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农业模式

生态农业模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农业模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态农业模式

生态农业模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沼气;农业;系统;能值

以沼气为纽带的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系统,能够有效地将农户养殖生产、种植生产有机结合起来,使农业系统形成能流和物流合理转换的闭合生态链,在局部和整体上达到经济和环境等多重效益。早在上世纪80年代,沼气利用模式已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得到理论上的探讨和实践应用,全国各地区都开展了沼气工程建设。近年来,农业部提出了“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国内多地区逐步兴起高产低耗的沼气综合利用生态农业模式,以“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3R)为原则,倡导资源减量化和循环利用,达到生态系统能量多级循环利用和物质的良性循环。能值分析方法是以自然价值为基础,将系统中各种生态流和经济流转换为能值,对自然环境生产与人类经济活动进行统一评价,定量分析系统结构、功能与生态经济效益的一种常用方法之一,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自然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工业生产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以及区域生态系统发展可持续性的分析、评价与比较。为科学评估以沼气为纽带、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的可持续性和综合生态经济效益,本文运用能值分析方法分析农业循环模式的能值流,并综合评价其生态和经济效益,以期为这种循环模式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一、研究区概况及方法

(一)研究区概况

金华市位于浙江省中部,为省辖地级市,以境内金华山得名。界于东经119°13′-120°47′,北纬28°32′-29°41′。东邻台州,南毗丽水,西连衢州,北接绍兴、杭州。南北跨度129km,东西跨度151km,土地面积10942平方公里,为浙中丘陵盆地地区,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境内山地以500~1000m低山为主,分布在南北两侧,山地内侧散布起伏相对和缓的丘陵。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温适中,热量丰富,雨量较多,有明显干、湿两季。春早秋短,夏季长而炎热,冬季光温互补。盆地小气候多样,有一定垂直差异。灾害性天气频繁。全年日照时数为1667.5h,降水量为1489mm,平均气温17.9℃。金华光、热、水条件优越,时空分布不均衡。

(二)研究方法

系统以小规模养猪场为平台,将种植、养殖、沼气池功能区构成系统能源转换系统,经沼气池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于产热和发电,沼渣、沼液用来浇灌牧草、蔬菜、桃子等果树等,形成物质多极循环利用的循环复合生态系统。本研究以“生猪养殖一沼气工程一蔬菜种植”循环农业模式为研究对象,应用能值进行分析比较。1、资料收集与数据处理方法。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获得2013年研究区完整年度生产记录数据及当地气象部门的气象数据,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太阳能值。EM=OD*UEV式中,EM为太阳能值,sej:OD为原始数据;UEV为能值转换率。2、环境条件监测的方法与原理。本项目应用了一种基于网络的农业环境无线远程监测系统,通过RS—85总线将生态农业现场的数字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组成现场实时监控系统,通过GPRS无线模块与移动GPRS网络和公共互联网连接,将现场采集数据实时发送并存储到远端数据库服务器。同时,应用java+技术,实现信息在网络上的动态和共享。系统借助于移动无线通讯技术,采用与Internet技术标准及交换数据服务器相匹配的设备,实现与互联网的联接。3、监测系统设计。在试验农户的温室、沼气池、池内气体部分与温室内各放置3个温度传感器,监测沼气池内外的温度变化;在沼气池内的气体部分放置1个气压传感器,实时反映沼气池内气压的变化;在温室的中部放置CO2传感器反映种植、养殖共生系统中空气CO2浓度的变化。另外,在温室内、外放置光照强度传感器。沼气池作为生态农业的中心环节是整个监测系统的重点,旨在定量反应生态农业模式最适宜的环境条件。

二、“生猪养殖—沼气工程—蔬菜种植”农户生态系统的能值分析

(一)系统输入、输出物质与能量的测定

本研究项目把养殖场作为一个系统,包括种植业、养殖业、沼气池3个亚系统。家庭养猪规模100头,沼气池30m3,种植面积1350m2,详细记载系统和亚系统2013年一年内各输入和输出成分及数量。种植业各作物有机能和无机能投入项通过调查获得,蔬菜收获后按果实和茎叶两部分测产,家畜对精饲料、粗饲料的采食量和粪尿排出量指标通过调查和饲养试验获得。

