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有关七夕的句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刚刚过去的七夕和即将到来的情人节,都是爱情的节日。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源自西方的情人节,越来越得到时尚年轻人的追捧,而传统的农历七月初七的“中国情人节”,却逐渐被人们淡忘了。
其实,七夕这个“爱节”,对于中国人是非常重要的。七夕以人、牛、鸟,天、水、桥,以及乞巧瓜果,编织了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形成了深入老百姓心底的民俗仪式。“食以载道,敦化人伦”成了中国人传承真爱和孝道传统道德的载体,对于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七”在中国老百姓的心目中是个怪数,因为它能引发人们心中的喜乐哀怒愁。喜的是七夕牛郎织女是夜在天河相会,民间为此有妇女穿针乞巧、祈祷祝愿活动;乐的是孩子的“七窍玲珑”,聪明灵巧,能有曹植七步成诗之才;哀的是七月十五“鬼节”要超度亡灵;怒的是遭人骂“七魄悠悠”大不吉利,至少缺心眼;愁的是“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有没有着落。但是,正月初七是人日,人的生命得到最大的关注,因此,传说中的神仙往往在七月七日降临,凡人也常在此日成仙,所以,七月七日是古人充满生命关怀的时日。
在饮食观念上,我国也是以“七”为吉的。南朝·梁·宋懔的《荆楚岁时记》说“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斯时,人们用七种菜果混合米粉煮羹,全家聚食,俗信食此羹可拂邪气,能治百病。
我国汉族民间习俗,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为“七夕巧节”。传说天上有织女和牛郎双星被天河隔开,二星只能隔河相望,不得相会。后来王母见怜,允许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日晚上相会于河畔。是夕,喜鹊为之搭桥于河上。牛郎、织女相聚后,天明离去,重会再待来年。
在明代宫中,七夕皆穿鹊桥补子的绣袍。在民间,妇女则对月和牛女两星穿针,穿过者为已向织女乞求到智巧,俗信会使人心灵手巧。其针质地有金、银、 鍮石等多种,状如篦子、针鼻细,有两孔、五孔、七孔、九孔等,专作为七夕乞巧之用。《荆楚岁时记》云:“是夕,妇人妇女结彩线,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 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乞巧。”崔颢《七夕》诗曰:“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七月七日牛郎织女的天河相聚,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人的爱情传说,七夕的乞巧亦反映了普通民众对爱情最为朴实的祈愿。在古代的封闭社会中,无论是近在咫尺,还是远在天涯,那些深爱着的情侣们都在翘首等待着在这一天双双坠入爱河,永世不忘,再无别期。无论是帝王妃子、文人墨客、征人思妇或耕夫村姑,都为牛郎织女的情事所感化。这是中国人的生活中闪耀着爱之星光的夜晚,也是中国文化中充满爱之情意、最动人的篇章。
中国的民俗节日大多与农事有关,当然,也和天象、人事及其所反映的观念和情感有着密切关系。唯独七夕节日,它的传承与变迁总是关乎着情爱。
溯源七夕,主要见于文献与口传。最早记载牵牛织女俗传的是周至春秋中叶的文献《诗·小雅·大东》:“唯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然而,七夕风俗成俗的成熟阶段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南朝的《荆楚岁时记》云:“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魏曹植的《九咏注》说得明白:“牵牛为夫,织女为妇,虽为匹偶,岁一会也。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之旁,七月七日,得一会同也。”东汉有无名诗人咏叹牛女相思曰:“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西汉刘安在《淮南子》中所记的鹊桥传说和《文选·卷一》班固的《西都赋》中“集乎豫章之宇,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记的牛女像,都应当是当时俗传的产物。
时俗是一种仪式,仪式中总要有美食的深化支持以为内容。七夕祈愿于美食的记载见于《太平御览卷·三一》引晋周处《风土记》云:“七月初七,其夜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以祈河鼓(注:指牵牛)、织女”;“而愿乞富、乞寿,无子乞子”。《四民月令》所记的七月七日以曝晒经书(曝衣)、星神相会、守夜祈愿为主要内容,其守夜之俗,还点出了“七夕”之称的本义。
唐宋间较重乞巧节,有较为盛大的庆节活动。如《开元天宝遗事》说:“(玄宗)帝与贵妃每至七月七日夜在华清宫游宴,时宫女辈陈瓜果酒馔,列于庭中,求恩于牵牛织女星也。……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 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严格说来,七夕实际是古代的女人节。女人乞巧求福,求爱情美满,嫁个如意郎君,均盼在此时。七夕祭星与享用的节物,大略有汤饼、同心鲙、斫饼、煎饼、油 (饣追) 、巧水、巧饼、巧果等。
汤饼,见《风土记》:“魏人或问董勋云:七月七日为良日,饮食不同于古,何以?勋云: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故以糜为珍。今北人唯设汤饼,无复有糜矣。”可知在汤饼之前,古人七夕是用糜粥。
斫饼,见《唐六典》:七月七日进斫饼。斫饼即切饼,熟饼切后再吃。
煎饼,见《岁时杂记》:“七夕,京师人家亦有造煎饼供牛女及食之者。”
油(饣追),清代江西建昌地区,七夕女子作乞巧会,罗拜月下,用米粉煎油饣追)食之。
巧水,清代江西广昌地区,七月七日妇女作乞巧会,罗拜月下,以各种果实置糖水蜜水中,露一宿后,天明饮之,谓之“巧水”。
果茶,清代福建罗源地区,七夕家家户户以桃仁杂果占茶,互相递饮。
巧饼,清代福建邵武地区,七月七日做面饼,谓之“巧饼”。
