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学案例反思

教学案例反思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学案例反思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学案例反思

教学案例反思范文第1篇

【背景描述】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犯错误,这些错误可能是新知与原有认知结构整合时产生的错误信息,也可能是新知与原有认知结构整合时产生的困惑。它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也可能是部分学生中存在的共同症结。但它们都真实反映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障碍。有些教师面对学生的错误发扬苦干精神,端着饭碗也还在帮助学生一道题、一道题的补救。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学生对学习数学依然没有兴趣,学困生依旧是学困生。那么,该怎样扭转这种不良的局面呢?建构主义认为:数学的知识不可能单独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以巩固,必须有一个自我否定、自我纠错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研究学生出现的错误,让学生对照错误进行学习过程的反思,从而真正把错误转化为课堂的资源。

下面是笔者在错题教学过程中依循“展示错误、分析原因、出谋划策”的思路进行教学的一个片断,借此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案例描述】

展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一课后学生出现的错误:

5.124×1000=0.005124

5.124×1000=512.4

21.5÷100=2150

21.5÷100=2.15

21.5÷100=215

师:黑板上的做法都是从你们昨天的作业中收集到的,你们看了有什么想法?

生1:5.124×1000=0.005124是把小数点移动的方向搞错了,应该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

生2:21.5÷100=2150也是一样,应该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生3:5.124×1000=512.4小数点的方向移动正确,但小数点移动的位数搞错,他只移了两位,应该是移三位,21.5÷100=2.15也一样,应该把小数向左移动两位。

生4:21.5÷100=215小数点移动之后忘记点上小数点,也忘了在整数部分添0。

师:(问做错的同学):你的5.124×1000=512.4是怎样想的?

生5(捂住嘴巴)轻声说:我是这样想的:小数点左边有一位,小数点的右边再拿两位,一共就三位,所以是512.4。

师:(很吃惊,接着问做错的同学):你的21.5÷100=2.15是怎么想的?

生:我也跟上面一个同学有些相同,小数点的右边有一小数,左边再拿一位,就是两位小数,所以是2.15。

生:(抢着说):这两个同学小数点一下子向左,一下子向右,乱掉了。

师:那你们有什么方法,帮助这些做错的同学不会再次犯错呢?

(学生思索)

生:我觉得老师在黑板上标出“左右”,我们在本子上也标出“左右”,这样小数点移动的方向就不会搞错。

师:有些同学把小数点一下子向左,一下子向右,怎么办呢?

(学生再次思考,有的嘀咕、有的动笔在草纸上画,不一会儿,有一位平时不爱说话的同学举手。)

生:老师,可不可以在小数的下面画一个箭头,扩大画“”,如5.124×1000表示小数点向右移动,缩小就画“”,如21.5÷100=0.215表示小数点向左移动。

师:完全可以!你想的办法很有创造性。

生1:我觉得在小数点的下面开始画更好。(上台讲解)

如5.124×1000这样表示整数部分先不管,只要把小数点在小数部分向右移动三位,然后写出移动后的数就成。

生2:(抢着上台)

21.5÷100=0.215表示小数部分不动,把小数点往整数部分向左移动两位,点上小数点,整数部分补上0就行了。

生3:我觉得用黑板上的红色吸铁石当作小数点,把5.124的几个数字写大一些,间隔空一点,请做错的同学拿着吸铁石亲自移一移。

师:你的建议我们很乐意采纳。

(放大数字。指名做错的学生用吸铁石当作小数点移动)

师:(问做错的学生)你在画箭头、移动吸铁石的过程中有什么感想?

