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汉语语音

汉语语音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汉语语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汉语语音

汉语语音范文第1篇

关键词:矢量化编码;缺陷跟踪;语音;数据采集

中图分类号:O15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2-0149-03

0引言

发音在留学生汉语学习及交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对汉语学习者的发音做出科学、有效的评价一直是语音评价研究的热点,而数字化的语音则是评价的主体和前提基础。近年来,国内对汉语语音识别、语音评价系统做了大量研究,主要成果如下:袁毅、吴晨[1]提出了柔性可扩展体系结构非特定人语音识别系统的框架模型,验证了在该模型指导下所开发出的语音识别系统的实用性和稳定性;施伟[2]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发音自动评价系统,通过分析输入语音数据,提取语音特征并与参考标准进行匹配比较,由评分机制根据相似程度大小给出相应的评价;施剑等人[3]提出了一种基于USB2.0接口芯片ISP1581,并采用FPGA芯片EP1C3T144实现麦克风阵列语音数据采集的方法。就以上研究而言,大部分停留在理论和实验甚至停滞阶段,对语音数据的采集原则、方法都未做深入研究,目前还没有一套针对留学生的、稳定性、扩展性较好的汉语数据采集范程及对应的汉语语音数据采集系统。另外一方面,在老挝,学习汉语者越来越多,汉语教学在老挝形成不断发展的态势[4]。本文作者提出的基于老挝留学生发音的汉语语音评价体系[5]是一个全方位衡量和评价老挝留学生汉语语音习得程度和质量高低并且反馈发音指导建议的智能化系统,可用来提高老挝留学生汉语发音正确率,使其能更好地掌握汉语发音方式、方法。虽然该体系提供了评价老挝留学生汉语语音的操作机制和基本方法,但未对语音数据采集做进一步研究,制约了语音评价系统的开发进程和老挝留学生的汉语语音学习和交流,本文就针对其汉语语音数据采集原则、过程、基本方法做了探索。

1数据采集的基本原则

对于老挝留学生来说,汉语语音数据采集起来较为困难,它不同于其它领域中的数据采集。首先,老挝留学生汉语发音偏误类型繁多,偏误产生过程中带有较多的母语“负迁移”现象,难以数字化;其次,老挝留学生汉语发音动作,语声特性以及听感都各具特点。基于以上原因,本文认为老挝留学生的汉语语音数据采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要求在采集与汉语语音指标相关的数据时,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使语音数据采集过程能够在逻辑结构上严谨、合理,紧抓汉语发音衡量指标的实质,并具有针对性的量化语音指标,尽可能排除主观评价的误差;另外,科学性原则还要求协调好语音数据采集中各个过程之间的关系:有的过程之间有横向联系,反映不同侧面的相互制约关系;有的过程之间有纵向联系,反映不同层次之间的包含关系。

1.2数据性原则

老挝留学生发音的汉语语音评价体系[5]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的,系统中对汉语语音的描述更多的是采用了机器化的数据表格,语言和程序。数据性原则是指采集到的汉语语音信息以一定的数据类型、数据格式、存储方式存在于评价系统中。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像对老挝留学生语调方面的主观评价也应该通过[5]中的偏误标记形成数据,以便利用计算机进行相关处理。

1.3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是指语音数据采集方法、过程应具可行性、可操作性和稳定性。即采集方法要客观明确,采集过程尽可能细化,语音数据易于采集且准确可靠,整体操作有规程约束。

1.4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是指采集到的语音数据值要保持有效可比,通过将其与参照值(或标准值)对比,清查“可疑数据”,再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评价采集到的语音数据。从语言学角度,可比性原则既指老挝留学生与其他国家留学生在习得汉语语音的层面上可比,也指老挝留学生在老挝留学生之间习得汉语的层面上可比。

2VQF技术与缺陷跟踪机制

2.1VQF技术简介

VQF指的是TwinVQ(Transform-domainWeightedINterleaveVectorQuantization),VQF是一种音频压缩技术。VQF所采用的是一种称为“矢量化编码(vectorquantization)”的压缩技术,其使用范围从电话、AM短波乃至音频CD;从单声道信号到立体声信号,它都能提供了很好的编码/压缩支持,它是数字化微格实验的音频支持技术,可大量运用于不同类型、规格的微格实验室。本文选用VQF技术的原因在于,其一,该技术直接集成于学校数字化微格实验室内,便于老挝学生实时的使用其录音,回放功能;其二,VQF具有很强的纠错能力,学校微格平台特别提供了一个纠错环境来处理数据错误及帧丢失的情况,该技术先将音频数据矢量化,然后对音频波形中相类似的波形部分统一与平滑化,并强化突出听感的部分,最后对处理后的矢量数据标量化再进行压缩而成,也即它能很大程度的保证音质,这也是保证本研究的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之一;其三,汉语语音数据采集的有效性取决于音频压缩技术的成熟度,而VQF就能做到,如:当VQF以44kHz、80kbit/s的音频采样率压缩汉语单音节词时,它的音质优于44kHz、128kbit/s的MP3格式语音文件,当VQF以44kHz、96kbit/s的频率压缩时,它的音质几乎等于44kHz、256kbit/s的MP3格式的语音文件。经SoundVQ压缩后的语音音频文件在进行回放效果试听时,和原音频文件几乎一样。

