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苏轼诗词

苏轼诗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苏轼诗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苏轼诗词

苏轼诗词范文第1篇

林语堂曾说,坡是一个大文豪,他的诗文都是心灵的自然流露,他的作品散发着生动活泼的人格魅力……

一.豁达乐观是他的外部表现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思想比较复杂,主儒术而不迂腐,参佛老而不沉溺。性格坦率真诚,随缘自适,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夜晚,常人会是早点休息,一睡解百愁呀!可无情似有情的明月也许是同情这个人生不如意的人,在他正解衣欲睡之时,月色照入门里,词人于是乎欣然起行,找怀民漫步庭院,共同赏月,并在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试想如果不是乐观的情怀,一个失意之人对月怎能不会伤感?如果不是豁达之士,心烦意乱之时怎会月下赏景?真是达观自我、超然物外的旷逸气质,热爱生活、诙谐天真的盎然情趣,闲适优雅、从容不迫的风度完美地结合。

二.百折不挠是他的内在品质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坡》

这首词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做团练副使之后的第三个春天所作。黄州春天的某个早晨,风和日丽,天高气爽,苏轼约友郊游,玩得尽兴时,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雨,同行兴致全无,狼狈不堪,奔跑避雨,抱怨连连,唯独苏轼听着雨打竹叶声,哼着小曲,拄着竹杖,穿着芒鞋,漫步雨中,胜似闲庭信步,悠然如初――“谁怕”,何等豪迈!何等洒脱!同行的人皆笑其“痴”,可谁解其中味啊。

好一个“一蓑烟雨任平生”呀!仕途多磨难,三起三落,跌宕起伏,历尽坎坷,他都能够“也无风雨也无晴”地泰然处之,坦然地面对。他执中持平,守正不阿,虽遭贬而无悔,虽九死而无怨,再大的风雨又奈我何?百折不挠,从容潇洒的形象跃然纸上。

三.报国爱民是他的精神内涵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绵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在1071年,因和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调。朝廷派他去做杭州通判,三年任满,转任密州太守。这首词是1074年冬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上阕:“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全城的百姓都来了,来看他们爱戴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这是怎样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啊,太守倍受鼓舞,气冲斗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爱人者人恒爱之”苏轼的爱民由此可见一斑。

下阕:“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仕途受排挤,事事不如意,一贬再贬,苏轼仍积极出仕,实乃令人扼腕,千百年来谁能企及。苏轼在饱受迫害的情况下仍希望朝廷能派遣冯唐一样的使臣,前来召自己回朝,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他渴望有朝一日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修苏堤,建学校,谤新法,抨旧党,哪一项不是利国惠民,泽被后世?“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是苏轼人格魅力的集中体现。

苏轼诗词范文第2篇

一、超越时空的深沉的历史感

中国历史悠久,有很深的“以文载史”的传统,中国古代的文人,善于以史为鉴,观照现实。或咏史抒怀、或借古讽今、打通历史和现实,借古人古事抒发现实中难以直说的隐忧与深层思考。襟抱学养和人生经历非凡的的苏轼,更是时常穿行于历史与现实,跳脱出时间的桎梏,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观照和评价,来抒发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具有极为明显的伤今情调,这种深沉的历史感集中体现在怀古咏史之作中。如被誉为其豪放风格的代表作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乡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法。羽扇纶巾,谈笑间、强掳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入仕是抱着很大的雄心壮志希望有所作为的,无奈却终身蹭蹬。宋神宗元丰五年,蒙受冤屈的词人伫立舟中,百感交集,一股深沉而激荡的思古情怀,伴随着对人生的思索,情不自禁地倾泻而出。在永恒的时间面前,有限的生命就如沧海一粟,渺小到不值一提,苏轼对转瞬即逝的时间更为感叹,“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对于功盖一世的曹操周瑜,时间也是毫不留情,又何况时至今日,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又只能“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更加地觉得自己的渺小和时间的永恒。

再来看借史实发思古之幽情,抒韶光易逝之感的另一佳作《满江红・东武会流杯亭》下片:

官里事,何时毕?风雨外,无多日。相将泛曲水,满城争出。君不见兰亭修禊事,当时坐上皆豪逸。到如今,修竹满山阴,空陈迹。

写这首词的时候,苏轼在东武修堤分流,救民于水火之中,他空有一身抱负,却由于和当政者意见相左而屡遭贬谪,在外漂泊期间,苏轼依然想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为百姓做点有意义的事情。此次修堤分流之举造福百姓,也算是给苏轼屡遭挫折的仕途一点安慰。苏轼看到满山的茂林修竹,不禁穿梭时空,想起当年会稽山座上的豪逸,自己又何尝不想像他们一样施展抱负,完成自己的理想,可是现实却和此背道而驰。想到此,自己和古人站在同一地方,命运却如此不同,又想到风流一时的古人到如今也只能“空陈迹”,不由得更加感叹时空的空漠和生命的无常。词人以物是人非的空间意象显示时间流逝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情,这已经不单单是个人的悲哀和恐惧,而是把个人的伤逝之悲融入到整个人类的历史中去了。

二、梦境与现实之间的梦幻意识

人生有限,宇宙无限,我们总是倾向于到梦境里寻求安慰。思想在现实和梦境的互相交织下蔓延,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我们穿梭在梦境与现实之间,不辨真假。于是,“人生如梦”随之成为历代文人对生命的诗意阐释。苏轼自身沉浮曲折的经历,使其不断进行着时间与人生的终极思考,也秉承了这种生命意识的自觉悲吟,在他的作品中反复慨叹“人生如梦”:“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西江月》)、“人生如梦”(《念奴娇・赤壁怀古》)、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西江月三过平山堂下》)、“一梦江湖费五年(《浣溪沙》)“笑劳生一梦”(《醉蓬莱》)、“万事到头都是梦”(《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酞》)……由“如梦”的词例细细梳理,我们可以发现“梦”有两种含义:一是古今如梦,由今天的眼光看历史上发生过的事件,感到似有还无。二是劳生如梦,以跳出人间的一种开阔眼光看自己和周遭人等的所为,感到恍惚虚无,一切现实的意义都变得微不足道。可以说,古今如梦是劳生如梦长度上的延伸。

俯拾皆“梦”的词句等都可以印证梦幻意识贯穿了苏轼整个一生。苏轼将现实人生的苦辣酸甜,难以言明的隐晦情感,全化做了一场场欢乐悲哀的虚幻的梦境。词中的梦象多立足于真实的生活基础,带有真切的情感体验。

以《江神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为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是苏轼悼念亡妻王弗的名篇,由白昼浓烈的思念转入夜晚魂牵梦绕的梦乡。本欲相见,果然相见,无尽的思念之情化作梦境却显得真实自然。生离死别的十年,深爱的妻子早已化作千里外的一坏黄土,只有明月清风相伴。而苏轼几经坎坷险阻,宦海浮沉,心境郁闷的他更添加了ν銎薜纳钌钏寄睢S捎谏钋械乃寄睿虚幻的梦境变得如此真实,一时间分不清孰真孰假。其实真假早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苏轼挣脱了梦境与现实的束缚,在虚幻和真实之间,妻子似乎从未逝去,一直都在身边,自己再也不是孤身一人,他在真实和虚幻之间找到了感情的发泄点。

苏轼对人生如梦的感受不仅只停留在对时光的感时伤逝之上,而是化成对人生空漠的认识。在他看来,梦境是现实空间的补充和映射,他在梦境与现实的双重时空中穿梭,去反抗人生短促无常的无奈。在这双重时空中,他勘破真实与虚妄的分界,把现实人生放在一个更其宽广更其高远的视界中认识,于是,时间在苏轼眼里被虚化了,梦成为一个变化无定的数字,它甚至可以包容所有的岁月。所以他说“古今如梦,何时梦觉,担忧旧欢新怨”(《永遇乐明月如霜》)、“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是梦。”(《西江月平山堂》)从梦境看真实,人生本身都未必是真,又何必执著于其中的苦难与坎坷?试看《南歌子》:

带酒冲山雨,和衣睡晚晴。不知钟鼓报天明。梦里栩然蝴蝶、一身轻。

老去才都尽,归来计未成。求田问舍笑豪英。自爱湖边沙路、免泥行。

宋仁宗嘉佑八年,在凤翔通判任上的苏轼曾赴长安,此词写旅途中冒雨赶路的辛劳以及归来后歇宿的情景。“梦里栩然蝴蝶”句写出了行旅生活结束后的一身轻松,也是在借庄周梦中化为蝴蝶、物我不分的典故,来展现自己超然物外的心境。词人历经风雨,将那些波折视为梦境中的虚幻,从而履畏道为坦途,自得其乐,获得了精神的诗意栖居。

梦境时空可以任由我们心灵把握而自由变化;而在现实中,心灵难道不能超越时空束缚,完成一种飞跃? 苏轼对于自己时间观下“梦境”“真实”的无障碍超越,既依赖于自然风物、诗酒人生的生活方式等种种外物,更是依仗他内在主体性意识的增强。K轼的“人生如梦”不是借“梦境”否定外物的虚幻,而是借“梦境”强化心灵与精神的无挂无碍,在虚幻与真实的相辅相成中,完成主体意识的升华。

苏轼的梦幻意识是有原因的。宦海浮沉,命途多舛,“乌台诗案”等政治上的打击使一身才华、少年得志的苏轼深受打击,心灵上的创伤更是难以弥补。当在现实中千疮百孔、无路可走时,他终于寻求到另一种解脱途径,以精神对梦境的超越洞穿现实生命的时空。以“梦境”来修补人生的希望和对生活的信心,修炼出沉静旷达、荣辱得失无系于心的超然心境,从而摆脱现实的坎坷经历带来的苦闷。梦幻意识已经成为苏轼文学创作的一部分。苏轼虽于词中表露人生空漠之感,但从没有试图消解人生的真实意义,他是勘破真实与虚妄的分界,把现实人生放在一个更宽广更高远的视界中认识,这样的认识结果不是否定了人生的本义、此生的价值,而是心灵更加趋于宁静,以返归自然的态度来对待现实人生。

三、自强不息的生命意识

苏轼的思想中有很多道家、佛家的渊源。道家一向主张“顺时”、“安时”,倡导 “顺其自然”,认为人应当顺应其自然而然的生命历程,还应当安于蕴含在人生历程中的自然的时间之流。中国化的佛教则强调时间的循环性,这些关于时间的理解对苏轼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苏轼深受庄子、禅学哲学思想的影响,创作中偶尔会流露出虚幻的如梦意识。但虚幻如梦的梦幻意识并没有成为苏轼思想的主流。不论他觉得时间多么无常,人生多么短暂,时空多么空漠,他对时间的解读始终带着一种达观、超脱的意味。这一超脱的精神内核,不仅来源于庄子与佛教,来源于陶渊明,更结合了苏轼大半生宦海沉浮的深刻体验。

如《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这种乐观向上的时间态度其实一直是苏轼词的主流思想,体现了他自强不息的生命意识。人们常把东流的河水比作流逝的青春。而苏轼看到河水西流,精神为之一振,感到岁月可以重来,人生可以再回到少年,,“休将白发唱黄鸡”。这种豁达圆融的思想,在遭受贬谪时期,尤为难能可贵。

再如《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词人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这种不避风雨,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与释道思想巧妙融合。

此外,如《江城子 密州出猎》,也体现了苏轼自强不息的生命意识。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是一首抒发爱国情怀的词,当时朝廷内部愈演愈烈的明争暗斗,使苏轼被迫外任,正值壮年的他深察仕途的艰险,难免有迟暮的消沉之感,但这种消沉只是暂时的,一次小小的围猎就能激发起他杀敌报国的豪情,词人一扫词作开端的迟暮之感,转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语句中激荡出一股旺盛的青春活力,进一步抒发了他志在报国的豪迈胸襟。有此豪情,是和苏轼豁达乐观的情怀以及自强不息的生命意识是分不开的。所以说苏轼的时间意识表现在以自强不息的生命意识为核心思想,梦幻意识和自强不息的生命意识相互交织的乐观状态。