生:画箭头使我明白小数点移动的方向。用吸铁石当作小数点真管用,原来不会动的小数点变得会动了。我只要把吸铁石往箭头方向跳过去,跳的位数对了,准行。谢谢大家的帮助。

(教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三位学生自豪地坐下)

【思考】

教学中出现小数点的移动方向及移动的数位搞错是学生的共同症结,但我没想到有的学生会忽左忽右移动小数点来计算移动的小数点位数。由此可说明小学生有很多思维方式是教师不可能想到的。但正因为这位学生的“忽左忽右”,激发出了集体的力量,在思维碰撞与观点交锋中,展示了学生的聪明智慧,使数学课堂就像跳动的吸铁石,永远吸引着学生们。之后,大部分学生都喜欢用画箭头、用橡皮或橡皮泥当作小数点移动的方法,效果较好。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学生往往会有惊人的思维火花!但学生蕴藏的智慧需要我们去挖掘,需要预设一个舞台让他们去展示。像上例中没有去擦线段,就不会重画线段的精彩。作为教师,应当及时了解学生的困惑,面对学生真实的起点,和学生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启示】

1.创造性地处理教材。许多教师习惯让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教材中的每一道题目,舍不得放弃一道题,把精力集中在判断正误上,而忽略了对学生出现错误的了解、分析、纠正、反思。学生在参与时很大程度上是碍于教师的权威指令,完全缺少自发投入的内部需求和自愿参与的积极性。最终,被动敷衍的参与使得学生在练习中所获得的有效发展遭受挫折。因此,教师一定要创造性地处理教材,针对新授时学生所反馈的错误信息展开有效的讨论,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欲望,促进学生对已完成的思维进行加工,有能力的还可进行批判性的思考。上述案例中,笔者把练习的内容进行简化、整合,给学生提供质疑、反思的机会,让学生经历探索、研究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学习。小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是一个自我构建的过程,任何人都无法代替。在知识构建的过程中,他们往往以有关的感性材料为载体,如小数点移动时借助于箭头、吸铁石。因此,教师应该遵循学生的思维特点,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学习、理解、运用数学知识。

教学案例反思范文第2篇

教学目标:

1.在师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地读、写负数。

2.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3.感受正数、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探新知:

(一)请你说出它的反义词来:

上―( ) 高―( ) 大―( )

前―( ) 左―( )

师:下面换一种方式,不说词,说一件事。

飞机起飞―飞机降落

飞船升空―飞船着陆(返回)

师:这是我们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词语或相反意义的事件,实际上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相反意义的量,如我班一个同学上课表现好,老师给他加了3分,一个同学午休课的时候在大吵大闹,被扣了3分,你认为这两个3分一样吗?

生:不一样,一个是加,一个是减。

师:我们可不可以说这两个量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板书课题:正负数)

(二)记录相反意义的量

1、把听到的数清楚地记录在表格中。要求:听清信息,独立思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听到的信息准确、简洁的表示出来。关键是让别人一眼就能明白你表示的意思。

1足球比赛,中国队上半场进了3个球,下半场丢了2个球。

2学校四年级转来5名新同学,五年级转走3名同学。

3小刚的妈妈做生意,五月份赚了7000元,六月份亏了1000元。

2、收集学生的记录单展示交流:

第一种:用文字表示(如赢3、输2)

第二种:用笑脸图、哭脸图表示(如:笑7000元、哭1000元)

第三种:用带方向的箭头表示(如:5、3)

第四种:用加号、减号表示(如:+3、-2)

师:你用的符号意思你明白,我用的符号意思我明白的,数学语言是要交流的,要让大家都能看明白,怎么办?

生:要统一。

师:在同学们所用的符号中,哪个更具数学味?

生:用加号和减号数学味更浓一点。

师:这种表达有什么好处?

生:简明、清楚.

师:对。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数学家提出这种表示方法,并得到大家认可,而且一直沿用至今。

3、认识正、负数。

师:你知道像上面的数叫什么?(正数)+3怎么读?

生:读加三。

师导读:正三

师:像下面的数呢?(负数)板书―2怎么读?

生:负二

4、读上面各数,并板书在黑板上。

师:加号和减号和过去的意义不同,加号叫做正号,减号叫做负号。抢读。+200、+5.8、-2.7、26(同时贴于黑板相应位置)

师:26是什么数?在写数时,为了简便,可以去掉正数前面的正号,去掉正号后仍然是正数。这些数你们熟悉吗?(是我们过去学的数)

二、自主探究,发现交流正、负数的秘密

(1)师: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条数轴,然后小组内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留足时间让学生自主在数轴上去发现:正数、负数也是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正数、负数是无限的;所有的正数比0大,所有的负数比0小;正、负数大小的比较〉

生:独立观察、思考后交流各自的发现。(教师走进学生倾听学生的发现)

(2)汇报交流内容

师:下面请各小组交流你们的精彩发现。

生1:我们组发现了正数有无穷多个、负数是也一样;

生2:我们组发现了正数比0大,负数比0小。

生3:我们组发现了越往左边的正数越大,越往右边的负数越小......

