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商业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结构形态具有一般产业所具备的商业属性,文化产业核心要素包括生产者、生产过程和产品。就其所提品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理解为向消费者提供精神产品或服务的行业;就其生产过程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定义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作为文化产业创造价值的核心逻辑,商业模式重要作用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
就其最普通的意义来讲,商业模式是一种系统的设计,它是指一个企业在明确外部假设条件、内部资源和能力的前提下,用于整合企业自身、客户、合作伙伴或利益相关者以及资源、流程、渠道和能力来获取超额利润的一种战略意图,同时也是实现价值的结构体系以及制度安排的总体构造。由于文化产业兼具文化和商业双重属性,它所涉及的行业领域非常庞杂,再加上它所处的宏观和微观经济环境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中,不能简单地将单一的特定商业模式应用于文化产业的所有行业,也不能保证某一特定的模式在各种条件下都能产生优异的价值结果。
一、文化产业的商业属性
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这既指明了文化的精神、观念属性,又指明了其客观的物质本原;既分析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区别,又阐明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经济是文化的基础和源泉,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保证。随着文化与经济的相互融合日趋深入,经济中的文化含量、文化中的经济穿透力也在不断提高。文化与经济的互动,一方面是经济结构和利益关系对文化价值观念、人的行为方式、社会生活方式、文化管理制度和文化运行机制的影响越来越大,文化必须运用经济手段、引入经济要素,不断增强其自身实力;另一方面是人文精神和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目标、经济结构、生产管理方式及经济制度市场机制的导向作用越来越强,经济必须通过增加文化含量及发挥文化作用而不断提升内在价值。文化与经济互动,构成了新时代全新的生产形态和发展模式。
(一) 作为商品的文化产品
文化产品是一种将抽象的文化转化为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产品,这需要将内容的原创性与形式的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之中,并依据经济规律,通过一定的商业模式的运行,最终作为商品提供给消费者。显然,这是一种利用文化资源和个人智能创造产值的过程。商品经济的发展从生产方面表现为物质产品的丰富,它直接的后果就是带来了需求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物质产品效用的下降和文化产品效用的提高;物质产品的重要性相对降低,在消费方面表现为更加注重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进而成为拉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人们总是优先满足生理需求,而自我实现的需求则是最难以满足的。但是,只要环境不妨碍这些较高层次需求的出现,它们就能激励大多数人不断去追求。消费者较高层次的精神需求的满足需要通过文化产品或者是产品中文化价值的消费来实现。文化产业与商业利润唇齿相依,这就决定了它不仅要严格地遵循市场逐利的原则,而且在创意上也会刻意迎合接受者的娱乐、消遣、宣泄功能等精神需求。法国社会学者布什亚说:“人会毫不犹豫地寻求自身幸福,偏爱那些最使他感到满足的物”。文化产品具有唤起人们联想愉快事物的能力,能够与人们有情感连结,产生心灵层次的共鸣,从而使消费者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文化产品作为商品可以满足消费者对符号价值的追求。一般而言,人们的消费活动主要是为了满足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物质需求的满足在消费中表现为注重商品的使用价值和实用性;精神需求的消费更多地注重满足情感需求和自我表现。随着物质需求的逐渐饱和,商品作为符号的意义越来越得到重视,人们在商品社会会约定俗成地赋予商品某些符号意义,使商品的使用价值越来越淡化,而交换价值或炫耀价值越来越扩展或放大。文化产品本身兼具有整体性、多元化、个性化的思维象征,其符号意义较之一般商品尤其突出,当文化意象融入商品具体呈现后,造成显著的不可替代性,并透过外在表现的图像或是符号化,强烈地让消费者认知它的存在,产生文化的可辨性自我表达动机,促成消费者运用商品的符号意义去表达社会角色认同,以及表达消费者的自我形象。消费者也会藉由具有符号、文化象征意义的文化产品建立自我形象,表现自我风格。
根据物品满足需要的性质,可以将物品的效用分为功能效用和体验效用。功能效用使功利主义动机即实用的动机得到满足;体验效用使消费者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满足。功能效用的大小是人们根据物品的客观特征和它的自然属性的绩效对物品的实用作用所做出的内省的、理性的、认知上的评价,体验效用的大小决定于人们对物品的情感认同或者体验过程的愉悦性的评价。文化产品可以向消费者提供在特定社会中作为品味与其所处的生活型态的对立结构或者身份层级差异的象征意义,也就是说消费者在文化产品的消费过程中可以获得与自己的现实身份和生活方式迥然相异的独特体验,这种象征意义从强调物质功能为中心转移到强调人的欲望为中心,又转移到强调个人与小群体生活方式,最后转移到强调在整个社会形态中,物我一体的感觉,体验着物品带来的身份认同和彰显社会等级的。
(二)作为资本的文化产品
