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的城镇化

人的城镇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的城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的城镇化

人的城镇化范文第1篇

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

统计显示,中国城镇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大约能带来7万亿元的市场需求。城镇化步入加速推进阶段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新的驱动力。城镇化在带动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的同时,也带来了消费需求的大幅增加,并提升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住房建设等投资需求。可以说,城镇化过程贯穿投资和消费,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向春玲表示:“城镇化发展,需要改善城市的道路交通、住房、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这是城市巨大的刚性需求。进城的农民工的消费结构发生变化,消费能力也会提高。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扩大内需中起到重要作用。”

更重要的是,城镇化带来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消化工业化的过剩产能、助推经济完成从投资驱动到消费驱动的转型。城镇化所带来的投资、消费需求将为国内经济未来10-20年的发展提供驱动力,并促进经济转型的平稳过渡。城镇化真正改变的是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从物的城镇化转变到人的城镇化

据统计,近十年,我国城镇化率以每年1.3%速度增长,目前已经达到51.3%。但这其中,城镇户籍人口占总人数的比例却只有35%。前后相差的16个百分点之中,蕴含的是数以亿计的农民工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不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易鹏认为,要提高城镇化的质量,首先要实现人的城镇化,尤其是两亿多农民工怎么享受到城市里的公共服务水平,这牵涉到户籍制度的改革,不能搞二元结构,城镇化要从物的城镇化逐步实现人的城镇化,不能城市建得很漂亮、人生活得很痛苦;第二,城市的管理要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智能型、绿色型、低碳型,管理质量要提高;第三,要实现城市群科学合理地布局,中小城市要进一步提高发展的质量和产业承载能力;第四个方面,城市的发展必须要有产业做支撑,而且这个产业一定要有可持续性。

向春玲同样向记者表示,目前城市的公共管理比较粗放,流动人员的管理并没有纳入到城市实有人口管理。要给在城市里有固定工作或固定居住地、工作很多年的农民工解决城市居民待遇问题,使他们享受到城市的公共服务;同时,通过建立健全土地制度,使放弃农村土地的农民获得一部分公平的收益,让他们“带着钱进城”;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医疗养老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制度要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替那些为城市化做出贡献的人解决实际困难,改变一些不利于城市化发展的制度设计。

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

对于如何构建科学的合理的城市格局,向春玲认为,目前,有些特大城市的承载力已经达到极限,由此带来很多“城市病”。因而要健全城市体系,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软件建设,实现医疗、教育、公共服务资源均等化;中小城市生活功能和公共服务资源健全,人们就不会羡慕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也就不会往大城市里挤了。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城镇化要与区域经济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向春玲认为,城镇化是我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服务型社会转变的过程。通过城镇化发展,可以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同时,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城镇化这个抓手如果能够做好,做到位,将会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全面的提高。

易鹏则表示自己的观点和很多专家的观点不太一样。他认为,城市发展要有一定的规模才有更好的效果。三大城市群要承载更多的人,北京目前有两千多万人,实际可以承载三千万人以上,至于怎么释放空间,如何布局可以进一步探讨;第二,重点发展18个比较大的城市群及其周边的卫星城;第三,发展有特色产业的中小城市,其余按照土地功能区的规划,原则上不宜发展大城市,尤其搞是大规模的建设。

用勇气和智慧推进城镇化

要实现完全的城镇化,不能一蹴而就。当前最紧要的任务是什么呢?向春玲认为,恐怕还要对什么是健康的城镇化,有深刻的认识。首先,城镇化不仅仅是物的城镇化,钢筋水泥楼不是城镇化,也不仅仅是追求GDP增长,更为本质的是人的城镇化;其次是要做好顶层设计,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上做好城市的发展战略,做好中长期城市的整体规划,包括产业发展规划、公共服务规划、功能布局规划等,规划一旦确定就不要随意改变。最后,公共服务管理已经远远落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要进行制度改革,包括户籍、土地、社会公共服务等等问题,将不健全的地方逐渐完善,使城镇化由外延式发展过度到内涵式提升。

人的城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人的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达州市

1 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本质目标

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于传统城镇化模式而言的,指农村人口不断转移向城镇,第二、三产业不断聚集于城镇,促使城镇数量增加和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动态演变过程。[1]而人的城镇化追求以人为核心,致力于提高城镇化的质量,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是其主要目标,将城乡居民的利益置于首要地位,并实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统筹协调转变。[2]物的城镇化和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最基本的两个方面。[3]其中,物的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的重要基础,人的城镇化是物的城镇化的终极目标。因此,新型城镇化和人的城镇化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新型城镇化除了体现人的城镇化的内涵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体现。可以说,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本质目标。

