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道德情操论

道德情操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道德情操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道德情操论

道德情操论范文第1篇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

3.学习理论

教师对社会文明的承前启后起着重要作用,是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理应一身正气,为人师表,道德情操高尚,堪为学生的楷模。

1.热爱学生,献身语文教育

教育的事业是爱的事业。师爱超越亲于之爱,友人之爱,因为它包蕴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爱不是姑息,不是迁就,爱是“严”的孪生兄妹。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教书育人,要有严格的要求,要以党的教育方针为准绳,以语文教学大纲为规矩,不能凭主观臆造。“爱”是“严”的基础,爱是对事业的忠诚,是对莘莘学子的无限期望;有了爱满天下的胸怀,“严”才会有效果,“严”要严在“理”上。“爱”中有“严”,“严”中有“爱”,学生就会健康成长。

语文教师对学生要满腔热情满腔爱,对所教的学科同样要满腔热情满腔爱。语文是工具,是学习其他学科和从事各项工作的基础工具,要教会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个工具表达情意。要做到坚持不懈地对语文教学探索、追求,必须对学科倾注极大的爱心。对祖国语言文字有深切的爱,对语言文字宝库中无数瑰丽璀璨的名著佳作心向往之,才会有钻劲,才会有持久的内驱力,也才会真正体味到其中的甘甜。

2.遵纪守法,情操高尚

孔子在《论语·子路》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与语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形象高大与否成正比,教师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堂堂正正,温文尔雅,学生就崇敬,就信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良好的道德、良好的言行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3.团结协作,互相尊重

道德情操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亚当斯密问题 道德冷漠 道德危机 道德滑坡

当我们听闻女童被碾而无人施救,老人跌倒亦无人敢扶,车祸现场目击者强索“线索费”……时,有良知的人都不禁谴责冷漠的熟视无睹实属不当,并反思我们曾经引以为豪的礼仪之邦此刻竟如此人情淡薄。2012年6月28日,新华日报发表题为《幸福社会需要更多“道德储蓄”》文章,引起了人民网、网易等多家媒体的转播、评论,再一次将“道德冷漠”问题推向了人们议论的中心。值得欣慰的是,许多负责任的学者从经济、社会、心理、文化、体制等诸多层面去探析“道德冷漠”的深层原因,并以此提出推动社会回归德性传统的路径。对于人具有怎样的道德属性,作为近代著名伦理学和经济学家的亚当?斯密也曾有过经典论述。那么,从亚当?斯密关于“经济人”与“道德人”这一看似相互矛盾的人性判断——“亚当斯密问题”上来理解、诠释“道德冷漠”问题,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一、“亚当斯密问题”的真实蕴涵

亚当?斯密(1723-1790)是英国著名的伦理学家、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生于苏格兰,曾就读于格拉斯哥大学和牛津大学,后任格拉斯哥大学伦理学教授,其最富盛名的著作就是《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简称《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所谓“亚当?斯密问题”(也称“斯密问题”)是指近代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奠基人、18世纪英国最著名的道德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两部代表作《道德情操论》(1759)与《国富论》(1776)之间主题观点的相互冲突问题[1]。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由亚当?斯密本人提出,而是由19世纪的德国旧历史学派的经济学家最先提出。他们认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坚持人性是“经济人”的假设,也即人性本恶,认为人是受自私利己本性的驱动,个人的利己主义的利益追逐是人类一切经济行为的基本动机;而在《道德情操论》中亚当?斯密则坚持人性是“道德人”,也即人性本善的假设,认为人是受同情仁爱本性的驱动,同情心和由同感产生的利他主义情操是人类道德行为的基础和动机。如是乎,在亚当?斯密的这两本著作中,就产生了一种“道德人”的利他主义与“经济人”的利己主义相矛盾的二重人性假设,同时它也暗含着人类的经济活动与行为同道德活动与行为之间的紧张关系。

确实,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这样写道:“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2]14可见,我们进行交易都是出自自利的打算,这是基于人的本真的需要,无可厚非。他还认为只有人类才能互通有无,以物易物,动物是不会做这样的公平交易,而交易的目的正是各自需要或者利益的满足。这种观点,其实在《道德情操论》中早已存在。亚当?斯密说:“毫无疑问,每个人生来首先和主要关心自己;而且,因为他比任何其他人都更关心自己,所以他如果这样做的话是恰当和正确的”[3]101-102因此,人们会仅仅因为别人的幸福妨碍了我们自己追求幸福而去破坏或阻碍这种幸福的实现,也会仅仅因为别人拥有的有用东西对我们同样有用甚至更加有用而夺走这些东西。

