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席慕容的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象征主义元素 席慕容 花卉 色彩
法国象征主义虽然已于20世纪40年代接近尾声,但其在世界范围内对后来各种写作手法的影响依然是很大的。戴望舒女士早年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进修,专攻油画,在1966年毕业之前,当时的欧洲文学和她自身的画家气质对她的诗歌和散文的创作影响无疑是非常之大的。虽然席慕容不是一位象征主义诗人,整个诗集属于浪漫主义风格,但她的诗中带有很多明显的象征主义元素。
一、自序中的象征主义情怀
席慕容的诗歌从结构上属于散文诗,多主抒情,但这种“情”其实是剥离了外在的“我”之后,剩下的那一个最真实的自己,在毫无企图的纯净状态下所抒发的那一丝叹息,温婉柔软,如幻似梦,若有若无的呼唤。正如她自己在《席慕容诗集》的序言中写到:“生命的本相,不在表层,而是在极深极深的内里。它不常显露,是很难用语言文字去清楚形容的质素,我们只能偶尔偷过直觉去感知它的存在,像是从灵魂深处隐约传来的呼唤。”[1]这一点和象征主义的精神是相符合的,只是象征主义所使用的手法更为隐秘,它利用“通感”、“暗示”或是“复调”等方式抒写个人不可捉摸的内心,表现隐藏在一般事物表象背后的真实。作品中流露出一种朦胧的神秘美,作品的寓意看似飘忽,实则更加沁入人心。
席慕容把这一种“直觉”叫做“初心”,“是上苍分配给没一个个体的天赋,是让我们在恰当的时刻能够短暂地参透天机的触角……有人参透的范围很深很广,有人却只分得一处小小的角落。我想,我是属于后者。”[2]象征主义认为,诗人的目的就是要“探索未知的世界”,所以典型的象征主义诗人通过酒精或者其他与常人不同的经历使自己感官错乱,从而去“参透天机”,但席慕容没有用如此极端的方式,所以她说“在恰当的时刻短暂地参透天机的触角”,虽然只是触角而已,但与象征主义的目的是一样的。然而对她来说,这种短暂又恰当的时刻是什么时候呢?她所做的只是在无奈的现实生命中对洁净的“初心”的单纯渴望。她写作,是为了寻找自己内心极深处的生命的本来面目,这一点与象征主义是有差别的。但从整体上讲,在她自己为自己写的两篇序言中,我们隐约能看到象征主义在她观察“生命本相”时的影子。
二、诗作《七里香》中的象征主义要素解析
这首诗作为诗集的第一首,同时也是她第一本出版的诗集的名字,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在此单独拿出来做简要分析。
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
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
在绿树白花的篱前
曾那样轻易地挥手道别
而沧桑的二十年后
我们的魂魄却夜夜归来
微风拂过时
便化作满园的郁香 [3]
浓厚的画面感向我们袭来。作为科班出身的油画家,席慕蓉在诗中追求一种别致的画面感是理所当然的。诗人通过一组描写大自然的词汇,“溪水”和“海洋”,“ 浪潮”和“土地”构成了一幅双重的画面,仿佛日出与日落,涨潮与退潮,让人感觉很相似,却又截然不同。潮湿的空气,哗哗的水声,水流冲走的画面,好像站在一片沙滩上看着潮水的来去。海洋的宽广象征了无限的人生,也许美好如日出时的宁静,也许凶险如大海深处的危机。“绿树”“白花”“篱”和“园”,又构成了第二幅画面,好像夏季的风吹过,还能闻到那一丛七里香的浓郁。“绿”和“白”都是冷色调,七里香这种植物的花期为夏季和秋季,作者深知这一点,利用花本来的颜色为我们描摹出夏季的清爽,又因为夏季象征了人生中最年轻最美好的年华,我们常用“生如夏花”来比喻短暂却是灿烂的人生,同样,作者用夏季的七里香象征了年轻的美好,而我们仿佛也能闻到那时的香气,过去便不再来的,朝气的,蓬勃的。溪水为何急着要流向海洋?只因它渴望投入大海的怀抱,就如同有人唱“曾经年少爱追梦,一心只想往前飞”,少年有着天真的遐想,向往未知的天地,以为生活永远在别处,在远方。“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须知大地母亲最可凭依。及渐长,阅世遂深,观人亦久,乃知此心系故园,情怀追昨天,而终不可回少年烂漫时。“绿树”“白花”交相辉映,少年“篱”前岂知离愁苦?诗人在此巧用“篱”与“离”之谐音,暗寓离别之意,与“柳”寓“留”正同。少年轻离别,只是挥挥手便头也不回地走了。走的匆匆,走的也洒脱。直至沧桑历尽,魂魄归来,转眼已是廿年。