(二)能值分析

本系统中,初级生产者的能量产投比为19194000/16260010=1.18其中,化肥、农药的投入占到总投能比:(229600+71050+21500+147060)/16260010=2.9%人力投能占比:1176000/16260010=7.2%沼液、沼渣投能占比:(13921800+693000)/16260010=89.9%在沼气池的循环系统内,能量产投比为:157985000/658134000=0.24每年产生的沼气为2200m3,沼液65600kg,沼渣11500kg。从能量流动分析结果来看,该家庭养殖场小系统内,结构合理,能量和物质基本都得到了合理利用,这样的循环关系增加了产出,减少了废物的排放,提高了经济效益。

三、结论

该系统中,物质的循环利用还不够,每年产生的沼液65600kg、沼渣11500kg,而在本系统内循环利用的仅9000kg和1500kg,循环利用率仅为13.7%和13.0%。因此,在今后的生产中应在技术环节上加以调整,使沼液、沼渣尽可能在系统内循环利用,减少化肥、农药的投入。

作者:陈宏金 单位: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林妮娜,庞昌乐,陈理,等.利用能值方法评价沼气工程性能[J].可再生能源,2011,29(3).

[2]陈绍晴,陈彬,宋丹.沼气农业复合生态系统能值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4).

[3]蓝盛芳,钦佩,陆宏芳.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4]陈豫,杨改河,等.沼气生态农业模式综合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2).

生态农业模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X17 文献标识码:A

生态农业是以资源节约利用、产业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以资源综合利用为原则,实现农业经济活动和生态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发展生态农业,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和措施,通过充分利用系统内部物质能量的有机转换,实现循环利用和多次增值,获得稳定持久的经济效益。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国外研究现状

生态农业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随后在欧美和东南亚地区得到迅速推广,到了20世纪90年代,生态农业在世界各国都有了较大发展。国外发展生态农业非常重视生态食品科学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目前生态农业在很多国家的用地面积已成规模,生态农业产品产值不断增加。

1.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建设生态农业,并在生态农业的基础上相继提出"可持续发展农业"、"集约型农业"、"精准农业"、"都市农业"等概念。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开展国家级生态农业试点工程,建设生态合理、功能良性循环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2.生态农业的基本特征

2.1 时间与空间结构互补

在生态农业模式中,时间结构指的是根据不同物种生长发育周期的不同和季节性差异,在时间上满足不同物种对资源的需求,协调利用各种环境资源。空间结构指的是根据不同物种特性的差异,实现空间位置和相互配比的合理搭配,获得更大的生态优势。通过时间和空间上的科学调整,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进行不同物种的高效运营,最终达到有效利用环境条件、组合增值的目的。

2.2 食物链物种和养分互补

在生态农业模式中,不同的物种构成了不同的食物链,通常是由绿色植物到动物再到微生物的逐步演进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绿色植物需要的养分有"相互回避"的特性,所以通过改进食物链实现生态农业模式内的资源利用成为必然。通过把各类农作物和动植物、微生物有机结合在一起,增加并延长食物链,实现养分的补给,提高生态农业的单位产品数量和生产率。

2.3 地域性和多样性较强

生态农业是根据自然生态规律和经济运行法则开展的农业模式,其前提是必须尊重客观规律。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和季节性影响程度的不同,决定了在不同的区域不能照搬同一种生态农业模式。同时,在该模式中还要注重物种的搭配,提高抗灾能力,这就决定了要实现物种的多层次和多样性搭配,使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形成依存关系,实现共生互利、趋利避害和相生相养,提高生态农业系统的稳定性。

3.生态农业的基本模式

3.1 食物链型生态农业模式

在食物链型生态农业模式中,多种生物之间通过良性循环的多级利用模式联系起来,形成上一个环节的产出是下一个环节的投人的形式,使能量转换率和资源利用率大幅提高,并可以有效防止农业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例如通过建设沼气池治理农业废弃物以及农村粪便、污水乱排问题,产生清洁能源(沼气)和有机肥料(沼液、沼渣),形成"农业废弃物-沼气-有机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循环链条,实现农业废弃物的清洁化和能源化利用,达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食物链型生态农业模式,比如畜-沼气-作物循环、作物-畜-废弃物-作物/食用菌循环等。

