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调查报告3000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会调查实施方案
二、社会调查实施进度安排
(一)准备阶段
1、召开全班学生大会,动员布置社会调查事宜。
2、指导教师指导学生选题、拟定调查提纲。
(二)调查阶段
1、指导教师审定学生选题及调查提纲。
2、学生根据调查提纲进行调查。
(三)调查报告写作阶段
1、学生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初稿。
2、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修改初稿。
3、学生修改调查报告,定稿。
4、指导教师审定后,学生使用A4纸双面打印调查报告一份,交给指导教师。
5、学生最后交稿日期为
6、交稿方式:
(1)社会调查报告的初稿和修改稿一律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寄给指导教师黄江宁。
(2)社会调查报告的审定打印稿除直接交给指导教师外,也可以交给班主任转交指导教师
(四)评审阶段
指导教师完成社会调查报告成绩评定,送学校审核验收。
三、社会调查的学分
社会调查共3学分,不得免修。
四、选题和形式
1、社会调查的内容应限定在本专业实践范围内。学生应根据行政管理专业的特点,结合我国公共管理的实践,以及一些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选题,并实施社会调查。
2、社会调查可采取行政机关实习、实地综合考察、案例分析等形式。
五、成绩评定
(一)关于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的成绩考核以学生提供的社会调查报告为依据。参加行政机关实习、实地综合考察等活动的学生应独立完成调查报告,完整的调查报告内容包括:社会调查题目、调查时间、地点、方式、内容、过程、发现的问题,运用行政管理学理论去解决问题,形成相关结论。社会调查报告字数不得少于3000字。
指导教师以学生参加社会调查活动的情况、效果、撰写文字材料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水平,在社会调查过程中的表现以及调查单位的反馈意见等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
(二)关于案例分析:
包括选择的案例、案例所展示的问题、运用行政管理学理论去解决问题。字数不少于2000字。
(三)社会调查的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
指导教师对学生在选题是否恰当(占10分)、观点是否明确和正确(占35分)、材料是否丰富和翔实(占30分)、逻辑是否严密和结构是否严谨(占15分)、语言文字是否流畅和优美(占10分)等五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给出具体分数。90分(含90分)以上者为优秀,80-89分(含80分)为良好,70-79分(含70分)为中等,60-69分(含60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四)凡字数不足、内容不全的调查报告或案例分析,给予不及格处理;
凡抄袭造假者,取消社会调查成绩。
(五)凡社会调查成绩未达60分或要求重做者,可根据珠海电大实践教学具体安排,在学籍有效期内进行。
(六)社会调查由指导教师给出初评成绩,由电大分校复审,省级电大验收,中央电大抽查、终审。
六、社会调查报告的书写格式要求
文章的结构层次用下列符号表示:
一、(一级标题,宋体、四号,加粗)
(一)、(二级标题,宋体、四号,加粗)
1、(三级标题,宋体、四号,加粗)
文章正文中:
(1)题目---宋体、三号(加粗),居中。
(2)姓名----宋体四号。
(3)正文(宋体、四号)
内容结构包括:基本情况(社会调查题目、调查时间、地点、方式、内容、过程)、发现的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建议(运用行政管理学理论去解决问题)。
七、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范文如下:
XX行政服务大厅现状调查
2006年10月11日至10月30日,本人对XX进行了访谈式调查。
一、XX大厅基本情况
XX大厅是XX各相关职能部门集中对外的一个办事窗口,它的主要目的是让到政府办事的单位或个人,特别是需要跨部门找多家单位的,可以在一个大厅内办完所有的事,实现一条龙服务,从而体现政府办事的高效率、高效能,并实现公平、公正、公开、真正为民办实事这个目标。
XX大厅,由区党政办领导和直接管理,各相关职能部门抽调工作人员派驻,据统计,有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发展计划局、国土资源局、财政局、环保局、民政局、计划生育局、教育局、经济贸易局、农业局等十三个部门。有些部门是固定工作人员到窗口上班,有些部门是几个工作人员轮流到窗口上班。
整个服务大厅的面积为590平方米,布局为敞开型柜台式,以部门分段,共有30个工作岗位,工作人员就位后在柜台上放置有单位名称和个人姓名的工作牌。有一工作室提供传真、复印服务,大厅里有饮水机和沙发,有报刊供阅览。特别的是有区政府和各部门的有关红头文件也陈列出来供大家查阅,通过相关手续并可办理出借。
整个服务大厅,日常工作量最多的是劳动和社会保险局,经常可看见有人排队等候,据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平均每天要接待35人。
二、存在问题
根据大厅意见箱上的留言和工作人员提供的情况,及本人的观察、了解,行政服务大厅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信息的、传播不到位。
服务大厅2006年5月从金湾区办公中心搬至2公里外的原西湖幼儿园,没有通过媒体广而告之,只在原大厅门口贴了通告,很多办事的人先跑到原地址,才获知情况,转到新办公地点,多走了冤枉路。