在其伦理学著作《道德情操论》中,亚当?斯密认为,“无论人们会认为某人怎样自私,这个人的天赋中总是明显地存在着这样一些本性,这些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虽然他除了看到别人幸福而感到高兴以外,一无所得。这种本性就是怜悯或同情……最大的恶棍,及其严重地违犯社会法律的人,也不会全然丧失同情心。”[3]5由此推知,在亚当?斯密看来,同情和自私一样,是人的普遍本性,而且它还是人产生道德行为的根本动机。但是,同情心和自私利己并不是真正对立的二重人性,而只是人性的两个方面,没有人的自私性,就无所谓人的道德性,而且二者共同服务于人类自身的两个伟大目标:保存自我和发展种族。同他那个时代的其他思想家们一样,亚当?斯密也坚信只有真实地把握了人永恒不变的本性,才能真正地、正确地解释国家、政治、社会、法律以及伦理道德问题。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便是围绕这样一个主题而展开论述的,并以此作为其社会历史观的基础。《国富论》立论的根据和出发点,正是《道德情操论》所阐明的人性论[4]。因此,关于亚当?斯密的著作中存在“经济人”与“道德人”相矛盾的两种人性假设的“斯密问题”其实是不成立的。

道德情操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同情;道德发展;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2-0051-02

同情通常的含义是指人们对因各种原因而致处境困难的人的怜悯之情。亚当·斯密同情论中的同情含义则不仅限于此,他在其著作《道德情操论》开篇就对其理论中同情的含义做了阐释,“同情并不仅只局限于怜悯而将同情的含义扩大为任何在理解基础上的同感与共鸣。不单单是与别人情感上的共享,更确切的理解为人们在情感上彼此分享的认识和理解”。亚当·斯密的同情,不仅指人们对他人苦难的同感,而且还包含对他人幸福欢乐的同感。同情这种情感的发生来源于当事人所处情景地感同身受,是人们在一定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分享他人的感觉和情感,将自己想象成为公正的旁观者,凭借联想和想象而与他人产生的情感共鸣。以斯密的观点来看,人类的同情感虽然是主观的但并非随意没有标准,它的标准便是移除各种特殊性的普通人的同情。

一、亚当·斯密的同情理论

亚当·斯密是西方经济学史上最负盛名的经济学家,被誉为西方经济学之父,他的《国富论》被经济学界誉为西方经济学的圣经,现代经济学大师内森·罗森博格曾说:“过去的200多年,经济学史的特点就是不断对亚当·斯密著作的诠释”。在经济学领域有如此影响力的亚当·斯密却是一个被遗忘了的道德哲学家。他的道德哲学巨著《道德情操论》在很长一段时间湮没在《国富论》的阴影里,为道德哲学家们所忽视。直到最近国际学术界所兴起的亚当·斯密复兴运动,人们才逐渐认识到他道德哲学理论的宝贵价值。他在《道德情操论》中所阐述的基于同情的道德理论才为学术界所重视,并得以不断研究。

亚当·斯密的同情理论认为,同情是指人类借助其联想能力,将自己置身于当事人的处境,进行设身处地的联想而产生的与当事人类似情感的反映。这种能够与他人产生同情共感的能力是一种天性,是与生俱来的,它并非源于自爱心,也不是自私的结果。斯密的同情理论还拓展了同情的含义,他认为同情这种情感不仅包含了人类对他人的苦难而产生的怜悯、体恤的情感,还包含对他人幸福快乐感受的同感。他在《道德情操论》中论述到:“同情,也许其原意与他们相同,不过现在都极其恰当地被表示我们对任何激情的同感。”

他进一步推论,我们借助于想象产生的同情共感,是我们对他人的行为进行道德评判的标准,因为人类的行为总是在情感的支配下完成的,我们对他人行为是否合宜做判定,总是首先考察支配其行为的情感所产生的原因,而后再对行为是否合宜做判断,如果这种支配行为的情感相对于引起它的原因来说是恰当的,它会与处在公正旁观者立场上观察的我们的情感相一致,它能够引起我们的同情,那么在这种情感支配下的行为就会被判断为合宜的。如果这种支配行为的情感同引起它的原因来说是不恰当的,那么,这样的行为就会被认定为是不合宜的。斯密认为,人类所有美德都是在情感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形成美德的情感则不是人类的原初情感。人类的美德都是在同情这种机制作用下不断抑制过分自我中心的情感,发展关爱他人的情感而形成的。他在《道德情操论》中论述到:“正是这种多同情别人少同情自己的情感,正是这种抑制自私和乐善好施的感情,构成尽善尽美的人性,唯有这样才能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与激情协调一致,在这中间存在着人类全部的礼貌。