2.2缺陷跟踪机制

缺陷跟踪主要是完成对缺陷报告的记录、分析和状态更新等管理。一个完善的缺陷跟踪机制对于测试的成功实施是非常重要的。汉语语音数据采集是一个错综复杂、数据吞吐量大、环环相扣的软件过程,除了要对采集数据本身的质量进行控制外,同时也可以对检查、评估、保存和理解数据进行控制,以保证采集过程迭代的顺利进行,这种缺陷跟踪可通过最简单的EXCEL表格和Access数据库来完成(项目研究中使用Excel2007版本)。在老挝留学生汉语语音数据采集过程中引入缺陷跟踪机制,有利于确保采集过程和系统设计的一致性;有利于在早期发现问题所在,降低维护成本,降低重复劳动;有利于反馈每一个采集环节的异常情况,及时做出相应调整。

3数据采集的过程

汉语语音数据采集的主要任务是量化各类发音指标,为采集和保存语音数据而制定的规程需要并入语音评价的整个过程,且使其具有操作性。这就意味着把参与采集的老挝留学生(或者实验员),采集方法以及实践定位到语音采集过程中的适当位置,为随后的分析和比对工作采集和保存语音数据。以下是数据采集的基本过程:

3.1规范化语音数据、记录表格以及存储数据的方式

长期以来,没有形成一套规范的语音数据集,没有规范的记录表格。在对汉语语音采集研究中,每个科研团队采集到的语音数据在格式,取值范围、存储方式上不尽相同,例如,有项目组将语音数据定义为小数,有的定义为整数、指数等等;有的项目组使用数据库技术存储语音数据,而有的则使用纸质版的语图来存储语音数据。这样一来,采集到的数据不但在数值上不准确,不具可比性、操作性,在存储方式上也不一致,更不用说用规范的表格来记录了。鉴于基于老挝留学生发音的汉语语音评价系统是一种信息化的工具,明智的做法是:在采集语音数据之前,针对于每一个语音值,由微格实验室中的计算机专员规定统一的数据类型、数据格式、有效值范围以及规范的记录表格,并规定使用统一的数据库来存储采集到的数据,最后将这些规定形成文字说明。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使用计算机操作和处理语音数据、避免大量重复劳动、提高采集及评价的效率。

3.2采集数据

一旦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我们就可以开始采集数据了。采集语音数据的关键在于能对每一个将被量化的语音指标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例如:影响汉语语音数据的因素是什么?采集过程中哪里容易出错?最终想要得到怎样的数据?等等。通常情况下,留学生汉语语音数据采集的方式都比较单一,经常忽略因母语造成的语音偏误,也没有从老挝学生汉语发音的特征出发,没有实现老挝人之间讲汉语的对比和对照。本文就现行汉语语音数据采集中存在的弊端提出了一种用陷跟踪机制来采集数据的方法,其原理如图1所示。在图1中,方框之间的连线表示语音数据采集的流程,这些方框指明了在采集过程中必须完成的任务:3.2.1认可过程认可过程用以进一步确认待测试的语音指标能否准确的描述老挝留学生在元音发音、辅音发音、声调、语调方面的表现。3.2.2分类量化过程分类量化过程是将已认可的测试指标分类量化为语音数据的过程,包括:①元音发音指标量化为把“ü”发成“u”,把“iong”发成“ong”,把“ue”发成“ie”几种元音偏误产生后对应的元音习得等级[5];②辅音发音指标量化为把部分“ch、c、L”发成“x、s、sh”,发音部分把“r”发成“l”,发音部分把“f”发成“p”几种辅音偏误产生后对应的辅音习得等级;③声调指标量化为中平调33或44,发阳平调值约为224,发上声发成半上[21]等声调偏误产生后对应的声调习得等级[6];④语调指标量化为双音节词语格式配合、不能分辨轻声词、不能通过句末的升调来表示疑问等语调偏误产生后对应的语调习得等级[4]。3.2.3检查和评估过程检查过程用以检查和评估语音数据(已量化的语音指标)的准确性、一致性和有效性,它是判定语音数据是否准确和规范的重要途径。准确性检查要求语音数据必须是按照规定说明采集的、完整的、在数学上是正确的;一致性检查要求检查者必须充分了解以前记录的语音数据,通过对比,检查出异常或不一致的数据;有效性检查要求能够证明用于描述某个语音发音指标的值能真实的反映该指标的数字含义,确保采集到的语音数据对于汉语发音本身是有效、可靠的。3.2.4记录过程记录过程是把已检查的汉语语音数据记录在事先定义好的表格中,这些表格可以记录一个语音指标对应的一组数据,也可以记录多个语音指标对应的多组数据。语音数据采集中的这四个过程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认可过程是执行其它三个过程的前提条件;分类量化过程是语音数据采集的核心环节,直接决定着数据的准确性;检查过程是语音数据采集的必要环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记录过程则是对前三个过程的归纳和总结。随着汉语语音采集过程的深入,或当语音指标比较复杂时,我们就会发现要用精细的方法来采集数据。缺陷跟踪就是一种过程细化的机制,将它运用于语音数据采集的全过程,它可以让实验员者在发现数据有问题时追述缺陷,找到在采集过程中遗漏的东西,有效地保证了语音数据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提高了留学生习得汉语语音的效率。图1也即某个汉语语音从输入到处理,再到输出的缺陷跟踪过程,例如,如果某个语音在分类量化后元音指标未能通过检查过程,则该含有“缺陷”的语音数据将会被反馈至语音识别层[5],进行重新识别或者重新输入。