三、钟情咏荷
关键词:穆旦;中西融合;诗学思想;独特性
在20世纪的诗歌创作中,穆旦以其独特的诗歌经验、审美方式和书写艺术为现代汉诗的创作呈现了一种新的样态。“穆旦”是一个“完成”,即完成了现代诗的本土化问题,他把李金发、戴望舒的现代命题继续探讨下去,改变了现代诗的肌质――中国肌质。[1]作为诗人,穆旦综合了五四以来新诗的成就,一直站在“四十年代新诗现代化的前列”(袁可嘉语),他的作品有“一种猝然,一种剃刀片似的锋利”[2],被誉为新诗现代化的旗手,为新诗的创作留下了丰富的经验;而作为翻译家,穆旦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出版的大量诗歌译作使得后人在谈及中国译诗的杰出译者时,“名单上少不了他”(王佐良语)。
穆旦成为“穆旦”,归结于他的“非中国的”气质和个性及“非中国的”诗歌和美学,但这并不是说穆旦身上没有或缺乏中国诗人和中国文化的品质,而是说在中国古代和现代诗歌美学中,还没有穆旦诗歌所表现出来的中国人的情绪、经验和美学的,穆旦以一种最个性化且最“无知”的方式扭曲、拉长、变形、激活现代人的感觉。这样来理解“非中国的”“穆旦”可能更有道理。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成长离不开其所处的文化传统的影响,我们有必要从中西融合的跨文化角度来重新审视穆旦诗学思想的嬗变。
一、忧国忧民传统的羁绊
从根本上说,实用理性指的是一种执著于现实生活经验的理性精神,这种精神不同于西方的思辨理性,它是以探求彼岸的抽象真理为己任,以此岸的具体经验为准则,随时调整自己的理性趋向。李泽厚在《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一书中把它界定为“经验合理性”的概括或提升。实用理性精神可以追溯到孔子的《论语》。在《论语》中孔子的一系列言行有着鲜明的实用理性的特征。按照孔子的仁德理想,“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显然,管仲这样一个不知礼数、不懂节俭的臣子本应是大加鞭挞的对象,但是当管仲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实际利益时,孔子却又认为“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这种双重评价标准正是基于现世人生的具体经验而产生的。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实用理性精神在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身上主要表现为:将所信奉的理想和主义转换为利国利民。而忧国忧民这一传统在穆旦身上同样有着深刻的体现。
穆旦早年是以诗人的身份著Q,他读诗,写诗,发表诗歌,出版诗集。然而1953年回国之后,他却基本上停止了诗歌创作,而是一心一意地致力于教学和翻译。从穆旦的诗歌选择来看,1939年开始系统接触西方现代派诗歌、文论,早期受浪漫主义影响较为明显,创作了《 春》《诗八章》等。20世纪50年代初,穆旦自美国回到天津,经历一系列现实遭遇后,创作风格完成向现实主义转型,敢于直面现实苦难,书写社会良知。晚年时期的穆旦,迎来了创作的丰收和向浪漫主义的回归,创作了《理想》《冥想》等诗作,“没有理想的人像是草木,在春天生发,到秋日枯黄,对于生活它做不出总结,面对绝望它提不出希望。”对“理想”“信念”的歌颂,成为他这段时期的歌颂主题。终其一生,穆旦虽然作为充满个性钟情于浪漫主义的诗人,但却又无法摆脱对祖国命运和民族前途的关注,究其原因,是离不开儒家精神影响的结果。
儒家文化对穆旦的塑造还表现在深刻的感时忧国精神。这种精神影响了他的创作选择,并明显体现在他的作品中。比如其在南开时期的《哀国难》,目睹日寇入侵,发出“喂,我们的功绩怎么任人摧残?你良善的子孙们哟,怎为后人做一个榜样!”的疾呼。联大初期的《合唱二章》《不幸的人们》等都是其中的代表。值得注意的是,在穆旦作为一个抒情主体的背后总有一个古老的中国为背景,尽管穆旦诗歌的西化色彩较为浓厚,但他的身躯里却包裹一颗滚烫的炎黄赤子之心。所以,他的艺术热情是以现代的艺术表现形式将民族的苦难力透纸背地呈现在他的诗歌中的。
