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免疫性不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例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年龄在25~36岁,均为女性病例,所有患者均在本院检验室用酶标法检查血清抗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结果抗抗体阳性46例,抗子宫内膜抗体42例,抗抗体(AsAb)和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均阳性者112例。200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110例,其中AsAb和EMAb均阳性58例,AsAb阳性28例,EMAb阳性24例,对照组90例,其中AsAb和EMAb均阳性者54例,AsAb阳性18例,EMAb阳性18例,两组比较P<0.01,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根据脉症,按中医理论辨证分型,其中肝肾阴虚型43例,肾阳虚兼血瘀脾胃虚弱型36例,湿热型31例。①肝肾阴虚型:月经多先期,经量或多或少,腰腿软,心烦易怒,五心烦热,口干,失眠,午后潮热,舌质红,苔少,脉弦细数。治疗用主方“消抗孕育汤”:黄柏20g,土茯苓20g,生地20g,丹参30g,赤芍15g,丹皮10g,泽兰15g,茺蔚子20g,黄芪20g,杞子15g,紫石英15g,甘草6g,熟附子6g,巴戟15g,补骨脂10g,益智仁20g,菟丝子15g,肉苁蓉10g,鹿角胶15g,知母15g,山萸肉15g。于经期第4~11天,加强养阴补血,滋补肝肾,主方加当归15g,熟地20g,白芍15g,山药15g;于排卵后于经期第17~28天,加强温肾补脾,气血双调,主方加川断10,党参20g(或人参10g),阿胶10g。②肾阳虚兼血瘀脾胃虚弱型:月经多后期,经量少色淡或闭经,腰腿软,小腹有凉感,大便易溏,神疲乏力,胃纳差,小便清长或频数,淡漠,舌质淡红,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治疗仍用“消抗孕育汤”为主方,于月经干净开始服用,于排卵后(即经行第17~28天,加强补肾健脾,温阳化瘀,主方加党参20g(或人参10g),白术15g,白芍15g,茯苓20g,山楂20g,砂仁10g,干姜10g,川断10g,香附15g,元胡15g。③湿热型:口干、口苦或口酸,月经鲜红,带下量多,色黄或黄白,质粘腻,纳食较差,疲乏,喜睡眠,小便黄少,舌质红,苔黄腻或厚,脉濡数。治疗仍用“消抗孕育汤”为主方。并加清热利湿,补肾健脾,即主方加败酱草30g,苡仁15g,虎枝15g,茵陈20g,猪苓10g,砂仁10g,白术15g,党参20g,川断10g,香附15g。
以上各型患者大多同时合并黄体功能不全、排卵障碍等,故在治疗过程中并予应用中药人工周期疗法,调节肾阴与肾阳的平衡,即根据肾阴阳之转化规律,调其阴阳,按月经周期的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适当予中药随证加减[6],疗效更佳。各型患者均每日服1剂,水煎分2次服,月经期停服,连用2个月为1个周期,2个周期为1个疗程。同时服用强的松10mg/日,维生素E 300mg/日,维生素C 300mg/日,分2次或1次服用,2个月为1个周期,2个周期为1个疗程。
对照组:口服强的松10mg/日,维生素E 300mg/日,维生素C 300mg/日,分2次或1次服用,2个月为1周期,2个周期为1个疗程。
200例患者治疗期间均用避孕,疗程结束后若要停服强的松则要递减停药。
疗效判断标准: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经过1个周期或1个疗程治疗后均在本院用酶标法复查血清抗抗体及抗子宫内膜抗体。①治疗前仅AsAb阳性,而EMAb阴性的,复查AsAb转阴为治愈,AsAb仍呈弱阳性或阳性者为无效。②治疗前仅EMAb阳性,而AsAb阴性的,复查EMAb转阴性为治愈,EMAb弱阳性或仍是阳性者为无效。③治疗前AsAb、EMAb均阳性,复查两项均转阴性为治愈,复查其中一项由阳转阴性另一项仍是阳性的为有效,复查一项由阳性转为弱阳性,另一项仍为阳性的,或两项均弱阳性的,或两项仍是阳性的为无效。
结 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
各分型的总有效率比较,其中以肝肾阴虚型转阴率较高,而湿热型转阴率略低,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1。
随访情况:随访3个月,复发12例,其中治疗组5例,对照组7例,妊娠105例,其中治疗组73例妊娠率66.8%,对照组32例妊娠率28.6%。
讨 论
