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感恩故事

感恩故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感恩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感恩故事

感恩故事范文第1篇

自2005年7月“感恩中国”网站创建以来,张仁杰凭借个人力量,以通过网络媒体呼吁的方式,共救助了180多名各类病残流浪乞讨人员。其中,送20多人进入救助站,帮10多位老人回到家,为8个重度残疾的孩子完成了手术……

在磨难中理解“感恩”的涵义

1984年,张仁杰出生在安徽六安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全家靠种田为生,生活艰难。张仁杰的母亲心地善良,收养了不少被遗弃的孩子。张仁杰初三那年,张家为给一个收养来的叫张仁梅的孩子治病,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以致于张仁杰的学费都没法交。当母亲告诉他时,他心里长久的怨恨全都涌上心头,冲母亲大喊:“下学期就毕业了!你们从来就没按时给过我学费,家里的钱全拿去给‘饭花子’进城住院享福了!”说完头也不回地冲了出去。

张仁杰产生了去外面闯一闯的想法。最后,13岁的他从安徽老家来到了河南,因没有文化和技术,过着居无定所的漂泊生活,白天捡垃圾,晚上就露宿街头……2001年,17岁的张仁杰在郑州一条街上做送水工,平日里常帮人干些体力活,很多街坊都喜欢他。后来有一位好心的老人出资送他去武术学校学武术。在嵩山一家武术学校,张仁杰每天学习功夫和文化课,这种舒适充实的集体生活让他常常满怀感激之情。张仁杰生平首次开始懂得“感恩”这两个字的涵义,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妈妈的善举。

2003年,从武校毕业的张仁杰只身到北京,很快找到了一份在健身中心做教练的工作,月薪2000多元。

为帮助他人,辞职创办“感恩中国”

张仁杰所居住的海淀四环城乡结合部是穷人聚集地,他经常看到一些衣衫褴褛、肮脏不堪的拾荒者或乞丐。刚开始,张仁杰会拿出身上的零钱帮助他们,或者给饥寒交迫的老人买几个热腾腾的包子、给流落街头的孩子买几袋饼干。时间一长,主动向他求助的人多了,张仁杰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只好经常请假为他们奔波,这当然引起了健身中心老板的不满。

但张仁杰仍一如既往地尽力帮助那些流浪者,直到他在西苑菜市场遇到了一个让他无法不全力帮助的对象――王雪萍。今年13岁的王雪萍是安徽省灵壁县人,从小先天性残疾。听说北京的医院可治好她的病,71岁的大伯王九灵带着她,徒步五个月从安徽赶到北京。可是,高达20万元的手术费让他们无力承担。为了筹集治疗费,他们只好沿街乞讨。

刚看到王雪萍的第一眼,张仁杰震惊了,她的两手像海豚的鳍一样翻在背后,两腿也因畸形无法站立,坐在一个安装了4个滑轮的木板上。听说网络媒体传播的速度快而广,张仁杰便在网上注册上自己的博客,把王雪萍的坎坷遭遇贴在了首页,再配以多幅真实又震撼人心的照片,没想到竟引起了多方关注!各大网站争相转载,媒体纷纷前来采访。幸运降临到了小雪萍的头上!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儿童希望救助基金会为她提供了6万元的手术费用。随后,小雪萍在北京东直门医院顺利完成了脚部矫正手术。

张仁杰看到了网络的力量。2005年7月,他辞掉了健身房教练的工作,决定把救助流浪者作为自己的人生事业。同时,他把自己的博客改成网站,命名为“感恩中国”。为了节省开销,张仁杰从舒适的出租屋搬进了不到3平米的小屋,开始了他的感恩之旅。

义无反顾,将“感恩”进行到底

张仁杰救助弱势人群的流程大体是这样:遇见自己发现或者主动求助的人,先跟着观察几天,偷偷拍摄很多生活照片,确定不是骗子后,他就整理出照片发到“感恩中国”网站上,吸引更多的人来资助。

2005年秋天,张仁杰认识了来自河南民权县林七乡下庙村的杨丹一家。当时杨丹只有7岁,父母为治疗杨丹的先天性心脏病,便带着她与妹妹来到了北京。由于没钱,杨丹的父母只能靠捡拾废品和乞讨攒钱。经过观察杨丹一家人,张仁杰决定为杨丹奔走。然而,在张仁杰为杨丹找到愿意承担医疗费的慈善机构的前一天,杨丹却因心脏病突发而死亡。这成了张仁杰心底的伤口,从此,他拼命奔走,以争取帮助更多的人。

2006年12月初,张仁杰正全力救助一个叫陈中文的安徽农民,但一直为找不到合适的肾源而焦急万分。陈中文在南方一家电子厂打工的弟妹了解情况后,连夜坐上开往北京的火车,准备捐出自己的肾。在北京东直门医院病房,张仁杰惊讶地发现,这名善良的女子就是母亲曾收养过的张仁梅!

