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读落花生有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翻开语文书,《落花生》这篇富有做人启示的文章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落花生》这篇文章使我对花花是那个刮目相看、另眼相看。它深刻改变了我的想法,使我对这个充满启示的世界有了新的认识与感受。让我更想了解其中的奥秘,挖掘其中富有哲理的句子。
《落花生》一文写的是:许地山与他的兄弟、父亲一起品尝花生,议论花生的好处,许地山与他兄弟觉得花生的好处是:味儿美,可以榨油,价钱便宜。父亲却认为花生的好处是默默奉献、朴实无华的,它虽然不好看,没有漂亮的外表,不能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不能令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但它在土壤中把自己的好处都奉献给人类。许地山听懂了父亲的话,说出了一句极富哲理的句子:“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句话,让我重新有了一个做有用的人的目标。
我从电视上看到《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可我觉得每一个老师都是最美的,不是说一定要做出救人的伟大事件,只要你关心过,体贴过你身边的每一个学生,在他们的心理,你永远是最美的。老师,是一个辛勤的园丁,把我们原本一棵棵小苗培育成了一棵棵大树,在我们无助的时候老师会伸出双手来扶我们一把,在老师生病的时候,他却还是忍着病痛,坚持给我们上完课,不会因为什么事情放弃给我们上课。他们是伟大的,不管怎样辛苦,他们都会当做很幸福。老师是在为社会做出奉献,为了我们,他们什么苦都吃,他们很幸福我们也很幸福。当我们脸上露出了笑容,他们的心里比什么都开心。
有了《落花生》这篇课文,我又重新发现了新的奥秘:做人的首先要求就是要做一个有用的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默默地去帮助别人。这样,人人都想和你做朋友,只有当你把做人做完了,才可以去谈论道德问题,不管你是什么伟大的天才。
一、重朗读。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全国小语研究会理事长崔峦先生说过:“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新课标在目标定位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实践经验也告诉我们,朗读是学生领略课文蕴涵情感的最佳途径,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本身就是对语言文字有敏锐感觉的表现。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指导有感情地读,读出音韵,读出意境,读出情味。
二、重合作。
新课标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叶圣陶也曾指出:“上课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工作,而共同的方式该如寻常集会,学生是报告和讨论,教师是指导和订正。”古语云:独学无友,孤陋寡闻。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讨论,相互进行思维的碰撞,语言的交流,可以诱发对言语的感悟,可以进一步感悟课文的一情一景,一人一物。在教学《骄傲的孔雀》一文时,先要求学生自己对照图文仔细读课文,然后让学生自找合作伙伴,自编、自导、自演《骄傲的孔雀》的故事情节,看学生间的合作精神怎样,同时也可以看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何。结果学生把孔雀那种骄傲,认为自己漂亮,妒忌别人,骄傲得连自己都不认识等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重想象。
选入教材的文章作品,由于作者构思立意、运笔行文的需要,往往省略了一些内容,形成语言文字的空白。教学时,在这些地方引导学生瞻前顾后,补充情节或空项,则能促进阅读,增强语言训练的力度。如《黄山奇石》一文,课文根据黄山岩石名形相似的“奇”,通过“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等石的具体描写,突出“很有趣”。其他奇石。如“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一笔带过,形成空白。我们可引导学生紧扣“奇形怪状”,抓住岩石的名字,发挥想象里,分别说说这三块略写的岩石的样子。模仿前文描写的句式手法,把这三块岩石具体写下来。然后要求学生改写课文,把这三块岩石作为详写的内容,把原文中详写的四组岩石作为略写,开头结尾不变,进行更高层次的训练。
四、重自悟。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以学生阅读为前提,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这句话强调的是学生在独立学习过程中,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感知,对课文的内容、层次、感情、语言特点、重点词句、精彩片段,进行符号批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让学生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使思想得到启迪,灵魂得到净化,个性得到张扬。如在教《鸬鹚》一文,我让学生对“渔人忽然站起来,拿竹竿往船舷上一抹,这些水鸟都扑扑地钻进水里去了。”一句中,为什么用“一抹”作专题批注。结果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各自的认识和理解。有的说:一抹很轻,显得宁静;有的说:可以看到渔人对鸬鹚的关爱,渔人和鸬鹚配合默契;有的说:只要轻轻一抹,鸬鹚就那么听话,为渔人效劳,可见这是些训练有素的鸬鹚;还有的说:用一挥或一檫等词,动作粗鲁,没有一抹温柔,说不定还会伤害到鸬鹚。学生在多元解读中丰富了“一抹”的内涵,领悟了“一抹”包含的情和意。
五、重质疑。