3.2 时空搭配型生态农业模式

目前,时空搭配型生态农业模式中以立体农业的研究最为广泛。在这种模式中,遵循生物群落的生长规律和时空布局特点,合理的配置资源,构建新一级的高层次的生态系统,形成时间和空间上的多层次性三维立体结构,使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物种能够互惠互利,以较少的投入获取较大的收益,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现在比较典型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有果林地立体套种、湿地立体养殖、山地立体种植模式等。

3.3 以生态经济学为指导的精准控制生态农业模式

发展生态农业,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和空间内合理的利用每一寸土地,提高能量的循环效率、物质的转化率和第二性物质的生产量,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前提。如果违背生态经济学的客观规律,一味过度开发,势必会造成资源的匮乏和环境的恶化,进而影响到整个生态农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农业必须科学合理的安排配置资源,采取种养结合的形式来调节生态系统,达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例如对土壤进行养分监测,对耕地地力进行综合评价,再根据生产目标总量,从终端系统得到相应的施肥方案。通过这种合理施用化肥、农药的方式,实现有机和无机相结合,资源利用和保护相结合,促进生态和经济两方面的良性循环。

4. 生态农业模式运用对策

4.1 注重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

生态农业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要让广大群众转变传统观念,了解生态农业,接收生态农业,就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全方位加强对生态农业的推广,使生态农业的理念深入人心,便于生态农业因地制宜的推广开展。

4.2 建立生态农业保障体系

发展生态农业需要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包括完善的服务保障体系、完善的技术保障体系和完善的资金保障体系。通过建立保障体系,使生态农业体系具备技术人员支撑和农技服务网络支撑,培训并引导农民按照农业技术规程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另外,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支农惠农强农政策,制定出台相应的扶持优惠措施,促进农业持续增效,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4.3 完善生态农业管理信息系统

生态农业必须以生态经济学为指导,实现科学发展,建设生态农业信息中心,实现生态农业信息自动获取与远程综合管理;建立生态农业信息数据库,完善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和技术评价体系,使群众及时了解农业生产所需信息,为生态农业技术装备作业提供信息技术支撑。

4.4 拓宽渠道提高运营效率

富裕农民、改造农业和建设农村是发展生态农业的最终目的,这决定了生态农业必须要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创造市场需求、发掘发展潜力,形成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发展新格局。在具体运作中,要注意在经营管理中解决好深加工、销售和物流配送等问题,形成生态农业产业链,促进生态农业快速有序发展。

结束语

现代农业是依靠科学技术实现高产高效的农业,要提高单位土地的产出率和经济效益,就要大力推广生态农业,建立良好的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模式。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发展生态农业就是要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避免掠夺式开发造成资源的枯竭,以牺牲环境来换取当前利益。总之,走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肖芳.河南省生态农业效益及协调发展水平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1):6717-6719.

[2]王卓理,耿鹏旭.开发沼气对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纽带作用.湖北农业科学.2011;50(9):1913-1915.

[3]王志平.生态农业的主要模式及其发展[J].价值工程.2011;(20):318-319.

生态农业模式范文第3篇

关键词:麦积区;水土保持;生态农业;模式

中图分类号:S15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97(2012)12-0026-03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多年来,由于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活动,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地破坏,水资源日趋匮乏,干旱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严重地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由于人们违背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盲目毁林开荒,使植被锐减,表土层大量流失,地力下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导致了农业生态环境与农村经济的恶性循环。本文就麦积区农业生态及建立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模式谈一些认识。

1 麦积区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麦积区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最主要的是结构不合理,能量转换和养分输入、输出效率低,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农技水平低下等。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单一经营,经济结构不合理

麦积区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农、林、牧副产值差别较大。2009年麦积区农业总产值103 834.72万元,农、林、牧和其他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分别为78.47 %,6.18 %,14.89 %和0.46 %。土地利用方面,农地55 972 hm2,林地26 166.40 hm2,草地2 994.60 hm2。农、林、牧占地比例分别为65.75 %,34.73 %,3.52 %。这种产值与土地利用的结构,显然与麦积区的资源现状不协调。