笔者把免疫性不孕不育分为肝肾阴虚型、肾阳虚兼血瘀脾胃虚弱型、湿热型进行辨证施治,应用自拟“消抗孕育汤”为主方,随证加减。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7.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可见激素结合中医辨证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疗效较好,同时激素治疗有一定副作用,若结合中药治疗可减少激素引起的阴虚潮热、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治疗组中肝肾阴虚型的总有效率为95.3%,转阴率较高,湿热型的总有效率为93.5%,转阴率略低,肾阳虚兼血瘀脾胃虚弱型的总有效率为94.4%,各辨证分型的总有效率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1说明各辨证分型的疗效基本一致。随访当中,治疗组妊娠率为66.8%,对照组妊娠率为25.6%,两组比较治疗组的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可见,中西药联合运用是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的一个有效途径。免疫性不孕不育的中西医治疗,该方案合理、简便、不良反应少,经济安全,适应性广,对于各种辨证分型的免疫性不孕不育者均可达到最佳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夏光惠,梁文珍.免疫性不孕症中医药治疗及实验研究进展.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13(3):157
2 王丽君,李荷莲.不孕症与自身抗体的关系,吉林医学,2002,23(4):199~200
3 王丽,黄萍,黄晓燕,等.1020例免疫性不孕患者的治疗结果分析.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34(4):234~236
【关键词】 不孕不育;五脏;免疫;中医
Abstract:By expou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mune and five organs in ancient medical works, it deeply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CM and immunity sterility, bringing forwards the prospect on sterility treated with TCM.
Key words:sterility; five organs; immunity; TCM
1 中医免疫学理论的渊源
1.1 古代免疫的概念 中医“免疫”一词首见于十九世纪的《免疫类方》,疫:疫疠之鬼,民皆疾也。对传染病的描述,在二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已有论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症状相似”。中医学有关免疫的思想与传染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中医学认为,相当于人体正常功能的“正气”是针对导致疾病的“邪气”而言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是指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也即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真气雷同于正气,是人体抗病物质和抗病能力的综合体现。元气是正气的一部分,因其藏于肾,又称为肾气。卫气也是正气的一部分,具有“熏肤、充身、泽毛”等作用。邪气指一切致病因素的总称。
1.2 五脏免疫的理论 (1)肾与免疫。肾主生殖,胞脉系于肾。现代研究认为:肾主藏精,肾精化肾气,肾气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其盛衰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与年龄及人体正气呈正相关性,此与中枢免疫器官胸腺功能相似;肾中所藏的先天之气,禀受于父母,是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具有遗传的特性,决定着人体先天禀赋的强弱,即抗病能力的强弱,而现代医学的天然免疫功能对病原体的抵抗力,也是在种系发育和进化中形成的与生具有的免疫能力;肾藏精,精化髓,髓充养于骨,而人类的免疫细胞均来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说明肾与免疫细胞的生成有着密切关系。(2)肺与免疫。