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月是故乡明全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没有花前月下的轻声呢喃,仅有相隔千里的万般思念,串连成岁月的日子呀,已近五载伴着相思度过,人间的阴晴圆缺由不得我们去思去想,一片片相思情绪伴着十五的月光纷纷扬扬,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诗句再次在心中念起。
清凉柔和的月光透过窗前树的缝隙,投到屋内,月光再次冗长了我的记忆,我在静静的想你,透着寂寞的无奈,而你呢,是否也在想我,流去的岁月,随着月光淡淡的走远,无论怎样,日子总会在柔软温润的思念间划过,已闻不到了小区的紫丁香花的香气,可心朦胧的仍在找寻,此时你喜欢的家乡枫叶已是再次红了山坡,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可心里却被思念收获,没有吴刚的桂花酒,只有嫦娥一样的思夫情愁。
举头望月。心在醉,这醉人的月,这煽情的月,在今夜把思念再次的引诱,再次的与之相恋,与之拥抱。
月是剪不断的情思,这情思盛在了思念的酒里,洒在了隔屏相望的键盘上,融在了青石铺筑的小路上,鸣在了彩云追月的哀怨琴弦中,
月是越理越乱的乡愁,今夜想必你也会把思念索拌着淡淡的忧伤洒在眉间,洒在心底,走过天涯海角,月是故乡明,度过春夏秋冬,月是故乡的暖,月满西楼,游子最懂思乡愁。
举头望月,低头静思,乘中秋的月色,把嫦娥思夫的柔情,搭乘文字的羽翼,把思念捎给你,月光多像你那温柔的目光,从我眼前掠过,掠过的还有我们的往事,那是一曲快乐的歌。
明月依旧,起伏的是今夜的思绪,婉转的是月色依稀,我静静的想你,远隔千山万水的你,今夜你定会觉察到我心碎的虚空,听懂我缜密的心语。
这段小插曲引发了笔者对如何在教学中,提升儿童思维品质以提高教学效益的思考。中国古典诗文语言凝练、意境深邃、内涵丰富,表现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生活,是中华文化遗产中的瑰宝。然而小学生由于知识储备有限,阅历经验不足,加之古代诗文与儿童的口语表达相去甚远,古诗背后宏大的历史背景离小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遥远等原因,要想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中走进诗文,有所思考与感悟,与诗人产生共鸣,实属不易。在当下课堂模型建构的过程当中,笔者非常赞同采用矛盾质疑和还原背景这两个模型要素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矛盾质疑就是在教学的关键处通过引入矛盾冲突,把学生置于便于质疑、深入思考和换位辨析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去审视、去评判、去质疑,从而推动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还原背景则是“课堂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有意识的引入生活故事、背景故事、知识发明人的故事,还原当时发明的背景、情景”。(程红兵:《课堂模型之明德设计》)
下面,笔者就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为例,阐述矛盾质疑与还原背景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泊船瓜洲》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写诗人赴京,在瓜洲随船停留时遥望家乡,由此产生了不知何时能回到家乡的惆怅。通篇立意含蓄悠远。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照注释和工具书能很快理解全诗的大意:从京口到瓜洲只有一水(一条长江)的距离,距离钟山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江南两岸,明月什么时候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学生读到“照我还”时能体会到该诗似乎是在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但是学生对诗中三个地名即“京口”“瓜洲”“钟山”的具体方位是模糊的,对诗人所指的钟山和哪个地方只隔着数重山也是不清楚的。还有,诗人此时身向何处,“照我还”是要回到哪里去,这些问题也是不得而知。此时,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摆在了教师面前:就字面解释,学生获得的思乡之情只限于对“照我还”这三个字最浅层次的信息提取,如果学生对上述问题都是不清不楚的,又该如何引导学生进一步体味该诗的内容和情感,提升古诗学习的品味呢?笔者在分析了学生与学这首古诗之间的难点之后,基于学生学习的真实需求,采取了矛盾质疑和还原背景来拓宽儿童思维的空间,推进教学。
在学生能读通全诗略知大意后,笔者首先设计了一道填空题,将学生的目光引向对诗中多个地名的关注,要学生讨论后填写下面题目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名。题目如下:
诗人要到( A )去,途经( B )时泊船留宿一夜,他遥看(京口)距离( C )只隔着一条长江,( D )与(钟山)也只隔着几重山,春风又吹绿了江南两岸,明月什么时候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E )?
