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范文第1篇

一、“深层次”发展寻根旅游产品的必要性分析

(一)追求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的需要

寻根旅游是以古老文化为载体,以留存的古代遗迹或实物资源为依托的旅游方式,其文化积淀深厚,能更好地帮助人们了解历史,追溯远古文化,找到人类姓氏的起源。随着人们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传统的观光、娱乐等旅游方式已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文化旅游这种高层次的旅游将拥有更广阔的市场,人们的旅游方式朝着个性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各种内容丰富、新颖独特的旅游方式和旅游项目也应运而生。人们外出旅游对目的地的文化含量的要求在不断增加,已经从传统的观光游览向学习型、知识型转变。河南是中华民族之“根”,根文化根深蒂固,将河南独特的文化根植于旅游资源的开发中,提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势在必行。

(二)保存悠久历史文化的需要

对于广大海内外旅游者,特别是对那些醉心探寻东方文化和华夏文明源流的旅游者来说,中国历史文化就如同一本看得见、摸得着、进得去的教科书,蕴藏在这里的东方文化内涵丰富精深,风貌珍贵独特。大量的史书记载和多年的考古发掘证明,至少在8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中原开创了人类文明的先河,先后有20多个朝代的2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留下了难以尽数的名胜古迹。姓氏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百家姓》的姓氏中,至少有一百多个姓氏源于河南,可以说中国姓氏文化的根在河南,河南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 [1]之称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近些年来,到河南寻根谒祖的海内外游人逐渐增多,寻根旅游随之兴起。探文化源、寻姓氏根,已成为近年来河南旅游活动中的“重头戏”。挖掘寻根文化,深层次发展寻根旅游正是保存我国历史文化的需要。

(三)实现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突出特色旅游,打造一批高品位的专项旅游,实现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以适应大旅游的发展趋势。河南在旅游产业的发展中有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城市旅游等,以“寻根游”最有优势,其中华夏始祖黄帝朝敬旅游、河洛文化祭奠、关林国际朝圣、姓氏寻根旅游、中原名人朝敬旅游等独具特色。发展大旅游、形成大市场,优化旅游生产要素,加速旅游产品结构调整;打基础、创名牌、升位次,旅游产业成为河南省新兴的支柱产业,从而为寻根旅游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和寻找正确的位置。

(四)实行河南旅游扶贫战略的需要

河南省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多年来积极实施旅游扶贫的战略决策,以旅游带动当地经济的转变。河南是姓氏大省,在海外,尤其台湾的陈、林、黄、郑、李、许、蔡、张姓氏,发源地均在河南。具体说林姓在河南卫辉;蔡姓在河南上蔡;李姓在河南鹿邑;刘姓在河南偃师、鲁山等。这些地方旅游的大环境本身并不具有很强的优势,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经济发展相对薄弱,而发展寻根谒祖游的潜力却非常大。通过发展寻根旅游,发现当地寻根旅游资源的优势和特色,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来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深层次”发展寻根旅游产品的优势分析

(一)河南寻根旅游产品资源优势分析

河南寻根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品位高,基础条件较好,具有南北之长、东西之特。首先,河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是中华民族之根。人文始祖,三黄五帝基本上都在河南。炎黄子孙的祖先――黄帝就出生在新郑。中国七大古都中洛阳、开封、安阳三座城市在河南。河南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地上文物居全国第二,馆藏文物达130万件,被史学家誉为“中国历史自然博物馆”。“根”文化旅游独具优势,禅宗祖庭少林寺,少林功夫名扬四海;佛教释源地白马寺,佛学文化博大精深;佛教造像龙门石窟,规模宏大,艺术瑰宝;宋都开封,文“包”武“杨”,令人敬仰。其次,河南有裴里岗文化、仰韶文化、二里头文化、庙底沟文化等,这些古老的历史文化和甲骨文字文化、戏曲文化等形成了一脉相承的文化体系,为发展寻根旅游打下来深厚的基础;第三,“北望中原怀祖德,慎终追源不忘根”,中原大地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姓氏文化,成为海内外华人寻根谒祖的圣地;第四,古老的大地上诞生了韩愈、张衡、张仲景等一批古代名人,他们为人类历史进步有着卓越贡献,这些都将成为影响现代人思想和行为的寻根旅游资源。

(二)河南寻根旅游产品基础设施优势分析

河南有着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河南是全国的交通枢纽,郑州、洛阳、南阳三个民航机场每周有多个航班往返全国各主要城市,以郑州、洛阳、商丘为枢纽的铁路交通网连京广、陇海等四大铁路干线,高速公路网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的“十”字型高速公路构架。链接郑州与各二级城市的城际交通线路相继完成,与此同时,郑西高铁的开通成为了一条连通中西部旅游的黄金线路。[2] 2012年郑州至北京、至武汉的高铁将相继开通运营,未来3至5年郑州与太原、徐州、济南、合肥等地的高铁相继建成。[3]米字型高铁交通框架形成后,将给寻根旅游资源的优化提供强有力地保障。