熟豆,清代福建漳州地区,七夕女儿乞巧,持熟豆相馈,谓之“结缘”,与佛节的结缘豆相同。
巧果,清代江苏武进地区,士大夫家馈赠,七月七日必以巧果相饷。
为了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让学生的阅读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量”的要求,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校选取了“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旨在搭建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桥梁,把课内阅读作为点,把课外阅读当作面,寻找结合点,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方法,使阅读走向真正的大阅读教学,促进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提高。作为实践者之一,我以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走进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 为例,在完成了这个单元的教学后,我对如何以课内课文为依托,架设课外阅读的桥梁,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有了自己的一些感悟和体会。
一、 架设桥梁,找准阅读衔接点
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也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但是课外阅读应建立在课内学习的基础之上,教师的参与不仅体现在对课内阅读的方法指导上,更应该体现在对课外读物的把握与引领中。
我校各个年级均立足于学段特点,选取各具特色的阅读衔接点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我所执教的三年级,选取了下册第八单元“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为实验蓝本,本单元有《古诗两首》《女娲补天》《西门豹》《夸父追日》四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中的成语故事《画龙点睛》等内容。每篇课文或体现了神话故事想象的神奇,或体现了民间传说中人物品质的美好。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到两种类型文章的特点,结合课文我们推荐给学生诸多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如学习了《乞巧》和《嫦娥》这两首古诗后,我们推荐了与之相关的神话故事《牛郎织女》《嫦娥奔月》;学习了《女娲补天》后,我们带领孩子阅读了《女娲造人》;学习了民间传说《西门豹》后,我们推荐了《西门豹罢官》;学习了“语文园地”中若干与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有关的歇后语后,我们又推荐了《八仙过海》《包公断案》等故事、传说,还推荐了《西游记》《三国演义》等长篇故事的片段。此外,《后羿射日》《神农尝百草》《鲤鱼跳龙门》等都是教师在学完本单元课文后的推荐篇目,学生畅游在课外阅读的海洋中,从而进一步体会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的特点。
二、 立足课堂,激发阅读兴趣
在课题的前期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并不爱看书,他们是因为老师和父母的规定而不得不读。只要不在老师和父母的视线范围,他们宁可发呆也不愿拿起书本,即使捧起书本,也不是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这种阅读兴趣的丧失,造成了阅读量少,语言的吸收和积累不够,阅读质量不高的局面。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兴趣的丧失,是学生阅读的最大敌人。如果我们的老师费尽心机,寻找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兴致勃勃地推荐给孩子,却发现孩子们压根不愿意去阅读,那将是一件多么扫兴的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如何调动学生的前期阅读兴趣,是我们老师需要直面的问题。老师要想解决这一问题,第一阵地应是课堂。
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单元专题为“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我在执教这一单元的课文时,感慨于人教版教材编写者的匠心独运。《古诗两首》是本单元的第一组课文,编排了《乞巧》和《嫦娥》这两首古诗。诗中写道:“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人们为什么要在七夕这天抬头仰望星空去“看碧霄”?牵牛织女是谁?他们为什么要“渡河桥”?嫦娥为什么会偷灵药?灵药有怎样的作用?偷了灵药为什么会后悔?课堂上,孩子们预习完古诗后的一个个问题,就是促使他们进行课外阅读的最佳时机。我在还没有执教这两首古诗的时候就下发了阅读材料《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嫦娥奔月》,让学生带着自己初读古诗的感受和疑惑去课外阅读这两篇神话故事,学生个个跃跃欲试,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对古诗相关的神话故事有了了解的基础上,再让他们在课上说说这两个故事,带着阅读感受进行古诗学习,不仅学生的疑问豁然开朗,也进一步体会到诗人的情感,诗意的表达,课内阅读收效显著。
当然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与课前留疑、课前激发有所联系,更和课后交流、展示评价息息相关。教师要保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乐读、爱读,让课内外阅读互为补充,阅读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何愁语文能力得不到提高?