3.3存储采集到的语音数据

当采集工作结束后,我们需要对已采集到的语音数据进行保存。一般说来,个人计算机数据系统和Excel电子表格对数据保存和分析就足够了。然而,若干指标量化后形成的语音数据是非常庞大的,而且这些数据是多目的的,一个语音数据可能对应着对应一个或者多个测试结果;其次,数据之间的关系复杂、不容易理顺,因此需要建立一个或者多个数据库来存储它们供以后使用。为管理好存储语音数据信息的数据库还应该确认以下内容:①谁负责录入和维护数据;②谁可以访问数据;③数据存储在硬盘上什么位置;④基于建立好的数据库,基于基于老挝留学生发音特征的汉语语音评价系统要具有编辑和检索各类语音数据的机制。

4结束语

对于留学生来说,汉语语音学习活动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活动,因而在对其语音指标量化的科研教学评价过程中,采集到的数据往往过于粗糙,难以科学地表现老挝留学生汉语发音的本质特征。为了采集到准确、规范的语音数据,本文使用了微格中的VQF音频技术采集数据,设计了科学、有效的数据采集原则及过程,但使用本文提出的分类量化的采集方法还未完全实现,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前期预测效果显著,前期效益价值体现在:95%的老挝学生参与了语音数据采集环节,项目组成功输入语音数据共计15891条(按单个音节计算),其中有效数据13936条,占87.69%,建立了基于老挝留学生发音特征的的汉语语音数据库,为做语音识别、对比研究奠定了数据技术基础,预计有很高的使用价值,为老挝留学生学习汉语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该研究受到了学校及社会老挝学生的关注和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袁毅,吴晨.柔性可扩展体系结构非特定人语音识别系统[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12):203-206.

[2]施伟,谢湘.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汉语发音评价系统[C].第七届中文信息处理国际会议[C].2007:032-036.

[3]施剑,何成林,杜利民.基于USB2.0的麦克风阵列语音数据采集系统设计[J].计算机工程,2006:216-218.

[4]邓瑶.老挝汉语初学者语音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基于昆明学院老挝学生普通话语音学习的调查[J].西南学刊第五辑,2013:267-274.

[5]陈展.基于老挝留学生发音特征的汉语语音评价体系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西南学刊,2015(3):81-82.

汉语语音范文第2篇

关键词:标示语 翻译错误 天津商业大学

一、研究背景

标示语是应用于社会公共场合的一种特殊语言现象,涵盖范围广。旨在为一般公众或特殊群体提供宣传和服务的语言标牌或标语均可归于标识语范畴,包括地标、标语、警告标志等。标示语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各个方面,如公共设施、旅游景点和服务机构。[1]作为最主要的沟通方式之一,标识语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传递必要的信息,其翻译也越来越吸引公众的眼球。

二、文献综述

标示语翻译研究在国外有很长的历史,而中国有关中英标示语翻译的研究正式开始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1]目前为止对于标示语翻译未成系统,且关于标示语的翻译研究侧重于公共场所,尤其是旅游景点。

戴宗显&吕和发(2005)对伦敦的汉译英公共标示语做了系统研究,指出了公共标示语蕴涵四个突出功能:指令性、提示性、限制性和强制性。万正方&王银泉(2000)及金龙(2005)对中国城市的公共标示语误译现象做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栗长江(2003)分析了标示语和警示语的特点。周过春(2006)对城市轨道交通中地名标示语的翻译进行了分析研究。而大学校园作为培养各类人才,包括翻译人才的基地,其标识语翻译却受到极少关注。