1.2 农业生产水平低,能量转换效率不高

多年以来,由于农业生产水平低,生产经营活动粗放,没有把用地和养地结合起来,重视当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致使农业生态系统及其内部各业生态条件不平衡。主要表现在能量转换,养分输入、输出效率低。不但农田能量转换效率低,而且农田主要养分支大于收,加之水土流失严重,肥力损失较多,致使土壤养分处于亏空状态,影响了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

1.3 土流失加重,降低了土壤的生产能力

由于麦积区坡地多且坡度大,雨量集中在秋季,土壤疏松,易流失,加上人为的毁林毁草开荒,造成了水土流失。全区年平均侵蚀模数1 563 t/km2。年平均流失表土539.60万 t。由于水土流失继续危害着农业生产发展,降低了土壤肥力,致使土壤贫瘠,破坏了土地资源;水土流失,致使沟头不断延伸,沟底不断下切,随着沟壑面积的不断加大和沟底的加深,支沟也随之增多,地面支离破碎,丧失了利用价值;在水土严重流失地区,由于沟蚀扩大,山地减少,又将大量泥沙带入沟底川坝,淤垫农田,增加川坝地的耕作困难。再就是加剧了土壤干旱。以北部梁峁沟壑区最为典型,该区土壤纳水量少,土壤干旱,反过来,又促进了土壤水分的蒸发,农业生产受到了很大威胁。淤积塘坝,破坏水利设施;洪水暴涨暴落,毁坏沟河两岸农田、村庄、道路,给下游带来艰巨的防洪任务。

1.4 基础薄弱,投入不足,科技水平低,农村支柱产业没有形成规模

麦积区支柱产业起步晚,整体水平低,综合效益差,缺乏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科技含量低,先进实用的科技成果得不到及时推广,影响支柱产业建设速度、规模和效益的发挥;生产过程服务不配套,社会化服务严重滞后;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差,农业科技普及率低,观念落后,依靠科技进步、振兴经济意识不足。

2 麦积区生态农业建设依据的原则

根据麦积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制约麦积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水土流失。治理水土流失,必须从综合治理入手,治理与开发同步,从整体上寻求变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的途径,即建立麦积区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模式,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必须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2.1 整体优化原则

生态环境建设应把全区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进行规划,不仅要考虑其自然环境,而且要综合体现社会经济环境因素。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作为一项公益性的工程,不仅要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而且要通盘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使生态环境建设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相结合,与调整产业结构和改进生产方式相结合,实现区域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多赢。

2.2 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生态农业建设中要体现可持续发展原则,不仅要治理、改善生态环境,而且要通过治理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达到生态、经济、社会三者的可持续协调统一,供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和优良生态环境的需求。

2.3 治理与开发同步原则

在水土流失地区建设生态农业,首要的工作是治理、控制水土流失,同时也要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大力发展商品性生产,使农民尽快脱贫致富。因此,在治理措施选择上,要选用开发性治理措施,把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寓于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发展商品生产之中。这样,不但水土流失治理了,商品经济活跃了,还促进了水土保持工作的发展,有助于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

2.4 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

麦积区的水土流失区域,植被稀疏、沟坡光秃、生产力低下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这类地区建设生态农业,首要问题是种草种树,增加植被,提高土地生产能力,要以生物措施为主,治沟要采取坝系、谷坊群等工程措施,在黄土和红土丘陵侵蚀区,宜采取沟头防护、土柳谷坊等生物工程措施。这种生物封沟措施既可减水减沙,保持水土,控制沟壑发展,又可充分利用沟壑土地资源,增加经济效益。

2.5 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分类指导、分区突破原则

生态农业环境建设涉及的内容多,项目复杂,一定要根据麦积区生态农业环境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因地制宜地提出适合麦积区生态环境治理的科学模式,并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分类指导,分区突破,同时采取多种措施,综合治理。此外,建立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还应遵循一般地区建设生态农业的循环再生原则、适应性原则和协调共生原则等。

3 麦积区土壤侵蚀区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模式

结合麦积区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中心的生态农业建设,根据梁峁、坡、沟的自然特点,应创建以下4种适合不同类型区的生态农业模式。

