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山海经全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 键 词】20世纪/《山海经》/研究/回顾
【 正 文】
《山海经》堪称天下奇书。它是一部具有独特风格的中华古代典籍,从此书内容涉及之广泛,文化沉积之深厚,历代学者研究成果之丰硕,以及当今《山海经》影响之不断扩大等方面进行考察,可以说,把《山海经》称之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之瑰玉是当之无愧的。
一
20年纪以来,从事《山海经》研究的学者逐渐增多,成果迭出。据不完全统计,本世纪(截至各正式学刊发表论题含有“山海经”或其篇目名的学术论文就有172篇,其中外国学者6篇。至于论题未直接标明书名而涉及《山海经》研究的则更多。
专著的推出标志着《山海经》研究的深化。1980年和1985年,袁珂《山海经校注》、《山海经校译》先后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90年代出版的《山海经》研究专著则有徐显之《山海经探原》(武汉出版社1991年出版)和扶永发《神州的发现》(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
《山海经校注》包括《山海经山经柬释》和《山海经海经新释》两部份,后附“《山海经》叙录”,全录汉刘歆(秀)《上〈山海经〉表》、晋敦璞《注〈山海经〉叙》、旧本《山海经》目录和清郝懿行《山海经笺疏叙》,另附“所据版本及诸家旧经书目”与“引用书目”,书后另有《山海经》索引,由张明华编。袁珂《山海经校注》的主体部分是《山经柬释》和《海经新释》,后者完成于1963年,“着重对神话传说部分的注释,蒐罗丰富,征引详博,颇有发明,其它部分也作了诠解和校勘”(注:《〈山海经〉校注》出版说明,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山经柬释》完成于80年代。袁氏在序中指出的“《山海经》匪特史地之权舆,乃亦神话之渊府”(注:《〈山海经〉校注》序。)是对《山海经》一书内容的概括,很有见地。
《山海经校译》的最大成果在于校勘方面。作者认为“须首先整理出一个《山海经》的新校本来”(注:《〈山海经〉校译》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该书校勘是从十个方面着手的,即错、脱、衍、倒、经文入注、注入经文、脱简和错简、它书窜入、篡改、其它。在校勘的基础上,此书按郭璞注《山海经》18卷顺序作了全译。
《山海经》研究的地理学派、历史学派和文学神话派发端甚早。地理学派认为《山海经》是一部主要记述地理事物的著作,历史学派认为《山海经》是反映中国上古时代的史籍,文学神话派认为此书是神话汇集。本世纪中,由于不同学者对《山海经》性质的认定和研究侧面各有不同,各学派的流派特征逐渐明朗。值得注意的是,许多从事自然科技史研究的学者也参加治《山海经》学人队伍,他们的研究侧重于《山海经》科学价值和经文破译。近年来,各学派已在一些研究领域取得共识,形成了研究合力。
为适应《山海经》研究发展形势,1983年12月在成都举办了“中国《山海经》学术讨论会”,有10多个省区的60多位学者参加。这是第一次《山海经》专题研究会议,标志着《山海经》研究队伍已经形成。
“中国《山海经》学术讨论会”后,1986年1月,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了论文集《山海经新探》,该论文集共收论文27篇,“大致依照地理、民族、神话、科技、综论的顺序进行编排”,“各篇论文均从不同角度对《山海经》及其所反映的中国古史诸问题进行了探索,对于研究和了解我国上古的社会和自然状况均有参考意义”(注:《〈山海经〉新探》前言,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
二
20世纪以来,《山海经》研究在本书性质、篇目、作者和成书年代、地理范围等传统论题上取得很大进展。
关于《山海经》的性质,学者的论点很不一致。30年代前,几个主要论点先后提出。廖平《〈山海经〉为〈诗经〉旧传考》(载《地学杂志》14卷第3期、第4期,1923年)认为《山海经》是《诗经》之传注,这大概是本世纪最早涉足《山海经》性质讨论的论文。著名的《山海经》研究日本学者小川琢治重提史地书说,他在《〈山海经〉的考证及补遗》(《支那历史地理研究》,1928年)一文中指出:“《山海经》一书远比一向认为金科玉律之地理书《禹贡》为可靠,其于中国历史及地理之研究为唯一重要之典籍”。鲁迅则提出巫书说,受到一些学者的赞同。
80年代以后,《山海经》性质的讨论更为活跃。从历史学角度研究《山海经》的学者主张《山海经》是一部“侧重反映上古历史的珍贵古籍,虽有许多神话传说,但应与史实区分开来,通过此书可以看出人类社会由原始蒙昧向高级阶段渐次前进的发展总过程”(注:段瑜:《中国〈山海经〉讨论会争议的问题》,《新华文摘》1985年第4期。)。胡钦甫《从〈山海经〉的神话中所得到的古史观》(《中国文学季刊》1928年8月)、朱希祖《〈山海经〉内大荒海内二经古代帝世系传说》(《民俗》第116期—118期,1933年5月)、邓慕维《〈山海经〉古史考》(《励学(山东大学)》第4期,1934年)和80年表的《〈山海经〉及其史料价值》(《北京社会科学》1988年第3期)等文都倾向于认定《山海经》为历史书。