二、“天人合一”思想的感化
穆旦对现实一直在不停的追问和探寻,但残酷的现实让他无法找到安宁,只能转而从自然中寻求慰藉。他陶醉在自然的梦中,希望自己成为蓝天之漫游者,海的恋人,这种理想到了晚年更为明显。显然,穆旦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希望实现与自然的合一,回归自然。穆旦与西方诗人不同,因为中国的独特土壤,使得他在对现实绝望时,无法把宗教中的上帝视作归宿。他只能渴望回到陶渊明式的世外桃源,把“自然”视作西方现代派诗人眼中的上帝,视作摆脱现代都市文明和物质压迫的精神港湾。用作品讴歌自然,表达对自然的向往,由此成为穆旦孜孜不倦的追求。比如其在1939年2月创作的《合唱二章》中,作者尽情的歌唱“帕米尔的荒原”、“野性的海洋”等,表达对自然的纯粹爱慕。在其根据1938年联大时期经历创作的《原野上走路――三千里步行之二》中,作者用“我们终于离开了渔网似的城市,那以窒息的、干燥的、空虚的格子,不断地捞我们到绝望去的城市呵!”来表达对城市文明的厌恶。最有代表性的是创作于1941年12月的《黄昏》,其从紧闭的物质文明中回归“突立的树和高山,淡蓝的空气和炊烟,是上帝的建筑在刹那中显现”,去享受“当太阳,月亮,星星,伏在燃烧的窗外,在无边的夜空等我们一块儿旋转”时的安宁。
“天人合一”思想对穆旦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自然”是一种摆脱现实困境的精神安慰,也体现在他对世界超越态度的塑造上。在其1945年9月创作的《森林之魅――祭胡康河上的白骨》中,他直面战争,思考生命和死亡。“你们受不了要向人讲述,如今却是欣欣的树木把一切遗忘”,死亡、战争、贪欲,在原始森林中被淡化,生命来源于自然,最终又在自然中终结;战争中逝去的生命化作另一种形式在自然中得到永生,“没有人知道历史曾在此走过,留下了英灵化入树干而滋生”。《不幸的人们》《甘地之死》《诗八首》等作品中的“海”、“东风”、“根”等意象,都可看作自然的化身。可见,“天人合一”的思想,以不同方式、时刻影响着穆旦的创作。
三、古典文学艺术的浸染
穆旦的诗歌受西方诗歌传统的影响要远远大于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其诗歌的欧化色彩非常鲜明,对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反对和摒弃是也是自觉的。他认为,每个时代的文学都有其独特的不同形式,都应与当时的生活保持密切关联。而旧诗,由于其年代久远,已经无法恰当表达当代人的情感。另外,旧诗的形象陈旧。穆旦所说的旧诗实际上指的就是中国古典诗歌,既然中国古典诗歌不能符合穆旦的诗歌,那么“别求新声于异邦”就是自然而然的选择。所以,在他的诗歌里没有“牧歌的情绪”和“自然的风景”,也看不到古典的和谐与统一,有的只是现代生存的矛盾与痛楚。
但是,我们不能由此割裂穆旦诗歌与中国古典文学的联系。中国文学传统有其独特的感染力和丰富的生命力,其自身具备相对完整的系统,构成了引力巨大的磁场。熟知中国古典文学的现代诗人穆旦,在心理深层仍积淀着民族集体无意识,这种民族文化积淀已深入骨髓,使得他试图完成对其超越时面临着无法逾越的苦难,也必然在其新诗创造中有所体现。
除了前文已经叙述过的“忧国忧民”,抒发传统文人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和担当感这种古典文学传统抒情方式之外,古典意象在穆旦的作品中也获得了新生,比如其1940年创作的《玫瑰之歌・一个青年人站在现实和梦的桥梁上》中,“落絮飞扬”作为古典意象,意喻生命短促,营造出传统诗美意境,不似古典诗歌抽象地抒写诗意,而是具体清晰的写出繁复的诗境。穆旦笔下的诸如黑夜、流水等古典意象,也都被寄予了现代情感生命。此外,古典文学的影响还表现在诗歌的“形式感”上,即长期浸染古诗词造成的对形式和语感的注重。比如其1945年创作的《流吧,长江的水》中对反复和叠音词的运用,构建了如同古典诗歌般一唱三叹之美,再如《玫瑰之歌》的形式整齐、《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的押韵语调等[3]。可见,中国古典诗歌传统始终像一位守护神注视着穆旦现代诗的发展,使其能融合中西,更显稳健和成熟。
参考文I:
[1]高秀芹,徐立钱著.穆旦苦难与忧思铸就的诗魂[M].北京:文津出版社,2006:9.