三、 归纳总结,运用阅读方法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在课内,阅读的是国文教本。那用意是让学生在阅读教本的当儿,培养阅读能力。凭了这一份能力,应该再阅读其他的书,以及报纸杂志等。这才可以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并且,要阅读什么就能阅读什么,才是真正的受用。”这便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我们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确,我们教会学生读通、读懂文本不是目的,学生是否能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来进行自主阅读,提高语文能力,服务于未来的生活、学习,方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因此,我们在课内进行阅读教学时就得注意阅读方法的指导和渗透,以服务于学生的课外阅读。
仍以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单元专题“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为例,我在执教这一单元时,为达成目标中提出的“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感受故事的神奇”,“学习故事中人物优秀的品质”等目标。经过一个单元的教学,我结合每课教学的目标,引导学生归纳出阅读此类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的一般方法为 “划句子”“想画面”“写感受”。“划句子”即标注出能表现出故事的神奇的句子,如《女娲补天》中“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补好了。”《夸父追日》中“夸父伏下身子,去喝黄河、渭河里的水。咕嘟咕嘟,霎时间两条大河都给他喝干了,可是还没止住口渴。”然后结合这些神奇的描写,引导学生“想画面”,大胆想象当时的情景,在深入讨论中感受主人公不怕困难、为民造福的优秀品质,最后“写感受”,表达自己个性化的体验。
此外,对于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常见的疑难问题,如不认识的生字,不理解词语,我也指导学生运用“查字典”“跳过去”“猜一猜”等方法去解决,运用课内方法,疏通课外困难,指导学生自主阅读。
四、搭建平台,交流阅读成果
苏霍姆林斯基主张:“要让儿童始终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不要有任何一天使学生花费了力气而看不到成果。”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大量课外阅读之后,要给学生搭建展示阅读成果的平台,让学生体会阅读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 法语谚语 汉语谚语 跨文化交际 文化比较
一、谚语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谚语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现成的话,它有其自身的特点。从语言上来看,谚语是语义相对完整的固定句子,用语通俗,言简意赅,且修辞生动;从内容上看,谚语是劳动人民生活和社会经验的结晶,是人类智慧的精华与再现,包含着特定的文化色彩;从社会功用上来说,谚语能够启迪人生,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有传授经验、宣传鼓舞等社会功用;从来源上说,谚语主要来自劳动人民的实际生活经验,也有部分来自书面文献。
客观世界有普遍的共同规律,而人的思维又具有全人类性,所以,各民族文化观念有许多相同之处。然而,各民族在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因而会产生独特的民族文化。民族间在文化上的异同会反映在民族语言中,特别是反映在蕴涵文化意义的谚语之中。因此对谚语的文化含义进行研究,在谚语文化及跨文化交际上都有重要意义。
二、汉法谚语所体现的中法文化的相似性
在汉法两种语言中,有一些谚语的表达方式不同,但所表达的内涵是一致的,说明两国人民在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方面是相似的。例如:
(1)A chaque oiseau son nid est beau.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
(2)Mieux vaut son voisin que longue parenté.
远亲不如近邻。
(3)Les meilleures choses ont une fin.
天下无不散之宴席。
还有一些农谚和反映自然现象的谚语:
(4)Après la pluie,le beau temps.
