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致运动员稿件

致运动员稿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致运动员稿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致运动员稿件范文第1篇

冲开一切——致全体运动员

踏着晨露,迎来晨曦。

此刻,你再次踏上这熟悉的跑道,

回首昔日,

多少个日日夜夜,

你晨露时迎接黎明,

暖风中送走夕阳。

矫健的身姿映衬在红白之间,

犹如一匹纵横驰骋追逐落日

不羁的野马。

一副完美的图画,

情景交融。

(中科软件园4oa.com欢迎您投稿)

你如同插上了飞跃地平线的翅膀,

追踪流星、闪逝无迹

或撞成碎片,

或射向天际。

为什么你能冲开一切?

为什么你能义无反顾?

是因为你世袭的血液涌动的天性,

还是你已将勇气放上天平,

另一边托起整个天地。

致运动员

踏上跑道,

是一种选择;

驰骋跑道,

是一种勇气;

征去跑道,

是一种豪迈。

失败,

是一种壮烈;

胜利,

是一种荣耀。

有了选择,

有了勇气,

有了豪迈,

有了壮烈,

有了荣耀,

才有人生的绚丽多彩!

你好,运动员

你从不回避大山的沉重;

你从不鄙视水潭的浅陋;

香岩石那样坚定。

你把风暴当成前进的动力。

总这样的喷,

也总这样的流。

喷的是晶莹的渴望,

流的是不息的追求。

啊,你这美丽的青春之泉!

(中科软件园4oa.com欢迎您投稿)

致运动员

你唯一的承诺是胜利;

你唯一的理想是成功;

你唯一的目标是终点;

你唯一的方向是前进。

一只船,在大海中乘风破浪,

那就是你,亲爱的运动员。

我们愿助你扬起风帆,

致运动员稿件范文第2篇

摘 要: 通过监控河南男子自行车中长组高原训练期间的生化指标变化,对运动员在高原期间 的身体机能状况及重点训练课进行评价。结果表明Hb、BUN、CK、WBC等生化指标能够准确的 反映运动员的机能状态,血乳酸值能较好地评价所采用的训练手段对队员无氧能力的影响。 为以后男子自行车运动员的高原训练安排提供依据,更好地促进男子自行车运动水平的提高 。

关键词:自行车;高原训练;生化指标;监控

中图分类号:G80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3612(2009)02-0083-02

投稿日期:2008-05-09

作者简介:李振江,中级教练员,研究方向运动训练监控。

A Study of Biochemical Indexes Monitoring for Men Cycling Athlet es' Plateau Training

LI Zhenjiang

(Henan Administration Centre of Cycling Sport, Zhengzhou 450008 , Henan China)

Abstract: To study the physical conditions of men athletes in plateau training a nd evaluate the effect of major training class, the changes of the biochemical i ndexes of the bicycle athletes are monitored. The result is that the indexes ofHb, BUN, CK and WBC can reflect the athletes' physical conditions accurately. Bl ood lactic acid can evaluate the effect on the anaerobic training. The study can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training of the athletes in the plateau, and also impr ove the development of cycling.

Key words: cycling; plateau training; indexes of biochemical; monitor

自行车中长距离的比赛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有氧能力。进行高原训练的目的主要是提高有 氧能力,为下一周期的训练和比赛打好扎实的基础。同时也进行一定的无氧训练。因此,对 机能状 态指标和无氧训练进行了监控。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5名男子自行车中长距离运动员,平均训练 年限为5 a。

1.2 研究方法

1.2.1 训练安排7 d为一个训练小周期。第一周以适应高原环境为主,第二周开始逐渐上量,第三、四 周训练量达到最大,第五周开始逐渐减量但同时增加强度的比例,第六周训练量减至最小而 强度则至最大。在上高原后的第3周、第5周安排原地启动333 m训练和500 m冲刺训练发展无 氧能力。

1.2.2.1 机能监控测试指标与测试方法指标:晨脉(HR)、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尿素(BU)、肌酸激酶(CK)

测试方法: 晨脉于每天清晨清醒后卧床测试;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尿素( BU)、肌酸激酶(CK)指标在每周一清晨队员晨起后处于空腹状态下取静脉血3 mL测试。

1.2.2.2 重点训练课监控指标与测试方法 指标:血乳酸(Bla)