师:引导学生小结《适当板书》

同学们发现了正负数中这么多的秘密: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负数是...(无限的);所有的正数比0...(大),所有的负数比0...(小);正、负数大小的比较。

(3)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1、填空

(1)比0大的数用()表示,比0小的数用()表示。

(2)0既不是()数,也不是()数。

2、判断

(1)+15可以写作15。( )

(2)―2,―5,―10,―100,都是负数。( )

(3)0表示什么也没有,0比负数小。( )

(4)+5和―5表示的意思是不一样。( )

3、在里填上“>”“

0―3 0―6 ―3―2

8―80 9―9 +77

三、结合生活、交流分享、运用新知。

师:那负数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呢?请把你课前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最简洁的记录并交流。

1、整理自己收集到的信息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生1:答对得10分,记+10分答错扣10分,记-10分;

生2:助民超市,三月份赚了16900元,记+16900元四月份亏了127元,记-127元。

生3:我听写时写对了5个,写错了5个。记录成听写时,+5个,―5个。

生4:我在妈妈的工资本上发现每月5号好发1560元,妈妈每次取钱后工资本上记录的是―200、―100

生5、我妈妈记账本收入2500元记作+2500元,这个月水、电的支出200元应记作-200元。

生6、足球队进了3个球记作+3,失2个球记作-2。....

师:同学们表现真出色,收集了这么的信息,原来在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我们都在运用正负数作记录。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生1:可以节约记录时间。

生2:可以让别人快速明白........

师:对,省时、省力。老师也收集了些信息想与大家一起分享。(课件出示)1、电梯中的正、负数。

叔叔上五楼开会,阿姨到地下二楼取车,应按哪两个键?

2、海拔高度中的正、负数。

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出8844.43米,记作“+8844.43米”;

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记作 米。

3、方向中的正负数。

下图中,每个小格代表1米,小华开始的位置在0处。

(1)小华从0点向东行5米,表示为+5,那么从0点向西行3米,表示为()米;(2)如果小华的位置是7米,说明他是向()行()米。(3)如果小华的位置是-8米,说明他是向()行()米。

4、运动中的正负数

刘翔在第十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半决赛中,110米栏的成绩是13.42秒,当时赛场风速为每秒-0.4米。(1)小组讨论:风速怎么还有负的?(2)反馈并组织学生进行简要表演。

四、课堂小结:

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只是初步的认识了正、负数,其实生活中有更多的负数等着同学们去探索、发现,只要同学们细心观察,一定会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希望同学们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走进生活,去发现更多更有趣的知识。

反思:

这节课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进行应用的过程。“负数”这一概念比较抽象,但学生对此并不是一无所知。上课时我将“生活化”和“数学化”融合在一起。从学生熟知的生活情景入手,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信息感受正负数的意义,借助相反意义的量理解了抽象的负数,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试着把相反的量表示出来。通过尝试,学生逐渐体会到了数学符号的优越――简捷明了。同时也让学生经历了一种数学化的再创造的过程:由繁到简、由文字叙述到符号表达,充分感悟了负数产生的必要性。课后的巩固提高,我大胆的让学生参与社会调查,鼓励他们从身边的生活场景中寻找负数,结合相反意义的量自己创造一些正负数,从而降低教学的难度,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学生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认识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整节课我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学习数学,使学生明确数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让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力求做到“动静结合,张驰有序”,使学生愉快地学习。

参考文献

教学案例反思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案例;剖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3―0031-02

