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药板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90多家医药类上市公司里,有1/3的上市公司牵扯到“非典”药品的生产,随着卫生部公布对预防和治疗“非典”的药物种类,与“非典”有关的公司争相表现。但“非典”对公司业绩有多大的影响,要看疫情的变化情况。
抗生素类上市公司:最大的受益者
闻“非典”之风而上升的医药股中,真正从中获得实际收益的主力为生产抗生素的企业。在上市公司中有13家左右药企生产抗生素,这些药企在此次“非典”疫情中获利菲浅。
丽珠集团刚刚公布的一季度报表显示: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1.438639亿元,主营业务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8526万元。丽珠有较大幅度的主营利润增长,主要原因是丽珠得乐系列产品、迪巧、罗红霉素、抗病毒颗粒等抗生素原料药销售收入增长及合并范围变化增加所致。
4月22日,华北制药(600812)提示性公告,预计公司一季度及上半年度的经营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华北制药业绩的大幅增长与国际市场VC价格的上涨功不可没,同时由于华北制药是我国规模最大的抗生素生产基地,其生产的抗生素系列产品、VC产品是我国近期流行“非典型肺炎”防治药品之一,因此防治"非典"对公司业绩刺激作用不可忽视。
无独有偶,4月23日东北药公告称,由于维生素C国际价格上涨,公司计划将隶属于其第一大股东东北制药集团的VC生产线收购。欲收回VC生产线,据悉,由于前一段时期VC价格过低,该生产线一度成为东北制药集团的包袱。
东北药内部人士透露,“集团公司确实有意把VC生产线注入到上市公司,不过,具体的实施还要先通过股东大会讨论决定。当然,应该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显然,如果VC生产线真的重新注回东北药,在国际VC价格走强的大势下,东北药2003年的年报恐怕要“漂亮”许多了。
实际上,近期医药板块的很多上市公司都因“非典”而使得相关产品销售量大幅增长,这必然会对其业绩产生较大影响。鲁抗医药、白云山等医药公司大有获益。这些“抗生素”和“板蓝根”等清热解毒药物的生产厂家,其一线的销售业绩和股市表现一样全面飘红。
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前景乐观
从2003年4月21日开始,整个医药板块表现出色,虽然二级市场医药板块整体表现较好,但由于所生产的药品品种的不同,长远来看应区别对待。短期内,诸如中药类公司因药品热销会有益于今年的业绩增长,但随着疫情逐步得以控制,这种影响将逐渐消失,非典行情对生产提高免疫力制品和疫苗类的上市公司而言却意义深远。
有医务专家指出,虽然目前在“非典”的防治中用到很多药物,但是在没有特别有效的预防治疗方法和特效药问世之前,增强机体整体抗病能力成为防治“非典”的首选。4月初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出台的《非典型性肺炎推荐治疗方案》第(七)条建议即为可选用增强免疫功能的药物。据了解,现在很多单位团体已经开始为工作人员注射提高免疫能力的胸腺肽、丙种球蛋白等生物制品。
这次疫情对生物制药类特别是生产疫苗的生物制药类上市公司意义重大,一方面因为药品的销售额增大提高利润,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本次事件,人们会增强防患意识,相信提高免疫力生物制药及相关疫苗将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中国是疫苗的新兴市场,增长潜力巨大。中国疫苗市场年增长率将达到15%,远远高于全球10%的增长水平。
据了解,中国疫苗市场主要分两类,一类是针对儿童的计划免疫疫苗,由国家定点生产,财政统一拨款,集中招标采购。跨国制药企业目前还没有介入这个市场,而是争夺另一类市场,即有价疫苗市场。近年中国主动消费有价疫苗的群体迅速增长,增幅远远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市场规模保守估计达20~30亿元。
据悉,今年中国政府计划拨款12亿元用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建设、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以及进一步提高对重大疾病的预防能力和应对爆发疫情、中毒等公共事件的能力。由于近期中国爆发非典型肺炎,4月23日,国务院常务办公会议决定,中央财政设立金额高达20亿元的非典防治基金。其中一个重要用途是支持非典防治的科技攻关,研发预防非典的疫苗。
目前市场最为成熟的就是基因工程药物和基因工程疫苗市场。我国已经批准上市的生物药品大多数都是基因工程药物,其中包括干扰素、白介素、重组人胰岛素等十余种药物,但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跟踪国外而发展起来的,缺乏独创性药物,同一药物生产厂家众多,导致市场竞争激烈。