侧重于探讨《山海经》地理价值或认定其为地理书的学者仍占多数。主要论文有顾颉刚《〈五藏山经〉试探》(《史学论丛》第1期,1934年)、徐旭生《〈山海经〉的地理意义》(《地理知识》1955年第8期)、曹婉如《〈五藏山经〉和〈禹贡〉中的地理知识》(《科学史集刊》1958年第1期)、谭其骧《〈山经〉河水下游及其支流考》(《中华文史论丛》第7辑,1978年)等。刘起釪认为,“保存了丰富的地理素材而附丽以高度神话的《山海经》,它开了幻想的一派”,但“不能把这一派这些著作认真当作严肃的地理书看待”(注:《〈禹贡〉作者》,《中国历代地理学家评传》,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近年一些探讨《山海经》地域范围的学者大多也主张地理书说。
支持《山海经》巫书说的学者也不少,在1983年成都学术会议上,有些学者又提出了这一主张。仅1985年一年就发表了三篇明确主张巫书说的论文:翁银陶《〈山海经〉性质考》(《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袁珂《〈山海经〉盖古之巫书试探》(《社会科学研究》1985年第6期)、孙致中《〈山海经〉的性质》(《贵州文史丛刊》,1985年第3期)。
关于《山海经》篇目与版本讨论的论文也很多,主要有蒋经三《〈山海经〉篇目考》(《语历所周刊百期纪念号》,1929年)、贺次君《〈山海经〉之版本及关于〈山海经〉之著述》(《禹贡》第1卷第10期,1934年)、周士琦《论元代曹善抄本〈山海经〉》(《历史文献集刊》第1集,1980年9月)等文,袁珂《〈山海经〉产生地域及篇目考》(《中华文史论丛》第7辑,1978年)也讨论了《山海经》篇目。通过讨论,目前对《山海经》篇目的认定已接近取得共识,至于《山海经》版本学探讨尚处于初始阶段。
关于《山海经》作者,论者的分歧很大。何观洲主张邹衍县《山海经》的作者(《〈山海经〉在科学上之批判及作者之时代考》,载《燕京学报》第7期,1930年);顾颉刚等主张非一人之所作,作者为秦人(如顾颉刚《禹贡全文注释》:“《禹贡》作者的籍贯同《山经》作者一样,可能是秦国人。”)袁珂等主张《山海经》作者为楚人或楚地人(如袁珂《〈山海经〉写作的时地及篇目考》);吕子方、蒙文通等认为有巴蜀人的手笔(如吕子方《山海经杂记》等)。另外,卫聚贤主张“战国中年”的“楚以南人所著”,并进而推演为墨子弟子随巢子写定;李行之认为《山海经》作者是楚国南部一位少数民族士人,其籍贯之地望为今湖南省常宁县(《〈山海经〉作者考》,《求索》1989年第6期);还有人主张《山海经》有北方齐国、燕国人的手笔。
讨论《山海经》成书时代的论文很多,主要有何定生《〈山海经〉成书时代》(《语历所周刊》第2卷第20期,1928年)、陆侃如《论〈山海经〉著作年代》(《新月》第1卷第5期,1928年)、蒙文通《略论〈山海经〉的写作时代及其产生地域》(《中华文史论丛》第1辑,1962年)、翁银陶《〈山海经〉作于楚怀王末年考》(《求索》1987年第5期)。通过论讨,大多数学者认定的《山海经》成书时间在东周至汉代之间。不过,也有人认为“本书成书年代可上溯至夏商。”有的认为“《山海经》的相对年代以儒家所说尧舜时期较为准确,即夏代建立以前,约在公元前21世纪”(注:段瑜:《中国〈山海经〉讨论会争议的问题》,《新华文摘》1985年第4期。)。
《山海经》地理范围的讨论十分活跃,众说迭起且相差惊人。大致说来,本世纪发表的论点可以归纳为三类:一是传统的华夏说,二是局部小区说,三是世界圈说。
传统的华夏说认为,《五藏山经》的地理范围,“从所提到的山名来看,东边达到东海之滨的会稽山,西边提到了新疆的天山;从所描述的地理环境来看,北边似乎越过了蒙古高原,到了西伯利亚,南边似乎到了江南”(注:赫维人:《浅谈〈五藏山经〉》,《云南师大学报》1985年第1期。)。《海经》描述的地理范围则可远及朝鲜、日本、中南半岛和阿富汗、俄罗斯等邻国。持传统观点的学者对《山海经》的地理内容作了详细的考订,如谭其骧《〈山经〉河水下游及其支流考》、卫挺生《南山经地理考释》等五篇(载《东方杂志》1969年至1973年)等就是如此。
有些学者认为《山海经》描述的地域范围很小,只及中国境内某一局部地域。何幼琦《海经新探》(《历史研究》1985年第2期)认为《海经》的山川疆域只在今山东省中南部以泰山为中心的地域。扶永发《神州的发现》一书认为,《山海经》记述的是云南西部东经101度以西,北纬23度以北纵谷地区的地理,书中的古昆仑山即今云南纳溪河和毗雄河——苴力河以西、云县县城以北、高黎贡山以东、金沙江以南横断山脉地区。作者还利用地图比例,换算出《山海经》里距为今日华里的3.4%左右(注:扶永发:《神州的发现》,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和局部小区说相反,有些学者认为《山海经》描述的地理事物远及非洲、欧洲、大洋洲和美洲,不少国外学者也持这一观点。
国人《山海经》地理范围世界圈说可能发端于梁启超、苏雪林的中亚西亚说,本世纪70年代一些国外学者认定《山海经》某些部分相当准确地描写了北美大陆,以及近年来在南美洲等地发现中华古文化遗物从而推论中国人最早到达美洲,这些事实支持并推动了世界圈说的提出。
