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桑怿传

桑怿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桑怿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桑怿传范文第1篇

桑怿传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桑菀胶囊;中医疗法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2006-2008年,笔者采用桑菀胶囊治疗CVA患者90例,并设对照组进行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学分会哮喘学组制定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1]:①慢性咳嗽常伴有明显的夜间刺激性咳嗽;②支气管激发试验最大呼气流量(PEF)昼夜变异率>20%;③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④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1.2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风哮的诊断标准,证见反复发作,部分伴发喉中有声,咳嗽,咽痒,咽干,鼻燥,胸闷不适,遇风、冷热刺激加重,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涩。

1.3 排除标准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如鼻滴流综合征、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和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等。

1.4 一般资料

180例CVA患者均为本院呼吸科门诊和住院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0例,男性50例,女性40例;年龄16~65岁,平均43岁;病程最短1.6个月,最长4年,平均1.9年;对照组90例,男性49例,女性41例;年龄14~66岁,平均44.1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3年,平均1.8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5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桑菀胶囊(由桑叶、紫菀、杏仁、沙参、淡豆豉、桔梗、蝉蜕、麻黄、五味子等组成,本院药剂科提供),每次3粒,每日3次,连续3~4周。对照组口服氨茶碱,每次0.2 g,每日2~3次,疗程10 d。缓解期不再用药。

1.6 观察指标

①一般情况及症状、体征评分。计分标准:咳嗽呈间断发作,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为轻度,计1分;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为中度,计2分;咳嗽频繁,影响工作和睡眠为重度,计3分。②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直接计数测定。③应用德国耶格肺功能仪测定肺功能,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PEF。

1.7 疗效标准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临床控制:咳嗽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咳嗽明显改

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咳嗽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咳嗽症状无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

2 结果

(见表1、表2)表1 2组CVA患者总体疗效比较(略)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表2 2组CVA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EOS及肺功能变化情况(略)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 讨论

CV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主要表现为刺激性干咳,通常咳嗽比较剧烈,夜间咳嗽为其重要特征,无明显喘息、气短等症状或体征,但有气道高反应性,感冒、冷空气、灰尘、油烟等容易诱发或加重咳嗽。患者多有家族史或个人过敏史,常规抗感冒、抗感染治疗无效。由于没有典型的哮喘特征,很容易被误诊、误治。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可以有效缓解咳嗽症状,此点可作为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依据。

本病属于中医“咳嗽”范畴,其病机为风邪犯肺,肺失肃降,气道挛急,发为咳嗽。风为阳邪,久必化燥,而肺叶娇嫩,易受外邪侵袭。西北地处高原地区,气候寒冷,少雨干燥;寒冷而使人喜嗜辛辣厚味以增加热量;北方人性格豪爽,善怒易动气耗气。多种因素导致肺气受损而发为燥咳,气道痉挛,故治以疏风润燥止咳。桑菀胶囊方中桑叶疏风润肺;紫菀润肺降逆;桔梗宣肺祛痰;杏仁调畅气机;蝉蜕祛风解痉;炙麻黄降气平喘解痉;五味子上敛肺气、下滋肾阴。全方升降同施,祛收并兼,温润共用,共奏润肺止咳祛风之效。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CVA的发生机制与典型哮喘相似,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在哮喘诸多的炎性细胞中,EOS是主要的炎症细胞之一,活化后可合成和释放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等介质,以及具有神经和细胞毒性的蛋白微粒,这些微粒可直接损伤气道内皮,导致支气管收缩和气道高反应性,它随着有效的抗炎治疗而下降。本观察结果表明,经桑菀胶囊治疗后患者咳嗽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外周血EOS计数明显下降,PEF昼夜变异率明显好转。

提示该药能够有效减缓EOS活化,从而减轻气道炎症改变,降低气道的高反应性,改善肺功能,延缓CVA向典型哮喘进展。

参考文献

桑怿传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音乐 教育 大学生 道德品质

【中图分类号】 G40-01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7(b)-0011-02

近年来,高校校园暴露出的一些关于大学生道德品质滑坡的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各高校也高度重视此问题,为此而努力寻求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作为一名普通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如何将思想道德建设与学科建设良好的结合,将音乐教育融入到大学生道德品质教育中去,是笔者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纵观古今中外,音乐始终作为一种文化娱乐方式融入人们的生活,同时也通过多种渠道影响着人们的道德品质。笔者认为在将音乐教育作为高校道德品质教育的学科建设中,应努力探索音乐的教育作用,使之与高校的道德品质建设相一致,进而影响大学生的性格、气质等特征,促进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

1 音乐教育的作用

音乐自诞生起,就发挥着感情的自然流露和抒发的作用,音乐不是以说教的方式来传播,而是通过熏陶和感染的途径,潜移默化的影响人的心灵。对于音乐的美育作用,《礼记》中这样记载:“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怿,恭敬而温文。立大傅少傅以养之,欲其知父子君臣之道也。大傅审父子君臣之道以示之,少傅奉世子,以观大傅之德行而审喻之。大傅在前,少傅在后,入则有保,出则有师,是以教喻而德成也。”此外,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国家篇》中也曾说过:“节奏与乐调以最强烈的力量浸入人心灵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以美来浸润心灵。受到良好音乐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捷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中反映的自然界事物中的丑陋,但看到美的东西,他就会赞赏他们,并很快乐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而使自己的性格也变得高尚优美。”因此,音乐教育能够通过人内心的感化作用来教育和引导人。可见,在对大学生的教育中,音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 音乐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