3.1 梁峁、坡、沟综合治理与开发模式

属于小流域综合治理立体开发模式,是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基本模式,亦称坡、水、田、林、路模式,主要布置在丘陵区。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梁峁及25°以上的陡坡地退耕还林,栽植水保林和水源涵养林;缓坡地发展经济林果,修梯田,建立高效农田;沟头修沟头防护工程,沟底、沟坡插柳树、栽杨树、种草,沟中修土谷坊和柳谷坊、塘坝,塘坝里养鱼、鸭等,使水土资源充分合理利用,实现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

3.2 农、林、牧协调发展模式

农、林、牧协调发展模式,是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比较普遍的模式,是遵循粮草多、畜多、肥多、粮多的良性循环机制,在水土流失地区,通过建设高效农田,提高粮食单产,促进退耕造林种草,发展林业和畜牧业,在粮食、饲草、燃料等生物量增加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牛、羊、猪、鸡等畜禽。畜牧业的发展为农业提供充足的有机肥源,有利于培肥、保水,促进粮食增产。这种以林护农、以农兴牧、以牧促农,农、林、牧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达到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3.2.1 河谷川道区 渭河及其主要支流的开阔地,依靠科技重点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建成为工业生产和城市居民生活配套服务的供应基地,走农业产业化的路子。

3.2.2 浅山干旱区 以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为重点,下大力气通过兴修梯田、改造中低产田,推广旱作农业技术,提高各种耐旱粮食作物为主的生产水平,建成粮油商品基地。林业开发以搞好水保防护林、速生用材林建设和优质水果、干果为主的经济林建设为主。初步形成以优质苹果、香酥梨、桃为主的鲜果和仁用杏、核桃为主的干果果品生产格局。畜牧业以发展优质商品牲畜为主,建成猪、牛、羊、鸡、兔等为主的畜牧业商品基地。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及资源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使这一区域形成以粮油生产为基础,林果业、畜牧业和乡镇加工业为支柱的经济格局。

3.2.3 高寒阴湿区 依靠科技改进种植技术,大力推广良种,提高粮食单产,加速一百万亩(约66 666.67 hm2)速生用材林建设,保护林草资源,大力推进草场和畜种改良,加快发展畜牧规模养殖,提高商品率,建成以牛、小尾寒羊为主的畜牧业基地和中草药为主的药材种植基地,形成农、林、牧、药材综合发展的经济格局。

3.3 “种、养、加、能源一体化”模式

林区和林缘区的草场、畜牧场可开发成一个生态型综合性农工联合企业,如集约经营高产草场,为牛羊(禽)提供饲料,建立肉、奶等产品综合加工厂实现增值,粪肥及加工剩余物制作肥料用于草场施肥,工厂的能源要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形成“种、养、加、能源一体化”生产,形成生产、生态良性循环,有很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是较为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把牧草加工或直接饲喂牛羊,肉、奶等送到食品加工厂和罐头厂,血、皮等送到饲料加工厂和皮革加工厂,畜粪进入沼气池,沼气一部分用于发电,一部分直接作为燃料,沼气池的残渣污泥先送到沉淀池分开固体和液体,污泥可供提取维生素B12的原料或作肥料;沼液可作肥料或送到氧化塘,清洗畜舍的脏水也送到氧化塘,其营养丰富,可生产水藻用来养鱼;氧化塘水面的浮渣可作为鸭、鹅的部分饲料,塘泥又是草场的好肥料。这样一个良性循环,使农场的有机废物得到充分综合利用,而动植物产品及加工产品又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生态农业模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分析与探究

中图分类号:X1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8-0004-1

1 生态农业的概念和内涵

生态农业,顾名思义,是利用农业的生态学特性,结合经济学原理,同时运用工程学和其他现代科学技术,将农业生态环境中的积极因素进行集约化的整合,并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进行管理和运营,在一定时期内可以显著提高农业生态效益、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形式。生态农业是有一种整合的农业,是将传统农林牧副综合后的大农业,它强调农业发展综合的生态效益,是循环经济在农业领域的革命性应用,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

2 我国生态农业主要发展模式

2.1 农业生产环境综合治理技术

农业生产环境综合治理技术是一种保护和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的生态农业技术,在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比较严重的地区,我国的农业技术人员率先应用了建设局部模拟生物群落、种植人工防护林、修造梯田等方法,实现了对农业生产环境的综合治理。在这方面,比较突出的治理工程就是著名的“三北防护林”工程,该工程的实施,有效减缓了我国东北、西北部分地区自然环境恶化的速度,在治理风沙和水土流失以及土地沙漠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2 农业资源的循环增值利用技术

