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火碱大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火箭队失去了三位领军人物之后,火箭队都越战越勇,火箭打起来了,靠自己团结与智慧打进了西部半决赛!每当看见那一颗颗火热的球急速而准确地进入入篮球筐内时,我满心热血,情不自禁地为他们呐喊。
NO.2防守
今年,火箭队的防守很不错,阿泰还进入了NBA联盟第二防守阵容。不过,火箭队最大的防守功臣还归功于巴蒂尔,他的“蒙眼”防守堪称全联盟第一。所以,每次看见巴蒂尔那一次次不错的防守,都会想起巴蒂尔血洒斯台普斯球馆的动人时刻!
NO.3成长
随着交易过来的洛瑞、怀特、韦弗、库克等替补球员的成长,火箭的板凳力量日益加强,形成了新的“板凳匪徒”,给主力队员强有力的支撑,赢得了宝贵的休息时间。这些新球员,有姚明、穆大叔、麦迪的支持与指导,我相信,他们一定能打得出色的!
NO.4崛起
三个领军人物本赛季都报销了,斯科拉与阿泰扛起了火箭队的重任,带领着全队。季后赛兰德里的爆发,火箭队越打越强悍,我相信,没有姚麦,火箭队照样不落下风!
NO.5心态
心态,每当大比分落后或者大比分领先时,心态都会困扰着你。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比什么都重要。我认为火箭队这一点很好,第五场输了40分之多,球迷十分不爽。但是,火箭队员却不着急,我有机会赢我就跟你打,打输了我认了。
NO.6主帅
火箭队的主帅是全联盟的名帅之一,名帅的头衔可不是空虚得来的,他的进攻战术体系让人闻风丧胆。阿德尔曼是火箭队的最大动力之一。他算得上是大师级的主帅了,火箭队有了他,如果再加上健康的姚麦组合,火箭队离冠军就不是很远了!
NO.7姚明
姚明是火箭队进攻与防守的核心。现在,全世界都流传着这样一个名词,“纯爷们”,这就是形容姚明的。在NBA里,如果他们会汉语的话,早就叫他“要命”了,呵呵!姚明被KOBE顶了下,当看见姚明即将进入更衣室时,我的心都快到嗓子来了。这时,世界人都关注着这一刻,正当我们为姚明而沮丧时,为火箭担忧里,姚明坚决地喊道:“我不回去。我没事!”这一下,激动得让我快要流眼泪了,喜欢篮球的人都为之动容。
NO.8“小黑豆”
不论是在季后赛还是常规赛里,我们总能看见一个漆黑的身影在球场里自由穿梭,整个球场好像都被他掌控了,谁也拦不了他,他那闪电般的突破,和神不知鬼不觉地运球,让火箭队的速度提升,提升,再提升。
NO.9阿泰斯特
阿泰斯特就像一个侍卫,像一位勇敢的战士,为火箭队保驾护航。说他暴躁,但有时候处理事情非常合理,说他冷静,又有时比野兽还野兽。不过,它为火箭队作出的贡献还是令人赞叹。阿泰斯特已经不是奥本山的阿泰斯特,而是脱胎换骨的阿泰斯特。
NO.10兰德里
大家还记得去年季后赛吗?兰德里用勇敢把爵士打垮了,不过他也付出了代价,掉了一颗牙齿,不过,兰德里赛后用幽默的语气说:“希望我多掉牙齿,够满16颗我们就能取得冠军!”是呀,虽然兰德里在中锋打得不是很好,但是他一直在努力,一直在为一个梦想而奋斗!