音乐作为人类进步的精神阶梯,对人的精神起到塑造的作用。音乐在审美、认知的过程中,必然要与道德价值紧密相连。这些古代先贤曾有不同角度的论述。孔子云:“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乐记》中对音乐与道德的关系则有更为具体的论述:“德音之为乐”,“乐者,德之华也。”法国著名作曲家圣桑说:“音乐的主要作用以及它的优势恰恰就在于洞察心灵,沿着勉强可寻的途径向心灵挺进。”

这些音乐思想强调了音乐对人类道德的影响,将音乐的审美体验、审美过程与道德的净化与完善很好的结合起来。

音乐本身蕴含着道德的因素,因此,音乐教育与道德教育有着必然的联系。从音乐作品的内容看,多是反映人类精神、人生真谛、道德价值等方面,而音乐家正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素材的积累,才创造出音乐作品。历史证明,音乐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越深刻,个人的思想道德越高尚,所创造出的音乐作品就越典型、越能给予人们深刻的教育和积极的影响。

道德教育离不开音乐教育,在现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但要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还需要辅之以其他的教育形式。音乐教育则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音乐教育给予的影响是采取艺术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的。在教育过程中,音乐自身蕴含的思想道德观念,“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到大学生的心里,内化他们的情感动力和内心信念,从而外显于行动中,表现出践行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

3 音乐教育的道德教育功能

3.1 音乐教育具有促进道德认知的功能

高校的音乐教育是以提高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出发点,通过歌颂美好善良的品格,激发大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促使大学生们道德的完善。当欣赏《二泉映月》、《高山流水》等优秀音乐作品时,不需要借助任何语言表达,就能在音乐所营造的气氛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并通过感受音乐之美而提升人性之美、情感之美和道德之美。

许多在特定时期创作的音乐作品,都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能够唤起人们的正义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著名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其艺术来源于现实生活,作品中流畅的旋律、明快的节奏、真挚的情感、朴素的音乐风格,塑造出动人的艺术形象,具有激动人心的感召力,具有深刻的道德教育意义。因此,在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中,通过音乐教育的道德认知功能,可以帮助大学生身心发展。

3.2 音乐教育具有磨练意志、塑造人格的功能

音乐教育能够起到锻炼大学生意志,塑造完美人格的功能。傅雷在《贝多芬传》译序中曾说:“治疗我青年时世纪病的是贝多芬,扶植我在人生中的战斗意志的是贝多芬,在我灵智的成长中给我大影响的是贝多芬,多少次的颠扑曾由他搀扶,多少的创伤曾由他抚慰,且不说引我进音乐王国的这件次要的恩计。除了把我所受的恩译转赠给比我年轻的一代之外,我不知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偿还我对贝多芬,和对他伟大的传记家罗曼·罗兰所负的债务。”由此可见,音乐教育对人们意志锻炼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大学生的人格是在多种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形成的。音乐教育有着构建丰富和谐的内心世界和健全人格的作用。在大学生的音乐教育中,通过欣赏音乐作品,来完成音乐感官对大脑皮层的刺激,从而提高自我意识和自觉性。

4 音乐教育参与道德教育的方法

音乐教育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音乐的美和道德的美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塑造大学生的高尚情操。因此,从音乐自身的特点出发,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独特作用,将会使音乐教育很好的参与到道德教育中去,取得良好的效果。

引导

音乐作品通过音符、旋律、音乐作品本身所展示的艺术形象,将大学生的情绪引导到一定的方向,同时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启发,使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感受音乐形象,理解音乐内涵,接受音乐情感。从思维的角度,人们在欣赏音乐作品时是以音乐形象为依据,调动自己积累的生活经验,通过联想和想象完成欣赏过程的。

调节

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形成期,其情绪和心态的把握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的道德品质。通过音乐教育调节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必要的。学生们参与到音乐作品中去,去专注的演唱、演奏和欣赏会引起自身记忆、想象、思维等一系列反映。同时音乐本身结构的对称性、旋律的流畅性、节奏的规律性等也可以有效的调节大学生的感知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此外,音乐作为与人类情感息息相关的精神活动,充分体现了情感的体验性、调节性。音乐实践活动必然会使大学生的调节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因此,一个有着较强的感知、想象、思维能力和调节能力的大学生不但是智慧的,而且是健全的。

净化

音乐教育可以使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情绪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聆听优雅舒缓的音乐作品,可以使学生们放松紧张情绪、调节烦闷的心情,使之变得安静;欣赏激昂活泼的音乐作品则能振奋精神、提神醒脑、增强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因此,音乐教育不仅可以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更能够提高大学生自身的道德素养。

感染

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容易打动人心,提高个人修养。在音乐教育中,情感体验是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而获得和培养的。在音乐教育中,大学生可以通过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获得情感体验,产生一定的认知、评价和鉴赏的能力,提高自身音乐修养。学生们在接受音乐教育时,其思想情感与音乐作品产生共鸣,从而获得真善美的思想境界。

促进

音乐通过沟通交流的方式,能够起到凝聚作用,从而推动人际交往趋向和谐。音乐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关系。托尔斯泰曾说:“如果一个人读了、听了或看了另一个人的作品,不必自己作一番努力,也不必设身处地,就能体验到一种心情,这种心情把他和另一个联合在一起,那么唤起这种心情的作品就是艺术品。”音乐教育中,通过音乐实践活动,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大学生在声音的和谐、声部的均衡、速度的一致中达到统一,有利于形成具有共同意志和感情的团体。能够促进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促进彼此间和睦相处。

总之,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如何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发挥音乐独特的育人功能,将音乐教育作为高校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部分,使之与高校的道德品质建设相辅相成,进而促使大学生以良好的道德素质迎接未来的挑战,为国家的建设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参考文献

[1] 张岩:音乐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J];中国音乐教育;1999年02期.

[2] 李蓉:浅谈音乐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相关期刊更多

友声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