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产品期货

农产品期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产品期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产品期货

农产品期货范文第1篇

农产品处于历史的低价区

能源和金属的代表品种在今年的五月份几乎同时创出历史的高价格,正当人们为商品超级繁荣的牛市而欢呼雀跃时,情况开始出现了一些改变:LME三月铜达到每吨8790美元的纪录后,开始了大幅回落,在一个月时间内最低下跌到6420美元,跌幅达到27%;黄金几乎在同一时期从每盎司730美元滑落到544美元,跌幅达到25%;原油走势相对平稳,但是在触碰到每桶75美元大关后就止步不前,一直在70-75美元之间徘徊。

相对于喧嚣的能源和金属市场,农产品期货在大宗商品期货品种里一直处于默默无闻的境况。

农产品包括的品种繁多,一部分是棉花、糖、咖啡、可可等农业商品,另一部分是大豆、玉米、小麦、大米等,后者从严格意义上说才是大宗农产品。今年以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的大豆、玉米和小麦期货市场波澜不惊。大豆价格自2005年10月以来一直在每蒲式耳5.5至6.5美元的狭窄区间内波动,玉米期货自去年末后,波动范围被限制在每蒲式耳2.2至2.6美元之间,小麦波动性历来不如上述两个品种,近两年的价格处于每蒲式耳3美元到4美元之间,一直没有形成大的趋势行情。(注:蒲式耳是一个计量单位,一蒲式耳在英国相当于36.268升,在美国相当于35.238升)

从以上农产品的长期历史走势来看,CBOT的大豆、玉米和小麦价格均处于价格区间的相对低位。与农产品低位徘徊的情况相比较,商品价格的标价货币――美元自2002年以来步入了下跌趋势。美元指数在2002年一度达到120的高点,但是在4年的长期下跌后,目前美元指数回落到85附近,这意味着美元已经在漫漫的贬值周期中跌去了30%。因此某些农产品价格按照相同购买力的美元衡量,已经接近历史的绝对低价。

农产品等待牛熊转化的时机成熟

这一状况是由以前农产品自身供过于求的基本面情况决定的,以大豆产品为例:世界上三个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净出口国依次是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以上三个国家在2005至2006作物年度均实现了大豆丰产。其中美国总产量为8399万吨,是历史第二高的产量;巴西预计产量在5600万吨以上,阿根廷预计产量在4000万吨以上,两国数据均为历史最高产量。

与创纪录的大豆高产相比较,世界对大豆的需求增长却较为平稳: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在前几年的需求高速增长之后,由于压榨产能过快放大造成产能过剩、压榨企业利润下降,因此逐步放慢了增长的步伐。2005年冬季以来,世界范围内禽流感疫情爆发,对欧洲、中国等主要大豆消费国的禽类养殖业带来了较大冲击,从而使得对大豆压榨产品、饲料主要原料――豆粕的需求不振。禽流感对养殖业和大豆压榨行业的消极影响直到今年春季末期才逐步消退。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农产品尽管存在着供过于求的悲观基本面因素,但是也潜伏着由熊转牛的炒作题材。

农产品的产量受天气因素的影响很大,尽管科技的进步特别是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使农作物的抗旱、抗虫害能力大幅提高,但是农产品在短暂的开花、结荚阶段的降雨和气温基本决定了当年作物产量。每年6-8月份的夏末是大豆、玉米的关键生长阶段,这个时期CBOT市场往往出现大行情的机会。美国已经连续几年在作物关键生长季节的天气良好,而历史上连续出现3、4年以上理想天气的情况很少见,于是人们纷纷猜测今年或者明年的天气可能会出现干旱,从而造成作物减产,扭转供过于求的不利局面。

今年春季禽流感的阴影逐渐散去后,压榨业和饲料业的需求迅速反弹,据海关统计,今年中国前5个月累计进口大豆174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1.7%,预计中国的需求仍会稳步的增长。在可预见的将来,作为商品市场繁荣的原动力――世界经济的增长仍然保持的良好态势,对农产品的需求也会伴随着经济的增长而稳步增加。

同时,由于原油、天然气产品价格在屡屡刷新历史纪录后仍保持着稳健的上涨走势,迫使各国政府在减少能源的消耗的同时,大力促进替代能源的开发和生产,利用农产品制造工业用酒精和生物柴油得到欧美发达国家的普遍重视和鼓励。因此,用于制造酒精的玉米和糖、用于制造生物柴油的大豆油和菜籽油的需求在逐步升温,并有逐步加速增长的趋势。据美国农业部(USDA)预测,2006/2007年度美国玉米用于燃料酒精生产的数量将达到5850万吨,较上一年度提高34%。有专家预测在2008年后,燃料酒精和生物柴油的需求将会出现爆炸性的增长。