[2]陈林.穆旦研究综述[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2):257.
西部大开发的目标: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3、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4、发展科技和教育,加快人才培养;
5、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6、提高林业发展水平;
【关键词】PPP模式;风险分析;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融资
Abstract:In the PPP Mode for Urban Rail Transit Infrastructure Project Financing, there are a lot of participator, and face many complex risks, Meanwhile, the consequences of different disease degree caused by the various risks. Which make the risk sharing become more complicated. Therefore, this paper analysis on the major risks and Countermeasures facing the parties, according to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Rail Transit Infrastructure Project Financing risk.
Key words:PPP Mode;Risk Analysis;Urban Rail Transit Infrastructure Project Financing
1.引言
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也称为3P模式,即公私合作模式,是公共基础设施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这种合作形式,合作各方可以达到与预期单独行动相比更为有利的结果。PPP融资模式的实质是:政府通过给予私营公司长期的特许经营权和收益权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及有效运营。
PPP模式在国内外已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如伦敦地铁、荷兰 HSL-ZUID 地铁、香港地铁、北京地铁四号线等。工程实践表明, 合理分担项目风险,从而提高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效率,这是PPP融资模式成功的关键和最重要的目标。PPP模式下,参与者众多,风险因素多且错综复杂,各风险所引起的后果的严重程度不同,使得风险分担变得更加复杂化。
因此,本文针对PPP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风险的主要特征,就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融资PPP模式的风险进行分析。
2.PPP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风险的主要特征
PPP项目风险除具备一般项目风险的特性外,还具有其本身的特征。
(1)风险周期比较长。由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期和运营期一般都比较长。因此,在PPP项目投资额巨大的情况下,PPP项目公司要收回投资并获得一定利润,需要较长的期限,则其面临的风险期也较长。
(2)风险具有很强的阶段性。PPP项目建设的程序性,决定了其风险也呈明显的阶段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不同阶段,风险种类不同。在建设阶段面临的主要是完工风险,而在运营阶段面临的主要是市场风险和运营维护风险。而政治风险、环境风险则是贯穿PPP融资模式运作的全过程。二是在不同阶段,风险大小呈明显的阶段性。在建设阶段,由于资金的大量需求,项目本身也未产生任何收入,因此,项目风险随着项目的建设而增加。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后,由于有稳定的收入来支付生产经营费用、偿还债务,并产生收益,项目风险就逐渐降低。
(3)各参与方面临的风险有所不同。在PPP项目中,参与项目的每一方都扮演不同的角色,各自不同的立场决定了其在项目中面临的风险不同。公共部门预期通过PPP融资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并在特许期满时无偿获得一部分资产。其所承担的风险有:完工风险、政治风险、经营管理风险、市场风险及不可抗力风险等。而投资者预期通过投资项目获得回报,其承担的风险多且时间长,主要包括市场风险、政治风险、法律风险、环境风险等。
3.PPP模式下项目各参与方面临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3.1 政府面临的风险及应对策略