“学贵有疑”,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个人思维活跃的表现。由此可见,让学生质疑,对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提高素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应当成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教《落花生》一文,有学生提出:“落花生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这个对比不科学。为什么?因为桃子、石榴、苹果既可观赏,又可食用,这不是一举几得吗?总比落花生只供食用不可观赏要好得多。虽然学生的理解与作者的表达意图有失偏颇,但能向教材挑战,就很难能可贵了。有了疑,学生就会产生求知欲,变被动为主动,进入“愤悱”的状态,也就达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目的。
六、重体验。
新课标把“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视为“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之一。在总目标中也特别强调要“注重情感体验。”真正有价值的学习,是以学生个体体验为基础的,是学生对知识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行为、认知和情感的整体参与。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那种内在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亲历、体认和验证,对于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具有重要作用。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教《小稻秧历险记》,一位学生朗读到杂草被喷雾器大夫用化学除草剂喷洒后,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时,声音很大,力气很足,情感不到位。于老师幽默地启发:“要么你这株杂草抗药性强,要么这化学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我再给你喷洒一点。”说完,朝他做了喷洒的动作。在于老师创设喷洒情境的激发下,这位学生如历其境,有了真切体验,再读时,他耷拉着脑袋,真得有气无力了。
七、重辩论。
将“辩论”这一形式纳入课堂,一是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二是容易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照亮心灵的沉睡区,深化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三是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创新,敢于表达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不迎合别人,活现出一个实实在在的自我。更重要的是通过争辩能够明白是非,从而培养学生能言善辩和口语表达能力。如一教师教完《落花生》一文,向学生提出“你想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分成两组,各自代表“苹果”、“花生”,然后根据各自的观点展开辩论。辩论分为三次,第一次说自己的好处,第二次讲自己的不足,第三次谈当前社会为什么需要“苹果”和“花生”这样的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个个小脸涨得通红,答辩精彩,气氛热烈。最终大家统一认识:人要注重外表,更要注重对社会有用。不同的工作,不同的环境,需要不同的人才。潜移默化中达到了“激活童真、回归自我、学做真人”的目的。
一、变课外阅读为作文阅读
应该说,通过课外阅读可以让孩子积累大量的词汇,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写作水平,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课外阅读的一大目标,但是,这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无奈很多家长(包括一些语文老师)过于急功近利,把提高作文能力看成了课外阅读的唯一目的,总是希望通过课外阅读来迅速提高孩子的作文水平。于是,在此目标的引导下,片面要求孩子多读作文书,更有甚者,索性把课外阅读变成了作文阅读。
二、变课外阅读为应试阅读
近几年来,为了能让学生考试中考出好的成绩,一些老师针对考试的内容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划出了范围。大量的成语、谚语、百科知识等方面的读物占领了学生课外阅读的阵地,挤走了小学生原本爱读的童话、故事、小说、人物传记。更有甚者,有些“有经验”的语文老师还把自己辛苦整理出来的资料印发给学生,让他们反复阅读,机械记忆,通过这种“填鸭式”的课外阅读来迅速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事实上,上述做法的危害是很大的。扼杀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不利于知识的消化吸收。大量的作文书只能让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厌倦 ,久而久之,便会失去阅读的兴趣,无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不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尤为重要。广大的家长和老师应该从长远出发,真正为孩子着想,莫让课外阅读成为课外负担,为孩子留一方轻松的,没有考试阴影的纯净天空。
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新课标理念,体现新教法?我认为要坚持“八重”。
1.重朗读。阅读教学以读为本。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指导有感情地读,读出音韵,读出意境,读出情味。如教《十里长街送总理》第一段,我是这样处理的:第一句:天/灰蒙蒙,又阴/又冷。指导学生用低沉、悲伤的语调朗读,让学生体会到环境描写侧面烘托了人民对总理的哀悼之情。第二句: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是那样长,人/是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挤满”、“长”、“多”三个词读重音,使学生在朗读中也和人们一样沉浸在对总理的崇敬和爱戴中。如此引导,学生品出了言中意,言中理,言中情,既丰富了语言库存,有陶冶了情操。
