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白毛女北风吹

白毛女北风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白毛女北风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白毛女北风吹范文第1篇

这是闵慧芬的最终。至于闵慧芬的最初,有几个人说得上来呢?当然,所谓“最初”不是闵慧芬出生和幼年的年纪最初,是她的出道成名最初。我大概可以算是知道闵慧芬最初的。我知道闵慧芬是在1975年。都已经是40年前的事情了。

1975年,在中国和美国的文化交流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闵慧芬和这一件大事情,既有关,也无关。且容我慢慢道来。之前已经有了乒乓外交,有了,中美的文化也准备握手了。代表了当时中国文艺最高水平的中国艺术团准备访问美国。印象中有闵慧芬的二胡《赛马》和《江河水》……还是在“”之年,这么一个最高水平的艺术团出访美国实在是重磅新闻,报纸电台一直在渲染。

但是中国艺术团最终没有成行,原因是中方节目单上有一首歌曲,吴雁泽演唱的《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中有“一定要”的歌词,美方不接受这首歌,要求中方撤换,当时美国和台湾还保留着外交关系;中方坚决不同意撤换。一个坚决要唱,一个坚决不同意唱,谈判没有任何的回旋余地。按照中方的严正立场,出访美国也就此“无限期推迟”了。

闵慧芬的这一段经历,网上没有任何的影迹。我曾经怀疑自己的记忆,或许不是闵慧芬?但是,也没有任何记载,连刘德海的《十面埋伏》也找不到与中国艺术团的关联。最终我还是找到了当年的节目单,确实有闵慧芬。许是和“”有关,恐遭麻烦,会被人家看作是“”的红人,几乎所有的当事人都没有提及中国艺术团。1975年中国艺术团访美演出未成行的前前后后,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

与闵慧芬很相似的是朱逢博,也恰是中国艺术团的独唱演员,《北风吹》,《请茶歌》,当年的曲目,至今还是经典。

朱逢博的名气实实在在地影响了一到两代人,甚至可以说,是五六十年代出生者的青春代言人。芭蕾舞《白毛女》的历史有多长,朱逢博的影响也就有多深。“喜儿”未必天天能见到,“北风吹”却是天天能听到,这一声有穿透力而不乏柔美的“北风吹”,不知吹倒了多少青年。《白毛女》是革命样板戏,朱逢博是这个剧组的一员,大约在中没有受到特别的打击。1975年朱逢博38岁,正当年华,入选中国艺术团也合乎情理。

如果说朱逢博的艺术生涯止于“扎红头绳”,那么,就不能称之为影响了两代人。朱逢博真正的影响力,甚至可以说是统治力,恰是在“”之后。朱逢博裹挟着“北风吹”的余韵,是中国大陆唱流行歌曲的第一人,并且多年独霸歌坛。当年最高级的文艺演出,没有朱逢博,就怎么也高级不起来。

1985年,朱逢博还创建了中国第一个轻音乐团,上海轻音乐团,自任团长,这也就是下海了的意思,可见她的歌坛统治力很强劲很持久。直至李谷一出道,歌坛才有了南朱北李各半壁江山。1988年,“逢博酒家”在新华路上海影城对面开起来了。有文章回忆说,逢博酒家“在当时的上海也算是一家高档的酒家,一楼是临街的酒吧、西餐厅,二楼是中餐厅,三楼就是朱逢博用心经营的卡拉OK演歌厅,其实就是个尖顶称三层,演歌厅不是很大,但生意很好,经常客满。去的人往往都是冲着朱逢博老师名气去的,点歌唱,写字条。”当我为写这篇文章再去百度的时候,看到“大众点评”有一个帖子这么说:一直路过这里,以前好像是逢博酒家……仅仅是“以前”两个字,道尽了逢博酒家生意萧瑟,也道尽了“北风吹”时代的远去。

白毛女北风吹范文第2篇

创设问题情境导入,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如,在欣赏《中国歌剧》这一课时,开始先以设问导入,“同学们听过歌剧吗?”回答:“没有听过”。当我唱起《北风吹》时,同学们马上说出是《白毛女》片段,紧接着运用多媒体播放一段《白毛女》的电影片段,让学生说一说歌剧是怎样的一个概念,这样一来很自然地导入了今天所要学习的歌剧。