关键词: 大学生;大学生活;目标;学习理念
中图分类号: B849 文献标识: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2)01-0040-05
一、大学生对大学生活的认知
大学一词源于德语Univeral,即普遍、无所不包、万有、广博之义。1810年,柏林大学确立了“University”的办学理念,由此,现代大学成为一个新的理性组织,大学的任务是对世界进行新的解释,发现新规律,不断地向真理接近,增长人类的新知识。
大学,不仅仅是漂亮的教学大楼、先进神秘的科研仪器设备、严谨而浪漫的图书馆等这些展现在人们眼前的风格独特的建筑,大学更核心的应该是蕴涵于这些实体中的大学精神。任何一所大学,都有其独特的大学精神,它不仅是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也是一所大学的魅力所在,更是一所大学持续发展的动力。
对于初入校门的大学而言,能否融入大学的文化、接受大学的精神,是比学习到大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标志。
(一)大学生的角色定位
大学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对于大学新生来说,所接触到的都是新人,你的所有过去对于每个人来说是一张白纸,这是你最好的重新塑造自己的机会,改掉以前的缺点,你将以全新的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
对于每一个刚刚进入大学的同学来说,都面临着这样几个问题:
“我是谁?”——这是一个角色定位和角色认同问题。对“大学生”这一角色,如果模糊不清 ,就会出现角色错乱,大一、大二就会变成高四、高五;而如果认同不自信,“University”则成为“由你玩三年”,大学人生有可能成为“大混人生”。
“我来做什么?”——这是个主题定位和态度问题。大学的主题是什么?是单纯求学,两耳不闻窗外事,还是修身求学,一心追求真善美?是做单一型人才还是当复合型人才?是被动求学还是主动奋斗?选择不同,最后文凭的含金量就会不同。
“我到哪里去?”——这是个定向问题。进入大学,前途选择并没有结束。将来是毕业直接工作,还是考研究生继续深造?将来是进入蓝领、白领还是金领职业层次?不管怎样选择,改变命运的钥匙掌握在自己手里,成功的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头脑的人。
(二)大学生活的新变化
1.生活环境的变化
大学生和中学生的基本生活环境都是学校,但大学的生活与中学在空间、内容、方式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生活空间扩大了。中学生有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大学生实行的是间接自主性管理,或曰开放式管理。自己的衣、食、住、行、经济开支、待人接物等都靠自己处理,这就对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学习环境的变化
大学以其重学重才的精神和儒雅的风格、深沉的文化内涵令人肃然起敬。先进的现代化设备、丰富的图书资料、畅通的科技信息、必要的生活设施为大学生的学习和成才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与这些物质条件相对应的大学传统、大学校风、大学校训的名言警句、文化长廊和雕塑石刻以及由此构成的高品位的大学文化氛围,则又是一道独特的大学风景,为大学生的学习和成才提供着精神食粮和精神保证。大学是“探究高深学问,传递高级文化,培养高级人才”的场所,大学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大学生的任务是求知成才,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每一个有幸进入大学的学生都应充分利用大学所提供的优越条件,珍惜大学时光,立志成才。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大学与高中比较,在学习任务、学习的组织形式、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等方面都大有不同。总之,大学的学习内容增多了,难度加深了,自由度增大了。这既是对大学新生的一种挑战,也为大学生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提供了客观环境。
3.人际关系的变化
人际关系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人际交往的方式与对人际交往的要求等方面。从人际交往的方式上看,人际交往的对象主要是同窗好友、父母亲朋和老师,群体关系简单。接触的同学在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差别不大,相互间充满着坦诚、单纯的气氛。而大学的同学来自四面八方,地域语言、习惯、性格差异使得群体关系较为复杂。
从人际交往的要求看,中学生大都依赖性强,有父母的照顾和学习的压力,对友谊的渴望不那么强烈。进入大学后,原来的人际交往圈子被打破了,独立的学习使大学生十分渴望与人交往、交流,建立起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加之教师与导员并不象中学老师那样事无巨细密切关注,各社团的出现以及寝室班级年级专业院系形成的各种单位结构,使得学生必须学会与陌生的交往对象交往,尽快适应全新的人际环境。
4.管理制度的变化
大学管理制度的变化体现在教学管理、管理方法与管理体系方面。从教学管理方面来看,中学实行学年制,大学实行的是学分制与学年制的有机结合。大学各门课程都规定一定的学分与学时,大学生必须积满规定的学分方可毕业。另外还要求大学生必须通过各种要求的过级考试等。从管理方法看,中学对学生采取直接管理的方法,大学则是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即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从管理系统上看,中学都是通过班主任实施,大学则是学校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直接参与学生的管理
(三)大学生活的特点