卫气源于水谷之精气,其行于脉外,散行全身,具有温养脏腑肌表皮毛,调节汗孔开合,卫护肌表,抵御外邪的作用。是人体内具有抗御外邪、护卫机体功能的一类精微物质。对比现代医学可知,卫气的这种功能相当于现代免疫学所说的抗感染免疫功能,卫气作为一种精微物质就是人体内的免疫细胞。(3)脾与免疫。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升清统血,是气血生化之源。脾所运化的水谷之精气,是正气之源,是营、卫、气、血、精、津液及脏腑经络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体正气的强弱,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先天,但后天水谷之精的充养是生命活动的重要保证,是人体正气之源。所以,脾气的强弱,决定着人体正气的盛衰和抗御疾病的能力。(4)肝与免疫。中医学认为肝在五行中属木,本性升发而喜条达,肝的生理特点为主升、主动、主散。《素问·灵兰秘典论》称肝为“将军之官”,意在说明人体五脏中的地位与职责具有疏泄、升发、抗邪解毒、保护机体棉受邪气侵害、促进内外环境稳定和功能协调统一。肝的防病抗病作用通过肝主疏泄的主要生理功能表现出来。(5)心与免疫。现代研究认为中医心的功能,不仅包括了解剖学的心,还包括了现代医学脑的部分功能,涉及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心与脑是通过经络相联系的。而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脑不仅是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高级调节中枢,也是精神情志活动和体内免疫调控中心,是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重要环节。
2 中医五脏免疫与不孕不育
免疫性不孕不育与先天禀赋不足、外感六之邪、营卫气血失调、脏腑功能紊乱、湿热瘀血内生因素相关。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主生殖,胞络系于肾,肾有阴阳二气,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液非此不能生,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肾主纳气,气根于肾而归于肺,故有助肺之吸气和肃降,肾虚则肺也虚: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之健运,有赖于肾阳之温煦:肝肾同居下焦,肝木需赖肾水的濡养,肾精充养,则肝也得滋养。当肝木失常时,将影响心肾的交合,因为肝郁气滞,上不能济心火,下不能引肾水。从临床观察可以看到,本病既与以肾为主的脏腑整体的阴阳气血失调有关,又与局部的郁火、湿热、血瘀有关。整体的阴阳气血失调,阴阳气血不足则人体免疫物质基础缺乏、功能低下,抗力不强。外邪入侵胞宫胞络,伏于血分,使冲任、胞宫损伤,邪毒或湿热与血相搏击,扰乱冲任、气血,影响精卵结合,而至不孕;或者深入子宫胞络。精卵结合后,将影响胚胎发育。强调免疫性不孕不育疾病的发生取决于正气的盛衰。正气的强弱是疾病发生与否的决定性的因素。
2.1 免疫功能低下与不孕不育 临床多见于封闭抗体和抗独特性抗体缺乏导致的母-胎免疫识别低下型反复自然流产
2.1.1 肾气虚为本 肾中精气是机体生命活动之本,以肾中精气为物质基础的肾阴肾阳是各脏阴阳之本,肾之阴阳作用相反,互相制约,对人体的代谢和功能起着调节作用。实验研究证实调肾中药可通过改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从而对各系统疾病发挥治疗作用,而对本病则体现在对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性腺轴功能的调节作用。故肾者,封藏之本。子宫者,系于肾。肾虚不能司封藏之职,且不能助子宫之藏,故屡孕屡堕,屡堕则肾愈虚,愈虚则愈不能系胎,所以滑胎矣。正如《医学衷中参西录》所述“男女生育,皆赖肾之作强,肾旺自然荫胎也。”因此,补养肾气是固摄胎元的主要方法。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补肾益气中药有调节免疫和内分泌作用,通过母-胎免疫调节使封闭抗体明显增加,促使母体对胚胎免疫保护作用加强。
2.1.2 肺脾心气虚为辅 肺主卫,肺气不足,卫外不固,外邪入侵,扰动胎元,甚则堕胎;脾为后天之本,肾精、肾气必赖后天水谷之气以充养,胎儿之成长也有赖于后天水谷之精。脾气不足,气血乏源,气不摄血,血不养胎,胎元不固,而致堕胎。故补益脾气不仅保胎成功率高,而且也有利于胎儿生长发育;《傅青主女科》提到“胞脉者上系于心”,“胞脉者系于肾”,可见,子宫的藏泻是建立在心肾交济的基础上的。所以子宫摄纳胎元及胚胎的生长发育,自然与心神的宁静密切相关。宁心安神,调节情志,使心肾交济以固摄胎元。
2.2 免疫功能亢进与不孕不育