二、以图导入

例如,在《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这一单元中,我首先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展示,通过播放反映蒙古族人民生活以及藏族同胞去布达拉宫朝拜等影像片段,抓住学生的视线,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进来,让学生从我国少数民族生活的地理位置、社会生活、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中认识理解。教师可用下面的语言导入新课:“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许多少数民族不仅有自己的文字、语言,而且大多能歌善舞,在他们聚居的地区流传了大量颇具特色的民歌和舞蹈音乐,下面我们就来聆听几首不同民族的作品。”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主题下,教师可直接切入对蒙古族民歌《辽阔的草原》、民歌《宗巴朗松》等内容的欣赏。当然,在教授这课时,用音频导入法效果也会很好。

三、以唱导入

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可以把作品所表达的音乐形象、生动、直观地再现出来,引起学生的共鸣,更加激发学生欣赏的欲望,从而使学生准确地把握音乐形象,全面了解作品。如,学习《京剧》一课,我先范唱了现代京剧《红灯记》的片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我唱完请学生说出剧种,从而自然地导入了新课。

时下流行一句话:“想唱就唱,想说就说”。我觉得在课堂上也应给学生充分表达情感的机会,可以设计师生同唱歌曲来导入新课。例如,在鉴赏《西北民歌》一课,我和学生共同演唱了《康定情歌》、《凤阳花鼓》、《阿里山的姑娘》、《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这四首民歌片段,唱完后请学生讨论每首歌曲属于哪个地区的民歌,从而导出课题。

四、以诗导入

采用名言诗词再次进行激情导入。中国古诗的意境常常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有时,一句美妙的诗句可以让学生领略到复杂语言所无法代替的意境。在欣赏蒙古族民歌《辽阔的草原》时,首先应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蒙古人民真正的生活,一句学生们非常熟悉的诗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当你刚一说出口,学生便会不自觉地跟你吟诵起来。一句小诗的力量,使你轻松地把学生带入另一片天地。

又如,在欣赏中国古代音乐《阳关三叠》时,“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诗句,学生既能熟背,又理解它的含义,何不利用这一点呢?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文,教师播放背景音乐《阳关三叠》的古筝曲,朗诵同高低起伏的音乐和谐地融会在一起,那种离别忧伤的情感便表露得淋漓尽致。

五、以事导入

引起注意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条件,讲故事是吸引学生的最好方式之一。如,欣赏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创作的《第九(合唱)交响曲》的第四乐章,我先向学生介绍贝多芬在双耳完全失聪后仍然顽强地与命运抗争,还继续写出合唱交响曲的故事。通过生动故事的讲述,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激发他们欣赏乐曲的欲望。但要注意的是,故事不宜太长,应当恰到好处,不能因故事冲击了教学,造成喧宾夺主的不良后果。

白毛女北风吹范文第3篇

著名作家王蒙曾赞誉王昆是“革命的女儿”。因为“她的时代是革命与文艺联结得最光彩夺目的时代,她的嗓子用在了抗日救国和革命事业中”。

王昆加入革命队伍,还要从著名音乐家周巍峙说起。如果不是周巍峙独具慧眼,就没有今天的歌唱家王昆。

1939年4月,周巍峙率领西北战地服务团来到晋察冀军区三分区所在地的河北唐县,当地的干部向他们介绍说这里有个14岁的女孩,有一副好嗓子,是远近闻名的“小歌手”。周巍峙决定听听这个“小歌手”的歌声。那天,王昆亮开歌喉唱了一曲《松花江上》,周巍峙一下就喜欢上了这棵好苗子,当即吸收王昆进入西北战地服务团。

后来,周巍峙调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戏剧音乐系任助理员兼鲁艺文工团副团长,王昆则进入鲁艺学习声乐。当时,延安的秧歌扭得正火,延安的民歌也唱得正火,王昆很快就被西北高原那高亢的民歌所吸引,跟着民间艺人唱秦腔、唱眉户、唱信天游,她感到一种难以言说的兴奋。于是,桥儿沟的山坡上、莜麦地里、小河滩头便不时响起她银铃般的歌声。

演唱民歌是王昆一生热爱的事业,她用歌声将自己的艺术生命融入到了抗日救国的历史洪流中。她说:“我一生都在秉承着自己的艺术信念,、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谆谆教诲时刻牢记在心中。如果说自己总是意气风发,那是因为自己从未远离舞台,从未放弃过对艺术的追求。”