梁启超很早就曾提出“此经盖我族在中亚细亚时相传之神话,至战国秦汉间始写以华言”(注:梁启超:《翻译文学与佛典》,《佛教与中国文学》,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81年版。)。苏雪林认为《山海经》所述海内外的海实际指黑海、里海、阿拉伯海、印度海、地中海,《山海经》“是两河流域的地理书”,在战国时由波斯学者携来中国(注:《屈原与〈九歌〉》,《屈原评传》1978年版第107页。)。国外有的学者也主张世界圈说,如法国学者维宁认为《海外东经》、《大荒东经》所写“好象都是围绕着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地区,但没有计算里程”,“第四卷《东山经》的记述与北美洲、中美洲及墨西哥湾地区有关,有明确里数”(注:《无名的哥伦布或慧深与阿富汗族之佛教团于五世纪发见美洲之证据》。)。为世界圈说注入活力的还有考古发现。近几年,在美洲发现了反映轩辕氏的虎皮画和殷商文化遗迹乃至写有汉字的实物。
《山海经》地理范围世界圈说推出了不少论著。宫玉海《谈谈如何揭开〈山海经〉奥秘》(《长白论坛》1994年第3期)是这一主张的代表作,该文对《山海经》一些地名作了阐释,地域涉及今欧洲、非洲、大洋洲、美洲等地。该文还认为,“整个世界只有一个大陆时,就是《海内经》时代”。此外,胡远鹏《〈山海经〉揭开中国及世界文化之谜》(《淮阴师专学报》1995年第3期)朱兆明《〈山海经〉和中华文化圈》(《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5期)等文也表达了与宫文相同的观点。焦国标《〈山海经〉空间之谜解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2期)一文为《山海经》蕴涵的国外地理信息作出解释,认为《山海经》是“我们民族自其初始至书成所有时代中保留于记忆里的经历(历史、地理、闻见、见解等)的残存者,漫长时代中繁复的经历代代相传至《山海经》成书时的‘记忆’,必然有久远和错杂两大特点”,该文认为《山海经》中的包括地理事物在内的“记忆”材料是先民东迁时带来的。
转贴于
三
除了上述《山海经》性质、篇目、作者和成书时代、《山海经》的地理范围等传统论题外,本世纪《山海经》全方位研究还涉及到天文学、气象学、气候学、历学、医药学、生物学、古人类学、考古学乃至音乐学等方面的新论题。
1905年,刘光汉在《〈山海经〉不可疑》(《国粹学报》第1卷第10期)一文中就指出此书的科学性。30年代,学者已开始探讨《山海经》的科学价值。何观洲《〈山海经〉在科学上之批判及作者之时代考》(《燕京学报》第7期,1930年6月)、郑德坤(《〈山海经在科学上之批判及作者之时代考〉书后》(《燕京学报》第7期,1930年6月)等文涉及了《山海经》一书某些科学解释问题,钟敬文《〈山海经〉的医药学》则是从医药学角度探讨《山海经》科学价值的论文。到了60年代,又有张贻侠《〈山海经〉——世界上最古老的矿产地质文献》(《光明日报》1961年3月29日)和伊藜清司《〈山海经〉与铁》(《社会经济史的诸问题》,《森嘉兵卫教授退官纪念论文集》1969年6月)等。
80年代以后,探讨《山海经》科学价值的论文题材逐渐广阔,学者的注意力已涉及到天文学、气象学、气候学、历学、生物学、古人类学、考古学、音乐学等各个方面。孙培良《〈山海经〉拾证》(《文史集林》1985年第4期)、尚志钧《〈山海经〉荣草释》(《中华文史论丛》第15辑,1980年3月)、盖山林《阴山岩画与〈山海经〉》(《内蒙古社会科学》1981年第3期)、全祖孟《〈山海经〉中的浑天说》(《历史地理》第8辑,1990年)、陈国生、黄荫歧《〈五藏山经〉记载的植物地理学》(《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3期)、刘恭德《试论〈山海经〉与远古气候史关系的若干问题》(《大自然探索》1993年第4期)、谢因《〈山海经〉与现代科学》(《读书》1981年第8期)、吉联杭《〈山海经〉远古音乐材料初探》(《中国音乐》1981年第2期)、王守春《〈山海经〉与古代新疆历史地理相关问题的研究》(《西域研究》1997年第3期)等是这一类论文的代表。
吕子方《读〈山海经〉杂记》长达10余万言,堪称《山海经》全方位研究论著,该著除了讨论传统论题以外,还探讨了一些新论题。吕氏的新论点涉及到《山海经》按南西北东的顺序与距今三、四千年前北斗星类似顺时针方向旋转有关,日月运行二十八宿与岁星(行星,一般指木星)运行,太阳黑子及假日,季风的认识,日出日落云霓以及反影的观测,流星与雷暴等异常天象,测天量地,极光和极昼极夜等等。
[关键词] 标题 含义 作用
德国著名作家歌德曾这样赞美眼睛:“若不是我们的眼睛像太阳,谁还能欣赏光亮?”是的,文章的标题就像眼睛一样,愈是出色的标题,愈能准确鲜明,引人入胜,在文章中起到揭示主旨、画龙点睛的作用。正确理解和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与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深刻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理清文章思路。因此,对标题的揣摩、理解、分析就显得尤其重要,理解和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与作用,也就成了历年中考考查的一个热门知识点。
在近三年的全国语文中考中,有关辨析标题的含义及作用的题目、题型比比皆是,各有不同。以下选自2009年至2011年的部分语文中考题:
2009?浙江嘉兴《仰望母亲》:5、请你说说作者为什么用“仰望母亲”为标题?