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苏轼再度遭贬,由广东惠州贬至海南儋州,相较于中年黄州贬谪的打击,晚年在儋州生活更为艰苦,他依然能超脱地看待苦难,使精神达到“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安祥之境。

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正值人生之暮秋的词人,在立春日以欢快跳跃的笔触写下《减字木兰花・已卯儋耳春词》,热情赞颂海南绚丽的春光和充满生机的大自然,寄托了他随遇而安的达观思想。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一贬再贬的苏轼,此刻忘记了这是在蛮荒之地的天涯海角,生机盎然的迷人景色激荡起他高昂的生活欲望,与黎族人民一同期盼着春耕后的丰收。看破红尘、参悟生死的他,此时更是穷且益坚,以强大的精神意志打破时光的壁垒和生命的关隘,从困境中体味生命的律动和意趣充沛的人生。在苏轼此时的思想与人生观中,类似安贫乐道的思想已被整合,越来越近乎于释道思想中的超脱与淡然。

苏轼将儒家的济世情怀、道家的逍遥风度、释家的澄定心境融合为一体,筑成独立坚毅的人生根基。面对时间的流逝,厚重的人生之基并没有使他沉湎于消极的情绪,也没有使他随波逐流,而是让他从与时间急迫的对立思考中跳脱出来,从宇宙天地的大视界中反观个体生命的价值,以物我同类、泯化于宇宙自然的方式化解“吾生之须臾”的悲哀,自觉地追求精神上的自适,从而修炼成随缘放旷的生命状态。苏轼用丰富而清雄的词作,诠释他对人生的深刻领悟,他的词作,同时兼具了深沉的历史感,“人生如梦”的梦幻意识和自强不息的生命意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曾枣庄.坡词全编[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7.

[2]叶嘉莹,朱婧华,饶学刚,王文龙,饶晓明.苏轼词新释辑评(上、中、下册)[M].北京:中国书店,2007.

[3]唐玲玲.东坡乐府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1992.

[4]叶嘉莹.唐宋词名家论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苏轼诗词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苏轼 以文为词

词从民间到文人创作的发展路线,也是词逐渐走向独立的文学体式的标志,但是无论如何变词作为一种抒情的载体却从未改变过。也正是因为如此,在苏轼之前,词作中的议论极少,更不用说引起词体的重大变化。从以诗为词到以文为词, 词最终在文学的大家庭中赢得了平等且宝贵的一席之地, 正如陈洵所说: “ 东坡独崇气格, 箴规柳秦, 词体之尊。”自东坡始把古文手段寓之于词,以文为词便得到了发展。究竟苏轼与“以文为词”之间有何种渊源与不可割舍的关系,苏轼又是如何运用“以文为词”的,带着这些问题,本文将进行探讨。

一.苏轼与“以文为词”的历史追溯

关于“以文为词”究竟源起何人,这是一个存在争议的话题,有学者所持的观点是“以议论为词的鼻祖是辛弃疾”。但是比较受推崇的观点认为,苏轼才应该是“以文为词”的发起者,辛弃疾的的功劳主要在于发展了“以文为词”。正如王世贞《艺苑卮言》中提出: “词至辛稼轩而变,其源实自苏长公,至刘改之诸公极矣。”这就是说,苏轼以议论为词影响甚为深远,它包括了苏轼之后辛弃疾在内的宋代词坛。身为辛派后劲的刘克庄和刘辰翁在对辛弃疾“以文为词”的创作进行总结时也将“以文为词”的源头上推到坡:“词至东坡, 倾荡磊落, 如诗如文, 如天地奇观, 岂与群儿雌声学语较工拙; 然犹未至用经用史, 牵雅颂入郑卫也。自辛稼轩前, 用一语如此者, 必且掩口。及稼轩横竖烂漫, 乃如禅宗棒喝, 头头皆是; 又如悲笳万鼓, 平生不平事并卮酒, 但觉宾主酣畅, 谈不暇顾。词至此亦足矣。稼轩胸中今古, 止用资为词, 非不能为诗, 不事此耳。”由此观之,苏轼是以议论为词的先行者。