扮演喜儿:“我本来就是贫苦农民的女儿”

王昆的第一个艺术高峰是1945年在新歌剧《白毛女》中扮演喜儿。

提起《白毛女》,王昆深情地回忆说:“这个故事,是我当时所在的西北战地服务团收集的。”原来,西北战地服务团从前方回到延安,带回了民间传说“白毛仙姑”的故事。为了向即将召开的党的七大献礼,鲁艺师生决定以此为题材,创作一个大型的新型歌剧。

当时周巍峙和许多专家都力推王昆扮演剧中的喜儿,一是因为她是贫苦农民的女儿,还有在敌后游击区生活和斗争的经历,而故事又是以她的家乡为背景,她从风土人情、年龄身份等方面能够更好地把握角色;另外她有一副好嗓子,十分高亢,能承担起剧中繁重的演唱任务。

《白毛女》作为献礼节目在七大上推出。公演那天,、、,参加七大的代表以及各个解放区的首长几乎全来了。当时王昆有点紧张,周巍峙又一次鼓励她说:“你是久经沙场的老兵了,今天这场战斗一定能打赢。”当《北风吹》的旋律奏响之后,王昆立即沉浸在悲惨的故事中,凄婉的歌声像山泉一样婉转地流淌出来。“我们一边演,一边流泪,但是能否成功还没有把握。当时专门有人观察,结果发现,当喜儿获得解放,舞台上唱起了‘太阳出来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时候,也落泪了。”演出结束后,中央首长走进后台,向剧组表示祝贺。

1962年5月,为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20周年,王昆最后一次演出《白毛女》,那年她37岁。

演唱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的《农友歌》,是王昆的第二个艺术高峰。她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了二度创作,加强了湖南民歌的风味,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夸她的表演“很有当年湖南妇女的革命气魄”。王昆就是凭着对艺术执著的追求,数十年如一日地为人民歌唱。

培养一批歌手,推出一批作品

1982年,王昆被任命为东方歌舞团团长。在东方歌舞团时,她培养了远征、郑绪岚、朱明瑛、陈俊华、郭蓉、牟炫甫、索宝丽等一大批优秀的音乐人才。如今,这些演员已成为我国歌坛享有盛名的艺术家了。

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流行音乐招致了很多批评。在这种情形之下,王昆表现出一位艺术家的宽广胸怀和一位领导者的高瞻远瞩,她意识到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意识到歌唱艺术应该百花齐放。同时,她在出国访问中,也学会了用比较的眼光向外部世界学习。为此她大胆提出必须尽快具有“观众意识”、“市场意识”、“明星意识”。她强调,表演艺术必须紧贴观众新的审美需求。

唱了几十年革命歌曲的王昆,在流行歌曲刚刚还被很多人认为是“靡靡之音”的时候,就勇敢地站出来支持流行音乐的发展,她甚至对摇滚乐也给予了一定的表现空间。“一些人说我是引进流行歌曲的‘罪魁祸首’,对我非常不满。我认为,用不了几年,群众就会把我这个‘帽子’摘掉的。”

在王昆的力促下,1985年,东方歌舞团策划并推出了一台名为“让世界充满爱”的节目,也就是在那次演出中,中国第一个摇滚歌星崔健演唱了一首《一无所有》。“崔健演唱的时候,我就坐在台下。崔健唱‘难道你爱我一无所有’时,我看到有同志退场了,也有人指责我说,你们陕北歌就是这么唱的吗?”王昆回答说:“我是把《一无所有》当成爱情歌来听的。‘你还很爱我,我一无所有还爱我’,这不是很好嘛!”她说,“而且,这首歌的音乐非常好,能打动我。所以,我就批准他唱了。”

“今天的歌手不必踩着我们的脚印走。”对于新事物,王昆没有“看到新人和新艺术就噘嘴歪鼻的习惯”。

作为中国歌坛民族唱法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王昆获得过国家颁发的金质奖、巴基斯坦总统授予的“卓越明星”勋章,荣获过我国首届“金唱片奖”,被誉为“德高望重的歌唱家”。高度评价王昆的歌声“朴实纯真、一片天籁”。茅盾1979年欣然为王昆赋诗:“早岁歌喉动八方,延安儿女不寻常。新人旧鬼白毛女,陕西江南大垦荒。白骨妖精空施虐,丹心兰蕙自芬芳。若非粉碎奸帮四,安得余韵又绕梁。”