现在国内这一方面的上市公司主要有通化东宝(600867)、天坛生物(600161)、北生药业(600556)等。医药上市公司中的优势企业经过近几年的调整与扩张,已形成了非常明显的市场优势。华北制药、鲁抗医药、哈药集团在产品结构调整、市场意识与新产品开发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再加上产品价格探底回升,因此业绩均有明显的提高,在国内青霉素类市场上的绝对优势地位进一步巩固。从收入方面看,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集中度比2001年又有提高,2002年主营收入超过10亿元的公司将超过20家以上,集中度比2001年提高2.5%。主营收入较突出的公司是上海医药、哈药集团、广州药业等几家大型的制药企业,全年收入都在50亿元以上。去年78家医药上市公司全年收入将增长15%以上;主营利润总额有望实现240亿元,加权平均每股收益0.20元。如鲁抗医药每股收益是0.27元,主营收入及净利润同比增长均达到30以上;最高的是同仁堂,为0.75元,主营收入及净利润同比增长均超过20以上。而其他大型企业如华北制药、广州药业、白云山等也都有较大增长。
公司及个股评价
医药板块经历了2010年业绩超额透支后,2011年开年以来股市表现低迷,行业增长也受到市场质疑,目前行业估值已接近27倍PE;但是通过对目前人口结构状况、消费未来增长带来的巨大需求以及行业目前的增长状况等因素分析后表明,目前医药产业增长依然稳健,行业未来增速有望保持在27%以上,而且这种需求将随着人口的结构变化以及消费刺激而加速,因此预测板块估值修复在即。
首先在人口老龄化上,预计到2014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2亿人,2016年达到3亿人,我们认为,老龄化因素的加速将是医药市场需求的决定性因素,而背后的消费升级将是行业快速增长的催化剂。
其次,2011年一季度医药行业制造业收入增速和利润增速分别为27.74%和22.29%,低于整个工业平均收入和利润增速,我们分析其主要原因在于通涨导致了资源类和很多消费品产品价格大幅上涨,远高于2009年同期水平,致使医药行业相形见绌,同时医药行业受制于降价因素影响行业增速并没有超出市场预期,因此行业增速对比其他行业并不明显,但实际上医药行业增长依然一如既往。
最后,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前期出台的《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仅仅是整个医药行业2011年的预演之作,未来很有可能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医药工业“十二五”规划》等行业政策,因此行业政策刺激将有利于医药股进行估值修复。
本期我们选择居评级上调的莱美药业、翰宇药业进行简要点评。
莱美药业(300006)
收购兼并加速公司做大做强步伐
公司专注于注射剂的生产,主要产品分为抗感染药系列和特色专科药两类,以喹诺酮类为代表的抗感染药是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
抗感染药系列产品新,市场空间广阔。甲磺酸帕珠沙星作为第四代喹诺酮类抗感染药,该品种是近几年增长最快的喹诺酮类抗感染药之一,预计未来高速增长的态势将维持,未来公司该产品有望随着募投项目的达产继续放量。氨曲南制剂是抗生素制剂中增长最快的品种,随着医改、社区医疗、新农合的推进,氨曲南制剂有望持续稳定增长。未来该产品有望受益于氨曲南制剂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增长前景看好。
募投项目原料药部分今年有望达产。原料药项目主体工程已经完工,预计将于今年6月份投产,氨曲南原料药以及伏立康唑原料药将实现对外销售,将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同时,制剂产能目前仍是制约公司发展的瓶颈,公司将通过车间改造等手段增加产能。
收购兼并加速公司做大做强步伐。2010年下半年,公司先后收购了康源制药以及禾正制药,收购康源制药有助于加强公司在包材上的优势,收购禾正制药在丰富公司中药产品线的同时也有助于后续新中药品种的销售。
公司已具备国际化合作的条件。公司具有强大的研发实力以及高标准建设的制剂生产基地,从全球目医药行业产业转移的发展态势看,我们预计将来公司有可能会与国外大的制药公司在研发和海外市场的拓展上展开多方位的合作。
翰宇药业(300199)
受益医保扩容
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12万元,同比增长104%;净利润1275万元,同比增长407%;每股收益0.13元。每股经营性现金流为0.03元。净利润增幅大于收入增长幅度的主要原因是政府补贴的大幅增加导致营业外收入同比增长203%;一季度综合毛利率同比升高11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为33%,同比大幅下降17个百分点。
受益医保扩容,公司胸腺五肽、特利加压素放量销售,带动业绩大幅增长。公司是国内少有的“三位一体的”多肽药物专家,业务涵盖多肽制剂、多肽原料药以及客户定制多肽。一季度国内制剂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991万元,同比增长99.09%,此外客户肽和原料药实现营业收入320万元,同比增长162%。主要是由于胸腺五肽医保范围扩大,由原来的3个省扩容到13个省,特利加压素进入10个省医保,医保放量,带动业绩的大幅增长。
研发费用加大,后续产品值得期待。公司研发费用大幅增加,导致管理费用同比增长39.88%。公司是我国研发实力最强的合成肽企业之一,目前已经拥有16个多肽制剂的生产批文;2011年首访药物艾菲肽有望获得生产批文,2012年卡贝缩宫素、胸腺法新、阿托西班等仿制药也将陆续推出,研发投入加大,未来新产品叠加效应将愈加明显。
电子行业:业绩增长放缓
在投资评级下调的25只股票中,电子行业有3家公司入围而名列榜首,具体原因何在?