测试方法:准备活动后测验原地起动333 m×1,传动比49∶14;冲刺500 m×1,传动比49∶ 14。血乳酸测定应用美国YSI1500 血乳酸盐分析仪。于运动员测验前、测验结束后2 min、4min、6 min测定血乳酸值。

1.2.2 数理统计法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组间T检验,p

2 结 果

2.1 机能状态指标结果

2.1.1 晨脉结果 运动员初上高原晨脉较平原时有所增加,平均 升高5次/MIN,1周后晨脉下降接近于平原水平(表1)。

表1 运动员晨脉测试结果次/min

平原时晨脉到高原后次日晨脉到高原一周后晨脉50.7±3.455.8±6.4*51.4±4.3*表示p

2.1.2 生化指标结果 高原训练6周中运动员WBC值变化不大,保 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无显著性差异(表2)。运动员到高原后Hb值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 ,第三周、第五周增幅最高。第六周Hb出现下降但幅度不大,无显著性差异。整个高原训练 期间队员的BU值均保持在6 mmol/L左右,同上高原初期基本持平,无显著性差异。运动员CK 的变化不大,都在正常范围以内,无显著性差异。

2.2 无氧训练测试结果

2.2.1 原地启动333 m训练结果 第五周进行的原地启动333 m训 练成绩好于第三周的训练且第五周训练结束2 min、6 min测试的血乳酸值均显著低于第三周 训练(表3)。其余时间血乳酸值也低于第三周训练。

3 讨 论

3.1 机能状态指标结果讨论

3.1.1 晨脉结果讨论在高原上训练,为了保证供血充足,心率也会有所增加。海拔越高,心率上升越快[1 ]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心率明显低于高原训练前期[2]。见表1可知初上高原时的 晨脉显著 高于平原,这是对高原环境的一个代偿。当一周后机体对高原的环境进行了适应使得晨脉回 落,并接原时的水平。这是对高原环境适应的表现,也说明心率的高原适应需一周左右 的时间。

3.1.2 生化指标结果讨论在整个高原训练期间队员的WBC值变化幅度不大,仅在最后一周的测试中出现 一定幅度的降低(表2)。可能与经过6周的高原训练因为大强度训练对于免疫机能产生抑制 [3]使 得WBC值在训练的最后一周出现下降。也可能与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使得队员机体内有一定 的疲劳积累,也会导致免疫机能的抑制使得WBC值在训练的最后阶段下降。提示我们在高原 训练期间特别是训练的后半段应采取适当措施提高队员的免疫力,同时注意预防感冒等疾病 。

Hb值是反映机体运氧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通过高原训练希望改变的指标。整个 训练期间队员的Hb值处于较高的水平。这主要是因为为了克服缺氧引起的不利影响,人体机 能将发生一系列的适应性调节。一方面是因为缺氧刺激,EPO生成增多促使Hb增高;另一方 面也可能是因为由于高原干燥,引起体内脱水,使血浆量减少所致[4]。但在训练 的最后一 周队员的Hb值较前几周出现一定幅度的降低,这可能经过在高原训练期间机体对蛋白质、铁 消耗大于平原训练时,经过了5周的高原训练使得体内的蛋白质与铁水平降低,同时红细胞 在剧烈运动中破坏增加造成使得Hb值下降[5]。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由于高原训练 使得自由 基的生成增加,导致其对红细胞的破坏加剧。这些均是导致Hb值下降的原因。提示我们在高 原训练期间应注意队员的蛋白质、铁等营养物质的补充,同时补充一定量的抗氧化剂减少对 红细胞的破坏。以利于高原训练的顺利进行和训练效果的保持。

在整个训练期间队员的CK值处于较低的水平(表2)。这可能与高原训练期间力量训练的比例 小,主要以有氧训练为主,因此对于肌肉的刺激较小对肌肉的破坏少[5]。从而 使得骨骼肌中透出的CK少。

在整个高原训练期间队员的BU值相对稳定且处于正常范围,这表明高原训练期间训 练量安排的比较合理(表2)。队员的机体能够承受训练量的刺激[6]。在第二周BU的 值较其他几周 略有上升,可能与补充蛋白粉有关。因为BU的变化受到饮食的影响较大。在监控时应给于考 虑。