投机热钱涌入农产品市场

尽管农产品的价格还未出现大的波动,但是从CBOT市场的持仓变化可以看出在平稳的价格波动下潜流暗涌。今年以来,大豆、玉米的净持仓刷新了以往的纪录,玉米持仓超过100万手,大豆持仓一度达到38万手以上,较2004年牛市顶峰时的持仓还要高出几万张。根据统计,今年以来金属市场的资金流出了10%,相应的农产品市场的资金量增长了15%。在涌入农产品市场的资金中,频频出现以指数基金为代表的大型资金的身影,而传统的活跃于商品市场的对冲基金则大量投资于玉米、豆油等替代能源商品,在上述商品总持仓的投入比例一度达到20%以上。

除了吉姆・罗杰斯和一大批指数基金、对冲基金看好农产品市场之外,一直以谨慎和稳健而著名的股神――巴菲特也被卷入商品市场的热潮中来。日前,巴菲特公开表示,大豆、玉米、小麦这类农产品并未出现泡沫,但金属和能源价格波动则太惊人。他拿灰姑娘的童话故事作比喻说:“明知道一到午夜12点,所有东西都会变回原状,但你还是想‘再跳一支舞吧’,现在大家都是这种心态。”巴菲特最近大肆抛售白银等金属商品,大量买入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橡胶、白糖等农产品,这也印证了他看好农产品的观点。近期,与商品期货市场关联日益紧密的国内沪深股市也出现了异动,农业板块G丰乐等股票出现了连续涨停行情,也许这仅仅是罗杰斯预言的农产品牛市的一次小小预演吧。

相关链接

你了解这些农产品期货吗?

大豆

我国大连商品交易所交易的大豆合约分为黄大豆1号和2号两个品种,二者合约标的物品质有所不同,其中豆一交易比较活跃。国内大豆期货主要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影响大豆期货价格的主要因素

大豆季节性供应。11月由于新豆开始上市,大豆价格不断下降,到1月份价格下降到最低,此后开始逐渐回升,正常年份每月以3%左右的速度上升;在减产年份,9-11月份大豆价格上升较多。所以大豆贸易最关键的月份是当年9月至次年1月,交易量大,价格变化也大,若不了解大豆的产需情况,风险也最大,同时,这几个月份对全年大豆价格起着主导作用,标志着价格变动趋势。

豆粕

豆粕期货是大连商品交易所的交易品种,其价格与大豆期货价格、CBOT豆粕价格都具有较高的相关性。通常豆粕期货与大豆期货的跨商品套利机会较多。

影响豆粕价格的因素

豆粕与大豆、豆油的比价关系:豆粕是大豆的副产品,每吨大豆可以制出0.18吨的豆油和0.8吨的豆粕,豆粕的价格与大豆的价格密切相关,每年大豆的产量都会影响到豆粕的价格。同时豆油与豆粕之间也存在相互关联,豆油价好,豆粕就会跌价,豆油滞销,豆粕产量就减少,豆粕价格将上涨。

豆粕价格变化的季节性因素:通常1月份大豆收获后的几个月份是豆粕的生产旺季,4-8月是豆粕的生产淡季,而豆粕的需求一般从3月份到10月份逐步转旺,在此期间,豆粕的价格波动会很大。豆粕价格还随豆粕主产区的收购、库存变化而波动。

小麦

郑州商品交易所小麦品种有2种,硬冬白小麦和优质强筋小麦,大多属于优质小麦。

其中优质强筋小麦价值较高,价格波动幅度大,对投资者和套期保值者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而且产量适中,价格活跃,适宜于期货交易。我国优质强筋小麦品质与美国、加拿大等主要小麦出口国的小麦品质接近,价格容易接轨,和国际期货市场容易形成互动。

农产品期货范文第2篇

业内人士表示,基于大豆、谷物近几年减产导致供需偏紧和市场资金有所青睐,预期农产品仍有走高趋势。

两利好支撑农产品

近一段时间以来,大宗商品期货“农强工弱”现象明显,前期跌幅较大的豆类油脂于上周一开始触底反弹。而商品龙头沪铜本周一大幅跳空低开,跌破前期震荡区间。相比工业品,农产品整体止跌企稳反弹迹象显著。

北京中期农产品分析师杨莉娜表示,国内油脂经过一轮季节性压力及基本面多空转换因素影响,10月份,农产品期价逐渐止跌企稳,开始构筑底部,震荡整理后有望进一步延续上行走势。

银河期货分析师梁勇表示,从当前的市场环境来看,国内商品依然延续“农强工弱”局面:一方面,由于农产品生产成本逐年提升,再加上大豆、谷物近几年减产导致供需偏紧将继续支撑农产品期价;另一方面,在经济大环境不乐观周期中,市场资金比较青睐下跌风险较小的品种。恰逢欧洲债务问题蔓延及美国经济数据不佳时,再加上农产品在供应量减少年景,作为生产成本型的商-品具有较好的抗风险性。

此前,美国农业部最新月度供需报告预计,美国大豆产量为28.6亿蒲式耳,高于市场预期1.01亿蒲式耳,同时高于9月份预计的26.34亿蒲式耳。对此,迈科期货农产品分析师王惠平表示,美国农业部在10月份作物供需报告给市场带来意外,此前由于美国干旱天气炒作,市场对美豆减产预期强烈,而新的供需数据提振了未来市场供应前景,全球大豆供应局面由此前供应紧俏,到对未来供应预期相对看好,豆类期价因此受到打压。