2 达州市人的城镇化水平现状

当前达州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城乡二元结构明显,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的基本市情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近年来达州市人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小觑。

(一)人的城镇化已取得的成效

第一,人口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近年来达州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各方面建设取得新的成就。截止到2014年末全市户籍人口为688.13万人,常住人口553.05万人,城镇化率39.40%。2011-2014年达州市城镇化率分别为34.31%、36.10%、37.80%、39.40%,年增长率均在5%左右。第二,经济城镇化不断取得突破。2011-2014年达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从1011.83亿元,增长到1347.83亿元,年增长率达到10%左右,人均GDP分别为18474、20685、22632、24371元,增幅在10%左右。近年来达州市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各项调控政策,及时推出稳增长政策,相继出台金融支持、市场拓展等系列配套措施,从多方面稳定经济增势。截止2014年末三次产业结构由2013年的21.4:53.1:25.5调整为20.9:52.9:26.2。第三,社会城镇化迈出新步伐。截止2014年末达州市中心城区绿化新植改造全面提速,新增城镇绿地38万平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1.5%。“五治”工程扎实推进,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升。社会事业也加快发展:第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如期完成;新改扩建中小学校121所,城区学校大班额有效化解;西南职教园区加快建设。实施城乡医疗卫生服务项目,引进二级以上民营医疗机构,实现医保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等等。第四,文化城镇化呈现新局面。“通达开放、诚义创新”的达州城市精神集中而凝练地体现了达州城市人文地理的特征,既具有达州历史文化的内涵,又是当代达州人应当追求和体现的精神,也与核心价值观呼应吻合,这一精神为达州未来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同时,达州市民公约正在形成阶段,也即将颁布。西城达人街、南城阳光耍都等特色街区升级改造如期完成。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巴山书画院、美术馆等建成开放,市博物馆建成开馆,市图书馆即将开馆,成功举办五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成功举办四川省首届农民艺术节暨民间艺术节,全民健身活动也广泛开展。

(二)人的城镇化尚存在的问题

第一,人口城镇化:城镇化总体水平不高,与工业化发展不相协调。2008-2014年达州市的城镇化水平整体上还是比较落后,在全国处于较低的水平。如2014年城镇化率上升为39.40%,但仍远远低于四川省平均水平46.30%和全国平均水平54.77%。达州市整体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不相协调。如果用非农业人口与总人口的比值表示城镇化发展水平,近年来达州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大于远远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其更是远远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工业化发展、经济发展与城镇化进程的不相协调,也会阻碍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第二,经济城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城市吸纳功能相对较弱。近年来达州市经济处于平稳增长状态,三大产业的产业结构也处于稳定状态。2014年达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47.83亿元,与2013年相比增加8.4%。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0.9:52.9:26.2。可以看出,达州的经济支柱仍然是第二产业,第一、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仍然较小,并且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大于第一和第三产业之和。因此,当前达州市产业结构矛盾突出,缺少产业项目和新兴产业支撑,靠引进增量调结构的空间受到制约。截止2014年末,达州市第一、二、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吸纳从业人员共62.5万人。近几年来,三大产业吸纳人员呈现增长的趋势,尤其第三产业从2010年的24.94万人增长到2014年30.88万人,可以看出,当前城市吸纳功能较弱,亟待增强。第三,社会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公共服务水平低下。当前达州市城市用气、用水等方面,仍然面临供给不足的问题,公共服务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资源也相对贫乏。如2013年,用水普及率为73.18%,低于全国平均用水普及率976%;燃气普及率仅为68.22%,而全国燃气普及率却达到94.3%;城镇人均道路面积为3.38平方米,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城镇人均道路面积14.9平方米)。2014年达州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欠账也较多,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不少突出问题也亟待解决。第四,文化城镇化:城镇低碳消费意识淡薄,城镇休闲功能较弱。近年来达州高物价引起很多人的关注,但仍随处可见浪费和破坏环境的消费行为,居民低碳消费意识淡薄。2010-2014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2624元增长到20939元,增速均高于10%,城镇人均消费支出从9976元增长到14463元,其中食品支出从4356元增加到6912元,不难看出,城镇食品支出所占比重均在45%左右。

3 达州市人的城镇化战略的模式选择

已有的研究表明,无论是先工业化和先城市化的国家还是在后起的工业化国家或地区中,都发生了所谓的“城市病”,城镇化发展模式要结合地区区域基本情况,走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即走人的城镇化的发展道路。[4]文章借鉴厉以宁提出的中国城镇化分三部分:老城区+新城区+农村新社区的理念,认为,达州市人的城镇化战略的模式,即主城区+新城区+农村新社区。

