统计是关于数据的科学,是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因而统计是高职学生认识社会的捷径和有效手段,是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大类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数据统计》(原统计学基础)课程开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读懂并解释常见统计公报,能对基本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并解释。在传统学科课程教学中,经常出现以下现象:第一,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离不开公式和数据,而高职高专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学习情绪化较强,基本概念、公式、计算等使大部分高职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第二,教学中部分知识与日常生活和学生的经验、需求缺乏联系,容易导致死记硬背,使学生难以学以致用;第三,学生按知识的逻辑学习统计基础理论知识之后容易遗忘。这些现象的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的学科课程教学《数据统计》,教学中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的联系没有建立起来,教师“教”了,学生“学”了,但学生难以具备对基本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并解释的能力。面对高职《数据统计》学科课程教学中教学与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存在的矛盾,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问题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建立起工作任务与教学内容的联系。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只有当一个人已有的知识无法解决他所面临的问题时,真正的学习才会发生。根据这一观点,《数据统计》课程“教”的设计应该从如何给高职学生一个他目前无法解决的工作任务开始,而项目课程就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可以使职业教育课程从抽象化、概括化、普通化层面走向情境化、具体化、现实化,即高职《数据统计》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将知识点融入项目教学中,让学生在与工作任务的联系过程中学习知识,边做边学,培养学生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使理论服务于实践,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按照项目课程开发要求,高职学生学习的统计课程名称直接采用“名词+动词”的任务表述方式来表述,以突出任务特色,明确反映出该门课程的学习目标[1],采用“数据统计”作为课程名称以取代传统的“统计学基础”。
二高职《数据统计》项目课程设计的思路
学生真正要学习的内容是任务,项目只是教学的载体,因此高职《数据统计》项目课程开发是以工作任务为起点,按照认识论的要求改造具体工作任务,形成课程教学项目,将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联系起来,将教学做合一,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体验任务逻辑,培养学生对基本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并解释的能力。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项目设计首先以数据收集、表述、分析、解释的工作过程为线索来进行,采用任务驱动、二元贯穿、“循环式”项目设计模式,根据数据的两个来源即原始数据和二手数据选取两类项目载体,剖析工作任务,分别选取二手数据收集项目和原始数据收集项目,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项目的实施进行数据的收集、表述和分析,并根据数据的表述和分析结果撰写数据分析报告;其次对于二元贯穿项目不能涵盖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采用“对应式”项目设计模式。通过教师与学生“教-学-做”达到教学目标。
三课程项目和模块划分
《数据统计》项目教学按统计工作流程开发课程,以5个实际的统计工作项目为载体,将数据的收集、表述、分析和解释贯穿整个课程,在每一个子项目当中,教师采用案例、任务分解、情景模拟等方法进行讲解和示范,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操等形式的学习掌握一个完整统计工作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最终形成数据处理能力,从而能够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数据统计工作。《数据统计》课程项目和模块划分见表1。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无论是一元函数的连续、导数、定积分,还是二元函数的偏导数、二重积分,亦或是“三重积分、曲线积分、曲面积分”其归根到底都是在讨论“极限”,而其中所有的积分考察的基本上都是“和式”的极限,因此积分的应用还要更加广泛。譬如每个定积分中都蕴藏着“和”的含义,即变化非均匀的函数f(x)从a“累加到b”,于是可以用于求“面积、体积、平面曲线的弧长”等等初等数学力所不能及的“非均匀的量”的问题。[2]本来,极限是“无限逼近,永远达不到”的非常局部的概念,可是由它的思想和方法却衍生出求“面积、体积”等整体的概念,于是,点点相连,点扫成线,线扫成面,面扫成体,连绵不断,无穷无尽!点扫成线的同时“累加”起来变成线的长度,线扫成体的同时线的长度“累加”起来变成面的面积,面扫成体的同时面的面积“累加”起来变成体的体积,这样的“累加”都是通过不同形式的特殊的极限——积分这一有力的工具达到的。本来一些看起来不相关的数学概念,应用了极限的思想和方法后,可以变局部为整体,变无关为相关。[3]因此,笔者联想到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是当年先生的忧国忧民之言,而这又何尝不是极限的思想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呢?