文化是一种资本形式,作为资本要素投入,通过与其它生产要素的有机配制,将提高产业投入要素的边际效用,从而带来效益的递增。传统经济学一般不把文化因素作为生产要素纳入到经济发展的模型中,因为文化因素无论从其本质,还是从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过程都存在一定的非理性。随着经济文化的一体化程度不断深化,学者们对文化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给出了新的解释,如社会学家科尔曼对文化因素的作用给出了经典的分析,认为文化因素对于有效地转化劳动、资本、自然这些物质资源以服务于人类的需求和欲望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从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的角度看,可以将文化因素视为一种“资本”,纳入经济发展的模型之中。
文化最早被视为资本,始于社会学之父孔德,在他的《社会政体体制》的第二章里提出了这一观点:当人类的产出高于消费时,一部分资本代代积累,并随时空转换为耐用性资本。孔德继承了人类学宽泛意义上的“文化”概念,将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学相互交融,这就是“文化资本”观念的最初萌芽。[1]到了20世纪,经过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的批判理论的复兴,“文化资本”又一次受到人文科学的青睐。布尔迪厄借用政治经济学术语“资本”,来揭示文化作为一种稀缺财富或资源的实质,在探讨教育再生产、文化消费、趣味和社会等级的多篇论文和著作中多次提出“文化资本”的观念,并不断完善和深化这一概念的批判张力。他认为文化积累、文化传承和文化的再生产等智性实践,同样被还原为一种具有符号特征和自主逻辑的利益行为,和其他实践类型一样具有“资本”和权力积累的维度。
在布尔迪厄的理论体系中,资本以四种基本形态存在:经济资本(economic capital)、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文化资本(cultural capital)和符号资本(symbolic capital)。其中“文化资本”有三种存在形式:(1)主观形态,以精神和身体的“持久性情”的形式存在;(2)客观形态,以文化商品的形态(图片、书籍、词典、工具和仪器等等)存在; (3)体制形态,如教育文凭,以文化资本的形式由权威机构授予,并成为一种具有保证性的资历认证。[2]第一种存在形式指的是文化作为思想资源、智力资源的形式直接渗透、融入到经济活动之中,以增加和体现文化附加值的形式将文化思想和智力智慧转变为经济价值。第二种指的是作为具体形式的文化产品,通过不断满足文化消费市场的多层次、多样性的需求,使文化产品成为具有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特殊商品,例如戏剧、影视、绘画、音乐、图书等直接进入市场,运用现代市场经济思想、市场经济运营方式、现代文化生产方式,使传统精神生产方式、体制等发生突破和改革,以实现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变。第三种指的是作为文化生产者的人才所具有的文化资质,包括他所具备的教育文凭、智力水平、创意才能以及科技手段等。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才层面上的文化资源是所有形式中最具潜质的文化资本。
并非所有的文化资源都能够转化为文化资本,只有进入现实公共文化生活和现实文化生产之中,文化资源才具有转化为文化资本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必须经过创意策划、内容生产、产品定位、市场营销、消费体验等过程,依靠生产企业、策划公司、市场调研、咨询评估、服务网点、行业协会、传媒推荐等中介服务机构,将文化生产和文化服务最终变为文化消费和文化效益,从而拥有持续的开发价值和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文化资本”理论开启了对消费文化的研究,通过引入文化资本概念,可以使我们从社会学和经济学视角来思考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和消费,也可以在经济因素之外联系社会阶级或阶层的文化实践,从而对文化产业的性质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
(三)作为生产力的文化产品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此后,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把人类“文明的果实”称作“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到晚年写作《巴枯宁〈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摘要》时,更明确提出了“两种生产力”的概念,即物质方面的生产力和精神方面的生产力[3]。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概念的提出,为文化产业的出现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它使人们认识到艺术生产不仅能够像精神生产那样重视人们的精神需求,同时也能够像物质生产那样进行一种集约化、批量化生产,满足人们的消费欲望,追逐巨大的商业利润。虽然“艺术生产”不能完全代替文化生产,但其具有的物质性与精神性相统一的特点,对“文化生产”而言是通用的。
文化生产力就是创作和制造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并在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的循环中不断得到实现和发展的能力。文化生产力具有双重属性。其一是商品属性:大多数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欣赏活动,以商品形式进入流通领域,人们通过文化市场,运用货币交换,去获取文化产品的保有权和文化艺术的欣赏权,文化产品既然成为商品,也必定拥有了与实物商品类似的生产方式,以流水生产线和高度专业化分工为标志的高度集约化生产方式,成为文化产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文化生产者也是通过市场的货币交换,有相应的价格管理,成本核算、盈利亏损、再生产等范畴,这就是文化生产力所具有的商品属性。其二是精神属性:文化生产力又不简单地等同于物质生产力,因为文化产品作为精神生产的成果,除了具有商品属性之外,还具有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第一,它是为着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的需要;第二,它作用于人们的精神世界,表达着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志、兴趣、情操,从而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艺术观。