二、苏轼创作过程中的“以文为词”妙用。

苏轼的“以文为词”又可以称之为“以文法为词”,这样的写法有其自身的独特性。首先是历时性的叙述, 其次是真实性的内容表达, 最后便是就其所叙事件而言要具有单一性和完整性并存的特点。由于受老庄思想的影响,在创作过程中苏轼一方面表现出贴近自然的平淡创作风格;同时作为一位词人,苏轼仍然将词体文学自身的艺术特征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加以对待,既结合各了部分传统的诗歌体裁,同时也融入了新的元素,使得词的创作风格具有超凡脱俗之感,这样的做法也使得词走上了“雅化”之路,而苏轼在创作过程中对“以文为词”的妙用主要体现的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全篇议论来明理

说到苏词,首先会想到的是议论,在苏词中,议论包括了通篇议论和夹论,很显然,通篇议论就是议论渗透于全文。在苏词中采用通篇议论写法的典型之作就是《如梦令》二首,这两首词是通过沐浴来展开议论的,所反映出来的是在举世皆浊的背景下,苏轼依然能够始终保持着其率真的本性和高洁的人格,这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境界。再比如它的《哨遍》,这首词主要是通过对陶渊明所创作的《归去来兮辞》的充分隐括,来在议论中把苏轼视富贵如粪土的精神充分表达出来,让人们深刻体会出其忘我的人生态度。

(二)通过议论、叙事以及抒情的融合来做到情理兼备

在苏轼的笔下,议论、叙事、抒情的手法总能完美的额融合,在其作品创作中的夹论,即是把议论明理来融入到叙事中,典型的就是苏轼的《沁园春》(孤馆灯青),这一首词是苏轼在到杭州任命的途中有感而发的,词的一开始,就通过对鸡鸣晨起的事情,来引出词人的议论,在一系列议论后,来进行情感的抒发,而这种通过叙事来引情感,通过情感的抒发来议论,再通过议论抒感的这种方式,在这首词的下片也一样。正是通过把议论融入到叙事中,才把词人的这种虽然忧愤但是却又满怀着旷达的情怀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

这种夹叙加论的方法,从理至情,由理出情,是苏轼诗词中的又一大特色,但是,这种方法,可以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来体现,如果在词的一开始就进行议论,那么,其作用就是明确整首词的主旨,它所发挥的作用就是为全词打下良好的感情基调。但是,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在词尾或者词中进行议论的。

(三)通过咏史怀古的议论来感慨世事

在咏史怀古的议论中,苏轼主要是通过历史故事来引发对人生的感慨,来表现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念奴娇·赤壁怀古》,词的上阕主要描写赤壁矶风起浪涌的景色,意境开阔博大,给人以豪壮之感。下阕重点写周瑜赤壁之的功绩,词中极言周瑜的从容潇洒,显示出苏轼对建功立业的渴求。《念奴娇》作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苏轼这一年47岁,时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诗人以酒祭奠江月,正是他无可奈何心情的反映。

整首词,作者通过对三国中的诸多历史人物的描写,通过对周瑜年轻有为的特写,来与自己人生的坎坷形成鲜明对比,从而感叹自己的一事无成,故而在最后通过“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来道尽无限的感慨。

总之,苏轼的创作实践,大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词体的变革,为词体功能的发挥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可以说,苏轼在以文为词的境界中,给人们开创了另一番景象。

参考文献:

[1]陈才智.苏轼题画诗述论[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06.

[2]刘华民.宋代杂体词综论[J].常熟高专学报,2004,01.

[3]邹同庆,王宗堂.苏轼词编年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

[4]陶文鹏.苏轼诗词艺术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01.