作者:石丽 单位: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海燕等.微积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关键词]数据统计分析;煤炭销售;应用
所谓的数据统计分析,是以现代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对相关的数据进行收集汇总,然后根据需求对这些数据进行不同方式、不同范围、不同深度的统计和分析,以从中获取到有价值的信息。当前,全球各行业领域都开始认识到了数据统计分析的重要性,并将其应用到了社会生产、建设当中。
1数据统计分析在煤炭销售中的重要性
煤炭销售是煤炭企业实现价值、获取利润的一个主要途径,同时涉及煤炭销售的相关数据也非常之多,以往这些数据只是被简单的用作反映煤炭销售业绩,为企业的核算等提供基础信息等,对于未来的销售工作没有任何的参考、指导作用,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其一是受技术条件的限制,其二是受思想认识的限制。当前,在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对与煤炭销售相关的数据进行大量的收集汇总,根据需求快速的对其进行统计分析,这不仅仅能够简单的反映出煤炭销售业绩、为核算提供基础信息,更能以客观数据为基础,对销售前景进行预测,发现销售工作当中各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为销售工作提供决策参考,这就可以提高煤炭销售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促进煤炭销售业绩的提升,增强煤炭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获得更高的利润,这对企业在现代市场当中的长远、稳步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因此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认清数据统计分析在煤炭销售中的重要性,并加强研究、探讨及应用。
2数据统计分析在煤炭销售中的应用
2.1扩大数据来源
数据统计分析在煤炭销售中的应用首先需要有大量的数据作为基础,所以煤炭企业必须得要扩大数据的来源。在这里企业应当认识到,煤炭销售数据统计分析不只是需要与销售直接有关的数据,其他的一些间接性数据也应当被纳入到煤炭销售数据统计分析中来。因为在实际的销售工作当中,可能多个部门都会对销售情况造成影响,这些部门看似独立,但实际上都与销售工作存在间接的联系,为此企业在煤炭销售数据统计分析的过程当中,应当将这些部门的相关数据纳入进来,对数据来源进行扩大,形成“大数据”效应,使数据更加的完整,更加具有系统性,这样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企业才能从中获取到更加全面、更加准确的信息,以更好的指导煤炭市场销售工作开展。另一方面,为了掌握市场的整体情况,还应当将外部相关的数据纳入进来,内外结合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进一步适应市场现状。
2.2完善煤炭销售数据统计分析体系
煤炭销售数据统计分析体系直接关系着统计分析的质量和有效性,为此煤炭企业必须要对煤炭销售数据统计分析体系进行完善。该体系应和煤炭企业的员工考核密切相关,以约束以激励的双重效果的体现为目的。在煤炭销售统计结算中,煤炭企业的整体销售情况应该基于销量、煤炭结算收入与运费、煤炭质量等指标进行全面了解。煤炭销量统计和煤炭结算清单关系密切,必须要保管好原始数据,不断核实统计情况。在煤炭质量方面,不但要对商品煤、原煤的质量情况进行计算,还需要质量台账,包括各类型的客户、各批次的、不同类的煤种,然后对各自的价格、收入以汇总的方式进行分析。在煤炭结算收入中,核算各自既要包括合同价格,还需要和财务部的数据进行对接,管理好台账,保证企业经济效益。在煤炭结算运费中,台账的详细必须包括车辆的使用、路运、存场,甚至还要综合对比分析煤炭产量、各品质的销售以及盈亏情况等等,并将相关的结论反馈给相关管理者,为销售工作的精细化打下基础。但是,煤炭销售统计体现还需涉及到统计的全面性,比如员工考核之类的和销售指标相关的也应体现在体现中。当煤炭销售数据统计分析体系完善了,煤炭企业的员工积极性才会更高[2]。
2.3实现按需统计分析