(三)河南寻根旅游产品机遇优势分析

在地方政府的主导扶持下,位于城市近郊或偏远地区的寻根旅游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省内各姓氏文化发源地把发展寻根旅游作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给寻根旅游的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大力发展寻根旅游,对地域的旅游业及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价值。河南地处我国中部,具有承东启西、东引西进、加速发展旅游业的双向机遇。河南的旅游发展一直坚持以资源为依托、效益为中心,抓住机遇,积极实施精品名牌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创新策划、强力造势,推出鲜明特色的品牌旅游。

三、河南寻根旅游产品“深层次”发展的策略分析

(一)合理规划,有序开发

寻根旅游的出发点应当是在保护基础上的原始展现。树立保护第一的思想,减少旅游开发经营对各类资源的破坏。寻根旅游规划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农业、林业、环境、考古等多个环节。因此寻根旅游规划必须深入调查和认识当地寻根旅游资源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高起点、高水平。(下转第339页)

(上接第337页)要充分考虑规划开发给当地居民的生活的影响、当地文化传承的影响、当地其他资源整合等多方面的影响,并采取积极措施,合理规划,有序开发,以减少对寻根旅游资源的人为破坏。同时,不同姓氏文化、民族文化起源地的规划建设应当符合其自身特点,要体现差异性,否则会直接降低偏远地区资源的吸引力。

(二)加强宣传教育,完善相关法律体系

深层次发展寻根旅游需要相应的媒介传播和制度的保障。在深入发展寻根旅游时要重视对当地居民及相应旅游者的宣传教育,要让大家了解此类资源的不可复制性和独特性。要通过广告、讲座等多种形式培训当地居民,切实有保护性地进行资源的开发,而不是盲目地复制和效仿;要通过宣传册等形式使得旅游者认识到文明旅游、传承文化。随着旅游法的出台,相关部门要制定完善的资源保护制度,以完善的旅游法律体系保护民族文化遗产。

(三)大力培养生态旅游人才,完善培训体系

人是资源的利用者,同时也是资源的保护者。寻根旅游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作用是寻根旅游资源开发的关键。专门从事寻根旅游文化宣传的人才缺乏是造成寻根旅游开发规划不规范、行业管理不力的主要原因。为了更好地满足寻根旅游发展的需要,在高等院校中开设相关专业或相关课程迫在眉睫。同时要对旅游企业的员工进行民族文化、姓氏文化等方面的定期培训,提高整体服务队伍的素质。

(四)加大资金吸引力度,提高投资效益

中原经济区是河南省实现中部崛起战略的延续,它不仅立足河南的发展,更是涵盖了周边晋东南、冀南、鲁西北、皖西北等地区。中原经济区构想的提出和加速发展,必将使包括河南在内的中原经济区寻根旅游资源开发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直接受益、借力提升。河南省寻根旅游开发规划中要加大景点发展的资金吸引。采用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等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搭建融资平台。多年来许多海外华人华侨已经通过多种方式投资家乡建设,直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寻根旅游区域大多存在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畅的问题,各级政府对于寻根旅游文化区的资金投入要合理利用,通过改善周边环境、增加优质道路、提升住宿环境等提高景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 论语 经典名著

一、聆圣人之音

必修一“名著导读”部分就介绍了《论语》。《论语》是儒家经典,当然《论语》有自己的糟粕或消极之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两千多年前的社会人生精论,富有哲理的名句箴言,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历史展示。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即使改革开放、经济腾飞、文化发展的今天,《论语》中的许多思想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对于高中生,教师完全可以从《论语》入手,让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传统经典,感受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的精髓结合进现实生活。

笔者在所教的班级,开展了每天学习一则《论语》活动。起初,笔者每天讲一则论语,不是简单地翻译解释而是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新的解读,并戏称为“任老师《论语》心得”,如讲到《学而》第六则“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告诉学生,这是古时的素质教育,这句话体现了古时人才应具备的素质。所谓人才要先成人,后成才,先具备了孝悌谨信,爱众亲人的素质,然后才能学习。有了这样的素质学习就不再是难事了,也不会出现高分低能的学生,更不会出现不孝不悌,不谨不信,不爱不亲的不合格人才了。学生听了都忍俊不禁又觉得很有道理。教师起到了示范作用后,将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每天请一位同学来讲一则《论语》,并要说出自己的心得。有一位学生,平时上课经常犯“迷糊”,轮到他讲《论语》时,他讲了《阳货篇》第二十二则“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他说,这则《论语》是自己的真实写照,自己就是难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读了这则论语深受触动,觉得不能再终日无所事事,应该象许三多一样好好活,活得有意义,劝诫大家不要学他,博得了同学热烈的掌声,并说他颇具巴金的自我解剖的精神。每天一则《论语》,每天与圣人对话,在圣人光芒指引下,每天都有新的收获。

每天一则《论语》,学生真切感受到传统文化,并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是可读、可知、可感、可用的,可以和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的。有了传统的指引,可以让现代人不再迷茫困惑,站在先贤的肩膀上,看到未来的路。