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既有以听课、自习、讨论、阅读、实验、考试等为主要内容的学习生活,又有体育锻炼、社会实践等为内容的课余生活,还有以郊游、演出、电影和舞会等为内容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大学生成就事业的基础。然而,现实中不少同学的大学生活往往又是复杂的矛盾的统一体。
1.紧张有节奏和懒惰怠慢同时并存。我们许多大学生对生活节奏把握得很好,知道什么时候紧张什么时候松弛。他们会为做作业而专心致志,会为漫步校园、活跃运动场和周末舞会而感到生活轻松愉快,这种有张有驰的生活正是大学生生活节奏的体现。然而我们也有不少同学一进入大学,就产生一种“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松懈思想,不善于把握自己,拖拖拉拉,毫无节奏,表现在上课铃声响了,才从宿舍往课室百米冲刺跑去;为能快点吃饭而随意逃课、早退;饱食之后,或者抱床拥衾,或者打牌吹牛,松垮懒散的现象使这些学生的生活变得紊乱无章。
2.独立性与依赖性同时并存。大学生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敢于发表个人的独立见解,好争论,勤思考,对别人的意见不易轻信和盲从。但由于刚离开家庭,加上又缺乏必要的知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处理各种较复杂问题时,常易受他人的影响,依赖老师的指导,行动上常表现为迟疑不决畏首畏尾。
3.情绪反应强烈而又不稳定。情绪就是人们对环境刺激的一种内在反应,在身体各部分发生变化而带来的一种复杂状态。它表现为快乐、愤怒、悲哀、恐惧等形式。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热情奔放,情绪体验来得快而强烈,情感性强,感染性大,可因一件小事而高兴,也可因一件小事而失望,能从高度兴奋一下子转入沉默和抑郁。不但如此,情绪体验与动作联系很密切,既可能具有极大的建设性,又可能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如看到斗殴或欺侮妇女事件,有正义感的大学生常前去制止,这种行为具有良性的社会效应;也可能有的大学生以“哥们义气”“朋友之情”而大打出手,寻衅报复,打架斗殴,这样的行为则具有破坏性。
4.在学习上富有创造性又具有随意性。大学生年龄相差不大,是一生中最有活力和创造性的时期。他们不保守,对事物充满好奇的憧憬,喜欢大胆探索。在学习上表现为喜欢怀疑和争论,不盲从已有的结论,勇于批判等等。纵观历史,许多重大的 学术论争常是由青年学生发起。另一方面,他们在学习上又不如成年人那样有耐心有计划地研究和探讨问题,容易表现为忽冷忽热,兴趣也不稳定。如对某一问题有浓厚兴趣时可废寝忘食,一旦失去兴趣,积极性就会一落千丈,甚至会厌倦这门学科,随意性大,很难持之以恒。
4.逆反心理。赌气,是逆反心理的表现之一。如一些大学生在恋爱、服饰等方面遭到同学、老师的批评或责难时,不是冷静分析,却抱着“我偏要这样做”的逆反心理,不顾后果,这时可能会做出学校和社会不认可的事。
5.社会交往不断扩大而且多元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开拓了大学生的视野和活动的范围,使他们广泛结交了与自己志趣相似或利益、需求相近的各种人,形成开放的交往圈。他们的交往圈也从原来的本班、本级、本系、本校逐步向整个社会扩展。如近年来一些大学生尚未毕业,已与工厂、机关等定下求职的契约。交往内容也从原来娱乐和礼仪转向吸取和传递各种信息,表现为多元化。
6.追求时尚。时尚是追求与时展相适应的风尚,主要表现在生活方面。如在中以穿军装、戴军帽、束皮腰带为荣,改革开放之初牛仔裤和高跟鞋受到大学生青睐,后来又时兴跳舞和卡拉ok等业余活动,近年来又出现高消费现象和互相攀比心理。追求时尚,反映了大学生追求新事物的特点,这有利于推动新思想的传播和发展。一种好的时尚可能转化为民族社会的好风尚,这对于振奋民族精神有重要意义。反之,大学生中不良的时尚也有极大的消极作用。 大学生活是如此丰富多彩又复杂多样,作为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生活的复杂性,克服自身的弱点缺点,成为大学生活的强者。
二、大学生的目标和学习理念
中学学习的目标明确,就是上大学。上了大学后的目标是什么?刚进入大学的学生都有一种轻松的感觉,认为上大学的目标实现了,大功告成了,过去太累了,可以松口气了,有一种满足感,心理上出现了无目的状态。这个时期被称为“理想间歇期”或“动力真空带”。
重庆商学院大学生智能开发研究室曾对大学生跟踪调查,发现大学四年,大家对大学生活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比如让一群入学不久的大一新生谈高三生活和大学生活比较的感受。他们一致认为高三生活太苦了,令人不堪回首。对大学生活,他们认为比高三开心多了,轻松愉快,没有负担没有压力,活动内容丰富,令人感到新鲜、兴奋。又让一些大三学生谈对高三生活的回忆和大学生活的感受,结果发现,他们对高三生活回忆多,肯定多,赞美多。对大学生活不满多,否定多,遗憾多。他们争相谈高三,对大学不愿多谈。他们说在自己有限的人生经历中,只有高三付出最多,也最有价值,高三那一年最苦,但对自己的人生贡献也最大。
从调查中看出,大一学生和大三学生有不同的感受,说明大一学生在新生活的兴奋中忘记了奋斗目标。而大三学生在经历了一段松懈之后,对比体验到了只有努力奋斗的人生才是充实的。
目标是人们活动所追求的预期结果,是激发人的积极性使之产生自觉行为的必要前提。它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维持作用,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没有力量,没有积极性。人在实现了一个目标之后,必须及时确定下一个奋斗目标,才能使自己有新的前进动力。
进入大学,学习的内容、形式、要求都不同了。同学们不仅要努力学习,而且要学会学习;不仅要掌握知识,而且要掌握获得知识的能力;不仅要学业上不断进步,而且要在素质上不断提高。