(一)主城区:科学定位,坚持主城带动,高标准改造建设主城区

首先,科学定位主城区,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服务业。在过去的城镇化模式下,达州市主城区定位不明确,城镇规划欠科学,污染严重,服务业发展底子薄弱。因此,达州市可将主城区进行科学定位,治理主城区污染,并充分利用地区的资源优势,制定主城区和新城区并立发展的战略,主城区应大力发展并提升包括餐饮服务、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现代物流、休闲旅游、文化传媒、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充分利用达州区位优势,完善物流体系,促进三次产业联动发展。加快推进红星美凯龙、仁和春天等城市综合体建设,打造“百亿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区域服务中心城市。新城区则重点解决大量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问题。

其次,坚持主城带动战略。围绕建设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目标,拉大城市框架,优化空间布局,加强建筑形态、重要节点景观规划设计,完成市域和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编制,提升城市功能和形象。

最后,高标准改造建设主城区,创新农业转移人口进城的方式。过去,主城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城市承载能力不足。因此,达州市也可借鉴近年来很多地方推行的“退二进三”的做法,即第二产业迁离主城区,第三产业进入主城区,使主城区成为商业中心、服务业中心和居民区。同时,达州市应坚持刚性约束和规划先行,不断提升并完善城市空间、城市交通、城市景观、重点区域等控制规划,开展城市绿地系统、地下空间利用、公共服务配套等专项规划和州河滨水岸线规划设计。努力促进以塔坨片区为重点的棚户区改造,拆迁棚户区并安置解决好棚户区的住户。完善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科学规划,全面提速主城区绿化新植改造,提高绿化覆盖面积和森林覆盖率,扎实推进“五治”工程,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二)新城区:创新思路,大力建设新城区,增强核心竞争力

新城区一般在城市市郊,达州市的新城区主要就是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物流园区等等演变而来的。多年来,达州市的经济基础薄弱,建设新城区的最大难题就在于观念的落后和资金的不足。因此,建设新城区首先就是转变传统的发展观念,创新思路。新城区的建设也离不开地方政府包括政策、资金、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其次,2014年达州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0.9:52.9:26.2。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4%、59.7%和31.9%,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7、5.0和2.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3.44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530.09亿元,增长10.5%;第三产业增加值194.13亿元,增长9.4%。可以看出,达州的经济支柱仍然是第二产业,第一、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仍然较小,并且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大于第一和第三产业之和。因此,达州市应推进新型工业化,全力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发展,培育发展节能环保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高端成长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冶金、建材、纺织、机械等传统的优势产业,重视创新驱动,推进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发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等等。同时,人的城镇化要求经济全面向第三产业转型,实现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

最后,加强软环境建设,重视招商引资,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建设新城区,除了把硬件环境建设好之外,还应重视软件环境的建设,转变传统建设思维,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尤其是在新城区就业的人口,强化文化素质培训,为这部分转移人口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教育,以社会需求为中心,创办对应的职业教育学校,通过这样的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促进农业转移人口综合素质的提升。此外,新城区在招商引资方面,出台相关的文件和政策,并用一些“优惠”条件吸引更多的企业走进新城区,增强核心竞争力。

(三)农村新社区:以人为本,整合建设农村新社区,保障农民福祉

达州市各地纷纷建设起来的新农村,都是农村新社区的起点。首先,人的城镇化战略的推行,不是靠把所有人拉进城市,让他们住上楼房就算实现了,也绝不是以居住地和是否拥有城镇户籍来进行区分。而是要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力保障农村与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均等化。[5]因此,人的城镇化战略要努力破除原有的城市发展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理念,即要树立农业转移人口特别是农民工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主体地位思想,将农村新社区按照城市社区的建设要求进行建设,保证公共基础设施到位、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等等。

其次,农村新社区要实现环境清洁,实现园林化。农村新社区建设的首要问题就是环境问题。因此,地方政府要进行主动宣传教育双管齐下,投入资金,加强并整治农村社区环境卫生。农村社区要实现园林化,因此科学规划农村社区建设,让农村社区成为绿树成荫的适合居住的居民区。

参考文献:

[1]曹华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N].光明日报,2013-12-17.

[2]邬巧飞,邹丽萍.人的城镇化及其实现路径探论[J].改革研究,2014(11):8-10.

[3]乔小勇.“人的城镇化”与“物的城镇化”的变迁过程:1978---2011年[J].区域经济,2014(4):88-99.