不过,梁勇表示,从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数据来看,美国大豆、玉米库存均处于历史低位,供应紧张的格局要在南美新粮上市前才能得到缓解。

“美豆减产已成定局,但顺利收获以及生长末期天气改善,令减产幅度低于了此前预期,一度引发了资金获利了结,不过,在明年南美豆上市前市场供应紧张格局将持续。”杨莉娜表示,马来西亚棕榈油10月以后将逐渐转入季节性减产周期,按照往年规律,棕榈油进入减产期后,若需求保持一定水准,将对稳定棕榈油期价形成正面影响。

相对于走势企稳的农产品,沪铜等有色金属表现较为疲软。分析人士表示,近期美元强势反弹、欧债问题持续恶化,期铜在这两大因素重压之下苦不堪言。

欧盟峰会上并未取得重大进展,更是激化了市场对欧债危机担忧情绪。此外,最新数据显示,汇丰中国10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为49.1,创下3个月以来新高;美国10月制造业PMI初值微升至51.3,9月终值为51.1,不过,欧元区10月Markit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跌至45.8,上月为46.1。一德期货分析师许可表示,中国、美国PMI数据表现尚可,但欧元区数据疲软以及全球工业需求前景的不确定性仍令金属承压。

年内有望企稳上涨

农产品期货范文第3篇

关键词: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成功经验;启示

一、美国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演变历程

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有超过100年的历史,它不仅是世界期货市场的发源地,还是现在世界上最古老、规模最大、最规范的期货市场,并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其它期货市场。

美国最先出现的期货市场孕育于美国中西部的芝加哥,到19世纪中期,芝加哥已成为美国国内农产品的主要集散地之一。在当时的现货市场上,谷物的价格随季节的变化经常波动,谷物收获的季节,大量的谷物充斥市场致使市场饱和,造成谷物价格狂跌,到了第二年的春天的时候,又出现粮食短缺,于是谷物价格狂涨,谷物市场一片混乱。建立长期稳定的供求定价机制成为了农产品市场的迫切需要,期货市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1848年出现的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是全球第一个期货交易所,它是由芝加哥82个谷物商发起并组建的,这时的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只是促进工商业发展的商会组织。1851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推出了第一个非标准化的远期合约交易,但是在交易过程中很多订单发生了违约,原因是期货合约仅依靠双方的信誉,难以按口头约定进行。为了降低订单的违约率,1865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推出了标准化期货合约,规定了交易单位、交割时间和地点等,同时为了避免期货合约违约还成立了结算公司,施行了“保证金”制度,规定保证金的比例为合约价格的10%,自此,严格意义上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形成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成为了现代意义上的期货交易所。

1972年的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完成了第一笔金融期货交易,期货交易所可以用7种货币进行交易了;1978年,纽约商品交易所完成了第一笔能源期货合约;1987年,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推出了期货电子贸易平台;2002年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由私人会员的组织架构变成挂牌上市交易的交易所,这是美国首例;3年后的2005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也变成了挂牌上市的交易所;2006年10月,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合并为芝加哥交易所集团。

2008年,在美国次贷危机中,农产品场外市场遭受了重大打击,但农产品期货市场得益于合理的产品设计、规范的制度和有效的监管,交易量不断提高,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据美国期货业协会统计,在2008年金融危机深化的7月和8月,期货成交量同比增长了26.6%,充分体现了其产品在引导现货交易、风险规避、稳定市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2010年开始,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更是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交易规模和交易量稳步提升,截止到2014年,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的成交量占美国各交易所总成交量的42%,总成交量为34.42亿手,同比增长8,9%。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会员总数达到2724人,并呈不断增加的趋势。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旗下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对全球主要农产品均提供期货商品交易,玉米、大豆、大豆油与小麦的全球价格通常都在芝商所的市场上决定。以领先139年的全球行业基准的小麦为例(如图1),自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于1877年推出小麦期货以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小麦一直都是全球行业的标准,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具流动性的小麦期货。从2011年开始,每天的交易量达到13万余吨,比第二大期货交易所高了近4倍,并超过欧洲最大合约的11倍,生产商、加工商、面粉厂及出口商继续依靠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小麦用于流动性,这对任何风险管理解Q方案极为关键。目前,全世界90%以上的谷物期货交易都是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进行的。截止到2016年10月,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谷物和油籽期货的日均成交量为885,256手合约,去年同期为885,012手合约,同比增长0.03%。

二、 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成功经验

(一)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联系紧密

期货市场的产生和发展与现货市场联系紧密,现货市场是期货市场发展的基础。在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中,现货市场的发展水平深刻地影响着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是在现货市场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地调整和完善而逐渐发展起来的。美国的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在商品质量、成本和价格等方面的联系密切,期、现市场信息传递效率很高,几乎所有的农场都有报价机,农场主既能看到即时的现货报价,也能看到最新的期货报价。