雨过天晴。
(5)Année neigeuse,année fructueuse.
瑞雪兆丰年。
法国有冬天,有雪,而且同中国一样,多雪的那一年往往是一个丰收年。否则,法国就不会有此谚语了。这两条谚语反映了中法地域文化的某些相似之处。
另外,有一些谚语体现了中法两国人民在思维观念上的相似性。如:
(6)Qui sème le vent récolte la tempête.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7)Tel père,tel fils.
有其父必有其子。
(8)Il n’y a aucun génie qui n’ait été persécuté.
天才出于磨炼。
(9)De nouveau roi,nouvelle loi.
新王出新法。
有些谚语所表达的含义反映了两个民族相似的思维方式,从侧面也说明了中法文化的相似性。例如:
(10)C’est en forgeant qu’on devient forgeron.
熟能生巧。
(11)Point de roses sans épines.
有乐必有苦。
(12)Le temps,c’est de l’argent.
一寸光阴一寸金。
(13)Il n’y a que les montagnes qui ne se rencontrent pas.
人生何处不相逢。
三、汉法谚语所体现的中法文化的差异
中国和法国都是饮食大国,其饮食在世界上均享有很高的声誉。然而,两国在饮食方面的特色却不尽相同,从各自的谚语上可以体现出来。如:
(14)上车饺子下车面。
(15)软面烙饼,硬面做汤。
(16)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17)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从这些谚语可以看出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饺子、饼都是中国的特色,中国人过春节要吃饺子,立春是要吃春饼;姜、大蒜也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同时还能增强抵抗力,大多数中国家庭在做菜时免不了要放上点姜蒜。而在法国却不是这样。法国人做菜用姜不多,中国人说:“生姜还是老的辣”,而法国人则说:“C’est dans les vieux pots l’on fait les bonnes soupes.(老罐儿里出好汤)”法国人是比较爱喝汤的。另外,面包、奶酪、葡萄酒、咖啡构成了法国人最灿烂的饮食世界,由这些元素构成的谚语也是非常丰富的。在中国,我们的一日三餐与这些东西不像法国人那样密不可分,没有这样的文化气氛,也就不可能孕育出与之相关的谚语。如法语谚语有:
(18)Un repas sans fromage est comme une journée sans soleil.
没有奶酪的一顿饭就像没有太阳的一天。
(19)Quand le vin est tiré,il faut le boire.
酒已取出就得喝。
中国的谚语有些取材于历史故事,如:
(20)三个臭皮匠,抵上个诸葛亮。
(21)关公面前耍大刀。
(22)鲁班面前弄大斧。
(23)说曹操,曹操到。
以上谚语都包括人物词语,有的是历史人物,如“关公”、“诸葛亮”、“曹操”等,他们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有特殊地位,在口头上经常提起,或褒或贬,都表现出了汉民族的传统观念;有的则是群体的代表,如“鲁班”是能工巧匠的代表,“臭皮匠”是地位低微的劳动者代表。而法国的谚语更多地来源于童话故事,法国人说:“Quand on parle du loup,on en voit la queue.”其中文含义也就是“说曹操,曹操到”。虽然表达的意思差不多,用词来源却大不相同,可见中法两国的文化差异。
有时,同一种动物在中法两国中所体现的含义也各不相同。龙在中国被视为吉祥的动物,有不可思议的伟大力量,在汉语中是帝王的象征,炎黄子孙都骄傲地称自己为龙的传人。因此汉语中有:
(24)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25)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6)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
而法国人却认为龙是凶残肆虐、吐烟吐火的怪物,应予以消灭。
喜鹊在汉文化中是“喜庆”的象征,以鹊噪为喜兆。传说天上的织女七夕渡银河与牛郎相会,喜鹊来搭桥,叫做“鹊桥”。后人用“鹊桥相会”来比喻夫妻或情人久别后的团聚,把成人之美,为互相爱慕的双方作中介人,称为“搭鹊桥”。汉语谚语中还有:
(27)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28)喜鹊早,喜事来到。
然而,喜鹊在法语中却含贬义,在法国人的心目中,喜鹊有多嘴多舌、乱呱嗒的象征意义,这也许跟法国人爱闲聊的民族习俗有关。
四、中法文化对比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前文我们将汉法谚语在文化层面上进行了比较,从中可以看出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文化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各自的个性,又有普遍的共性。这种共性为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可行性依据和基础,而不同文化所具有的个性或特性则可能形成交流中的障碍。因此,这种文化上的比较对跨文化交际意义重大。
我们现在正处于全球化的历史时期,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变得异常频繁,文化的冲突从历史的幕后走向前台,成为全球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附属产品。对于这样一个历史时期,在学习掌握对方语言的同时,了解对方的文化,并在这种了解的基础上对两种不同的文化进行一定的比较就显得特别重要。因为只有通过语言文化的比较,才能找到造成交际阻隔甚至冲突的根源,才能了解跨文化交际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尽可能避免这种消极因素,提高语言交际的有效性、准确性和得体性。这也是本文进行汉法谚语文化比较的主要目的。
参考文献:
[1]薛永.从文化角度看英法熟语之异同[J].镇江高专学报,2001,(4).