1.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自主学习是一种能动的学习。它要求同学们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自觉适应专业要求和社会需要,积极、主动地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和方法,使自身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坚持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作用,但同学们不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指导,要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动性,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注重对知识的拓展和领悟。在大学阶段,大量的自学时间,自由的学习空间,营造了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浓厚氛围,也对自主学习理念的培养提出了必然要求。同学们要学会根据教学计划和自身所学专业的特点,合理确定学习目标,科学安排学习时间,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全面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学习应该是全面的,不仅要好本专业的知识,而且要学好与专业有关的其他方面的知识,学好有利于提高自身素质的各方面的知识。学习不仅是知识的学习,更为重要的是掌握科学方法,培养探索求知的热情,学会如何收集、处理、选择和管理信息,学习分析和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学习也不仅是掌握课堂知识、向书本学习,还要向实践学习、向生活学习,锻炼动手能力,提高实践本领,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学会与他人协作,学会按照道德准则和法律规范做人处事,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成为一个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人。
3.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创新学习是一种以求真务实为基础,采取创造性方法,积极追求创新性成果的学习观念。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首先要坚持脚踏实地,打下扎实的专业功底;同时又要善于思考,勇于开拓,不断激发自己的创新意识,敢于突破陈旧的思维定势,努力从事探索活动,培养创新精神。社会的发展和未来的事业,要求同学们在大学阶段就自觉培养创新学习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善于组合、加工、消化已有知识,而且要力求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勇敢地追求真理,掌握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养成科学的创造性思维的习惯,为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只是、信息的更新和增长空前快速。对任何人来说,仅凭已有的知识都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已经进入了终身学习的时代。在大学阶段,同学们学习了最新的专业基础知识,但仅有这些知识还是不够的。要树立终身求知、终身学习的理念,大学期间就要为继续学习、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大学毕业只是告别学校,并不是告别学习。不断学习新知识、获得新本领,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是从为数众多的中学生中选的佼佼者,在心理上有很强的优越感和自豪感。但是与此同时,大学生则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大学生往往自视甚高,很容易受挫折。从外部环境看,当前不断变化的思想观念、社会生活环境等都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学生必须快速适应紧张的社会生活节奏;就业竞争的加剧所带来职业选择的提前以及与之相关的高强度的心智付出等也使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进一步加大。从大学生自身看,大学正是人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化的协调发展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冲突,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往往会发生矛盾。面对这些问题,如果大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解决问题,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障碍甚至精神疾病。
因此,正确认识大学生活,树立大学生活的目标,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对大学生来说很重要。大学生们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要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亿能力减退。最后是要树立科学的目标,很多大学新生在高中时把高考作为具体的奋斗目标,一旦进入大学则感到非常迷茫,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学习生活,显得不知所措。考上大学只是人生马拉松的一个阶段性起点,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要对大学生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合理的规划,才能在大学阶段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社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林清文.生涯发展与规划手册[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