二、同情理论对现代道德教育的启示

亚当·斯密的同情理论凸显了人类的情感机制在道德发展中的作用,极具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论述“美德既知识”以来,道德一直被视为理性的产物,情感在道德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几乎被完全忽略。直至今日,我国的道德教育界仍然是以认知模式的道德教育为主,只注重对受教育者道德知识的灌输,而完全忽略受教育者的情感感受,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使得道德教育的效果极其不尽如人意。而结合斯密的同情理论,可以从以下方面改进我们的道德教育,亚当·斯密的同情理论可以为我国的道德教育提供多重启示。

(一)从培养受教育者的换位思考能力入手,发展受教育者的道德自律

斯密同情理论认为,作为具有一定社会化程度的个人,我们经常会以旁观者的视角来检测自己行为和情感的合宜性,旁观者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一面他人之境,使之成为我们自己情感和行为的监督者。正是由于我们不能够从中立的旁观者那里得到过多的同情和安慰,我们才学会了不断地反思和观察自己的行为和情感是否合宜。同情理论所论述的这种以他人视角不断反思和观察自己行为和情感正确与否的过程,也即个体将社会道德要求不断转化为个体内在需要和动机的过程,也即是个体形成道德自律的过程。当个体能够以旁观者视角认识到旁观者绝不会赞同自己在某种情感支配下将要实施的行为,将会产生自责、痛苦等情绪体验时,便会使个体强烈意识到与当前的行为和情感有关的道德准则并使之更加凸显,并会在将来把它作为判断道德问题的重要依据和将来行动的道德原则。正是凭借这种发达的以公正旁观者视角换位思考的能力,个体能不断体会到遵守社会道德规范所产生的积极情绪,违道德规范的消极情绪,通过这种情绪的引导作用,外在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便转变为个体的内在需要。通过他的这一论述,应意识到在进行道德教育过程中培育受教育者的道德自律应首先培养受教育者的换位思考能力,培养受教育者学会以旁观者视角来不断反思检验自己行为思维方式的方法,实现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道德自律。

(二)尊重受教育者的情感,发展培育道德情感的道德教育

判断道德教育的效果,不能仅看受教育者学习到了多少道德知识,更重要的是看受教育者所学习到的道德知识在多大程度上转化成了稳定的道德品质,发展成了稳定的道德人格,并外化成长久地行为习惯。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没有积极的道德情感的积累,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是难以实现的。我国的学校道德教育,受传统伦理道德理性主义倾向的影响,过于强调道德知识的传授,似乎认为受教育者学习到了道德知识便拥有了美德,纵观当今我国的中小学道德教育,以强制性灌输道德知识进行德育的做法极为普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缺少情感上的互动,教育者在施教过程中极少关注受教育者的情感感受。这种冷漠的说教式的道德教育,忽略了人的发展的整体性,忽视了人的情感本质,使道德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亚当·斯密同情理论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同情感是人类道德的真正来源,是人内心善恶观念建立的真正基础,道德情感支配了人道德行为过程的始终。斯密同情论的这一观点正确的看到了情感在人的道德发展道德行为中的作用,有助于我们清楚地看到那种受极端道德理性主义倾向影响的道德教育方式的重大缺陷,使我们认识到,我们的道德教育应当回归到生活实践中去发展情感性的道德教育,尊重人的情感本质,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只有如此才能改变当下几近失效的道德教育。

(三)从培养同情能力入手,帮助受教育者克服人天生的过度自我中心倾向,发展关爱他人的美德

亚当·斯密认为,利己心和同情心都是人类的天性。他在《道德情操论》第一章中便写道:“无论人们会认为某人怎样自私,这个人的天赋中总是明显地存在着这样一些本性,这些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虽然他除了看到别人幸福而感到高兴以外,一无所得……这种情感同人性中所有其他的原始感情一样,绝不只是品行高尚的人才具有,虽然他们在这方面的感受可能最敏锐。最大的恶棍,极其严重的违犯社会法律的人,也不会全然丧失同情心”。可见,亚当·斯密认为,利己心和同情心是全部人类所普遍具有的,道德高尚的人只是有着发达的同情心。与此相类似,斯密把人类的情感也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私自爱的情感,一类是关爱他人的情感。缺乏同情能力的人,同情感匮乏的人,往往不能站在他人的位置联想他人的感受。因此,他们总是不能抑制住自私激情的膨胀,克服过度的自我中心去发展出仁爱、谦让等等美德。只有在高度发达的同情心的作用下,人才能够以他人的角度,努力去体会他人的情感,从而以行动帮助他人,发展实现仁爱的美德。