三、汉语公共标示语音译错误―以天津商业大学为例

(一)语法错误

公共标示语翻译中出现的语法错误令人震惊。以学生宿舍区标示语为例。在宿舍盥洗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样的标示语:Please saving on water――“请节约用水”,它旨在提醒同学们梳洗时节约用水。根据基本语法规则,正确的翻译形式应为Please saving water――“请节约用水”。

(二)拼写错误

拼写错误在汉译英标示语中极少见,可能由于译者没有意识到而导致。“公园”Garden被误拼写为Gaden,“厕所”Toilet被误写为Toliet。[2]笔者在学校图书馆发现类似标示语误译:Information Center of Tourism Manament“旅游信息管理中心”。略微用心会发现management被误拼为Manament。如能避免这一错误,该标识语将会更为完美。

(三)拼音式翻译

拼音式翻译指用汉语拼音进行标示语翻译。尽管汉语拼音与英语字母在书写上极为相似,但拼音翻译与英语翻译意义却相差甚远。外国人实际上也许不知道那么多中国的汉语拼音,即使他们知道如何拼读,也未必明白其表达的含义。[2]以学校图书馆洗手间的一则特殊的提醒性标示语为例:“请节约用水”被译为Jie Yue Yong Shui。音译的标示语对于国人来说可能比较容易被理解,但外宾估计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去理解,造成不便。“请节约用水”应译为Please save water。对于汉译英类型的标示语,译者应尽量找出与之相对应的标准英语翻译,如果实在翻译不通再考虑用拼音替代英语翻译。

(四)与英语表达形式不一致

英文在表达方式和结构方面与汉语存在巨大差异,然而部分译者养成了汉语式思维及汉语式翻译的习惯。例如:在公众场合,“小心碰头”被翻译成pay attention to your head。正确翻译应为Watch out 或者Be careful。一些警示性标识语如:“禁止吸烟,禁止喧哗”中的“禁止”被翻译成please don’t,因此“禁止吸烟”被译为please don’t smoke here。尽管公众可以通过此类翻译获得其所要表达的信息,但是翻译本身给人一种粗糙的感觉。如果考虑表达习惯、文化因素, “禁止吸烟”应译为No smoking。这样的翻译简洁明了又给公众耳目一新的感觉,且容易让大家理解并接受。

四、标示语翻译的建议

通过分析天津商业大学标识语翻译的错误类型,笔者认为要改善标示语翻译的质量,至少应该注意如下三个方面:

(一)选用合适的词

标示语最基本的功能是向公众传递某种特殊的信息或消息。然而公众对于标示语的理解能力却有所不同,这就意味着标示语翻译应该尽量避免术语化。相反,应该运用一些简单的、易懂的词汇,简洁意达。举例来说,汉语中有“小心碰头”这一标识语,但是翻译中的“小心”,M量避免pay attention to或者be cautious等,而一般使用mind。

(二)避免基本的错误

正如在文献综述中指出,标示语翻译中会出现语法错误、拼写错误、拼音翻译等问题。尽管标示语翻译中所产生的拼写错误及语法错误不一定会影响人们对标示语自身的理解,但是会给来访我国的人造成不好的印象。拼音翻译本身不能被看作错误,比如一些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事物翻译需要英语与拼音的结合,比如“欣欣蛋糕房”被翻译为Xinxin bakery,比单独的拼音Xinxin Dangaofang更容易被接受。

(三)培养文化意识

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因而一些译者按照中国式的思维进行翻译产生chinglish(中式英语)也不足为奇。比如“暂停收款”被译为Stop cashier,而地道的英语翻译应该是Closed。中式英语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翻译的质量,因此译者应掌握不同的文化本质、不断丰富自己,在理解文化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的翻译技巧提高翻译作品的质量及自己的翻译能力。

五、结语

本文总结了以往一些相关的关于公共标示语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天津商业大学的部分标示语进行分析,对标识语翻译提出几点意见。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我们应该明确标示语翻译的重要性;其次,我们应该多读、多写、多练、多听熟练翻译技巧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最后,应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提高标识语的翻译水平与质量。

注释:

[1]王维民等:《从目的论看公共场所标示语汉英翻译的语用失误―以成都市公共场所标示语英文翻译为例》,译苑新谭,2009年,第1期,第341-352页。

[2]冯亚娜:《浅析标识语英译失误及翻译策略》,海外英语,2013年,第2期,第145-149页。

参考文献:

[1]戴宗显,吕和发.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2005,(6):38.

[3]金龙.北海公园公示语及景点提示语翻译十问题浅谈[J].广告大观(标识版),2005,(11):29.

[4]栗长江.公安标示语和警示语的英译口译[J].中国翻译,2003,(5):81.

[5]万正方.公式语翻译问题实例举隅[J].广告大观(标识版),2005,(11):23.

[7]王银泉.公共场所英语翻译错误拾零[J].上海科技翻译,2000,(3):55.