[4]厉以宁.中国道路与新城镇化[M].商务印书馆,2013.

人的城镇化范文第3篇

“西平素有‘小三台’之称,我们看中的就是这里繁华的商业环境。”刘素告诉记者,西平与中江毗邻,回家看望父母也方便了很多,“等过几年赚到更多的钱,就在镇上买房子,接父母过来住。”刘素指着远处凯江畔正在施工建设的橙色电梯公寓,眼里充满了期待。

从乡镇企业重镇到活力新城的

变迁

西平镇位于三台县城以西的凯江之滨,从古至今在三台经济版图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上世纪90年代初,西平的乡镇企业盛极一时,曾被评为“四川省乡镇企业重镇”。在当地人心中,西平的经济发展史曾让他们感到无比自豪。然而,随着市场经济步伐的加快,西平的乡镇企业也由盛转衰,纷纷以破产谢幕。

没有企业的支撑,整个乡镇失去了经济活力。失去活力的小镇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西平这一沉默便是十年。直到2013年5月,西平镇被列入全省“百镇建设行动”重点镇后,在项目、资金、政策、业务指导等方面得到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沉寂多年的昔日强镇走上了一条复兴发展之路。

2015年,绵阳市被纳入国家第二批新型城镇化试点地区,西平镇再次抢抓机遇,按照“建设三台县域副中心和幸福美丽西平”总体目标和“活力新城、韵味古镇、秀美乡村、幸福家园”总体定位,实现空间布局、承载能力、产业支撑、公共服务、生态保护同步提升。

通过向上争取、吸纳社会资金、发动群众筹资筹劳上下联动三大途径,目前,西平镇已形成以2公里长、24米宽的西蜀大道,1公里长、20米宽的建设街为两轴,沿凯江生态滨水一带为轴心,分布于镇区的三个城镇居住组团、一个城镇商贸组团、一个文化旅游组团、古镇旅游配套组团及滨河休闲组团的“两轴、一带、七组团”的城镇发展格局。新增城镇建成区面积0.5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增至2.26万人,城镇化率达39%。

在新建的电梯小区――锦绣花园外,一对年轻夫妇经营着一家装修时尚的商务酒店,他们告诉记者,目前政府正在整体打造小区旁的凯江两岸,等生态景观一建成,西平将更加繁华,“你看我们背后这电梯公寓,均价都2700元了,跟三台县城没啥两样。”

产城相融照进现实

几年前,西平镇的产业布局还在四川省村镇建设发展中心、四川省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的规划图纸里,如今,这一个个鲜活的产业从纸上“跃然而起”,成为现实。

来到红梁村,与60%以上村民集中居住区相配套的是那代表着“造血”功能的上千亩农业产业基地。

“西平是典型的人口大镇、农业大镇。因此,农业是我们主要的支柱产业。”红梁村党支部书记李顺东说,按照镇上“三个一万亩”(一万亩优质水稻、一万亩藤椒、一万亩中药材)的规划,红梁村目前已种上了共500亩的藤椒,加上2015年进行品种改良的800亩核桃,为红梁村1500多个村民致富的梦想插上了翅膀。

村民林义芳,2012年和丈夫一起开垦了一片荒山,种上了5亩多的核桃树,如今,她家房前屋后的一大片核桃树都已经是硕果累累,压弯枝头。看着长势喜人的核桃树,林义芳似乎看到了更多的希望,去年自家拿去卖都卖了一千多元。

“现在这核桃根本就不愁销路,光是逢场都供不应求。自从用上了互联网,北京、上海、湖南等地的订单更是接都接不完。我儿子在天猫上开店,一月销售两吨,好多时候货源不够,还得去新疆挪货。”李顺东说。

在南垭村,特色农产品的产业链条得到延伸。“除了还在长苗的400多亩藤椒,花生也是村上每家每户都会种的作物,种一季花生,每户收益能有1000多元。”南垭村党支部书记戴安润告诉记者。

优质的花生,为村上引进的食品加工企业蜀奇食品厂提供了充足的货源。企业主唐作凯告诉记者,目前企业年产值2000多万元,年缴税200万元。“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将新鲜加工好的花生销售到重庆、上海等全国各地。”不仅如此,厂里还提供了部分村民就近就业创收的机会,村民可在厂里劳动,领取一月1700元的固定工资,也可做零工,每人一天40元。

2016年西平镇三产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依托蜀奇食品厂、舜天屠宰厂、凯河挂面等龙头企业的带动实现产值2.45亿、GDP占比39%,农、林、牧、渔产业和服务业同比增长5%;第二产业实现产值1.77亿元、GDP占比28%,同时西平镇紧密结合县委、县府工业强县战略,依托成巴高速规划一个中小工业集中发展区。