感恩故事范文第2篇

每年十一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是感恩节,在今年就是11月29日。

感恩节的起源要追溯到十七世纪。乘“五月花”号船来到这个国度的旅行者(朝圣者)原本是英国分离者地下教会的清教徒,他们的家在英国,但因不堪忍受国内的宗教迫害,他们逃亡到荷兰。在荷兰,他们享受了更多的自由,但最终却意识到在荷兰的这种生活方式是对他们的主的亵渎。为了寻求更好的生活,分离派清教徒,以及非分离派清教徒,乘“五月花”号船来到美国。

1620年12月11日,旅行者登陆后的第一个冬季是灾难性的,第二年秋天来临时,原来的102名乘客只剩下56人。但1621年他们获得了大丰收,这些幸存的人们决定和帮助他们度过难关的91名印第安人一起设宴庆祝。他们相信,若没有当地居民的帮助,他们是不可能度过这一年的。这次节日的盛宴不仅仅是一个“感恩”仪式,它更像英国传统的丰收庆典。庆典持续了三天。

我们现在并不能确定是否有野生火鸡在当时的宴席上,但宴席上肯定有鹿肉。当时,朝圣者用“火鸡”来代表各种野禽。

现在,几乎每家每户的感恩节餐桌上都有南瓜馅饼,这是感恩节的另一种主食。但在当年的第一次庆典上却是吃了煮南瓜,并用收获的玉米制成了一种油炸面包。也没有牛奶、苹果酒、土豆和黄油。但第一次庆典上确实有鱼、草莓、豆瓣菜、龙虾、干果、蛤、鹿肉、李子等。

紧接着的第二年(1622年)却没有举行“感恩”庆典。到了1623年,发生了一场严重的旱灾,朝圣者们聚集到一起,举行了虔诚的祈雨仪式,刚好在第二天,一场充沛的大雨从天而降。威廉布雷德福总督宣布再次庆祝感恩节,并再次邀请了他们的印第安朋友。之后数年都没有感恩节,直到1676年6月,感恩节才再次被提出。

1676年6月20日,马萨诸塞州的查尔斯顿政府委员会召开了一次会议,讨论如何才能最好地表达对主的谢意:主赐予他们好运,庇佑他们安全地建立了他们的邦联。经过意见不统一的投票,由书记爱德华・劳森宣布6月29日为当年的感恩节。

1777年10月,13个殖民地第一次联合举办了感恩节庆典,这也是对萨拉托加战役中战胜了英国人的纪念。但只举行了这一年。

1789年,尽管出现了反对的呼声,华盛顿总统还是宣布感恩节为全国性节日。

感恩故事范文第3篇

一个真实的感恩故事!

“师傅,我,我想坐您的车。”一个跛足女孩背着书包走了过来,看看左右,急急地说。

朱师傅说得交车了,他只是停下来歇一会儿。女孩低下头,过了几秒钟,她又恳切地说:“谢谢您了,师傅。我只坐一站地,就一站地。”

那一声“谢谢”让朱师傅动了心。他看看女孩身上洗得发白的校服,一个旧得不能再旧的书包,忍不住叹了口气,说:“上车吧。”

女孩高兴地上了车。走到转弯处,她突然嗫嚅着说:“师傅,我只有三块钱。所以,半站地也可以。”朱师傅从后视镜里看到女孩通红的脸,没说话。这个城市的出租车,起步价可是五元啊。

开到最近的公交站台,朱师傅把车停了下来。女孩在关上车门时高兴地说:“真是谢谢您了,师傅!”

朱师傅看着她一瘸一拐地往前走,突然有些心酸。

也就是从那个周末起,朱师傅每个周末都看到女孩等在学校门口。几辆出租车过去,女孩看都不看,只是跷着脚等。女孩在等自己?朱师傅猜测着,心里突然暖暖地。他把车开了过去,女孩远远地朝他招手。朱师傅诧异,他的红色桑塔纳与别人的并无不同,女孩怎么一眼就能认出来?