斯密同情理论的论述,也正符合现代道德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个体早期的发展过程中,情感的发生早于认知的发生已被确证。婴幼儿在早期就能够感受到他人情感,并与他人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婴幼儿在早期便具有对他人的情感产生情感反应的能力。但这种先天的能力如果在后天的生活、教育中没有被适当地加以引导、发展或被不当的生活教育因素所阻断,便会使婴幼儿与他人之间的情感互动发生障碍。儿童的道德发展也会因此受阻。以此可以认识到,发展个体的同情能力,使道德教育的受教育者学会从他人的立场,以他人的视角观察问题,使受教育者在情感互通过程中带来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助其认识到关爱他人对于他的积极意义,体验到关爱他人对于他的积极价值。也就会促使他把偶尔的助人行为转化成稳定的仁爱品质。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2]马丁·L·霍夫曼.移情与道德发展:关爱和公正的内涵[M].杨绍刚,万明,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3]郭金鸿.休谟与亚当·斯密同情论之比较[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8,(1).

道德情操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私利; 公益; 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平衡

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经济人”的概念是指:是追求物质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人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付出,获得最大限度的收获。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和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追求自己的利益时经常地促进了社会利益,其结果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的效果强大。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道德人”的概念体现在他努力想要证明:具有利己主义本性的个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会尽量控制自己的感情和行为,尤其是本性中自私的那一部分,以建立一个稳定有序的社会秩序。

在斯密的著作中,《道德情操论》所阐述的主要是伦理道德问题,“道德人”的假设按同情原则行事,具体分析了同情在道德反省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即具有利己主义本性的个人怎样控制他的感情和行为,以及怎样建立一个有确立行为准则的社会。这些准则有的是成文的规定,有的则属于行为约束的“软制度”,后者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亚当・斯密所认同的道德情操。《国富论》阐述的主要是经济发展问题,“经济人”的假设受利己主义支配。事实上,《道德情操论》的出版早于《国富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建立的经济理论体系,就是以他在《道德情操论》的这些论述为前提的。

究其原因,主要是当时的社会背景。英国是欧洲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和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到斯密生活的时代,英国已经是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在十八世纪中期和后期,英国在国际上已经取得了经济领先地位。最早完成资本积累的资本家们追求经济利益并积极从事经济活动。

斯密认为,“经济人”是利己主义,“道德人”是利他主义。每个人的利己行为最终会促进社会的利益。利己是目的,利他则是手段,先要运用利他这个手段,才能达到利己的目的。平衡好私利与公益,也就是如何平衡利己与利他的问题。因此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给我们一个很好的解释。“看不见的手”反映了早期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代的经济现实,是自由资本主义的思想代表,强调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秩序,政府不得干预经济。这种思想的传播也是引发上世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之一。斯密的理论是对i资本主义制度的科学的剖析,亚当斯密对当时世界社会思想的影响不可估量。

当前中国身处急剧变革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每一个普通人都面临着贫富差距拉大、企业改革、股市非理性繁荣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人们经常会处于自私贪婪等不道德的情感的漩涡之中,于此同时心中却更加向往善良等人性的美德。如何更好的去平衡经济与道德、私利与公益的关系是当前人们生活的重要课题。

利益原则决定了人们生产和交换的出发点是利己的,但等价交换、互惠互利又决定了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必须尊重和满足他人或社会的利益。斯密提出上帝赋予了每个人的“利己心”,如果“利己心”过于强烈,就会侵犯他人的利已活动领域,因而每个人在充分利用利己冲动的同时,必须考虑到他人的利己性营利活动不受侵犯。要求“经济人”在实现自己的目标和行使自身合法权益时,不要越界和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这不是否定“利已心”,而是充分发挥利己的条件。

市场经济是一种道德经济,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坚持价值理性的经济人理论上讲应该能充分尊重他人私利,即人们可以赋予选定的行为以“绝对价值”,而不是仅仅坚持单纯的工具理性去追求事物的最大功效。工具理性是通过精确计算功利的方法达至目的的理性,是一种以工具崇拜和技术主义为生存目标的价值观。这两种不同的理性都有它存在的意义,两者并非总是并行不悖,而是经常可能产生冲突。如社会发展的公平和效率问题、自由、民主等问题,都与这两种理性有关。大多数公开的争执,也来自于对这两种不同理性的理解和取舍,因为每个人的选择基于个人的道德判断和价值选择。

