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北干初中

北干初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北干初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北干初中

北干初中范文第1篇

据湖北省检察机关昨天公布的数据显示,这些职务犯罪案件中,贪污贿赂犯罪案件915件涉及983人,渎职侵权犯罪案109件,涉及125人。 

湖北省检察院分析指出,湖北省职务犯罪呈现“四个上升”的特点: 

查办要案上升。上半年共立案查办涉嫌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干部119人,是去年同期的2.1倍,其中厅级干部11人,比去年同期多7人。 

查办重特大案件上升。立案查办涉嫌贪污贿赂5万元以上,挪用公款10万元以上大案468件,上升18.2%,其中100万元以上案件23件,上升15%。查办涉嫌重特大渎职犯罪案件35件,上升59.1%。 

北干初中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情感教育

文化学者余秋雨曾说:“人活着最重要的是生命的质量,生命的质量需要锻铸,阅读是锻铸的重要一环。”阅读不仅创造精神,而且赋予人以精神的力量和寄托。而我们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所以,对中学生而言,阅读可以使他们间接感受到人间的冷暖、历史的厚重、道义的神圣和生命的价值;可以调动起他们心中感恩、真爱与坚强等美好情愫,进而影响他们的人生,让他们的生命更丰富有趣、生活更惬意美好。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种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广泛地开展课外阅读确实存在困难。这时很多教师就自断手臂,不得已地放弃了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机会。实际上,他们忽视了文本这块最主要的阵地。在有些教师的观念中,提到文本就是字词理解、段落划分、中心大意,却没有看到优秀文本具有的深厚内涵意蕴。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后,鲁人版的教材分为几大模块,文本的每一单元都对学生有不同的教育意义和情操陶冶作用,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在适当的时候选取恰当的角度给予不同的熏陶教育。只要我们选准切入点,文本阅读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就我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教育略谈一二:

一、感受浓浓的亲情

说到亲情,我们眼前浮现出的是温馨的画面:母亲伸着双手跟着蹒跚学步的孩子,满脸的喜悦中露出甜蜜的紧张;风雨中雨伞呵护着孩子,父亲虽被淋湿却依然笑声朗朗……耳边萦绕不散的是《常回家看看》的悠扬歌声和“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千古吟咏。亲情本就是一种血浓于水的至爱,它是每一个人成长中的精神滋养。可对于现在的学生呢?他们满眼是父母的“不是”,他们不爱听母亲的唠叨,也不喜欢父亲的严厉。他们对亲情早已漠然。面对这种情况,我在让学生阅读贾平凹的《我不是个儿子》时,设计了这样的目标:在文本中感知亲情,在生活中感悟真情,在行动中培养亲情。

课堂上,播放韩红的《天亮了》这首歌,并给学生演示歌曲创作的背景――贵州麻岭的缆车发生坠落事件,唯一的幸存者是被父母用双肩托起的潘子浩。接着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母亲对“我”爱的表现,使学生明白不管是“感天动地”还是“生活琐事”都饱含着父母对我们的浓浓的爱。这时再让学生回忆父母最让自己感动的一件事,然后起来交流。其中一位学生是这样叙述的:威海的今冬下起了百年不见的大雪,我在这场大雪中度过了一个让我终生难忘的冬天。

二、体味自然神韵

面对作为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的长城遗迹亟待保护与抢救,多少珍稀动植物已经沦为标本,多少鲜活的生态活页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多少诗词风景象《广陵散》一样成为遥远的绝唱,我们在做些什么?无动于衷、无所作为。新教材安排了“走进自然的怀抱”这一单元正是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发现自然之美。在《荷塘风起》的阅读中我向学生展示了多幅荷花的照片,有袅娜的开着的,有零星地打着朵儿的,有承受着晶莹雨露的。然后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文本的二、三、四段,从中看到有形的荷叶,感受到无形的风,闻到缕缕淡淡的清香,听到风过荷塘那悦耳的声音。从而感悟作者对荷花坚韧品格、宽广胸怀的喜爱与对破坏自然行径的强烈厌弃。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的多姿多彩,激发学生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树立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三、树立新的生死观