(二)新办公地点比较偏僻,交通不方便。
虽然到服务大厅办事,可乘201、207、504、701路等4路公共汽车,但从公共汽车站到服务大厅要走700米的路,稍为远了一点,夏天走得满身大汗,而雨水天便会淋个透,办事人员会感到比较不便。
(三)有些服务没有真正做到家。
现在服务大厅办公地点是地处待开发的金湾区主城区——西湖城区,但目前其周围4公里范围内找不到商业服务场所,例如:服务大厅虽然设有便民复印机,但一张A4纸要收1元,与外面商业服务0.4元相比差距太大,给人觉得有乱收费之嫌。
三、一些建议
首先,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以及相关设施,建立政府电子网络,让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可以通过电子网络办理一些日常事务,不用来回奔跑和等候,做到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缩短办事时间,提高办事效率,又能实现无纸化办公,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
其次,对一些事务重大或者业务量多的工作,可以提供上门服务。对一些问题要有预见性,防范于未然,发挥政府的各项职能,提前介入,避免事件发生或不良发展。比如,加大劳动法规的宣传,加强劳动用工工资发放等方面的监督,以此可减少或避免工人集体上访、提出行政诉求等行为,减轻政府机关办事压力,又可让工人们感觉到政府对他们的强有力的保护作用。
所有报告应包括以下几部分:
1. 标题:观点式标题,
2. 前言:作为调查报告的开端,简要说明社会实践的参加者、实践的主题、时间、地点。
3. 正文:为调查报告的核心部分,包括活动情况、经验体会、理性思考、存在问题等内容。
4. 结语:可以写出对此次活动的意见或建议。
5. 落款:署名和报告时间。写上团队名称,报告完成的时间。
二、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撰写要求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撰写必须是经过实地考查,实事采集,实事求是的分析研究,撰写出有实际内容、理论水平和参考价值的调查报告。不得抄袭他人成果。
1.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材料的获取
(1)必须亲自调查获取第一手材料,调查报告的材料必须是真实可靠的;
(2)在调查报告中,应提供材料的来源,反映材料获取的过程。
2.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
(1)须注明调查的对象、时间、地点、内容和主题,以及调查的主要方法;
(2)须将调查到的事实材料进行归纳、整理,并依据事实材料的分析研究,得出合符逻辑的、具有说服力的结论;
3. 须针对调查得到的事实,提出具有见地的看法或有价值的建议,以期对今后工作提供参考,发挥社会调查报告应有的社会价值。
4.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字数在3000-5000字左右。(团队5000,个人3000)
三、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格式要求
1. 内容
必须包含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四个部分;如有引用他人文章的还要加注参考文献,具体顺序如下:
(1)标题
(2)摘要
(3)关键词
(4)正文
(5)参考文献
2. 版式要求
(1)纸张:a4纸
(2)字号及字体:姓名用4号仿宋;院系、年级、专业、学号及电话号码小4号宋体;标题部分2号宋体字;摘要部分小4号楷体字,摘要黑体字;正文部分一级目录小4号黑体,其他部分小4号宋体字;引文小4号宋体字。
(3)行间距:行距为19磅固定值,字间距为标准值。
(4)页边距:上3.0cm,下2.5 cm,左2.8 cm,右2.8 cm,页脚1.5 cm。
四、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交稿的时间和形式
【关键词】目标管理 高职学生 人文素质 培养与考评体系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C-0094-02
人文素质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学生长期自我培养、自我积淀的结果,其关键在于学校的重视和引导,核心在于学生的自觉意识。面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现实问题和困难,我们在加强人文素质课程教学的同时,应创新性地开发人文素质养成课程,充分调动学生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实现人文素质的自我养成教育,实现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一、基于目标管理的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与考评实施方案
高职院校应把人文素质养成作为独立一门课程,列入各专业培养计划,纳入学籍管理指标,贯穿整个高职教育过程,在总学分中记为2个学分,并作为优秀毕业生的重要评价标准。同时,制定科学全面的人文素质养成目标和构建考核评价体系,明确大学期间实现人文素质养成的总体目标,促进学生从“要我发展”转化为“我要发展”,实现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自我养成。
(一)人文素质养成课程内容。人文素质养成课程贯穿学生整个高职教育过程,主修内容包括人文类必修课、人文类选修课、人文类讲座、校内文化和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经典阅读等,毕业前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和测试,包括毕业实习所在单位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综合评价、辅导员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综合评价、人文素质综合测试。