[8]杨芳.北京公示语汉英翻译错误研究[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6,(5):65.

汉语语音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负迁移;声调语调;音段音位

迁移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是学习者运用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课题、新任务进行分析、概括的基础上完成的,既有对比又有抽象的特点。而新旧事物之间既不能完全雷同,也不至于绝对相异。因而,迁移有正面迁移和负面迁移的划分。汉语语音正迁移是指在学习或体验英语发音规则时,不知不觉地受到汉语发音方式的影响而借用汉语的发音方法,刚好这种发音方式与英语中的某些发音方式是符合的,可以套用。而负迁移则刚好相反,借用的汉语发音方法不符合英语的发音规则而不被英语本族人所认同。这种不自觉地借用汉语发音方法的惯性思维干扰了英语标准语音的生成,所以造成了不同于英语本族人发音的奇怪的英语语音发音形式。在这篇文章里将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浅谈汉语对英语语音的负迁移现象:一、汉语声调语调的负迁移;二、音段音位对语音的影响。

一、汉语声调语调的负迁移

语调的定义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语调是指句子中的音高变化,而广义的语调是指句子中的一切语音特征,包括音高、音长、音强等。

英语被称为“语调语言”(intonation language),英美语音学家一直强调英语语调的重要性,他们形象地把元音辅音比作英语的身体,把语调比作英语的灵魂。与英语不同的是,汉语被称为“声调语言”(tone language)。在汉语中,每个字或音节除了声母韵母两部分外,还有一个绝对固定的声调(又称为字调)。它与声母韵母一样,有着区别词义的重要作用。汉语中也有语调,可以表示语法作用。但汉语语调只是以四种单字调为基本单元建立起来的语调,语调本身升降变化不大,只带有略高或略低的趋势。汉语对语调的要求不如英语对语调的要求那么明显。

1.声调

汉语有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种区别意义的声调类型以及轻声。例如,“妈mā”“麻mᔓ马mǎ”“骂mà”这四个字的声母和韵母完全一样,但是声调不同,就成了四个意义完全不同的字。汉语的声调语调是一种叠加关系。声调会因语调的抑扬而稍有抑扬,但是语调不可能改变声调,因为汉语普通话的四声有区别字义的作用。

2. 重音

何善芬[1]对英语和汉语的轻重音进行了对比研究,指出英语的重音有区别词义或词性的功能,是语调和话语节奏结构的基础。汉语的重音在词语中无辨义作用,而汉语的轻音与语义、语法有关,是汉语的一种重要的语音表达手段。语音学中的重音分为词重音和句重音两种。根据何善芬的研究,英语与汉语的词重音主要有以下不同:其一,从二至四音节词的轻重音模式上考虑,英语的词重音模式比汉语的词重音模式要复杂得多。其二,英语的多音节词有主重音、次重音和轻音,并且每个英语单词的重音位置是固定的,有区别词语意义的作用。例如:'overall(罩衣,名词),over'all(全部的,形容词;大体上,副词)。汉语中各音节的轻重音差别不明显,重音的位置也不如英语的严格。除了少数用于区别词义的带轻音的上音节词外,如大意(主要意思)、大·意(疏忽,形容词)。

3.语调

虽然汉语既有声调又有语调,但汉语的语调模式与英语的语调模式不同。汉语语句中的每个字都有声调,语调一般是在句的字调基础上稍作调整,字的声调只根据说话人的语调稍加抑扬。赵元任指出:“(汉语的)任一词可用任一语调来说而不会丧失其词义,语调只表达情感、语气、用途等等。”[2] 汉语的语调通常体现在句末的音节上,升调是在句末词语字调的基础上稍扬,句末有语气词或轻音节词时,升调放在倒数第二或第三个音节上,但是由于受末尾汉字声调的影响,语调上扬幅度只有26%;而英语单词没有声调,词的音调受整个句子语调的制约,“在英语音高变化及基频模式结构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语调,其次是重音”。因而英语单词的音调升降起伏比较自由,升调的幅度最大可达80%。中国学生受汉语声调语调负迁移的影响,讲英语时语调升降起伏较小,没有体现梯级下降的英语语调。英语中的升调通常在最后一个重读音节(调核)上。后面若有非重读音节,则语调继续上升,但是非重读音节的响度不能超过调核音节。中国学生受母语语调影响,总是直到最后一个音节才开始将语调上升,不管它是调核音节还是非重读音节,结果把英语的非重读音节当做调核使用。

二、音段音位对语音的影响

音段音位包括元音,辅音,元音辅音之间的相互组合(这个概念对英汉两种语言均适用)。当人们把听到的语音分解成最小的单位时,这些单位从语音学角度就叫做音素;音节是一个言语单位,最少由一个元音组成,最多由一个辅音或辅音簇加一个元音,再加一个辅音或辅音簇组成。