苏轼诗词范文第4篇

【关键词】苏轼 辛弃疾 豪放派

苏轼和辛弃疾同为宋代著名的豪放派词人,其词作都饱含着奔放的情怀和豁达的胸襟,他们用开阔的题材和手法将恢弘的气势和丰富的内容开创了宋代词坛豪放一派的格局。苏轼和辛弃疾被后人合称为“苏辛”,他们豪迈慷慨的词风对宋词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一、苏辛词风的相似之处

苏轼和辛弃疾的词代表了两宋豪放词风的最高成就,他们都抱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他们都为当时腐败昏暗的社会和当局所不容,以一种孤独和清高的姿态与社会所抗争。豪迈词的背后是具有着豪放性格的词人,有着赤子之心的苏辛二人渴望着建功立业和报效国家。在他们豪放词风中,可以感受出苏辛对社会和家国的担忧和无奈。可以说,苏辛二人的豪放词都抒发了一种怀才不遇和壮志难酬的情感,才华横溢渴望有所作为却不受重用的不如意奠定了他们豪放词沉郁顿挫的气概。

同时,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萎靡不振,苏辛二人冲破了这种书写男女情感的狭窄题材和内容,用豪迈的词风一扫传统的艳词,开阔了词的格调和视野。由苏轼开创、辛弃疾发展的豪放派在词的题材和意境上都具有着独创的开拓革新精神,是社会广阔内容的真实写照。如果说苏轼开创了豪放派的词风后,使得词的用途和范围扩大了,那么将豪放词推向高峰的辛弃疾达到了真正的无事、无物不可以入词的境界。而且,苏轼、辛弃疾的诗词共同体现出了豪迈的词风,包含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浓烈奔放的情感,这是两人独特的诗风和有别于同时代其他词人的典型特征。

二、苏辛词风的不同

首先,苏辛二人身处着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这就奠定了词风不同的基础。苏轼生活在政治相对稳定的北宋,深受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影响,生活态度积极达观,积极进取却惨遭贬罚。苏轼不受当朝的重视而又几经被贬,一次比一次更远,但苏轼却在逆境中保持了洒脱乐观的本性和雅致的生活情趣。相比于苏轼,辛弃疾生活在风雨飘摇的南宋时期,朝廷面临着巨大的威胁,辛弃疾渴望为国家收复失地,建功立业,收复中原。但是南宋朝廷软弱无能,偏安东南,对辛弃疾的雄心壮志不予理睬,并没有对他委以重任。苏轼的代表作《破阵子》就体现了这种壮志未酬的豪情:“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渴望祖国统一、战死沙场,但是壮士之心却屡遭打击,已是白发生的遗憾和无奈透露出英雄的矢志不渝。因此,在苏轼的豪放词风上,辛弃疾带有了更多了悲凉和消极情绪。在作词观念上,苏轼的作词和散文和诗作都有着非凡的代表作,他尝试着不同的文体,都达到了最高的艺术成就。而辛弃疾则是专心作词,用其最真诚的情感体验去写词,抒发自己的个人情怀。而且在作词的风格表现上,苏轼表达的是面对挫折时的达观,他以豁达的心胸将遭遇置之度外。而辛弃疾在词中表现的是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风格表现在对国家命运的关心。

苏轼对面对挫折内心痛苦和忧愤的书写是含蓄而低沉的,而同时为军人身份的辛弃疾却更为显而易见。辛弃疾因为身世的遭遇,对现实有着更为深厚、透彻的理解,民族的苦难让他的悲愤更为激昂和显露。与书写方式相反,苏轼的语言风格更为清新自然,而辛弃疾惯用典故,以曲折的方式来叙说心中的难言之隐。学者们这样评价:“稼轩的豪放,不仅表现在物象的雄伟,更主要的是表现在思想内涵的豪放。辛词中,物象之壮与心志之壮往往和谐地统一在一首词中。即便是表达旷达或悲慨风格的词也透出一种豪气。东坡的豪放主要表现在物象的雄壮,物象之雄与心志之旷和谐统一在一首词中。因此,苏词风格主要是冲淡、旷达和飘逸。”

三、结语

苏辛两人的词风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苏轼作为豪放词风的开创者,对辛弃疾的词风起到了深远的影响。辛弃疾在苏轼的基础上,将豪放派的词风更加完善和规范。无论是风格还是内容,两宋的豪放词风在苏辛二人的推动下成为了独树一帜的一派。但由于个人性格和生活环境的不同,两人同属豪放的风格,却一个豁达潇洒,一个慷慨悲壮。与之相关联,在豪放的词风下,两人有着对词风不一样的表达和风格。宋词在这种雄壮豪迈、沉郁顿挫的风格引导下,开阔了词的意境和气势,以更为崭新的面貌活跃在词坛,成为对丰富词的功用功不可没的一派。因此,无论同还是异,苏轼和辛弃疾对豪放派词风的贡献是巨大的,一脉相承而又有所发展的风格对宋代词的发展影响深远,同时,苏辛二人极高艺术价值的词作背后,其伟大的人格魅力和词风融为一体,成为我国历史上词坛不朽的丰碑。

【参考文献】

[1]刘淑娟. 苏轼、辛弃疾豪放词风之比较[J]. 作家,2013,04:146-147.