(二)课程管理。人文素质养成课程由各教学部门管理,各班学习委员协助辅导员进行汇总统计,并进行最终评分。
新生入学时给每位学生发放《人文素质养成手册》,手册包含人文素质的重要性案例警示、人文素质养成目标、课程内容分项考核表、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与考核汇总表、相关证明材料粘贴页。由辅导员举办专题班会,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按照手册所列的学习任务在大学里进行人文素质自我养成。
人文素质养成课程涉及的内容由学校相关部门协同完成。例如,人文类必修课由学院公共基础部或思政部统一组织管理和考核;人文类选修课、人文类讲座由教务部门统一组织管理和考核;校内文化和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由学院团委和各教学部门组织管理和考核;经典阅读、辅导员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综合评价由各教学部门组织管理和考核,毕业实习所在单位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综合评价由各教学部门协同就业管理部门组织管理和考核;人文素质综合测试由各教学部门配合教务部门统一组织管理和考核。
(三)成绩管理。成绩管理需要明确各项分值、评分标准和成绩评定。
1.各项分值。人文素质养成课程共计100分,完成课程所列相关学习任务即获得相应分数,由各班级学习委员协助辅导员进行汇总统计。其中,人文类必修课占10%,人文类选修课占10%,人文类讲座占10%,校内文化和实践活动占10%,社会实践活动占10%,经典阅读占10%,毕业实习所在单位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综合评价占10%,辅导员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综合评价占10%,人文素质综合测试占20% 。
2.评分标准。人文素质是科学知识、人文精神等方面综合而形成的一个内在稳定的特质的外化表现,难以进行精确的评分。因此本课程以引导学生加强人文素质自我养成意识为目的,具体考核中,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其中,人文类必修课、选修课按否决制计分,只要有一门课考试不合格,该项即计为0分。人文类讲座、校内文化和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自主阅读则以参与次数和参与效果进行评分,完成规定的参与次数并按要求提交成果合格则获得相应分数,成果优秀者得分更高。此外,由学生毕业实习所在单位和辅导员在毕业前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综合评价,并组织学生参加人文素质综合测试,这三方面体现学生人文素养水平的综合评价。
3.成绩评定。学生毕业前,辅导员组织各班学习委员收集《人文素质养成手册》,进行汇总评分。总分70分以上为合格,80分以上为良好,90分以上为优秀,并根据成绩颁发《人文素质养成证书》。
二、人文素质养成目标与考核办法
(一)人文类必修课。人文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强调教学内容的基础性与通识性,注重学生基本人文素养和方法技能的培养。课程设置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类课程,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类课程,心理健康、卫生、安全教育类课程,语言应用类课程。养成目标:完成基本原理概论、形势与政策、应用写作等专业培养计划中的人文类课程,成绩合格。考核办法:人文类必修课学习在人文素质养成课程中占10分。各门课程由相应的科任教师进行考核,课程全部合格者得10分,否则该项不得分。
(二)人文类选修课。由学院教务部门对人文类选修课程进行系统规划,增设人文素质教育选修课,涵盖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多方面。养成目标:选修3门人文类课程,成绩合格。考核办法:人文类必修课学习在人文素质养成课程中占10分,学生完成专业培养计划中的选修课学分,课程全部合格者得10分,否则该项不得分。
(三)人文类知识讲座。定期举办丰富多彩、针对性强的人文知识开放性讲座,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养成目标:大学3年内至少听取5场人文讲座。考核办法:人文类知识讲座在人文素质养成课程中占10分,由活动组织方进行考核。每听取1场讲座得2分。
(四)校内文化实践活动。每年举办“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组织各种文化艺术实践活动。包括各种社团活动、文艺晚会、演讲比赛、辩论赛、知识竞赛、征文评比、古典名画欣赏、影视评论、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增进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和对艺术的认识及对美的追求,在参与中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养成目标:大学3年内至少参加6次校内文化实践活动,其中2次获得三等奖以上奖项。考核办法:校内文化实践活动人文素质养成课程中占10分,由活动组织方进行考核。其中参与分值满分6分,每参加1次得1分;相关作品获得校级三等奖以上奖项的,每项得2分,满分4分。