什么是英雄?在学生们看来,一旦人在可以生的时候选择了死,就是英雄。他们信仰“舍生而取义”生死观,敬佩屈原那纵身的一跃。但是否英雄就此一概而论呢?新课程下的“建构精神家园”“谱写生命的赞歌”这两单元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见解。在阅读了《报任安书》后,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你们认为司马迁是英雄吗?如果是的话,他在受辱的情境下选择了生还算的上是真正的英雄吗?同学们经过激烈的讨论一致认为司马迁是英雄,因为,他放弃了轻易的死而是选择了需要更大勇气的慢慢的生。他承受着肉体的痛苦、人格的撕裂、灵魂的窒息,耗时十年,凭借着坚韧的毅力、超人的勇气,终于完成了不朽的《史记》。同时,学生们也通过贝多芬那“扼住命运喉咙”的呐喊明白了人生不可能只有幸福而没有灾难,这对于现在的学生有很好的教育意义。面对挫折很多同学抱怨、放弃、甚至轻易产生了轻生的念头,这是对生活的轻率,对生命的怯懦与不负责。经过这样的文本阅读让学生懂得厄运既可摧残和毁灭弱者的肉体和生命,但也可激起强者的生命巨浪,成为其创造人生价值的催化剂。

四、奉献一份爱心

在今天很多人受功利思想的影响,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奉行明哲保身的处世之道。这样的报道已屡见不鲜:两个摩托车相撞,肇事的摩托车早已不见了踪影,只留下一个满脸是血的年轻人躺在地上,一群看热闹的人围在四周,半个小时后伤者才被送到医院进行抢救,而此时他的摩托车居然也被人偷去;一位年轻人在商店购物时抓住了正在对他行窃的小偷,他坚持要把小偷扭送到派出所,但遭到了小偷几个同伙的围殴,年轻人曾向路人和商店店主求助,但没能得到任何帮助。

北干初中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朋辈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C9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2-0086-02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价值观的日益多元化,大学生面临社会发展变化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与严峻挑战,一些人由于社会生活经验的欠缺和心理素质发展的缺陷,容易引发心理健康问题,个别学生甚至会以自杀或他杀的极端形式来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给自己、他人、家庭和学校都造成了极其不良的影响。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危机干预已经成为各高校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心理咨询逐渐被大学生认可,成为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朋辈心理咨询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式,在心理危机干预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对心理危机干预的认识

心理危机(mentalcrisis)是指个体面临重大生活事件时,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通常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应对时所出现的一种心理失衡状态[1]。在大学校园环境中诱发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既有内在原因,也有外在原因。内在原因主要包括大学生对危机事件的不合理应对方式、错误认知、自身的人格特征以及缺乏社会支持系统。外部原因既可能是突发事件,也可能是一些日积月累的未解决事件所造成。在大学生中常见诱发心理危机的问题主要有:大一新生的不适应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尤其是大学生与舍友相处时出现的各种问题;情感问题,如失恋问题;家庭问题,如家庭贫困、父母离异、失去至亲等;学业问题,如挂科、延迟毕业;就业问题,如不能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或就业过程中屡屡受挫;过多使用网络,甚至网络成瘾;身体缺陷或重大疾病;因违反学校纪律受到处罚。大学生心理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情绪上,悲观、绝望、自卑、抑郁、孤僻、焦虑;在行为上,逃学、离校出走、不敢与人交往,严重者会采取自杀等逃避手段。

危机意味着危险与机遇并存。如果能够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采取有效的措施,使之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就叫心理危机干预。危机干预(crisis intervention)又称危机介入、危机管理或危机调解,是给处于危机中的个体及时提供有效帮助和心理支持的一种技术,通过调动他们自身的潜能来重新建立或恢复到危机前的心理平衡状态,获得新的技能,以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2]。心理危机干预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咨询服务,其突出特点是反应及时、迅速,目的在于防止处于危机状态下的个体做出极端的行为,如自杀、自伤或者攻击他人的行为,鼓励当事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并促进问题的解决。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很多高校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开展状况并不乐观,虽然学校已经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员,但落实到系、班级层面上的力度远远不够,所以导致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成效很有限。其结果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不够到位,无法达到预防的目的;不能够及时发现处于危机状态下的学生,导致错过了最佳的干预时机;常常是事后干预等[3]。由此可见,只有在班级层面上落实好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才能够真正发挥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的作用。