美国的农产品生产体系以高科技、高标准著称,早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就已经实现了机械化,美国有很多的大农场,农场面积一般都是几百公顷以上,有利于进行大规模的商品化生产,美国的劳动生产率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10多倍,美国还有非常完整的交通网络,公路、铁路、航空、航运都方便快捷,先进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和便利的交通运输设施,既可以满足期货标准化合约的要求,也可以使期货实物交割成本无限接近于现货交易成本,实现了农产品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无缝对接,助力期货市场的发展。

(二)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合约品种丰富

农产品期货市场是进行合约买卖交易的市场,合约的品种是期货市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农产品期货合约品种越丰富,农业覆盖范围越广,可以吸引的市场参与者越多,而市场上的参与者拥有更多的选择权,风险将可以控制在可驾驭的范围内,期货市场的功能得以发挥。自1865年美国标准化期货合约推出以来,农产品的种植规模和种类不断增加,期货市场上市交易的品种也不断丰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种类只有鸡蛋、黄油和土豆等为数不多的期货品种,但到二战后,火鸡、苹果、家禽、冷藏鸡蛋、铁、废钢和猪肚等期货品种都陆续上市了。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新农产品期货交易所在纽约、堪萨斯等地建立,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目前在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交易范围很广,基本上涵盖了各种适合期货交易的农产品,可以满足不同市场参与者的需求。目前,美国共有6家农产品期货交易所,农产品期货合约已达109种,是世界上农产品期货交易品种最多的国家,其中常见的上市交易品种有: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类期货;棉花、咖啡、可可等经济作物类期货;肉类、皮毛等畜产品类期货等。

(三)市场参与主体结构合理

期货市场上既有套期保值者也有投机者,二者缺一不可。套期保值者参与农产品期货市场,转移农业价格风险;投机者增加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流动性,提高交易效率。合理的市场参与者结构,既可以满足期货市场的正常运行,也可以提供足够的流动性,保障了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美国的农产品期货市场中,贸易商、个人、机构、企业、中介机构等都广泛的参与其中,从整体上来看,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参与者类型多样、数量众多,能够为期货市场带来丰富的信息,有利于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实现。美国期货市场中,机构投资者在农产品期货上的持仓比例达到了70%左右,可以大大增加期货市场的稳定性。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注册的市场主体主要为衍生品中介机构,其中包括: 业务机构,如期货佣金商、场内经纪商以及场内交易商;客户开发机构,如介绍经纪商和助理中介人;管理服务型中介机构,如商品交易顾问以及商品基金经理。2010 年11 月23 日, 为加强对参与掉期交易相关机构的监管,新增掉期交易商以及掉期交易大户两项注册类别。另外,美国的农民是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一类参与者,他们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农产品期货市场,有的农民直接进入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这类农民大约有1/10左右,有的农民通过合作社间接进入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这类农民大约有3/5左右。

(四)完善的制度和法律体系

公正、公平、公开的市场环境是期货市场有效运行的前提。完善的制度和法律体系可以为期货市场保驾护航,确保了信息的质量和流动性,在提高市场的透明度的同时,保证了交易的流畅、公平,使每个参与期货交易的个体利益都得到保护,避免遭到非法侵害,从而使期货市场能够健康发展。美国具有非常完善的期货市场管理制度和期货交易法则,早在二十世纪初期,美国就以联邦立法的形式管理期货行业,并颁布了很多法律法规,以保护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有序和公平,例如,从1924年起,就有联邦立法管理农产品期货行业。在期货交易过程中,政府也积极规范交易制度,出台多种相关法律,包括保证金制度,防止随意违约现象发生;结算制度,维护美国期货市场的完整性;交割制度,确保每一个都有同等的买入和卖出的机会;以及涨跌停板制度、持仓限制制度,还有1865年密西根州颁布的美国第一部合作社法。美国还具有完善的市场交易体系、银行系统支付,和基础设施配套保障等多方面的内容。根据现货市场不同的发展,美国的期货市场不断创新和调整期货市场交易规则和交割规则,以保证真实、客观地反映出作为期货市场基础的现货市场的情况,从而使期货市场的经济功能得以更好地发挥。

三、我国农产品期货的发展现存在的不足

(一)现货市场发育不完善

我国的期货市场是在现货市场还不发达、不成熟的基础上,由政府推动建立起来的,期货市场的发展遇到的阻碍很多。一方面,我国农业的现代化程度很低,机械化程度不高。很多农业地区基础设施薄弱,优良品种选育缓慢,农产品产量不高,以大豆为例,我国每年大豆压榨需求7000万吨,其中5800万吨来自国外(主要来自美国、巴西),大豆消费对外依存度达80%。另一方面,据有关统计,我国的农产品在采摘、搬运、储藏、加工等环节的损失率高达26%-30%,在物流环节的损失耗费达25%,和发达国家6%以下的损耗率相比差距很大,并且,农产品现货交易的仓储难、转运难等问题也急需解决。