一、案例背景

《小狗包弟》是巴金《随想录》中的名篇,这篇文章写于“”结束后,讲述了作者家中的一条可爱的小狗在“”中的悲惨遭遇,从一个侧面反映那个疯狂时代惨无人道的现实;同时,作者通过小狗的悲惨遭遇,也表达了深重的歉疚和忏悔之情。

本课教授的重点,自然要放在对文中所流露的情感的品味、分析上。笔者对文中的某些词句有了自己的体会,于是想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对文本进行探究,以加深对作者情感理解的深度,现将教学过程呈现如下。

二、案例描述

笔者在平时的语文阅读教学中,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文本的内涵,走进作者给我们书写的世界里,让文本教学成为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学能力的载体。本节课,就是笔者针对这一问题所作的一个很好的尝试。

三、案例过程

师:课前大家都读过这篇文章吗?(只有三四个同学没有举手。)

师:读了文章,大家能否体会作者巴金的情感?

生:读过。

师:把文章读过三遍的同学举举手。能体会到文中流露出的情感吗?

生:我感到作者起初对小狗包弟充满了喜爱的,后面对小狗的遭遇又充满了歉疚。

师:从何而知?

生:从第5段第3行“那种高兴、亲热的样子,现在想起来我还很感动”和第8段第4行“我却暗暗的流泪”等感受到的。

师:你善于抓住文中抒情性的句子来感受作者的心情,读书很仔细。我们知道文章主要是在写巴金与他的小狗包弟,可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第一自然段要写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呢?

师:下面我请咱班的女生齐读第一自然段,男生认真听,等女生读完后我有问题要问你们,明天又是周末了,你们要是回答得好,我就少给你们布置点作业。

(女生齐读,男生认真听,读完后先请一名男生点评朗读。)

生:读得好!没有读错的字,声音大、整齐。

师:请大家都把书本合上,听老师挑读这段文字中的两个句子,进行选词填空。“忽然一只小狗从人丛中跑出来,非常高兴地朝着他奔去。它亲热地叫着,( )到他跟前,”这句中的小狗是向“我”‘扑’来,还是‘奔’来?

生:“奔”好,符合小狗的动作特点。

生:“扑”好,因为“奔”只是一个动作,而“扑”有身体的接触,带有一种喜爱的情感。

师:你的分析很透彻,你的表述也很精彩。文本中用的就是这个“扑”字,一个“扑”字传达出了一种喜爱之情,流露出一种信任之感。例如,生活的小孩在受到伤害时,总是哭着扑向母亲的怀抱;女生在遭受挫折时,也经常会扑在自己好朋友的怀里痛哭。没有奔向某某怀里之说吧!

师:“它亲热地叫着,扑到他跟前,到处闻闻,用舌头舔舔,用脚爪在他的身上( )。 ”这句中的,是用脚掌“搔”“抓”还是“抚摸”?

生:应该是“抚摸”。

师:为什么?“抚摸”是什么意思?请大家翻字典查查。

生:学生翻字典,解释。抚摸:用手轻轻地按着,来回地移动。此处用抚摸,作者赋予小狗以人的情感,与文中那些认识这位艺术家的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师:那些认识他的人,在看到他遭受迫害时有怎样的反应?

生:纷纷逃离,装作不认识,生怕自己受到牵连。

师:试想,如果你也是那位艺术家的朋友,面对那样的情景,你会和那些人一样吗?

生:可能也会那样做,因为当时的客观环境……

师:是啊,十年,确实是一个畸形的时代,一个人心被扭曲、精神受伤害的时代,我们从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中看到了狗的人性和人的兽性,这也正是悲剧之所在。

师: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巴金真的无法保护一条小狗,所以只好把包弟送上了解剖台。对于这种做法,我们该怎么评价?

生:当时迫于政治压力,在那种艰难的处境下,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而牺牲包弟的做法是可以理解,可以原谅的。

生:不可原谅。这显示了巴金当时的自私的念头,他害怕包弟会给他带来麻烦。

师:虽然同学们的观点不一,但都有道理,因为观点没有对错。逆来顺受,出卖自己的良心,我们可以说这巴金性格的软弱,这在书中能否找出原句?