农业资源的循环增值利用技术,在广大农村应用比较普遍,技术也较为成熟的就是沼气技术。利用废弃的植物秸秆和动物粪便,在封闭的发酵池内进行沤制和发酵,最终产生可以被居民日常生活利用的沼气。除沼气技术之外,农业技术人员还大力推广了气化炉技术和秸秆成煤炭以及秸秆制门等技术。尤其是气化炉技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至本世纪初,成为同沼气技术并行推广的农业资源二次利用技术。除种植业之外,大农业中的牧业和渔业也都有针对性的进行了此类技术的推广应用。在南方湖泊集中区和沿海地区,技术人员推广了人工鱼塘和人工鱼礁技术。在有些地区还推广应用了利用河流、湖泊沉积物回填耕地,提高耕地土壤有机物含量的生物养地技术。

2.3 立体农业种养技术

立体农业种养技术,是在大农业概念下,将农、林、牧、副、渔的种养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建立起的综合性生态农业系统。这种技术打破了单一种养一种动植物的界限,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对农业生产环境进行生态模式改造,例如,在大田作物之间进行间作和套作,在树木、林带中进行菌类植物间作等等。这种技术应用范围比较广,在我国广大地区都可应用推广。我国东北山区和南方林带区域,已经较为广泛的进行了作物间作实践,且实际效果比较明显。在北方地区,以利用自然或人工林带进行间作人参和菌类植物种植最为典型。

除以上几种农业生态模式之外,农业技术人员还在农村中推广了围绕水利设施进行农业环境改造、农民自家庭院内建立微型生态种植、养殖园地和农业资源循环利用设施,以及利用农业副产品进行农业病害防治等等。

3 我国建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时间较短,加上我国农业地域性差异明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及同自然环境的协调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发展中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3.1 树立大农业观念

生态农业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因此在推广过程中,一定要明确大农业观念,树立全局思想。在发展生态农业技术时,要从系统的角度去考虑,从更宽阔的角度去进行技术的研发,即不搞“大而全”,也不钻“牛角尖”。目前,在我国很多地区建立起的农业生态产业园,实现了农副产品产销一体化和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一体化。树立大农业观念,是推广生态农业过程中必须明确的问题,在西方国家中,大农业观念已经深入农业生产及农业生态领域,成为指导农业发展的基础性认识。

3.2 因地制宜进行生态农业技术普及

我国拥有几千年的农业发展史,传统农业生产技术根深蒂固,在发展生态农业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从基础做起,不盲目“嫁接”新技术,不急于推广新技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许多西方生态农业技术逐渐进入中国,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全新的方式。但要注意的是,由于西方农业发展环境同我国农业发展环境有很大差异,很多先进的技术在中国会“水土不服”。因此,技术人员在推广新技术时一定要结合我国农业、农村的实际,有选择、分步骤的进行推广。例如,在西方国家应用较为普遍的有机农业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传统农业生产中的弊端,提高农业产量。但就中国实际而言,有机农业生产技术与我国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综合消费能力不相符,所以推广起来困难比较大。在进行有机农业推广时,应该换一种方式进行,将高科技的有机肥料变成农村普遍都有的动物粪便,结合生物加工技术对其进行科学利用,同样可以起到提高土壤有机物含量,生产“绿色食品”的要求。

4 结语

在我国发展生态农业,要同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农业现代化水平结合起来,在原有生态农业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和实践。树立大农业观念,因地制宜的进行生态农业技术推广,还有积极的进行生态农业试点实验都是发展生态农业的有效策略。结合我国国情,广大农业技术人员在进行技术研发的同时,还要积极开展多方面的工作,争取早日在我国各地建立起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系统。

参考文献

[1] 杨剑,魏雅丽,王立国,喻光明.区域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20).