还是三块钱,还是一站地。朱师傅没有问她为什么专门等自己的车,也没有问为什么只坐一站地。女孩心里都有自己的小秘密,朱师傅很清楚这一点。

一次,两次,三次,渐渐地,朱师傅养成了习惯,周末交车前拉的最后一个人,一定是四十中的跛脚女孩。他竖起“暂停载客”的牌子,专心等在校门口。不过十四五岁吧,见到他,像只小鹿般跳过来,大声地和同学道“再见”。不过五分钟的路,女孩下车,最后一句总是:“谢谢您,师傅。”

似乎专为等这句话,周末无论跑出多远,朱师傅也要开车过来。有时候哪怕误了交车被罚钱,他也一定要拉女孩一程。

时间过得很快,这情形持续了一年,转眼到了第二年的夏天。看着女孩拎着沉重的书包上车,朱师傅突然感到失落。他知道,女孩要初中毕业了。她会去哪儿读高中?

“师傅,谢谢您了。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坐您的车,给您添麻烦了。我考上了辛集一中,可能半年才会回一次家。”女孩说。朱师傅从后视镜中看了一眼女孩,心里很不是滋味儿。女孩果然很优秀,辛集一中是省重点,考进去了就等于是半只脚跨进了大学校门。

“那我就送你回家吧。”朱师傅说。

女孩摇摇头,说自己只有三块钱。

“这次不收钱。”朱师傅说着看看表,送女孩回家一定会错过交车时间,可罚点儿钱又有什么关系?他想多和女孩待一会儿,再多待一会儿。女孩说出了地址,很远,还有七站地。

半小时后,朱师傅停下了车。女孩拎着书包下来,朱师傅从车里捧出一只盒子,说:“这是送你的礼物。”

女孩诧异,接过礼物,然后朝着朱师傅鞠了一躬,说:“谢谢您,师傅。”看着女孩一瘸一拐地走进楼里,朱师傅长长叹了口气。女孩,从此就再也见不到了,他甚至不知道她的名字。

寻找十年前的好人!

一晃过了十年。

朱师傅还在开出租车。这天,活儿不多,他正擦着车,却听到交通音乐台播出一则“寻人启事”,寻找十年前胜利出租车公司车牌照为冀Azxxxx的司机。朱师傅一听,愣住了,有人在找他?十年前,他开的就是那辆车。

电话打到了电台,主持人惊喜地给了他一个电话号码。朱师傅疑惑了,会是谁呢?每天忙于生计,除了老伴他几乎都不认识别的女人了。

拨通电话,朱师傅听到一个年轻女孩的声音。她惊喜地问:“是您吗?师傅!”

朱师傅愣了一下,这声音,这语速,如此熟悉!他却一下子想不起是谁。“谢谢您了,师傅!”女孩又说。

朱师傅一拍脑门,终于记了起来,是他载过的那个跛脚女孩。是她!朱师傅的眼睛突然模糊了,十年了,那个女孩还记着他!

两人约在一家咖啡馆见面。再见到女孩时,朱师傅几乎认不出了,眼前亭亭玉立的这个女孩,是十年前那个只有三元钱坐车的女孩?女孩站起身,朝朱师傅深深鞠了一躬,说:“我从心底感谢您,师傅。”

喝着咖啡,女孩讲起了往事。十二年前,她父亲也是一名出租车司机。父亲很疼她,每逢周末,无论多忙他都会开车接她回家。春节到了,一家人回老家过年,为了多载些东西,父亲借了朋友的面包车。走到半路,天突然下起了大雪,不慎与一辆大货车相撞。面包车被撞得面目全非,父亲当场身亡。就是那次,女孩的脚受了重伤。

安葬了父亲,母亲为了赔朋友的车款,为了她的手术费,没日没夜地工作。而她,伤愈后则拼命读书,一心想快些长大。她很坚强,什么都能忍受,却惟独不能忍受别人的怜悯。

所以,她没告诉任何人路上发生的事故。放学回家,当被同学问起现在为什么坐公共汽车,她谎称父亲出远门了。谎言维持了半年多,直到有一天遇到朱师傅。她见那辆出租车停在路边,一动不动,就像父亲开车过来,等在学校门口。

她只有三块钱坐公共汽车,可她全拿出来坐出租车,只坐一站地,然后花一个半小时徒步走回家去。虽然路很远,但她走得坦然,因为没有人再猜测她失去了父亲。

“您一定不知道,您的出租车就是我父亲生前开的那辆。车牌号,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