二、探文化之源

必修二,梳理探究部分有个《形式源流与文化寻根》专题。笔者没有大包大揽,而是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将学生分成三个学习小组,分别负责“形式源流”、“年节风俗”、“民族探源”三个课题,并且给了他们足够整理长的时间,去图书馆或上网收集和整理资料,最后制作成课件,在班级讲解展示。

实际上每个课题都和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每个课题背后都充斥着庞杂的资料,在查找和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既深入了解了传统文化又提高了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探究姓氏源流,了解不同姓氏的发展历程实际就是在了解中国的历史演变过程。有些学生又以姓氏为出发点开始探究姓、名、字、号的关系,既丰富了知识,又深入了解了中国的姓氏文化。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节日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体现了人类对周围世界的关注和认识。现代人再去探究节日,更应该看到节日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几乎每个中国传统节日都有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探究节日的起源可以了解中国神话。中国是诗的国度,节日更是展示诗人才华的绝佳时机,诗人的诗还原了古人过节时的场景。如“船争先后渡,岸激去来波”展现了端午赛龙舟的热闹;“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是七夕的缠绵哀婉;“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是重阳节的惬意舒适。由节日到诗句,由诗句又回归节日,一圈转下来,既了解了节日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又阅读了大量诗词,一举两得。

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民族探源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多民族文化以及民族团结对于国家的意义。

三、感古人之魂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范文第3篇

姓氏文化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也是一门交叉性、跨学科的学科,涉及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民俗学、民族学、文字学、符号学、史料学等多种系科门类。20世纪中国学术界对中国姓氏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单一(学科)到多样(跨学科)、从零散到系统、从表层到深层的发展过程。特别是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来,随着学术环境的宽松、学术积累的丰厚、学术发现的突破、学术观念的更新,姓氏文化研究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试以研究角度与方法而言,大致有以下数端:

历史学研究。立足于历史史料与古文字的考证钩稽以及地下文物的发现,辨析、梳理中国姓氏尤其是先秦古姓的起源、流变、演革,将历史事实与姓氏问题互为印证,深入探讨中国姓氏研究中的疑难问题与某些本质性问题。这方面的著作有雁侠的博士论文《中国早期姓氏制度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谢维扬的博士论文《周代家族形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陈e的博士论文《商周姓氏制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此外,朱凤瀚的专著《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等也有相当多的篇幅论析先秦姓氏问题。特别是湖南学者何光岳潜心钻研数十年,以一个人的力量完成的1000多万字的《中华民族源流史丛书》(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起陆续出版),涉及上古夏、商、周、中原古国、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等上古诸多部落、氏族及其古姓的源起、流变,对探讨中国姓氏发展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社会学研究。八九十年代以来一批从事历史社会学尤其是明清社会学研究的学者,注重从家族史、家谱资料等的历史事实出发,在研究中国家族文化与制度演变的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具体家族姓氏的历史文化信息,为中国姓氏研究提供了生动实际的案例。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华东地区的学者为多,如钱杭的《血缘与地缘之间:中国历史上的联宗与联宗组织》(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赵华富的《徽州宗族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王铁的《中国东南的宗族与宗谱》(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年版)等。

语言学研究。从语言学、文字学角度探讨中国姓氏与人名,如张惠英的《语言与姓名文化:东亚人名地名族名探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王建华的《文化的镜象――人名》(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等。

文化学研究。这方面的著述较多,作者大多采用文化学、文类学、民俗学等方法,多角度全方位地探讨中国姓氏,如纳日碧力戈的博士论文《姓名论》(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何晓明的《姓名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王泉根的《中国姓氏的文化解析》(团结出版社2000年版)等。

以上研究成果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主要考察汉族姓氏,而少有涉及少数民族姓氏。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史,同时又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元一体的大家庭。中国的少数民族,人口虽只占全国总人口的6.7%,但分布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0%至60%。由于文化发展的差异,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各不相同。除回族、满族、畲族等通用汉语外,其他各民族均有本民族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独特的文字,如蒙古、藏、维吾尔、彝、傣、苗、朝鲜等族。少数民族文化的差异性,直接影响到作为民族文化重要表现形式与历史积淀的姓氏符号。一个民族的姓氏及其命名方式,总与该民族的政治、经济、历史、生存环境、文化传统、民俗习惯、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具体地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特点;甚至同一民族内部也会因地域、经济、语言、风俗的不同而出现相应的差异,这就构成了少数民族姓氏不同于汉族姓氏的自身特点。要而言之,有以下三点:

一曰丰富性。现代汉族通用姓氏约为3600个,分为单姓(如李、王、张)、复姓(如诸葛、司马)与合姓(即两姓联璧,如陆费、钱王)等三种形式,而少数民族的姓氏则要丰富复杂很多。从总体上说,有四种情况:(1)基本上只使用本民族的姓,这有珞巴族、独龙族以及尚未识别民族的\人、克木人、戛尔巴人等。(2)直接采用汉姓,这有朝鲜、回、壮、土家、白、瑶等19个民族。由于深受汉文化影响,这些民族使用汉姓已有很长历史。当然,如追根溯源,每个民族的姓氏又有自己不同的出典,其中有部分来自古代部落名或氏族名。(3)采用双重姓氏,即既使用本民族的原有姓氏,也使用汉姓,这有满、蒙古、彝、藏、景颇等27个民族。(4)无姓氏。我国有维吾尔、哈萨克等6个民族习惯上没有姓氏,只有部分人受汉文化影响,现在也采用汉姓。

二曰神秘性。姓氏是标志社会结构中的一种血缘关系的文化符号。姓氏起源与图腾崇拜、原始、家族生命史等有着密切关联。今姓源于古姓,汉族古姓大多有其神秘扑朔的来历。如姬姓,据考是上古周人始祖母(圣处女)姜“履大人迹”(踩了熊的脚印)感而受孕始生后稷,因而周人姬姓。姬,从女从臣(“臣”为熊迹之形),实为熊图腾崇拜。同样,少数民族的原生姓氏也有着种种神秘精彩的来历。这里试举一例:西南师范大学“西南丝绸之路考察队”曾在四川省德昌县傈僳族聚居的金沙乡作过调查,发现该乡傈僳族居民所有姓氏均与图腾崇拜物有关,如崇拜李树、梨树的姓李,崇拜黄树、黄姜(一种野生姜)的姓黄,崇拜獐子的姓张,崇拜麂子的姓纪,崇拜猫头鹰的姓吉;他们还奉行同姓不婚的族外婚制,如崇拜鼠的氏族(姓贺)分为白尾巴鼠、白肚皮鼠、长尾巴鼠,金沙乡有二个鼠氏族互不“开亲”(通婚)。

三曰变异性。随着社会发展、文化交流,现今不少少数民族的姓氏尤其是年轻一代已逐渐汉化。他们有的依据本民族原先图腾名称的汉字音译或汉义转化改写为汉姓(如上例傈僳族的姓);有的则直接假借汉姓;也有的是与汉族通婚后生下的孩子从汉姓;或由当地汉族教师为学生另取汉姓,如据报载,云南有的傣寨小学校,汉族老师姓什么,全班傣族小朋友也一起姓什么。所以,如果光从字面上看,今天已很难看出少数民族姓氏(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改革开放环境中出生的一代)的本来面貌,更看不出原有的文化特色与图腾痕迹了,我们需要作一番由表及里的寻觅,方能识得“庐山真面目”。

但十分遗憾的是,对少数民族(尤其是黎、德昂、土、纳西、藏、门巴、彝等民族)原有姓氏的研究一直是个薄弱领域。姓氏学研究具有跨学科性质,涉及多种学科,正因如此,也就容易造成“山阴不管,会稽不收”的局面。至今我国还没有一个全国性的姓氏学研究学术机构与社团,也没有一部将我国现在多民族的原有姓氏都收录在内的完全意义上的《中国姓氏大辞典》。

著名科学家、姓氏学研究专家、中国科学院遗传所杜若甫教授曾在《寻根》杂志1996年第4期撰文指出:“研究少数民族原有姓氏的困难之一是由于不少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其姓氏缺乏文字记载,全凭口传。于是,由于同一民族内有不同的方言或译法的不同,有时一个姓可以有不同的汉译,有时不同的姓却有相同的汉译。加强对少数民族原有姓氏的研究是一项非常重要而迫切的工作。再过二三十年,少数民族中知道他们自己原有姓氏的人就更少了,研究也就更困难了。”的确,对少数民族原有姓氏的研究现在如不切实抓紧,再过数十年,说不定就会像“湖南女书”那样,成为一种现代“绝学”。

所幸的是,学术界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甘于寂寞的学者,始终没有放弃过“中国少数民族姓氏”这一独特的研究领域。早在1958年,科学出版社就出版了武汉大学姚薇元教授著21万字的《北魏胡姓考》。1993年,吉林文史出版社又出版了陈连庆著35万字的《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姓氏研究》。此外,有的专题研究著作,如魏德新的《中国回族姓溯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孟志东的《云南契丹后裔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等也对少数民族姓氏多有探讨。但是,与对汉族姓氏研究相比,少数民族姓氏研究工作还做得相当不够。其中,最大的不够是,我们至今还没有一部完整、翔实的少数民族姓氏大辞典或专书,我们还不清楚全中国到底有多少少数民族姓氏?