[2]谭小明. 苏轼与辛弃疾隐逸词之比较[D].内蒙古大学,2008.

[3]房日晰. 苏轼辛弃疾之农村词比较[J]. 商洛学院学报,2013,01:44-47.

苏轼诗词范文第5篇

关健词:古诗词教学 人文素养 培养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与建设,我国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的内容及目标也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变化。目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健康的成长与发展,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工作内容,也促使众多高校教师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古诗词不仅传承了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更承载了我国先民的精神。古诗词的这种特殊性引起了众多教师的关注,也使其成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有力工具。但从目前来看,教师还无法在古诗词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还需要得到相应的理论进行支撑。

基于此,本文在此浅谈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方法及策略,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并有力推动古诗词教学的发展,同时引导学生成为心灵健全的新世纪人才。

二.利用古诗词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首先,我国的古诗词具有语言精练但内容和感情丰富的特点。正是这种相对矛盾的特点,使其成为古诗词最迷人的特色。进一步说,古诗词虽然结构短小,但其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诗人在简短的诗词中生动地描绘了人物或形象,这也是作者抒发感情的基点。

教师要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其首先能够做的就是利用古诗词中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换言之,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体味作品中反映的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在优美的作品感染熏陶下,受到美的教育,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以诗文《饮酒》为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在这首简短的五言律诗中,作者用简单的笔墨塑造了丰富的形象,有山野中的小屋,也有面向朝阳的篱笆;有美丽的,也有争相追逐的飞鸟。作者利用简短的诗文描绘了一副恬静的图画,显示出一种怡然自得、悠闲无比的田园生活。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就能够通过反复的阅读将这首诗中的形象拓印在自己的脑海中,就能够进入到相应的情境中进行感受、领悟和赏析。此时,学生就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欣赏美、鉴赏美。例如,部分学生看到的是东篱外生机磅礴的,感受到生机盎然的气息。部分学生则看到夕阳下飞鸟相互追逐着回家的悠然景象,其内心涌现出一股向往自然向往自由的情绪。部分学生却看到作者悠然自得的坐在茅屋内饮酒的画面,感受到田园生活的恬适与和谐。学生根据个人的认识从不同角度建构图画并进行赏析,感受到古诗词中的图画美、韵味美、情感美,在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和心灵。

基于此,学生就能够在古诗词教学中发现诗歌中的美,并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美、鉴赏美,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美、认识美,这就达到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感受到世界的美好,最终让学生认识到人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三.利用古诗词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也可以说是“人文系统”。这其实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它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看重人的想象性和生活的多样化。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从某种意义而言就是要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人的价值,并引导学生追求更美好的人生,同时更进一步挖掘人性的美好。因此,教师应该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随着学生鉴赏能力的提升,学生才能看透事物的表面,才能更好地领悟深层次的情感与精神,并在与作者进行感情的交流中更好的认识世界、感受世界,并对美好的生活产生憧憬与向往之情。

以《虞美人》这首古诗词为例,“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首古诗词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其成功之处不但在于诗人在诗中描绘了生动的形象,更主要在于诗歌蕴含的深刻情感。此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阅读诗文,在对诗文形象进行欣赏的基础上鉴赏诗文的感情。

从接收美学的视野来看,文学作品都留有空白,这也正是作者与读者进行思维交流与碰撞的最佳场所。因此,在鉴赏这首古诗的过程中,部分学生从景物的描写中感悟到作者在繁华仍在的背景下哀叹自己的人生。另一部分学生则看到更深层次的内容,在作者问天、问人到最后自问自答的过程中领悟到作者内心的无助,并由此理解了作者对故国之思和深深的亡国之痛。