女孩说着,眼里淌出泪花,“所以,远远地,只一眼,我就能认出来。”朱师傅鼻子一酸,差点儿掉下泪来。

“这块奖牌,我一直戴在身边。我不知道,如果没有它,我会不会走到今天。还有,您退还我的车费,我一直都存着。有了这些钱,我觉得自己什么困难都能克服。虽然失去了父亲,但我依旧有一份父爱。”说着,女孩从口袋里拿出一枚奖牌,挂到了身上。那是一块边缘已经发黑的金牌,奖牌的背面,有一行小字:预祝你的人生也像这块金牌。

这块金牌,就是十年前朱师傅送给女孩的礼物。

滴水之恩何言报

女孩挽着朱师傅的胳膊走出咖啡馆。看到女孩开车走远,朱师傅将车停在路边,让眼泪流了个够。那个跛脚女孩,那个现在他才知道叫林美霞的女孩,她和自己十年前因癌症去世的女儿,简直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女儿生前每个周末,朱师傅都去四十中接她。女儿上车前那一句“谢谢爸爸”和下车时那一句“谢谢您,老爸”,让他感受过多少甜蜜和幸福!

那块奖牌,是女儿在奥林匹克竞赛中得到的金牌,曾是他的全部骄傲和希望。可女儿突然间就走了,几乎让他猝不及防。再到周末,路过四十中,他总忍不住停下车,似乎女儿还能从校门口走出来,上车,喊一声:谢谢爸爸。

就在女孩坐他车的那段时间,他觉得女儿又回到了自己身边,他的日子还有希望,他又重新找回了幸福!只是,这情形持续的时间太短,太短…… 在回家的路上,朱师傅顺便买了份报纸。一展开报纸,朱师傅就看到了跛脚女孩的照片。

她对着朱师傅微笑,醒目的大标题是:林美霞———最年轻的跨国公司副总裁,S市的骄傲……朱师傅吃惊地张大嘴巴,一目十行地读下去。边读报纸,他边习惯地从口袋里掏烟。

突然,他的手触到了一个信封。拿出来看,里面装着厚厚一沓美金。朱师傅愣住了,他想不出,林美霞何时把钱放进了自己外套口袋?就在她挽起自己胳膊的瞬间?

美金中间,还夹着一张纸条:师傅,这是爱的利息,请您务必收下。本金无价,永远都会存在我心里。谢谢您,师傅!

一个关于感恩节的故事

感恩节前一天——那是仨孩子和我过的第一个他们父亲不在场的感恩节。他几个月前就走了。两个大点的孩子正患感冒,病得不轻。最大的,已在床上躺了一周。

外面寒意袭人,一切灰蒙蒙的,还淅淅沥沥下着雨。我在孩子身边忙来忙去,一会儿是温度计,一会儿是果汁,一会儿又要换尿布,整个人疲惫不堪。等我去翻钱包,里里外外只找出2.5美元——我必须,用这点钱维持到月末!这时,电话响了。

打电话的,是我们从前教会的秘书,她说大家一直惦记着我们,会众们还预备了些东西要给我们。我说我正准备去超市为孩子们买些果汁和汤类,会路过教堂。

午饭前我到了教堂。秘书在门口迎着我,递过来一个特制的礼物信封。“大家都很想你和孩子们,”她说道,“我们心中永远有一个地方为你们留着,而且时时为你们祈祷。我们爱你们。”我打开信封一看,是两张食品购物券,每张价值20美元。我感动得不知所措,一时竟哭了起来。

“太谢谢了,”我俩拥抱在一起,我说,“代我感谢教会,我也爱他们。”随后我驱车到家附近的商店,给孩子们买了一些最需要的东西。

我拿了价值14美元多一点点的食品,走到收银台,递给收银员两张购物券中的一张。她接过去,转过身,很久没回头。我想一定出问题了:“这购物券是实实在在的祝福,是我们从前的教会送给我的,他们知道我一个人带着孩子。这是救急用的。”

收银员转过身,关切的眼睛里含着泪水,说:“亲爱的,真的非常好!您,有火鸡吗?”

“还没有,也没什么的,孩子们还病着。”

她又问:“那你们感恩节的正餐还有其他食物么?”