文化生产力的双重属性对应地引发出两种不同的效益追求。作为商品,要求注重经济效益,尽量地实现盈利;作为意识形态的载体,则要求讲究社会效益,力求对社会、对民众以至对政权,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文化产业的出现是文化产品现代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的要求。传统意义上的文化生产主要以个人生产为主,效率低,产量低,文化产品的传播也主要以生产者和传播者自身作为产品的载体或媒介进行的,传播范围小、速度慢。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为观念、符号和意义载体的文化产品在生产和传播方面要求有着更快的速度和更广的范围。在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物质产品效用的相对降低,使得人们有了对精神文化交流的更迫切的渴望,于是,打着科学技术印记的生产工具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文化产品生产领域,从活字印刷术、机械印刷,再到今天的电子印刷术,科学技术在文化产品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产品的生产,使文化产品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播,也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了人的文化需求,实现了文化自身的目的。
二、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
具有商业属性的文化产品必然要按照一定的商业模式运作才能获得市场价值。商业模式是一种包含了一系列要素及其关系的概念性战略分析工具,用以阐明某个特定实体的商业逻辑。它包括一个企业所能为客户提供的价值、产品的消费者目标群体、产品的生产、营销和管理的过程、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合作伙伴网络以及借以实现这一价值并产生可持续盈利收入的一系列要素。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依靠引入商业模式来保持文化产业生存和发展的活力是极其重要的。尽管商业模式是一种简化的商业逻辑,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其中一些主要的元素来描述这种逻辑,以了解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的构成。
(一)价值主张
即文化企业通过其产品和服务所能向消费者提供的价值,价值主张明确了公司对消费者的实用意义,成功的商业模式要能提供独特的价值主张,有时候这个独特的价值可能是新的思想;而更多的时候它往往是产品和服务独特性的组合。这种组合要么可以向客户提供某种独特的价值;要么使得客户能用更低的价格获得同样的利益或者用同样的价格获得更多的利益。企业要将自己的核心认同和价值观有效的传达给消费者,需要首先确立一个价值主张,企业的一切传播和营销活动必须围绕价值主张来进行。在产品同质化日趋严重的今天,关键在于寻找不同于甚至于优越于同类产品的利益点,合理构建、妥善传递的价值主张可以对企业战略和业绩做出重大贡献,仅仅确立一个有效的价值主张还不够,企业必须能够展示和证明自己的价值主张。制定合理的价值主张有助于公司抓住工作重点,集中精力向客户推出真正有价值的产品。价值主张的确立,既能为公司的产品生产提供一盏指路明灯,又能为创造卓越业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消费者目标群体
即文化产品所针对的消费者群体。所谓目标群体一定具有某些共性,从而使文化企业能够针对这些共性创造价值,定义消费者群体的过程也被称为市场划分,它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动机、购买行为的多元性和差异性来划分的,是基于“分众营销”的核心理念而设计的,也就是说是面向一个特定的、有清晰特征的人群制定战略,而这个人群恰恰是某些商品与品牌的主力或重度消费群。分众营销的核心要点是“精确”、“细分”、“实效”,它不试图占领所有的目标消费群体,不试图生产目标消费者需要的所有产品,不试图进入所有传统的产品渠道,不试图制定细分目标消费者所不能承受的价格,不试图用广泛撒网的传播促销方式让所有人知道。通过分众营销,一改以往那种大众化的营销方式,企业只使用特定目标群体最容易接受的术语、最方便的信息接受渠道、最易接受的广告传播方式以及最恰当的产品开发推广模式,通过提炼产品的差异化诉求,制定分众化价格,力求以最少的投入、最精确地命中目标群体,并因此来达成销售的稳定增长。
(三)分销渠道与合作伙伴网络
分销渠道即文化企业用来接触消费者的各种途径,它涉及到公司的分销策略和市场竞争力,合作伙伴网络即公司同其他公司之间为了有效地提供价值并完成其商业过程而形成的合作关系网络。由于多年生存在市场经济制度下,发达国家已经能够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进行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形成了一套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成熟的市场运作模式,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众多的文化产品经营机构。比如美国的影视业、图书出版业、音乐唱片业已经在全世界建立了庞大、细密的产品销售网络,美国的文化产品一经推出,就可以通过这些网络迅速扩展到全世界,送到每一个消费者面前。“这么做主要是为了给公众的视听神经以持续的刺激,从而达到这样的目的:当娱乐产品投放市场时,他们已经在传播通道的另一端做好了欣赏的准备。”[4]