3.2 无氧训练测试结果讨论对于高原训练也应适当进行无氧能力的训练以提高队员在加速与冲刺时的能力。见表3和表4 , 所采用的原地启动333 m训练提高队员的速度水平,采用500 m冲刺训练提高队员的高速 耐力水平,两种训练手段对于提高运动员无氧糖酵解能力和血乳酸耐受能力是较为有效的训 练方法[7]。两种训练在第三周与第五周进行,成绩为第五周好于第三周,说明队 员的速度 水平与高速耐力水平得到了提高。两次训练队员的血乳酸水平均处于较高的水平,也反映达 到了训练目的。第五周训练结束后的血乳酸值低于第三周说明经过一定时间的高原训练使得 机体的有氧能力增强,消除乳酸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保证了糖酵解功能的发挥,提高糖酵 解的供能能力。结合训练的成绩可以看出高原训练对于有氧能力的提高也促进了无氧能力的 增强,对于自行车运动员的加速与冲刺能力是有利的。同时也说明在高原训练期间安排适当 的无氧能力训练是可行的。

4 结 论

1) 男子自行车运动员初上高原训练时晨脉较平原时有一定水平的增加,经过一周的适应晨 脉会接原时的水平。2) 男子自行车运动员高原训练期间WBC值变化幅度不大,仅在最 后一周有一定幅度的下降 。Hb值维持在较高水平,也仅在最后一周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CK、BU值在整个高原训练期 间处于较低水平。提示在高原训练的后一阶段应加强队员的营养补充与免疫力的提高。3) 在高原训练期间适当安排原地启动333 m训练和500 m冲刺训练对于发展队员的无氧能力 ,提高队员的速度水平和高速耐力水平起到较好的作用。4) 高原训练提高有氧能力对于提高原地启动333 m训练和500 m冲刺训练成绩起到了较好的 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政权,马野,李娜,等.自行车与高原训练[J].辽宁体育科技,2006,28(3): 26.

[2] 张大熙,段宝林.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影响的机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36( 5):56-58.

[3]冯连世.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4] 马福海.青藏高原自行车拉力赛对运动员RBC、Hb、Hct、WBC 的影响[J].西安体育 学院学报,2002,19(3):49-50.

[5] 刘海平.1999年青藏高原自行车拉力赛期间运动员生理机能研究报告[J].北京体育 大学学报,2001,24(2):186-188.

致运动员稿件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云计算;高职院校;移动学习;平台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6-0096-02

1 概述

当代学生成长于一个网络信息时代,他们的各种生活成长、社会交往、学习等活动,都在网络与数字信息中进行,数字空间已经充分融入他们的生活。这些发自网络的创作和社交活动,正逐渐被纳入学校的正式教学活动中,虽然在现有的学校体教学系下正式和非正式学习的区隔仍然存在,但两者之间的界线正在逐渐淡化。另外,云计算技术的迅速增长 也促使广大高校研究探讨如何利用年轻学生对网络的兴趣,将学习带到课堂外的移动设备上,作为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的终端。目前,在国内对移动学习方面的研究著作以及平台框架介绍较少,因此,研究并设计一个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平台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对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2 当前移动学习研究现状

2.1 移动学习的特征

移动学习英文翻译为M-learning,移动学习是指在终身学习的思想指导下,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以及无线移动通信设备,如手机、PDA等设备获取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的一种新型学习形式[1]。移动学习一般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学习方式灵活自主

无论在教室、宿舍等校园内的任何地点,还是在车站、商场等校园外的任何场所,无论是在课内规定的时间,还是在课外的其他时间,学习者都可以随时随地打开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登录移动学习平台,方便快捷地浏览电子文档、图片、音频和视频等课程资源。

2)学习理念高效先进

按照新的学习过程管理模式,将移动学习的课程划分成若干个精简的单元,扩充了大量的拓展学习资料,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还能与教师进行互动沟通,促使学生进行思考提问,提升学习效果。

3)设备资金投入减少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和移动技术的发展,安卓以及苹果等智能手机的应用越来越广,为移动学习提供了保障,学员只要登录移动学习平台,就可以获得学习资源,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4)学习方案按需定制

移动学习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定制终端方案,学生根据自身需要提出申请,在基础平台模块的框架下,专门制作整体UI设计、上传定制课程等,满足专业化学员培训的需要。