“没有了。”

找回购物券的余零,她看着我的脸:“亲爱的,我现在没法告诉你为什么。但是,我想让你现在再回店里拿一只火鸡,酸果酱,南瓜饼或是其他感恩餐所需要的东西。”

我感动得满眼是泪:“是真的吗?”

“当然!想要什么就拿什么。别忘了给孩子们买些‘佳得乐’。”

再回店里买东西,有些不好意思。但我还是选了一只新鲜火鸡,一些山药和土豆,也为孩子们买了些果汁。之后,我推着购物车又到了刚才那位收银员的收银台。当我把食品放到台上时,她又一次泪光闪闪地看着我:“现在可以告诉您了。我早上祷告说,愿今天可以帮助一个人,结果,您走进了我的视线。”她从收银台下面拿出一个钱包,掏出一张20美元的,为我的食品买了单,还将零钱递给了我。我又一次感动得热泪盈眶。

她又说:“我是基督徒。这是我的电话号码,有什么事可以找我。”随后她又捧起我的头,吻了吻我的脸颊:“上帝保佑您,亲爱的。”

感恩故事范文第4篇

春秋时候,吴国的大将军伍子胥带领吴国的士兵要去攻打郑国。郑国的国君郑定公说:「谁能够让伍子胥把士兵带回去,不来攻打我们,我一定重重地奖赏他。可惜没有一个人想到好办法,到了第四天早上,有个年轻的打渔郎跑来找郑定公说:「我有办法让伍子胥不来攻打郑国。郑定公一听,马上问打渔郎:「你需要多少士兵和车子?打渔郎摇摇头说:「我不用士兵和车子,也不用带食物,我只要用我这根划船的桨,就可以叫好几万的吴国士兵回去吴国。是什么样的船桨那么厉害呀?打渔郎把船桨夹在胳肢窝下面,跑去吴国的兵营找伍子胥。

他一边唱着歌,一边敲打着船桨:「芦中人,芦中人;渡过江,谁的恩?宝剑上,七星文;还给你,带在身。你今天,得意了,可记得,渔丈人?伍子胥看到打渔郎手上的船桨,马上问他:「年轻人,你是谁呀?打渔郎回答说:「你没看到我手里拿的船桨吗?我爸爸就是靠这根船桨过日子,他还用这根船桨救了你呀。伍子胥一听:「我想起来了!以前我逃难的时候,有一个打渔的先生救过我,我一直想报答他呢!原来你是他的儿子,你怎么会来这里呢?

打渔郎说:「还不是因为你们吴国要来攻打我们郑国,我们这些打渔的人通通被叫来这里。我们的国君郑定公说:『只要谁能够请伍将军退兵,不来攻打郑国,我就重赏谁!希望伍将军看在我死去的爸爸曾经救过您,不要来攻打郑国,也让我回去能得到一些奖赏。伍子胥带着感激的语气说:「因为你爸爸救了我,我才能够活着当上大将军。我怎么会忘记他的恩惠呢?我一定会帮你这个忙的!伍子胥一说完,马上把吴国的士兵通通带回去。打渔郎高兴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郑定公。一下子,全郑国的人都把打渔郎当成了大救星,叫他「打渔的大夫,郑定公还送给他一百里的土地呢!

伍子胥为了报答打渔郎的爸爸帮助过他,他不但不攻打郑国还让打渔郎得到奖赏,这就叫做“感恩图报”。

感恩故事范文第5篇

我有点犯蒙, 虽然一直自信自己不是什么大坏蛋, 不过怎么也算不上是一个好人, 除了偶尔接济路边的乞丐、给孕妇让座和牵老人过马路, 不记得做过什么事情值得人去感恩戴德。

那是几年前, 也是下雨天。他念大四, 正是紧张找工作的时节, 有一个比较慎重的目标公司通知他面试, 自然就换上了攒了很久的钱才买的一套西装。因为出门的时候还没有下雨, 就没有带雨伞, 准备出轻轨站的时候外面已经下得蛮大了。因为找工作本身不易, 加上紧张所以一时没有了主张, 就站在站台犹豫。

后来过来一个人, 在进站的时候递过来他的伞, 说了句: 给你, 祝你好运。然后就走了, 虽然很快但是他还是努力地记住了这个人的模样。

很明显, 那个人就是我。从一套不合身、质地并不好的西装和忐忑不安的表情, 加上公司也在招聘应届毕业生, 我很容易看出他是一个要去面试的学生, 并且他似乎比我更加需要雨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