学生小组讨论后,形成以下意见:
1. 对于A处诗人要去哪里,诗中没有言明,大家都不得而知;
2. 认定B 处应该是瓜洲,因为诗题叫《泊船瓜洲》,就是指诗人将船停泊在瓜洲;
3. 认定C 处也是瓜洲,因为首句告诉我们“京口瓜洲一水间”。
4. 对于D处是何处,学生则产生了分歧,有人认为是京口,有人认为是瓜洲,但都是主观臆断,说不出理由。
5. 对于E处,诗中所指的想回来之处是哪里,大家也不得而知。
在此学生心愤而求通、口悱而不能言时,笔者引入还原背景要素,用PPT出示了一张标注长江中下游主要城市的地图(如图所示)供学生阅读,再来作出推断。这时,学生结合教材中的注释探究后发现:京口即今镇江,瓜洲在今扬州南面,京口和瓜洲一江之隔,钟山就是今南京的紫金山,南京和镇江都在长江的南岸,因此,题目中的D处只能是京口。诗人的行进路线应该是从南京(钟山)出发,到达京口(镇江),再乘船渡过长江到对岸的瓜洲渡口停泊过夜,第二天再^续从陆路前行。诗人从瓜洲往南回看自己的行进路线,心声感慨,才会写下这首诗来,而诗人想“还”的地方E处应该就是钟山了。
那么,诗人要去哪里呢?他为什么要去呢?他为何才启程就想着要还呢?为了让学生读懂诗心,笔者再次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在学生整合信息依旧不能解惑时,又及时插入补充资料,对王安石的生平及《泊船瓜洲》的成诗背景加以还原,以再次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突破情感认知冲突:“王安石(1021―1086),江西临川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家之一。青少年时代随父亲在南京居住,视南京为第二故乡。宋神宗时任宰相,推行新法。因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皇帝也逐渐对王安石失去了信任。王安石万般无奈,三年后,辞职回到了南京的家中,从此寄情于山水。一年后,皇帝又招王安石进京,他两次推辞而未获批准。1075年春天,55岁的王安石从钟山出发,上汴京(今河南开封)赴任。据说这一天晚上,王安石夜宿瓜洲江边,写下了《泊船瓜洲》这首诗。”如此,学生终于明白了:诗人要去的地方A是汴京,他是前往,且不得不去,这回去是祸福难料,前途未卜,因为只要他坚持变法,就会受到保守势力的打击、排斥,因此他才会忧心忡忡,感时伤景,还在途中就想着何时能回来。
此时,笔者又暴露出另外两处矛盾冲突,引导学生思考,把学生的思维继续引向深入:
师:古代交通多有不便,钟山和瓜洲已隔着山山水水,正所谓重重叠叠山、曲曲折折路,路途本是遥远,为何诗人还在诗中说是“一水”“只隔”呢?
(学生讨论后,分享了各自的看法)
生:因为诗人一心想着返乡,所以虽说路途遥远,但他归心似箭,所以再远也不觉得远了。
生:诗人的第二故乡是钟山,钟山让他感到亲切,他想回到家乡,心里的距离自然近,实际的距离远。
师:体会得真好!再请问诗人想回家乡为什么会提到明月?明月与思乡之间有联系吗?
(学生沉默静思)
师(继续点拨):为了表情达意,诗人常将看不见的情感与看得见的事物相联系。例如明月就常被用来表达特殊的情意。你们能举出古诗词中描写明月的诗句吗?