从本质来说,社会主义是继承了迄今为止人类社会一切文明成果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可以做到经济发展和道德进步,包括个人和社会公益利益的统一。面对当前一些企业不愿承担社会责任的问题,社会舆论给的压力很大。社会成员应坚持个人的利他主义,鼓励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由经济人向道德人转变,这样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因此,社会公益公德之风构建尚且任重而道远。

经济人假设还用在政治领域,即政治家也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虽然惩治腐败工作一直在严格进行,但从目前反腐败的实践经验看来,仅靠法律和社会惩罚是远远不够的,甚至有些能起到反面作用。政治领域的公益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权力是国家的,作为政府工作人员是要为人民更好的谋福利而去代替人民行使权力的,不是用来满足个人私欲的,职权的便利反而是对自身的一个挑战。人民公益大于个人私利才是真正不辱身上的肩负的神圣使命,在价值选择时一定要慎重而理性。

总之,关于价值的选择人们差异很大,但把公益摆放正确,私利也就能很好地满足了。

参考文献

[1] 魏小兰,论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4月,第6卷第2期.

道德情操论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字:当代大学生社会道德模范教育作用注意

思想政治教育是有组织、有计划、自觉地培养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为目的的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创新。在政治文明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人们进行政治理论教育,帮助人们树立现代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形成符合社会发展的共同价值取向以及促进本民族政治道德情操的不断升华。

市场经济使得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产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竞争意识、危机感激励了大学生的成长。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竞争意识、功利主义淡化了大学生集体主义和无私奉献精神。如何使大学生在各种纷繁复杂的文化和思想、观念中保持主流意识形态,树立健康正确的文化心态,这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用社会道德模范进行积极引导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中华民族历来有推崇道德楷模的传统,“见贤思齐”是古之明训,我们表彰的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实际上也是道德模范,是针对当时最需要突出表彰的道德行为的模范。现代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同时在社会思想道德领域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学生工作者作出新的努力来及时应对。

一、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道德模范教育的作用

社会道德是社会主体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社会的一种自觉认识和向往,对人们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以社会道德模范为载体,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渗透力,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用社会道德模范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以下几个作用:

1.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对社会而言,社会道德模范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作用。社会道德模范包含着人们高度认同的共同价值观念,它能产生一种感召力和环绕力。这种感召力和环绕力能够将个体导向社会培养合格公民的目标和规格方向上来,引导人们为之共同努力。一个社会的发展,本质上体现为全民精神的进步。因此,优良的道德模范可以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社会道德模范的高尚品质可以激励大学生升华道德认识。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用社会道德模范来教育大学生可以起到知行合一的作用。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社会道德模范可以唤起大学生对高尚道德行为的崇敬,还可折射出激励、启发、催人奋发向上的价值取向,让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收到熏陶,达到精神上的鼓舞,在思想上起到强烈的共鸣,从而升华道德认识,逐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从道德的角度上规范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习惯。

实践证明,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刻,由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必然会带来种种矛盾和问题,除了需要一定的法则和制度以维持基本的秩序外,也需要道德规范人们的行为。道德模范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榜样,他们身上秉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彰显出新时代的崭新的精神风貌。这充分表明他们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群众基础,为大众所接受。将社会道德模范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可以使大学生行为规范化、系统化,最终升华为个人行为的准则。

3.在大学生中具有强烈的凝聚作用。

社会道德模范在和谐社会中发挥着巨大的精神支撑和力量凝聚作用。首先,如果没有共同前进的旗帜为灵魂,如果一个社会没有道德标准,那么就不可能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整合起来,把各阶层的人们凝聚起来,也就不可能形成强大的合力与向心力。社会道德模范作为一种信仰和理想的集中表现形式,支撑起人们的精神世界。其次,社会道德模范作为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评判、凝聚功能,使社会和谐得以肯定。而道德在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灵魂和指导的作用,它可以陶冶人们的心灵,激发人们建设社会的热情。

二、在当代大学生中形成社会道德模范教育的注意点

运用社会道德模范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形成具有时代精神的大学生风范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法,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道德模范教育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选树道德榜样,始终应注重坚持面向大多数,把重点放在基层,放在普通岗位上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大学生,着力发现他们在平凡学习生活上的不平凡创造,讴歌他们在普通学习生活中展现出来的可贵精神和高尚情操。通过加强社会道德榜样教育,可以让大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加以对照,检查自己,做到自警自查、追求高尚的道德行为。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能表现出高尚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能积极参加道德实践活动,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2.注意运用社会道德模范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本翔不境也创造人。”道德规范所秉承的祟高的价值取向及崇高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能对人产生巨大的精神激励。应创造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唤起大学生追求高尚道德的内在动力,提升责任感和人格尊严,使大学生完善自我,使道德从外部调控内化为内心的自觉要求和行为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