2009?山东临沂《母亲的羽衣》:1、认真阅读全文,想一想,文中“母亲的羽衣”究竟指的是什么?以此为题有什么好处?
2009?浙江绍兴《宋朝的雨》:2、标题“宋朝的雨”有怎样的味道?
2010?四川南充《只管向前奔跑》:9、品读选文,题目“只管向前奔跑”换成“金牌”好不好?为什么?
2010?浙江东阳:8、此文选自孙道荣的博客,读完全文,请你给文章拟个恰当的标题。(2分)
2010?福建晋江《微笑的可乐》:(6)请说说题目“微笑的可乐”有什么含义?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011?广东《旧餐桌上的美好时光》:16、小说以“旧餐桌上的美好时光”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2011?江苏盐城《做客》:18、“做客”一词出自小说中青青的一句话,意蕴丰富,令人回味。请结合全文回答问题。⑴“做客”有什么含义?⑵小说以“做客”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2011?山东《味蕾上绽放的爱》:12、文章以“味蕾上绽放的爱”为题,有何作用?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从这些试题中,我们可以看出,对标题的含义及作用类知识点的考查多以理解题、简答题出现,它能快捷、准确地考查出学生整体感知作品、领悟作品内涵、初步鉴赏作品情感的能力。考查的角度包括:标题的含义(表层含义与深层含义)、拟写标题或更换标题、分析标题的含义及作用、对标题的理解、题眼展现等。
那么,拿到这些题,怎样才能游刃有余地解题呢?这是初三学生阅读复习中的一个重要专题。下面,我将自己在课堂复习中的一些做法浅谈一二,与各位同仁交流。
一、立足教材,选取经典课文作为范文引路
初中三年学过的课文有很多,尤其经典的美文值得学生不断地体味、感悟。作为例文,易于引入。所以我首先选取课内七年级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八年级课文《背影》、《阿长与山海经》、《老王》、《最后一课》,九年级课文《故乡》、《孤独之旅》、《我的叔叔于勒》、《心声》、《孔乙己》、《变色龙》做为小说阅读复习的引路范文。
二、结合经典课文,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点,并熟悉近三年的常见题型
(一)标题的含义。第一步,引导学生回顾经典课文,看看这些课文的标题有何含义。例如《爸爸的花儿落了》,标题有二种意思,一方面是指“爸爸”种的花儿凋落了,另一方面暗含爱花儿的“爸爸”去世了。又如《心声》,标题“心声”语带双关,表层含义是李京京在课堂上十分渴望读课文;深层含义是需要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理解和尊重,需要父母和好,家庭温暖,需要亲情和友情。
接着,指导学生归纳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标题的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来分析,表层含义即标题在文中的字面含义;深层含义即结合文章理解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标题如果运用比喻修辞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比如“变色龙”,不是写善于变色的蜥蜴,而是用标题来比喻。那么我们就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
然后,带领学生熟悉常见的题型:①标题的含义是什么;②谈谈你对标题的理解;③给文章拟个恰当的标题;④标题具体指什么;⑤标题有何深刻含义。
(二)标题的作用。这里同样以经典课文回顾的形式,看看这些课文的标题有何作用。例如《背影》,标题“背影”贯穿全文,充当线索,表现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又如《阿长与山海经》,标题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件事,表现阿长真诚、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品质,表明“我”对阿长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归纳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即标题的作用可归纳为:(1)贯穿全文,充当线索;(2)揭示文章中心;(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表明作者感情;(4)设置悬念,引出下文;(5)采用修辞吸引读者,新颖;(6)表明写作的对象。并强调重点掌握(1)至(5)点。然后引导学生熟悉常见的题型:①为什么用这个标题;②用这个标题的好处是什么;③标题的作用;④以此为题,体现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以真题带入,探究解题方法、答题技巧,规范答题格式
经过了对知识点的回顾、归纳、整理后,学生还需要在实战演练的过程中进一步规范答题格式,掌握答题技巧。所以,我着重从近几年的中考题中选取相关题目,指导学生训练。下面,我选出其中几篇为例来谈谈。