1. 音素

语音的最小单位是音素。英语的音素就是我们在语言交流中所听到或发出的声音。比如当我们听到单词glass时,可以例举的音素有[g] [l] [a:] [s]。汉语的音素就是拼音,包括声母和韵母。英语中有许多因素的发音与汉语的发音是相似的,有些是汉语中根本没有的。值得注意的是,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并没有两个发音完全相同的音素。比如,英语中的元音有长短之分,而长短音在汉语中并不存在,汉语拼音i 的音长介于[i:]和[i]之间,同时,发音部位也有细微差别;英语中的双元音由一个音向另一个音滑动而形成,滑动较慢,发音比较圆润。而汉语复韵母中这种滑动并不明显,舌位滑动过程较快,两成分听起来浑然一体,类似于一个音。

1.2 音节

英语中多为多音节单词,因此在读音方面大多是音素组合成节,音节构成单词(单音节单词除外,如I,其音素为双音节[ai],单词含义是“我”)。汉语的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在两种语言的比较中可以发现,英语以开音节结尾的单词和以闭音节结尾的单词在数量上几乎相等,而汉字的音节结构是以开音节占多数,闭音节较少,只有以n,ang 等结尾的少数几种。所以中国学生发辅音时习惯在辅音后加上一个元音,如把please[pli﹕z]念成[p?li﹕z]。此外,由于英语音节结构的复杂性,在两个单词作为短语出现时有时可以连读,如get up;汉语与之相反,每一个音节(汉字)都有一个特定的含义,内部的各音素具有强烈的凝聚性,而音节外的语素又具有强烈的排他性。

语音是语言的外壳,任何一种有声语言都离不开语音。打好坚实的语音基础,是拥有优美地道口语的先决条件。在了解了汉语语音在以上方面对英语口语的影响以及英汉两种语言的语音差异后,可以针对性地纠正一些不地道的英语发音,多加练习,不断提高发音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何善芬.实用英语语音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赵元任.英语语调(附美语变体)与汉语对应语调初探[c]ll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7.19.

汉语语音范文第4篇

【关键词】汉语语音 误区 对策

在外文学习的起始阶段是否能把语音问题弄清楚,对学习者而言至关重要。而如果在初始阶段学生没有在语音方面得到正确的指引,那么这些语音的错误将会继续延续到词汇和文法的学习阶段。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们对语音方面的教学有着不同的方法,但不可否认的是,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误区,这不仅导致了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也给汉语学习者留下了难以纠正的语音“化石”。为了提高汉语语音教学的质量,减少学生的语音偏误,我们应该尽量走出这些误区,使语音教学得到更大收获。本文主要对目前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音教学里面存在的几个误区作出一些探讨与分析。

一、汉语语音教学误区浅析及应对策略

1.误区一:过分在学习者的母语中找感觉,而不对其母语和汉语间的语音差异进行对比分析。一般来说,两种语音体系中的近似音,或汉语有而母语没有的音都是难点。但相比起来,近似音更难于学习和掌握。越是相似的音,越不容易察觉,在语音教学中越是应当特别注意。试举母语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为例,学习负迁移很大程度上表现在语音上面。英语元音分为单元音和双元音,发双元音时,主要以强元音为主,向弱元音方向滑动。如发[ai]时,由强元音[a]向弱元音[i]滑动,嘴型最后停留在[i]的位置上。但是,汉语中的复韵母[ai]则滑动较快,而且并没有达到弱元音的位置,念起来两音浑然一体;英语的双元音滑动较明显,两者相对独立,而发音嘴型也大于发汉语复韵母。在新旧知识交接之时,如果没有老师的正确指点,而盲目照母语模仿,便会闹笑话。例如把汉语的“我爱你”说成“wo a i ni” , “棉袄”说成“mian a u”。另外,单元音韵母方面,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习惯于用英语dog中的o[?] 来替代汉语[o]的发音;其实汉语的[o]比英语的[?]开口度小一些,舌位略前。汉英两种语言的音位系统不同,音位的分布互不对应,因此发音的部位和口形上都存在差异,发汉语复韵母的口形要稍小于发英语双元音。在汉语语音教学中,如果教师为了提高教学速度,让学生直接将英语相似的音代替汉语发音,将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错误。

2.误区二:将汉语语音与汉字完全分开教学。在目前国内的汉语教学中,部分教师在完成前期阶段的语音教学后,学习重心就马上转到了汉字,词汇或文法的教学。而汉语语音的教学就逐渐被淡忘了,这样一来,学生的语音学习就无法加以巩固。