生:“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很多的人变成了我。”

师:生活中的我们也总是习惯于为自己找各种借口,把责任推到客观的环境上,我们的悲哀就在于不断地抱怨环境,而巴金的高明却在于从不抱怨社会,抱怨环境,只在抱怨自己。在那个说谎成风的时代,巴金能够那么勇敢地进行自我剖析、自我反省,是难得可贵的。这也正是作者巴金在这篇文章中所流露出的情感:通过小狗的悲惨遭遇,表达自己深重的歉疚和忏悔之情。所以,巴金的《随想录》出版后,引发了文坛的震动,引起了人们对于“”的思索,这也是本文真正的价值所在。

四、案例分析

在备课时,笔者发现作者情感的流露,不仅仅是文中明白可见的对小狗包第的“喜”和“忧”,还有在背景下所流露出的苦闷、内疚和无人理解的孤寂,后者更含蓄委婉。所以在学生初读把握情感主线后,笔者又安排学生默读深入品析,学生是善于分析体会的,他们的表现大大出乎笔者的意料。

五、教学反思

经过这节课的学习,笔者发现只要教师敢于放手,将主动发现的权利交给学生,学生是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的。如果总让学生被动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易疲惫,易形成思维的懒惰。问题从学生中来,学习才更符合学情。当学生不能解答时,教师的指导才显得必要;当学生的解答欠准确时,教师的引导纠偏才显得重要。

因此,教师应放开手,让学生学会探索和发现,让学生品尝主动学习的快乐,在课堂中应少一些精心设计,多一些游刃有余,只有这样,教师的价值才显得更为可贵。

在教授本文时,笔者给学生发表言论的自由,尊重、理解学生的感情,积极引导学生优化自己的感悟,采用换词法并联系生活体验,在师生的相互补充中把握作者的情感。在宽松的心理环境中探索,学习何尝不是一件快乐的事?这个教学片断带给笔者以下思考:

1.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要有指导性的点评,使学生的回答不仅仅是谈自己的感觉,更要在符合我们的生活体验的同时,能够谈出自己的根据,做到以书为“本”。

教学案例反思范文第4篇

教学案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师: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有一个盛大节日,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这就是“泼水节”。(板书)你了解泼水节吗?

2、在“泼水节”前面板书“难忘的”,齐读课题。说说读了课题有什么想法?

二、细读课文,体会感悟。

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⑴.理解“火红火红”“一年一度”。

⑵.我们一年一度的节日是哪个节日?(春节)我们都做些什么事?

⑶.带着喜悦读一读这一段话。

2、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

⑴.看看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⑵.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的?

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⑶.交流、感悟。

①句子1: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抓住“四面八方、赶”字体会人们急着迎接的心情。

②句子2: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划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让学生领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③句子3:人们欢呼着:“来了!”

抓住“欢呼”感悟人们见到的激动心情。

⑷、指导朗读。

要把傣族人民的欢乐场面和人民热爱的心情读出来。

指名读、齐读、表演读。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三自然段。

三、交流学习,重点感悟。

1、设疑:考考小朋友们,我们国家现在的总理是谁?

是怎样跟傣族人民欢度节日的?

2、小组合作学习第四第五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3、交流。学生先说哪句就感悟哪一句。

句子1: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的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交流:“笑容满面”说明什么?

句子2: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交流:跟人们一起敲鼓跳舞说明了什么?

句子3: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⑴、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说一说。

⑵、傣族人民怎样泼水?向祝福什么?说一说。

⑶、练习句式“一手……一手”“一边……一边”

⑷、交际互动。教师演总理,学生当人们,互相祝福,互动。

⑸、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4、学习第6—8自然段。

⑴、师:多么让人激动的场面啊!谁能把作者的心情用声音表达出来!

⑵、学生自由读——个人展示——挑战读——齐读

四、升华

⑴、为什么19xx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

⑵、再一次深情地读一读课文吧!