2.2.1 临床多见于血型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抗抗体等导致的不孕及母-胎免疫识别亢进型反复自然流产。
2.2.1 阴虚火旺为本 妇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阴虚者与肝肾有关,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肝木失于滋养,肝火内动,火旺更易阴虚。因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内寄相火,属于风脏,最易活动,最易变化,且肝脏有解毒和消散异常物质,转换阴阳的作用。所谓厥阴者两阴交尽,阴尽阳生,是阴中之阳脏,气火风阳,最易扰乱阴阳的相对平衡。故在免疫亢进病变,或对毒性或异常物质的分解,肝脏的作用十分重要。我们在临床上观察到,阴虚火旺者,大多有肝火因素在内,肝火旺者,又易化风,风火入于血分,将引起血分风热的过敏状态,由于火旺,免疫可呈亢进状态,前人曾有“火热烁精”之说。阴虚则冲任亏虚,胞脉失养;火旺则血海蕴热,冲任不得相资,精卵不得结合,自然不得成孕。热扰胞宫,胎动不安,甚则堕胎。火旺者可以促进亢进,但本质上是阴虚。临床研究证明:滋肾养肝之剂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减少自身免疫,消除自身抗体的产生;能提高E2、P水平,调整机体内分泌环境,从而增强抵御免疫反应的能力。
关键词:中西药;免疫性;不孕不育症;临床效果
不孕不育是指成人男女同居一处并有正常性生活1年以上且未采用任何避孕措施的情况下没有妊娠者被称患有不孕不育症,免疫性不孕不育症则是由于生殖系统抗原的自身免疫或同种免疫而引起的临床症状,占不孕不育发患者数的20%~40%,并呈逐年上升的迅猛趋势,严重影响着夫妻的生活质量[1]。
1不孕不育基本资料
1.1不孕不育诊断标准 通过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根据患者脉诊将患者分为肝肾阴虚型、肾阳虚兼脾虚血瘀型和湿热型。其诊断标准为:①肝肾阴虚型症为月经多提前,经量多少不定,烦热易怒,多失眠,腰膝痠软,脉细数;②肾阳虚兼脾虚血瘀型症为月经多推迟,经量少于正常甚至闭经,经血色淡,经行腹痛,胃纳差,腰膝痠软,大便稀溏,脉沉;③湿热型症为口中粘腻泛酸或口苦,经血色鲜红,带下量多质厚,色黄白,胃纳差,脉濡数[2]。
1.2中医治疗方法 对于中医的治疗通常是采用消抗孕育汤作为基础配方来进行治疗免疫性的不孕不育症。其主要的配方为黄柏20g、土茯苓20g、生地20g、丹参30g、赤芍15g、丹皮10g、泽兰15g、茺蔚子20g、黄芪20g、枸杞子15g、紫石英15g、甘草6g、熟附子6g、巴戟天15g、补骨脂10g、益智仁20g、菟丝子15g、肉苁蓉10g、鹿角胶15g、知母15g、山萸肉15g[2]。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①肝肾阴虚型患者在服用消抗孕育汤的基础上于经期第4~11d加服白芍15g、当归15g等以滋补肝肾,于经期第17~28d加服阿胶10g、党参20g 等以起到温肾补脾的作用;②肾阳虚兼脾虚血瘀型患者须在经期结束后服用消抗孕育汤,并于经期第17~28d加服白芍、白术、元胡各15g、党参、茯苓、山楂各20g、川断10g等以起到补肾健脾的功效;③湿热型患者在服用消抗孕育汤的基础上加服薏苡仁、白术各15g、败酱草30g、砂仁、川断各10g、茵陈20g等以期补肾健脾之效。对不孕不育患者进行治疗每4个月为1个疗程,分为2个周期,每个周期2个月,患者均服食消抗孕育汤2个疗程。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进行性生活时应注意避免精浆中的抗原暴露于女性生殖道内,所以应使用避孕[3]。
1.3西医治疗方法 针对免疫性的不孕不育症患者,采用西医进行治疗其使用的药物主要是强的松片5mg/d,2次/d;维生素C片100mg/d,3次/d;维生素E片100mg/d,2次/d,患者对西药要按时服用。
1.4中西药联合治疗 中西药联合治疗则是指在采用强的松片、维生素C、维生素E等进行西药治疗的时候,同时还要给予患者进行消抗孕育汤进行中医的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患者的性生活,应当及时的提醒患者注意精浆抗原暴露于女性生殖道内,采用中医治疗的时候根据其辩证的法则对患者进行施治,同时在治疗的过程中要严格的控制时间,根据不同的症状来进行药物的加服[4]。
2结果
2.1疗效标准 经过2个疗程的严格药物治疗后,患者血清或精浆中原有的抗抗体和/或抗子宫内膜抗体均转为阴性,而抗体转阴后夫妻进行性生活3~6个月内女方确认未怀孕为显效;抗体转为阴性,且3~6个月内女方确认怀孕为治愈;抗体呈阳性且3~6个月内确认未怀孕为治疗无效。
2.2中西药治疗结果 采用的中西医进行联合治疗其治愈的比例明显要比单独采用中医或者是西医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要高.