使人欣慰的是,这一空白现在终于填补了,这就是由杜若甫先生主编的我国第一部少数民族的姓氏集成――《中国少数民族姓氏》(民族出版社)。

这是一部真正的大书。全书收集了我国49个少数民族以及部分未识别民族(如克木人、夏尔巴人、\人)的姓氏,务求“竭泽而渔、一网打尽”。试以蒙古族为例,我统计了一下,全书共收集蒙古姓2445个,汉姓357个,合计2802个。这无疑是一次最完整的蒙古族姓氏整理。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本着“实事求是,无征不信”的精神,依据可信、可靠的资料,对每一个姓氏的读音、原义、起源、演变、分布以及人物(作为姓氏活态的实证)等均一一作了阐释。这里随便从蒙古姓中抽取一例,以见其真。抽取的是“敖日阳海”,书中的阐释是:

敖日阳海Aoriyanghai亦作兀良、兀良合、兀良合惕、兀良哈、兀良罕、兀日扬海、兀梁哈、兀]罕、兀]孩、兀良哈歹、乌瑞阳海、乌瑞罕、乌日阳海、乌梁海、乌梁汗、乌梁罕、乌力扬海、乌力洋海、乌里洋海、五两海、五两暗、斡良改等。蒙古古老姓氏之一,源于部落名。有几种说法:一说从前该部落围绕着肯特杭爱山而居,故以山名为姓(“乌瑞雅杭爱”的转音词)。一说游牧于黑龙江至额儿的失河流域,以狩猎为生的统称为乌瑞阳海。又一说是讷古思族的分支,蒙古迭儿列斤诸部之一。另一说源于分布于巴儿忽真隘(今巴尔古津河流域)以狩猎为生的“森林兀良哈”部。现为蒙古大姓之一。汉姓敖、乌、吴、武(均为首音的谐音字)、于,以姓乌居多。分布较广,内蒙古喀喇沁旗、敖汉旗、翁牛特旗、扎赉特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阿鲁科尔沁旗、科尔沁右翼中旗、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阿巴嘎旗、正蓝旗、镶黄旗、苏尼特右旗、伊金霍洛旗、阿拉善地区、呼伦贝尔盟、宁城县和辽宁阜新县、吉林省等均有。

杜若甫先生为了完成这部150余万字的专书,先后花了10多年心血,青灯黄卷,爬梳钩稽,田野采风,网上搜索,真是使尽了浑身解数,克服了无数困难,这才修成“正果”。这项跨世纪的中国姓氏研究与中国少数民族研究的重大学术成果,生动地实践了“三结合”的学术探索精神,从而充分保证了研究成果的质量。

一是古今结合。中国姓氏包括少数民族姓氏,都有其历史源起、传承演变,因而研究姓氏必须正本溯源,考据稽古。但另一方面,时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又在深刻地影响着姓氏的变化,因而姓氏研究又必须坚持从现实出发,深入民间,调查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姓氏》既依靠古人与时贤的研究成果,辨析取证,又依靠对现实的调研,从人口普查、县志记录、实地采访中撷取动态的第一手资料。这是一种学术研究必须坚持的科学的态度、务实的精神。《中国少数民族姓氏》所坚持的科学精神与甘于学术寂寞的精神,正是我们今天所需要倡扬的学术品格。

二是文理结合。本书主编杜若甫先生,本身是一位严格意义上的自然科学家,他是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教授,长期从事人类群体遗传学研究。但他同时也是中国最早将遗传学与姓氏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学者。杜若甫先生曾亲口对我说过,早在1982年,他应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教授、国际人类遗传学界泰斗、国际人类基因多样性研究计划主要发起人L•L•卡瓦利•斯福扎先生的再三邀请,开始与卡瓦利•斯福扎先生合作,从事人类姓氏频率的研究。姓氏频率(即各个姓氏的人口比例)研究是人类群体遗传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它用现代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将人类学、遗传学、历史学、考古学、语言学与姓氏研究相结合,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姓氏频率,以研究世界不同地区与民族人群间的血缘关系,以及历史上的人口迁移、融合和世界各民族人口之所以如此分布的原因。显然,这是一种世界性的严密的跨学科研究新兴领域。由于杜若甫先生将谨严细致的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应用到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姓氏研究领域,文理融合,新创迭出。《中国少数民族姓氏》自然严密地体现了作为科学家的杜若甫先生对姓氏频率以及对少数民族群体遗传研究所形成的学科理论与观念,贯穿了谨严细致的科学研究作风。

第三,参与《中国少数民族姓氏》研究工作的除汉族学者杜若甫教授、吴怡雄工程师以外,还有蒙古族宝奎教授、藏族平措朗杰编审、朝鲜族金寅淳教授等。整个研究工作与书稿的编著,充分体现出中华各民族学者之间的亲密团结与合作,是民族智慧与文化担当结合的结果。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范文第4篇

但是,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梳理探究”却处于一个很尴尬的状态:一方面是课程理念、教材编者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却是高考没有直接涉及或涉及甚少。所以很多教师认为既然高考都不考了,那也就可以不教了。于是“梳理探究”便形同虚设,俨然成为应试教育和高考指挥棒下的一个牺牲品。

那么,该怎样对待“梳理探究”这一部分,该用何种方式来教学“梳理探究”?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这里,笔者结合自己平时教学中积累的点滴体会,对“梳理探究”的教学方法作一浅探。