又如在李商隐《无题》这首诗的鉴赏中,学生能够看到春蚕和蜡烛无私奉献的一生,能够感受到作者抒发的无私奉献的精神,进而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让学生领悟到高尚的情操。

总的来说,我国流传至今的古诗词多不胜数,其不但彰显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更展现了我国古代先民丰富的思想感情。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其不但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语文综合能力,更关键的是能够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赏析我国的古诗词,并对其中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进行领悟和欣赏。在这种背景下,学生才能在诵读古诗词的过程中感受不同诗人抒发的不同情感,包括作者抒发的爱国之情和忧民之意,也包括作者表达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憧憬,也涵盖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崇拜之情。

在此过程中,学生才会与作者产生情感与思想上的共鸣,才能站在作者的角度更好的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基于此,学生才能更好的探索大自然、思考人生,并逐步实现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的相互统一,引导学生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最终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四.利用古诗词的意境提升学生的心灵境界

此外,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还需要学生拥有较高的心灵境界,才能够让学生抛开现实的阴暗面,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面对挫折与苦难,并帮助学生建立正确长远的人生价值观,使学生发现世界和生活的美,同时在追求美的同时实现人生的价值,最终让学生领悟人文精神。

在我国的古诗词中,不仅仅拥有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文章,更多的则是诗人从自我出发,表达自己内心高尚的情操。教师应该让学生领悟和感受这些高尚的精神,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帮助学生达到更高的心灵境界。

例如,著名诗人苏轼的词大多表现了他豪迈的性格,也抒发了他的豪情壮志。以《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代表作为例,作者在词中描写了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丽风景,又描写了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潇洒自得。最终,诗人笔峰一转从梦境回归现实,叹息道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首词的情感起伏较大,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诗人情感的变化,这就能够让学生感受诗人内心的豪迈,同时也感受到诗人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感叹。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去感受诗人内心的斗志与拼搏,并得到感染让学生燃起对未来的希望,同时产生拼搏的动力。

我国的古诗词承载了祖辈优秀的精神和意识,教师在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鉴赏诗词的情感,其本质就是在引导学生领悟和感受优秀的精神,使学生的心灵境界得到提升,进而帮助学生领悟人文精神。

五.开展拓展古诗词教学,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最后,教师应该在古诗词教学中开展拓展教学,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高。一方面,只有当学生的综合素养不断提高,其才能更好的生活,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并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另一方面,人文素养从某种意义而言属于综合素养的一部分,随着学生综合素养的不断提高,其眼界将变得更高,其价值观也将变得更加长远,最终引导学生更好地生活,同时在生活与学习中突出人的价值。

因此,教师要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就必须重视学生的综合素养。这就需要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拓展教学的内容,并开展更丰富的教学。

例如,在学习杜甫的诗时,教师可以将杜甫与李白两位是人进行对比,让学生分析两人同为唐朝诗人为何两人的作品却大相径庭。通过对诗人的学习和分析,学生发现杜甫生处于晚唐时期,其生活艰难,因此其诗歌的内容较为沉重,表达的多是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感。在此过程中,学生就了解到了诗人杜甫的生活经历,就能够与自己当前的生活进行对比。

基于此,学生发现自己的生活是多么幸福,才会珍惜现在的生活。因此,学生就能够进一步感受到杜甫所表现出的伟大情操,并在其影响下改变负面的行为习惯,进而在学习生活中变得积极向上,并通过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

此外,教师也可以在诗歌教学中引导学生画出诗歌中的形象,使学生对诗歌中的形象进行更深层次的赏析,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更大的提升。

总的来说,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也迎合了时展的必然要求。因此,众多教师应该在古诗词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渗透人文主义精神。同时,教师需要在本文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进行总结和反思,提出更有效的教学见解,推动现代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与建设。

参考文献

[1]李淑华.利用古典诗词培养中学生的人文素养[D].辽宁师范大学:2010

[2]柳琴珠.依托古诗词教学提高学生人文素养[J].吉林教育,2014(34)

相关期刊更多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西华大学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四川省教育厅

常州工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苏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