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同样非常重视建立广泛的合作伙伴网络,这也是产业实力的综合体现。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下,随之而来的是国际化的物流态势,因为发达国家文化市场狭小,文化产业规模巨大,因此,文化产业集团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培养起了强大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对海外文化市场的争夺能力。以美国为例,美国文化产业最早都是以国内需求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伴随着国内竞争的加剧和市场平均利润的下降,美国文化产业为了能保证自身的生存和获取产业利润,就把文化产业延伸到海外文化市场,而且广泛采用业务外包的方式,与合作伙伴构建成多个专门业务模块的组合体:采购、制造、研究、销售、分销及其他等等,有的紧密捆绑,有的松散挂连——从全球角度对企业活动和生产的这些模块进行整合,大大拓展了产业的实力范围。
(四)价值配置与核心能力
即公司执行其商业模式所进行的资源和活动的配置以及所需的能力和资格。它包括企业所拥有的产品资源、资本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等在生产、管理以及整个商业模式运行过程中的合理有效的配置。在这个配置过程中,由于每个企业所掌握的资源不同,配置的效果也就不同,锁定价值管理与持续能力资源和活动的配置是文化产业不可忽视的,这是商业操作能力的表现。从文化产业的角度来看,最主要的是创意人才的管理,因为在创意为主的文化产业中,创意人才是最有价值的资源。
资本的资源也非常重要。我国同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反映在文化产业组织化、集约化经营的水平和规模上。美国文化产业集团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融资体制,一些有实力的文化产业集团,如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等其背后都有金融资本的有力支撑,文化产业集团与金融集团间互相渗透、互相参股、控股,二者之间建立了稳定的伙伴关系。我国文化产业组织化、集约化程度低,规模小,另一方面,从企业的微观层面来看,中外文化企业之间资金实力的差距和获利能力上的差距也是巨大的,要缩小这一差距,就要逐步形成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基础、以银行信贷和民间资金为主体、以股市融资和境外资金为补充的多元化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
在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中,成本结构、盈利模式、管理构架等也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们通常体现在商业模式的具体设计与运行过程中。
三、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的设计及运行
一个商业模式是对一个企业如何行使其功能的描述,是对其主要活动的提纲挈领的概括,它描述了企业的产品、服务、客户市场以及业务流程,提供了有关企业如何组织以及创收和盈利的信息。商业模式的设计极为重要,是应该在项目启动之初就精心做好的,同时它也是一个随时间和环境变化需要不断调整和创新的战略层面的架构。有了商业模式后,执行层面的团队、经验、控制、调整也同样重要,因为模式是靠人想出来,并要人去运作实现。每一次商业模式的革新都能给公司带来一定时间内的竞争优势,随着消费者的价值取向从一个方面转移到另一个方面,企业必须不断调整它的商业模式,一个企业的成败与否最终取决于它的商业设计是否符合了消费者的优先需求。
商业模式的设计必须以上述五大要素的某一至两个要素为核心,五大要素相互协同成为一个完善的价值创造系统。通常来说,商业模式的设计分以下几个步骤:
(一)确定公司或产品的价值目标
成功的商业模式所设定的价值目标一定是顾客价值最大化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结合点,它要求一要针对目标顾客的需求偏好,二要为目标顾客创造价值,三要为企业创造价值。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传递是企业把产品和服务传递给目标客户的分销和传播活动,目的是便于目标客户方便地购买和了解公司的产品或服务。
(二)明确消费者目标群体
设计商业模式的时候,首先需要分析顾客需求,目的就是要为产品寻找能够比较容易呈现价值的顾客群。一般来说,企业赢利的难度并非在技术与产品端,而主要还是在顾客端。有时纵然是把握好企业顾客的一点点需求,也可能产生巨大的顾客价值。如果商业模式无法找到相对明确的顾客需求,是导致商业行为失败的首要原因,那么企业将会遭遇无法创造利润的潜在风险。
(三)构筑商业模式内部运作体系
商业模式的成功很大程度是在于合理规划企业内部运作体系,就是将商业模式分解为业务单元和具体的流程,这是商业模式设计与完善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要素的合理配置:组织与机制、技术与装备、生产运作、资本运作、供应与物流、信息、人力资源等。这些内部运作活动可以清楚地规定企业内部运作的成本及其结构以及计划实现的利润目标。
(四)构筑商业模式外部运作体系
商业模式外部运作体系即企业向顾客供应产品和传递产品信息的渠道,是商业模式得以正常运作必不可少部分,这里设计的重点是分销渠道和合作伙伴网络。
(五)建立有效保护利润的制度屏障
这是指企业为防止竞争者掠夺本企业的目标客户,保护利润不流失而采取的战略控制手段。比较有效的制度屏障主要有建立行业标准、控制产业价值链、行业领导地位、独特的企业文化、良好的客户关系、品牌、版权、专利等。
有了上述各种要素的保证之后,商业模式就可以具体实施了。在实践的过程中,某些环节也许会因为市场的变化而发生故障,这就需要对商业模式的运行环境重新分析,改变组织结构、流程、思维和公司的信息系统等,这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这个时间的长短取决于转变程度的大小。商业模式是一种企业创造利润的思维方式,它有许多不同的原型,企业可以从中选择一种方式,也可以将多种模式组合在一起,企业的主导思维架构将是决定商业模式的主要因素。许多技术创新面对的是一种不确定性极高的未来环境,而市场信息也无法全盘取得,因此没有一个商业模式能确保未来利润一定会被实现,也没有所谓最佳的商业模式。在设计与执行商业模式的时候,一定要保持一种弹性的心态,也就是说,商业模式的内涵需要因应环境变动,在设计时就应该留有一定的可变余地,运行时更应该顺势而变。
参考文献
[1] 古德纳.知识分子的未来与新阶级的兴起[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29.
[2] 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93.