[2]唐晓林.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关键词】少先队 团队生活 特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000-00
在我的心中,红领巾的事业是托举未来的神圣事业,是崇高而美好的事业。而作为少年儿童的亲密朋友的我们,不仅是他们人生追求的引领者,还是他们实践体验的组织者和健康成长的服务者。实践经验告诉我:活动是育人的有效载体,开展活动是少先队工作的生命和活力所在。没有活动,少先队工作就会形同虚设,因此作为少先队辅导员的我们就必须在工作中因地制宜,精心策划具有特色,符合儿童发展规律的活动,以实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目标。下面是我的一些工作经验和体会:
一.创造舞台,让队员生动的展示
“春泥护花须新土,秋实累累赖有心”,少先队工作要闪光,就必须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使其富有时代性、社会性、人文性,我校处处把少先队员放在第一位,树立服务意识。
升旗仪式是学校德育活动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形式。我校每周举行的升旗仪式规范而隆重,从组织升旗仪式到升旗仪式结束,从升旗手、护旗手的基本动作到主持人的口令,从全体少先队员敬队礼到全体教师、少先队员唱国歌,从合唱国歌的指挥到领导、教师在国旗下献词,都做到了规范化。规范的升旗仪式,使全体师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少先队在举行大、中主题队会时,都必须有队会仪式。规范的队会仪式能给少先队员一种庄严、隆重的感觉,使他们更加尊重和热爱自己的组织,增强队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是向队员进行组织教育的有效形式。因此,我在我们的中队辅导员培训会议上做了《如何辅导大、中队主题队会》的专题讲座,使我们中队辅导员老师指导队会时都能得心应手。为展现队员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树立更多的优秀典型,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竞争意识,学校每学期评选一次“班级之星”和“校园之星”,此活动意义深远,让每个队员都学有榜样,行有规范,有效地促进了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
阵地是少先队工作的基础,是少先队员展示才华的舞台。我校不断强化少先队的大、中队阵地建设,让红领巾文化无时无刻潜移默化影响和熏陶队员。成立了一个规范、标准的队室,建立了一支大型鼓号队,创建红领巾广播站、红领巾电视台,并精心设计节目,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让更多的队员积极参与进来。教室作为队员最直接的学习活动场所,每学期进行中队角与教室布置评比,每个月出好两期中队刊,这已成为我校的传统,队员和中队辅导员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辅导员是少先队的领头雁,要成为好的引领人,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成长,学校鼓励辅导员多走出去取经,并每月召开一次中队辅导员例会,学习一些先进理念,针对出现的问题,交流商讨。每学期做到“四个一”,摘录一次“队知识”经验卡,设计一次“队活动方案”,观摩一次“队活动”,开展一次班主任暨中队辅导员经验交流会。适应社会需要,队干部经过演讲和才艺表演进行轮换竞岗,大队委员一学年竞选一次,中队委员一学期竞选一次,平时尽量多设置些服务岗位,让队员人人有岗位,事事有人管。少先队大队委员会全面有序参与学校日常管理,培养了学生自理、自律、自治的意识与能力。新学、期,六年级和一年级结成“友谊班”,大哥哥、大姐姐拉起小弟弟、小妹妹的手,力所能及帮助他们,队干部还为一年级小朋友上“队课”。在入队时,六年级老队员亲手做礼物送给一年级的新队员,鼓励他们时刻为红领巾增添光辉,起到传帮带作用。在当今知识爆炸的信息社会,我们辅导员把少先队网络作为载体,多阅读多交流多上传,了解动态,并把我校的队活动多报道。引导队员上健康网,帮助他们提高信息搜集、处理能力,抵制不良行为的侵袭。有益的书报是辅导员和队员成长的精神食粮,辅导员订阅《辅导员》杂志、《中国少年报》、《小学德育》等书刊,丰富队员的业余生活。
二.突出主题,搭建丰富多彩的舞台
主题活动是少先队组织对少先队员进行自我教育的行之有效的好形式。实践证明,设计好的主题队会,对于陶冶队员的高尚情操,培养队员的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队员的思想觉悟,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如以“红领巾节俭大行动”为主题的少先队活动,引导队员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环保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做一个具有良好的节俭习惯的品质少年;“缅怀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少先队主题活动,通过开展“颂父母”“老师颂”演讲比赛,“缅怀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扫墓活动,“诵名句,承传统”读书活动,“学榜样,正气节”讲故事活动,“定标准,辨是非”主题班会,教育队员热爱家人,尊敬老师,感恩社会,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三.利用节日,营造积极健康的氛围
一、深入挖掘与合理使用各种资源
1.人力资源
教学中我们发现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运作离不开几个主导力量的推动:一是学校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二是级部主任对活动场地的统筹安排,三是班主任组织作用的发挥,四是学生的自我管理。只有充分发挥这几种力量的共同作用,才能保证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及大课间活动的高效进行。