【例1】2011?广东《旧餐桌上的美好时光》:16、小说以“旧餐桌上的美好时光”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分析点拨:这篇文章叙述了一位母亲与青春期的儿子围绕“一条银色的裤子”,双方的关系由紧张、拒绝——理解、支持——为儿子自豪、接纳包容,而这一切都是在家里的旧餐桌旁完成的。所以,“旧餐桌”成为贯穿全文的线索,“美好时光”设置悬念,引起读者想象。“旧餐桌上的美好时光”成为形成母子关系和谐、亲密的难忘时光。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解答:标题的作用是营造了温馨的氛围,暗示母子关系的修复;引起读者的想象,含蓄地表达了加强沟通,互相理解,共享美好时光这一主题。
【例2】《老海棠树》从全文看,以“老海棠树”为标题的好处。
分析点拨:解答这类题,首先看题目是全文的线索,这就是好处,行文思路清晰。而且标题具有象征意义,这又是好处。然后从文章内容与主题上去思考,那么文章以此为标题的好处就显而易见了,并且文章标题含蓄有文采。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解答:(1)以老海棠树为线索,贯穿全文。(2)具有象征意义,含蓄、形象地表现了奶奶和我之间浓浓的祖孙情。
[关键词]教材 课文 写作指导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是,一提到作文,学生就像被念紧箍咒的孙悟空,感到万分头痛。在作文时,也常常出现词不达意、语言平淡、缺乏真情实感的现象,全篇不是空话套话,就是无病。面对这些现象,教师究竟应该怎样做?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著名作家张志公先生就这样谈写作功底:“学字,学句,学篇章。”而叶圣陶先生也说过:“课本无非是个例子。”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文章来指导学生作文,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一、学习标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能给文章增光添彩,吸引读者,让人产生强烈的阅读愿望,古今中外的作家无不对标题进行推敲锤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中文章标题的拟法。比如冰心的《荷叶母亲》,这个标题既能提示内容,皆有比喻象征意义;朱自清的《背影》,标题既是文章主要描写对象,有是全文的线索;黄蓓佳的《心声》,这个标题一语双关。教师在授课时,先让学生通过标题推测文章主要内容、作者情感,再阅读课文理解作者所拟题目的精妙。经过多次这样的引导点拨,学生就会从中学会多种拟定题目的方法。
二、积累词句
要想让文章引人入胜,感人至深,必须要用词准确、描写生动,而要做到这些,就要不断的吸收和充足的积累。入选教材的文章不仅文质优美,还富有人文性,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中积累优美的词句.。
1、 积累词语
课本中优美的词语数不胜数,可以一边积累一边进行联想。比如:在教学郑愁予的《雨说——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时,积累“喑哑”这一个表现声音特点的词语,并让学生联想同一特点的词:沙哑、嘶哑、低沉,再进一步拓展意思相反的词:清脆、嘹亮。这样,学生不光认识一个词语,还认识了一类或者几类的词语,增加了词汇量。
2、 积累句子
句子的积累可以分成几个类型。如按描写对象来分,可分为写人,写物,写景;还可以按修辞手法来分,明确各种修辞对句子表达效果所起的作用。另外,在句式积累时,可对部分句子进行批注,写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这样,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进行随文积累,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还让学生感悟到文章的美,一举两得。
三、揣摩构思
构思包括组选材料、提炼主题、安排结构、确定角度等。材料是构成文章的基本要素之一,选材的最终目的是要表现主题。而在这一点上,学生往往缺乏新意,落入俗套,表现“母爱”都是“下雨天送伞”“半夜生病送医院”,结构安排也是平淡无奇,没有波澜,读了上文就能猜出下文。所以,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教材中的一些构思精巧的文章。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巧用细节描写为下文埋下伏笔;《心声》一文插叙的巧妙运用;《变色龙》一文选取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的事件,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表现当时社会现状;以及通过奥楚蔑洛夫在狗主人身份不同时态度的几次变化来形成对比,突出文章主题。这样不断进行分析,学生在自己写作时,也会认真思考选什么材料,如何巧妙的安排文章结构,更好地表达中心思想。
四、课堂练笔
课文教学中,写作训练的方式有很多。
1、抓重点词句进行联想。比如《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连《山海经》的书名都不清楚,却能帮“我”买来,让学生想象一下“阿长”买《山海经》的过程,进行练笔。
2、学习课文句式进行仿写。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捕鸟的片段,运用一连串的动词把如何捕鸟写的准确生动,让学生仿照这一段,用上适当的动词描写一件事。