五、拓展延伸。

找找的图片和故事。

课后反思:

1、备课要深入。粗略备课会使一节课流于形式,学生不能高效学习,课下教师会发现自己出现这样那样的漏洞,而这些失误又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深入进去,教师要善于透过文本体会作者的情感,然后再思考通过什么方式让学生作为读者也有这种情感,在此基础上还要增加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这样才能上好语文课。

2、注重语文教学的实践性。语文只有与生活紧密相连,学生才会感到语文的乐趣,才会调动积极性参与学习,会乐于学习。如本课导入设计为让学生谈谈自己难忘的节日,然后延伸至全国人民最难忘的节日,学生联系新年的情景,畅所欲言,小脸露出愉快的表情,然后导入学习。然后根据文中“”联系现实生活中的总理,虽学生误以为主席就是总理,但教师表扬学生爱学习,爱观察,学生积极性更高。

教学案例反思范文第5篇

关键词:《知其不可而为之》 教学案例 解读 反思

一.设计背景

对于语文教师来说,《选读》(以下简称《选读》)难上是公认的事实,一是由于《论语》的定位——它是儒家经典,其思想内涵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形态,这些内容对于老师来说理解尚有难度,更不用说学生了;二是由于《选读》的性质——学生最头痛的文言文,收录的内容又与他们的生活有着较远的距离,囿于有限的课时,光是文意疏通、理解就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有许多老师仍然按照以往文言文教学的套路,把《选读》上成了一般的文言文课,学生在枯燥的课堂中只知揣摩句读,不习个中真味。失去了文化氛围的课堂也无法给予学生修习国学经典的崇高感,更无法谈及文化的传承了。但是《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的建议明确指出“《选读》应考虑到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文字、文章和文化”。如下表所示:

高考也作出了明确的导向,自2009年浙江高考出现“论语”题直至2012年,这四年的试题都是围绕篇章的思想内涵进行考察。可见,文化与思想的理解才是这门选修课的重点,不仅是高考之剑所指、课改意义之所在,往长远看,也关乎整个民族文化血脉的传承。如何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让学生在看似散乱的章节中达成有深度的理解,让课堂既生动又不肤浅,我尝试以自己的一堂公开课来探索一些心得。

二.整体思路

这篇课文的特点在于它没有什么深邃的哲思,但从中却能读出伟大的人格力量,而这种积极入世的态度数千年来又为中国知识分子阶层代代相传,成为了我们民族精神的内涵之一。我在备课时发现《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材料大体可分为两大类:孔子的入世态度、隐士的出世态度。上课的整体思路即让学生分别感知两者对待世道的态度,在矛盾碰撞中去理解儒家的入世情感、孔子的执著精神,并对此有自己的评价,以达到主要的教学目的:对儒家入世精神的深层感知与评价。难点在于,“入世”二字的含义学生早在初中就知道了,教学中仅仅对“入世”作点到为止的解说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课堂创设的情境中去感受作为末世斗士的孔子的孤独感与悲壮感,并产生价值认同或者价值思考,这样一来,儒家入世的情怀才能真正内化成他们心中的中国精神。出于这些考虑,我对教学环节做了如下设计。

三.教学环节

(一)导入课堂

幻灯片展示3幅图片,图1为埋首于书堆的学生,图2为北京大学正门的匾额,图3为一个人孤独地徘徊在十字路口。播放图片并配以导入语:“在人的一生中我们都会遇到很多的困境,例如无止境的压力,理想遭遇挫折,或者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这时候我们是选择知难而退还是迎难而上呢?两千年前的孔子,在理想屡遭打击的情况下,依然以五十多的高龄周游列国,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知其不可而为之》,领会他的精神。”

(二)孔子的困境

1.幻灯片出示课文标题、预习问题:“知其不可而为之”中的“其”在课文中具体指什么?

通过之前的学习和课前预习,被提问的同学很容易就回答出了“恢复周礼”、“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等语句。

2.指导学生自读14.21、18.5、9.9,问题:为什么孔子的理想无法实行?