今年一季度,A股电子板块实现总营业收入558.30亿元,同比增长21.42%,净利润23.58亿元,同比增长20.29%;同期沪深300板块板块营业收入558.30亿元,同比增长28.67%,净利润4239.19亿元,同比增长23.72%。
从子行业来看,一季度营业收入增长最快的子行业是磁性材料行业,营业利润增长最快的行业依然是半导体行业,10个子行业中有6个子行业营业利润同比增速低于营业收入同比增速,显示器件和光电行业出现了利润负增长。
板块估值相对沪深300的估值溢价率居高不下加剧风险。从我们统计的BH电子指数估值来看,目前电子行业估值为47.12倍,而同期沪深300指数仅有13.76倍,电子行业板块不具有估值优势,从细分子行业来看,半导体、照明、磁性材料估值相对较高,印刷电路板估值较低。从BH电子行业指数相对沪深300估值溢价率来看,目前电子板块估值溢价率为342%,仍然处在历史高位。这种高估值以及高的溢价率,加大了行业的估值下行风险,而且从一季度业绩来看,行业今年实现30%以上的营收同比增长确定性较小。
本期我们选择居评级下调的聚光科技进行简要点评。
聚光科技(300203)
公司面临三大风险
未来2-3年,国家将不断加大对环境监测的投入,环境监测系统市场规模CAGR将达20%以上,我们预计到2013年,整个环境监测仪器仪表市场规模将超过200亿元;同时随着生物沼气、生物制油等环保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工业过程分析仪器将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市场规模CAGR将超过15%。
1、注意年龄限制:
快来贷对于年龄限制还是比较多的,一定要保证借款人的年龄在22周岁以上,最大不能超过55周岁;
2、申请信息要真实:
快来贷对于借款人的信息审查还是比较严格的,借款人一定要确保借款信息的准确、真实有效;
3、信用状况:
10个工作日左右。
居民身份证邮政快递是公安厅推出的便民服务举措,由省公安厅直接将居民身份证邮寄给办证人,省略了逐级收发的程序,领取时间从原来的30个工作日缩短到了约10个工作日。
居民身份证邮政快递由群众自愿申请,办证人在申办居民身份证时,填写邮政快递申请单,采取邮政快递上门的方式领证。受理后10个工作日左右送达收件人,按照邮资到付方式进行。居民身份证由邮政快递寄出时,会短信快递单号至收件人手机中。
(来源:文章屋网 )
2003年新年伊始,证券市场在价值投资理念的支配下,钢铁、汽车和银行等三大板块在良好的业绩预期下强劲上扬,带动大盘指数也一路攀升。
与热点板块相比,第一季度医药板块表现并不突出,医药指数甚至还落后于大盘。部分医药原料药生产企业有较抢眼的表现,主要得益于2002年开始化学原料药价格上升带来的额外收益,特别是维生素C价格从2002年初的不足3美元,一路狂涨到4美元、5美元、8美元,到2002年底甚至出现过13美元左右的高价,部分相关医药企业业绩大幅上扬,医药企业一季度业绩增长情况也证实了这一点,化学原料药上市公司2003年第一季度业绩同比增长34.35%,带动整个医药行业业绩增长17.17%。业绩的成长使以华北制药为代表的相关医药个股有突出表现。
第二季度的医药板块表现突出,主要原因在于SARS疫情的影响,特别4月中旬以后,在钢铁、汽车和银行板块全线回落的过程中,医药板块表现活跃,成为支撑大盘维系人气的重要力量。同时医药板块成为SARS期间的短期热点,板块内热点个股变化与SARS疫情的发展息息相关,存在地域轮动和产品轮动的特点。
2月下旬,广东SARS影响扩散,导致广东地区医药个股的全线飚升,带动整个医药板块上扬,以白云山、丽珠集团、广州药业等为首的广东板块在SARS概念中获利较大,如白云山和丽珠集团第一季度的销售额同比分别上升22.59%和43.83%。随着疫情的逐步缓解,医药板块也出现回落。到4月中旬,北京地区疫情的变化,再次导致医药板块的热潮,北京地区医药个股以同仁堂为首大幅上行,医药个股占据涨幅排行榜的前列。随着疫情的发展,市场认可的治疗方法的变化,也带动不同产品类型企业的轮动。疫情开始时,市场对板蓝根等的消费需求剧增,白云山等板蓝根生产企业被追捧。随着疫情深入,罗红霉素等抗衣原体、抗病毒以及激素类药物得到认同,相关企业如丽珠集团、星湖科技、天药股份等表现突出。随着社会逐步认知到,“非典”缺乏有效的特异性药物,主要依赖自身免疫力,因此提高免疫力的产品成为热点,而对防治性疫苗的预期也被市场关注,相关企业如天坛生物、海王生物等后来居上,一领。