(学生一下子活泛起来,思维的闸门再次被打开)
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李白,表达了诗人思乡之情。
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也是思乡之情。
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张九龄。
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苏轼。
生: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袁枚。
……
师(点拨):月圆代表团圆。我国古代文人对月亮怀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常常在诗句中用月亮来寄托对家乡、亲人、友人的思念之情,这就是我国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外国人不会有 “月是故乡明”的感受,他们认为月亮在哪里都是一样的明。这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谜题:中秋归来 (打一词牌名)
谜底:八归
谜题:嫦娥下凡 (打一花名)
谜底:月季
谜题:中秋菊开 (打一成语)
谜底:花好月圆
谜题:明月照我还 (打一明代人名)
谜底:归有光
谜题:举杯邀明月 (打一礼貌用语)
谜底:赏光
谜题:寂寞嫦娥舒广袖 (打一舞蹈术语)
谜底:单人舞
谜题:华夏共赏中秋月 (打一旅游用语)
谜底:观光
谜题:中秋度蜜月 (打一成语)
谜底:花好月圆
谜题:清风拂面中秋夜 (打一四字常用语)
谜底:明月清风
谜题:一轮明月挂中天 (打一四字股市术语)
谜底:日涨盈亏
谜题:举头望明月 (打一中药名)
谜底:当归
谜题:中秋月饼 (打一电脑名词)
谜底:软盘
谜题:中秋别后重团圆 (打一影片名)
谜底:第二次握手
谜题:中秋望月 (打一《红楼梦》诗名)
谜底:贾语村的,《对月寓怀》: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谜题:中秋过后又重阳 (打一郑板桥诗句)
谜底:一节复一节
谜题:又是一年中秋月(打一历史名词)
谜底:八一五光复
谜题:明天日全食 (打一字)
谜底:月
谜题:长安一片月 (打《水浒》人物名)
谜底:秦明
谜题:月是故乡明 (打一农业名词)
谜底:光照
谜题:僧敲月下门 (打外国地名)
谜底:关岛
谜题:月有阴晴圆缺 (打经济学名词)
谜底:自负盈亏
谜题:二月平 (打一字)
谜底:朋
谜题:月与星相依,日和月共存 (打一字)
谜底:腥
谜题:一对明月毫不残,落在山下左右站 (打一字)
谜底:崩
谜题:掬水月在手 (打一成语)
谜底:掌上明珠
谜题:中秋月夜座谈会 (打一气象用语)
谜底:明晚多云
谜题:同心改革为祖国 (打一字)
谜底:中
谜题:一弯月照枝头亮,两颗星悬天下明 (打一字)
谜底:秋
谜题:心已决断不宜迟 (打一字)
谜底:快
谜题:休把旁人抬太高 (打一字)
谜底:乐
谜题:十五的月亮 (打成语)
谜底:正大光明
谜题:举头望明月 (打电影演员)
谜底:高圆圆
谜题:敢上九天揽月 (打汽车名牌)
谜底:凌志
谜题:得月楼前先得月 (打一字)
谜底:棚
谜题:云破眉月倚西楼 (打一字)
谜底:私
谜题:明月松间照 (打摄影名词)
谜底:黑白显影
谜题:月落日出雁阵业 (打一字)
谜底:胭
谜题:九月初三月似弓 (打饮料)
谜底:珍珠露
谜题:节日晚会露一手 (打一字)
谜底:挽
谜题:新婚度蜜月,中秋游异邦 (成语一)
谜底:喜出望外
谜题:清风拂面中秋夜 (四字常用语一)
谜底:发扬光大
谜题:中秋别后重团圆 (影目一)
谜底:火种
谜题:中秋朗月,宾主共赏 (成语二)
谜底:正大光明
谜题:时逢中秋产于沪 (五言唐诗句一)
谜底:海上生明月
谜题:中秋月饼 (电脑名词一)
谜底:节点
谜题:八月望洞庭,千帆过眼帘 (宋诗目三)
谜底:中秋 湖上 泛舟
谜题:外圆正割垂直线,积分开方斜角边 (节日一)
谜底:中秋
谜题:十里空山外,千行雁阵南 (节日一)
谜底:中秋
谜题:八月十五共清辉 (五代诗目一)
谜底:中秋月
谜题:八月中秋··上楼格 (茶叶名)
谜底:黄金桂
谜题:中秋夜乌云密布 (打字一)
谜底:胞
谜题:生在青山青又青,开花如同结黄金,结果好像中秋月,月里又藏满天星。 (打一植物)
谜底:向日葵
谜题:中秋月色露生花 (文具名)
谜底:圆珠笔
谜题:中秋团圆郎莫忘 (西厢记一句)
谜底:此一节君须记
谜题:中秋赏月 (唐诗五言)
谜底:节候看应晚
谜题:中秋前后 (唐诗五言)
谜底:十四为君妇