14.21(陈成子弑简公):一个臣子居然弑君了,这当中就能看出当时的时代已经是礼崩乐坏了。孔子依然沐浴而朝,一说明他对此事的重视、对礼制的恪守,二也说明他有着“在其位谋其政”的精神。

18.5(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可以看出世人并不理解孔子,于是就没有人跟他一起实现理想。

9.9(凤鸟不至):古人认为凤鸟至、河出图为圣人受命的祥瑞之兆,凤凰不出现,黄河不出图,也就说明世道黑暗。

板书总结:

世风日下

人心不古

(三)孔子的选择

顺承上个环节的结论,我简单过渡:“面对如此世道人心,孔子又做出了怎样的选择?请大家细读18.5、18.6、18.7这三章,体会孔子的选择和心境。”

1.幻灯片出示学习任务:①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扮演体其情,细读思其意”(分角色朗读);②组内讨论:孔子面对困境是怎样选择的?(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活动)

小组活动结束后,我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每一则都先请一组同学分角色朗读对话,再请学生点评,然后通过几个问题的点拨来理解孔子的选择与心态。

18.5章:接舆的歌有什么含义?孔子想说但接舆避开了,请想象一下,孔子会跟接舆说些什么?接舆为何避开?

接舆将孔子比作凤鸟,说明他对孔子的敬重,但是他认为孔子在这乱世中非要去出仕是道德衰微的表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则是劝孔子“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孔子“欲与之言”或许是想与他辩论一番,表明自己出仕的意图,也或许是感觉到这个狂人的非同寻常,希望与他交流。而接舆选择避开的原因,则可以结合他的身份与“何德之衰”的说法去推断,他是隐士,为人清高,不想谈论政治,因为这样做是对高尚品德的亵渎。

18.6章:长沮、桀溺对孔子的态度是怎样的?孔子听了子路的话为何“怃然”而叹?该读出怎样的语气?

两人都对孔子有较深的成见甚至敌意。长沮的一句“是知津矣”表达了内心对孔子的讥讽:那个周游列国的孔丘怎么会不认路呢?他不是走过这么多地方了么?直呼孔子其名也印证了此处讥讽轻视的语气。桀溺发表了他对世道的理解:天下大乱,与其苦苦寻觅有道之士一同实现整顿天下这种不切实际的理想,不如隐居于田园,保全自身。长沮的语气:言辞尖刻,冷嘲热讽;桀溺的语气:自负、武断,更为悲观厌世。

孔子“怃然”而叹传神地描绘出孔子周游列国时的心境,在大道不行、屡屡遭挫的现实面前,孔子不是刀枪不入的圣人,他也深深地感到惋惜、悲凉与孤独,然而他的回答“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则依然坚定地表明了自己志愿:以天下为己任。“怃然”一段自有担荷天下兴衰的悲壮。

18.7章:另一位路人荷蒉者所言“浅则励,深则揭”是什么意思?你觉得孔子听完会作何感想?

水深就穿着衣裳过河,水浅就提起衣裳过河,荷蒉者用这句话规劝孔子不要如此固执,做人应该学会变通,与时推移,顺应时势的变化。孔子的一句“果哉!末之难矣”说明他还想与之辩论,但见荷蒉者如此坚决,只好作罢,但也表明孔子并未被说服,仍然保留着内心坚定的信念。

2.课堂小结

根据以上的活动及讨论,我总结道:“面对如此世道人心,孔子却始终坚持自己的‘道’,他的选择是什么?能不能用一句话表达?”根据同学们的发言,我写下板书:

孔子:坚定执著

幻灯片出示东林党人的一席豪言:

天下有一毫不可为,豪杰不肯犯手;天下有一毫可为,圣贤不肯放手。

——顾宪成

然后我富有感情地解读这种精神:“这句话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入世精神的很好的写照,这种精神是代代相传的儒士气节,它像一种集体无意识,深深地与仁人志士融为一体。这是中国式文人的气节与大义,为天下苍生的幸福上下求索,他们有的是兼济天下的胸怀。”当我解读这句话的含义是,我能从学生专注的脸上看到传统文化在他们心中正产生着微妙的作用,这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的课堂是庄严、深沉又充满着一种文化的凝聚力的。

(四)你的选择

最后,我对学生说道:“我们通过刚才的表演讨论,都深深地感受到了孔子内心的无奈与执著,现在让我听听你们的选择,如果你们生活在春秋时代,你们会怎样做?”