2.婚姻家庭法应纳入民法典的理论探索刘亚楠
3.规范适用自由裁量权推动行政处罚工作合法有序开展韩成伟
4.大学生就业歧视法律问题研究杨文杰,陈赟,张映
5.暑期工劳动权益保护的立法建议叶家红
6.关于刑事辩护风险的思考——从我国律师辩护权出发吴颖丽
7.涉外侵权法之立法启示——从双重可诉规则谈起洪丽莎
8.和谐社会视野下若干农村婚姻问题的法律探析程美霞
9.浅析悬赏广告的法律性质商业文化(下半月) 孟美玲
10.浅析公司转投资能力乔学慧,张海岭
11.浅析校园肇事案所涉及的罪名张海岭,乔学慧
12.论行政法之信赖保护原则樊建飞,李菩菩
13.对未成年人股东情形的几点思考李玲
14.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的法律责任问题分析王新勃
15.完善我国公司股东知情权保护的救济途径王志涛
16.论建立我国的著作权转让登记制度李冠正
17.论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决策权的制度构建张秋金
18.浅谈公共场所隐私权何贵霞
19.宏观经济政策下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立法现状及对策研究回振岩
20.加强法律监督构建和谐社会刘宗武,黄芳琳
21.孙子兵法中所蕴含法律思想的一点认识朱俊娟
22.税收执法内控预防体系建设浅析刘义
23.论我国刑法修正案(八)备案操晨帆,高骁宇
24.低碳经济下的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研究吴凤媛
25.强化物资管理,拓展物流配送空间何梅
26.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浅析朱宁锋
27.企事业培训班应抓好的几个管理环节王金东
28.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张青芳
29.内部审计的新业务——公司道德审计刘霞
30.现代意识——我国管理走向现代化的短板薛英,李兆青
31.浅析企业家政府理论的不足与启示谢思一
32."十二五"时期加快河南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思路刘岩
33.药品消费者购买动机的可诱导性及其应用王雪
34.绩效工资在职业学校的激励作用研究黄冬梅
35.电网企业物资管理体系的搭建陈坚
36.西方经典人性假设的探讨与管理实践的研究潘潇,刘淑萍
37.论扩大内需下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对策陈蕾
38.首都现代零售业技术环境分析李静静
39.商业文化(下半月) 推进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思考刘付军
40.《孙子兵法》与企业员工激励的启示及思考胡意利
41.中小企业管理的纪律性陈建林
42.我国区域品牌化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分析关系周斌
43.我国保险业品牌价值提升策略研究游运,鲁强
44.浅析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于观友,刘朝华,朱洪祥
45.品牌战略在民营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卢曼丽
46.浅说企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意识范国英
47.供应链视角的房地产行业问题探析卢忠东
48.基于价值链的企业并购整合研究徐有权
49.当前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王慧宁
50.顾客视角的企业声誉对顾客公民行为的影响效应:一个理论探讨吕晋峰,陈章旺
51.浅谈高校基建项目的财务风险与相关控制卢新芳
52.新时期医院预算管理工作刍议杨永红
53.浅谈保险企业集团的财务集中管理韩梅
54.浅谈电信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现状宋英山
55.企业提高信息管理水平的对策探讨姜峰,聂冬
56.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研究与创新王雪岩
57.我国盐业管理体制改革探析成尧
58.浅谈黑龙江省旅游商品及其开发甘婷,吴倩
59.浅谈某民营企业集团管理与对外融资的风险分析及加强风险防范的建议郭秀莲
60.ST上市公司破产策略选择影响因素研究崔议文
61.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浅议杨文静
62.中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葛玥
63.论公司治理中的团队精神杨洋
64.高管薪酬管理与公司治理探析张平香
65.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宋玉华
66.政府公共服务外包张磊
67.自组织与城乡一体化中的金融需求张卓
68."清单预算法"在煤矿企业中的应用与实践赵峰
69.创业板企业管理层讨论与分析质量的比较研究徐冉
70.城乡一体化下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对策研究景美凤,黄艳
71.连锁餐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苏孟峰
72.广东发展低碳经济的几点思考谢睿萍
73.进出口报关和国际货代系统的系统管理张小敏
74.家族企业中的公司治理问题浅析陈家凤
75.宋代瓦舍勾栏研究李国珍,任仲书
76.繁体字简化之殇商业文化(下半月) 陈浪
77.唐代文人用乐府旧题抒发新意的特点侯长虹
78.浅析《山乡巨变》政治意识形态淡化背后的人文关怀蒋思齐
79.对法家思想形成过程的思考于磊HtTp://
80.从"满映"的筹划看其"国策会社"性质——"满映"前身的国策宣传活动崔婧
81.人生如梦,梦如人生——浅析《野草莓》的视听语言王小茜
82.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变及其带给我国的启示张超
83.谈我国近代书籍插图的线造型赵靖
84.关于农民工加入工会的浅谈孙源,高强
85.浅谈新世纪常州农民工资收入的变化张宁飞
86.农业发展的新方式苏少龙
87.农民工维权NGO的作用与障碍——以"G机构"和"Y中心"为例李瑶,陆钧承,邓晓丹,魏炜炜