集中居住,公共服务暖人心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西平的公共服务布局也在不断完善。傍晚时分,在占地8.7亩的红梁村文化广场上,周边村落的居民会聚集在这里打@球、跳广场舞、使用健身器材;村上还设立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下棋、打牌、阅读,设施一应俱全……

“每逢双日,村上还会赶集,进行农副产品买卖,农闲时期,最多可达几千人,5条街道都被挤得水泄不通。”李顺东谈到,南垭村是西平在探索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过程中确立的中心村,目前有红梁、南垭、新庙3个中心村,规划建设新村聚居点,采取“统规统建、统规自建”等模式引导周边群众到中心村建房居住。

人的城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国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农民工市民化;公共服务均等化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3)08-0007-04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党的十报告第一次提出新型城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载体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新型城镇化与以往的城镇化建设不同,新型城镇化突破了以往单纯以经济增长作为唯一取向的发展目标,强调以人为本、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一、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基础

人本思想的立足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从事实际活动的人”是处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是“生成性”的人,是通过感性活动不断自我选择、自我创造、自我实现的人。马克思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理解社会,他指出:“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因此,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相互统一的过程。人的发展的高级阶段,就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以及由发展所产生的社会财富基础上的自由个性阶段,人们将从自觉、丰富的社会关系中获得更加自由、全面的发展。

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充分重视人在社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并将人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思想的重要内涵。以人为本对人性的充分尊重和人的价值的全面实现,是及其人本思想的重要体现,更是在理论层面的发展与创新。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将人本思想作为理论内核,突出强调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视,实现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城乡一体的协调和可持续,是对中国化的实践创新。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意味着要摒弃以往唯GDP论等异化的发展模式,向注重人的塑造和开发转变,把人的发展作为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根本途径。

二、以人为本的中国新型城镇化内涵

城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社会结构、技术结构、人口结构和空间结构发生深层次的调整、变革的过程。以往的城镇化建设更多的是实现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集聚,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空间,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也伴随城镇化的发展而出现,如土地的低效利用、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社会保障缺失、政府服务缺位和社会秩序失范等。人作为发展的主体和归宿,无论何种城镇发展模式,归根到底都要依靠人来实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就是要从原来的以单纯重视经济增长为中心,转变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创造人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逐步过渡到在创造物质客体的条件下,开发和塑造全面发展的人。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就是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每个人”都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尊重人的正当需要,实现城乡之间人口自由迁徙、要素自由流动和公共服务均衡覆盖;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通过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三、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

新型城镇化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及其人本思想为理论基础,以尊重人为基本要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是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人的协调、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一)拉动经济增长

新型城镇化可以实现大规模的人口城镇化,会产生巨大的收入增长和消费转换效应。目前,我国城镇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0%,但因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是农村居民的2.9倍,因而贡献了全部居民约75%的消费支出。据测算,城市化水平提高1个百分点,将拉动最终消费增长约1.6个百分点。消费支出大幅增加,规模经济效应将随之显现,私人和公共投资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降低,市场需求则迅速增长和多元化发展,专业化分工逐步深化,经济效率也随之进一步提高。而且,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金融保险、信息服务和研究开发等新兴业态不断涌现并与传统业态深度融合,经济多元化提升,经济活力将进一步展现。

(二)促进社会和谐

马克思指出,人的生产既有内在尺度,又有外在尺度;既关注自身的需要,又关注其他自然存在物的需要。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并成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从而实现生产关系的和谐。社会和谐包括社会各个阶层的比例构成的合理性,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社会效率的增长性和社会地位的公平性等。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促进,是社会和谐的体现。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精确阐述过都市商业对农村改良的贡献。他认为,工商业都市的增加与富裕,为农村的产品提供了巨大而便利的市场,促进农村土地的开发,并使农村突破传统关系的制约,变得更有秩序、有好的政府、有个人的安全和自由。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改善生产关系,使城市和乡村的居民平等地享有经济发展的成果,提高收入水平和发展能力,从而实现城乡共荣、社会和谐。

(三)拓展文化空间

文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环节。新型城镇化建设就是要通过结构调整,为人的发展提供各种条件,不断满足人的物质、精神等方面的需要,构建道德体系及其所体现的价值体系,使每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不断产生思想和文化创造,实现文化开放、文化人独立,真正体现人的价值。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各种各样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是与人的文化方式相关联的。城镇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创造、传播、利用和发展的真实空间。新型城镇化建设,一方面满足了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也为文化发展提供了载体和空间。