2.3中西药治疗效果分析 在不明原因不孕症中,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属于妇科类的经行不调、不孕症种别,发病机为是机体正气不足,体内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肝肾阳虚,子宫虚冷血瘀,湿热毒邪乘虚侵入胞宫,致使气血失和、胞脉受阻而不能摄精成孕,更不能养胎、系胎、载胎。因此针对此病中医治疗原则应为清热解毒、补肾扶正、活血通络、散寒逐瘀。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和辨证施治的理论,消抗孕育汤具有扶正祛邪、补肾活血、标本兼治的功效,并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恢复机体的正常生殖功能,增加女性的受孕机率并预防发生流产,临床上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抗生素强的松和相应的维生素,可避免因炎症损伤而致使抗原不断进入体内产生抗体,治疗期间嘱患者进行性生活时使用隔绝进入女性生殖道,避免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从而提高治疗效果[5]。
3结论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于当前的不孕不育症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治疗手段被运用到实际的治疗过程中,由于人体所构成的免疫系统对于异物的进入会有免疫性,当或者是进入女性的阴道时,会被阴道的粘膜吸收,并且会吸收中的精浆抗原,根据识别情况来对其进行免疫应答。在进行不孕不育症的治疗中,特别是免疫性不孕不育症,采用中西药进行联合治疗所获得的临床效果显著,此种方法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倩.消抗汤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的临床研究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2,09:69-70.
[2]张俊丽.中西药联合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44例[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11:65-66.
[3]贾文惠.中医药联合西药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症临床疗效[J].中医临床研究,2012,09:70-71.
抗抗体所致免疫性不孕是不孕不育科常见病之一。近年来,笔者应用自制的抗免促孕胶囊治疗11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共观察207例,均为本院不孕不育科2002年1月-2005年1月门诊患者,年龄22~34岁,平均26.7岁;不孕年限2~7年,平均4.2年。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治疗组116例,对照组91例。治疗前2组患者年龄、病程、症状、中医证候等经统计学处理,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中西医结合不孕不育诊疗学》[1]、《不孕症的诊断与中医治疗》[2]、《不孕与不育》[3]有关标准拟定:不孕期超过2年,除外致不孕的其他原因以及男方因素,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示女方血清抗抗体(asab)阳性。
1.3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妇科学》[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拟定:婚后不孕,asab阳性,带下量多色黄质粘,小腹隐痛,经期加重,经色鲜红,血块较多,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舌红,苔黄腻或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滑数或细弱。中医辨证属热毒蕴结、气虚血瘀。
1.4 纳入病例标准
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经本院不孕不育科确诊为免疫性不孕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
1.5 排除病例标准
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定疗效或数据不全者。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抗免促孕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温水送服。抗免促孕胶囊处方:忍冬藤45 g,黄芪24 g,羊藿15 g,甘草9 g。制备方法:将上述4味药按照适宜制备工艺,提取有效成分,浓缩至颗粒,装0号胶囊,每粒胶囊0.5 g,相当于原药材4.65 g。由本院制剂室提供(济卫科外发[2005]36号)。
对照组:予泼尼松10 mg、维生素e 100 mg,每日1次口服。
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治疗期间2组均用隔离避孕,每个疗程结束后复查asab,待转阴后,嘱其排卵期。
3 疗效标准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6]及《实用中西医结合不孕不育诊疗学》[1]拟定。治愈:asab转阴,1年内妊娠者;好转:asab转阴,临床症状改善但未受孕者;无效:治疗后未见效果者。