(五)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并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投身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科学考察、科研活动和社团活动中自觉提高个人的文化素质,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主要包括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学雷锋服务活动、“三下乡”活动、学生个人参与的社会兼职活动等。养成目标:大学3年内至少参加2次社会调查,并提交3000字以上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质量优良;大学3年内至少进行3次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效果良好。毕业实习另行考核计分,不含在此项计分中。考核办法:社会实践活动在人文素质养成课程中占10分,其中社会调查报告占5分,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占5分。完成1次社会调查并提交3000字以上的调查报告得1.5分,调查报告被评定为良好以上或获奖的得2.5分,由各班辅导员组织考核。完成1次社会实践活动得1分,完成1次并获奖得2分。依托各社团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由组织方进行考核确认;个人自行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个人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由辅导员进行考核确认。
(六)经典阅读。列出指导阅读书目,鼓励学生通过经典诵读提高个人文化修养。每学期举办读书主题班会,指导学生阅读。养成目标:大学3年期间至少阅读4部经典原著,每阅读1部原著提交2000字以上的读书报告和心得,读书报告质量优良。考核办法:经典阅读在人文素质养成课程中占10分。每完成阅读1部经典原著并提交2000字以上读书报告或心得并合格的,得2分,读书心得被评为良好以上等级的得2.5分。
(七)毕业实习所在单位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综合评价。毕业实习不仅是学生将专业知识从理论应用到实践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在社会中练就与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能力,考验个人职业道德的一次真实社会经历。由学生毕业实习所在单位对该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人文综合素质给予评价,包括实习中表现出的人际沟通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职业道德、团队精神等。该项考核可与招生就业部门每年进行的用人单位满意度等相关调查相结合,在调查中加入对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考核评价内容。养成目标:毕业实习所在单位对学生人文素质满意度良好。考核办法:该项在人文素质养成课程中占10分,评价等级分为优、良、中、合格、不合格5个等级,前4个等级分别得分9分、8分、7分、6分,评价为不合格的得0分。
(八)辅导员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综合评价。辅导员在学生大学3年中,对学生生活、学习多方面进行管理,是对学生最为熟知的老师,在大学最后一个学期,由辅导员根据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观察进行人文素质综合评价。养成目标: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等。考核办法:辅导员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综合评价在人文素质养成课程中占10分,评价细则与实习单位评价办法相同。其中各班优秀等级的学生不得超过20%,良好等级学生不得超过30%,中等级的不得超过30%。
(九)人文素质综合测试。以定性为主的人文素质综合测试不是判定学生人文素质高低的唯一标准,但可从一定层面反映出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是重要的参考标准。可组织制定人文素质综合测试题库,于学生毕业前开展人文素质标准化考试。考核内容包括人文科学知识、人文精神两方面,分值比重各占50%。人文科学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对最常见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社会时事等多方面的知识的掌握程度;人文精神主要考查学生心理健康、日常行为、价值观、人生观、人际关系等多方面。养成目标:知识面广,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考核办法:人文素质综合测试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综合评价在人文素质养成课程中占20分,根据人文素质综合测试得分情况转化为20分制计分。
总之,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关系到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关系到大学生精神境界和智慧水平的提升。应提高大学生的职业人文素养,使其成为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综合素质过硬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温汉华.浅议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建设[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2]喻红丹,杨华山. 论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路径[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6)