2.时间资源
教师要注重优化学生进场、出场、队伍调整的路线,保证课间体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如果遇到风雨天气,可以在室内进行简单的手指操等活动。
二、提倡创新性活动内容的有效开展
大课间活动内容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且具有独特的风格和一定的观赏性。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创作或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创新、创作,使学生在自编自导中激活思维、提高能力,并形成自己的个性风格,这样才能保证大课间活动“有张有弛、严而不死、活而不乱”。大课间活动要做到每周一换、定期更新,要在传统跳远、踢毽子、掷沙包、健身跑、课间操以及球类活动的基础上适当开展舞蹈、武术等健身项目,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大课间活动的有效率。
课间活动作为一种户外活动,必然会受到场地、器材、学生数量的制约,因此,学校在安排大课间活动时要灵活机动、因地制宜,要在保证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校的器材和场地。例如,可以将篮球场变为小足球场或手球场;可将篮球、足球、排球等作为沙包等。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提高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从而逐渐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大课间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
可见,作为教师应该遵循的宗旨是:不要硬性改变学生,而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促使学生自己发生改变。经实践证明,在学校和小组活动的影响下,即使是不爱活动的学生也要积极地加入到运动队伍中。
三、将校园体育文化上升为体育节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以田径运动为主的学校运动会的种种弊端逐渐呈现出来,因此,用校园体育节取代学校运动会的呼声日渐高涨。当学校举行运动会时,加油声和呐喊声充斥着校园,精彩、热烈的场面是其他任何校园活动都无法比拟的,而学校运动会也确实能起到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展示学校体育成果、提高班级向心力的作用,但是这种运动形式以“少数人参与,多数人观看”为主,不能完全体现素质教育的整体性,也不符合大众体育提倡的休闲娱乐性。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不能绝对否认校运会的正面功能,也不能以偏概全地认为校运会就是竞技体育在学校体育发展中的必然产物。我们所能肯定的是:校运会重尖子、轻群体;重胜负,轻参与;重选拔、轻普及的做法确实需要大力改进,转变为提倡广大学生共同参与、共同提高健康素质的校园体育节活动。
节日本身就意味着喜庆和欢乐,而体育节则是以体育活动为主体,提倡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节日。它意味着获得胜利不再是唯一的目的,鼓励学生由观看到亲身体会,象征了竞技体育向健身、育人、休闲娱乐的转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代表了体育校园文化的升华。学校所举办的体育节应履行“重在参与”的奥林匹克精神,注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意在提高全体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从而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文化氛围。开展体育节时,要注重参与对象的广泛性,不但要包括教师和学生,还可以邀请家长一起参加,形成具有浓厚亲情的亲子体育节,加深其影响意义。体育节的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既可以是体现大众娱乐健身性质的大众体育项目;也可以是学生喜闻乐见的现代新兴体育运动;还可以是具有较强挑战性的竞技类项目。体育节的安排时间可以为2~3天,也可以间歇性地分散安排。虽然体育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都属于活动类体育课程,但是体育节所注重的是浓厚的节日氛围,期间应安排开幕式和闭幕式,而大课间体育活动则是一种常规化、制度化的体育活动。显然,大课间体育活动意在营造校园体育文化,而体育节则有助于升华这种体育文化。
四、大课间体育活动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在进行大课间活动时,我们要思考以下问题,以求得其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1.怎样才能更加有效地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策略,促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实现体格与人格、生理与心理的有机融合。
2.创设具有特色的大课间体育教育与学生个性发展有何关系。
3.开展大课间活动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层次的问题有待于教师的进一步探究。
总之,大课间体育活动充分利用了有限的课余时间,很好地贯彻落实了《意见》的要求,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正确合作、交流、竞争,为他们将来进行终身体育锻炼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季浏,汪晓赞.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 英语课堂 生活 情景