生态农业模式范文第5篇

一、前言

近些年来,农业的无序发展导致农业环境恶化,资源开始枯竭,引起了土壤板结、土地荒漠化、土地失去耕作价值等。生态农业是结合生态学和经济学,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借鉴现代农业的科学管理和生产方法,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指导思想,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高度协同增进为目标,以市场机制和有关法规为调控手段,实现农业、经济、社会、自然的共同发展。

农业生态旅游是以乡村生态环境为背景、以农业生态和乡村文化为资源基础,通过运用生态学、美学、经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布局综合规划、设计、施工,将农业开发成为以保护自然为核心,以农业生态生产和生态旅游为主要功能,集农业生态建设、科学管理、旅游商品生产与游人观光农业生态、参与农事劳作、体验农村情趣、获取生态知识,农业知识为一体的一种新型生态旅游活动。农业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式,也是一种新型旅游活动项目,是在生态农业的基础上有机地附加了生态旅游观光功能的交叉性产业,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需求。

二、衢州市发展现状

(一)地理位置,气候气象

衢州位于浙江西部,钱塘江上游;地处浙、赣、闽、皖四省的交界处,素有四省通衢的美称。其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交通便捷。境内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生态优越。随处可见青山绿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0.9%,是“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衢州农业生态环境优美,既有田园景观,又有山野民居,民间文化多姿多彩。总的来说,衢州市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拥有能够满足人们观光旅游、休闲娱乐、农事参与、民俗体验等多种目的的各种类型的旅游资源。

(二)经济发展现状

衢州的生产经济总体来说不发达,2011年全市GDP只有890亿元,财政收入95亿元.在地级市中经济发展总量不算太大。从产业结构来说,衢州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在长三角处于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率57%,城市人口35万,上百亿的上市企业3家,工业经济没有形成集群化发展。加上近几年来自然灾害频发,政府对于发展对外旅游经济显得力不从心。2007年大雪灾,2008年大地震,给衢州以农为主的产业经济带来了沉重的打击。衢州的支柱农产品销量出现一系列问题。

(三)旅游发展现状

衢州主要旅游经济指标稳步增长,旅游人气旺盛。衢州拥有1个世界自然遗产,4个国家文保单位,7个国家4A旅游景区,2个全国工农旅游示范,5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国家地质公园,1个国家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具有相对丰富的旅游资源,尤其是生态休闲旅游及文化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开发潜力较大、前景良好。

三、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生态农业的影响因素

生态农业是将农业系统各组分、各链条的有机整台,对不同产业之间进行有机耦合,把初级农产品生产.与其后续性加工的紧密衔接等,并根据生态、自然、经济、社会、市场条件,发展高效实用的生态农业模式。发展生态农业是各方面协同发展的过程,受到各方面的影响:1、完善的技术体系;2、激励政策的支撑;3、农产品市场的发展;4、农业产业化水平;5、推广力度以及配套服务体系的建设。

(二)生态旅游业的影响因素

衢州市生态旅游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长三角处于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率57%,财政收入97亿,城市人口35万,上百亿的上市企业3家,工业经济没有形成集群化发展。2)旅游产业发展低端,旅游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产业价值链没有形成。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产品优势,生产要素的整合非常欠缺,已开发的旅游项目与长三角地区高品质的市场需求明显不对应。

3)旅游景点小、散、弱、差,管理水平和要素配套都比较低端。4)人力资源明显不适应现代旅游目的地发展需要,运营能力较差。5)核心吸引物尚未形成,急需通过大项目包装修成区域核心吸引物,突破形象遮蔽。

(三)生态旅游与生态农业的相互关系

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二者相结合,是生态农业生产、生态旅游活动、生态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开发的一种“生态型”旅游方式,以乡村生态环境为背景、以农业生态和乡村文化为资源基础,通过运用生态学、美学、经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布局进行规划、设计、施工,将农业开发成为以保护自然为核心,以农业生态生产和生态旅游为主要功能一种新型生态旅游活动。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克服目前传统农业旅游不足,找出一条生态+农业+旅游的农业旅游形式。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

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结合在一起,利用生态理念和先进的技术来实现生态农业生产才是最具特色和竞争力的资源。它既能平衡农业经济、社会对农产品需求和人们的旅游需求,又能维持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环境收益、经济收益、社会收益等综合收益最大化,是一条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二者相结合对于缩小城乡差距有着重要意义。生态农业旅游带动了农业产业化,为农产品找到了市场,解决农产品买卖难的问题,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并且丰富了农村精神生活。增加乡村经济收入,增加当地税收,提高就业率就业率,促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乡村经济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四、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模式分析