88.丘陵地区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分析——以犍为县为例杨惠敏,覃巧兰
89.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资金来源和基金保值研究沈小红
90.从企业利润最大化角度浅谈纳税筹划贾亚男
91.基金会的登记制度研究孔雷,王未,王萌
92.浅析个人信托业务王艺静
93.浅谈会计电算化下的审计问题陈大光
94.奢侈品消费的社会正效应研究冯岳峰
95.企业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一体化问题研究李岩
96.企业年金税收优惠制度评析袁中美
97.外资股权介入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绩效的机制分析李泳仪
98.浅析作业成本法研究与应用马潇
99.对兼职会计执业情况的理性认识竹雅东
100.FDI技术吸收能力的金融市场发展门槛效应研究高群
101.浅谈青岛市农民非农业收入影响因素分析崔英健,高强
102.建立健全我国房地产税收征缴体系的分析王大伟
103.新时期我国的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邹旸
104.浅论如何加强房地产企业的纳税筹划工作周文生
105.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的几个"高危"领域刘波
106.政府在区域性电子商务发展中的作用赵增辉
107.融资优序理论与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沈东亮
108.浅析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陈清
109.浅议绿色会计郎翠
110.试论我国商业银行盈余管理工具王晶,樊丽君
111.浅谈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于凡
112.从中国传统绘画美学中汲取营养——谈华语大片中的古典文化韵味李朋
113.美国英雄主义电影的成因崔海涛
114.商业文化(下半月) 评《一千零一夜》李燕
115."利玛窦规矩"——21世纪在华西方外资企业的文化适应策略陈慧娜
116.弘扬"和合"文化建设和谐世界马全奎
117.以诗为媒——商丘产业文化的新思路彭勋
118.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商丘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周凤英
据了解,贵司的业务范围分为茶文化空间、商业空间及餐饮空间三大块,这三块中又以茶文化空间为首。请问在当下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出于什么样的想法和考虑令你将公司定位清晰地着重于茶文化空间的设计?
高雄:自古以来“南方有佳木”,福建是历史悠久的产茶大省,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茶叶品质优良、凝聚着地理灵性,六大茶叶类别除黑茶、黄茶外,乌龙茶、白茶、红茶、绿茶都囊括其中。起初我是无意间接触了第一家茶空间设计——《静茶》,从中发现了茶文化空间的意味深长,亦引发了自己的浓厚兴趣。在数家连锁店的设计工作后,对茶文化空间设计有了一定的了解,受益之余便接触了更多与茶文化有关的空间设计。在长期的经营操作下,深知企业如想获得长足稳定的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必须进行精准定位。在全面慎重地分析市场之余,有缘接触到一家立志于茶文化空间设计的企业,其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令我豁然开朗,该企业从事茶文化研究与发展有数年的积累与创作,以设计展现企业的品牌文化和商业价值已成为其核心竞争力。这启发了我们定位为茶空间设计专业发展的企业路线。希望能以此路线为契机,成为福建首选的茶文化空间设计公司,亦有可能成为全国前十的茶空间设计公司。或许这一目标稍显稚嫩,但不无发展可能。毕竟福建的茶业品牌与茶叶企业使我们置身于其得天独厚的环境下,更加有利于我们的前进步伐。
你如何看待当下遍布各大城市的茶叶销售店面、茶楼、茶会所等等与茶有关的空间,你认为这些空间的设计如何?是否存在哪些问题?有无令您印象深刻的空间?
高雄:无论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庶饮,文人“琴棋书画诗酒茶”的雅赏,茶禅一味的道品,对品茶空间都有唯意唯美的追求,它于简朴中见自在,无需排场铺张。但如果仅是中式元素的一味堆砌,应用本不适合的装饰品、不契合的灯光效果、不违和的家具摆设等,都可能破坏茶文化空间本身给人的淡然感受,怎能表达对清雅含蓄、端庄丰华的东方式精神境界的追求。综上所述,台湾设计师周易的《秋山堂精品茶庄》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禅风茶道之神韵,恰到好处地摆置艺术将空间渲染的如画般柔和,令思绪流连忘返。
贵司目前已积累了不少关于茶文化空间的设计经验,在进行这一类型的空间设计时,你认为首要考虑的因素是什么?
高雄:在接触了形形的茶文化空间设计后,认为首要考虑的因素是“商业与文化如何做到平衡”。在任何的文化空间中若没有商业价值的存在,只能称其为博物馆或是一个富含文化色彩的交友平台。有了这一芥蒂,便促使我们总结如何将“商业”这一有机质与“文化”本体融合,使其在面世后如何成立经营项目并从中获取商业利益和企业价值。因为拥有了盈利、价值才能促使品牌商户有机会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文化产物,以商业创造的生命力来延续文化传承。这其中的相辅相承体现在众多品牌茶业中。这种“商业前行,文化跟紧”的现象,首先在于清晰的定位,中国各省各市茶饮习惯迥异,针对茶种的分门别类也是形形,不同区域对文化的理解亦是有所不同。我们在设计表现上要做的便是将推广的产品与当地文化做有机的结合,既能展现产品本身的特色特点,又能结合当地的风俗文化令市场或消费群体更易于了解和接受产品。例如福建武夷山岩茶若要在西安面世,如何让西安地方接受来自南方的茶品,可以结合西安盛唐时期的历史背景及其特有的符号或是结合其特色的自然风光加以诠释,利用极简的中式表现手法,所呈现出的空间既有商业价值又有武夷山茶文化与西安文化的融合产生的>中突对比,让视觉冲突成为视线焦点。既产生了文化商业空间的设计核心,又是商业与文化有机结合所带来的价值循环。
很多人认为一直以来茶叶包装的设计存在泛用中国元素的弊病,这种问题同样也存在于一些与茶有关的空间中,你认为在茶空间中如何更好地融入中国文化?