6月以来,随着“非典”的控制,医药板块的热点逐步退潮,市场走势弱于大盘,一些业绩增长幅度比较大的个股,如复星实业、海正医药等表现较好。
二、2003年下半年医药行业发展趋势
2003年二季度SARS疫情的爆发,促进相关医药企业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到5月份医药工业同比增长35.40%,其中化学药品制剂、中药饮品及中成药加工、生物生化制品、医疗器械等成为行业亮点。随着SARS疫情的控制,化学制剂、中成药、医疗器械的市场规模将逐步恢复到以前水平,疫情受益产品的产销量环比将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下半年相关企业的业绩增长速度将明显趋缓。同时由于在抗击SARS疫情的过程中,医药流通企业大量储备有关产品和药物,企业也大幅扩大产能,生产满负荷进行。而在疫情结束后,部分SARS相关产品滞留于生产企业的库存和医药流通环节,这对相关企业特别是医药流通企业将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另外2002年开始的化学原料药价格的上扬也受到抑制,特别是市场比较关注的维生素C的价格明显回落,目前已经从高位时的12、13美元下降到7、8美元,由于国内维生素生产企业还将扩大生产,因罗氏等国际大医药企业停产而形成的维C缺口将很快被补上,预计下半年维C价格可能进一步回落,年底或2004年可能会到4-5美元左右,维C价格的滑落对相关化学药生产企业将有较大影响,下半年盈利能力环比下降。
而2003年上半年受到SARS负面影响的部分医药上市公司,下半年的业绩将会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主要包括以生产处方药为主的制剂生产企业,上半年由于SARS影响,医院就诊率大幅下降,对一些处方药产品的影响比较大,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预计部分企业中期业绩不会理想,而下半年业绩将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同时SARS疫情对老百姓的保健意识的刺激,对医药市场的发展有推进作用,预计在秋冬季节,治疗呼吸道类药物将有比较大的销售提升,提高免疫力的产品也会得到市场青睐,相关企业四季度的业绩将有比较好的表现。
总体上,医药行业将保持15-20%的增长速度,2003年下半年医药上市公司业绩同比增长速度趋缓,全年预计保持20%左右幅度的业绩增长,低于5月份统计的35.40%的高速度。
三、医药板块投资策略
1.医药板块很难成为投资热点
医药板块由于在市场中所占的规模和权重限制,很难成为带动整个大盘的龙头板块。由于医药个股的流通盘一般都比较小,即便是华北制药也只有11.69亿股的总股本和4.69亿股的流通股,与金融、钢铁、汽车等行业的个股规模不可同日而语,机构投资者在目前市场下比较多考虑股票流动性的时候,更关注盘子大、流动性好的个股,而QFII等使市场的注意力更多集中在绩优蓝筹股。
同时市场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对自己不熟悉的投资领域都有规避的倾向,与传统产业相比,对医药上市公司的价值判断需要更专业的技术,而目前市场对医药类企业的判断缺乏有效的标准,投资者往往难于把握企业的机会和风险,也使部分投资者远离所不熟悉、不透明的医药板块。因此医药板块在一定时期内将受到投资者的冷落。
医药板块虽然作为整体缺乏影响力,但由于医药行业的成长性,医药板块一直是投资者比较关注的板块,在医药板块具有整体投资价值的时候,市场最终会发掘这一机会的。
2.重点关注中药板块
分析医药板块的规模特点,我们认为未来一年内医药板块作为整体很难有所作为,但由于医药产业良好的发展速度,以及部分企业的业绩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一些医药个股具有良好的投资价值和投资机会。未来一年我们重点看好中药板块和重组板块,相对看淡化学药板块、生物医药板块、医药流通板块。