谜题:中秋洞庭波涛息 (唐诗五言)
谜底:八月湖水平
关键词:古典诗词教学意象策略
1意象的概念解读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富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具有真实可感、朦胧含蓄的特点。如,古典诗词中频繁出现的意象“月”,它已不纯粹是客观存在的明月:杜甫《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的“月”,是诗人在战乱中颠沛流离,兄弟离散,身处异乡之所见,只能倍增思乡忆弟之情;李煜《虞美人》中“春花秋月何时了”一句,三春花开,中秋月圆,岁月更迭,人生美好,可这样的美景却触动了词人由一国之君沦为阶下囚的无限伤感,甚至希望它早些了结。诗歌创作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再现。古人讲究“立象以尽意”,强调要借助客观物象来表达主观情感。因此,意象无疑是体味意境的美妙,走进诗人词家内心世界的一道桥梁。也只有对意象有了深刻的感悟,才能对古诗词中深邃而丰富的意蕴有全面深入的把握。
2例说古典诗词教学中意象策略的实施
2.1“读”出意象之美
古人在诗词学习中强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样的方法在今天依然得到了证实。特级教师黄玉峰说:“只有读,把节奏韵律全读出来,才能渐渐体会到诗之妙。同时情感也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所以,教师要千方百计引导学生读,读出韵味,读出节奏,读出意境。”古典诗词起初皆可入乐演唱,平仄交错,音韵和谐,极适于朗读。学者叶嘉莹认为:中国古典诗歌之生命,原是伴随着吟诵传统而成长起来的,诗本身就是一种心物交感的产物。意象是诗词的灵魂所在,因此,朗读就要充分读出意象的音韵美,力求运用标准的普通话,注意重音的处理,读出诗词的节奏,读出抑扬顿挫的律动。如,杜甫的《旅夜书怀》,首先要明确朗读节奏,五言律诗多是二三或二二一的节拍,而细草、微风、危樯、舟、星、平野、月、大江和沙鸥等意象,及韵脚就是朗读的重音所在。首联可读得轻缓,读出渺小、寂寞之感,颔联则可逐渐上扬,音量加强,读出雄浑阔大的气势,通过对比强烈的语调来突显两组意象,表现出诗人孤苦伶仃的处境和颠沛无依的凄怆。颈联应读出强烈的反问语气,以表现诗人遭排挤而被休官的愤愤不平。尾联又转为语调低沉缓慢,且可一字一顿来处理“一沙鸥”。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慢慢感悟到诗人身世际遇的凄苦,及弥漫全诗的深沉凝重的孤独感。另外,我们还可有效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搜集名家的配乐朗诵视频,借助优美的音乐,动感的画面,名家极具感染力的诵读,带动学生身临其境,心入其境,进而在情感激流中提升审美能力。
2.2“想”出意象之美
诗词鉴赏,是读者根据诗词意境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还原作者所见所感的过程。因此,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引导学生结合生活感受和体验,将无声的文字转变为有声有色、具体可感的立体画面,在脑海中重构丰富多彩的意境,弥补语言描写的空白,才能更有效地感受诗词的意蕴。王维的诗歌素被誉为“诗中有画”,《山居秋暝》便是他山水诗的代表之作。诗人将精选入诗的意象,空山、新雨、明月、清泉、浣女、渔舟等组合成句,同时也在读者面前铺展开一幅迷人的山水画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合理的想象和联想,运用优美的诗化语言来再现画面:秋雨新霁,山间幽寂;明月初升,月影斑驳;泉水如练,淙淙流淌;笑语如铃,浣女夜归;莲叶纷披,渔舟下水。这幅山居图景,绘声绘色,动静相宜,山村的自然美、生活美淋漓尽致地渗透在字里行间,理解诗人“王孙自可留”的教学难点,也轻松得到了突破。
2.3“写”出意象之美