高雄:首先我们要认可老祖宗所传承的具象文明,毕竟这些被唤为“中国元素”的各种符号,均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应用“中国元素”的前提是我们必须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较为深刻的了解,才能做出更好的中式设计,包装或是装潢都取决于此。之所以市场存在泛用中国元素这类情况,皆因设计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缺失。看似司空见惯的中国红、中式符号的广泛使用被认定为中式元素,实不尽然。中国上下五千年经过数轮朝代更替,遭受外来文化冲击,在每个历史阶段都产生富含时代背景的文化,也衍生出很多独特的元素符号。对历史的认知不够就可能出现中国元素滥用的行为发生。
日本茶道由来已久,你是否了解日本的茶空间设计特点,谈谈您对此的印象及看法?
高雄:如果说我们要回顾中国文化在何时期是最为完整,中式如何完整体现于茶空间,不妨看看日本。日本一直沿袭着唐宋文化遗风,有对唐朝及其奢华的工艺与器皿加工的理解,又有宋风对文人雅士“和静清寂”的深刻了解。日本茶道源于中国,形成于15世纪。在历史发展中,从单纯的趣味、娱乐,前进为表现日本日常生活文化的规范和理想。日本人从居家摆设到生活习惯,还有瓷器、陶器、绘画,甚至地道的日本文学,无一不受茶道的影响。日本茶道用清幽雅致的浅淡空间来呼应饱满的文化礼节。日本茶室受和式建筑影响,讲究空间的流动与分隔,流动则为一室,分隔则分几个功能空间,空间中总能让人静静地思考。日式茶空间色彩多偏重于原木色,以及竹、藤、麻和其他天然材料颜色,形成朴素的自然风格。将自然界的材质大量运用于居室的装修、装饰中,不推崇豪华奢侈、金碧辉煌,以淡雅节制、深邃禅意为境界。进入茶空间,举目所见,没有绚烂只有素雅,这种简单的素美的深处,蕴藏着枯淡的清寂之美。
一、内涵及定义
探索企业文化的魅力,还得从企业文化的缘由开始。“企业文化”一词是20 世纪80 年代初,美国管理学家探索日本经济崛起的奥秘,总结提炼出的管理理论,80 年代中期,“企业文化”传到中国,出现在企业管理理论研究和经营管理活动中,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商业银行作为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企业法人,虽是服务性的金融企业,但也和其他企业一样,其企业文化也由物质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三个层次构成。其中,最表层的,是指看得见,摸得着,通过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物质文化。中介层,是通过制度和行为形态表现出来的制度行为文化等。而最核心的精神文化层, 是培养和树立商业银行企业精神的深层文化。
总之,商业银行企业文化是银行在长期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具有本行特征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它产生于银行自身,得到全体员工和管理者的认同,随着银行的发展而日益强化,最终成为银行进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我国银行业的现状来看,对银行企业文化内涵真正理解的还不多,企业文化的运作还停留在相当肤浅的层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拘泥于传统方式,存在以政治文化取代企业文化的倾向。二是偏重于公关宣传,忽略银行内部建设和业务创新。三是内容过于空洞,重策划而不重实施。四是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模糊不清。五是存在着本末倒置的倾向。
目前,我国许多商业银行在很多方面走入了企业文化的误区,仅仅把其当作是自己一个漂亮的饰物,至于对银行的经营与管理会产生什么样影响,没有深入研究,从而浪费了大量资源,没有取得很好的成效。
三、构建方法
企业文化的构建, 需要银行合理的定位和规划,更需要时间磨合和历史积淀。任何寄希望于一两年之内就能建立起令人瞩目的企业文化的想法,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第一,汲取我国传统的企业文化和国外优秀的企业文化,使自身不断得到充实,完善和提高。况且,金融企业文化建设同样是一个“扬弃”的过程。这不仅要求要充分利用金融机构原有的一些经验和优势,同时还要及时汲取国外企业文化中的一切有益的东西,使自身不断得到充实、完善和提高。不断地扬弃和借鉴是金融企业文化的真谛。
第二,重视商业银行的形象设计。塑造商业银行个性鲜明的现代金融企业形象是银行进入市场和争取客户的通行证。只有树立良好的形象,商业银行才能赢得客户、赢得市场。
第三,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合力效应。一要处理好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二要处理好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统与分的关系。三要处理好企业文化建设与业务经营的关系。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经营活动为中心,讲究经营之道、培育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第四,培植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源——儒家文化。“徒法不足以自行”。自古以来,医有医德,官有官德,百业均有其道,谓之德。从事金融工作的人员,则应当有自己的“银德”。“银德”者,是金融工作者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立银德,正银风,对构建和谐的金融关系非常重要。
第五,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文化。一个高风险的金融企业,必须相应建立风险管理文化和风险管理理念。相应建立一系列的防范风险发生的制度,引导全体员工树立风险管理理念,提高遵章守纪、执行内控制度防范风险的自觉性。同时,要创立金融企业的独特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工程(即CT工程) ,还应把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效益良好与职工自身利益密切联系起来。对金融职工在进行爱岗敬业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美洲银行对一定工作年限的员工配送本行股票的办法应该进行借鉴。它对增强金融企业凝聚力、培养团队精神有积极作用。
(一)忽视全员参与的重要性在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主要体现在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以及细节之中,因此,员工是企业文化最重要和最直接的载体。反观当前,新时期下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全体员工参与的重要性,只是由上层建筑进行单方面自上而下的推广,大部分员工只能被动地、消极地接受书面化、程式化的企业文化。这种情况下,全员参与的重要性显然没有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体现出来,必然会增加企业文化培育和推广方面的难度,不利于农村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建设。