(一)农业生态旅游的内涵和特点

对于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准确概念,国内外学者有过不同的定义[1-3]。一般来说,学术界普遍认为:生态农业旅游是指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从利用内涵为主题而开发出的主要包括农村独特的田园风光、农事劳作及农村特有的风土人情为内容,具有极大参与性的一种旅游活动。一般来说,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协同发展有一定的共性,衢州市的发展有自己独有的特点。

首先,衢州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高度富集,在自然方面见长,从市场需求角度看是非常有利的。再加上周边的黄山、三清山等,包括风景秀丽的江郎山,是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和国内著名景点的集群所在地。

再者,衢州的宾馆建设相对落后,住宿是旅游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所以,衢州酒店建设上要形成总量与类型上的优势,应有五星级、商务、快捷等各种类型的酒店,再通过价格竞争,形成质量高地和价格洼地。这样会吸引不同的旅游者。

其次,对衢州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宣传力度不够。一般来说,重量级纸质媒体、网络媒体宣传力度较大,针对性较强。进一步加大对衢州农业生态旅游宣传推广,可以参考像“三亚比美”的宣传,就带动了观众观看,并对当地的美景留下深刻印象。效果很好。

最后,与重要旅行社合作不够。一般火爆的景点与重要旅行社的合作都很紧密。例如,国旅、中旅、青旅、上海春秋等大社拥有全国营销网,先后与一些地方政府合作一起开发农业生态旅游这一朝阳产业。如果能充分利用大社良好的营销网络和各分支机构强大的分销能力,衢州的农业生态旅游会发展得更快。

(二)衢州市协同发展的基本条件

旅游活动的动力来源于人们的需求,农业生态旅游同样也不例外,它的产生和发展也是由现代社会人们的需求所决定的。

农业生态旅游以发展生态农业形成的乡村生态环境为活动场所,以生态农业景观、生态农产品开发为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加强农业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合理培育农业旅游资源,建设良好的农业与农村生态环境是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前提和物质基础。农业生态旅游区的合理开发和规划,是实现衢州农业生态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在进行农业生态旅游开发时,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状况,因地制宜,开展合理的农业生态旅游规划。完善的基础和配套设施,是发展衢州农业生态旅游的基本条件旅游地硬件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旅游地服务质量、旅游功能与容量及其整体经济效益的发挥。加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是农业生态旅游地建设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加强交通设施、通讯设施、娱乐、餐饮、住宿、购物场所等的建设。

(三)衢州市生态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良好的生态是乡村农业生态旅游的基础,农村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要与对基本生态过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资源的维护协调一致,对农业生态旅游接待容量实施有效控制,增强当地居民和游客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农村社会和文化可持续发展农村社会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农村旅游的发展要提高人们对其生活的控制能力,这一能力的提高要与人们的文化和价值观相协调,并维护和增强社区的个性。

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是农村旅游的经营者和相关部门经济投入的回报,这是农村社区发展旅游业的目标之一,也是维系农村旅游供给的重要因素。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是一个涉及多个利益主体的高度整合的社会、经济系统,利益分配是旅游开发相关利益主体关注的焦点,如何协调各主体间利益成为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四)衢州市生态农业旅游的产权管理与利益分配机制探讨

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协同发展系统的产权管理一般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中央政府对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协同发展系统进行统一的管理;另一种形式是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协同发展系统归地方政府管理,中央政府在宏观层面上进行管理。一般认为第二种管理方式地方政府的收益较大。这种结论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将环境损失、社会福利损失算入,实际上,地方政府的收益要小的多。

国内外研究表明,分配方案应让农业生态旅游系统各成员得到的收益与其所承担的风险和投资成正比,将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旅游系统各成员的积极性,较好地体现农业生态旅游伙伴间“投资分摊、风险共担、收益共享”以及“多劳多得”的原则。实际上,只有农业生态旅游系统维持长期有效的运行,把“蛋糕”做大后,农业生态旅游系统各成员才会实现真正的利益增长。

五、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