5)学习效果有效跟踪

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资料下载、经验分享、登录次数等关键数据统计,可以了解到学员的学习习惯及学习主动性[2],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可以借此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有效跟进和掌握。

2.2 移动学习的优势

为更好地对移动学习进行研究和设计,笔者将移动学习在学习环境、学习工具、学习方式及手段等方面的平台功能和需求与数字化学习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移动学习平台的优势较传统网络学习明显,见表1两种学习模式功能需求比较。

由上表的分析可以看出,基于移动学习的学习平台环境更有利学生进行学习,具有移动情境性、片段性、及时性等特点,且基于云平台的移动学习服务器在安全性和带宽方面更有保障,学习者可以在移动学习平台获得随时、随地的学习资源,强大的搜索能力[4],及时的交互性,学习的有效性大大增强,而系统平台也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评价反馈,它是传统数字化学习的延伸和扩容,通过掌上电脑、个人数字助理或移动电话等信息设备所进行的学习,资源获取更加方便快捷。学习环境和资源的大大增加,学习载体更智能化和网络化,学习者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特点更加合理的规划学习方法和学习手段。

2.3 移动学习模式分析

移动学习平台体系具有“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特点,按照学习方式将学习模式分为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正式学习一般指学校或培训机构组织的学习活动。而非正式学习指在工作、生活、社交等非正式学习时间和地点接受新知的学习形式[5],学习者可通过各种各样的情景进行学习,如课后、排队、候车等情景。首先,新的学习模式不受终端和网络等的限制,学习者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任何终端、任何网络都可以登陆移动学习平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源;其次,学生不再局限于学校定制安排的学习内容,根据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需要,可以自主获取相关的任何碎片化知识,快捷方便地解决疑难困惑。可见,移动学习可以支持不同情况下的学习,利用移动技术的可移动性,学生可以在他们所处的任何情况去学习。这种学习特点对于已经走出校园的从业人员非常有利,这些人员的学习绝大部分都是在非正式和半正式的环境中进行,他们对自己的学习目标更加有控制权,学习动机更高。

在不同的情景下学习、学习时间和学习方法更加随意,学习设备更加多样,这就是移动学习模式,其模式结构如图1。

3 移动学习平台设计

3.1 技术方案

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不断普以及无线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移动设备的硬件和软件平台允许运行更快更丰富的应用程序[6],移动学习的优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搭建一个性能良好的移动学习平台不仅能更好地为学习者服务,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笔者所在单位的移动学习平台可采用非正式学习形式的技术方案,融合云计算、大数据的优点,重构学习内容,保障学习资源传输流畅和安全。下图为移动学习平台的结构,如图2所示。

在本平台中,所有学习资源数据都存储在云服务器中,管理者和学习者通^不同的接口、不同的设备和账号访问课程资源,而服务器的过滤规则则根据访问者的设备和账号提供学习内容。本移动学习平台系统基于云计算技术和Android平台、IOS平台开发技术,服务器端采用云计算技术,客户端采用PHP开发的WEB客户端,系统具有内容多样、交互性强、远程登录、跨不同移动设备访问等特点。

3.2 平台总体设计

根据移动学习平台技术方案,移动学习平台总体设计主要包括总体架构、功能模块、平台接口等三方面内容,具体如下:

1)总体架构设计

移动学习平台采用计算和数据存储处理兼顾的综合云计算服务器平台。用户只需要一台具备基本计算能力的移动设备以及一个有效的互联网连接,就可以随时随地使用该服务。

2)功能模块设计

移动学习平台功能模主要包括账号管理、资源管理、学习管理、学习交流、系统管理五大模块,如图3所示。

3)平台接口设计

本平台采用接口设计方式,可以提高开发效率。主要实现数据的保存、更新、模糊查询、精确查询、删除等功能。

4 结束语

对学习者而言,移动学习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且其本质将从一门简单的课程学习,转变为一项影响深远的、需要学习者去重视和利用的社会现象。这创造了无限的可能。本文通过对移动学习平台的研究,与传统的数字化学习进修比较,设计了一个移动学习平台,该学习平台具有良好的传输性与稳定性,达到了预期效果,实现了随时、随地、随身的学习、对相关院校或部门开发同类平台具有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任海峰,赵君.移动学习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J].成人教育,2010(1):95.

[2] 梁建军,田学强,张雅军.新媒体环境下教学资源的开放与共享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5(6):55.