煤炭销售数据统计分析工作不应当是一个程式化的过程,而应当要具有动态性、针对性,要能够针对当前的市场发展情况、发展需求进行按需统计,这样才能为煤炭销售工作提供最有价值的参考、指导。这要求煤炭企业应当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考虑到宏观的煤炭市场现状,如国内外的市场需求、供需关系以及竞争情况等,要能够从整体上认清、把握煤炭市场的变化、发展动态。当然,要想分析得出这类型的信息,必须要有真正的大数据支持,从各种途径获取各类与煤炭市场相关的数据,如行业报告、国家统计等等,这样才能够尽可能真实的了解到市场现状;第二,由于企业的市场战略规划、安排,所有煤炭销售工作在不同的时间段可能有着不同的要求和关键点,针对这样的情况,企业的统计分析工作必须要根据要求和关键点有序的展开,尽量高效获取对当前销售工作有利的信息;第三,重点分析获取敏感信息,在煤炭销售工作当中,有一些数据信息是非常敏感的,也非常受企业的管理层重视,因为这些数据信息往往对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规划都有着影响,如某时间段的销售平均数、同比增长速度、市场销售趋势预测等等,这些数据往往是相当重要的,所以必须要做到准确和及时、动态的更新[3]。
3结语
在当前的煤炭销售工作当中,煤炭企业应当加强对数据统计分析的研究、探讨及应用,从中获取对煤炭销售工作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指导煤炭销售工作的开展,以提升煤炭销售业绩,保障企业的市场发展。
作者:汪红霞 单位:西山煤电屯兰选煤厂
参考文献
[1]米子川,姜天英.煤炭大数据指数编制及经验模态分解模型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6(8):71-77.
关键词:烟霾天气;数据分析;形成原因;空气污染
中图分类号: P45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06.048
2013年~2015年,长春市发生了几次持续时间长、级别严重的雾霾现象。由于雾霾天气对人们的健康、生活、安全出行都造成了严重影响,引发人们对这种天气的关注。在气象中,雾与霾的定义和形成原因有很大差别。雾是大量微小水滴浮游于空中,是自然现象。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悬浮在空中,是人类活动造成的细颗粒污染。在2014年地面观测业务改革中取消了烟雾(大量的烟存在空气中)这种天气现象,只用湿度界定雾霾现象,但在东北,烟和霾这两种天气都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更能代表空气污染程度。
文中统计了2006年~2015年长春市气象探测中心地面观测和大气成分观测资料,分析了烟霾天气日数、时数及其年、季、月的变化及其形成原因,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1 数据统计与分析
1.1烟霾天气的年变化特征
由图1可见,除2008年、2012年外,烟霾天气日数及日平均时数呈增长趋势。2008年我国举办了第一届夏季奥运会,制定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加大了环保力度。2012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执行了更严格的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政府采取的相应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空气质量。而2013年开始长春市建筑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特别是“两横三纵”快速路工程,地铁一号线和二号线等大规模工程建设,施工中产生大量扬尘,使空气质量承压。
1.2 统计2006年~2015年烟霾天气各月出现日数
冬季出现最多,秋季次之,四季分别占总日数的百分比:冬季59.2%、秋季27.3%、春季11.7%、夏季1.8%。各月中1月烟霾天气出现日数最多,12月次之,6月、7月、8月、9月份出现较少,1月占总出现日数的百分比为27.4%,12月为20.4%。因为长春市每年从10月25日至次年4月10日为供暖期,燃煤用量激增,污染物排放量随之加大,气象条件也不利于污染物稀释与扩散。尤其是12月、1月两个月温度最低,发生逆温次数最多,而大气稳定度以稳定为主,一年中一半的烟霾天气产生于这两个月。值得关注的是,2014年和2015年10月及11月烟霾天气的出现日数已超过或与本年的12月及1月日数持平,由此可见,近两年烟霾天气的形成确与秋季燃烧秸秆有很大关系。
1.3 其他统计