2.重合作。新课标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骄傲的孔雀》一文时,先要求学生自己对照图文仔细读课文,然后让学生自找合作伙伴,自编、自导、自演《骄傲的孔雀》的故事情节,看学生间的合作精神怎样,同时也可以看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何。结果学生把孔雀那种骄傲,认为自己漂亮,妒忌别人,骄傲得连自己都不认识等表现得淋漓尽致。
3.重想象。选入教材的文章作品,由于作者构思立意、运笔行文的需要,往往省略了一些内容,形成语言文字的空白。教学时,在这些地方引导学生瞻前顾后,补充情节或空项,则能促进阅读,增强语言训练的力度。
4.重自悟。“阅读教学以学生阅读为前提,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这句话强调的是学生在独立学习过程中,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感知,对课文的内容、层次、感情、语言特点、重点词句、精彩片段,进行符号批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让学生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使思想得到启迪,灵魂得到净化,个性得到张扬。
5.重质疑。“学贵有疑”,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个人思维活跃的表现。质疑蕴含着创新的因素。由此可见,让学生质疑,对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提高素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应当成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教《落花生》一文,有学生提出:“落花生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这个对比不科学。为什么?因为桃子、石榴、苹果既可观赏,又可食用,这不是一举几得吗?有了疑,学生就会产生求知欲,变被动为主动,进入“愤悱”的状态,也就达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目的。
6.重体验。“注重情感体验。”真正有价值的学习,是以学生个体体验为基础的,是学生对知识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行为、认知和情感的整体参与。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那种内在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亲历、体认和验证,对于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预学评价;评价指向;激励评价;学生主体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130-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具有多种功能,其目的最终是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就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目的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的语言评价,是一种形成性的、定性的评价,以起到激励、导向的作用,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价,恰当地运用评价策略,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下面就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课题的研究和我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谈一谈自己的探索和体会。
1.重视预习的评价
我们知道预习对于语文课堂的学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预习习惯和预习能力是学好语文的有力保证。去年开始参加本课题研究时,我担任四年级语文教学,通过开学几周的了解,发现本班很多学生不懂得课前预习,甚至把课前预习当作把课文简单地看一遍就行,没有达到预习的目的。因此,我就先从抓预习评价开始。开始是教师拟定预习单,让学生根据预习单的要求完成预习,上课伊始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组织大家一起对预习进行检查,评价预习等级――优秀、良好、加油。课堂上对预习进行评价,慢慢地树立了孩子们预习的意识。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之后,大部分基础好的孩子就能自己制定预习单;一小部分基础差些就由"小老师""小组长"帮助制定预习单。然后运用课前三分钟在小组内交流互查,并进行自评和互评等级。上课时我再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肯定性的,或者指导性评价等。通过抓预习评价,孩子们逐渐养成了课前预习的习惯。为了培养孩子们课前预习的习惯,督促他们更有效地完成预习,还可以"配套"专项评价――每周根据教学具体情况,设了"听写之星""阅读之星""背诵之星"等。孩子们对这种评价方式很感兴趣,预习效果明显提高。上课的效果自然有很大的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也在不断地提高。
2.明确评价的指向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的"三维目标"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它强调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为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课堂教学评价一定要明确指向。我主要是这样做的:
2.1 对知识和能力的评价。以朗读为例,《课标》每个学段对学生的朗读能力有明确的要求,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朗读的评价不要采用"读得好,读得不错"这类笼统的、模糊的评价,而应根据学生实际的朗读情况,采用"读得正确,停顿恰当""读得很流利,声音如果响亮些就更好""读得抑扬顿挫,真有感情"等等这一类评价语。因为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这是小学生朗读应该达成的教学目标。用教学目标来评价学生,可以指导他们明确今后学习的方向。