古典诗词是一种表意含蓄的文学形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传统的诗词教学,教师往往趋于功利,把精美的古诗词拆解得支离破碎,对意象的品读、意境的涵咏常常被忽视。其实我们不妨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与作者、作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如运用恰到好处的写作练笔。千古名作《青玉案元夕》,词人用花千树、星如雨,宝马雕车、凤箫、蛾儿雪柳等意象,极力营造元夕夜的盛况空前、热闹非凡。课堂教学中,可让学生把这些词句改写成散文化的文字,适当加入修饰语和修辞手法,尝试再现当时的场景。再如,《春江花月夜》,诗人以淡寓浓,将春、江、花、月、夜、人等主导意象,错落重叠,勾勒点染出一幅淡雅清幽的水墨画,引领读者进入了一个浑然忘我的诗意境界。在鉴赏教学中,可让学生调动自己的情感认知与生活体验,把诗歌改写成散文,努力还原诗人笔下的幽美意境。这样的改写,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深入对话,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也潜移默化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为古典诗词的课堂教学引入了一股活泉。
关键词 意境 原型意象 比较鉴赏 知人论世
每每闭门静坐,聆听名乐,见门前桂影婆娑,屋后桑构掩映,便逸兴遄飞,自然而然地想到大诗人王维的《竹里馆》,总是难忘那令人梦牵魂绕清幽绝俗的境界。“弹琴复长啸” !那幽竹馆里,诗人独坐其间偃仰啸歌的情景活现于眼前,想像他那精通音律的琴声,想像他那含英咀华的吟唱,想像他置身于深幽茂密的篁竹林,沐浴那空明澄静的月光的情景,自然就领悟到古代先贤们生活的情操,感悟生活的雅趣。我国为诗之王国,继承和传播中国古代诗歌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是我们语文老师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阅读古代诗歌的兴趣及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个难点。
诗歌的艺术境界,即诗的意境,是诗人对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感受以后产生的一种诉诸笔端的真实情怀,是诗人将内部世界(境的“心灵化”)与外部世界(意的“具象化”)融合而成的充满主观情意的艺术图画,是诗人追求的最高艺术目标。因此,不引导学生深入体验诗的意境,就不能算真正进入了诗歌鉴赏教学,当然也不能获得诗歌鉴赏的最高层次的美的享受。
何谓意境?所谓意境,就是客观物象同作家主观感情高度融合的结晶和语言呈现。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但伟大诗人总是能超越文字的羁绊,在诗歌中把语言文字幻化成直观的视觉的美。
如何才能准确领悟诗的意境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一、感悟原型意象
原型意象是解开诗歌奥秘的金钥匙。这些印在人们头脑中的祖先经验在各个时期被称为“种族记忆”、“原始意象”,而通常称为“原型”。原始意象是艺术意象的深层原型。我国诗人历来都很注重运用意象来反映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及其独特的美感。有许多意象一旦被前人创造出来就往往递相沿袭。诗歌意象一般具备两层含义:一是表层自然意义,二是民族文化积淀的意义。当然有时还有作者临时所赋或偶然所赋的新义。
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里,“月”这一古典诗歌意象已是思乡怀人的象征。当我们在文学作品中使用“月”时,必然想得到前人关于它的无数作品。我们知道,从《诗经?陈风?月出》中的“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这组对月怀人,寄托相思之情的诗起,到汉魏乐府古诗“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到李白《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再到杜甫《月夜忆舍弟》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我们还会想得到前人关于月的神话传说,广寒宫、嫦娥、玉兔等物象就会纷至沓来,并自然而然引发我们“花好月圆”的喜悦或“月圆人不圆” “月残人亦残”的惋叹,而绝不会把它当作纯粹的自然物。“月”这一思乡怀人的载体已具有了集体无意识特征,是原型意象,充满了我们民族特有的文化情愫和独特象征意义。因此,感受、理解、品味诗歌意象,对于探究诗的内在意蕴和艺术表现,领悟诗的意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整合意象画面