统计了长春市烟霾天气一日出现时间超过6小时的日数和连续时间超过6小时的出现次数,除了2008年、2012年外,其余年份在逐年增长。特别是2013年~2015年烟霾天气日数中有超过30%的天数的一日烟霾出现时间超过6小时。烟霾现象出现时间异常概率(即不在7时与18时人们日常活动频繁的时间出现及延续),2006年~2015年分别占本年度的12.7%,10.2%,5.4%,15.9%,29.2%,26.1%,12.5%,22.7%,32.8%,48%,除2008年、2012年外也呈增长趋势。2006年~2015年长春市煤炭消费量、工业总产值、建筑业总产值、机动车保有量各项数据都呈逐年增长趋势,与烟霾天气日数变化无显著相关性。统计数据表明,2014年煤炭消费量、工业总产值、建筑业总产值、机动车保有量分别是2006年的2.1倍、4.8倍、3.8倍、2.4倍。这些数据说明烟霾天气持续时间在加长,强度在加剧,是各种影响共同作用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2 结论与讨论
由以上统计数据可见,长春市的烟霾天气呈增长趋势,持续时间在加长,强度在加剧,治理空气污染已刻不容缓。长春市政府在治理空气污染方面逐年在加大投入和治理力度,但影响不十分明显。2008年、2012年烟霾天气少,而2013~2015年烟霾天气增加可见,大环境及国家政策指引对空气污染起决定作用,要想有效治理空气污染,从国家到地方都要加大力度。我们可以吸取外国的先进经验,建立严格和完善的环境法律体系和完整有效执法。
烟霾天气的形成,一定的气象条件是空气污染的直接诱因,而污染源是造成空气污染的根本原因。类似的气象条件可能出现过多次,但只有2013年1月、2014年10月、2015年10~11月出现了持续时间长、级别严重的烟霾现象。2013年是因为冬季采暖期,2014年和2015年是因为秋季秸秆燃烧,那我们就应该从源头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一方面,发展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逐步淘汰小型燃烧锅炉,尽量用低硫、低灰煤。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如风能、生物质燃料等。另一方面,在禁止燃烧秸秆的同时,政府应疏堵结合,加大对禁烧农户的财政补贴力度,同时找到处理秸秆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并为其相关的企业及技术研发在政策上予以支持,这样才能标本兼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倡导所有的企业“以用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企业的发展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有必要不断增强企业的精确化管理和精确化营销。报表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不仅是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有效的手段之一,也是企业单位决策的重要依据,在企业单位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也是信息化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报表的种类繁多、形式复杂多变,给计算机的实现带来一定的麻烦。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格式,需要重新改写程序,通常需要为每一格式的报表定制编程,使得成本很高并且不具有灵活性。所以企业单位中数据统计分析报表系统的设计一直是研究开发人员的重点研究的问题。
报表情况概述
(一)报表的定义理解。报表,就是将内容信息(一般是数据、文字、图片等)以某种形式组织起来,并将组织结果呈现出来的文件。只要是做数据的呈现,无论数据存在于文本文件内、Excel文件或者是在数据库之内,只要可以将它呈现出来,打印输出格式化的数据信息,就是一份报表。报表作为一种信息组织和分析的有利手段,在各行各业都应用广泛,是信息浏览、分析、打印的有利工具,也是企业信息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二)报表的分类。按格式可以分为静态格式和动态格式。静态格式报表是由政府等管理组织制定的,格式固定而且复杂,格式与数据来源在开发时就已经固定,在使用时不需要改动,通过开发环境的自带报表组件、应用程序、第三方控件实现,比如财务报表等。动态格式报表数据量较大,数据和格式需要经常变动,用户需要自由定义,所以要有变通性和通用性,比如统计报表等。
(三)报表的构成。无论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报表都是由表头区、标题区、表体区及表尾区四个区域组成的。