(四)保障生态安全

人与自然是对立统一体。人不仅可以如同其他物种那样单纯地适应自然,也可以不断地把人的目的、价值投射到自然中去,能动地改造自然。但目前人的发展,异化程度超出了自然的承载力,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文明建设被严重忽略,导致产生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和资源短缺等恶果。建设新型城镇化,实现土地、水、生物资源的集约规划、集约建设和集约管理,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生态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合理开发、有机替代,以及生产高效循环、生活幸福低碳、生态绿色和谐等。

(五)提升人力资本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伴随要素成本的不断上升而优势渐减。建设新型城镇化,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为市民,通过提供较高水平的教育资源平权,“新市民”转变其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完善其知识结构,文明意识、独立意识、环境意识和应用技能都得到增强,人力资本存量增加,将更加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转型,也会进一步推进工业化进程,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四、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促进农民工市民化

农民工群体,这支新型的劳动大军没有城市户口但在城市工作,职业转移与身份转移相分离,付出的代价和应享受的待遇不匹配,造成了城镇化发展的畸形,也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为此,必须清理束缚农民工市民化的各项具体制度,建构保障农民工市民化社会公正的制度体系。

1.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农民工市民化的身份歧视。现行的二元户籍制度是农民工市民化的根本性制度障碍,二元户籍制度把户口分为“农业”和“非农业”两种,并依据户口性质的不同提供不同的社会福利和享有不同的权利。户籍制度不仅降低了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和能力,也提高了农民工市民化的门槛和成本,并且人为地造成了农民工和城市居民的对立,形成了不利于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环境,成为阻碍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制度瓶颈。因此,亟需建立新型的户籍制度。重点是改变资源要素单向配置渠道,建立以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的户口登记制度并逐步过渡到全国统一的、平等的新型户籍制度,形成双向流通的城乡要素渠道,实现城乡人口的自由流动和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2.加快土地制度改革,构建农民工退出农业、农村的新机制。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计保障。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是法律赋予农民的财产权利,必须严格保护农民工的土地权益,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继续推进农民承包地、宅基地的确权颁证工作,进一步明确土地的物权性质,显化土地的资产价值。按照依法、自愿和有偿的原则,推进土地流转,实现土地经营权市场化运作。选择有利于农民工能够接受和稳定获取收益的土地流转形式,开展土地转包、委托经营和土地股份合作等农地流转。加快建立公平合理的土地管理制度,构建以市场形成价格为基础的土地征收制度,改变土地同地不同权的现实,统一土地市场。健全法制和发展土地市场,鼓励农民工从土地流转中获取市民化必要的原始资本。完善集体用地征用程序,改变按土地产值计算的方法,引入第三方综合评估土地价值,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大幅度缩小国家强制性征地,对为公共利益征地进行明确的法律界定,严格限定征地范围。

(二)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基本公共服务的价值取向和结果状态,其含义就是全体公民不论地域、民族、性别、收入及身份差异如何,都能获得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结果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发挥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积极引导各种公共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优化配置,加快教育、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构建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是在人本理念指导下和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责任的政府。构建服务型政府,首先,应合理界定政府职能,需要将市场调节的各个领域交还市场,依靠价值规律发挥作用;政府要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弥补市场不足,缩小和规范行为边界,调节公共资源错配。其次,要建立政府职能的监督和约束机制,避免公共服务提供机构的利益集团化、刚性化。再次,创新公共服务体制,增强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建立政府购买、社会参与的制度安排,积极发挥社会组织、行业中介的作用,在公共卫生、公共就业、社会保障、法律、公共文化和养老等服务领域,通过购买服务增加供给,并公开服务机构的选择标准、选择结果、考评标准和考评结果等,以加强公众对相关工作的监督。

2.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系。按照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建立公共财政体系。一是理顺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投入关系,建立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特别是在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安全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划清中央与地方的事权界限,按照税种属性和征管效率等基本原则,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收入划分,调动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二是推动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体制、明确各级政府和财税部门预算收支行为,完善政府债务风险控制措施,约束和制衡政府的财税收支权。三是规范财政转移支付,遏制“跑部钱进”、“暗箱操作”等行为,加大财力下沉和财权下放,大幅度提高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财力保障能力。

(三)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通过体制改革和资源要素结构的调整和再平衡,让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系统中,摆在同一位置,同等地享有公民发展权。

1.改革和创新制度。除了改革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进入和退出机制外,还要建立城乡居民的双向流动渠道。通过土地流转、户籍管理、住房、就业、社会保障和集体资产产权等制度改革,加快实现城乡二元社会向城乡一体社会的转型,扩大人的基本“经济条件”的工具性自由,扩展个人的实质自由,形成搬得出、稳得住、能流动和可致富的平等发展机会,人人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