今年中国内地影响力比较大的多媒体艺术展览要数7月份由清华工美和北京歌华创意产业中心及欧洲几大基金会共同举办的“2006北京国际新媒体艺术展暨论坛 - 代码:蓝色”(BEIJING INTERNATIONAL NEW MEDIA ARTS EXHIBITION AND SYMPOSIUM 2006 CODE : BLUE)。这个已经举办了三届的展览到2006年才真正出了彩,无论是参展作品、场馆布置,还有网站设计和媒体运作,都明显地较前两年精彩了许多;来看展览的观众也从有组织的艺术院校师生,扩展到了普通老百姓。许多年轻父母也带着孩子来看展览,大人小孩都看得很有兴致。尽管他们也许还无法参透这些作品的内涵,但很明显,这些作品的表现形式 - 多媒体的互动性,已 强烈地吸引住他们的好奇心。
9月5日揭幕的“超设计 - 第六届上海双年展”,尽管以展示当代设计为主题,但参展作品的三分之一则为多媒体作品。除了来自欧洲和美国、印度、日本等一向以多媒体艺术为强项的艺术家的作品,一些中国本土艺术家的作品也显得非常有意思。其中1972年出生的四川画家邱黯雄的“新山海经”,是中国水墨画和电脑动画的结合版本,并且还加入了现代卡通的幽默,并以投影的方式铺展在近10米宽的墙壁上,画面壮阔,既有水墨的厚重和苍劲,又有因卡通动画技巧而带来的当代的幽默感和讽刺。尽管这只是一部动画作品,却将一部几千年前的《山海经》,以“特有的智慧和创新”,1将我们的大千世界人生百态诠释得淋漓尽致。
说到卡通动画,尽管在艺术史上从未被视为主要艺术流派,但在世界各国它却能经久不衰地拥有大量的忠实观众。自上世纪60年代微机诞生后,卡通动画便在电影工业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其实,在数码和多媒体纯美术创作出现以前,卡通动画因其制作素材与过程,从定义上看比好莱坞电影特技更接近纯艺术创作,所以我国不久前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创意产业”计划中,卡通动画便作为该计划中的重要内容,得到了文化部的大力支持。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国际性卡通艺术展览,“2006中国国际卡通 ・ 数码艺术节”,在上海双年展的日程,也于9月28日在江苏省常州揭幕。
“中国国际卡通・数码艺术节”,是由中国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和江苏省常州市人民政府及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主办的一个大型文化艺术交流项目,已经在2004年和2005年成功地举办了两届。2006年的第三届,在保留前两届的传统项目,如“国际卡通影片比赛和颁奖典礼”、“中外优秀卡通影片展映”、“国际卡通产业和艺术论坛”和“国际卡通产品博览会”外,本届艺术周的最大亮点,就是新增加了“PLAY(S)・游戏 - 国际数码多媒体艺术展”。
本展览的名字 “PLAY(S)・游戏”,可以有不同的解谈方法。英语单词“PLAY”,在单数情况下可以解释为“玩”,而它与后面的中文名字放在一起组成的“玩游戏”,就既点出了本届艺术节展出的数码及多媒体艺术品的特点及互动性(观众可以通过不同的界面达到“玩艺术”的目的),又概括了这些艺术品的类型 - 它们大多数是在电子游戏的创作基础上完成的。至于“PLAY”无论单数还是复数,又都可以翻译成“戏剧”,这隐喻了这次参展的艺术品,每一部都是一个故事或哲理的浓缩,含纳着艺术家对其从创意到完成所走过的漫长路程,以及对自己所生存的社会及至时代的理解与诠释。而展出的作品让观众去摆弄,表面看也似在作秀,就像演员选择戏剧的形式让观众近距离地去感受,最终的期望则是通过玩游戏,使双方对游戏本身所表达的哲理达成共识。
参加本届艺术节的艺术家均来自欧洲,展览场地为1000平方米?;而10部参展作品,均为大型声音影像互动作品,以投影的方式展出。
从内容上看,荷兰的翰・胡格布鲁格 (Han Hoogerbrugge) 和法国的*LLND的组合作品,可以说是标准的卡通动漫的“多媒体互动”版。 翰・胡格布鲁格 (Han Hoogerbrugge)的两部参展作品,分别为《指甲》(Nails) 和《现代生活》(Modern Living)。这两部作品均为电脑制作的三维卡通动漫,并通过鼠标和键盘同观众产生互动。同其他作品一样,在此艺术家不惜以漫画的方式丑化自己并作为故事的主人公出现在屏幕上,向注视着他的人们传达着他在这个摩登时代生存的喜怒哀乐以及烦恼和困惑。黑白色调的运用,充满讥讽和残忍的黑色幽默,还有主人公不可理喻的行为举止,均传达着艺术家对人类在当代西方社会中迫于生存而无所不为状态的写真。
法国*LLND组合的作品,相比之下就轻松得多。这是一部实时影像和声音传送的互动作品,以投影和装置的形式展出。作品的主体是无数贴在墙上的卡通人物剪纸画,每一个人物均由一个数字代表。观众被邀请按照自己的幸运数字从墙壁上取下相应的人物贴画,并与其他人选择的贴画放在一起,组成不同的新图画。这一如拼图游戏的原理,观众取画和贴画的动作都会激发作品产生不同的乐曲,而摄像机则同时会将他们的动作摄下来,并实时地传送到投影屏幕上去。其间参与的人越多,音乐旋律和画面(观众和贴画同时组成的)也就会越复杂。
另一位法国艺术家萨缪艾尔・比昂奇尼 (Samuel Bianchini)的两部作品,为软件程序作品。《训练中心》(Training center) 和《再多一些还会怎样?》(What’s more with many?”) 两部纯游戏性的作品,表达了艺术家之于当代社会中个人与媒体之间的冲突和关系的理想。另一位荷兰艺术家阿瑟・克兰詹 (Arthur Kleijan)的录像短片《穿越》(Traverse) 试图诠释的是人的现实和梦境的相互关系。至于奥地利的西尔维娅・爱克尔曼 (Sylvia Eckermann) 和杰若德・纳斯里尔 (Gerald Nestler)的《宇宙空间游戏》(Nowhere) 的创作灵感,则来自20世纪初一群前卫艺术家试图通过艺术来表现建筑的理念 ;而他们的第二部作品《湿地》(Wet f[r]iction) 更是将观众置身于其中的展览空间,成为一个湿润的活动性器官的一部分。