诗的意境是诗人心灵的映射,因此作品中艺术境界的显现,绝不是客观地机械地描摹自然,而是情景交融的结晶。
把握意境,需要品味意象特征及其寄寓的感情,然后做整体理解。
比如:《天净沙?秋思》是马致远小令中最著名的一支,也是元人小令中的名篇,代表着咏物小令质朴清丽的风格。它从一个沦落天涯的游子的角度描写了秋郊傍晚一系列的景物,反映了游子的漂泊情怀。
第一句三个景物连接在一起,显示了毫无生机的萧瑟的气象:几株秃树兀立在旷野之上,瑟缩在肃杀的秋风之中;树身缠上了几道枯萎的藤蔓;而天空中,暮鸦无精打采地低飞着。凄清的晚秋气氛开启全篇,使人感到悲凉抑郁。
在这样凄凉的背景之中,却出现了“小桥流水人家”这样极为明净的景色。潺潺的流水、纤巧的小桥、温暖的茅屋,一切都显得那么安谧,犹如“柳暗花明又一村”,或许他的家乡也是这样的温暖、安适、春意盎然吧,不过却远在天边,可望而不可及,以这种悲凉的心情来体味这一“乐景”,势必会更添一重悲伤。
“古道西风瘦马”,冒着凛冽的寒风,一匹筋疲力尽的瘦马在荒郊古道上踟蹰而行。一个“古”字点明了驿道年代之“古”,这不仅表明其今日的荒废,更意味此情此景为古往今来的羁旅中人所共同体验。将游子凄苦推及古今,足以引起读者的丰富联想和共鸣。“夕阳西下”,处在日暮途穷,尚未觅得归宿的时刻,作者不由发出哀叹:“断肠人在天涯!”是啊,落魄天涯,羁旅异乡,仕途失意,前途渺茫,归宿不定,这怎能不令人愁肠寸断呢?全曲仅二十八个字,却写了富有特征性的十种景色,一个人物.前九种景色全是名词,不用一个动词,却又巧妙地连缀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秋郊夕照图。景景相连,物物含情,情景交融,达于化境,终而脱落出这样一幅游子断肠的完整画卷。
三、运用比较鉴赏
领会意境要注重比较,挖掘求新。比较鉴赏是古代诗词鉴赏的一种常法。
如:陆游有《卜算子?咏梅》,却反弹琵琶。两首词皆用白描刻画梅花形象,以梅喻人,借梅抒怀,但意境不同。上阕写梅花所处的特定环境,陆词表现的是因无人欣赏倍受摧残而生的寂寞愁苦;毛词却写梅花傲雪斗霜、俏丽开放,险恶环境更显英姿。下阕陆词赞梅花粉身碎骨也要保住自己高洁品格,以抒封建文人洁身自好的孤傲情怀;毛词则赞梅花不争春不斗艳、甘当报春者的品格,以抒无产阶级革命者战天斗地、自然乐观的广旷胸怀。通过比较,学生更加明白诗作所要表达的意境。
四、学会知人论世
所谓知人论世,就是了解作者的身世、处境、思想状态、作诗的缘由。作品是作者在特定背景中的思想与情感的写照,有的诗是就具体的某件事有感而发。不了解身世,不了解背景,便很难体验出写作意图,更不用说引起情感共鸣,有时甚至会得出相去甚远的理解。
如:李清照的《一剪梅》和《声声慢》两首词,同是以“愁”为主题的,两者却有本质的区别:一首是表达对丈夫深切思念的闺愁;一首是表达国破家亡之恨的悲愁。从创作时间看,一首是前期作品,一首是后期作品。从写愁的不同,可看出作者前后期内容、风格的变化。
李清照的词作以1127年赵宋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南渡前的词作,主要运用自然朴实的语言和女性所特有的委婉细腻的手法,抒发真挚爱情及思念丈夫的离别愁苦。南渡后词人由于经历了切身的不幸,词风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127年,发生了“靖康之变”,北宋宣告灭亡;之后不久,丈夫赵明诚病故。一连串的变故使词人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既悲痛家的变故,更悲痛国家的破亡。第二首词《声声慢》集中反映了南渡后的生活和精神风貌,表现出曲折复杂的内心世界。
李清照词风的变化是与她生活的时代紧密相关的。前期生活在北宋词的极盛时期,时局相对比较安定,再加上婚姻生活幸福。因此,她抒写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显示青春活力,展示热爱生活、珍视爱情的内心世界。如果说词人在南渡前由于生活面狭窄、视觉不广而影响了作品深刻的话,那么南渡后,金人入侵,国土破碎,扩大了词人的视野,她一改过去抒发个人情感的格调,而将家破国亡之恨揉合在一起,词风显得苍凉沉郁。个人的不幸与民族的灾难凝聚在一起,构成了她这种表现复杂的内心矛盾的词风。
只有了解了李清照这一生活变故,才会深切领会《声声慢》这首词的意境,体会到作者在这部作品中要表达的家国之恨、沦落之悲。
由此看来,要准确的透析文学作品的意境,知人论世的方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