(二)缺乏鲜明特色和个性就企业文化的性质和最终用途来看,企业文化是在一定背景下形成的具有企业自身特点的一种管理模式,农村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也是如此,它是农村商业银行个性化的表现。企业文化并不是迎合时尚的标语,也不是标准统一的教条和模式。新时期农村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往往是移植了西方发达国家金融业的文化理念,使得企业文化缺乏自身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个性,难以形成适合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商业银行企业文化[1]。
(三)行政管理体制色彩浓厚在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中,大多数由转制成功的农村商业银行,仍然接受上级管理机构的行政管理,因此,企业本身具有很强的行政色彩。目前我国整个农村金融系统正面临改革转型期,其行业规范及管理标准都在不断完善中,上级管理机构对基层农村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未能通过充分的客观分析和评估,对基层农村商业银行提出适合其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指导意见。
(四)长期价值观的培养与短期利益相冲突在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中,部分刚起步的农村商银行较为重视短期利益,它们热衷于抓“见效快”的项目,欠缺对长期发展的规划和相应的连续性,没有按照企业文化本质的基本逻辑和机理进行企业自身文化的建设,没有将企业自身的文化塑造成一个充满生机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企业文化在建设与塑造流于形式的现状。由于新旧观念的冲突以及价值观的转换,使得农村商业银行的短期利益与长期的文化建设目标之间发生矛盾,造成企业新价值观念的形成发生了严重的滞后现象。
二、农村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意见
鉴于农村商业银行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其企业文化的建设,必须与现存的金融经济环境和传统文化的氛围紧密联系,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框架。首先,农村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要能反映当地农村金融经济的特色,立足“三农”,服务普罗大从,切实解决农民的借款难问题,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资金保障;其次,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构建以核心价值观为基础,融会了经营理念、管理理念、人才理念、团队理念、服务理念、风险理念、学习理念、廉洁理念的企业文化体系,进而形成金融服务机构与社会全体成员的和谐,使得农村商业银行实现扶持三农、服务社区居民以及扶持弱势群体的社会责任目标。
三、推进新时期农村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
(一)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思想认识企业文化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企业的价值取向,是企业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强大的精神力量的有力保障,因此,农村商业银行应适应形势,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思想认识,尊重知识和人才,关注员工的个人情感和自我发展的需要,树立“德才兼备,内外兼修”的理念,并将此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中,重视人力资源规划与开发工作,建立以岗位管理为依托的创新人才机制和保障机制,深度挖掘员工的潜能,使其与绩效挂钩,形成权责分明的薪酬制度,鼓励员工积极创新,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服务质量[2]。
(二)培养农村商业银行卓越的企业精神作为企业文化的精髓,企业精神是企业全体员工经营信念和纪律道德的体现,往往是通过简洁鲜明的语言表现出来,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和鼓动性。有的农村商业银行注重以企业文化推动经营发展,可以以“务实奉献,日新致远”作为其企业精神,并通过各级领导和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身体力行,培育卓越的企业精神。
(三)塑造农村商业银行良好的企业形象作为社会公众和内部员工对企业的一种信誉评价标准,企业的社会形象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未来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商业银行的企业形象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其经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因此,农村商业银行应从细微处入手,坚持服务第一的理念,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优化服务流程,恪守信誉,并将其上升到企业精神层面,提升企业的社会美誉度。此外,通过公关和广告宣传工作,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加强与客户、新闻媒介等的联系,推进业务工作的开展,树立农村商业银行良好
的企业形象。
(四)强化内部制度建设,加强风险管理在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过程中,制度文化既是企业文化的底线,也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一定的行为规范体现了企业价值的取向,因此,新时期的农村商业银行应积极建立以内部控制为中心的管理文化,建立健全的企业内部监督检查机制和岗位责任制度,强化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完善金融防范体系,保证农村商业银行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带动区域金融经济的快速发展。
(五)落实企业文化的培植与传播,提高自身软实力新时期的农村商业银行,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切实做好企业文化的建设与融合工作,进一步发挥企业文化的引导、规范、凝聚、辐射和激励作用,推陈出新,精炼出符合企业未来需求的企业文化。农村商业银行可根据自身的需要,编辑、制作企业文化画册,凝聚自身的历史发展和企业文化的内容,利用新闻媒体的传播作用,更好地把企业文化进行对外宣传。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