一、态度要重视

既然新教材中设置了“梳理探究”这个部分,那就自有其合理性和科学性。且不说高考考不考,考的比例有多少,就是五个模块中安排的15个专题,其内容精彩纷呈,意趣盎然,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本身也值得学生去了解去探究,这也是对学生课外知识的一种拓展,对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培养。且探究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终身学习和个性化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笔者认为,切不可对“梳理探究”置之不理,首先应该从态度上高度重视它,把它提到与“阅读鉴赏”“表达交流”同等的地位。在这个思想认识的前提下,“梳理探究”才不至于被束之高阁,才不至于流于形式。

二、结构要了解

“梳理探究”共有15个专题,每个必修模块各安排3个专题,分别是:必修1: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必修2: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修辞无处不在、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必修3: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必修4:逻辑与语文学习、走近文学大师、影视文化;必修5:文言词语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有趣的语言翻译。

这15个专题中,前7个专题侧重于梳理,侧重于对语言现象和语文知识进行梳理;后8个专题侧重于探究,侧重于对文学现象和文化现象进行探究。从纵向的模块来看,各模块间的3个专题内容有一定的关联性,且呈逐步提高、循序渐进的形式,编排的意图十分明显;从横向的内容来看,有的侧重于对以前所学的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梳理,以便在平时积累的基础上进行巩固和整合;有的则通过自主思考或合作研讨,培养探究能力。了解了“梳理探究”的内容结构形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才能统筹安排,循序渐进,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

三、教法要灵活

“梳理探究”毕竟不同于“阅读鉴赏”等,态度上固然要同等重视,但时间上却又无法与之平分秋色。所以在教材处理、教学设计、时间安排和活动形式等方面都要作灵活处理。

1.教材处理要有弹性

每个必修均设有3个“梳理探究”专题,按照教学计划,每学期要完成两个必修模块,也就是每学期有6个“梳理探究”专题,如果要求学生全部完成,显然是不现实的,其结果很可能是有量无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某一个专题,在一个专题内部也可以再进行分工,真正做到自主、合作、探究。

就某一专题本身的各个活动环节而言,也要作灵活处理,剪裁取舍,把握弹性。例如,在必修5“古代文化常识”的教学设计中,我让学生先安排课外时间自行阅读这一专题内容,然后交给他们梳理探究的具体任务:在 5个必修模块中,我们已经接触到一些古代文化常识,如《滕王阁序》中“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的“弱冠”,《过秦论》中“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的“山东”,《赤壁赋》中“壬戌之秋,七月既望”的“壬戌”“既望”,《张衡传》中“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的“公车”“郎中”等等,分别涉及年龄、地理、纪时、官职等古代文化常识,请4个小组的同学分别从“天文地理”“纪年纪时”“姓名字号”“礼仪制度”中选取一个角度,以小组为单位,对5个必修模块中涉及的相关古代文化常识进行梳理。最后安排一节课进行成果展示。结果表明,学生梳理得很具体,这等于是对文言文的一次复习。考虑到学生的梳理只展示现象,而缺乏理论,我结合本人开发的校本课程《语文趣味知识集锦》中的一个单元――古代文化常识说略,分别梳理了“古人称谓简说”“古代年龄称谓小集”“古代地理常识知多少”“文言文中职官的辨识” “‘左’‘右’孰尊”等方面内容,提供给学生参考。这些内容,既有理论说明,又有例子佐证,而且都跟文言文有一定的关系,对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学生探究的欲望就更强烈一些。

2.教学设计要有科学性

“梳理探究”教学设计要遵循语文学科的特性,要注重教学策略和教学思路的安排,要突显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一次观摩课中,我开设了必修2中“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这一专题。教材中这一专题的内容包括三大部分:成语的来源和结构,成语的运用,成语与文化。其中第一和第三部分侧重于文化的角度,知识性比较强;第二部分侧重于运用,趣味性比较浓。要想在这短短的一节课内完成这样丰厚的教学内容,显然是有很大难度的,我的教学思路是:本着知识性与趣味性兼顾的原则,采取删繁就简的方式,整个专题分两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侧重于运用方面,先在课堂上引进游戏活动和分组竞答的做法,以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第二部分再侧重于文化方面,分派课下的梳理探究任务。这样由感性到理性,由趣味性到知识性,符合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和过程。

具体的教学环节设计是:(1)激情诱趣,导入本课;(2)追本溯源,成语常识;(3)集思广益,成语游戏:①用十二属相填写成语;②成语猜谜;③成语对联;④成语接龙;(4)咬文嚼字,辨析误区;(5)牛刀小试,课堂训练;(6)学以致用,课外延伸:①梳理:误用频率较高的“不”字成语10条;②探究:成语中的谦敬现象及其文化内涵。

3.时间安排要有合理性

“梳理探究”的活动主要靠课外进行,而不是靠课堂上教师的讲授,课堂只是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和交流学习心得的舞台。而且也不能集中安排,应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宽度。为此,每个必修模块教学开始之初,我就根据实际教学进度排出“梳理探究”的学习时间表,让学生选定自己感兴趣的专题,认真准备,并明确限定完成任务和展示成果的具体时间。