[2]蒋晓萍.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与习俗禁忌[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1).
命题就是起名字。国有国名,人有人名,物有物名,宇宙万物都要有一个名称。孔子《论语》中说:“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宋《朱熹集注》引杨时说:“名不当其时,则言不顺。”唐颜真卿《请复七圣谥号状》中说:“名正理顺,垂之无穷。”先圣之说,极言正名之重要。
一般而言,名称作用有三。
一是概念性符号,起到标识作用。二是划分类别,便于分解其特质。三是透过名称揭示事物背后的意境。这种表义方法具有更广的文化涵义,是赏石命题重点探讨的课题。
二、观赏石命题的类型及其特点
(一)吉祥艺术与赏石命题
吉祥艺术是我国先民自生命意识开启以来,在祈愿生命繁衍、避邪、纳福等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图像象征艺术。被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赞誉为最具东方特色的“前艺术”。《易经・系辞下》说:“吉事有祥”,即吉利的事物必有祥兆。“吉祥”一词经过历代的演变,逐渐成为“福禄寿喜、诸事顺意”的吉语,成为中国民众生活理想的诉求。吉祥艺术也成为人们视觉形象审美情愫的展演。
原始时代的吉祥概念与生命意识密切相关。自然环境的恶劣、生命的脆弱,导致先民们对生存与繁衍的关注。吉祥的祈盼,主要寄托在对天地神灵的祭祀中。这一时期的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等众多文化遗址中。都已有了龙的雏形,最终形成中华民族的吉祥图腾。
先秦的吉祥艺术的核心逐渐从神转到人。《周易》将天、人、事物视为一个生生不息循环发展的过程。凶吉也在不断变化之中。取法天地、和合中庸便是吉祥之法。人们对现实幸福生活的追求,取代了对终极价值的追问,成为先秦吉祥艺术的特征。
秦汉的从容大气,使吉祥艺术发展到以喜庆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状态。汉瓦当上面雕刻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灵物,汉画像石上精致的云纹、凤凰等祥瑞神物,都充盈着先民对吉祥如意的憧憬。春节、元宵、清明、端午、重阳等传统节日基本定型。传统的禁忌日逐渐转变为神人共娱的吉日,吉祥艺术呈现出成熟自信的神态。
宋代城市的发展为吉祥艺术的民俗化创造了条件。明清商业和市井文化的兴盛使吉祥艺术更趋于平民化、世俗化。民众对众多事物赋予吉祥功利的意义,寄托了幸福平安的希冀,成就了吉祥艺术的繁荣昌盛。
中国历代吉祥艺术大多是以图像语汇和图像思维来表达吉祥文化的内涵。其中最常见的模式就是谐音与象征。谐音表义,由一个词语联想到另一个与它音同或音近的词语的语义,以后者的语义为吉祥的表达意。汉语的特殊词汇和丰富的同音词,为谐音表义提供了条件。如:羊、鱼、蝙蝠、喜鹊等物,它们以自身的形象构成独立成体的图像语言,经过图像思维的传输,形成如:吉事有祥、年年有余、福在眼前、喜事临门等图像,成为约定俗成的民俗吉祥语。这种谐音与象征的方式,是国民尚语言穿透而重背后意境的思维表现,也是汉文化崇尚含蓄而不直露、规避粗俗而成典雅的精神体现。
在古老的赏石文化中。有大量吉祥题材的图形。这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吉祥文化融合在一起,有着撼人心灵的力量。让人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的魅力,享受吉祥艺术带来的喜悦,感悟东方文化的神韵。
举例:喜事临门(喜鹊)
释题:喜鹊是传统的吉祥鸟。《易・统卦》称:“鹊者阳鸟,先物而动,先事而应。”鹊不喜阴湿,天晴则鸣叫,所以被称为阳鸟,也叫乾鹊。天晴人们愿意走动,古时交通不便,有客人来访也是一大喜事。与喜鹊鸣叫联系在一起,喜鹊就有了报喜鸟的美称。西汉《西京杂记》引陆贾的话:“乾鹊噪而行人至,蜘蛛集而百事喜。”五代王仁裕《天宝遗事・灵鹊报喜》说:“时人之家,闻鹊声,皆曰喜兆,故谓灵鹊报喜”《风俗通》说:“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鹊桥成了牛郎织女喜相逢的媒介。