【基金项目】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度中青年课题
在此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设计作为教学内容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全实践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其改革和创新也是势在必行。
在全实践教学改革的引领下,针对毕业设计的改革和创新,我校以校级课题的形式组织专门的教研团队进行研讨和论证。本文的从“理”到“实”,亦指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设计应摒弃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导向,在保证学生的理论知识“必须、够用”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在实践的指引下进行毕业设计,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这些能力对于幼儿园教师而言必不可缺。
一、以往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不足
从1999年到2013年,我校的毕业生以五年制初专为主,五年制初专生普通存在的问题是学习能力较弱、专业理论学习兴趣不高、理论基础薄弱、问题意识不强、不善于思考和总结,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以单一撰写论文形式的毕业设计问题层出不穷,教师指导费时费力,不见成效。摒除学生自身的问题外,无疑以往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设计也存在颇多不足。
(一)形式单一,不能满足多层次学生的需求
以往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设计以撰写论文作为学生毕业设计的唯一形式。毕业论文的撰写需要学生具备问题意识,并需要一定的专业理论积淀为支撑,才能驾驭毕业论文的撰写。对于我校学生而言,专业理论学习的水平不一,能够胜任毕业论文撰写的学生毕竟不多。而问题意识不强、专业理论学习薄弱恰是我校大多数学生的命穴,以至于出现胡乱选题,东拼西凑,粘粘贴贴,拼凑毕业论文的现象。
从2014年开始推行新的毕业设计改革方案以来,10级初专和12级高专的毕业设计评审中不及格的同学共有72人,其中因为论文不合格共61人,占85%,而不及格同学的论文评审意见中,有70%的同学是因为复制比例超标。可见,毕业论文的撰写对我校大多数的学生而言还是有难度的挑战,并且因为单一的撰写毕业论文的形式,学生们不能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学业水平来选择适合并能展示自己的毕业设计方式。而如果仅以单一形式的毕业论文来衡量学生的学业水平,显然有失偏颇,同时也不能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
(二)理论与实践脱节,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不可否认撰写论文可以让学生通过文献的搜集和整理来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的素养,但鉴于闭门造车、粘贴拼凑是以往学生撰写论文的通病,如此势必会让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脱节,无法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的锻炼相融合。针对学生撰写论文的水平,以至于学校在毕业设计评审过程不断降低要求,而一味降低要求势必会降低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学生既没有达到真正通过毕业论文撰写提高其专业理论素养的目的,也因闭门造车导致其理论与实践脱节,专业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
在我系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相关调研中,有部分园长也反馈我校毕业生专业技能优势突出但科研能力偏弱,这远不符合《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能力为重”的培养理念。显然,如何才能既保障学生毕业设计水平,又不降低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同类高职院校都面临的困惑。
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设计创新的举措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明确规定对教师应具有观摩、参与和研究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如何通过毕业设计这个环节将学前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相结合,突出保教实践能力,结合学生毕业设计的现状和我国学前教育政策文件对于幼儿园教师培养的相关规定,本研究做了以下的尝试和创新。
(一)理念创新——从“理”到“实”,注重实践引领