二、朋辈心理咨询的含义及特点

1.朋辈心理咨询的含义

这里的“朋辈”含有“朋友”和“同辈”的双重意思,其中“同辈”是指同年龄者或年龄相当者,他们通常享有共同的价值观念、经验、生活方式,具有年龄相近或者所关注的问题相同等特点[4]。Sussman将朋辈心理咨询定义为:由受过半专业训练并受督导的学生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的互动交流,对需要帮助的同辈提供倾诉、支持或咨询的服务。朋辈心理咨询虽然不能完全与专业意义上的心理咨询相比,但它却充分发挥了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形成“自助―助人―互助”的机制,是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走出心理困境、实现自我成长的一种重要方式[5]。

2.朋辈心理咨询的特点

相对于专业的心理咨询而言,高校朋辈心理咨询是在同辈之间开展的一种半专业的心理咨询活动,朋辈心理咨询的出现改变了只有专业心理咨询员才能进行心理咨询活动的现状。与专业的心理咨询相比,朋辈心理咨询具有以下特点:

(1)涉及范围广。一般的专职心理咨询员只能被动地在心理咨询中心接触主动前来求助的学生,不能主动接触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除非学生有自杀的倾向,所以专职的心理咨询员不深入学生之中,就无法全面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而朋辈咨询员是学生中的普通一员,可以充分了解身边的人,及时帮助陷入心理困境的同学。

(2)节省时间。朋辈心理咨询员与求助者是朋友或同学的关系,与求助者同质性高,比如年龄相仿、生活背景相似、体验相似、情感表达及知识背景相似,心理鸿沟小,易产生共鸣,能够快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与咨询关系。由此更快地了解求助者心理危机的原因及事件发展变化的来龙去脉,再与专业咨询相结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易发现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学生。无论是在正式群体还是非正式群体中,由于时空的接近性、交往的频繁性,朋辈心理咨询员能迅速地发现学生中的心理及行为异常者,及时反应,积极与心理咨询中心、系部联系,使处于危机状态的同学能得到及早发现、及早关注、及早治疗,避免校园不良事件发生。

三、朋辈心理咨询在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

北干初中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教学;特征;意义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①当客观事物满足人的需要时,就会产生愉悦、乐观等积极情感,反之,则会产生痛苦、悲观等消极情感。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都具有情感色彩,作为特殊实践活动的教学活动,更是如此。所谓情感教学,从最根本的含义上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②

一、初中语文情感教学的特征

(一)情感性

情感性是指语文教学要以情感人、以情动人,通过文章中优美的语言文字激发人们的情感,唤起感情的共鸣,达到乐学的教学境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特征。因此,语文教学不能仅采用理性的分析,不该成为知识的机械传递,更不该通过技能训练来进行,它应该是流动着热烈的教与学的情感交流碰撞的场所。在这个情感场中,既有教师对职业,对学生的热爱,更有教师自己融入教学情感中的各种性感表现和被教师唤醒的学生的情感表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怀着对语文教学的爱,对学生的爱去讲授语文课,用富有感情的教学方法、教学语言去引领学生感受语文课的语言美、情感美,人性美等。

(二)形象性

形象性是指语文情感教学以激发学生的感情、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来参与学习和解决问题的特性。它首先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一直活跃着课文的形象,其次是教师通过自己的讲解和描述,唤起学生头脑中的有关形象,这些形象在学生脑海中不断变化,以达到活跃思维的效果。教师可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比如多媒体展示图像画面,加上教师本身的语言手段,以此调动学生头脑中产生想象、联想、创造出各种形象的活动,让语文课的文字图像符号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形象,从而使学生进入教材的意境,体味教材中美的形象。

(三)审美性

审美性是指语文情感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具有其他学科无与伦比的美育功能的特性。对美的感受、理解和追求是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语文情感教学的美育目标具体包括:1.美的感受力。即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使其在学习和生活中感受美,享受美带来的愉悦。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教材中优美文章的优美片段和句子,感受汉字的意境美、韵律美和节奏美,让学生由衷地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2.美的理解力。在语文教学中,应当结合具体的素材,传授必要的审美知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自然界的各种美,懂得美的多样性和不同风格。3.美的创造力。创造美的培养,是美育目标的最高层次,应鼓励学生对美的追求与创造。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汉字和汉语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追求汉字的书写美和汉语的表达美以及其文化内涵的美。