[3] 张茂红,宫雪艳,杨晶,等.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学习模式研究[J].福建电脑,2016(7):109.

[4] 叶成林.移动学习及其理论基础[J].开放教育研究,2004(3):23.

致运动员稿件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轮滑课教学 运动损伤 预防措施 调查与分析

课 题: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重点课题“提高高职学生身体素质的对策研究”(批准号:zjb1214015)研究成果

为了能更好地进行轮滑课的教学,对轮滑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进行改革是很必要的。通过预防轮滑课学生运动性损伤的发生, 可以培养学生对轮滑课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轮滑的滑行技术。轮滑运动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对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具有很好的作用也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在轮滑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摔伤、扭伤等危险,尤其是初学者对上轮滑课自我防护意识不够,不懂得如何去自我保护,很容易发生运动损伤。学生身体素质的参差不齐,体质的差异,这些都很容易使学生发生损伤现象,甚至出现严重的事故,身心健康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为了预防和减少轮滑课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出现,我们售票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采用追踪调查的方法,以大一、大二轮滑选项课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通过查阅大量有关轮滑运动损伤方面的书籍以及部分研究学者发表过的论文等相关文献资料,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参考资料和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对轮滑课的大一、大二的部分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根据研究任务和研究对象制定。

(3)数据统计法。数据统计法是采用软件对相应的数据做常规数据统计

二、结果与分析

1.运动损伤的部位

对轮滑课学生的调查发现,易发生损伤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腕关节、肘关节、膝关节以及头等部位,出现这些关节和部位的损伤情况比较多。

2.运动损伤的类型

轮滑课是一项极易发生运动损伤的项目,学生在滑行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摔伤、扭伤、骨损伤、肌肉拉伤等类型的危险。

3.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分析

随着参加轮滑运动的学生不断增加,学生对技术动作难度和要求不断增加,伴随而来的是动作的危险性的加大,而且由于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相对差一些,造成运动损伤的概率也会增大。轮滑课是比较容易发生运动损伤的运动项目,在滑行过程中学生身体重心的移动和不能控制平衡的技术动作都会造成摔倒,从而造成运动损伤。

三、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1.增加预防运动损伤的理论知识

通过理论课和平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性,作为轮滑课的教师在每次课中都必须贯彻安全第一的思想,随时进行安全教育,使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始终存在预防运动损伤的意识。

2.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增强轮滑课学生的身体素质,不仅可以起到预防运动损伤的作用,而且对学生学习轮滑也是十分有益的。由于学生整体情况参差不齐,准备活动一定要充分。准备活动分为一般准备活动与专项准备活动。活动充分了,学习动作就会轻松自如,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容易提高。这样就会相对减少运动损伤。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同学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要加强相互保护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学生自我保护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1)学会正确的摔倒方法。当要出现摔倒的情况时,学生应尽快做到降低身体重心,采用正确的摔倒方法(膝盖、肘、手依次着地),尽量避免身体部位直接撞击到地面,做到向前摔倒时抬头,向后摔倒时低头。

(2)当要出现相撞的情况时应尽快抱紧对方,降低自身重心,实现自我保护,避免不必要的运动损伤。

四、小结

通过对轮滑课的调查分析,了解到可能造成轮滑课运动损伤的各种原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应有不同的练习强度和方法,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及时纠正学生容易犯的错误和动作,才能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专项技术,提高练习兴趣,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教师要加强课堂管理,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安全规则和要求,还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参考文献:

[1]葛菁,刘军峰.轮滑教学中运动损伤的产生及预防[J].冰雪运动,2003(1).

致运动员稿件范文第5篇

有深度的运动会稿件致短跑运动员:

踏上跑道, 是一种选择. 离开起点, 是一种勇气. 驰骋赛场, 为追求一种胜利.

朋友, 用你的实力, 用你的智慧, 去开拓出 那一片属于你的 短跑天地吧.

致长跑运动员:

一滴滴汗水, 飘落在绿茵道上, 伴随着矫健的步伐, 奏出希望的乐章. 一种种信念, 飘在蔚蓝的天空, 伴随着你那深沉的眼光, 画出美丽的弧线. 人生能有几回搏?

千百双眼睛注视着你, 为了希望、为了胜利, 跑出青春的梦想.