课题组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式、国家教育政策导向、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用人单位的需求与同类院校毕业设计改革的经验等,将毕业论文改革的思路定位如下:在保证学生的理论知识“必须、够用”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在实践的引领下进行毕业设计,摒弃“重理轻实”的传统导向。在学校课改中增加实践课时的有利前提下,鼓励学生在教育见实习及各种实践活动中观察——发现问题、思考——形成思路,在此基础上选择毕业设计的形式和主题。在最后一学期的教育见实习中,学生在幼儿园指导教师和专业课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以此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进行科研的能力,以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的目的。
(二)形式创新——多元化的形式,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在全实践理念的引导下,针对我校学生专业水准不同层次的现状,为满足学生多元优势的呈现,课题组设计了多元的毕业设计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活动设计。
幼儿园教师核心的专业能力即幼儿园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能力,因此,课题组认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设计应以活动设计为主,活动设计对学生而言更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并与之后的从教能力对接。活动设计包括主题教学活动设计、领域教学活动设计、家长开放日活动设计、区角游戏活动设计、户外活动设计、家园联系活动设计、幼小衔接活动设计以及节日活动设计等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其中的一种形式进行毕业设计。
在幼儿园的活动设计中,除了正规的格式要求外,还要求学生在活动设计中增加教学活动实录,以及插入能体现其活动过程的照片,既使活动设计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又避免学生抄袭。
2.论文。
延续之前的传统,论文成为毕业设计的形式之一,而不再是唯一的形式。学生根据专业的特点,以理论或实践中的问题为选题,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社会调查及数据分析、观察分析等,撰写毕业论文。
3.能代表学生水平的作品。
为提升学生的教科研素养和水平,鼓励学生在校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专业期刊或正式公开刊物上发表单篇字数达3000字以上的独撰专业论文,或者是为幼儿园提供有价值的且已被采纳的不低于3000字的调查报告或对策建议。以上两种形式皆可以作为毕业设计进行成绩认定,以此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专业理论水平和科研素养较高的学生可选择论文或调查报告;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可选择活动设计;专业水平突出的学生可选择发表作品或研究幼儿园问题的对策建议的形式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
三、多元化的毕业设计在实施中的不足和应对策略
为了解新的毕业设计方案实施的情况,课题组设计了调查问卷,在10级初专的学生毕业设计评审结束后对他们进行了网上调查。共有187名学生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皆为有效问卷。在问卷的梳理中发现新的毕业设计方案在实施中还有一些不足仍需完善。
(一)学生论文的不及格率高
在毕业设计评审中,10级共有421人参与评审,203人选择撰写论文,不及格36人,不及格率是18%;218人选择活动设计,6人不及格,不及格率是3%。也就是说42人第一次毕业设计评审不及格,其中36人是论文不合格,占87%。可见,学生撰写论文的达标率偏低,不及格率高。
针对此,课题组在11级初专和12级高专毕业设计活动的组织中,强化了教师对学生毕业设计选择方向的引导和论文指导过程的量化。毕业设计方向引导的具体做法表现为:在学生选题时,对于专业理论基础薄弱的学生,引导其选择活动设计,不是因为活动设计简单,而是因为活动设计有五大领域教学法课程为理论依托,结合自身多次的教育见实习的实践体会,再加上最后一个学期的教育实习,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来设计和检验自己的活动设计。对于教师指导过程的量化主要是规定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论文过程不少于四次的指导反馈,学生的选题、提纲、初稿、定稿每个程序须得到教师指导反馈认可,方能进行和提交。通过教师的层层把关,以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水平,第一次评审不能通过者,还可参加二次评审、三次评审、甚至四次评审,直至学生的毕业论文达到学校的评审标准,以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
(二)学生选择活动设计的形式单一
在对学生选择的活动设计类型的调研中,68%的学生选择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和其他类型活动只占32%。而实际的毕业设计评审中,学生主要是选择领域教学活动设计和主题教学活动设计,家园共育活动、家长开放日活动、区角游戏活动等没有学生选择。究其原因是教学活动较为常见和普遍,其他活动学生在实习中少有机会参与,导致学生不敢尝试。