4.活动形式要有多样性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范文第5篇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市场开放、客源互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目标的区域合作,已经成为旅游业界的共同意愿。特别是旅游业在综合利用区域优势资源、综合拉动各相关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成长、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内外发展、打造知名旅游品牌和提升区域整体形象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长株潭等地区都把旅游合作视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在中原城市群的建设中,旅游共同体的打造必将成为中原城市群建设的重要内容,而旅游产业的一体化发展则是中原城市群旅游共同体建设的核心。

一、中原城市群旅游发展现状

(一)旅游发展氛围日渐浓厚,但旅游体制问题尚未完全解决。近年来,河南省旅游业的发展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委书记徐光春在2005年召开的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提出“抓旅游就是抓经济,抓旅游就是抓发展”,省委、省政府对旅游业的发展寄予厚望,各级政府也都明确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来培育,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旅游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各地发展旅游热情高涨,旅游市场持续升温,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游客满意率大幅度提升,旅游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已日益显现。但是,多年来存在的旅游业管理体制问题一直未得到很好的解决,有的管理职能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和重复,阻碍了管理和服务效能的发挥。而作为旅游产品质量核心的旅游景区点的管理体制问题,也是困扰旅游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目前,省内主要旅游景区点大都由当地政府或其他相关的政府部门进行管理,职能部门交叉管理、重复管理现象严重。针对旅游景区点管理体制的诸多弊端,各地旅游部门也多次提出过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设置重点旅游区一级管理机构等解决意见,但是多年来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成为阻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旅游产业化水平较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河南省旅游产业要素进一步健全,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综合配套能力不断提高。随着旅游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旅游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稳步提高,2006年全省旅游总收入占GDP的7%。但是旅游总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还没有达到支柱产业或重要产业的要求,旅游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目前全省旅行社企业进入全国百强国际旅行社的仅有河南省旅游集团一家,旅行社企业普遍散、小、差、乱,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市场竞争力较弱。全省旅游星级酒店拥有量与全国人口大省和经济强省的地位极不相称,国外酒店集团参与管理的酒店较少,与国际接轨不够,国际化程度偏低。作为产业化发展基础的国际航线问题也是制约旅游产业化发展的突出问题,目前,河南省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航线只有一条,2006年全省接待外国游客仅80余万人次。各地旅游形象特色不明显,主题不突出,旅游产品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作为旅游产业链上重要环节的娱乐和购物,在各地的发展均不理想,价廉物美、让客人喜闻乐见的旅游商品的开发严重滞后。在少林寺景区内热卖的“少林功夫小子”和“少林素饼”均产自南方某地。旅游业在树立强势品牌、解放思想观念、参与市场竞争、延伸产业链等方面还需要多下工夫,旅游产业化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旅游资源丰富厚重,但旅游产品竞争力不强。河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中国长达五千年的封建帝制中,河南占据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置的时间就长达三千年,众多的历史遗存,积淀了河南省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独特的地理地貌,造就了兼具南雄北秀特点的中原山水。在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公布的《中原城市群规划发展情况》中,因独特的资源优势,有七个城市在中原城市群中的发展定位和旅游有关,其中郑州定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文化旅游城市,洛阳定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文化旅游城市,开封定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文化旅游城市,新乡定位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许昌定位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生态观光区,焦作定位为国际山水旅游城市,济源定位为中国北方生态旅游城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曾使各地旅游资源的开发遍地开花,随着社会关注度的提高和游客消费心理的日趋成熟,旅游景区点规划与开发前期存在的低层次重复、粗放式经营等问题日益凸显,旅游产品单一、老化,差异化不明显,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形不成特色和品牌,市场竞争力较差,使众多旅游景区点面临着从产品数量到产品质量的转型。在国内外稍有影响的“三点一线”(即郑州、开封、洛阳三地和沿黄河旅游线)旅游产品,在营销过程中,多多少少还要依托西安的品牌和名气。中原城市群内各地旅游资源禀赋甚高,应充分发挥中原地区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丰富性的特点,开发适应多样客户群的旅游产品,提高产品竞争力。

(四)旅游区域合作初见端倪,但各地旅游发展还不平衡。近年来,国内一些地缘相连、文化相通的地区已经开始了建立旅游共同体的探索和尝试。比如为相互的旅游车辆入城、入景区给予方便,互相推介对方重点旅游线路等等。中原城市群各地旅游部门对于旅游共同体的打造也进行了一些调研,做了有益的尝试。2006年12月26日,郑州市旅游局与开封市旅游局共同签署了《郑汴一体化旅游合作协议》,双方将联手开展旅游宣传,共同推介两地旅游资源,并部分开放旅游市场,郑州市区居民可享受对方城市的景点年票制的居民待遇,开封市内的旅行社,如果向郑州输送的客源最多,亦可享受郑州市人民政府制定的奖补政策。目前,郑、汴已经实现了无障碍通行,伴随着相关行业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必将会带来郑、汴两地人员流、物流、信息流的增多,促进经济的共同发展。郑州与洛阳的旅游联合促销也正在酝酿之中。中原城市群内小范围的联合,为各地在旅游共同体内更加深度和广度的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晰地认识到,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思想观念、政策支持各不相同,全面推进旅游共同体的进程,任重而道远。