中药板块
中药板块业绩相对较好,一季度中药上市公司加权平均每股收益达到0.08元,而医药板块平均每股收益为0.055元,超过行业平均41.82%。同时随着SARS疫情的刺激,老百姓的健康预防意识大大加强,中药的保健功能具有传统的市场基础,而中成药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所起的作用甚至已经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评价,预计下半年中药市场将有比较大的发展。
同时中药板块中具有龙头地位的绩优企业,目前市盈率都比较低,这为中药板块整体走强提供了基础,在价值投资不断挖掘的市场理念下,中药板块的投资价值不会长期被低估。
重组板块
近几年医药行业并购事件不断出现,形成了医药市场的各系奔腾的局面,影响了中国的医药行业布局。随着医药市场的开放和国退民进的逐步实施,医药行业的并购事件将会更多,其中流通企业的并购将成为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试水之旅,民营企业在争夺国有医药资产中将各显身手。
不过对于企业的重组行为,不是分析师能预测的,市场上很多关于企业重组的传言,在尘埃落定之前都会有很大变数,如业内广泛认同的华北制药与石家庄制药的合并,已经传闻很久,虽然合并的趋势不可扭转,但什么时候完成则谁也不能预料。而上实联合合并上实医药,也是公司的既定目标,但还存在先在香港市场完成回购上实医药的前提条件,并且即使完成回购,上实联合如何合并也是市场无法预计的。
化学药板块
随着维C价格的逐步回落,因维C涨价而获益匪浅的医药企业,如华北制药、华源制药等的盈利能力也将回落到较低的水平,而制剂企业仍缺乏有效的盈利点。虽然2003年化学药企业业绩的大幅增长基本已成定局,但对盈利能力下降的预期将影响投资者的热情。
而一度成为市场话题的东北药的维C转让,则让投资者有上当的感觉,公司在4月份宣布集团公司准备将维C生产线转让给上市公司,市场投资者马上计算出这可能给上市公司带来的收益,公司股价也一路上扬,但在公司股东大会上,这一转让被否决,公司股价也一落千丈。不知公司是否还会有类似受让维C的公告,受伤的总是中小投资者。
而华源制药的维C控制权之争也还没有定论,虽然这不影响公司的报表业绩,但这块生金蛋的资产的控制权,对企业的发展和融资都有巨大的影响。
生物医药板块
在医药上市公司中,生物医药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都比较低,第一季度生物医药上市公司同比增长率仅为4.49%,远低于行业平均的17.17%,平均每股收益仅为0.033元,是行业平均0.055元的60%,低盈利能力和低成长性,与生物医药的产业特征大相径庭,主要因为国内的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缺乏真正的科技实力和产业化能力,在投资者心目中成为有概念而无实质的鸡肋。
医药流通板块
2003年医药流通企业的日子不好过。医药流通企业的盈利能力本来就不高,一季度医药流通企业的平均主营业务利润率为14.58%,同比下降8.47%,平均利润率为1.91%,同比下降12.04%,主要因素是行业内推行的药品招标、药价下调等政策影响。
下半年医药流通企业还将受到SARS后遗症、价格下调和外资进入的冲击。由于SARS疫情的影响,医药流通企业普遍采购了大量的相关产品,以备不时之需,随着疫情的控制,在流通环节仍滞留比较多的库存产品,而这批库存将占用企业不少的资金,对企业是雪上加霜。在国内许多地区的平价药房旋风,对医药流通企业的价格体系产生巨大冲击,将进一步压缩企业的盈利空间。而随着药品分销业务的放开,外资的进入对医药流通企业产生更大的经营压力。
3.重点关注的个股
未来一年医药行业存在的投资机会并不多,主要原因是主流医药板块化学药企业的盈利能力,随着原料药价格的回落而有所减弱,同时医药行业的发展速度将随着SARS疫情的控制而恢复到以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