二、初中语文情感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语文教学曾经过度强调其工具性,不管什么样的教材,不管什么题材的文章,都采用统一的讲解方式,“释词――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提示写作特点”③,结果优美的文章被截肢的支离破碎,只剩干巴巴的字、词、句、段,语文教学毫无生机,学科的人文性遭到严重摧残。《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④“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⑤而情感教学就是要以人为本,着眼于培养完整人格的人,为语文学科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二)有利于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传统教学观念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动性,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当作消极、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压抑了学生的天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⑥,而情感教学认同学生的主体作用,认为学生应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动起来。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情感的血液在知识这个获得集体中欢腾地流动的时候,知识才成为信念、成为学生主观世界的一部分。”⑦情感和认识从来都是相互促进的,当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进行学习这个认知活动时,才能使认知活动顺利进行,情感教学就能很好的达到这个目的。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

人类社会在漫长的进化中,之所以能一代代的延续生存下来,情感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哈佛大学作家赖德勒曾直言:“当代社会的生存之战,通常是情感的生存之战。”⑧因此,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中,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的情感,促使学生学会生存是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而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性浓郁的学科,在培养学生情感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念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只有学生的人格健康日益完善,适应能力逐步增强,创造能力进一步提升,才能使学生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获得更多的机会。

注释:

①桂世权:《心理学》,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6页.

②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③童庆炳:《语文教学与人的发展》,课程教材教法,1999年第5期.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⑤同④.

⑥同④.

北干初中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学生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以真诚的情感去关爱学生,激发其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体会到成功的愉悦。”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成功离不开情感因素的作用。如果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巧妙地调动和利用情感因素,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想情操和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激发呢?

一、教师要优化性格和情感涵养,以情感人

要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富有情感的人。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自己的情感,他就不能发展和培养好别人的情感。”情感具有传染性,教师的情感能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在上课时,教师绝不能只是把语文课当作工具课,把语文训练当作一种单纯的技术训练,以至于把鲜活的语文教材讲“死”,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严重影响语文课应有功能的充分发挥。其次,要主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人曾说过,如果孩子因你的存在而愉快、放松,那么,你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如果孩子因你的存在而痛苦、拘束,那么,你的教育就已经失败。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教师要善于把自己对教材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情感体验传达给学生,使学生的思想与认识联系起来,产生情感的共鸣,课堂教学就会激情绽放。

二、教师备课要吃透教材,多途径发掘学生丰富的情感因子

新课标强调,学习课文时一定要仔细“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不仅体现了人文学科的特点,也为新课标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目标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语文学科是语言、文字、文学的有机结合,具有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功能,无论是写景状物还是叙事写人,都饱含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因此,教师只有在备课时认真体会作者的情感,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用真情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使他们置身于充满浓厚的学习气氛中,被深深感染。

三、教师要灵动有致,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情感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开放、鲜活、灵动的学习平台,绝不能让学生一成不变、机械地死记硬背和生吞活剥地接纳知识。只有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打动他们的内心世界,实现真正的有效教学。

1.教师要充分利用语言激发感情。首先,教师要通过真切的情感朗读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其次,用形态语言激发学生情感。俗话说,眼睛是心灵之窗。师生的表情、动作、神态是一种动态的无声语言,它蕴含了大量的情感信息,是师生心理交流的重要“外显点”。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提供的情感线索,恰如其分地帮助学生运用表情、动作、神态,直观、形象、真实地进行情感体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2.教师要充分利用艺术手段激感。语文教师如果能将艺术课中某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拿过来,运用于语文教学,使得课文中的形象变成仿佛能看到、听到、触摸到的形象,就能使学生的感受更真切。如,用图画再现课文内容;用音乐渲染与课文相似的氛围;用戏剧的形式让学生扮演角色,利用角色的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更深切地理解课文中角色的思想、情感、语言和行为,在情感的体验上得到很好的满足。尤其是某些特色课文,比如话剧,可以运用表演和分角色朗读体验情感。在朗读过程中,学生的喜、怒、哀、乐随文章的情感脉络而迸发,有的如滔滔激流震撼心弦;有的如春雨霏霏,滋润心田。通过朗读,可以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情趣,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

3.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激感。语文教师如果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引入幻灯片、电脑软件等电教手段,可以使原本单调枯燥的讲述变得生动、形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精心设计制作课件,引领学生在直观、生动的阅读情境中,积极主动地进行语言实践,在加深理解和体验的基础上,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审美乐趣。尤其是涉及风景名胜和风土人情的文本,多媒体直观生动的画面、悠扬舒缓的音乐,更加能唤起孩子们的情感体验,读起课文来兴趣盎然,意犹未尽。

相关期刊更多

采写编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北省委宣传部

河北林果研究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河北省教育厅

高校地质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