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中,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洗耳恭听。这样的课堂,忽视了孩子获得语言的主体性和发展观。课堂上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的学习是被动地学习。英语语篇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生活化教学。
1. 营造良好的生活化氛围,激发创新思维
英语的语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在学习单词和有关词汇的基础上的综合性知识教学,教学课堂的生活化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和理解能力的必然要求。孩子学习英语年龄越小,我们越要注重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在有效课堂教学中设计加入适当创感元素,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氛围,培养出21世纪所需的、具有创感素养的人才。
语篇总是涉及各类学科,种种话题,又与现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在教学句型“I can ...”时,教师可扮演一只“bird”,展翅翱翔,边飞边说:“I’m a bird.I can fly.”再扮演“美羊羊”,然后说:“I can sing.”这时学生兴趣浓厚,互说:“I can sing.”, “I can dance.”“I can draw”……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扫清对话障碍,打开乐趣之门,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又如6B Unit 3 Asking the way课堂教学中,我模拟生活情景,把教室设计成城市,利用课桌排成街道、十字路口,创设问路的环境氛围。目的是有效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帮助学生构建“学会用英语做事情”的自主学习模式。这种新型的师生协作,达成“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能培养学生独立获得新知,求异思维能力且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
2、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引领语篇教学
2.1角色扮演,交际体验
儿童是善于模仿的。在模仿语篇语言时,能获得体验的乐趣,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故在教学中,结合课程内容, 抓住重点句型,精心设计,体验角色扮演,把语篇语言转化为生活语言。在新课本译林版3A Unit 6 colours (“What colour is ...”的语言教学),magician YangLing变换短裙orange,green, red and yellow等角色表演来引起学生学习共鸣,激发创作热情,创造动感情境,并进行角色配音和魔术京剧大变脸的表演。这些创感元素的加入,无疑为学生的知识发展打下了情感素养基础。
2.2 联系实际,对话教学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实际,还是以6B Unit 3 Asking the way为例,笔者设计了分小组以waiter/waitress“送外卖”的形式,巩固“问路”和“指路”相关的句型。如何“问路”并“指路”呢?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真实环境中学习语篇。它提供给学生学英语,用英语交际交流的机会,学生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对话,灵活运用了所学句型。
2.3巧借节日,文化生活
节日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应该巧借这个话题,介绍相关的传统生活文化,帮助学生了解其他国家风俗习惯,特别是重要的节假日。如在教Christmas Day语篇时,我利用圣诞树、长筒袜、礼品(糖果,玩具,彩带)等来装饰教室,让生感受到过节氛围。在欢乐的节日气氛中,通过ppt介绍圣诞节的由来、圣诞老人的传说、并学唱圣诞歌曲。还可以比较中西方节日(Christmas and Spring Festival),鼓励学生合作探究二者异同点,从文化的角度理解节日生活异同。
谈及赠送礼物时,对于别人送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让接受,且不当面打开礼物。西方人收到礼物则表示高兴,当面打开表示满意。所以,表演语篇 “give presents”时,要有意识演出跨文化差异。既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能切实生活,学以致用。
2.4文本价值,情感教育
以语篇理解为基础,在语篇学习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提升语篇教学的文本价值。5A Unit 6 Doing housework主要通过打电话谈论“做家务”与“做家庭作业”两方面内容,课堂上生活化的启示,让学生感悟义务与责任,引领语篇道德渗透,创设生活化的语篇教学。
3. 结束语
“学会用英语做事情”是当今英语教师的首要任务。在小学英语语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种认识过程,也是一种实践过程。构建生活化的英语语篇课堂,时时都能把语篇课堂联系到我们生活中, 让对话之窗生活化,让课堂回归日常生活,让学生在轻松的生活氛围中掌握语篇的重点语言知识和技能,并应用于生活实际。和乐融融,吾将上下求索,力争优化语篇教学。
参考文献
[1] 周静. 重视语篇体裁分析,突破英语教学瓶颈[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