2.促进资源要素结构调整和再平衡。改变资源要素单向向城市配置的趋势,推进人才、技术、资金和土地等资源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实现各类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南流动,达到资源要素利用的最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四)多渠道筹措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

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需求仍是当前面临的最紧要的瓶颈制约。如果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收入进行投资,远远不能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求。因此,必须创新城镇化建设投融资机制,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增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资金保障能力。一是合理界定政府和市场作用的范围和领域,对于公共服务领域,要明确政府的投资主体地位,强化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责任。二是加大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各级财政部门要把城镇化建设资金优先纳入预算管理,确保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足额落实。三是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新型城镇化建设领域,对通过市场行为提供公共服务的企业,应当给予补贴,保障投资者的合理收益;对公用事业,要加强成本监管,理顺价格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和管理机制。四是创新金融产品,发挥债券市场融资成本低、受资本限制较少、融资渠道更直接的优势,大力发展企业债、公司债,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本支持。

人的城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镇化人居生态环境可持续

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加速期,在这一时期,城镇化必然会伴随到来,并随着经济发展的加速而加速。贵州省已经把城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带动战略,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是一个必然的、可以预期的趋势。城镇化的发展伴随着大量建筑物的产生,而这些建筑物一旦定型,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不可能消失,不可能改变。因此,在城镇化的初始期就应注意开展人居生态环境设计的研究,并随着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强化这一研究,这对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贵阳市观山湖区(原金阳)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发展,已变成一个宜居的城市。本文拟从新型城镇化人居生态环境设计的角度对观山湖区的建设、发展进行研究,总结提炼出城镇化建设中人居生态环境设计的一般原则、设计方法,探讨城镇化建设中人居生态环境设计的发展方向,以期对贵州省城镇化建设提供一个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一、城镇化人居生态环境设计的概念

城镇化人居生态环境设计是综合考虑城镇化进程中人居环境、生态环境而进行的一种环境艺术设计。由于城镇化的主体是人,因此在环境设计时要把人作为第一要素加以考虑,防止见物不见人。由于生态的好坏与人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在环境设计时要强化生态保护的理念。由于城镇化是在一片新的区域拓展或新建一座城市,因此在环境设计时要有区域的概念,要充分考虑区域内各建筑物之间,各自然景观之间的关联性,使之相互协调融合。由于城镇化人居生态环境设计的侧重点在环境设计,因此有别于规划设计,着重研究的是各建筑群之间、各自然景观之间、各单体建筑之间的关系,而对区域间的地块划分、利用不列为研究重点。

二、观山湖区的总体规划

观山湖区的建设是依据原金阳新区总体规划进行的。原金阳新区总体规划的要点如下:市级体育中心位于新区南部,占地约73公顷;市级文化中心位于新区中部,占地28公顷;未来的贵阳大学城位于新区西部,占地170公顷;高新科技工业园区位于新区东南部,占地约190公顷。金阳新区是园林式生态型可持续发展的新区,是塑造贵阳城市新形象的广阔空间。实施建设区规划人口18万人,用地17平方公里。规划控制区规划人口40万人,用地40平方公里。远景控制区规划人口50万人,用地100平方公里。

观山湖区的总体规划体现出如下特点:1.渐进性原则。将金阳新区建设分为“实施建设区”、“规划控制区”、“远景控制区”三个主要阶段,分步建设,分步实施。2.便民理念。将市级行政中心整体搬迁到新区,有利于新区居民办事,也有利于新区人口的聚集。3.人的综合素质提高的理念。在六个功能区中考虑了教育科研区、体育运动区、文化娱乐区。具体考虑了贵阳大学城、市级体育中心、市级文化中心等。4.生态环保理念。把“绿”作为新区的主题,考虑了“城市防护林带”和公共绿地的建设。新区排污考虑了污水处理系统及雨污分流排水系统。5.产业支撑。专门考虑了“高新科技工业园区”的建设。

三、观山湖区现状分析研究

1.观山湖区人居生态环境设计的优点及特征。多留自然生态,不造人为景观。保留原金华湖,提升改造为观山湖公园;保留白鹭湖,使之成为高新工业园区的一个自然景观;保留喀斯特地貌特征突出的石林,提升改造为贵州喀斯特地质公园。绿意盎然。保留了福华园松林群,拓宽人行道、车行道绿化带,多数住宅区绿化率比较高。各建筑群之间留下较宽的空间,既有利于显山见绿,又有利于空气的流动,减少雾霾产生的几率。人性化元素增加。专门开辟了塑胶跑道、自行车道。