PPP模式下政府面临的风险主要有政治风险及不可抗力风险、经营管理风险、市场风险。
(1)政治风险及不可抗力风险
在PPP项目中,所有的参与方都或多或少会受到政治风险和不可抗力风险的影响。而在项目参与各方中,东道国政府是最有能力承担政治风险的,因此政治风险最后由东道国政府承担是最佳的选择。东道国政府可以通过担保形式,保证不对项目实施强制性收购;若由于发生政治波动、法律变更等事件而使国家收购不可避免,则由政府给予适当补贴。在相关的特许权协议中,东道国政府与项目公司可以就风险分担问题进行协商,政府以允许提高价格或延长特许期来补偿项目公司由于法律变更蒙受的损失。对于不可抗力风险,应通过合同的形式在项目各参与方之间合理分配。
(2)经营管理风险
经营管理风险主要在运营商方面,经营风险主要在项目经营和维护过程中,由于经营者的疏忽,发生重大经营问题。就东道国政府而言,可以通过选择对拟建项目及其领域内比较熟悉的运营商来预防这一风险,并且运营商具有良好的资信和管理经验。在项目建成后,一般应要求承包商对项目提供一个保证期限,以便承包商对其材料和工艺的缺陷进行修补。
(3)市场风险
PPP项目一般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于市场风险,政府一方面要在项目初期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以大大减少项目上马的盲目性;另一方面是在产品的销售合同上,确定好产品的定价策略。由于PPP项目的产品定价一般受政府的影响较大,所以政府有义务尽可能减少项目由于市场风险而蒙受损失。政府可通过与承包商签订具有担保性质的长期购买协议或产品销售协议,以减少承包商由市场需求风险导致的运营困难。另外,竞争风险也是承包商十分关心的,为预防竞争风险,政府可以对承包商承诺在项目特许期内,不在项目周围的一定范围内建设同类项目,以保证项目的实际收入。
3.2 项目承建商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应对措施
PPP模式下项目承建商面临的风险主要有完工风险、供应风险和技术风险。
(1)完工风险
为限制及转移完工风险,通常情况下,可利用不同形式的项目建设合同对完工风险进行控制。常见的合同有:固定总价合同、成本加酬金合同、可调价合同。固定总价合同指双方在专用条款内约定合同价款包含的风险范围和风险费用的计算方法,以一次包死的总价委托给承建商,这种合同方式对承建商最为不利。成本加酬金合同则是项目公司承担了大部分风险,承建商承担的风险是很小的,这对承建商最为有利,一般这样的项目是竞争不充分的结果。可调价合同中项目公司和承建商对完工风险进行了合理的分担。在项目建设阶段,完工风险的主要受害者是贷款银行,为了限制及转移项目的完工风险,贷款银行通常要求项目公司或者项目承建商等项目其他参与方提供相应的完工担保。而承建商也意识到完工风险会给自己带来潜在的损失,为此会采取加快进度,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加强科学管理等措施来保证项目按期、保质完工。但在具体承建过程中,由于项目规模大 、建设周期长、“三材”用量大,因此材料市场价格的波动对项目的总造价影响很大,很可能造成总成本的增加,超出预算。这对承建商来说是无法承受的,而且因此会导致完工风险,从而影响项目融资的正常运营,为此,承建商可以采用远期合约的手段来提前固定成本,从而有效回避风险。
(2)供应风险
能源和原材料的供应风险对承建商来说影响较大,承建商通常通过签订长期的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合同,加以预防和消除。项目能源、原材料供应商为了获得长期稳定的购买者,在一定条件下愿意以长期的优惠价格为项目提供能源或原材料,并由政府和金融机构对进行担保。同时,承建商可以进一步将供应协议设计成“供货或付款”类型的合同,这样,项目的经济强度就能够得到更强有力的支持。通过与供应商共同承担风险从而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
(3)技术风险
项目技术风险包括项目设计施工方案所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项目技术的选择失败将使承包商遭受巨大的损失,所以在PPP项目协议中,承建商一般根据项目公司的要求选择经过市场证实的成熟的生产技术。因此,承建商可以通过选择经验丰富的工程顾问来降低项目建设和运营期期间造成技术风险。
3.3 项目运营商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应对措施
PPP模式下项目运营商面临的风险主要有市场风险、政治风险、法律风险和环境保护。
(1)市场风险
由于PPP项目的投资规模大、回收期长,其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往往难以预测。在实际运营中,由于原材料及燃料价格的涨幅超过了项目产品价格的涨幅,那么项目的效益势必下降,势必造成实际收入低于设计预期,现金流不足,难以补偿项目经营成本和按时归还贷款的风险。
对于市场风险的管理,一方面要在项目初期做好国内外市场调研分析,签订具有担保性质的产品长期购买协议是项目融资能力的基础,这是分散市场风险最常见的法律措施。长期购买协议在不同的融资结构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无论提货与否均需付款合同、使用合同、最低支付合同等。这些合同虽然具体形式和内容有区别,但其本质特点相同,即不论项目产品买主或产品设施用户是否取得产品或服务,都有义务向项目公司支付最低金额的款项,以补偿项目公司对贷款人的义务;另一方面是在产品销售合同上确定好产品定价策。根据项目的产品的特点选择是用浮动定价法还是固定定价法,另外还可以采用实际生产成本加上一个固定收益的定价方法。政府或公共部门的保证,主要是要求政府或公共部门在特许权协议中明确承诺项目运营初期保证最低车流量或者使用量以确保项目的成功。