(二)市场参与主体结构不合理

在国外,农产品期货市场发达的国家,各种形式的农民、企业和中介组织都积极参与农产品期货市场,而在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参与者中,则很难找到这些实体。我国的期货市场中投机者过多,套期保值者严重不足,截至2014年底, 中国期货市场投资者数量共计82.26 万户, 其中法人客户数为2.74 万户, 自然人客户数为79.52 万户,从持仓量来看,法人账户持仓量达718.53 万手, 占全市场持仓量的39.48%,自然人账户持仓量占全市场持仓量的60.52%。我国的机构投资者无论是数量还是持仓量所占比例都比较低,并且,作为农产品市场重要主体的农民,却很少参与期货市场。不合理的市场参与结构,使期货市场表现出明显的不稳定性,大户投机商很容易操纵市场,从而导致农产品价格的巨大波动,严重阻碍了我国农场品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

(三)市场监管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农产品期货市场体系缺少有序性和统一性,期货市场的法制化进程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时至今日,中国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来监管期货市场。随着农产品期货市场形势的变化,中国现行的《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及相关管理办法中的部分内容已经与目前的经济发展对农产品期货市场的需求不相适应。缺少法律的限制和监管的期货市场,必然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造成我国期货市场的投资风险偏高,投资者的利益很难得到有效的保障,而且,我国期货市场的运作机制也不完善,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范、不合理的地方。

四、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对我国的启示

(一)完善现货市场,加强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衔接

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其发达的现货市场,完善的现货市场体系、良好的流通秩序和市场信用程度是期货市场功能得以发挥的内在保障。从美国农业的成功经验来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在稳定农产品的播种面积的基础上,培育优良的农业品种,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另一方面,建设现代的交通运输网络,优化运输结构,减少运输环节,合理配置仓库、物流中心、配送后中心以及中转站和货运站的物流节点,提高车辆的运输效率,实行专业分工,发展社会化运输体系。并且,要打通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信息传输通道,建立省、县、市、村四级信息服务网络,改善农产品信息服务条件。

(二)开发新上市的品种,拓宽我国期货行业的辐射面

期货品种是期货市场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世界各大期货交易所都把开发和培育期货新品种,作为其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的首要问题。通过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经验,我们发现期货交易品种的数目多样化和结构的合理化是期货市场成熟的标志。美国期货新品种的推出只需向CFTC报备,无需经过监管部门批准,由此可见,我国期货品种的开发上市仍然有百倍以上的空间。我国应该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期货合约设计,适时推出新品种。对于市场化程度较高、价格波动较大、关乎日常生活的大宗商品,如果上市条件已成熟,应该尽快上市,拓宽我国期货行业的辐射面,为更多的农民提供规避农业价格风险的期货渠道。

(三)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引导农民利用期货市场规避风险

农民是农产品期货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农民广泛的参与农产品期货市场有利于期货市场的稳定和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农民合作组织可以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形成规模效应,能够降低单个农民参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风险。通过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经验,我们发现农民合作组织最能代表农民的利益,是农民参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有效渠道。当前,我国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很不完善,几乎没有农民参与农产品期货市场。我们应该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产品期货市场,丰富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参与主体,增强期货市场的稳定性。此外,还应有计划的对农户进行期货和相关知识的培训,让农民充分了解农产品期货的益处,学习并掌握农产品期货交易的规则和步骤,为进一步组织农民进入农产品期货市场打好基础。

农产品期货范文第4篇

我们认为这些风波和事件都和人为改变交易规则以及交割规定制度的缺陷有直接关系。当期货交易所交易清淡时,交易所为扩大交易量而放松交易规则,采取一些措施如降低交易保证金,降低手续费,扩大大户单边持仓量限制和扩大市场总持仓限制等。一旦市场启动,整体交易风险迅速膨胀时,交易所又不惜临时改变交易规则,包括增加保证金,提高手续费,缩小客户持仓量,协设平仓以至强制平仓等措施来控制风险。在交割环节上经常设置人为障碍,使得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脱节,导致价格扭曲。这样人为地频繁地变动交易规则、风险控制标准和交割标准,使众多交易者迅速实现盈亏转换,改变多空双方的力量对比,期货价格成为少数人投机者操纵的工具,以至人们称“期货”为“欺货”。典型的例子是“广联所豆粕事件”和“郑州小麦黑胚粒事件”。由于广联所对豆粕的水份、包装和申请套期保值的方式上作出了不切实际的规定,使大多数卖空者无法完成实物交割,并缩少了交割的范围与数量,导致风险事件发生。“郑州小麦黑胚粒事件”是在黑胚粒与不完整比例上设置人为障碍,小麦的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完全脱节,出现市场风险事件。