以喜鹊和其他图形搭配形成的图案。产生的吉祥话很多一如“喜在眼前”(喜鹊古钱),“喜上眉梢”(喜鹊梅枝),“双喜临门”(两只喜鹊),“欢天喜地”(獾鹊共处)等,都是赏石命题活动中喜闻乐见的题材。
宽泛的吉祥命题
吉祥艺术的赏石命题,还有许多题材,如:吉事有祥(羊)、年年有余(鱼)、财神送报(金蟾)、恩爱和美(鸳鸯),大人虎变(虎)、福禄(葫芦)、平安(苹果,花瓶)、步步高(靴子)、官财(棺材)、福在眼前(蝙蝠)等。
将赏石图形与表意联在一起的吉语有:寿龟、如意、喜蛛、祥龙、丹凤朝阳,麒麟呈瑞等。
还有把多种物品组合在一起形成吉祥话,如枣子,花生,桂圆,莲子组合。寓意“早生贵子”等。这些吉祥话都是石友们喜闻乐见的赏石命题,被广泛使用。
(二)观赏石的意境与命题
在中国古典美学文献中,早就有“境”的出现。如六朝蔡邕的《九势》有“即造妙境”之说,嵇康《声无哀乐论》有“应美之境”之词。“境”的大量使用并与“意”联系起来,是唐人的功劳皎然《诗式》有:“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王昌龄《诗格》说:“诗有三境,一日物境……二日情境……三日意境。”“境”有象,景的意思,在表达形象层面上已进入艺术之境,但还偏重在客体方面
而“意”包括心、情的内涵,组成“意境”一词,超越物的现实而完全进入艺术境界。所以意境是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高级艺术形态。
展现赏石文化的内涵,揭示赏石意境。题写新颖生动的命题是赏石的重要内容。避免过于直白,留给观者更多的想象空间是赏石艺术的重要体现。中国绘画艺术和赏石艺术同属于视觉艺术。所谓的“密不透风、疏可走马”就是绘画留白的极致,南宋以来尤为突出。为藏家题诗钤印留出空间。造成视觉的延伸和冲击,继而形成更加深刻的解读和意境的探索,达到心灵的震撼和唯美的享受。
举例:翠微松风万壑来。
图片:满目青翠,沟壑纵横,风起青萍之末,松涛不绝于耳。
释题:唐李白赞山色:“苍苍横翠微”,“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宋人王禹称诗:“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南宋范成大有“断取松风万壑来”句。
景观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明文震亨在《长物志》中说“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将自然浓缩于赏石中,是一种感情的寄托和意韵的追求。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将景观分近景、中景、远景。远景有平远、高远,深远之分,更能体现山川悠远的意境。
(三)观赏石的神韵与命题
神韵多指以形传神、飘逸灵动、韵味深远、天然化成的境界。唐张彦远《历代名画》中说:“至于鬼神人物,有生动之可状,须神韵而后全。”况周颐《惠风词话》说:“凝重里有神韵,去成就不远矣。所谓神韵。即事外远致也。”神韵与意境都重视超然物外的感悟,而神韵更偏重由形而生的风彩与气
度。晋顾恺之绘画的“飘逸高古”,唐昊道子绘画的“吴带当风”,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的“轻灵风动”等神采,都是神韵的体现
举例:神采。
图片:蛇昂首而立,
释题:A:蛇(常态)。B:昂首(形态)。C:警觉(状态)。D:神采(神态)。表现内涵的神韵:精神抖擞,中气饱满,神传意致。是递进思维的体现。顾恺之称画眼为点睛之笔,画人不点睛,点睛即活,画龙亦不点睛,点睛腾空而去,为传神之笔。对神韵的感悟也是超然的飞跃。
(四)意简言赅的命题
观赏石的题名中,有大量意简言赅的命题。
人物类中有:观音、达摩、佛祖、秦皇、关公,钟馗等。
动物类中有:神龙、雄狮、神鹰、唐老鸭、米老鼠、美猴王等。
物品类有:聚宝盆、如意、古砚、圣火、老树、陶罐等;
意象类有:秋韵,听涛、精灵、奇趣、岁月、云海等。