针对这个现象,吕必松提出组合汉语教学路子的观点,基本内容包括:用汉字教学发音和说话;用汉字教学带动书面汉语教学以及用书面汉语教学带动口头汉语教学。汉字与言语音节既有对应关系,又有包容关系,基于这点,他主张使用“直音法”教学,即直接用汉字教学发音和说话的方法。汉字具有便于理解和记忆的优势,用直音法教学发音和说话,就是借助于汉字把音节作为整体来教,学生头脑中没有汉语拼音,只觉得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有利于把“字”的形音义统一起来加快理解和记忆。中国人学习汉语时,语音和汉字都是必修项目,但是目前在对美国人的汉语教学中,只教音不教文的现象却很普遍。我们知道,记忆可以通过几个渠道进行:音的联想,如猫的读音使我们想到猫的叫声;图像的联想,如“森”字是由三个木字拼在一起。不学字就失去了图像联想这一记忆工具。学生在学习复杂笔画的汉字时,能培养出过硬的图形分析和记忆本领,如果能加强培养学生的语音意识就能让他们逐步了解和掌握音与形之间的紧密关系,使学生由音知形,由形知音,音形转换自如,使学习者辨认不熟悉的生词以提高生词识别的速度和自觉性。但是没有汉字基础的留学生,更喜欢学习并容易记住与自己熟悉的西方字母近似的汉语拼音,而往往排斥学习汉字,为解决这个问题,有学者指出,初级汉字教材应注意在“识字”阶段把汉语拼音作为“工具”,促进学生更快、更多、更好地识字。在这个阶段过后,留学生会对汉字产生一定的感知程度,这时便可以丢掉拼音这根“拐杖”,继而采用“直音法”在巩固语音的基础上学习更多的生字。语音练习以“读”为主,学生面前不出现文字符号是说,学生面前出现文字符号是读,学生既要会说也要会认读;读的时候要把音和形结合起来作为经验成分储存在大脑中,以便需要的时候提取和使用。

3.误区三:过度强调单音练习且脱离语境教语音。汉语的词大部分是双音节词,掌握了双音节词的声调,就等于掌握了大部分汉语词的声调。因此,在声母和韵母方面已有充分练习的基础上,做一些词汇声调对比练习。这样的练习即便是对汉语初学者而言也并没有增加难度,反而会让他们对汉语有更深刻的感知。在语音教学的深度中,基本上所有的教材都忽略了汉语音节内组合和音节间组合的难点。在音节间的联音变化和如何区分音节界限都会影响说话的自然程度,如果这方面没有被重视,就会出现不是句中音节间隔相差太大,听上去断断续续,就是在句子各音节发音相互不关联,听上去就像一个个独立的音节往外奔,要不就是把“西安”念成“先”,或是“棉袄”念成“棉脑”。所以在教学中应该把汉语语音内与音节间的语音规则也作为教学的内容之一。 因此,在语音学习阶段,也可以适当安排词汇音节,音变的难点训练。

语音是人们为了表达一定的意思,以语言的词汇作材料、以语法作组合规则组成话语进行交际时通过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声音。若不进入语境,用于交际,发出话语,何来语音?语音的任何一个成分,只有进入语境用于交际时才能表达一个意思。例如:“hua sheng shu le”中的 “sheng”,既可以被理解成是“花生”的“生”,也可以被理解成“生熟”的“生”,但在这个例子里“sheng”只表示“花生”的“生”, 如果脱离了这个语境,我们不会理解它的意思,甚至会误解成其它的意思,因此应当把语音训练和语境合理地结合起来,而语境往往是通过句子来体现的。人们表达思想的最小单位不是音节,而是句子。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是为了句子训练打基础,因而在语音教学中做到声韵调训练和语流训练相结合是十分必要的。在教授汉语语音时,为了使教学更生动有趣,可以选择一些简单会话作为语言材料。这些会话都能为学生提供很好的语境感觉,教师应精心选择合适的会话题材,一方面符合日常的交际,另一方面尽量遵循语音系统的规律。这样做不仅可以充分考虑到学习者原有语言知识和世界知识对外语学习的影响,有意识地对比母语和汉语之间结构特点的异同,加深学生对新的语言系统知识的理解;也能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和记忆习惯的作用。即便是在会话中练习语音,也应当注意,语音学习的初级阶段,语音正确比说话流畅更重要,因此尽量不要对学生的会话技巧有所苛求。

二、结语

有缺陷的发音可能暂时能达到交际的目的,但从长远来看,语音的缺陷会成为日后的隐患,而且一旦缺陷成为习惯,就很难纠正了。因此,基础汉语语音知识是初级阶段教学的重点,但是语音学习的过程相对比较枯燥和容易引起学生畏惧,为了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初期阶段不应过分强调语音语调的正确性。把纠正语音语调尽量放在教生字的时候进行,那时可以反复教,反复练。 尽量让学生经过自己思考,知道哪儿错了,为什么错,怎么说才对。对初学者,不要过多重复学生的错音错调,这样会让学生以误为正,造成混乱,同样这种课堂上反复纠正的紧张气氛不仅不能使学生放松,而且还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削弱他们的自信心。总之,汉语教学要使语音学习贯穿整个语言教学,而尽量避免走入误区,巧用教师的声音技巧,教师多示范,学生多模仿,并进行多次循环复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红.浅谈海外中文教学的几个误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