活动:四人小组自由讨论

学生发言:发言的学生都选择做像隐士那样的人,有的说“我觉得自己挺普通的,虽然崇敬孔子那样的人,但我自己做不到”,有的说“孔子的精神虽然可贵,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是没有人愿意任用他的,我觉得像隐士那样养精蓄锐也是一种好的选择”。我在这些回答的基础上说道:“每个人的人生选择都不同,有的人是积极开拓型的,有的人是恬静自守型的,对于普通人来说,做到自守——守住道德的底线,已是不易。但是面对像孔子这样的孤独者,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学生说道:“我们尊重他,觉得他了不起。”

最后我用一句话进行总结:“这节课我们讲了一个失败的老人的故事,但是在这当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我觉得当日后我们说起中国人的文化性格时,除了说中庸、和谐、内敛、谦逊,还应该自豪地说,我们也有如此决绝而有力量的精神传统,那就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五)布置作业(略)

四.教学反思

作为总体定位是文化普及课的《选读》,上得好不好,关键在于能不能上出里面的“文化味”,能在多大程度上触及学生的心灵,让他们与传统文化达成有益的沟通。要做到这一点,我有如下心得:

(一)整合课文材料,理顺逻辑关系

《选读》教材虽然是按一定的主题选录《论语》章节,但是每一课只是堆叠了材料,老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的设定,将其进行归类,再根据材料内在的逻辑组织教学,这样一来,材料就能够超越书本已有的翻译,而像电影中的“蒙太奇”一样,生成更为深刻的意义。而从材料整理出的逻辑思路不仅能让教学思路清晰,也能在学生心中建构起知识体系,助力学生的理解。以本堂课为例,我在备课时起先并无思路,但在将教材研读几遍之后,就发现根据材料信息可以将其分为“时代背景”、“孔子的态度”、“隐士的态度”这样三类,这不就隐含了一个很好的教学思路吗?其实《选读》教材中几乎每一课都能找到这样的逻辑思路,找出了思路,就事半功倍。

(二)丰富课内活动,注重生活实感

因为《论语》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隔较远,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所以课堂不能变成《百家讲坛》那样的讲座,而是应该利用一些活动导人入境,为学生还原生活情境,从而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生成记忆点。在这一点上,《论语》又有现成的资源。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里的深刻道理往往是在一个具体的生活场景中产生的,里面有鲜活的形象,也有生动的对话,所以一些篇目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进入情境。在本堂课中,学生扮演的孔子、接舆、长沮、桀溺,都有可圈可点之处,表演时的课堂气氛很活跃,但也有一些同学无法很好把握角色,或是部分观众仅仅充当“看西洋镜”的角色,所以只演不评或者糊弄过去,都会使这项活动成为鸡肋。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启发全班同学从扮演者的语气、神态、台词方面进行评析,说一说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以此去细细揣摩人物的心境,以求达到对文本的深层理解。

(三)文本、文化皆重,营造雅致氛围

《选读》教材为学生提供了注释和翻译,老师似乎不必再花费功夫进行讲解,但事实是如果我们不再强调,学生对此只会熟视无睹。我的解决方法是,将文言知识与文化“撇清”关系。前一节课分配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读、疏通字句,针对其中的一些难点进行讲解,再利用课后习题和自编习题对学生自学情况经行检测,集中精力完成对基本字词、文意的掌握。第二节课则进行文化的解读。如何营造课堂的文化氛围呢?我认为可以适当引用课外材料以达到互释的目的。这对于《论语》的理解尤为重要。一则看似简单的章节、一个仿佛很浅显的道理,如果只是干巴巴地讲出来,学生只觉得索然无味,但若是能与后世的解读、与此相关的文化故事相互印证,那么《论语》背后昭示的儒家文化对整个中国文化的影响或许就能显山露水了。例如本科中引用的那句顾宪成的话,既与已学的《五人墓碑记》相关,能唤起学生的共鸣,又能显现出古代知识分子群体的价值取向,比起仅仅说“孔子如何如何”就来得有深度。此外,教师的课堂语言也应该是文雅而有感染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