或许,数码多媒体艺术作品有时会给人简单浮浅的感觉,这大概是因为人们除了往往只专注其可“游戏”的一面,而常常会没有耐心去思考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及其表达的哲理。这种浮躁之于许多年轻的艺术家来讲,做数码和多媒体似乎就是一种追逐时髦的需求,这样作品就经常被降级为只是用来演练某种软件的熟练程度而已。在当代的中国,我们许多年轻艺术家对于电脑和高科技的掌握已到了游刃有余的地步但艺术创作毕竟不是IT业的附属品,我们在拷贝西方表面形式的同时,是不是更应该像他们那样,更注重内容应当看到,西方艺术终于走到数码和多媒体时代,是艺术家试图发掘并利用其生活时代所赋予的创作工具的结果,而其创作思考却在一如既往地进行着,他们有着扎实的艺术史知识,并足以对现实社会的了解和丰富的自身生活阅历为基础的。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永远不会满足于“功成名就”,也永远不会认为自己“功成名就”。
作者简介
一、激发想象,语境体验
张志公先生说过:“分析语言现象,必须把它和它所依赖的语境联系起来,离开一定的语境,把一个语言片断孤立起来分析,就难以确定这个语言片断的结构和意义。”大师的这番话明确告诉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进入语境,体验语境的多重内涵。
1.语境的文化背景体验
由语言符号所形成的语境,总会或多或少折射出一定社会、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对这种文化背景的体验和诠释,总会影响学生对语境甚至整个文本意义的把握。教师应采取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借助想象融入特定语境中,使学生已有的文化心理与语境特有的文化背景相契合,从模糊的情绪感染走向强烈的情感共鸣,最终获得真挚深沉的情感领悟。
在《石壕吏》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补充妇人与“官吏”的对白,用现代文的方式构成对话,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个环节建立在学生了解课文的基础上,目的是让学生进入想象的空间。学生只有在充分了解写作背景、对人物形象有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才能写出符合人物性格的对话。
在教授《论语十则》时,有意识地让学生对孔子的经典语录添加问话,在添加过程中了解语录体这一文学常识并且感受那种特定的文化背景。第九则语录是十则语录中相对较难的一则,从学生为其添加的问话中,可以看出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该则语录的内涵。学生相互补充完善,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最后渐渐触及正确的理解。学生的“换位”——即设想自己成为孔子的学生,能帮助他们真正地走进文本,并且在与孔子的交谈中,像对待自己的老师一样来了解他、接受他的道理。
2.语境的心理活动体验
语文课本中的叙事作品,特别是小说、戏剧、散文等文学作品,塑造了一系列性格迥异、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复杂而微妙的心理描写。这些心理活动在很多情况下不是直接用文字描述出来的,而是内隐在某些语言符号背后,受一定语境的影响和制约,需要读者展开想象,细细地琢磨、体味。
在教授《芦花荡》这篇小说时,教师可以商讨一个环节:让学生通过想象把第二天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补写出来,进一步体味课文对老头子因没有圆满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的心理的精彩描写。又如这个单元的《蜡烛》一文,通篇人物描写极为感人,通过神态、动作描写展现得淋漓尽致,但主人公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她的动作表现出来的。教师不妨让学生尝试揣摩倒数第四自然段,写出老妇人的心理活动。课堂设计如下:
教师提示学生选择典型画面推想,如:“老玛利·育乞西看着那战死的兵,看了很久,她很想把这件事告诉什么人。可是附近一带,不用说人,连一个活东西都没有……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唯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她想告诉人们什么?“她想了半天”,心里是怎么想的?
再如:“她穿过方场,到了那战死的苏联士兵身边,她用力把那尸身翻过来……她轻轻理好了他的头发,又费了很大的劲把他那一双早已僵硬了的手臂弯过来,交叉地覆在他的胸前。然后她在他旁边坐了下来……她坐在那里,静静地,一小时,也许两小时。”老妇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她做这一切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她坐在那里,静静地。”她想了些什么?
又如,拂晓前,战士来寻找契柯拉耶夫的尸体,老妇人又拿出一支蜡烛点燃在烈士的坟头。“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为什么鞠躬?