(五)旅游市场逐步规范,但市场壁垒和障碍仍然未完全消除。近年来,各地通过开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A级旅游区活动,大力整顿旅游市场秩序,不断加大旅游市场监管力度,加强了对旅行社、星级饭店、重点景区和旅游从业人员的规范管理,旅游环境明显改善,游客投诉明显减少,旅游业管理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城市都认识到了区域联合、互动发展的必然性,特别是以交通网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是,在中原城市群内共同体的打造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部门利益、服务质量标准等形式的地方保护,资金、服务、劳动力等旅游要素的市场优势不能互补,缺乏统一的市场监管机制,旅游集聚和扩散效应不能明显发挥。

二、中原城市群旅游共同体的构建模式分析

(一)建立旅游共同体工作机制。打造旅游共同体的关键是建立统一有效的市场制度,形成公平合理配置资源的制度.但在推进旅游共同体建设的初期,应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基础作用的同时,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建议由省政府牵头,建立统一有效的协调机制,明确强力的执行机构,确定统一的协作行动原则,制定统一的旅游合作实施规则,以及协调、解决问题的办法,整合区域资源,实施共同的旅游品牌战略,推广一体化旅游,实现资源共享,推进城市群内旅游业一体化发展。

(二)树立旅游共同体一体化的发展观念。各地政府应着眼于发展的共同点,在体制未改的情况下,积极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办法,做到“方法先变,机制先转”,支持旅游企业之间率先开展合作、重组联合,发展规模经济,提高竞争力。共同体内的产业一体化,关键在于经济利益的一致性。城市群内各地政府要树立“谋长远、算大账,图大利”的思想,正确对待短期内存在的对立和竞争,构建利益共享机制,争取更大的合作共存空间,实现共赢。

(三)构建旅游共同体的合作机制

1.旅游产品合作

在旅游共同体内旅游产品的合作与开发上,应采取梯次推进的策略,率先推出成熟品牌,用成熟品牌的带动效应,以点带线,以线带面,逐步实现共同体内旅游产品的全面合作与开发。首先,要突出重点.经过多年努力,“三点一线”已成为河南旅游的王牌产品,在国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而焦作通过近几年强有力的市场促销,创造了闻名全国的“焦作山水”。利用中华民族发祥地的文化优势,整合山水风光资源,开发“古都文化+自然山水”的复合型文化旅游产品,作为中原城市群旅游共同体的主打品牌,在深度上多下工夫,重点推进。其次,城市群内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组合空间巨大,跨区域整合旅游资源,可以形成面向不同市场的系列线路和产品。如以郑州为中心,连接许昌的“三国之旅”,以少林武术、陈家沟太极拳为主的“功夫之旅”,以嵩山、云台山为主的“山水之旅”,以新郑黄帝故里、姓氏发源地为主的“寻根之旅”等。这类专题性旅游产品,作为主打旅游产品的补充,其特定的客户群体和差异化的产品内涵,都对市场有较强的吸引力。

2.旅游客源合作

根据全省抽样调查显示,2006年,全省共接待游客1.3亿人次,其中来自省内的游客占接待总量的70%以上.强大的客源流,必将带动强大的经济流,城市群内互为旅游目的地和客源输出地的旅游客源合作,是打造中原城市群旅游共同体初期的核心。河南是国内主要客源市场,而城市群内地缘相通,人脉相连,各地旅游产品有较强的互补性,在群区内进行客源合作,互送客源,投入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而城市群内的游客采取自助游、自驾游形式出游,也会享有相关城市的优惠政策,减少出游成本,中原城市群内客源的互通与流动,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和巨大的合作潜力。

3旅游品牌合作

中原城市群旅游共同体应在整合优势旅游资源和产品的基础上,形成中原城市群旅游共同体的整体旅游形象,建立联合对外推介机制,通过公共媒体宣传、联合举办论坛、招商、推介等活动,联手推介中原城市群区域旅游概念,推介旅游共同体的整体形象。同时,要加强旅游品牌的策划和运作,树立一批旅游品牌,通过知名旅游品牌的培育和鲜明旅游形象的塑造,促进共同体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并使其逐步产业化、国际化。

4.旅游管理合作

旅游管理合作的核心是破除地方保护,打造无障碍旅游区。主要内容包括:建立统一的旅游咨询、投诉受理系统,推出异地受理业务,维护游客及旅游企业的合法权益。加强信息交流,加快实现各地旅游网站的相互链接和信息互动,共享旅游信息资源,利用互联网等高科技手段建立客源推荐网站。促进各地在旅行社、饭店和景区管理培训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清除跨地区障碍,实现共同发展。

5.旅游人才合作

相关期刊更多

海峡影艺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福建省教育厅

老年世界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内蒙古党委老干部局

奇闻怪事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南北桥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