这些名字更加简单方便。寓意明确易懂,成为赏石命题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三、观赏石命题的基础
优质奇石的内涵美是客观存在。作为发现美的主体,发掘并深谙其韵,却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这就要求赏石者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一)社会经验和审美敏感
社会经验包括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俗民风等各种社会现象的了解。经验越广阔。视野越扩大,联想就会越丰富,赏石命题也就更贴切。例如:王之涣《凉州词》中的“春风不度玉门关”,王维《渭城曲》中的“西出阳关无故人”,王昌龄《出塞》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等佳句,都是诗人丰富阅历的结晶。当我们亲临其境,感同身受时,就能运用自如。
人类感官中的味觉、嗅觉,触觉实用感很强,有明显的功利性。艺术最终脱离工艺而形成新的形态时,只有听觉和视觉发展成为艺术,成为主要的审美感官,而诗歌、音乐、绘画、书法、建筑等成为主要表现形式。审美需要敏感,聆听音乐要有乐感,欣赏美石要对形象美有相应的感觉。不同的人审美感官的敏感程度也不同。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先天的差异,二是后天的训练。后天的感官运用是最重要的因素,可以使审美感日趋完美。
(二)文化知识与修养
诗歌与绘画是赏石审美最重要的相关艺术内容,在对诗词歌赋和绘画书法等艺术了解的同时,也要对历史、文学、哲学、地质、掌故等各方面广泛涉猎。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文化背景着重学习。如果能粗通目录学,对祖国文化能有效地检索和系统地浏览,赏石命题就能够更加得心应手。
(三)审美心境与想象
不同的个体,对相同的事物会有不同的心境。一个承受重大压力、忧心忡忡的人,一个对他人没有爱、对生活没有信心的人,一个惟利是图的人。他的心境情绪是扭曲的,很难形成审美的心境。这与一个达观而充满爱心的人的心境大相径庭,对审美与赏石命题自然有不同官感。同时,同一个人在不同心境状态中,对同一事物也会有不同官感。《吕氏春秋》中说:“耳之声。心不乐,五音在前弗听。目之色。心不乐,五色在前弗视。”可见心境之于审美的重要。
审美是将有关表象加以关联的意识活动,审美命题还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这在审美中占有重要位置。法国作家波特莱尔说:“没有想象力,一切官能无论多么健康敏锐,都等于没有。”这就要求赏石审美者有开阔的视野,活跃的思维和积极的态度。李白《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都是想象丰富的神来之笔。心绪飞扬,才能联想畅达,这也是赏石命题的重要元素。
(四)科学与贴切
命题不仅讲究文化修养、审美想象,也强调科学态度。了解观赏石的产地、成因和地质成分等科学内涵,掌握观赏石分类对命题的确定至关重要;同时对观赏石的观察要细致、准确。深入探索赏石意蕴,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命名不要张冠李戴、牵强附会,使用典故要有出处,避免主观臆造,做到贴切、生动,突出知识性和趣味性;观赏石命题的句子不宜太长,词语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为佳。
四、观赏石命题的鉴评
观赏石命题的鉴评,是对鉴评人员水平的考量。既要求命题的贴切,也要求意境深远和用词典雅,所以要注意掌握以下几点原则:
(一)主题贴切:抓住观赏石的大形与主画面的重要特征,以令人信服的命题,展示赏石全貌。不能以偏概全或牵强附会。
(二)寓意深刻:挖掘赏石的内涵,揭示赏石的境界,感知中华文化的隽永。摒除表象与浅薄,以免让人感觉索然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