有鉴于此,前一段时间国家在清理整顿期间加强了期货的制度建设。首先,对交易所、经纪公司和交易品种等进行了清理,加强了监管力度,将原来的13家期货交易所保留了3家,品种减少到12种,目前成熟的、有一定交易规模的有4个。其次,有关部门弥补了管理上的缺位。2000年成立了中国期货业协会,建立“三级监管模式”。第三,完善相关条例和办法。出台了期货管理条例和四个管理办法,同时3个交易所在市场定位上以现货流通企业服务为目标,对商品期货的交易、交割等细则进行了重新的修改,有利于套期保值者加入。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制度逐步健全和完善对期货交易所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今年国内期货交易量稳定增长。从整个农产品基本供求关系来分析,经过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和近一、二年国家主动对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包括退耕还林、还草等)后,我国粮食及相关农产品的供求关系由供过于求转向供求平衡。农产品供求关系这种变化,主要是种植结构调整的结果,不同于自然灾害的影响,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显然农产品的供求基本平衡有助于农产品期货市场健康和稳定的发展。

另外,我国今年年底即将加入世贸组织。由于国内农产品市场实行关税保护,加入世贸组织这种保护会逐渐取消,因此农产品市场必然会受到国际市场的冲击。但是按照“关税配额管理”的优惠待遇,我国已取得五年的过渡期。在过渡期内,入世当年按规定需要进口小麦130万吨,以后逐步增长。这会使国际农产品期货价格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影响逐步增强。

目前,我们需要对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方向有一个深刻的反思。表面看来农产品期货市场是因为人为改变交易规则以及交割规定制度的缺陷造成投机过度,以及前一段发展过多过滥而导致国家进行治理整顿,但是深层次原因在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没有和农村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没有和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的转换联系在一起,因此它缺乏生命力。要振兴农产品期货市场,必须从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转换的高度来认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价格形成机制的转换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转换是从计划经济体制走向市场化。1978年以前农产品收购采取计划价格,即定购价格。从1979年起,国家多次大幅度上调农产品定购价格,调减农产品的派购基数,并提高超购加价的比重。1985年以后国家沿着计划价格——双轨价格——市场价格,逐步扩大市场定价的范围和程度。除少数原料性农产品由国家定价外,对绝大多数的购销价格都放开,但是粮食仍是双轨体制。一般地讲在农产品市场中,需求弹性的绝对值要比供给弹性的绝对值略微小一些,构成农产品市场的“蛛网不稳定条件”。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条件下,价格和供给量的波动会发散和放大,而我国农产品购销实行双轨体制,供给量的同样程度的波动,能使市场价格(不是定购价格)产生更大的波动。

首先市场价格影响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而定购价格一般地低于市场价格,不会影响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其次研究农民生产粮食的意愿时应该用种植面积而不是总产量。因为影响总产量还有气侯、自然灾害等因素。如果用总产量这个指标,就会得出供给弹性很大的错误结论。当粮食市场价格发生变动时,农民可以调整生产要素的余地是很少的,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劳动力剩余的国度里,劳动力投入不构成限制性因素,土地的调整范围不大,而种子、化肥、农药等投入变化也很少。所以农民生产活动对粮食价格变化反应是相当小的。目前粮食商品率只有35%左右,这与其他发达国家90%以上的商品率相比低很多,从而很容易形成市场的放大效应。当粮食生产减少3%,属于正常变化,那么农民在满足自己消费、完成定购任务,只有减少自由市场的供给量,幅度可达6——7%。假定粮食需求弹性为0.5,那么市场价格就会提高12%,价格变动幅度竟然是产量变动的4倍。因此走向市场的农民近切需要信息的指导。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农民的信息来源少,缺乏稳定的渠道,不能满足农民需求;二是信息不准确。一些不负责任的错误信息给农民、农产品加工企业带来了不少损失。

农产品期货市场能够克服现货市场价格的信息误导问题。现代期货市场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减少价格波动,稳定经济。期货市场上交易的都是要求在未来一定时间履约的期货合约。由于投机者的介入和合约的多次转让,使交易双方应承担的价格风险平均分摊到参与交易的每个交易者身上,减少了价格变动的幅度和每个交易者应承担的风险,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同时存在为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转移现货市场上的价格变动风险提供了有效手段。另一个是价格发现,期货市场上来自四面八方的交易者带来了大量的供求信息,标准化合约的转让又增加了市场的流动性,因此期货交易价格反映出众多交易者对目前乃至未来一定时间的供求关系的综合观点,同时又为现货市场提供了参考价格。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转换,是一个复杂的体制变迁过程。农产品市场放开后引发的价格巨大波动,使人们很容易认识到要建立宏观调控手段。但是由于计划体制的传统影响,这种宏观调控手段很容易演变成行政手段。我们最缺乏的是运用现代经济方法进行宏观调控。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比利用行政手段至少有两个优势:一是保护价格是由政府制定的,设计得再合理也不能够随时随地反映现实的供求关系。而期货市场中的履约价格,是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是交易双方对供求状况的预测,反映了实际价格走势;二是利用行政措施支持农业生产,国家每年要拿出大量财政补贴。利用期货市场虽然国家也在支付一部分资金用于套期保值或有关交易费用,但要少很多。因为其中一部分价格风险被期货市场中的投机者所承担。