3.语境的美感因素体验
在不同的文体中,语境所侧重的美感因素也不同。教师应根据情况,引导学生进行体验。例如,文学作品侧重于语境内容方面的美感因素,其中,小说重情节,教师可引导学生体验小说复杂的情节和人物性格;戏剧重冲突,教师可引导学生体验戏剧集中而强烈的矛盾冲突;一般文章则侧重于语境形式本身,记叙文语言生动形象,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语境意义的生动性和丰富性方面去体验;议论文语言准确鲜明,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语境意义的逻辑性和深刻性方面去体验;说明文语言简洁凝练,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语境意义的严谨性和周密性方面去体验。其实,文言教学也可以通过语境的设想,带领学生进入美好的境界。
一位教师在教授《岳阳楼记》一文时,设计了一个有趣的教学环节:让学生挑选文中喜欢的一两句话,展开想象,描绘风景,并抓住关键字句作适当议论,教师也作了相应的例句供学生参照。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各抒己见,几乎每个语句都被学生提到了。细想这个环节的设置,既解决了文字翻译的问题,又可以让学生品味其间的情感。因为我们可以发现,八年级下册的文言文大部分都不是故事性的,而是一些游记或描写山水的文章。如果按照一贯的直译法去教,则无法体现作品应有的魅力。 “美译”的处理、想象的放飞,能够使学生达到翻译的新境界,拓宽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品味词语,细节体验
品味词语,要从词语的含义入手。词语的含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词语本身的字面义,即词语在工具书中的意义;二是凭借前后文临时营造的语境义;三是词语在语境义基础上发散出来的文外含义,即隐含义。
关键的字词不仅可以串起文章内容,有时还是情感的辐射点,从这个点流露的情感往往渗透全文。例如《湖心亭看雪》一文,可以对一个有争议的“强”字进行探讨,使学生对张岱对西湖雪景的痴爱有更深入地感悟和理解。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多课文都会出现一个或两个关键的词语,如果细细揣摩,会对作品主题的把握有一定的帮助。比如七年级上册《风筝》一文,这篇文章叙事简单、一目了然,然而作品的主题却有一定的深度。如果能抓住第一自然段的“惊异和悲哀”这两个词语进行分析,可以悟到“精神虐杀和鲁迅的自省精神”之外更深一层的道理:中国人的思想行为需要用科学思想来指导,唯有这样,才不至于出现逆情背理、愚昧落后的行为,而正当的行为也应该捍卫自己正当的权利。只有科学思想,才能照亮中国人的思想行为。又如,如何理解《散步》中“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中的“整个世界”?从字面来看,“儿子”和“母亲”就是“整个世界”,这显然是说不通的。所以,这个词语的背后一定隐藏着更深刻的含义。当教师这样猜测的时候,学生的思路一下子被打开了。
三、移情入文,角色体验
“移情”原是美学用语,指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审美对象上,在对象主体化和主体对象化的双向活动中,实现主体与对象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时,移情指的是教学主体与对象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共时、多向的协调运动。具体表现为教学对象激发师生的生命体验;学生对教学对象的丰富和提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产生心灵的契合。角色,原指戏剧或小说等叙事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此处,我们所说的“角色”泛指文本中集丰富的情感和意义于一身的各种人物,不管是外显的作品主人公,还是内隐的文本作者,他们的情感潮流,他们对世界、人生的认识,都是我们角色体验的对象。教学小说、戏剧,我们可以让学生对文中的某个或某类人物形象进行设身处地的深入体验;教学散文、诗歌,我们同样可以让学生对隐含于文本中的作者进行集中深入的体验。
比如,一些记叙文或小说,对话比较多,很适合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以七年级上册的《羚羊木雕》为例。文中有“妈妈和我的对话”以及“我和万芳的对话”两大部分,让学生模拟人物的口吻,对情境加以想象朗读,就能把握人物的性格,进一步理解文章的主题。再比如分角色表演,以《皇帝的新装》《丑小鸭》编排课本剧为例。首先,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以学生合作小组为单位,分角色写好剧本的人物对话。然后由组长统稿修改,形成一致风格,课余时间进行排练。最后,安排一节语文课和一节班会课进行表演课本剧的比赛,还建议做一些服装的修饰,这样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语境体验、细节体验、角色体验等活动,表面上看是阅读主体对文本局部细节的把握,实际上是阅读主体与阅读对象之间情感上的交流对话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情感被唤起后,便如川流不息的江河,源源不断地生发出来。
四、比较阅读,疑异体验
比较就是把各种事物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著名的语文教学法专家张寿康教授曾说:“在比较中阅读学习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他还指出:“比较阅读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中学语文教学来说,开展比较阅读训练是有效地提升学生思想素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让学生体验异同,很容易激发思维,实现情感的生发。
例如,某位教师在教授《阿长与山海经》时设计了两个问题:1.“改题目为《阿长》可以吗?”在激烈的争论中明确《山海经》一书对鲁迅而言非常重要,也是他童年的美好回忆;最能体现阿长对鲁迅的爱,有强调作用;交代了文章的结构:阿长情况、阿长与《山海经》的故事;可以看出鲁迅对阿长感情的变化:由憎恶到敬爱。2.“有人说,最后一句念来比较拗口,似乎改成‘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她在你怀里永安魂灵’更为合适,你如何看?”从而明确:意思上有变化,阿长主动,地母主动;更能突出阿长此生的不幸及鲁迅对阿长的怀念和祝福。
以上方法与策略的尝试,显然在课堂教学中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可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作品的主题,感受作者蕴含其中的情感,甚至能够形成自身独特的体验和感悟。
参考资料:
1.卢家楣主编《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2.马笑霞主编《语文教学心理学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
3.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南京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