歌坛“伯乐”,甘为人梯

白毛女北风吹范文第4篇

一、运用电教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教媒体通过录像、幻灯、配乐朗读、播放音乐、配备图片,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可以唤起学生的形象思维,给学生以置身其中的真实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在教学中,针对青少年好奇心强的特点,可采用长幅拉片和多幅投影片、录音、录像、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吸引到课文中。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可根据内容制作一幅幅的投影片,把一系列问题、品析的词句、预习课文的目标等投到银幕上。有时可还利用录音、录像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来激发他们的兴趣,这样以来学生听讲就更认真,学习的兴致就更高了。

二、运用电教媒体,能填补认识上的空白点

语文教材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从远古到现在,从自然到社会,从太空到海底,从异国到乡土,其中有许多事物和现象学生都没有接触过,学习这些内容就比较困难。而这些学生认识上的空白点都可以通过投影,录相幻灯片再现出来,让学生亲眼目睹,身临其境。如教《苏州园林》这一课,大部分学生对苏州园林比较陌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较困难。

为了让学生全面直观了解苏州园林图画美这一特点,可把苏州园林各个风景制成幻灯片在课堂上打出来,还可采用播放录像的方法,让学生对照课文谈感受,体会到苏州各处园林局各不相同,但总体特征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善的图画”,对 “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影远景的层次”,有了深刻的印象。这样多彩流动的画面、优美的音乐、如诗般的朗诵,使学生如临其境,学生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里把握了园林布局和特征,完成了学习任务。

三、运用电教媒体,能突破、化解教学难点

利用电教媒体可以把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教学难点,主要指由于知识的深度,学生的经历以及知识的模糊性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问题,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学难点得不到解决,就会严重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如果运用电教媒体,就能突破、化解教学中的难点,使学生能充分进入情境,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如教学《老山界》“之”字形的路上这一段时,如果用传统的方法,分析关键词句,通过形象语言让学生体会“之”字路奇观景象,感受战士不怕困难、乐观豪迈的情感,学生很难感悟意境。如果把爬越“之”字形路一段制成投影胶片,随着图片的出现,很快在脑中形成直观画面,再品读课文,犹如身临其境,对人物的感情体会也很充分,形象与情感两方面的难点也迎刃而解。

四、运用电教媒体可以营造声情并茂的教学氛围,创设“乐学”情境

白毛女北风吹范文第5篇

现在歌剧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都处于低谷,国外的歌剧也多靠政府扶持。究其根本,复兴歌剧的关键,的确在于真正培养起众多的歌剧观众。为了这个目标,近些年来,国内各式各样的歌剧创作演出层出不穷,诸如民族歌剧传统模式、西洋大歌剧模式、轻歌剧模式、现代派模式……其中较多的是音乐剧或歌舞剧模式,因其样式新颖、载歌载舞,比较热闹,容易赢得观众。从媒体宣传看,中国歌剧发展形势似乎依然不错,称颂的、获奖的、出国的接连不断。然而,却还没能见到真正久演不衰的成功范例。可见,表象不能完全代表本质,歌剧自有歌剧自己的规律,中国歌剧更有中国歌剧发展的问题。笔者就这个侧面谈一点看法,敬请业内仁人指正。

半个世纪前在歌剧圈内曾有过所谓“土洋之争”。主要争论重点在于声乐,即西洋唱法和民族唱法孰优孰劣的问题。这个问题如今已经基本无人再提,两种唱法以至多种唱法,现在是并驾齐驱,不分伯仲。但是另外一个问题却没有得到充分的注意,即西洋歌剧是以“音乐”为主的(属于音乐艺术范畴),而民族歌剧是以“剧情”为主的(长期归属剧协管辖),所以如此,这是具有深厚文化历史根源的。

从历史上看,中国自古尤其是以汉族为代表的中原文化,向来是不十分注重音乐的审美作用的。从孔夫子开始,“礼”和“乐”就紧紧联系在一起,“礼崩”自然也就“乐坏”了。从古至今,扣在音乐上的一顶最大的帽子就是“靡靡之音”,而那些亡国之君莫不是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音乐便成了万恶之首。中国古代是否出现过“绕梁三日”的音乐始终是个疑问,至少没有作品可以佐证。那些民乐中所谓的古曲,究竟创作于哪个年代,多半存疑,至于曲作者那就更不可考了。