致100米运动员 :

枪声伴你踏上征程,你昂着自信的头,带着必胜的信念, 冲去,奔去.

那一刻时光仿佛都为你停住,你的勇气振动了一切, 震撼了每一个人的心灵.终点,你赢了. 虽然只是那短短的十几秒,但你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永恒

致200米运动员 :

200米,有一个人生的起点, 200米,有一个人生的弯道, 200米,有一段人生的冲刺

200米,有一个辉煌的胜利, 200米,只刹那一瞬间, 却成就一段永恒的胜利 ,

200米,只弯过一个转折 ,却折出多少汗水

冲向你那光辉煌的胜利吧 ,跨过那一瞬 ,转过那道弯 ,胜利在向你招手

致100米的运动员 :

一声枪响班着飒爽的秋风, 你们亮出自己的风采, 在这短短的100米中,

你们与时间争分夺秒, 只为了?那最后的冲刺. 不管结果如何,你们都是胜利者.

因为,你们曾与时间竞赛.

致长跑运动员 :

磨炼的是非凡的毅力, 较量的是超常的体力, 拼搏的是出类拔萃的耐力.

把长长的跑道跑成一段漫漫的征途, 听!呼啸的风在为你喝彩,

看!猎猎的彩旗在为你加油, 加油吧! 为了到达终点时那一刻的辉煌.

赞跳高运动员

助跑,跳跃,

一个个新的高度横在眼前,

胜利与失败的考验,

就在面前.

你,跳高运动员,

总以失败而结束,

却无法击败啊,

勇敢的跳高运动员.

致长跑运动员

磨练的是非凡的毅力,

较量的是超常的体力,

拚搏的是出类拔萃的耐力,

把长长的跑道跑成一段漫漫的征程.

听,呼啸的风在为你喝彩;

看,猎猎的彩旗在为你加油!

加油吧,为了那辉煌的一瞬间!

致100米运动员

运动场上有你们的步伐,

那是辛苦汗水的抒发,

你就像天边的云端,

有彩霞的绚丽色彩.

奔驰的骏马,

飞奔的步伐让你的胜利在前方等待.

为你们祝福,

为你们喝彩!

致运动员

某一天,

醒在梦的旁边;

手指间,光线有些特别;

我能看得见,看见光在变,

变成七彩的寓言,飞向梦的起点.

某一天,飞奔在跑道间;

两腮间,汗水不断流出;

我能感觉到,感觉你在变,

变成生活的强者,奔向成功的边缘!

致八百米运动员

这是时间的磨练,这是毅力的考验.

虽然前途茫茫,但只要努力,总会胜利到达成功的彼岸.

运动员们,不要因为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

不要因为成绩不理想而放弃自己.

茫茫中,胜利永远属于你.

致运动员

你是跑道上划过的流星,

燃烧自己,洒下光辉,

也许你并没有看到成功像你挥手,

但你已奋斗拼搏过,

相信自己,

力量就在心中.

风雨中洒脱你的激情,

阳光下释放你的希冀,

没有你过去的过去,

只有把握现在,

没有你明天的明天,

只有眼前的路.

逝去的已经逝去,

要明白,今天的才是真正的你,

用你的真实,你的所有,

挥洒出心中的希望.

致长跑运动员

也许你心里忐忑不安,

我们的心里早已热血沸腾.

昔日,

长长的跑道上,

留下了你深深的足迹.

抹不去你渗出的汗水,

拉不动你沉重的双脚.

你为了班级,

不在乎自己疲惫,

不在乎泪水和汗水,

因为你心里有一种坚定的信念.

为了班级,我能行.

致运动员

更高 更快 更强

奥运的精神

却融汇在了这儿

这儿这片小小的赛场

友谊 团结 汗水

让你不再迷茫

向着自己已明确过的目标

奋进!

赞裁判

您是运动场上正义的化身,

您是比赛场中公证的使者,

您手中挥动的令旗,

为比赛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们为你高歌,

我们为你欢唱,

我们衷心地道一声:“辛苦了,敬爱的裁判.”

致裁判员

规则

是无私的利剑

你是公正的法官

脚踏一方热土

头顶一片青天

风沙,烈日

口裂,唇干

你以雕塑的屹立

站成一道风景

相关期刊更多

西北国防医学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3-6个月

兰州军区政治部宣传部

中华器官移植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