(2)政治风险
PPP融资模式是公共基础设施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其项目特许经营期较长,对于大型公共基础设施其特许经营年限一般都在30年左右。对项目运营商来说,其所面临的政治风险主要体现在项目运营过程中由所在国法律政策变化等而造成的高成本、低收益的现象。在应对政治风险方面,与东道国政府相比较,承包商显然处于被动地位。因此,运营商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应对风险:一方面通过买入一些外汇的远期合同来防范汇率风险;另一方面通过申请政治风险保险来转嫁风险,一旦保险事件发生,则可以申请赔偿;另外也可以通过海外投保方式,使各种担保合同置于东道国政府的管辖之外,尽量避免东道国政府可能采取的干预行动,尽量减少可能造成的损失。
(3)法律风险
在特许权期项目所在国现行法律的变革、全国性的或地方的法律不一致、进口和出口的规则变化、公司法的变更和所有权法令的改变等都会对PPP项目造成难以预料的损失,为了规避由此引起的风险,运营商需要聘请法律顾问以确保其工作符合项目所在国的法律要求。
(4)环境保护
各国对环境保护责任都有自己的法律规定。因此,在项目融资中根据项目所在国法律规定,谁负有环保责任,该风险就应由谁来承担。环境风险会影响到贷款的偿还,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分散和降低项目环境风险。运营商应对环境风险有两种措施,一是投保环境保险,二是在合同中明确列出各方面应采取的措施,即估计项目的环境责任。
4.结论
PPP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风险周期长,呈现很强的阶段性,参与项目各方在项目中面临不同的风险。因此,要更好地确保参与各方的利益,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必须建立良好的风险分担机制,使风险的分担方式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
参考文献:
[1]朱巍.PPP模式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应用[J].综合运输,2004(10):33-35.
[2]陈友兰.基于PPP模式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6.
关键词:建设项目;融资;模式
中图分类号:F540.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1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从无到有,近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高速公路里程仅次于美国,位于全球第二的位置。这得益于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高速公路建设的资金支持政策,包括国家投资为主,地方融资为辅,贷款建设,建设完用收益还贷的融资策略等。但同时,过度依赖贷款的建设融资模式也限制了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规模,在这种情况下,项目融资模式应运而生。
一、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融资概述
1.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几种主要的融资模式
传统的高速公路项目融资模式主要有发行股票、公司债券、银行信贷等,这类融资方式为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做出过贡献。然而,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投资规模巨大,完全依靠传统的融资模式难度较大,需要引进项目融资的模式,进行商业化的运作,用项目建成的收益作抵押进行融资,已成为目前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融资的重要手段。目前,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融资的主要模式有BOT、PPP、ABS等项目融资模式。
2.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融资结构现状
我国目前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融资主要以传统的融资模式为主,其中以银行贷款为主要模式。但随着资金量的不断加大,银行贷款这种单一的融资模式很难跟得上发展的要求,发行股票及公司债券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的压力。然而,由于传统的融资模式审批程序复杂,企业债务压力较大,已成为高速公路建设发展的瓶颈。近年来,我回逐渐引进了项目融资的概念,采用BOT等项目融资模式进行建设的项目逐渐增多。