与“诗圣”杜甫同时代的一位大音乐家叫李龟年,他被后人称为“乐圣”,既能演唱又能作曲,也算是当时的音乐教父了。如今,杜甫流传下来一千四百多首诗歌,而李龟年竟无一部音乐作品留下。其实,从《诗经》、《离骚》到唐诗宋词,当初都是可以唱的,而如今不要说诗词了,就是元曲,那曲调也都失传了。几千年来,中国文化传统对音乐的压制是毋庸讳言的。中国文化大多本着“寓教于乐”、“文以载道”的思想,中国戏剧的政治性和道德性就异常突出。看戏的主要目的是受教育,那些表现人性的作品,大都扣上了“词艳曲”的帽子。

从中国歌剧发展历史来看,其实是走了两条路,一条是黎锦晖以西洋模式为主的道路,另一条是王大化以民族模式为主的道路。前者更注重音乐的优美,而后者则注重内容的教育性。秧歌剧的音乐创作,一开始大多是用民歌填词,民族歌剧也是在民歌或戏曲音乐上加工发展的。两条道路在早期是各领,各有各的观众。不过,到了后来,“东风”压倒了“西风”,黎锦晖的流行歌曲被戴上了“靡靡之音”的帽子,至今还有人紧扣不放。再加上政治、学术等诸多原因,民族歌剧的政治化倾向愈演愈烈,有时几乎成了政治工具。观众随之也逐渐从欣赏音乐变成看故事、受教育,歌剧审美的功能越来越差。也许这就是如今大部分传统民族歌剧逐渐失去观众的重要原因。

被誉为中国民族歌剧“里程碑”的《白毛女》,一直到建国后仍演遍全国,发挥了重要的教育作用。1962年5月,歌剧《白毛女》为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0周年演出后,于7月14日下午,《戏剧报》邀请戏剧界知名人士举行座谈会,与会者一致肯定了《白毛女》的历史功绩和对中国歌剧发展的巨大影响,赞扬了老演员们在塑造人物及演唱和表演艺术上的炉火纯青。同时也坦率地指出它作为歌剧在艺术上尚存在的问题:诗人萧三先生提到:“这出戏很容易引起观众流泪,但这是不是艺术上的成功?是什么引人哭?是不是仅仅由于情节,而不完全是由于演出的艺术?”他主张应该“把剧情组织得更加洗练一些”和“全剧要加强作为歌剧的一个重要方面――音乐性”,并“要使观众得到艺术的享受”。原艺术局领导叶林先生认为:“‘里程碑’只能表示它在中国歌剧发展史上曾经是一个高峰,却不能充分显示它在今天的现实意义。”戏剧家先生认为:“《白毛女》虽然现实性很强,但浪漫主义是它的基调。现在白毛女的活动在舞台上显得平淡,惊心动魄的东西反而没了。”美术家张正宇先生认为《白毛女》舞台美术的“浪漫主义色彩仍显不足,如景过分写实,缺乏想象,诗意不够”。当时剧院艺术顾问塞克先生的意见更为深入,他认为:“主要是在歌剧艺术上的问题……比较更重要的,还是这个歌剧的戏剧结构同音乐结构的问题。当时没有全剧音乐结构和戏剧结构的统一的概念,经过了这些年,这些问题便越来越看得清楚了。”他说:“作为歌剧,作家和作曲家要善于捕捉住人物之间的感情联系,要把感情酝酿、激化到发热发光的地步。”塞克先生特别指出,现在把戏剧安排在白毛女下山的河边,以至使后来的戏趋于平淡。他还指出,赵大叔这个贯穿全剧的人物,在音乐上太弱等等。现在再看这些资深艺术家们的意见,是早就摸到了中国民族歌剧不足的脉搏了。