对此,课题组认为学校在和幼儿园针对学生的实习内容的沟通中,应强调学生实习内容的规定,让幼儿园能给学生创造更多参与幼儿园活动组织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幼儿园各项活动方案的设计和撰写,以及幼儿园的各项教研活动,既丰富了学生教育实习的经验,也能使学生各种专业能力得到更好地发展,同时也丰富了学生活动设计的撰写经验。
(三)学生认为活动设计格式较难
在对活动设计难点的调研中,56%的学生认为活动设计内容的格式要求较难,14%的学生认为电子文档名称设置较难,17%的学生认为字数要求(至少3000字)难以达到,字体格式难的占9%。对此课题组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了解到学生觉得格式难的原因主要是word文档操作不熟练。字数达不到要求主要原因是学生认为活动设计就是教案的编写,而且多数学生在实习中跟着幼儿园指导老师学写的是简案,自然不能达到学校的规定撰写要求。
针对上述情况,课题组认为应打通课程的链接通道,让课程之间相互衔接和融合来解决以上问题。比如五大领域教学法的课程,可通过微格教室的实训及教育见实习加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程教学、幼儿园的实习指导和毕业设计指导中,有意识地引导和强化学生的幼儿园活动设计和组织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设计活动方案时,其要求和规范应与毕业设计的要求一致,要求学生写详案。计算机信息课程的教学应强化学生对word文档的使用,这样学生对毕业设计规范的格式要求自然不会感觉陌生。
总言之,现有的毕业设计方案既有传承也有创新,它的多元化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毕业设计的呈现,既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又能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幼教人才。
1高校基础课挂牌学生选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学生自主选课需要相对宽松的师资与现有教师数量不足的矛盾
目前高校教师基础课挂牌学生自主选课开设数量少,课程知识涉及范围小、开课门类相对不足,学生选择受限,可供选择余地不大,导致一部分教师挂牌变成了“必修课”,失去了教师挂牌学生选课改革的现实意义。以某高校的高数课程为例,一个学期上课的学生近3000人,只有9位老师授课,一个老师两个课头,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即使每一个教师的课学生都必须选,选下来每个班的学生数量也平均在150人以上,学生自主选课变成了不得不选。相对于专业课而言,基础课教师挂牌后往往出现大班甚至超级大班的情况。
1.2学生选课一定程度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与实施教师挂
牌上课调动教师积极性初衷相矛盾由于选课前缺乏必要的指导和引导,学生选择课程往往取决于课程的名称、学分的比重、课时的多少、课程的难易程度或口耳相传的了解,同学修课后方知选择的课程与自己知识需要和意愿不符,不是自己所期望的,因而不得不中途退选或改选。学生选课的随意性,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学生在选课时只能从选课系统中简单了解课程授课时间、教师姓名等,对于有关教师挂牌学生自主选课的课程内容、课程计划、课程目的等信息无法深入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选课的盲目和随意性。
1.3大班授课下学生管理难度加大的问题
学生自主选课的大班学生上课到课率较低,学生缺课、逃课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学生一学期下来就听几节课,却同样可以拿到学分。在基础课的大班授课中,老师难以对所有的学生进行严格管理,学生的自由度较大,缺课逃课的现象自然是不能避免的,必然影响着教师挂牌学生自主选课教学质量的提升。上述问题需要在新情况下创新基础课挂牌教学管理组织模式,探索出新的教学管理体系,以提升基础课挂牌教学满意度。
2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实施教师挂牌学生选课教学管理经验不足
高校基础课教学实施挂牌上课,是为了促进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老师,既能够对老师有一个激励督促作用,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但是毕竟是教学模式发生了转变,有关教学管理部门对于教师挂牌上课引发问题的应对措施明显不足。在挂牌教学之先,基础课教学大多数以自然班为选课单位,自然班里同学都互相认识,还有班干部同样如此,便于老师教学管理。但学生自主选课,就会出现混合班教学,学生来自不同的班,相互不认识,班级人数众多,就会造成管理问题。混合班学生教学序号往往与学号不一致,对于老师作业发放、收缴和成绩登录造成了不便。有的教师,一个教学班选了超过百人,另一个只有三四十人,但教务系统却难以将两者整合。上述问题的应对不足,影响了挂牌教学效果的发挥。
2.2师资力量缺乏
现实中,一些高校基础课教师缺编严重,可供选择的教师数量过少,基础课挂牌变成了“必修课”。之所以这样,是由于各高校对新进教师履历的要求越来越高,从学历到毕业学校甚至读硕士和本科的学校都有严格的高要求,这样就使人才引进速度放缓,出现教师缺编现象,教师挂牌上课就会沦为形式。高校基础课挂牌上课的时间往往会安排在同一时段,当师资力量不足时,就会导致选课人数过多,大班都在百人以上,甚至还出现超级大班,这样必然增加教师的课堂管理难度,影响教学效果的发挥。
2.3学生缺乏学习积极主动性