(四)报表的内容。报表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静态不变的框架结构,即表头区、标题区、及表尾区,这些结构在一段时间内是不会改变的。另外一个是动态的数据,指将数据库内容,经过计算、查询及综合动态的操作,写入到表格中的相应位置。
数据统计分析报表的重要性
向企业的领导和决策部门提供高质量的、准确的、及时的数据统计分析报表是企业数据管理部门的职能。提供高水平的数据统计分析报表是数据经过深加工的最终产品,是统计数据、分析研究的有机结合,为企业领导和决策部门提供优质的服务,是他们分析经济运行态势,制定宏观决策和长远规划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在计算机辅助技术迅速发展,世界市场动态多变,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各种新概念新模式不断涌现,企业开始朝着全球化、敏捷化、智能化、信息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传统数据统计分析报表中存在的问题
常规的数据统计分析报表主要通过纸质报表、Excel报表及专门定制的软件来呈现。而纸质的报表是最为常见的,大多企业的生产自动化的程度不高,计算机的应用不够广泛,工作人员接受创新事物的能力差等原因,所以大多的企业采用的是纸质的报表,数据的统计部门,根据需求手绘制定报表的格式,下发到其他的部门或者是生产的车间内,由部门的负责人或者是车间的管理人员按照要求填写所要的数据或者其他的指标性文字,再返回到数据统计部门。
Excel报表是在纸质报表上的一大进步,简化了纸质报表的很多程序。统计部门可以根据数据的要求在计算机上绘制电子表格,定义要求。通过网络下发到各部门和车间。数据的计算工作可以通过在计算机上引入公式完成。但是这种报表的统计分析工作还得通过统计人员手动汇总计算,统计分析形成最终的报表。
还有就是专门定制的软件,这样的软件并不是通用于所有的部门的,他们有着许多使用的局限性,例如制造企业的管理和设计软件能实现各生产部门的数据统计分析、形成制造业通用的报表,而不能灵活的完成其他形式的报表。
数据统计分析报表系统的设计
数据统计分析报表的设计最关键的环节就是报表的模板和报表的输出,下面就Excel报表模板及利用DDE通信、ACCESS数据库、OLE几种报表的输出方式探讨了数据统计分析报表系统的设计。
(一)利用Excel制定报表模板。通过运用Excel的制表功能,制定出不同的报表模板,不管是检定结果还是鉴定证书等样式的报表,每个报表的模板可以按照不同的数据需求,制定不同的结构,有报表格式、表头、表尾、框架等固定的部分。在制表的过程中由于计算机的智能会自动完成一些简单的合并、对齐、字号、字体等工作。但是对于某些非常复杂的表格编程,上述的自动化程序不起太大的作用,这时我们可以在制表之前就对表格的格式及公式定义做一些设定。这样,不仅减轻了编程与维护的工作量,还提高工作的效率。
(二)利用DDE通信来实现报表输出。Excel是办公必备的软件,也是人们最常用的表格、计算及统计的软件,它不仅查询、浏览的功能强大,而且其中内置的运算函数十分丰富,使用非常便捷。Excel在报表中应用,应用人员得心应手。动态数据交换是Windows平台中能够彼此进行交换数据与发送指令,是完整的通信协议之一。DDE方式的应用,使计算机中的各种程序通过动态数据交换的方式和MCGS来进行数据交换,是实现利用计算机中的资源对MCGS的功能进行扩充的方式,通过动态数据交换使程序读取MCGS数据库的数据,再依据要求把所读取的数据在Excel中显示出来,完成报表的输出。
(三)利用ACCESS数据库来实现报表输出。报表的制作通常是通过报表设计器或利用第三方的Activex的报表控件来实现。但是这两种方法都存在着这样那样不足:报表设计器只适用于制作一些不带有表格的报表,同时它必须与vB所提供的设计器进行结合使用,异常的麻烦;而利用第三方的Activex的报表控件来实现的,虽然相对简便,可以通过套用应用于多种的报表格式中,但是实用性较差,在实际应用中某些功能难以满足实际项目的要求。然而利用ACCESS数据库能解决上述的问题,利用MCGS数据库的访问功能,把采集到的现场数据输Access的数据库中,然后通过MCGS内部函数来调用已有程序,把Access数据库中的数据输入到的Excel的报表中,从而实现报表输出。
(四)利用OLE实现报表输出。它是一种对象连接和嵌入技术,是一种集成应用程序,是一种能够让用户共享各种不同程序的信息资源的技术。OLE技术可以将声音、图像、文字、影像结合于一体的。MCGS组态软件其本身的OLE功能可帮助用户在数据统计程序中十分方便地操作并读取组态软件所采集到的实时数据,从而制成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