《白毛女》的问题,也是民族歌剧存在的普遍问题,但音乐结构不完整,并不妨碍民族歌剧音乐唱段的成功。诸如《北风吹》、《恨似高山仇似海》、《红梅赞》、《洪湖水,浪打浪》、《珊瑚颂》……大量脍炙人口的民族歌剧选曲的持久传唱。然而选曲的流行也并不代表歌剧音乐的完整、成功,如歌曲《南泥湾》本来是秧歌剧《挑花篮》的选曲,歌曲《翻身道情》本来是秧歌剧《减租会》的选曲等等。歌曲可以流传,秧歌剧却无奈失传。歌剧音乐应该是一个完整的音乐结构。因此歌剧文学本也应该是满含音乐元素的,歌剧人物更应该是饱含深情和激情的,不然就无法出现真正的咏叹。目前中国歌剧舞剧院还能经常上演的一部歌剧是《原野》,该歌剧是根据名著改编,并充分发挥了歌剧善于抒发人物感情的优势,深入揭示了一群被扭曲了的人物的仇杀皆是为了“爱”的根源,使观众更容易理解作品的内涵。作曲家金湘以全剧宏观的庞大气魄和完整的音乐结构,特别是“阎王殿”一场戏前的大段独立乐章,为仇虎复仇前后的心理巨变作了生动的描述,整个歌剧一气呵成。因此,音乐界普遍认为这是中国歌剧音乐创作的一大收获。三十年改革开放的一个重大转变是观众到剧场已不是来上政治课,而是追求一种感情的宣泄。这种感情的宣泄应该在音乐的审美过程中得到满足。如何在音乐的审美中满足观众的感情需求,剧情的演进也要以音乐为主导,只有音乐站住了脚,歌剧才能具有生命力,才能走上国际舞台。这是中国歌剧的发展趋势,也是歌剧《原野》比较受欢迎的重要原因。

最近,中国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在巴黎歌剧院演出,反应甚佳。有些人或许会感到奇怪――洋人怎么能喜欢一部“”的作品呢?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红色娘子军》首先是一部“”中革命题材的作品,而忽略了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在舞蹈和音乐方面的艺术价值。以思想性来判断音乐作品,几乎成为某些人的习惯性思维模式。而恰恰正是艺术上的成功,使得法国观众超越了政治因素,得到了审美享受。据报道,一位从法国南部城市里昂赶来观看演出的法国老太太,在演出后不禁潸然泪下,激动地说:“看到洪常青就义时的情景,忍不住泪流下来,擦泪的手甚至没有时间去鼓掌。中国芭蕾的基础在于内心,令人震撼!”在这位法国老太太的眼中,洪常青的就义或许和《勇敢的心》争取独立的华莱士最后被砍头没有什么区别。观众是通过艺术的魅力体验到了普遍的人性中的真善美,这种艺术效果是那些至今还认为“亲不亲,阶级分”的保守者所无法理解的。这也证明以什么题材创作歌剧并无限制,而挖掘歌剧故事中人物感情及其音乐性,才是根本。歌剧文学作者必须懂得音乐,歌剧作曲者也必须懂得戏剧,这样才能相得益彰。

目前,中国歌剧的另一大负担是演出队伍庞大,舞台制作豪华,致使票价偏高,观众为之却步。而一旦票房收入不佳,便轻易撒手,经营者和创作者极少有“十年磨一剑”的韧性。这可能是一种对歌剧认识的误区。歌剧舞台动辄启用“大制作”,每场演出仅演员一二百人,舞台装置仅钢材就十几吨,加上华丽灯光及多媒体的运用,简直可与《春晚》媲美,往往也因此淹没了歌剧表演本身。演出一旦滞销,便前功尽弃。但歌剧也并非不可做大,而是启动前要在戏剧结构上多下功夫,在音乐创作上多下功夫,在演员的演唱表演上多下功夫。待歌剧艺术的“基础”真正扎实后,再投入“大制作”,以避免无端的浪费。

人们对大型歌舞剧《茉莉花》本来寄托着较大的期待,但由于未能在脍炙人口的民歌《茉莉花》音乐主题中营造出人物命运跌宕的澎湃激情,加之戏剧结构与人物动作逻辑不那么顺,在说明书里也只是朦胧地提示这样几行字:“每一个人物都怀着对爱情的一份执着的时候,故事就会变得复杂起来,该如何选择?又对爱情有着如何的认识?每一个人物以不同的却极其打动人心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爱情。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咏一曲浓烈的炽爱,舞一段消魂的痴情。”艺术欣赏从根本上就是两条:一是让观众明白;二是满足观众的审美享受。如果没有第一条“明白”,就谈不上第二条了。

相关期刊更多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戏友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西省文化厅

岭南音乐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