2.2 对过程和方法的评价。以理解课文为例,对于学生的阅读理解的评价同样不能只说"理解对了""讲得不错"等等。而应该有具体明确的评价"真好,你能抓住关键句子进行理解""不错,能联系生活经验体会""很好,你能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这样的评价不仅目标明确,而且是对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学生的学习才有帮助。
2.3 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加上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因此的对文本的感受是多元的,但是学生的多元反应、多元解读并不是都正确、合理的。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注意这正确的导向。以《落花生》的一个教学片段为例:问题"同学们,将来你希望做怎样的人?""有没有想做桃子、石榴、苹果那样的人?"学生纷纷回答,要做"像花生那样对别人有用的人""像花生一样默默奉献的人"……都表示反对做桃子一样的人。其实这种理解是片面的、不全面的,这时教师就要及时进行导向性的评价:同学们想做花生一样的人,非常好!但是苹果、桃子、石榴虽然外表华丽,让人看见后十分爱慕,可同时,它们也十分有用,为人类作出贡献。所以,父亲赞扬花生,并没有贬低桃子、苹果、石榴,不是说大家都要做像花生一样的人,而不能做像桃子它们一样的人。只不过父亲是拿它们与花生进行对比,更欣赏花生的默默无闻,朴实无华,因为这一点很难做到。
3.善于激励性评价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生的某种良好行为出现以后,如果能及时得到相应的认可,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满足感,形成良好的心境,并使同类行为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赏识,因此,准确、合理、富有鼓励性的评价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处于兴奋、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
如我教学《伯牙绝弦》一课时,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像。对学生的朗读我是这样评价引导的:开始学生没有读出感情,这时评价"不错,读得正确,停顿准确,如果你读的时候能想到巍峨的泰山、奔腾的江河,一定会读得更好,再试试"。教师进行肯定评价,再给予指导性的鼓励评价,学生练读之后有明显的进步,这时评价"太好了,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的雄伟的泰山就屹立在我的眼前""听了你的朗读我好像站在奔腾的长江边上,看到了滔滔的江水"。学生得到这样激励性的评价读得更积极、更投入,这样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很好的发挥。这样,在一次次的激励中学生获得不竭的发展动力,品尝成功的愉悦,增强学习信心,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促进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
4.发挥学生主体性
课堂上教师作为评价的主体之一,很多时候课堂评价都是被教师主导着,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被评价的对象,没有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主体作用。《课标》明确指出:"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因此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评价、相互评价。
小学生喜欢模仿老师去评价别人,这种评价的方式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优点,改正不足,也可以锻炼自己的判断是非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需要注意学生的评价要适当、有针对性。在这一点上,就需要教师进行耐心的指导,在课堂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评价:对同学的评价要先进行判断,如果没有错,一定要先进行肯定评价(而且主要就是鼓励的、肯定的评价),然后如果有不足、建议或者不同的理解、看法再提提出来。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和评价水平,而不能急于求成。还应该注意的是,要引导学生学会自评,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自己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这也是最难以培养的一种能力。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教学中,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适时、适当地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表现作出判断,逐步由概括性评价向具体、客观的评价发展,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的能力。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的评价,其目的不能只是简单的对学生的知识等进行测评,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价激励学生,让其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师重视课堂评价。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评价,让有效的课堂评价激发学生课堂学习源源不断的动力,进而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