目前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期货市场参与者都是农产品购销商、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及各种投机性的金融机构。几乎没有农民或代表农民利益的组织直接参与,大部分生产经营者不会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这样形成投机者所占比例过大,而套期保值者过小,使得期货交易脱离现货市场基础。由此导致交易所人为改变交易规则以刺激交易繁荣而形成一系列风险事件,国家不得不进行治理整顿。

我国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首先要设计好农产品期货品种。期货商品应当具有广泛的需求和用途,能够大量上市交易,有充足的市场供给和发达的现货基础。现在期货交易所热点集中在小品种。很容易形成投机过度。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有赖于培育现货流通量大的商品期货品种。大豆期货交易常盛不衰,在于有广泛的市场基础,有相适应的市场规模。否则将农产品当作一个概念来炒作,很难维持长期繁荣,象咖啡、红豆、绿豆等品种就证明了这一点。现在有2/3的市场投资者和农产区的政府希望增加新品种,主要是白糖、棉花、玉米及豆油。另外还应该要求期货商品能够分成标准单位,进行分等分级,而且容易储存和保管,便于在未来一个确定的时间进行交割。

其次建立新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其特征是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以农产品生产为基础,以规模经营的企业和经济实体为核心,以少环节、高效率为原则。在该体系中,各类加工运销企业处在核心位置。一边联系区域化规模经营的农户,另一边联系着市场。这些加工运销企业同农户的联系可以是资本一体化或经营一体化农工贸联合体,大部分是契约式的联合组织。我国有2亿多农户,生产规模小,而且农民普遍文化素质低,交通、通讯等方面困难相当大,因此农民以户为单位直接进入期货市场几乎是不可能。这就需要借助各种经济组织,通过新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把分散的千家万户联系起来,以便使农民间接地进入期货市场。目前最主要的形式是农民合作运销组织和贸工农一体化。

农民合作运销组织可以帮助农民进入期货市场。它是根据已经存在的联户松散型合伙运销为基础,或把原有的产销服务站改造成股份合作组织,可以乡镇社区为单元化构造,也可以建成跨社区的合作运销组织。目前大部分农户是坐等贩运商上门收购,贩运商往往通过压级压价从农民手里得到大量的生产利润。农民合作运销组织可以代表农民利益参与期货市场,通过套期保值保证正常利润的实现。

农产品期货范文第5篇

【关键词】菜籽油期货;保障作用;实证分析

一、问题提出背景

菜籽油作为我国第二大植物油,其产区主要集中在中国的安徽、江苏、湖北、湖南、江西、四川等地。油菜籽在我国油料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油菜籽含油率高且基本全部用于榨油。根据地理位置以及气候条件,位于我国中部地区的湖北省非常适合于油菜的种植,湖北省作为中国油菜籽第一大省,担负着油菜籽的中坚力量,该省油菜籽常年产量200多万吨,占中国总产量的1/6,世界总产量的1/18。湖北省每年的油菜籽产量为中国的油料产业做出了可喜的成绩,带动了GDP的发展,做活了经济。同时,湖北省也依托优质高产的油菜籽资源,建立了体系较为完备的油菜籽流通和加工产业。然而,近年来气候条件的巨大波动及降雨量的不确定性,再加之油菜本身就是一种季节性产物,这些客观条件对油菜的收成造成了很大的不确定性,从而引致油菜籽价格的剧烈波动。油菜籽贸易商、油菜籽加工业的效益也难以保证,整个湖北省油菜籽产业都暴露在油菜籽价格剧烈波动的风险之下。在这一背景下,本文认为研究油菜籽期货市场对湖北省油菜籽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理论上讲油菜籽期货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保障湖北油菜籽产业。第一,油菜籽期货有利于建立以期货价格为核心的湖北油菜籽市场价格体系;第二,油菜籽期货可以发挥保障湖北省油菜籽产业发展的内在稳定器作用;第三,油菜籽期货价格信息可以为政府出台油菜籽产业发展优惠政策提供依据;第四,油菜籽期货价格信息还为油菜籽产业微观经济活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同时,本文认为建立与现货市场配套的期货市场愈加显得重要,且对农民、贸易商、加工业如何正确利用油菜籽期货市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菜籽油期货价格与湖北省菜籽油现货价格的数据来源与协整分析

本文从郑州商品交易所选取四级菜籽油期货价格序列(Qt),从珠江期货网和天下粮仓网选取湖北省四级菜籽油现货价格(Xt)。珠江期货网址和天下粮仓网址分别为:(省略)和(省略)。

由于每个期货合约都有一个固定的时限,到期后该合约就不存在。本文为了方便问题的分析,采用菜籽油期货主力合约的每日收盘价构造一个连续的期货价格,这是由于主力合约是一个时期中交易量最大的合约,能充分反映市场预期。本文中研究的时间跨度为2010年10月18号到2011年5月20日,共为155个连续的样本。其中,缺省的数据在分析时,用NA表示。

(一)单位根检验

为检验菜籽油期货价格和湖北省菜籽油现货价格的平稳性,选择ADF单位根检验,滞后阶数根据AIC最小原则确定。

菜籽油期货价格和湖北省菜籽油现货价格都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但是经过一阶差分后达到平稳。故菜籽油期货价格和湖北省菜籽油现货价格是一阶平稳过程。