二、各融资模式的优缺点分析
1.BOT项目融资模式的优缺点分析
BOT项目融资模式英语直译为建设-经营-转让,是指政府与企业签订协议,在特许经营期间内,把项目交给企业进行建设,融资,经营,在特许经营到期日,按协议向政府无偿移交项目的一种融资建设模式。BOT融资模式的优点:(1)有利于分散项目风险。BOT融资模式参与者主要有政府、私人企业、项目公司、投资人。这些参与主体按照各自的职责构成密切合作的整体。对于政府而言,由于BOT模式的建设资金由企业负责筹集,减轻了政府的债务风险和财政负担。对项目发起人来说,BOT模式可以把整个项目分为筹资、设计、建设等多个小项目,把这些项目分包给不同经营主体的各公司,从而分散了整个项目的风险。(2)BOT模式利用私营企业投资,减少政府借款,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压力,使建设项目资金充裕,有利于项目尽快建成。(3)对于那些投资大,工期短的基础设施项目,由于有投资企业的参与,可缩短工期,尽快建成受益。
BOT项目的缺点是:(1)谈判程序复杂,成本较高,谈判过程艰辛。由于BOT项目涉及金融、税收、法律、保险等各个行业,前期准备工作十分复杂,需要协调社会各界力量,投入大量的精力和物力。(2)项目融资成本较高。BOT项目融资模式由于债权人仅有有限追索权,银行等金融机构往往要求较高的利率,以减少不良贷款的风险,所以项目的融资成本较高。
2.PPP项目融资模式的优缺点分析
PPP模式是一种完整的项目融资模式,它的主要原则是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是由政府公共部门和民营企业共同完成,民营企业参与项目设计、建造、运营的全过程,其目的是通过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改进项目管理,达到双赢的目的。PPP项目融资模式的优点是:(1)缩短前期工作的进程,降低项目费用。由于政府相关部门及民营企业在项目的早期即参与论证,有利于尽早的确定融资方式,节省前期费用。(2)有利于通过融合相互取长补短。PPP模式由于政府公共部门与民营企业合作,有利于引进市场机制,也有利于公共部门学习民营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达到比各方单独合作更在有利的效果。PPP项目融资模式的缺点是:(1)确定参与项目的民营企业较为困难,缺少选择的标准。(2)由于组织形式上比较复杂,如何协调项目建设和收益分配对项目的管理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了管理难度。
3.ABS项目融资模式的优缺点分析
ABS融资模式是一种间接的资产支持型证券融资模式,它以所建设的资产的预期收益为保证,通过信托公司进行信用增级,在资本市场上发行债券来募集资金。其优点有(1)有利于灵活、高效、大量的筹集项目建设资金。由于ABS项目融资方式中不对原始权益人的自身条件加以限制,并通过托管银行进行管理,提高了债券的流动性,降低了持有人的风险,所以有利于筹集大量的资金。(2)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资本进行项目建设。ABS模式通过资产证券化使高速公路项目进入国际资本市场成为可能。ABS项目融资模式的缺点是:(1)我国缺少这方面的制度及人才,使这种融资模式难以大量普极。由于ABS模式需要进行证券等级的评估及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参与,我国缺少相应的制度及专业人才,使得证券市场透明度低。(2)受到外汇平衡要求的限制。由于引进国际资本,高速公路项目的收益用本国货币反映,证券收益需要转化成投资国货币,因此会牵涉到外汇平衡的问题。
三、对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融资的建议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也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较为繁重的国家,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融资过程中,必须克服项目融资渠道单一的缺点,充分利用ABS、BOT、PPP等项目融资新模式,根据项目特点选择不同类型的项目融资模式。这样,可以利用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特征,促进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投融资体制改革。在选择项目融资模式的过程中,可以利用项目设计、施工、经营过程,提高效率,积累经验。在进行大型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过程中,可以将大型项目分解成不同的小项目,小阶段,然后按照小项目的特点选择融资模式,以吸引更多资金投入,缓解高速公路建设的资金压力。
参考文献:
[1]沈晓琴.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融资问题研究[D].陕西:长安大学,2012.
[2王娟.基于BOT模式的高速公路项目投融资组合决策模型[J].统计与决策,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