4 结果
4.1 2组总体疗效比较
治疗组受孕59例,受孕率为50.86%,对照组受孕20例,受孕率为21.98%,2组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χ2=18.03, p<0.0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2%,优于治疗组(χ2=4.15, p<0.05)。详见表1。表1 2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略)
4.2 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见表2)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略)
4.3 中医证候改善情况
治疗后2组证候改善情况经统计学处理,除带下异常2组改善相近外(p>0.05),其余各项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详见表3。表3 中医证候改善情况2组比较(略)
4.4 2组抗体转阴率比较
结果显示,治疗组asab转阴86例,转阴率为74.13%;对照组asab转阴78例,转阴率为85.72%。2组比较,χ2=4.15, p<0.05。其中第1个疗程抗体转阴率对照组优于治疗组(p<0.01),后两个疗程抗体转阴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表4 2组患者不同疗程抗体转阴比较(略)
5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在女性感染、生殖道损伤等情况下,作为一种抗原,可与女性免疫系统接触引起免疫反应,产生asab。asab可促进巨噬细胞、白细胞杀伤和吞噬,抑制精卵结合,损害胚胎植入,导致不孕。现代医学对asab所导致的免疫性不孕的疗效目前尚不令人满意,建议的治疗方法包括:局部隔绝法、免疫抑制治疗、处理后iui、配子输卵管内移植及体外受精等。
中医学无“免疫性不孕”病名,据其症状和体征,可参照“不孕”、“无子”等辨证或病证结合论治。本组所观察的免疫性不孕,主要是热毒蕴结、气虚血瘀所致。根据临床,我们认为本病以本虚标实、正(气)虚邪恋者多见。本虚是发病基础,常因饮食、劳倦,过服寒凉药物,热毒耗气以致气虚,气虚不摄,精亦不足,气精不足,胞脉失去濡养,胞宫不能摄精成孕。《内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气虚既易致外邪侵袭,又可因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而成瘀。标实是发病诱因,多由女性在经行、产后不慎或不洁感染邪毒而成。热毒蕴结,流注于下,损伤冲任二脉,则胞宫难以受孕。热毒为患,故带下量多色黄质粘。热毒灼血成瘀,加之气虚血瘀,则小腹隐痛,经期加重,经色鲜红,血块较多。气虚不能濡养,则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舌红,苔黄腻或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滑数或细弱乃热毒蕴结、气虚血瘀之象。治当清热解毒、益气活血。遵从《内经》“热者寒之”、“虚则补之”、“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之理,我们选用忍冬藤、黄芪等组方制成胶囊。方中忍冬藤清热而不伤阴,苦寒而不损气,《本草拾遗》载其“主治热毒”。《医学真传》云:“银花之藤,乃宣通经脉之药也,通经脉而调气血。”在方中清热解毒,毒解则瘀散,故重用为君。黄芪为补药之长,《本经》云其“补虚”,《别录》言其“治妇人子脏风邪气,逐五脏间恶血”,《日华子本草》谓其治“热毒”,在方中既健脾益气,又助忍冬藤活血解毒;甘草生用清热解毒、补中益气,与黄芪合用以健运脾气,以上二药共用为臣。前贤云:益气需先助阳,补肾精以化生肾气。针对热毒蕴结、气虚血瘀之病机,方中又用羊藿“补命门肝肾,能壮阳益精”(《医林篡要·药性》)以补亏损之肾气,又可“温通气血,消化凝结”(《本草正义》),以增强全方的活血祛瘀作用,用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兼作使药。四药合用则热毒得清,气虚得补,瘀血得散。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忍冬藤、甘草均有不同程度促进产生干扰素(ifn)作用[7],ifn可在nkc- ifn-il调节网中增强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同时甘草有类激素样作用,既可抑制变态反应,又可消除或减轻免疫反应所引起的病理损伤。黄芪可调整机体免疫功能,增强网状细胞吞噬功能。羊藿能调整肾上腺皮质激素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胸腺轴的抑制,使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与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明显增强,b淋巴细胞增多[8]。另据报道,羊藿水煎剂能明显降低健康人的全血粘度,加快血液循环,表明羊藿具有良好的活血作用[9]。以上研究都为本方治疗女性免疫性不孕提供了科学依据。
本观察结果显示,抗免促孕胶囊治疗女性asab所致免疫性不孕,虽然asab转阴率较对照组低,但受孕率高于对照组,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程 泾.实用中西医结合不孕不育诊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9.659.