挂牌教学学生在混合大班中的出勤率明显低于自然班授课班级。混合班同学相互不熟悉,一些学习态度不认真的同学就会产生浑水摸鱼的侥幸心理,缺勤率高、课堂不认真听讲、上课看手机睡觉说话现象严重。此外相对于自然班,混合班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明显不足。高校基础课挂牌教学,是有效的教学改革方式,对于那些没有学生选课的教师给以压力和动力,促使其改进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水平。挂牌教学是有效的教改创新形式,目前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需要亟须完善解决,以推动高校基础课挂牌教学更好的推进。
3完善高校基础课挂牌教学的对策分析
3.1创新教学管理,完善挂牌教学管理体系
从学生选课、教学班安排、教师排课、课程考试、成绩登录方面完善原有的教学体系,适应新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学系统在学生选课时,尽量安排文理科、艺术生、专业分数高和专业分数低的学生混班教学,从学生层面实现生源平衡。教学班安排方面,当师资力量不够的时候,教学管理机构应该从其他渠道聘请教师,增加课头,避免基础课挂牌教学中的大班超大班现象。在学号管理方面,系统提前告知学生选课号,方便教师管理。
3.2创新课堂管理,增强学生自主选课教学班管理的有序性
第一,通过分组教学补偿自然班教学有序性的缺失。教师可以将公选课的学生分组管理,每组里设置组长,编制组员名单和联系方式。课堂的教学、讨论、课程实践、作业收缴、考勤都可以以组为单位进行,既便于教师管理,也便于小组成员相互熟悉和课堂参与。第二,建立课程群,便于教师通知各项事情。教师的教学通知、作业布置、教学资料、课程指导都可以在群里进行,有助于提高课堂管理的效率。
3.3创新课堂组织,实施参与式互动式教学模式,提升挂牌教学课堂学习效果
鉴于基础课教师挂牌教学往往班级人数众多,课堂教学效果受到削弱,我们需要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里面。要改变过去老师单纯讲授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参与式教学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改革方法。通过采用设问式互动、参与式互动、全程互动、集体互动等互动教学能够有效改进基础课挂牌课堂教学效果。参与式互动法。通过设计多种让学生参与的课堂活动,有助于增进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包括设计由学生参与的主题发言、课堂讨论等等。主题发言让同学课下预备资料、准备讲稿、制作幻灯片和进行课题演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组课堂讨论,一个学期可以酌情安排1-2次。课堂讨论的主体是同学们,通过参与讨论,同学们课堂学习的主体性不断加强,同时也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设问式互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时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提出相关问题,走下讲台倾听同学的回答。采用设问式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集中学习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群体式互动。教师就某个问题或知识点请诸多同学一起来参与,轮流讲出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最后老师进行综合点评。全程式互动。课堂学生的参与不是只局限于某一时段,而是从开始到最后全程贯穿着,让整个课堂活跃起来,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3.4教学手段方面,更新教学手段,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为了提高教师挂牌混合班上课的教学效果,不但课堂组织要创新,教学手段方面也要创新,通过将理论教学和视频多媒体教学相结合、课内课外教学相结合、教材学习和专题教学相结合,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理论教学和视频多媒体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除了进行理论讲述,同时还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用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方式,用形象化的方法向青年学生传递教学信息。青年人的思维具有形象化的特点,对于感兴趣的东西,往往爱看、爱听、爱学,也容易理解和记忆。教育者传授知识要注意把理论的东西实际化,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才能有效地把知识的种子洒进学生的心间。结合基础课教学特性,每堂课可以设计20%左右的视频音频教学。课内课外教学相结合。为了更好地提高基础课教师挂牌教学效果,可以充分利用课内课外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利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中一个有效的方式就是组织学生进行课外社会调查。学生在问卷设计、问卷发放回收、问卷统计、调查报告完成等方面都要发挥团队合作力量,整个过程中老师全程参与指导,组织学生在课外进行。课外社会调查的实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课堂教学内容,增强理论联系实际和对课程融会贯通的能力。此外网络学习也是发挥课外学习的有效渠道,通过设立建立课程网络教学系统,老师进行课外线上辅导,线上和同学互动,回答同学问题,同学线上进行讨论都是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有效尝试。
3.5教材学习和专题教学相结合