汉语语音范文第5篇

关键词:MELP;基频;共振峰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6-3834-05

耳语是人们的语言交流方式之一,在会场、音乐厅、图书馆等禁止大声喧哗的场所被广泛应用。以前对耳语音的研究主要停留在语音基础研究和医学工作的需要,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耳语音的研究逐渐走向实际应用, 主要是耳语音的识别、耳语音转换为正常音、耳语音的情感分析等等。

近些年来对耳语的研究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研究人员的重视。由于耳语音没有基频,而进行耳语音向正常音的转换则是从无基频到有基频的转换,显然对需要基频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的不同话者的语音转换不适用于耳语音。目前,关于耳语音转换为正常音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有 Morris 、Sharifzadeh及Ahmadi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Morris提出谱修正法来进行英语耳语音的转换【1】。Sharifzadeh【2】和 Ahmadi【3】分别提出用CELP模型去实现耳语音转换为正常音。

本文的模型是基于MELP模型。利用MELP声码器的语音编码和解码,对所编码模型部分进行修改已达到适合汉语耳语音转化为正常的目的。转换的目的就是保留语义的条件下,使转换后的语音逼近正常语音。由于耳语音相比于正常音发声时声带不震动、声道拉长,而且语音的能量较弱,这就导致耳语音的基频、声道参数、增益等存在着差别。通过MELP解码器把修改后的参数进行合成语音。对于这些差别,通过一些处理得到所需要的参数。基频只存在汉语正常音的韵母中,所以在添加基频的时候就要对语音进行声韵分割。对于声道参数使用一种在线性频谱域修改共振峰的方法。故提出了图1所示的转换语音的MELP模型。

本文第二部分,我们说明如何进行端点检测和声韵分割。第三部分,如何添加基频。第四部分,修改声道的共振峰参数。第五部分说明模型其余参数的设定。第六部分为实验结果。第七部分为本文的结论。

2 添加基频

耳语音的发生机理为声带不发生振动。这样耳语音就不存在基频,那么就要求添加基频。有的模型根据神经网络自适应添加基频。但是这些模型所要进行学习和识别匹配的过程,这就需要进行大量的运算。然而耳语音转化为正常音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辨别语音的文字,所以在辨别文字的基础上,尽量减少运算的时间。对于说话人,在声道中含有一定的信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辨别出来。在添加基频中应用五度字调模型来得到基频的大小。

对于耳语音声调与耳语音的幅值包络、音长存在着关系【7】。以包络最大值出现的位置不同及变化趋势不同,将包络曲线分为:平台型、前峰型、中峰型、后峰型和双峰型。一声包络主要有平台型和前峰型,二声主要是前峰型和中峰型,三声主要是双峰型,四声主要是前峰型。一般情况下,音长与声调也存在复杂的对应关系。

3 共振峰参数

b)共振峰带宽的改变

傅氏级数幅度值的计算是以语音的基音周期为基础,而耳语音没有基频,因此很难算出其值。但将其设置为1得到的合成语音波形及音质没有太大区别。因此在这转换过程中,傅氏级数幅度值设置为1。

5 实验结果

6 结论

本文使用基于MELP的方法来实现汉语耳语音转换为正常音。修改的MELP模型很有效的实现了转换语音,并且修改后得到的语音有很好的可懂度。

此方法可以使用在通信中,在设备输入方应用此分析模型得到MELP的参数,再在接收方使用正常的MELP合成模型就可以满足通信双方的要求。以后的工作可以在耳语音和正常音的时间长短方面进行工作,这样就更加的接近正常说话的情境。

参考文献:

[1] Robert W. Morris, Mark A. Clements. Reconstruction of speech from whispers[J]. Medical Engineering & Physics. 2002;24 :515-520

[2] Hamid Reza Sharifzadeh, etc. Reconstruction of Normal Sounding Speech for Laryngectomy Patients Through a Modified CELP Codec[J]. 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2010;57:2448-2458

[3] Farzeneh Ahmadi, etc. Analysis – by - Synthesis Method for Whisper-Speech Reconstruction[J]. IEEE Conference. 2008;9:1280-1283

[4] 栗学丽,丁慧,徐柏龄.基于熵函数的耳语音声韵分割法[J].声学学报.2005,30:69-75.

[5] 杨顺安.五度字调模型在合成汉语语音中的应用[J].方言.1987,2:142-147.

[6] A. V. Oppenheim and R. W. Schafer, Discrete-Time Signal Processing[M].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89.

[7] 徐敏.基于MELP模型的汉语耳语音转换为正常音的实现[D]. 苏州:苏州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