(二)协整检验

协整检验针对的是不平稳的序列,通过单位根检验发现菜籽油期货价格和湖北省现货价格是一组不平稳序列,满足协整检验的条件。

通过分析发现菜籽油期货价格和湖北省菜籽油现货价格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三、菜籽油期货价格与湖北省菜籽油现货价格的引导分析

(一)菜籽油期货价格与湖北省菜籽油现货价格的长期均衡方程

我们选用自回归分布滞后(ADL(p,q))模型,并根据AIC最小的原则,利用EVIEWS6.0软件计算。

(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至少在5%显著水平上认为,菜籽油期货价格是湖北省菜籽油现货价格的格兰杰原因,而湖北省菜籽油现货价格不是菜籽油期货价格的格兰杰原因,说明菜籽油期货价格对湖北省菜籽油现货价格存在显著影响,反之则不显著。

(三)脉冲函数响应分析

在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用脉冲响应函数来解读VAR模型中回归系数的应变量如何响应误差项的冲击,考察来自随即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差冲击对内生变量当前和未来值的影响。

根据可知,来自期货市场的冲击在大致13日时冲击力作用最弱,但是之后迅速加强,大致在44日时冲击的作用力最大,之后趋于稳定,但是总的趋势处于冲击力加强的状态;来自湖北省菜籽油现货市场的冲击对菜籽油期货市场的冲击大致在10日时个达到最强,但是之后冲击力就开始逐减,最后冲击作用达到一种稳定状态,但是整体来说,现货市场对期货市场的冲击力一致处于一个下降趋势。从脉冲反应结果来看,期货价格对湖北省现货价格的影响力相对于现货价格对期货价格影响力要大得多,如果在样本足够大的范围,效果会更加明显。

(四)方差分解分析

方差分解描述的是向量自回归模型中各变量的冲击对系统变量动态变化的相对重要性,从而得知各变量冲击对模型内生变量的相对重要程度。通过比较这种相对重要信息随时间的变化,不但可以估计出该变量的作用时滞,还可以估计出各变量效应的相对大小。

对现货价格变动作用部分的方差,当滞后期为1时,100%来自于现货市场,但随着滞后期的增加,现货市场的部分持续下降,最终趋于59.48492%;相反,来自于期货市场的部分分解却持续增加,最终趋于40.51508%。换句话说,从短期看,湖北省菜籽油现货价格主要受前期菜籽油现货价格影响,但是从长期来看,期货价格将明显的影响湖北省菜籽油现货价格。

对于期货价格来说,不论是长期还是短期,都可以看出湖北省菜籽油现货价格对菜籽油期货价格的生成作用不是很显著,但是有一定的作用,期货价格受到湖北省菜籽油现货价格的影响不是很明显。

四、实证分析结论及建议

(一)实证分析结论

为了验证菜籽油期货是否对湖北省菜籽油产业的发展具有保障作用,本文用计量的方法一一展开讨论,对期货、现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计量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菜籽油期货价格与湖北省菜籽油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他们之间只存在单向的从期货价格到湖北省菜籽油现货价格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也即菜籽油在期货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对湖北省菜籽油现货价格有显著的影响;反之,湖北省菜籽油现货价格对菜籽油期货价格影响不是很显著。从分析中得知,短期内菜籽油期货价格对湖北省现货价格的影响不是很显著,但是长期来看,菜籽油期货价格在湖北省现货价格发现中的作用占到40.51508%,而不管是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湖北省菜籽油现货价格对菜籽油期货价格的发现作用都不是很显著,但是有稍微的影响。根据本文中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菜籽油期货具有对湖北省菜籽油产业的发展具有保障作用。

(二)政策建议

为有效的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指导湖北省农产品生产、流通以及加工,充分发挥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保障湖北省农产品的发展,本文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大对农产品期货市场、期货价格、期货知识的宣传力度,教会一部分有知识的农民、贸易商、正确使用期货“武器”,从而带动整个农民和贸易商从事使用期货避险的积极性;保证农产品期货价格信息能及时地送到他们手中,使农贸商人及时了解菜籽油远期价格情况,可以针对性地做出相应的生产和经营决策。

2.鼓励像奥星公司这样的当地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在增强企业实力的同时,也可以推动农产品行业的发展,另外,老百姓可以利用“工贸结合+期现互补+期货升贴水点价”+“订单+期货”的这一模式加强对订单农业的完善,将订单交给农民,农民将订单交给农产品行业协会,该协会承担在期货市场上套期保值。从而达到转移价格向不利变化方向的风险,同时也提高了订单农业的履约率,并与农民形成“有利共享,有险共担”的双保机制,实现了农民与企业双赢。

参考文献

[1]古扎拉蒂.计量经济学(第4版)[M].费剑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华仁海.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基于上海期货交易所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05(8):32.

[3刘琰,肖艳丽.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价格关系研究――以中、加菜籽油期货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总8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