[2] 金维新.不孕症的诊断与中医治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84.
[3] 罗丽兰.不孕不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66-368.
[4] 罗元恺.中医妇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58.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2.
[6] 中国人民总后勤部卫生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973.
[7] 姜国枢,林嘉友.甘草酸铵对小鼠nk细胞活性的调节作用[j].新疆医学院学报,1989,12(3):145.
引起女性不孕的原因很多,免疫性不孕就是最常见的一种。免疫性不孕是因为女性体内产生了一种能抵抗与卵子结合的免疫性物质――抗抗体,这种抗体能粘附在女性的子宫颈或子宫体的内膜组织中,影响与卵子结合,使之不能形成受精卵,从而导致女性不孕症。
抗抗体,最容易产生在有婚外恋及性关系混乱的育龄期妇女。古代的性生活频繁,但大多数不受孕就是例证。男性的及其中所含的是一种抗原性的物质,这种抗原不容易被生殖道黏膜完整,健康没有病损的女性吸收。对在有婚外恋、性生活混乱有多个的女性,特别是妓因次数过多,生殖道粘膜容易受损伤或继发感染发炎,致使生殖道粘膜表面的天然保护屏障作用减弱或缺失,就容易使中的抗原吸收,引起体内抗原抗体反应,从而产生抗抗体。另外,性关系混乱的女性因为经常接受多个男性混杂的,又容易发生过敏反应,由此产生一定数量的抗精于抗体。此外,女性性生活过度时,还可引起神经体液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作用失调,由此对免疫功能也可产生很大影响。
免疫性不孕也可发生在性生活正常的女性中,这些女性大多与过敏体质有关。据统计,女性不孕者中大约有三分之二的人血清中就有抗抗体存在,这种抗体的产生常常是因为女性对其丈夫的发生过敏反应而引起的。新婚女子第一次对丈夫的发生过敏反应后,当再次接触其时,的功能则可能被体内产生的抗体抑制或灭活,或者虽然已受精,但受精卵着床却受影响,也很难受孕。正常性生活应该是在环境安静、隐蔽、气氛幽雅而祥和的情况下进行。然而一些热恋中的青年,特别是以身相许,急于尝情之果的女性往往因未婚先孕而导致继发性免疫性不孕。因婚前的性生活大多是在双方心情恐惧、精神高度紧张,又害怕受孕,环境不隐蔽的情况进行,此时男女双方均在大脑皮层高度紧张的情况下产生免疫抗体,特别是女性在未婚先孕后,就有可能因为抗抗体的产生出现长时期的继发性不孕。免疫性不孕。
目前大多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药物治疗,此类药物能降低参与免疫反应的补体水平,有抗过敏及免疫抑制作用,从而抑制抗原抗体的发生,减少或清除抗抗体,为了使过敏体质的女性不直接接触,性生活时男方可采用戴的方法,待一年以后使女性体内的抗抗体减少或消除后,再让直接进入阴道,此时进入子宫腔的通道上已大多无抗抗体的干扰和阻拦,便可顺利地与卵子结合而受孕。女性作到洁身自爱,不搞婚外恋,杜绝性关系混乱是预防免疫性不孕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