2.观山湖区人居生态环境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整体规划缺乏前瞻性和预见性;单个建筑群的单体建筑密度较大,容积率较高;建筑缺乏地方元素;原住民安置时考虑谋生不够。

3.对观山湖区人居生态环境设计存在问题的研究。北京西路后期改造,主要是由于入住人口的增加带来了车辆的增加,加上从北京西路进入世纪城的小区道路突然收窄,形成瓶颈,从而造成道路拥堵。由此得出的启示是:城区道路设计一定要充分考虑道路两旁居民的数量,在车辆易拥堵路段要考虑下拉槽的设计。同时,进入小区的道路要与主干道和进入小区的车辆相匹配,不能单纯为节省资金而把进入小区的道路修窄。

“单个建筑群的单体建筑密度较大,容积率较高”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开发商为追求更多的利润而加大单体建筑密度,同时,政府在新区建设初期限于建设资金匮乏,会在一定程度上默许开发商加大单体建筑密度,提高容积率。由此得出的启示是:不仅在各个建筑群之间,单体建筑之间的密度也应该严格控制在合理的区间,这样才有利于人居。

建筑缺乏地方元素的问题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除了政府的主导,本土设计师设计水平的提高,本土设计师对本地历史人文、地域特征、民族特点的了解及其在设计中的巧妙应用也是需要加强的。

城镇化是将农民变为城市居民,农民一旦离开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其生计就成为首要的大问题。这一问题不仅仅是政府要高度重视,设计师也应高度重视。阳关小区马路市场的出现,在于当初的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农民的生计。从阳关小区所处的位置来看,处于高新工业园内,与高新工业园的厂区相距不远。这样的设计应该说还是有一定的合理性,设计师考虑了农民就近招工进厂就业的问题,但是设计师忽略了高新工业园的企业对员工素质的要求,一般农民是不可能进入高新企业的。有鉴于此,在城镇化过程中设计农民居住小区时应将其设计在商业区、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园区附近,以利于由农民转化而来的新市民的就业。

四、城镇化人居生态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

1、设计结合自然。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最好体现,人类必须理解自然,尊重自然,将景观设计与自然结合起来。设计结合自然应该注意为景观设计突破筑山、理水、花木种植及小品建筑设计的传统技艺范畴。生态之美包括了生态体系结构的合理性、生态系统功能的稳定性、生态物种的多样性等,这是一种健康、质朴、理性的生命之美。

2、绿色空间设计。绿色空间设计就是在住区范围内种植各种植物,营造良好的住区环境,美化住区面貌,绿色植物的采用不仅是利用其观赏特性进行美化装扮和创造丰富的文化、感情氛围,同时绿色空间最为重要的还是它的生态服务功能。绿色空间包括居住区公共绿地、组团绿地、宅旁绿地、垂直绿化、屋顶绿化、公建庭园、住区防护隔离绿地、居住区道路绿化等。在确定绿地面积时,应从碳循环和氧平衡的绿色空间生态服务功能角度进行总量控制。

3、住宅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如何最大化地实现住宅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这一问题是在人居环境建设的起始阶段,即规划中就应当充分考虑并加以重视。实现住宅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应从土地的规划入手,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从宏观的城市规划到微观的个人住宅建设,都应该做好严格而科学的控制。而且,实现住宅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这一问题应当成为人居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一条轴线,贯穿建设过程的始终。

4、区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从人文的角度做好相关规划,切忌在建设中破坏,在发展中迷失。对于已有的民俗、风情等应加以重视,并且要把这些要素合理地融入到城市规划中去,在人居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中得以体现。最终,通过这些民俗、风情、历史、文化传统等要素的融入,体现城市规划中的人本理念和人文关怀。

随着城镇化进程中人居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我国的人居环境建设也在逐渐向人性、人文、科学、合理、和谐的方向发展,人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将进一步提高。可见,随着人居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的进一步深化,在未来的人居环境建设中将会进一步体现人性化设计、突出中国文化特色、沟通历史和现代、融入自然、融入可持续理念。在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中,要大力推行新型城镇化建设,高度重视人居环境问题。在人居建设上,有效探索节能建筑、绿色住宅、低碳人居环境等先进而科学的人居环境建设模式。

参考文献: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的探索[J].规划师,2001

[2]罗敏.城镇化进程中的城镇特色景观建设与生态人居环境[J].四川建筑,2005,(9)

[3]俞孔坚.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中国园林,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